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口誤就打殺人命,無疑這是極其不妥的,可是對於新安和太子來說,這卻是打擊太後和容文妍、顯示東宮慈悲的大好機會。
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容珂僅是頓了一瞬,就繼續開口了:“□□母,這個小太監犯了何事,竟然到了或打或殺的地步?”
太後想到眾人對容文妍的怠慢,正是生氣的時候,沒想到容珂還敢往火口上撞。她心口的氣越發不順,居高臨下地掃了容珂一眼,道:“你這是在質疑我的決定嗎?還是說你覺得我這個太後不慈?”
新安公主心中狠狠一跳,雖然她們心裏是這樣想的沒錯,但是萬萬不能說出來,被太後知道了那還了得?新安正打算說些什麽,替容珂轉移話題,然而還沒等她想好話題,容珂就直衝衝地撞上去了:“小太監剛才說‘郡主押了梁王’,有何問題?既然沒說是哪位郡主,那麽就是兩個郡主同時下注。”容珂眼角瞥了跪伏在地的太監一眼:“你是這個意思嗎?”
小太監如逢大赦,立刻頭如搗蒜地說:“陽信郡主說的不錯,奴是這個意思!”
容文妍確實和容珂同時押了梁王,所以雖然在場眾人都知道根本不是這麽迴事,但一時之間竟然無法反駁容珂的歪理。容文妍也不欲鬧大,不然最後壞的還是她的名聲,於是她也順著容珂的話說:“祖母,我隻是隨口一說,你不要生氣了,若是因為我讓這些內侍遭災,反倒是我的不對了。”
太後對容珂的話無從下手,正好容文妍也出麵求情,太後也順勢緩和了臉色,說道:“罷了,你這個孩子就是心地慈悲,對下人也這樣維護。以後沒我看著,你受了別人欺負可怎麽辦?”
這個別人代指的還真不明顯,容珂心裏嗤笑,一言不合就要打要殺的是容文妍,現在出來圓場說自己無意的也是她容文妍。
這場爭鋒產生的莫名其妙,化解的悄無聲息,宮殿裏依然雲淡風輕、笑意嫣然,可是隻有跪在地上的小太監知道,這平靜的表麵下是無情又鋒利的刀劍,僅僅說話間的功夫,他就從鬼門關走了一趟。
經此一遭,他哪敢繼續賣弄口舌,連忙爬到一邊候著,顯然皇後和太後也沒心情聽他講故事了。皇後這時才笑著開腔:“要我說和靜真是好性子,溫柔雅致,安靜體貼,簡直堪當宗室典範。”
皇後發話,其他人哪敢不陪著,作陪的妃子王妃都連聲應和,太後好容易才被哄高興了,於是說:“妍兒性子好,少不得要我多操心些。你和陽信同為郡主,但你的輩分比她高,總是用一樣的用度也不成體統。長幼尊卑不可亂,依我說,不如把妍兒的份例再調高些,和公主一個等級好了。”
太後這話一出,別說後宮的妃子們,就連蕭景鐸這個外人都聽不下去了。
他以為他們家的老夫人就夠偏心了,可是沒想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宮裏的太後就連偏心都這麽理直氣壯。
皇後對此是沒什麽意見的,反正花的又不是她的錢,若是尋常人她或許可以賣太後一個好,但是容文妍身份特殊,沒有皇帝首肯,這話就連皇後都不敢應。
皇後隻是笑,不說話,新安公主也隻當自己聽不見。太後見這些人這樣作態,心裏還有什麽不懂的,她也不悅起來,板起臉不再說話。
好在這時候皇帝傳過話來,宴會可以開始了。皇後鬆了口氣,連忙招唿眾人往外走,略過了方才那個尷尬的話題。
宮宴早就準備妥當了,隻要皇帝和突厥可汗騰出空來,宮宴隨時都能開始。宴席擺在花園裏,今日又是難得的好天氣,所以即使剛剛經曆了一場不愉快的談話,眾人的心情還是輕快起來。
有皇帝在,太後也不敢再向方才一樣給新安和容珂這些人擺臉色,宴會其樂融融地進行著。皇帝和突厥可汗是宮宴上絕對的中心,基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兩人身上,就連新安公主也忙著和皇帝說俏皮話,沒有發覺席麵上少了一個人。
穿著宮裝的侍女往來如織,最中央還有衣袂翩翩的舞姬隨歌起舞,容珂混在人群中,悄無聲息地朝外走去。
這一幕本該無人察覺,可是容珂剛剛離開坐席,蕭景鐸就發現了。
作為新科進士,如今大概是他們最受關注的時候,而且宮宴上少不得要作詩寫賦,以搏皇帝一笑。這可是難得出頭的時機,同行的進士們都挖空心思討好上位者,蕭景鐸本該抓住這次機會,可是不知怎麽迴事,他總是靜不下心來。
他在席位上強坐了片刻,最後,還是忍不住悄悄離開了。
走出後沒多久,談話聲和敬酒聲就淡去了,仿佛方才的觥籌交錯隻是錯覺。蕭景鐸快走兩步,在湖邊追上了容珂。
“郡主,你怎麽出來了?”
