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鐸挑了挑眉,也不說話,就這樣等著這家人表態。好在他沒等多久,一個孫女模樣的娘子上前接過藥方,斂衽對蕭景鐸行禮:“謝郎君。”
蕭景鐸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這時候病人悠悠轉醒,蕭景鐸連忙攙著老人家站起來,老人家的孫女也不管不顧地跑過來,攙住祖父的另一隻胳膊。
“你小心扶老人家迴去,記住我方才的話,這個藥方雖然無法根治此病,但是拖延幾日是沒問題的。”
聽到蕭景鐸的話,老人的孫女大喜:“郎君,你是說,你的藥方能治鬼兵?”
“什麽鬼兵,尋常疫病罷了。”蕭景鐸對這個說法不屑一顧,但由於他還拿不準治病的方子,所以隻能補充道,“我目前還沒法治這種疫病,但隻要老人家休養得當,再輔以我方才的藥方,這幾日斷不會發病。”
即使如此也足夠讓人驚喜了,這是老人的孫女第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這種病能治,她的祖父還有活命的機會,她喜地向蕭景鐸施了一個大禮,有些哽咽地說道:“謝郎君!郎君大恩大德,餘娘沒齒難忘!”
“不必,我該做的罷了。”蕭景鐸不甚在意地說道,“你們家住何方?待我配出治愈之藥後,我去為這位阿翁換藥。”
餘娘感激涕零,連忙報了一串地址,蕭景鐸記下之後,就打算離開。走了兩步,他又折返迴來,問:“你可知得病身故的病人放置在何處?我想看看這鬼手印到底是何方神聖。”
餘娘看到蕭景鐸迴來,還以為他要交代什麽,沒想到他一開口就問這個。餘娘呆了一呆,才驚恐地說道:“郎君使不得,鬼兵邪門至極,得了病或許還有生機,但是染了鬼手印卻是必死無疑,郎君不可!”
蕭景鐸聽出些不對來:“你是說,不是所有發病之人,死後都會出現鬼手印?”
“是,聽說隻有積了罪的人才會被鬼兵帶走。”
蕭景鐸腦中靈光一閃,對這個所謂鬼手印更好奇了,他追問:“你不必管其他,我隻想知道哪裏能見到染鬼手印之人?”
餘娘見勸說無果,隻能無奈地說:“染了鬼手印的人都被朝廷看押起來了,就連屍身都抬走了,停在城南殯坊,裏麵的人不許出來,外麵的人也不許進去。”
蕭景鐸歎氣,他就知道,鬼手印涉及到憫太子,朝廷不可能任由謠言發酵。他有些失望地拜別餘娘及餘阿翁,然後就沿著街繼續朝下走。
蕭景鐸不管不顧地往疫病深處走,定勇侯府的兩個下人都要哭出聲來了,隻能心驚膽戰地跟著,不遠不近地綴在蕭景鐸身後。
蕭景鐸本打算再往裏麵走,見識更多患病之人,他好研究這種奇怪的瘟疫。可是這次他沒走多遠,就被兩個人攔住了。
這兩個人穿著官服,一看就是負責巡邏治安的府兵,他們仿佛從天而降,直愣愣地堵在蕭景鐸麵前,咄咄逼人又不容拒絕地對蕭景鐸說道:“擾亂城中秩序,你隨我們走一趟。”
第28章 迴府
蕭景鐸意外極了, 他知道自己方才當街救人必然惹眼, 引起官府中人的注意也不難預料, 但是他沒有想到, 京兆府的人居然這樣不講道理。
蕭景鐸沉下臉,正要說話,卻不經意間掃到了這兩人的官靴, 他突然就放棄了爭辯, 乖乖被京兆府的人帶走。
這一切發生在轉瞬間,跟在蕭景鐸身後的下人甚至還沒反應過來, 就發現蕭景鐸被官兵帶走了, 等他們慌裏慌忙追過來, 哪裏還有蕭景鐸的身影。
“大郎君,你在哪兒!”兩人站在蕭景鐸消失的地方, 著急地大喊。
而這時候,蕭景鐸已經隨著兩個府兵走到一架馬車前,士兵恭敬地行了一個軍禮,高聲稟報道:“主子,我將他帶來了。”
車簾動了動, 緊接著一個侍女從裏麵探身出來,側過身挽起簾子,一個穿著紫色衣裙的女子隨即出現在蕭景鐸的視線裏。
蕭景鐸訝異地挑了挑眉:“郡主?”
