和其他幾人確認了蕭景鐸的身份,方才鬧事的文吏們才不情不願地給蕭景鐸行禮:“見過蕭縣丞。”
“嗯。”蕭景鐸輕輕點頭,隨手指了一個看起來就老實的文吏,問道,“你來說,縣令是怎麽出事的?”
被指到的人戰戰兢兢地說:“迴縣丞,昨日晚上,陳縣令昨日喝了酒,早早就睡了。縣令沒有吩咐,我們也不敢打攪,所以就留縣令一個人在屋裏。後來半夜我們突然聽到一聲尖叫,跑出去後就看到馮屠戶站在縣令的門外,身邊全是血跡,我們跑進去的時候,就發現縣令已經死了。”
官場中的人都說官話,所以也不存在交流障礙。雖然這些本地文吏說話還帶著口音,但是對蕭景鐸來說,倒也還能聽懂。
“昨夜你們最後一次看到陳縣令,大概是什麽時候?”
“戌時。縣令心情不爽快,讓下人給他送酒進去,還囑咐我們不得打攪。我們不敢違背縣令的意思,過了一會聽屋裏沒動靜,以為縣令已經睡了,就沒有再叨饒。”
“那你們發現馮屠戶,又是什麽時辰?”
迴話的文吏看了孫司佐一眼,孫司佐主動接過話來:“蕭縣丞,是我第一個看到馮屠戶的。那時候天已經大黑了,是子時中。”
“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除了馮屠戶,再也沒人見過縣令?”
“就是這樣!”孫司佐語氣激動地指著馮屠戶說道,“這個莽漢一直不服陳縣令的管教,這才乘著夜深人靜下手,謀害陳縣令!縣丞,你可一定要為縣令報仇啊!”
馮屠戶也激動起來:“我是看不起這個庸官,可是沒做就是沒做,我都說了不是我動的手!”
“住口。”蕭景鐸抬高聲音,冷冷環視一眼,道,“這事我自有定奪,你們先迴各自的職位上去,待會我會一一叫來詢問,馮屠戶暫時先留在縣衙,等待我的傳召。現在,先帶我去看陳縣令的屍身。”
陳縣令的屍首已經放入棺木,正在正堂前停著。蕭景鐸走到黑色的棺木前,恭恭敬敬地給自己無緣謀麵的長官上了三柱香。
他今日到達晉江縣,湊巧昨夜陳縣令就死了,還真是,巧的讓人不知該說什麽好。
上香之後,蕭景鐸左右環顧,發現了一個問題:“陳縣令的家眷呢?”
陳縣令暴斃,理應有子女家屬來哭靈,可是空蕩蕩的靈堂裏,除了他們這些同僚,竟然再無其他人。
“陳縣令的妻子去年病逝了,隻留下一個女兒。說來也是可憐,陳小姐在今年也遭遇不測,陳縣令遭此重創,這才一蹶不振,整日飲酒度日。”
蕭景鐸聽了之後也唯有歎氣:“是我冒昧了。那陳縣令可有同族之人,總要將他的屍骨遷迴祖籍。”
“陳縣令這幾年一直待在晉江縣,也沒見他和什麽人來往,這些,下官實在不知。”
“看來此時還得從長計議。”蕭景鐸歎了口氣,就說道,“開棺,我想再送陳縣令一程。”
“這……”跟在蕭景鐸身後的小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遲疑地說,“蕭縣丞,你此舉不妥吧。”
“既然陳縣令已無親眷,一切隻能從權。我雖然在路上耽誤了片刻,無緣見陳縣令最後一麵,但為人下屬,這些心意總要盡到,開棺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恭喜你少年,上任的第一天頂頭上司就死了。
蕭景鐸:……
不,他並不是這種人。
**************
謝謝你們,驚呆臉!
第62章 迷霧
“開棺。”
其他人還是支支吾吾地不肯應和。縣衙中雖然上上下下有數十人,但是真正的朝廷命官隻有四個, 按品級分別是縣令、縣丞、主簿、縣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吏, 但是官是官、吏是吏, 官由朝廷統一任命, 但吏隻是不入流的雜職, 多半由當地人擔任,並不在朝廷正統的九品三十階裏, 也不被官員承認為同僚。官掌握大權, 可以步步升遷, 但是吏做的都是些沒什麽含量的雜務, 運氣好些的, 在一個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勞作二三十年後,可以入流轉為流內官,在中下縣城做個縣尉之類,可是也隻能到此為止。
蕭景鐸是進士出身的流內官, 品秩從八品, 身份上遠遠高於這些小吏, 可是俗話說強龍鬥不過地頭蛇, 這些文吏都是當地人, 有些還是鄉紳勢力“世襲”的,彼此之間盤根錯節, 蕭景鐸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縣丞,怎麽會被他們看在眼裏。
蕭景鐸現在就切實地感受到輕慢, 他也不動聲色,隻是隨意地反問了一句:“你們不肯開棺,難道是陳縣令的屍骨上有什麽問題?”