容珂聽到聲音,也很詫異地看著他:“我還想問你呢,你怎麽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鋪墊宮廷關係,這些可都是日後的大boss、隱形boss啊。
這幾天在忙論文,碼字時間很少,等忙過這段時間就可以存稿加更了,然後就可以快速走劇情線,讓蕭景鐸從宅鬥界踏入朝鬥界了。(什麽鬼)
第56章 因果
“郡主,你怎麽出來了?”
“我還想問你呢, 你怎麽出來了?”
不要嚐試和陽信郡主鬥嘴, 蕭景鐸馬上就放棄了這個話題。他有心想問問是不是今天太後說的話太重了, 才使得她現在心情不好。這些話在心裏翻來覆去想了好幾遍, 最終蕭景鐸也沒法問出口。
看蕭景鐸的表情, 容珂就猜到他大概在擔心什麽。容珂笑了笑, 道:“我沒事,隻是出來走走罷了。我從來不和無關之人置氣。”
如果真是這樣最好不過, 蕭景鐸並沒有追問。對容珂來說, 蕭景鐸實在是一個很熟悉的人, 此刻有他跟在身後, 不知不覺, 她暴躁的心情也平靜了許多。
兩人都不說話,繞著湖泊慢慢地走。蕭景鐸不好和郡主並列而行,於是就跟在容珂左側靠後半步的位置,陪著她在湖邊吹風。
蕭景鐸一直就不是一個多話的性子, 而容珂由於特殊的出身, 從小就習慣了掌握談話節奏, 所以每次和蕭景鐸獨處, 都是容珂主動說話。今日容珂難得想安靜一會, 繞著南湖走了半圈後,她徹底敗給了蕭景鐸, 這個人說不說話,就真的一句話都不說, 就連容珂都受不了,隻能主動找話題。
“如今已經四月了,距離吏部授官不過一個月,你準備的如何了?”
科舉由禮部主持,但是之後給進士分配官職卻是由吏部主管,而且並不是所有進士都能獲得官職。選官是國之大事,從元日起,吏部就會向各地衙門派發公函,所有官員都要參與考績,升降調貶都係於考績成績。吏部評議考績優劣後,還會統計各個衙門的空缺職位,五月進士的授官職位就由此而來。
所以,進士想要做官的話,非但要通過吏部的選試,還要湊巧有合適的官位空出來,所以,吏部選官實在是個運氣活,這種例子屢見不鮮,舉子辛辛苦苦考過了科舉,卻因為通不過吏部的選試而落選,隻能第二年再從頭考起。若是運勢不好,家裏也沒人助力,連考幾年落選幾年也是有可能的。
故而每年選官的時候,進士們總會提前做些什麽,托門路的托門路,走關係的走關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蕭景鐸是定勇侯的嫡長子,按容珂的料想,他的家裏總會替他打點一二。
蕭景鐸聽懂了容珂的言外之意,他心裏歎氣,看來容珂也有失算的時候,蕭景鐸不敢奢求家裏人幫忙,他們別偷偷使絆子就足夠了。
從趙秀蘭死後他去清源寺守孝起,蕭景鐸就和東宮牢牢糾纏到一起。太子委實幫了蕭景鐸良多,日後蕭景鐸入仕,顯然也是要加入太子這個陣營中的。
其實細說起來,雖說對蕭景鐸有恩的是太子,但其實蕭景鐸對容珂更為熟悉。許多年前他在趙國公府遇到容珂後,從佛堂毒蜂,長安瘟疫,到國子監命案,再到前幾天的科舉舞弊,全部都是由容珂出麵和蕭景鐸接洽,蕭景鐸也習慣了有事向容珂通報。就如舞弊那次,雖然容珂用假的紙條試探他,但實際上,容珂到底還是信任他的,不然也不會攬下此事。
所以與其說蕭景鐸感謝太子,不如說他感謝容珂,容珂實在給了他太多機遇。從第一次相遇時,蕭景鐸就承諾要報答容珂,然而怎麽多年過去,他欠容珂的因果越來越多,報答卻依舊遙遙無期。
容珂是眾星捧月的郡主,梁王這些龍子皇孫都對他有求必應,蕭景鐸實在不知,他能為容珂做些什麽。
容珂走在前麵,並沒有察覺到蕭景鐸的這些心理活動,她見蕭景鐸不再說話,以為蕭景鐸對五月的選試忐忑,於是暗示道:“吏部選官要看身言書判,你這些天練練書法文章,至於德行聲望這些,不必擔憂。”