太子之女才可受封郡主, 普天之下能被稱為郡主的隻有一位。蕭景鐸發現那兩個府兵的靴子精良, 一看就知訓練有素裝備一流, 絕不會是京兆府的巡邏兵, 這才跟著他們走,想看看這兩人到底搞什麽花招。可是蕭景鐸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這兩人居然是東宮的人。
容珂扶著宮女的手,從車轅跳到地麵。宮女蹲下身,小心地替她整理裙裾,她卻偏頭看向蕭景鐸,輕輕笑了笑:“敢當街和鬼兵搶人,你膽子倒大!”
蕭景鐸連忙行禮:“蕭景鐸見過郡主。”
“起來吧,我記得你叫蕭景鐸。”
蕭景鐸輕輕一笑,站直了身體。
“看來你也聽說了鬼兵傳聞?”容珂笑著問道。
容珂話中不乏調侃,顯然她也對所謂鬼兵不屑一顧,而且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瘟疫,鬼神之談實屬荒謬。
蕭景鐸也頷首表示同意:“不錯,這本是一種瘟疫,但這種病聞所未聞、前所未見,這才被民眾以訛傳訛,傳成了……”
蕭景鐸理智地吞下了接下來的話,他可沒忘記,麵前這位小郡主就是皇帝的嫡親血脈,雖說當年皇帝弑兄逼宮和她沒關係,但是她的父親太子,卻一定是參與其中的。
他不知為何鬼兵和憫太子扯上了關係,但是在這個小姑娘麵前,警覺些絕沒錯。
容珂果然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反而問道:“你對疫病有所了解?”
“不敢,隻是隨著明覺大師在病坊行了幾年醫罷了,僅略通一二。”
“但我看你信誓旦旦,可不像略學了一二。”
“郡主過獎。”
容珂輕輕笑了下,道:“行了,懶得和你說這些。我隻問你,你剛才也見了城南的情況,你對所謂鬼手印可有想法?”
說起正事,蕭景鐸也嚴肅起來:“不敢說,沒見到鬼手印患者前,我不敢妄下斷言。”
“好。”容珂點了點頭,“隨我來。”
容珂的馬車繞過重重守衛,停在一個小巷前。一個侍衛確定左右無人後,屈指敲了敲巷中的側門,沒一會,門悄悄開了。
東宮的侍衛將一個令牌放到蕭景鐸手裏,壓低聲音道:“蕭郎君,我隻能送你到這兒。裏麵存放著許多身有黑手印之人的屍首,遇到人你隻管出示這枚令牌即可,你自己小心。”
蕭景鐸低頭看了眼手中令牌,心中頗為無奈。
竟然是京兆府的牌子,這位小郡主玩起栽贓嫁禍這一手,還真是爐火純青。
蕭景鐸搖了搖頭就不再計較,他也知曉輕重,很快就收斂心神,閃身進去了。
等蕭景鐸從殯坊出來,神情已經非常嚴肅了。
看到蕭景鐸的表情,容珂毫不意外,隻是問道:“你看如何?”