“怎麽會!”
“那為何不能開棺?”蕭景鐸也緊跟著追問。
見蕭景鐸步步緊逼,好些人都露出不滿的神色,就連同為官員的主簿也說道:“蕭縣丞,你這樣做,恐怕對陳縣令不敬。”
“放任殺害縣令的兇手不追究才是對死者最大的不敬。開棺之後所有的後果都由我一人承擔,你們再推脫,別怪我冤枉你們和兇手同流合汙。”
見其他人相互觀望,但誰也不往前走,蕭景鐸輕輕笑了一聲:“怎麽,想公然違抗上級嗎?”
見蕭景鐸搬出官職來壓人,這群人連忙彎腰道:“不敢。”說完之後,他們相互看了看,這才慢吞吞地走到棺木前,合力推開了棺材。
蕭景鐸走到棺木右側,低頭朝裏看去。
旁邊的人都露出不忍直視的表情,蕭景鐸卻毫不避諱,仔細地探看著。
陳縣令看起來四五十歲,鬢邊白發斑駁,比同齡人要老的多。他的脖頸處被利器砍傷,血肉模糊,形容可怖。蕭景鐸暗暗道了句失禮,然後就伸手去探陳縣令的麵容和四肢。
周圍的人已經嘰裏呱啦亂叫著散開,蕭景鐸平靜地收迴手,再一次下定決心,一定要早些訓練縣衙裏的文武雜吏,就他們這大驚小怪的模樣,以後還怎麽處理公務?
“我了解的差不多了,合棺吧。”
等棺木再一次恢複原狀後,主簿強忍著不適上前對蕭景鐸說:“蕭縣丞,你舟車勞頓了一天,你的奴婢們還等在外麵,你看……”
哎喲,蕭景鐸才想起來秋菊等人還沒有安置,若不是主簿提醒,蕭景鐸都要忘了這迴事了。他點了點頭,道:“多謝主簿提醒,不知我的住所在何處?”
縣衙裏從縣令到小吏都要留守衙門,所以蕭景鐸也住在前廳後麵的住宅裏。一般來說,西邊是縣令的住所,花廳、跨院、後宅一應俱全,但是尊卑有別,其他人的條件顯然要差些,縣令之外的人隻能合住在東院。其中縣丞、主簿、縣尉這些有品級的小官,每人分配一個院子,至於其他小吏,隻能三人或者五人合住一屋。
主簿說:“陳縣令如今已經去了,西院大部分都空著,既然蕭縣丞你的品秩最高,不如你來住西院?”
“這怎麽能成,朝廷法規不可荒廢,我按規矩住東院就行。”
既然蕭景鐸自己願意,主簿還有什麽可說的,他帶著蕭景鐸往東院走,進入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後,主簿說道:“就是這裏了。”
“有勞了。”
送走主簿,秋菊才湊過來和蕭景鐸低聲抱怨:“這還是一縣官府呢,怎麽這樣破舊,連我們侯府的十分之一也比不上。”
“行了,趕緊放行李吧。”蕭景鐸淡淡地喝止了一句,秋菊果然不再多說。況且,秋菊也隻是嘴上抱怨罷了,她雖然嫌棄這個偏遠縣城的破敗,但是更大的原因還是擔心蕭景鐸受苦,畢竟在她的心裏,大郎君是無所不能的神人,他理應享受一切好處。
秋菊和惜棋兩個女眷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進蜀路上更多的都是同行之人照顧她們倆,她們除了拖後腿,似乎幫不到什麽忙,現在終於安定下來,秋菊總算鬆了一口氣,打理內務,收拾住宅,這個她最擅長。
院子裏一派熱火朝天,惜棋還顧忌著自己的身份,隻是默默做事,但是秋菊卻毫無顧忌,理直氣壯地支使著蕭林,指揮蕭林搬東西放東西。蕭景鐸站在院子裏稍微看了一會,就轉身朝外走去。
“哎,大郎君,你要去哪兒?”
“你應該稱唿郎君的官職。”蕭林忍不住提醒。
秋菊沒好氣地瞪了蕭林一眼:“用你管?”