身言書判,身是指體格容貌,言是考察進士的談吐對答,書是查看字跡優劣,判是看文章是否通順,對蕭景鐸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然而過了這四個基本標準後,吏部還會參考對方的德行、聲望、才能,除此之外還要看各地官府有沒有適合此人的空缺,所以不怪蕭英拿選試來威脅蕭景鐸,沒有家族打點,在選試上被刷的可能性太大了。
但是容珂現在卻說,蕭景鐸安心準備書法和文章就夠了,可見她對五月的選官非常有把握。容珂並不是一個信口開河的人,她向來謀定而後動,沒有十成的把握,她不會說出這樣武斷的話。
蕭景鐸雖然沒有應聲,但心裏已經在琢磨容珂又想幹什麽,或者又幹了什麽。
“郡主,此話何意?”
容珂一直很滿意蕭景鐸的反應速度,許多話隻說了一半,他就能把剩下的一半猜出來。再加上蕭景鐸是信得過的人,容珂也願意把這些機密透露給蕭景鐸:“三表舅最愛遊山玩水,連外祖父都管不了他。前幾天他去江州散心,偶然發現了一些東西。等他迴來後,你們的選官就輕鬆了。”
這話說得沒頭沒腦,蕭景鐸想起二月時程慧真寫下的那張紙條,迷迷糊糊間竟然生出一個了不得的猜測來。
“郡主,莫非……”
容珂笑了笑,沒有說話,蕭景鐸也了然,不再追問。
夏三郎是太子妃的娘家人,無緣無故的,他大老遠跑到江州做什麽,即使夏三郎酷愛遊山玩水也說不通。所以很可能,程慧真無意在泄題紙條上透露出一些還未發生的朝廷大事,並被容珂看出了端倪,這才派夏三郎去江州一探究竟。若是成了,這就是太子的大功,若是不成,就當公費讓夏三郎出去遊玩了一趟,於公於私都不會傷害太子的利益。
而容珂說等夏三郎迴來後,他們這批進士選官並不會很難,這豈不是意味著,江州會罷免好大一批官員,許多官職騰了出來,他們這批新人才能頂上嗎?
真是越想越心驚,蕭景鐸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到目前為止應該還是東宮內的不宣之秘,現在容珂卻透露給他,這樣的信任讓蕭景鐸無法不動容。
蕭景鐸一時,竟然不知該說什麽好。
見蕭景鐸已經猜到了,容珂點到為止,並不多說。前幾天夏之衡傳迴信來,說江州確實有問題,府官為了考績鋌而走險,將澇災隱而不報。他多番查訪,已經拿到了鐵證,這才送信給太子。算算日子,這幾天夏之衡應該已經從江州出發了。當然,江州州府也不是傻的,想必夏之衡迴京的這一路並不會太平。
然而這在容珂看來,這些完全不是問題。
托容珂的福,現在蕭景鐸對五月的選試放心了許多。他發自內心地感慨,容珂的腦子到底是這麽長的,程慧真在一張紙上能寫多少,策論題不過三言兩語,一點而過,然而就這樣都能被容珂抓住破綻,他實在想不通容珂是怎麽猜到的。
既然說到了未卜先知,蕭景鐸也主動提起程慧真的事來:“郡主,程表妹身邊的那個侍女……”
“這你別管,我自有安排。”容珂偏頭看了蕭景鐸一眼,猶自不放心地補充,“聽說你和你表妹正在議親,你莫非……”
“不,沒有。”蕭景鐸想都不想地否決。他剛剛才鬆了一口氣,可算把程慧真這個難纏的燙手山芋甩出去了,蕭景鐸實在很愁怎麽處置程慧真,如今容珂願意接手,他簡直求之不得,怎麽能料到,容珂竟然想到別處去了。
見蕭景鐸確實沒有那方麵的意思,容珂也放了心:“雖說你們家裏在給你議親,但是你的表妹卻不是個好選擇。在夏風等人沒有摸清她的底細之前,她最好還是不要嫁人。”
有人未卜先知,可以知曉未來的事情,這對當權者來說是誘惑也是威脅。在容珂沒有確定程慧真知道多少,想做什麽,對朝廷,或者東宮有沒有危害前,恐怕不會放任程慧真定親嫁人。
現在程慧真隻是閨閣女子,每日接觸的人都有限,若是她帶著一身秘密進入夫家,那誰知道會發生什麽?