蕭景鐸第一次見到這樣怪異的瘟疫,他一邊迴想方才看到的情形,一邊推測道:“此病極怪,我開始以為這隻是一種尋常疫病,但是坊中逝者身上卻有黑色斑點,乍看上去,確實像手印一般。”
“所以才得名鬼手印,鬼兵之說亦是由此而起。”容珂接話。
“我從沒有見過這種病症,染病時還好好的,死後反而會出現黑斑。而且聽說,並不是所有病人故去後都會出現黑手印。這種病症我聞所未聞,不敢妄言,等我迴去翻閱醫書後,再行稟告郡主。”
容珂歎了口氣:“太醫署的醫師也是這樣說,罷了,本也急不得。”
蕭景鐸沒有接話,他心中沉重地想,這種病史料中從無記載,而且傳染快死亡率高,如果這是一種新的瘟疫,那簡直不能更糟糕了。
容珂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想的甚至還要再多一點。
“鬼手印”這種瘟疫出現後,很快就鬧得人心惶惶,甚至傳出了憫太子帶鬼兵報複世人的說法。幕後之人的心思並不難猜,他就是想借憫太子之名,來攻擊當今皇帝繼位不正。可是無論世人怎樣詬病秦王,他也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甚至憫太子都死了,還能怎麽辦?所以真正受到巨大衝擊的,乃是東宮太子。
畢竟當年太後尋死覓活,愣是保下了長子的一對血脈。當初明明說那是一對雙胞胎女兒,但隨著孩子長大,性別再也掩飾不住,太後的真正用意也浮上水麵。
那明明是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憫太子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不假,可是其中較小的妹妹,被人偷偷換成了男孩,也就是憫太子最小的那個庶子。
現在憫太子的傳言甚囂塵上,皇帝他弑兄登位,民間的流言不再能影響到他,但是太子卻不得不顧忌憫太子遺留的那個男嗣。
所以太子無論於公於私,都需要趕快平定這場瘟疫,於公太子是一國儲君,為民除害是他的職責,於私他是皇位繼承人,鬼兵和憫太子的謠言已經威脅到他的繼承人位置。
容珂暗笑自己真是急暈了頭,居然寄希望於一個少年。她揉了揉眉心,對蕭景鐸說道:“今日辛苦你了,你的家仆估計已經等急了,你先迴去罷。”
“好,郡主慢走。”蕭景鐸點頭,目送容珂登上馬車,她進車之時,突然頓住身,轉過頭惡狠狠地對蕭景鐸說:“今日你是被京兆府的人叫走了,不許說你見過我!”
“……好。”
蕭景鐸這迴確定了,容珂她確實是偷跑出來的,還要強行栽贓給京兆府。
蕭景鐸心裏偷偷地想,攤上這樣一位任性的小祖宗,伺候容珂的人可真是倒了血黴。
等蕭景鐸慢悠悠地走迴原地,守在那裏的下人已經要哭了。他們看到蕭景鐸,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撲過來:“大郎君你可算迴來了!你剛剛去哪兒了?”
蕭景鐸極短地停頓了一瞬,道:“京兆府的人喚我過去,問了些事情。”
“啊?”兩個下人簡直目瞪口呆,“他們竟然這樣不講道理?郎君,京兆府問了些什麽?”
蕭景鐸沒有解釋,而是問道:“什麽時候了?該迴府了罷。”
兩個下人這才如夢初醒,他們今天明明是出來接大郎君迴府的,為什麽耽誤了這麽久!
“對,郎君我們趕緊迴去吧,老夫人和侯夫人該著急了!”
兩個下人急得團團轉,蕭景鐸本人卻從容的很,他慢悠悠地上馬,慢悠悠地駕著馬往前走,那速度慢到令人發指。
沒錯,蕭景鐸一點都不想迴到那座府邸。
這三年他住在寬鬆又安靜的清源寺,什麽事情都自己做主,早自在慣了。然而一旦習慣了自由的生活,就再也不想迴到壓抑的定勇侯府,更別說還要成日看到討厭的人。
而且蕭景鐸在清源寺這三年,讀了許多書,也接觸了許多名儒,學識的積澱足夠,但是要考取科舉,少不得要尋師父專門指點。一旦迴到定勇侯府,以吳君茹的性格,會讓他安安心心備考才有鬼。
蕭景鐸頓覺糟心,吳君茹這個人實在是太煩了,沽名釣譽欺世盜名,卻偏偏滿肚子陰謀詭計,然而他卻礙於孝道不能直接動手。若是能解決吳君茹此人,或者再不用住在定勇侯府,這該多好。
然而對於如今的蕭景鐸來說,實現這兩個願望都非常艱難。
即使蕭景鐸再磨蹭,定勇侯府到底還是到了。
蕭景鐸敲開了定勇侯府的側門,看門的人盯著他看了良久,才如夢初醒般地朝裏麵大喊:“大郎君迴來啦!”