蕭景鐸頭又開始疼:“行了行了,秋菊愛叫什麽叫什麽,你們別吵了。我要去前廳問話,現在還有幾個疑點,我需要搞清楚。”
“哦。”秋菊懵懵懂懂,反正她也聽不懂外麵的事,索性什麽都不管,大郎君說什麽就是什麽。唯有蕭林詫異地抬起頭,問道:“郎君,你已經猜到真相了?”
“隻是有了幾個猜測,還需要驗證一二。”蕭景鐸大步往外走,“你們收拾院子就行了,晚飯不必等我。”
晉江縣的這群衙吏鬼鬼祟祟,隻手遮天,不知道到底想隱瞞什麽。蕭景鐸不過一個照麵,已經看出許多疑點。
但他畢竟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還不了解,所以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單獨提審,各個擊破。
馮屠戶,主簿,縣尉,還有那個聲稱第一個看到兇殺現場的孫司佐,每個人都有許多奇怪之處。蕭景鐸沉吟片刻,選擇第一個詢問主簿。
主簿好歹是個朝廷命官,如今縣令死了,他就算不悲痛憐憫,也不至於故意隱瞞不報,甚至誤導查案方向。而且主簿在晉江縣待了許多年,對此地的情況也知之甚詳,第一個選他最合適不過。
蕭景鐸等在東院辦事的屋子,沒一會,主簿就進來了。
“蕭縣丞,你還沒休息啊?你一路上跋山涉水,現在好容易安頓下來,應該好好歇息才是,怎麽這麽晚還叫我過來?”
蕭景鐸簡直不忍再聽,昨日一縣之主縣令死了,他們這些下屬不想著追查兇手就罷了,竟然還勸人去休息,蕭景鐸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縣令出了這麽大的事,我怎麽能安心休息。”蕭景鐸實在懶得和主簿多費口舌,直接問道,“主簿,縣令之事,你怎麽看?”
“孫司佐不是說了嗎,是馮屠戶殺的。”
很好,蕭景鐸繼續問:“那你認為接下來該如何?”
“把馮屠戶逮起來,上報朝廷問斬不就行了!”
“那我問你,馮屠戶為什麽要殺人?他的動機在何處?”
“這還不簡單,他仗著自己力氣大,不把官府放在眼裏,陳縣令管教於他,他懷恨在心,於是就趁夜深人靜,把陳縣令殺了。”
“既然你也說夜深人靜,那為什麽馮屠戶殺人的時候,縣衙裏隻聽到一聲叫喊?陳縣令脖子上的砍痕既多且深,顯然不是一刀斃命,既然在堂堂縣衙裏,縣令受到攻擊,沒道理會不唿救。那麽為什麽你們所有人,隻聽到一聲尖叫聲,而沒有聽到縣令的唿救聲呢?”
主簿撓撓頭,顯然也想不通:“這……”
“此案明擺著疑點重重,而你竟然視而不見,隻想著結案了事,真是誤人誤己。”蕭景鐸對這等庸官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可是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他壓下怒氣,嚴肅地說道,“現在,我問什麽你就答什麽,務必將你知道的情況絲毫不落地說出來。”
被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教訓,而主簿還不敢還嘴,隻好怏怏地應道:“是。”
“案發當日,也就是昨天,縣令都做了些什麽?”
蕭景鐸雖然經曆過好幾個命案,多年前在佛堂他險些被吳君茹毒殺,後來在國子監也親曆了細作替身案,可是在這幾次兇案中,他要麽是被針對的人,要麽是旁觀者,還從沒有像今日這樣,以一個決斷者的身份麵對兇案,判斷誰是真話誰在造假,更甚者要從許多人中將兇手辨別出來。蕭景鐸知道這次和以往大不相同,他的判斷決定著能不能捉到兇手,能不能為陳縣令討迴公道。人命關天,蕭景鐸打起了精神,仔細辨認著對方話中有用的信息。
主簿一邊迴憶,一邊說:“昨天我們照常處理了公務,然後交給縣令檢查。縣令翻了翻就說好,讓我們拿下去決定。我們幾人見縣令精神不好,也不敢多做叨饒,馬上就告辭了。下午縣令一直在屋子裏,沒有出來,我就也沒見過縣令。直到吃晚飯的時候,縣令讓人把飯送到他屋裏,我吃完公膳後就迴屋休息,先是看了一卷書,然後自省吾身,追憶白日的言行得失,待靈台清明……”
蕭景鐸忍不住打斷他的鬼話:“說重點。”
“哦,好。”主簿訕訕應了一句,繼續說,“我自省過德行後,就早早睡了。一直到半夜,我美夢正酣,突然聽到一身尖叫,將我從夢中嚇醒。我正夢到迴長安覲見天顏,在金鑾殿上迴答聖人的問題,誰想,就被這樣吵醒了。這些人擾人清夢實在可惡,我披衣起身,一詢問才知,原來是縣令死了。我被這個噩耗驚得渾身冷汗,當下再也睡不著,匆匆穿好衣服就去縣令的屋子查看。我去的時候屋門口已經圍了許多人,馮屠戶想要離開,孫司佐拉著不肯讓他走,還和周圍人說就是馮屠戶殺了縣令。馮屠戶仗著蠻力不肯認,而孫司佐也一口咬定就是他,這些人一直吵嚷到天亮。後來我看讓縣令一直躺在地上也不像樣,所以就在宵禁解除之後,做主去外麵置辦了棺木。我剛剛把靈堂安置好,還沒等歇口氣,那幾個冤家又吵了起來,接下來的事,蕭縣丞也知道了。話說迴來,從昨夜被吵醒了,我到現在都沒休息過,真是天生的勞碌命……”
蕭景鐸打斷主簿喋喋不休的抱怨,問:“我聽你剛才說,縣衙的公務是你們代為批改,然後交給縣令過目?甚至陳縣令連吃飯都在自己屋子裏?”