容珂不會允許這種不確定在她眼皮子底下發生。
蕭景鐸也不知道為什麽這種事情會傳到了容珂耳朵裏,不過他想到程慧真身邊的探子,或許不止程慧真身邊有探子,他倒也釋然了。但是這種事情一定要說清楚,於是蕭景鐸又解釋了幾句:“這隻是家裏自作主張,我無意……娶親。”
容珂點了點頭:“那就好。”
可能容珂也覺得這個話題怪異極了,所以沒有再接話。一旦容珂停下說話,他們之間就又安靜下來。方才說話時還不覺得,此刻一停下來,蕭景鐸才發現他們竟然走了許久,幾乎繞過了半個湖。
許多事情,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容珂似乎也想到了這件事,頗有些感慨地說:“我記得剛認識你時,你特別莽撞,沒想到,都這麽多年過去了。”一眨眼,他們倆都該議親了。
是啊,他和容珂相識,已經八年了。
蕭景鐸也想起初見的時候,他忙於甩脫追兵,竟然把人家郡主撞到地上去了。這確實是他的不對,所以被容珂說莽撞,蕭景鐸忍了。
八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雖然這樣說容珂要生氣,但蕭景鐸真的是看著容珂長大的。從剛上京時的絕望無依,到清源寺的孤注一擲,再到如今他高中進士的風光得意,每一個轉折裏都能看到容珂的影子。可是,容珂已經長大了,她很快就要有自己的人生了。
蕭景鐸不知想到了什麽,沒有說話,容珂隻當他還在擔憂選官的事情,於是非常大度地安慰他:“不用擔憂選官的事情,吏部自有安排。”
蕭景鐸隻是笑了笑,沒有接話。
熱鬧的四月很快就進入尾聲,在四月末尾的時候,夏家三郎夏之衡遊玩迴來,一並帶來了震驚朝野的江州大案。
今年長江下遊許多地方都發了澇災,唯有江州幸免於難,因為江州府官治理有功,朝廷還擬好了表彰的旨意,然而誰都沒有想到,事實的真相竟然是如此。
並不是江州沒有遭災,而是江州州官將受災的百姓都關起來了,並且封鎖消息,一心瞞著中央,隻是一昧歌功頌德。
三省六部的官員都被江州州官的膽子驚呆了,皇帝盛怒,下令將江州州官斬立決,其他人依據罪名,或是斬首,或是流放,江州一係悉數被洗了個幹淨。
這樁大案湊巧碰到了進士授官的當口,朝中許多老臣都私下感歎這屆進士運氣之好。因為江州缺了一個大口,許多官員都被調往江州,於是,無論是長安還是外地,都空出好些位置來。
這世上因果巡迴,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程慧真因為知曉未來的事情,所以偷偷寫在紙條上,想借此幫助蕭景鐸,然而這張紙條陰差陽錯地傳到了容珂手裏,因了紙條的提醒,容珂察覺到端倪,才派夏三郎去江州一探究竟,反而成就了夏之衡和江州案,讓事情發展成程慧真記憶中的模樣。
究竟誰是因,誰又是果。
但是這樁事的內幕鮮有人知,世人真正關心的,好奇的,談論的,還是即將到來的進士授官考核。
定勇侯府裏,一個侍女腳步匆匆地走入內屋,壓抑著喜悅,俯身對吳君茹說道:“夫人,吳家迴信了!”
第57章 授官
“夫人,吳家迴信了!”
侍女壓抑著喜悅跑來和吳君茹稟報, 吳君茹頓時精神一振:“真的?信在哪裏?”
侍女雙手將一封信件遞上, 吳君茹顧不得儀態, 一把從侍女手中奪信過來, 拆開後快速瀏覽。
這封信吳君茹期待已久, 等到拆開後, 她微不可聞地咦了一聲。
“隻有這一封?”
侍女不知道信裏寫了什麽,她隻知道吳君茹一直期待吳家的迴信, 這才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跑來向吳君茹邀功。可是現在聽到吳君茹這樣問, 侍女也猶豫起來:“奴婢隻見著這一封, 其他的信使也沒有說。夫人, 難道有什麽不對嗎?”