整個定勇侯府都被這句話驚起,老夫人在高壽堂看到蕭景鐸時,愣了好一會才點頭喃喃:“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吳君茹站在老夫人身側,僅僅抬頭看了蕭景鐸一眼,就又轉過身,逗弄被仆婦抱在懷裏的蕭景業。
蕭景業就是吳君茹三年前生下的兒子,蕭家男郎這一輩從景字,四郎君以業為名,可見吳君茹的野心,和蕭英對二兒子的期望。
蕭二嬸和蕭三嬸還是老樣子,隻不過從頭到腳都換上了綾羅綢緞,舉手投足再也看不到從前村婦的影子,已經完全是貴夫人模樣。蕭玉芳三個姐妹也養白了皮膚,再加上五官張開,環翠滿頭,竟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美人。
而其中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前來投奔蕭英的蕭素一家,其中程慧真尤甚。程慧真年齡不及蕭玉芳等人,還沒有展露出少女玲瓏美,可是她嘴邊自帶三分笑意,再加上一雙眼珠濕潤狡黠,觀之可親,讓人不自覺生出親近之感。察覺到蕭景鐸的視線,程慧真對蕭景鐸甜甜一笑,她還要再說些什麽,卻發現蕭景鐸已經移開目光了。
蕭景鐸打量了一圈,就不動神色地收迴視線。他在打量蕭家眾人的同時,這些人也在打量蕭景鐸。
老夫人等人感慨萬千,各有各的心思,但此時此刻她們都在想同一件事。
三年不見,蕭景鐸怎麽像脫胎換骨了一般?不光是身形拔高,脊背變寬,也不是五官長開,輪廓變硬,而是他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仿佛是一塊原石經過了打磨,逐漸散發出奪目耀眼的光芒來。
蕭景鐸早在三年前就和家裏鬧翻,他去高壽堂走個過場,確保自己不會被扣上不孝的罪名後,就立馬迴清澤院了。
清澤院和他離開前一模一樣,仿佛這三年的空缺並不曾發生。蕭景鐸的手剛剛碰到院門,門就猛地從裏麵打開了。
“大郎君,你迴來了!”秋菊含著淚,哽咽地喊道。
“對,我迴來了。”蕭景鐸微微笑道。
是的,他迴來了,迴來清算三年前的舊賬。
.
秋菊給蕭景鐸端上茶盞,一邊倒水,一邊和蕭景鐸敘說這三年府中的變化:“……大郎君你有所不知,這三年我們府上添了好多口人,文娘子和卓娘子各生了一個姑娘,除了四郎君,你還多了兩個妹妹呢!”
按族中的序齒,蕭景鐸是長兄,其次是蕭景虎、蕭景武,分別排第二、第三,啟元二年吳君茹生下蕭英的第二個兒子,取名蕭景業,是府中的第四個郎君。沒想到到現在,蕭英又添了兩個庶女,排行在蕭玉芳三姐妹之後,分別是四娘、五娘。
蕭景鐸才沒心思管這些,他又問道:“這些年清澤院可有變動?”
“哦,侯夫人見我一個人守著院子辛苦,就又撥了個人過來。”秋菊抬高了聲音,喊道,“芙蓉,快進來拜見大郎君!”
蕭景鐸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這時候病人悠悠轉醒,蕭景鐸連忙攙著老人家站起來,老人家的孫女也不管不顧地跑過來,攙住祖父的另一隻胳膊。
“你小心扶老人家迴去,記住我方才的話,這個藥方雖然無法根治此病,但是拖延幾日是沒問題的。”
聽到蕭景鐸的話,老人的孫女大喜:“郎君,你是說,你的藥方能治鬼兵?”
“什麽鬼兵,尋常疫病罷了。”蕭景鐸對這個說法不屑一顧,但由於他還拿不準治病的方子,所以隻能補充道,“我目前還沒法治這種疫病,但隻要老人家休養得當,再輔以我方才的藥方,這幾日斷不會發病。”
即使如此也足夠讓人驚喜了,這是老人的孫女第一次從別人口中聽到這種病能治,她的祖父還有活命的機會,她喜地向蕭景鐸施了一個大禮,有些哽咽地說道:“謝郎君!郎君大恩大德,餘娘沒齒難忘!”