“是這樣。說起來陳縣令也是可憐,他在晉江縣蹉跎了好些年,年年考績,年年得中下等,雖然不會降職但也升不了官,隻能在這個蠻荒之地死耗著。縣令夫人身體病弱,受不了這裏的濕氣,在去年病逝了,更糟糕的是,今年陳小姐也……哎,妻女接連離世,未來仕途也無望,陳縣令大受打擊,就此一蹶不振,每日飲酒度日,喝醉了就倒頭大睡,一天裏,我們竟也見不著縣令幾麵。”
蕭景鐸不知該作何想法,雖然陳縣令的遭遇著實可憐,可是這並不是他荒廢政務的理由。但是斯人已逝,蕭景鐸也不想糾結這些,而是問起一個他早就察覺的疑點:“陳縣令之女,陳小姐出了什麽事?”
說起這個話題,方才還唯唯諾諾的主簿一下子臉色大變,他警覺地朝四周看了看,小聲地和蕭景鐸說:“縣丞,我知道你是從長安來的,年輕氣盛,但是晉江縣真的不是個好地方,說是龍潭虎穴也不為過。我聽說你還是進士出身,想來在朝中也有人脈,恐怕並不會在這個地方久待。既然如此,你委實沒必要趟這潭渾水,陳縣令的案子抓幾個兇犯,早早了結就算了,其他事情沒必要多管。”
聽到這番話,蕭景鐸不怒反笑:“你知道你剛剛說的這些話,若是稟報到戎州長官那裏,會有什麽後果嗎?”
“哎呦,蕭縣丞,我可是一片好心啊,你絕對不能恩將仇報啊!”主簿覺得自己冤枉極了,“我明明是為了你好,反倒被你倒打一耙。也罷,你愛做什麽就做什麽吧,可別把我牽扯進來。”
這些庸官啊,蕭景鐸真的是無奈極了。他繼續發問:“孫屠戶呢,他又是什麽情況?”
“他啊,有名的刺頭。他們家世代殺豬,兇悍的不得了,向來也不太服陳縣令的管教,之前還和陳縣令發生過爭執,若是他懷恨在心而暗害陳縣令,我信。而且你看縣令脖子上那傷,哎呦我現在想起來都害怕,那手勁,那力道,晉江縣裏除了他,還有誰能狠得下這份心思?”
蕭景鐸敏銳地捕捉到重點:“發生過爭執?”
“對,還不是為了他那個妹妹。馮屠戶一家子悍徒,偏偏有個如花似玉的妹妹。之前他那妹妹被人輕薄,陳縣令不肯多管,馮屠戶氣不過,竟然大逆不道地罵陳縣令是庸官。哎你看看,這簡直是蠻荒之民,不可教化!”
蕭景鐸感到意外,他實在沒料到,這樣一樁案子後居然牽扯了這麽多人,背景之複雜超乎他的想象。他已經從主簿的一番話中挖掘到許多有用的消息,現在隻剩最後一個問題:“孫司佐,就是和馮屠戶爭吵的那位書吏,他又是什麽身份?”
“蕭縣丞你有所不知,晉江縣有好幾個勢大的鄉紳,我們這些朝廷命官的話還不如鄉紳的話有用。這位孫司佐,就是本地最厲害的孫家名下的子孫。”
“孫家,我明白了。”蕭景鐸直起身,突然笑著問道,“主簿,還有一事我怎麽都想不明白,無論馮屠戶是不是兇手,我隻想問,夜半三更,馮屠戶一個外人,為什麽會出現在縣衙裏麵?”