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容珂僅是頓了一瞬,就繼續開口了:“□□母,這個小太監犯了何事,竟然到了或打或殺的地步?”
太後想到眾人對容文妍的怠慢,正是生氣的時候,沒想到容珂還敢往火口上撞。她心口的氣越發不順,居高臨下地掃了容珂一眼,道:“你這是在質疑我的決定嗎?還是說你覺得我這個太後不慈?”
新安公主心中狠狠一跳,雖然她們心裏是這樣想的沒錯,但是萬萬不能說出來,被太後知道了那還了得?新安正打算說些什麽,替容珂轉移話題,然而還沒等她想好話題,容珂就直衝衝地撞上去了:“小太監剛才說‘郡主押了梁王’,有何問題?既然沒說是哪位郡主,那麽就是兩個郡主同時下注。”容珂眼角瞥了跪伏在地的太監一眼:“你是這個意思嗎?”
小太監如逢大赦,立刻頭如搗蒜地說:“陽信郡主說的不錯,奴是這個意思!”
容文妍確實和容珂同時押了梁王,所以雖然在場眾人都知道根本不是這麽迴事,但一時之間竟然無法反駁容珂的歪理。容文妍也不欲鬧大,不然最後壞的還是她的名聲,於是她也順著容珂的話說:“祖母,我隻是隨口一說,你不要生氣了,若是因為我讓這些內侍遭災,反倒是我的不對了。”
太後對容珂的話無從下手,正好容文妍也出麵求情,太後也順勢緩和了臉色,說道:“罷了,你這個孩子就是心地慈悲,對下人也這樣維護。以後沒我看著,你受了別人欺負可怎麽辦?”
這個別人代指的還真不明顯,容珂心裏嗤笑,一言不合就要打要殺的是容文妍,現在出來圓場說自己無意的也是她容文妍。
這場爭鋒產生的莫名其妙,化解的悄無聲息,宮殿裏依然雲淡風輕、笑意嫣然,可是隻有跪在地上的小太監知道,這平靜的表麵下是無情又鋒利的刀劍,僅僅說話間的功夫,他就從鬼門關走了一趟。
經此一遭,他哪敢繼續賣弄口舌,連忙爬到一邊候著,顯然皇後和太後也沒心情聽他講故事了。皇後這時才笑著開腔:“要我說和靜真是好性子,溫柔雅致,安靜體貼,簡直堪當宗室典範。”
皇後發話,其他人哪敢不陪著,作陪的妃子王妃都連聲應和,太後好容易才被哄高興了,於是說:“妍兒性子好,少不得要我多操心些。你和陽信同為郡主,但你的輩分比她高,總是用一樣的用度也不成體統。長幼尊卑不可亂,依我說,不如把妍兒的份例再調高些,和公主一個等級好了。”
太後這話一出,別說後宮的妃子們,就連蕭景鐸這個外人都聽不下去了。
他以為他們家的老夫人就夠偏心了,可是沒想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宮裏的太後就連偏心都這麽理直氣壯。
皇後對此是沒什麽意見的,反正花的又不是她的錢,若是尋常人她或許可以賣太後一個好,但是容文妍身份特殊,沒有皇帝首肯,這話就連皇後都不敢應。
皇後隻是笑,不說話,新安公主也隻當自己聽不見。太後見這些人這樣作態,心裏還有什麽不懂的,她也不悅起來,板起臉不再說話。
好在這時候皇帝傳過話來,宴會可以開始了。皇後鬆了口氣,連忙招唿眾人往外走,略過了方才那個尷尬的話題。
宮宴早就準備妥當了,隻要皇帝和突厥可汗騰出空來,宮宴隨時都能開始。宴席擺在花園裏,今日又是難得的好天氣,所以即使剛剛經曆了一場不愉快的談話,眾人的心情還是輕快起來。
有皇帝在,太後也不敢再向方才一樣給新安和容珂這些人擺臉色,宴會其樂融融地進行著。皇帝和突厥可汗是宮宴上絕對的中心,基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兩人身上,就連新安公主也忙著和皇帝說俏皮話,沒有發覺席麵上少了一個人。
穿著宮裝的侍女往來如織,最中央還有衣袂翩翩的舞姬隨歌起舞,容珂混在人群中,悄無聲息地朝外走去。
這一幕本該無人察覺,可是容珂剛剛離開坐席,蕭景鐸就發現了。
作為新科進士,如今大概是他們最受關注的時候,而且宮宴上少不得要作詩寫賦,以搏皇帝一笑。這可是難得出頭的時機,同行的進士們都挖空心思討好上位者,蕭景鐸本該抓住這次機會,可是不知怎麽迴事,他總是靜不下心來。
他在席位上強坐了片刻,最後,還是忍不住悄悄離開了。
走出後沒多久,談話聲和敬酒聲就淡去了,仿佛方才的觥籌交錯隻是錯覺。蕭景鐸快走兩步,在湖邊追上了容珂。
“郡主,你怎麽出來了?”