“不必,我該做的罷了。”蕭景鐸不甚在意地說道,“你們家住何方?待我配出治愈之藥後,我去為這位阿翁換藥。”
餘娘感激涕零,連忙報了一串地址,蕭景鐸記下之後,就打算離開。走了兩步,他又折返迴來,問:“你可知得病身故的病人放置在何處?我想看看這鬼手印到底是何方神聖。”
餘娘看到蕭景鐸迴來,還以為他要交代什麽,沒想到他一開口就問這個。餘娘呆了一呆,才驚恐地說道:“郎君使不得,鬼兵邪門至極,得了病或許還有生機,但是染了鬼手印卻是必死無疑,郎君不可!”
蕭景鐸聽出些不對來:“你是說,不是所有發病之人,死後都會出現鬼手印?”
“是,聽說隻有積了罪的人才會被鬼兵帶走。”
蕭景鐸腦中靈光一閃,對這個所謂鬼手印更好奇了,他追問:“你不必管其他,我隻想知道哪裏能見到染鬼手印之人?”
餘娘見勸說無果,隻能無奈地說:“染了鬼手印的人都被朝廷看押起來了,就連屍身都抬走了,停在城南殯坊,裏麵的人不許出來,外麵的人也不許進去。”
蕭景鐸歎氣,他就知道,鬼手印涉及到憫太子,朝廷不可能任由謠言發酵。他有些失望地拜別餘娘及餘阿翁,然後就沿著街繼續朝下走。
蕭景鐸不管不顧地往疫病深處走,定勇侯府的兩個下人都要哭出聲來了,隻能心驚膽戰地跟著,不遠不近地綴在蕭景鐸身後。
蕭景鐸本打算再往裏麵走,見識更多患病之人,他好研究這種奇怪的瘟疫。可是這次他沒走多遠,就被兩個人攔住了。
這兩個人穿著官服,一看就是負責巡邏治安的府兵,他們仿佛從天而降,直愣愣地堵在蕭景鐸麵前,咄咄逼人又不容拒絕地對蕭景鐸說道:“擾亂城中秩序,你隨我們走一趟。”
第28章 迴府
蕭景鐸意外極了, 他知道自己方才當街救人必然惹眼, 引起官府中人的注意也不難預料, 但是他沒有想到, 京兆府的人居然這樣不講道理。
蕭景鐸沉下臉,正要說話,卻不經意間掃到了這兩人的官靴, 他突然就放棄了爭辯, 乖乖被京兆府的人帶走。
這一切發生在轉瞬間,跟在蕭景鐸身後的下人甚至還沒反應過來, 就發現蕭景鐸被官兵帶走了, 等他們慌裏慌忙追過來, 哪裏還有蕭景鐸的身影。
“大郎君,你在哪兒!”兩人站在蕭景鐸消失的地方, 著急地大喊。
而這時候,蕭景鐸已經隨著兩個府兵走到一架馬車前,士兵恭敬地行了一個軍禮,高聲稟報道:“主子,我將他帶來了。”
車簾動了動, 緊接著一個侍女從裏麵探身出來,側過身挽起簾子,一個穿著紫色衣裙的女子隨即出現在蕭景鐸的視線裏。
蕭景鐸訝異地挑了挑眉:“郡主?”
太子之女才可受封郡主, 普天之下能被稱為郡主的隻有一位。蕭景鐸發現那兩個府兵的靴子精良, 一看就知訓練有素裝備一流, 絕不會是京兆府的巡邏兵, 這才跟著他們走,想看看這兩人到底搞什麽花招。可是蕭景鐸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這兩人居然是東宮的人。
容珂扶著宮女的手,從車轅跳到地麵。宮女蹲下身,小心地替她整理裙裾,她卻偏頭看向蕭景鐸,輕輕笑了笑:“敢當街和鬼兵搶人,你膽子倒大!”
蕭景鐸連忙行禮:“蕭景鐸見過郡主。”
“起來吧,我記得你叫蕭景鐸。”
蕭景鐸輕輕一笑,站直了身體。
“看來你也聽說了鬼兵傳聞?”容珂笑著問道。
容珂話中不乏調侃,顯然她也對所謂鬼兵不屑一顧,而且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瘟疫,鬼神之談實屬荒謬。
蕭景鐸也頷首表示同意:“不錯,這本是一種瘟疫,但這種病聞所未聞、前所未見,這才被民眾以訛傳訛,傳成了……”
蕭景鐸理智地吞下了接下來的話,他可沒忘記,麵前這位小郡主就是皇帝的嫡親血脈,雖說當年皇帝弑兄逼宮和她沒關係,但是她的父親太子,卻一定是參與其中的。
他不知為何鬼兵和憫太子扯上了關係,但是在這個小姑娘麵前,警覺些絕沒錯。
容珂果然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反而問道:“你對疫病有所了解?”