“嗯。”蕭景鐸輕輕點頭,隨手指了一個看起來就老實的文吏,問道,“你來說,縣令是怎麽出事的?”
被指到的人戰戰兢兢地說:“迴縣丞,昨日晚上,陳縣令昨日喝了酒,早早就睡了。縣令沒有吩咐,我們也不敢打攪,所以就留縣令一個人在屋裏。後來半夜我們突然聽到一聲尖叫,跑出去後就看到馮屠戶站在縣令的門外,身邊全是血跡,我們跑進去的時候,就發現縣令已經死了。”
官場中的人都說官話,所以也不存在交流障礙。雖然這些本地文吏說話還帶著口音,但是對蕭景鐸來說,倒也還能聽懂。
“昨夜你們最後一次看到陳縣令,大概是什麽時候?”
“戌時。縣令心情不爽快,讓下人給他送酒進去,還囑咐我們不得打攪。我們不敢違背縣令的意思,過了一會聽屋裏沒動靜,以為縣令已經睡了,就沒有再叨饒。”
“那你們發現馮屠戶,又是什麽時辰?”
迴話的文吏看了孫司佐一眼,孫司佐主動接過話來:“蕭縣丞,是我第一個看到馮屠戶的。那時候天已經大黑了,是子時中。”
“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除了馮屠戶,再也沒人見過縣令?”
“就是這樣!”孫司佐語氣激動地指著馮屠戶說道,“這個莽漢一直不服陳縣令的管教,這才乘著夜深人靜下手,謀害陳縣令!縣丞,你可一定要為縣令報仇啊!”
馮屠戶也激動起來:“我是看不起這個庸官,可是沒做就是沒做,我都說了不是我動的手!”
“住口。”蕭景鐸抬高聲音,冷冷環視一眼,道,“這事我自有定奪,你們先迴各自的職位上去,待會我會一一叫來詢問,馮屠戶暫時先留在縣衙,等待我的傳召。現在,先帶我去看陳縣令的屍身。”
陳縣令的屍首已經放入棺木,正在正堂前停著。蕭景鐸走到黑色的棺木前,恭恭敬敬地給自己無緣謀麵的長官上了三柱香。
他今日到達晉江縣,湊巧昨夜陳縣令就死了,還真是,巧的讓人不知該說什麽好。
上香之後,蕭景鐸左右環顧,發現了一個問題:“陳縣令的家眷呢?”
陳縣令暴斃,理應有子女家屬來哭靈,可是空蕩蕩的靈堂裏,除了他們這些同僚,竟然再無其他人。
“陳縣令的妻子去年病逝了,隻留下一個女兒。說來也是可憐,陳小姐在今年也遭遇不測,陳縣令遭此重創,這才一蹶不振,整日飲酒度日。”
蕭景鐸聽了之後也唯有歎氣:“是我冒昧了。那陳縣令可有同族之人,總要將他的屍骨遷迴祖籍。”
“陳縣令這幾年一直待在晉江縣,也沒見他和什麽人來往,這些,下官實在不知。”
“看來此時還得從長計議。”蕭景鐸歎了口氣,就說道,“開棺,我想再送陳縣令一程。”
“這……”跟在蕭景鐸身後的小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遲疑地說,“蕭縣丞,你此舉不妥吧。”
“既然陳縣令已無親眷,一切隻能從權。我雖然在路上耽誤了片刻,無緣見陳縣令最後一麵,但為人下屬,這些心意總要盡到,開棺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恭喜你少年,上任的第一天頂頭上司就死了。
蕭景鐸:……
不,他並不是這種人。
**************
謝謝你們,驚呆臉!
第62章 迷霧
“開棺。”
其他人還是支支吾吾地不肯應和。縣衙中雖然上上下下有數十人,但是真正的朝廷命官隻有四個, 按品級分別是縣令、縣丞、主簿、縣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小吏, 但是官是官、吏是吏, 官由朝廷統一任命, 但吏隻是不入流的雜職, 多半由當地人擔任,並不在朝廷正統的九品三十階裏, 也不被官員承認為同僚。官掌握大權, 可以步步升遷, 但是吏做的都是些沒什麽含量的雜務, 運氣好些的, 在一個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勞作二三十年後,可以入流轉為流內官,在中下縣城做個縣尉之類,可是也隻能到此為止。
蕭景鐸是進士出身的流內官, 品秩從八品, 身份上遠遠高於這些小吏, 可是俗話說強龍鬥不過地頭蛇, 這些文吏都是當地人, 有些還是鄉紳勢力“世襲”的,彼此之間盤根錯節, 蕭景鐸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縣丞,怎麽會被他們看在眼裏。
蕭景鐸現在就切實地感受到輕慢, 他也不動聲色,隻是隨意地反問了一句:“你們不肯開棺,難道是陳縣令的屍骨上有什麽問題?”