容珂聽到聲音,也很詫異地看著他:“我還想問你呢,你怎麽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鋪墊宮廷關係,這些可都是日後的大boss、隱形boss啊。
這幾天在忙論文,碼字時間很少,等忙過這段時間就可以存稿加更了,然後就可以快速走劇情線,讓蕭景鐸從宅鬥界踏入朝鬥界了。(什麽鬼)
第56章 因果
“郡主,你怎麽出來了?”
“我還想問你呢, 你怎麽出來了?”
不要嚐試和陽信郡主鬥嘴, 蕭景鐸馬上就放棄了這個話題。他有心想問問是不是今天太後說的話太重了, 才使得她現在心情不好。這些話在心裏翻來覆去想了好幾遍, 最終蕭景鐸也沒法問出口。
看蕭景鐸的表情, 容珂就猜到他大概在擔心什麽。容珂笑了笑, 道:“我沒事,隻是出來走走罷了。我從來不和無關之人置氣。”
如果真是這樣最好不過, 蕭景鐸並沒有追問。對容珂來說, 蕭景鐸實在是一個很熟悉的人, 此刻有他跟在身後, 不知不覺, 她暴躁的心情也平靜了許多。
兩人都不說話,繞著湖泊慢慢地走。蕭景鐸不好和郡主並列而行,於是就跟在容珂左側靠後半步的位置,陪著她在湖邊吹風。
蕭景鐸一直就不是一個多話的性子, 而容珂由於特殊的出身, 從小就習慣了掌握談話節奏, 所以每次和蕭景鐸獨處, 都是容珂主動說話。今日容珂難得想安靜一會, 繞著南湖走了半圈後,她徹底敗給了蕭景鐸, 這個人說不說話,就真的一句話都不說, 就連容珂都受不了,隻能主動找話題。
“如今已經四月了,距離吏部授官不過一個月,你準備的如何了?”
科舉由禮部主持,但是之後給進士分配官職卻是由吏部主管,而且並不是所有進士都能獲得官職。選官是國之大事,從元日起,吏部就會向各地衙門派發公函,所有官員都要參與考績,升降調貶都係於考績成績。吏部評議考績優劣後,還會統計各個衙門的空缺職位,五月進士的授官職位就由此而來。
所以,進士想要做官的話,非但要通過吏部的選試,還要湊巧有合適的官位空出來,所以,吏部選官實在是個運氣活,這種例子屢見不鮮,舉子辛辛苦苦考過了科舉,卻因為通不過吏部的選試而落選,隻能第二年再從頭考起。若是運勢不好,家裏也沒人助力,連考幾年落選幾年也是有可能的。
故而每年選官的時候,進士們總會提前做些什麽,托門路的托門路,走關係的走關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蕭景鐸是定勇侯的嫡長子,按容珂的料想,他的家裏總會替他打點一二。
蕭景鐸聽懂了容珂的言外之意,他心裏歎氣,看來容珂也有失算的時候,蕭景鐸不敢奢求家裏人幫忙,他們別偷偷使絆子就足夠了。
從趙秀蘭死後他去清源寺守孝起,蕭景鐸就和東宮牢牢糾纏到一起。太子委實幫了蕭景鐸良多,日後蕭景鐸入仕,顯然也是要加入太子這個陣營中的。
其實細說起來,雖說對蕭景鐸有恩的是太子,但其實蕭景鐸對容珂更為熟悉。許多年前他在趙國公府遇到容珂後,從佛堂毒蜂,長安瘟疫,到國子監命案,再到前幾天的科舉舞弊,全部都是由容珂出麵和蕭景鐸接洽,蕭景鐸也習慣了有事向容珂通報。就如舞弊那次,雖然容珂用假的紙條試探他,但實際上,容珂到底還是信任他的,不然也不會攬下此事。
所以與其說蕭景鐸感謝太子,不如說他感謝容珂,容珂實在給了他太多機遇。從第一次相遇時,蕭景鐸就承諾要報答容珂,然而怎麽多年過去,他欠容珂的因果越來越多,報答卻依舊遙遙無期。
容珂是眾星捧月的郡主,梁王這些龍子皇孫都對他有求必應,蕭景鐸實在不知,他能為容珂做些什麽。
容珂走在前麵,並沒有察覺到蕭景鐸的這些心理活動,她見蕭景鐸不再說話,以為蕭景鐸對五月的選試忐忑,於是暗示道:“吏部選官要看身言書判,你這些天練練書法文章,至於德行聲望這些,不必擔憂。”
身言書判,身是指體格容貌,言是考察進士的談吐對答,書是查看字跡優劣,判是看文章是否通順,對蕭景鐸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然而過了這四個基本標準後,吏部還會參考對方的德行、聲望、才能,除此之外還要看各地官府有沒有適合此人的空缺,所以不怪蕭英拿選試來威脅蕭景鐸,沒有家族打點,在選試上被刷的可能性太大了。
但是容珂現在卻說,蕭景鐸安心準備書法和文章就夠了,可見她對五月的選官非常有把握。容珂並不是一個信口開河的人,她向來謀定而後動,沒有十成的把握,她不會說出這樣武斷的話。
蕭景鐸雖然沒有應聲,但心裏已經在琢磨容珂又想幹什麽,或者又幹了什麽。
“郡主,此話何意?”