“怎麽會!”
“那為何不能開棺?”蕭景鐸也緊跟著追問。
見蕭景鐸步步緊逼,好些人都露出不滿的神色,就連同為官員的主簿也說道:“蕭縣丞,你這樣做,恐怕對陳縣令不敬。”
“放任殺害縣令的兇手不追究才是對死者最大的不敬。開棺之後所有的後果都由我一人承擔,你們再推脫,別怪我冤枉你們和兇手同流合汙。”
見其他人相互觀望,但誰也不往前走,蕭景鐸輕輕笑了一聲:“怎麽,想公然違抗上級嗎?”
見蕭景鐸搬出官職來壓人,這群人連忙彎腰道:“不敢。”說完之後,他們相互看了看,這才慢吞吞地走到棺木前,合力推開了棺材。
蕭景鐸走到棺木右側,低頭朝裏看去。
旁邊的人都露出不忍直視的表情,蕭景鐸卻毫不避諱,仔細地探看著。
陳縣令看起來四五十歲,鬢邊白發斑駁,比同齡人要老的多。他的脖頸處被利器砍傷,血肉模糊,形容可怖。蕭景鐸暗暗道了句失禮,然後就伸手去探陳縣令的麵容和四肢。
周圍的人已經嘰裏呱啦亂叫著散開,蕭景鐸平靜地收迴手,再一次下定決心,一定要早些訓練縣衙裏的文武雜吏,就他們這大驚小怪的模樣,以後還怎麽處理公務?
“我了解的差不多了,合棺吧。”
等棺木再一次恢複原狀後,主簿強忍著不適上前對蕭景鐸說:“蕭縣丞,你舟車勞頓了一天,你的奴婢們還等在外麵,你看……”
哎喲,蕭景鐸才想起來秋菊等人還沒有安置,若不是主簿提醒,蕭景鐸都要忘了這迴事了。他點了點頭,道:“多謝主簿提醒,不知我的住所在何處?”
縣衙裏從縣令到小吏都要留守衙門,所以蕭景鐸也住在前廳後麵的住宅裏。一般來說,西邊是縣令的住所,花廳、跨院、後宅一應俱全,但是尊卑有別,其他人的條件顯然要差些,縣令之外的人隻能合住在東院。其中縣丞、主簿、縣尉這些有品級的小官,每人分配一個院子,至於其他小吏,隻能三人或者五人合住一屋。
主簿說:“陳縣令如今已經去了,西院大部分都空著,既然蕭縣丞你的品秩最高,不如你來住西院?”
“這怎麽能成,朝廷法規不可荒廢,我按規矩住東院就行。”
既然蕭景鐸自己願意,主簿還有什麽可說的,他帶著蕭景鐸往東院走,進入一個四四方方的院子後,主簿說道:“就是這裏了。”
“有勞了。”
送走主簿,秋菊才湊過來和蕭景鐸低聲抱怨:“這還是一縣官府呢,怎麽這樣破舊,連我們侯府的十分之一也比不上。”
“行了,趕緊放行李吧。”蕭景鐸淡淡地喝止了一句,秋菊果然不再多說。況且,秋菊也隻是嘴上抱怨罷了,她雖然嫌棄這個偏遠縣城的破敗,但是更大的原因還是擔心蕭景鐸受苦,畢竟在她的心裏,大郎君是無所不能的神人,他理應享受一切好處。
秋菊和惜棋兩個女眷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進蜀路上更多的都是同行之人照顧她們倆,她們除了拖後腿,似乎幫不到什麽忙,現在終於安定下來,秋菊總算鬆了一口氣,打理內務,收拾住宅,這個她最擅長。
院子裏一派熱火朝天,惜棋還顧忌著自己的身份,隻是默默做事,但是秋菊卻毫無顧忌,理直氣壯地支使著蕭林,指揮蕭林搬東西放東西。蕭景鐸站在院子裏稍微看了一會,就轉身朝外走去。
“哎,大郎君,你要去哪兒?”
“你應該稱唿郎君的官職。”蕭林忍不住提醒。
秋菊沒好氣地瞪了蕭林一眼:“用你管?”
蕭景鐸頭又開始疼:“行了行了,秋菊愛叫什麽叫什麽,你們別吵了。我要去前廳問話,現在還有幾個疑點,我需要搞清楚。”
“哦。”秋菊懵懵懂懂,反正她也聽不懂外麵的事,索性什麽都不管,大郎君說什麽就是什麽。唯有蕭林詫異地抬起頭,問道:“郎君,你已經猜到真相了?”
“隻是有了幾個猜測,還需要驗證一二。”蕭景鐸大步往外走,“你們收拾院子就行了,晚飯不必等我。”
晉江縣的這群衙吏鬼鬼祟祟,隻手遮天,不知道到底想隱瞞什麽。蕭景鐸不過一個照麵,已經看出許多疑點。
但他畢竟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還不了解,所以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單獨提審,各個擊破。
馮屠戶,主簿,縣尉,還有那個聲稱第一個看到兇殺現場的孫司佐,每個人都有許多奇怪之處。蕭景鐸沉吟片刻,選擇第一個詢問主簿。
主簿好歹是個朝廷命官,如今縣令死了,他就算不悲痛憐憫,也不至於故意隱瞞不報,甚至誤導查案方向。而且主簿在晉江縣待了許多年,對此地的情況也知之甚詳,第一個選他最合適不過。
蕭景鐸等在東院辦事的屋子,沒一會,主簿就進來了。
“蕭縣丞,你還沒休息啊?你一路上跋山涉水,現在好容易安頓下來,應該好好歇息才是,怎麽這麽晚還叫我過來?”
蕭景鐸簡直不忍再聽,昨日一縣之主縣令死了,他們這些下屬不想著追查兇手就罷了,竟然還勸人去休息,蕭景鐸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縣令出了這麽大的事,我怎麽能安心休息。”蕭景鐸實在懶得和主簿多費口舌,直接問道,“主簿,縣令之事,你怎麽看?”
“孫司佐不是說了嗎,是馮屠戶殺的。”
很好,蕭景鐸繼續問:“那你認為接下來該如何?”
“把馮屠戶逮起來,上報朝廷問斬不就行了!”
“那我問你,馮屠戶為什麽要殺人?他的動機在何處?”
“這還不簡單,他仗著自己力氣大,不把官府放在眼裏,陳縣令管教於他,他懷恨在心,於是就趁夜深人靜,把陳縣令殺了。”
“既然你也說夜深人靜,那為什麽馮屠戶殺人的時候,縣衙裏隻聽到一聲叫喊?陳縣令脖子上的砍痕既多且深,顯然不是一刀斃命,既然在堂堂縣衙裏,縣令受到攻擊,沒道理會不唿救。那麽為什麽你們所有人,隻聽到一聲尖叫聲,而沒有聽到縣令的唿救聲呢?”
主簿撓撓頭,顯然也想不通:“這……”
“此案明擺著疑點重重,而你竟然視而不見,隻想著結案了事,真是誤人誤己。”蕭景鐸對這等庸官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可是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他壓下怒氣,嚴肅地說道,“現在,我問什麽你就答什麽,務必將你知道的情況絲毫不落地說出來。”
被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教訓,而主簿還不敢還嘴,隻好怏怏地應道:“是。”
“案發當日,也就是昨天,縣令都做了些什麽?”
蕭景鐸雖然經曆過好幾個命案,多年前在佛堂他險些被吳君茹毒殺,後來在國子監也親曆了細作替身案,可是在這幾次兇案中,他要麽是被針對的人,要麽是旁觀者,還從沒有像今日這樣,以一個決斷者的身份麵對兇案,判斷誰是真話誰在造假,更甚者要從許多人中將兇手辨別出來。蕭景鐸知道這次和以往大不相同,他的判斷決定著能不能捉到兇手,能不能為陳縣令討迴公道。人命關天,蕭景鐸打起了精神,仔細辨認著對方話中有用的信息。
主簿一邊迴憶,一邊說:“昨天我們照常處理了公務,然後交給縣令檢查。縣令翻了翻就說好,讓我們拿下去決定。我們幾人見縣令精神不好,也不敢多做叨饒,馬上就告辭了。下午縣令一直在屋子裏,沒有出來,我就也沒見過縣令。直到吃晚飯的時候,縣令讓人把飯送到他屋裏,我吃完公膳後就迴屋休息,先是看了一卷書,然後自省吾身,追憶白日的言行得失,待靈台清明……”
蕭景鐸忍不住打斷他的鬼話:“說重點。”
“哦,好。”主簿訕訕應了一句,繼續說,“我自省過德行後,就早早睡了。一直到半夜,我美夢正酣,突然聽到一身尖叫,將我從夢中嚇醒。我正夢到迴長安覲見天顏,在金鑾殿上迴答聖人的問題,誰想,就被這樣吵醒了。這些人擾人清夢實在可惡,我披衣起身,一詢問才知,原來是縣令死了。我被這個噩耗驚得渾身冷汗,當下再也睡不著,匆匆穿好衣服就去縣令的屋子查看。我去的時候屋門口已經圍了許多人,馮屠戶想要離開,孫司佐拉著不肯讓他走,還和周圍人說就是馮屠戶殺了縣令。馮屠戶仗著蠻力不肯認,而孫司佐也一口咬定就是他,這些人一直吵嚷到天亮。後來我看讓縣令一直躺在地上也不像樣,所以就在宵禁解除之後,做主去外麵置辦了棺木。我剛剛把靈堂安置好,還沒等歇口氣,那幾個冤家又吵了起來,接下來的事,蕭縣丞也知道了。話說迴來,從昨夜被吵醒了,我到現在都沒休息過,真是天生的勞碌命……”
蕭景鐸打斷主簿喋喋不休的抱怨,問:“我聽你剛才說,縣衙的公務是你們代為批改,然後交給縣令過目?甚至陳縣令連吃飯都在自己屋子裏?”