容珂一直很滿意蕭景鐸的反應速度,許多話隻說了一半,他就能把剩下的一半猜出來。再加上蕭景鐸是信得過的人,容珂也願意把這些機密透露給蕭景鐸:“三表舅最愛遊山玩水,連外祖父都管不了他。前幾天他去江州散心,偶然發現了一些東西。等他迴來後,你們的選官就輕鬆了。”
這話說得沒頭沒腦,蕭景鐸想起二月時程慧真寫下的那張紙條,迷迷糊糊間竟然生出一個了不得的猜測來。
“郡主,莫非……”
容珂笑了笑,沒有說話,蕭景鐸也了然,不再追問。
夏三郎是太子妃的娘家人,無緣無故的,他大老遠跑到江州做什麽,即使夏三郎酷愛遊山玩水也說不通。所以很可能,程慧真無意在泄題紙條上透露出一些還未發生的朝廷大事,並被容珂看出了端倪,這才派夏三郎去江州一探究竟。若是成了,這就是太子的大功,若是不成,就當公費讓夏三郎出去遊玩了一趟,於公於私都不會傷害太子的利益。
而容珂說等夏三郎迴來後,他們這批進士選官並不會很難,這豈不是意味著,江州會罷免好大一批官員,許多官職騰了出來,他們這批新人才能頂上嗎?
真是越想越心驚,蕭景鐸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到目前為止應該還是東宮內的不宣之秘,現在容珂卻透露給他,這樣的信任讓蕭景鐸無法不動容。
蕭景鐸一時,竟然不知該說什麽好。
見蕭景鐸已經猜到了,容珂點到為止,並不多說。前幾天夏之衡傳迴信來,說江州確實有問題,府官為了考績鋌而走險,將澇災隱而不報。他多番查訪,已經拿到了鐵證,這才送信給太子。算算日子,這幾天夏之衡應該已經從江州出發了。當然,江州州府也不是傻的,想必夏之衡迴京的這一路並不會太平。
然而這在容珂看來,這些完全不是問題。
托容珂的福,現在蕭景鐸對五月的選試放心了許多。他發自內心地感慨,容珂的腦子到底是這麽長的,程慧真在一張紙上能寫多少,策論題不過三言兩語,一點而過,然而就這樣都能被容珂抓住破綻,他實在想不通容珂是怎麽猜到的。
既然說到了未卜先知,蕭景鐸也主動提起程慧真的事來:“郡主,程表妹身邊的那個侍女……”
“這你別管,我自有安排。”容珂偏頭看了蕭景鐸一眼,猶自不放心地補充,“聽說你和你表妹正在議親,你莫非……”
“不,沒有。”蕭景鐸想都不想地否決。他剛剛才鬆了一口氣,可算把程慧真這個難纏的燙手山芋甩出去了,蕭景鐸實在很愁怎麽處置程慧真,如今容珂願意接手,他簡直求之不得,怎麽能料到,容珂竟然想到別處去了。
見蕭景鐸確實沒有那方麵的意思,容珂也放了心:“雖說你們家裏在給你議親,但是你的表妹卻不是個好選擇。在夏風等人沒有摸清她的底細之前,她最好還是不要嫁人。”
有人未卜先知,可以知曉未來的事情,這對當權者來說是誘惑也是威脅。在容珂沒有確定程慧真知道多少,想做什麽,對朝廷,或者東宮有沒有危害前,恐怕不會放任程慧真定親嫁人。
現在程慧真隻是閨閣女子,每日接觸的人都有限,若是她帶著一身秘密進入夫家,那誰知道會發生什麽?