“是這樣。說起來陳縣令也是可憐,他在晉江縣蹉跎了好些年,年年考績,年年得中下等,雖然不會降職但也升不了官,隻能在這個蠻荒之地死耗著。縣令夫人身體病弱,受不了這裏的濕氣,在去年病逝了,更糟糕的是,今年陳小姐也……哎,妻女接連離世,未來仕途也無望,陳縣令大受打擊,就此一蹶不振,每日飲酒度日,喝醉了就倒頭大睡,一天裏,我們竟也見不著縣令幾麵。”
蕭景鐸不知該作何想法,雖然陳縣令的遭遇著實可憐,可是這並不是他荒廢政務的理由。但是斯人已逝,蕭景鐸也不想糾結這些,而是問起一個他早就察覺的疑點:“陳縣令之女,陳小姐出了什麽事?”
說起這個話題,方才還唯唯諾諾的主簿一下子臉色大變,他警覺地朝四周看了看,小聲地和蕭景鐸說:“縣丞,我知道你是從長安來的,年輕氣盛,但是晉江縣真的不是個好地方,說是龍潭虎穴也不為過。我聽說你還是進士出身,想來在朝中也有人脈,恐怕並不會在這個地方久待。既然如此,你委實沒必要趟這潭渾水,陳縣令的案子抓幾個兇犯,早早了結就算了,其他事情沒必要多管。”
聽到這番話,蕭景鐸不怒反笑:“你知道你剛剛說的這些話,若是稟報到戎州長官那裏,會有什麽後果嗎?”
“哎呦,蕭縣丞,我可是一片好心啊,你絕對不能恩將仇報啊!”主簿覺得自己冤枉極了,“我明明是為了你好,反倒被你倒打一耙。也罷,你愛做什麽就做什麽吧,可別把我牽扯進來。”
這些庸官啊,蕭景鐸真的是無奈極了。他繼續發問:“孫屠戶呢,他又是什麽情況?”
“他啊,有名的刺頭。他們家世代殺豬,兇悍的不得了,向來也不太服陳縣令的管教,之前還和陳縣令發生過爭執,若是他懷恨在心而暗害陳縣令,我信。而且你看縣令脖子上那傷,哎呦我現在想起來都害怕,那手勁,那力道,晉江縣裏除了他,還有誰能狠得下這份心思?”
蕭景鐸敏銳地捕捉到重點:“發生過爭執?”
“對,還不是為了他那個妹妹。馮屠戶一家子悍徒,偏偏有個如花似玉的妹妹。之前他那妹妹被人輕薄,陳縣令不肯多管,馮屠戶氣不過,竟然大逆不道地罵陳縣令是庸官。哎你看看,這簡直是蠻荒之民,不可教化!”
蕭景鐸感到意外,他實在沒料到,這樣一樁案子後居然牽扯了這麽多人,背景之複雜超乎他的想象。他已經從主簿的一番話中挖掘到許多有用的消息,現在隻剩最後一個問題:“孫司佐,就是和馮屠戶爭吵的那位書吏,他又是什麽身份?”
“蕭縣丞你有所不知,晉江縣有好幾個勢大的鄉紳,我們這些朝廷命官的話還不如鄉紳的話有用。這位孫司佐,就是本地最厲害的孫家名下的子孫。”
“孫家,我明白了。”蕭景鐸直起身,突然笑著問道,“主簿,還有一事我怎麽都想不明白,無論馮屠戶是不是兇手,我隻想問,夜半三更,馮屠戶一個外人,為什麽會出現在縣衙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