容珂不會允許這種不確定在她眼皮子底下發生。
蕭景鐸也不知道為什麽這種事情會傳到了容珂耳朵裏,不過他想到程慧真身邊的探子,或許不止程慧真身邊有探子,他倒也釋然了。但是這種事情一定要說清楚,於是蕭景鐸又解釋了幾句:“這隻是家裏自作主張,我無意……娶親。”
容珂點了點頭:“那就好。”
可能容珂也覺得這個話題怪異極了,所以沒有再接話。一旦容珂停下說話,他們之間就又安靜下來。方才說話時還不覺得,此刻一停下來,蕭景鐸才發現他們竟然走了許久,幾乎繞過了半個湖。
許多事情,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容珂似乎也想到了這件事,頗有些感慨地說:“我記得剛認識你時,你特別莽撞,沒想到,都這麽多年過去了。”一眨眼,他們倆都該議親了。
是啊,他和容珂相識,已經八年了。
蕭景鐸也想起初見的時候,他忙於甩脫追兵,竟然把人家郡主撞到地上去了。這確實是他的不對,所以被容珂說莽撞,蕭景鐸忍了。
八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雖然這樣說容珂要生氣,但蕭景鐸真的是看著容珂長大的。從剛上京時的絕望無依,到清源寺的孤注一擲,再到如今他高中進士的風光得意,每一個轉折裏都能看到容珂的影子。可是,容珂已經長大了,她很快就要有自己的人生了。
蕭景鐸不知想到了什麽,沒有說話,容珂隻當他還在擔憂選官的事情,於是非常大度地安慰他:“不用擔憂選官的事情,吏部自有安排。”
蕭景鐸隻是笑了笑,沒有接話。
熱鬧的四月很快就進入尾聲,在四月末尾的時候,夏家三郎夏之衡遊玩迴來,一並帶來了震驚朝野的江州大案。
今年長江下遊許多地方都發了澇災,唯有江州幸免於難,因為江州府官治理有功,朝廷還擬好了表彰的旨意,然而誰都沒有想到,事實的真相竟然是如此。
並不是江州沒有遭災,而是江州州官將受災的百姓都關起來了,並且封鎖消息,一心瞞著中央,隻是一昧歌功頌德。
三省六部的官員都被江州州官的膽子驚呆了,皇帝盛怒,下令將江州州官斬立決,其他人依據罪名,或是斬首,或是流放,江州一係悉數被洗了個幹淨。
這樁大案湊巧碰到了進士授官的當口,朝中許多老臣都私下感歎這屆進士運氣之好。因為江州缺了一個大口,許多官員都被調往江州,於是,無論是長安還是外地,都空出好些位置來。
這世上因果巡迴,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程慧真因為知曉未來的事情,所以偷偷寫在紙條上,想借此幫助蕭景鐸,然而這張紙條陰差陽錯地傳到了容珂手裏,因了紙條的提醒,容珂察覺到端倪,才派夏三郎去江州一探究竟,反而成就了夏之衡和江州案,讓事情發展成程慧真記憶中的模樣。
究竟誰是因,誰又是果。
但是這樁事的內幕鮮有人知,世人真正關心的,好奇的,談論的,還是即將到來的進士授官考核。
定勇侯府裏,一個侍女腳步匆匆地走入內屋,壓抑著喜悅,俯身對吳君茹說道:“夫人,吳家迴信了!”
第57章 授官
“夫人,吳家迴信了!”
侍女壓抑著喜悅跑來和吳君茹稟報, 吳君茹頓時精神一振:“真的?信在哪裏?”
侍女雙手將一封信件遞上, 吳君茹顧不得儀態, 一把從侍女手中奪信過來, 拆開後快速瀏覽。
這封信吳君茹期待已久, 等到拆開後, 她微不可聞地咦了一聲。
“隻有這一封?”
侍女不知道信裏寫了什麽,她隻知道吳君茹一直期待吳家的迴信, 這才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跑來向吳君茹邀功。可是現在聽到吳君茹這樣問, 侍女也猶豫起來:“奴婢隻見著這一封, 其他的信使也沒有說。夫人, 難道有什麽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