“不敢,隻是隨著明覺大師在病坊行了幾年醫罷了,僅略通一二。”
“但我看你信誓旦旦,可不像略學了一二。”
“郡主過獎。”
容珂輕輕笑了下,道:“行了,懶得和你說這些。我隻問你,你剛才也見了城南的情況,你對所謂鬼手印可有想法?”
說起正事,蕭景鐸也嚴肅起來:“不敢說,沒見到鬼手印患者前,我不敢妄下斷言。”
“好。”容珂點了點頭,“隨我來。”
容珂的馬車繞過重重守衛,停在一個小巷前。一個侍衛確定左右無人後,屈指敲了敲巷中的側門,沒一會,門悄悄開了。
東宮的侍衛將一個令牌放到蕭景鐸手裏,壓低聲音道:“蕭郎君,我隻能送你到這兒。裏麵存放著許多身有黑手印之人的屍首,遇到人你隻管出示這枚令牌即可,你自己小心。”
蕭景鐸低頭看了眼手中令牌,心中頗為無奈。
竟然是京兆府的牌子,這位小郡主玩起栽贓嫁禍這一手,還真是爐火純青。
蕭景鐸搖了搖頭就不再計較,他也知曉輕重,很快就收斂心神,閃身進去了。
等蕭景鐸從殯坊出來,神情已經非常嚴肅了。
看到蕭景鐸的表情,容珂毫不意外,隻是問道:“你看如何?”
蕭景鐸第一次見到這樣怪異的瘟疫,他一邊迴想方才看到的情形,一邊推測道:“此病極怪,我開始以為這隻是一種尋常疫病,但是坊中逝者身上卻有黑色斑點,乍看上去,確實像手印一般。”
“所以才得名鬼手印,鬼兵之說亦是由此而起。”容珂接話。
“我從沒有見過這種病症,染病時還好好的,死後反而會出現黑斑。而且聽說,並不是所有病人故去後都會出現黑手印。這種病症我聞所未聞,不敢妄言,等我迴去翻閱醫書後,再行稟告郡主。”
容珂歎了口氣:“太醫署的醫師也是這樣說,罷了,本也急不得。”
蕭景鐸沒有接話,他心中沉重地想,這種病史料中從無記載,而且傳染快死亡率高,如果這是一種新的瘟疫,那簡直不能更糟糕了。
容珂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想的甚至還要再多一點。
“鬼手印”這種瘟疫出現後,很快就鬧得人心惶惶,甚至傳出了憫太子帶鬼兵報複世人的說法。幕後之人的心思並不難猜,他就是想借憫太子之名,來攻擊當今皇帝繼位不正。可是無論世人怎樣詬病秦王,他也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甚至憫太子都死了,還能怎麽辦?所以真正受到巨大衝擊的,乃是東宮太子。
畢竟當年太後尋死覓活,愣是保下了長子的一對血脈。當初明明說那是一對雙胞胎女兒,但隨著孩子長大,性別再也掩飾不住,太後的真正用意也浮上水麵。
那明明是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憫太子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不假,可是其中較小的妹妹,被人偷偷換成了男孩,也就是憫太子最小的那個庶子。
現在憫太子的傳言甚囂塵上,皇帝他弑兄登位,民間的流言不再能影響到他,但是太子卻不得不顧忌憫太子遺留的那個男嗣。
所以太子無論於公於私,都需要趕快平定這場瘟疫,於公太子是一國儲君,為民除害是他的職責,於私他是皇位繼承人,鬼兵和憫太子的謠言已經威脅到他的繼承人位置。
容珂暗笑自己真是急暈了頭,居然寄希望於一個少年。她揉了揉眉心,對蕭景鐸說道:“今日辛苦你了,你的家仆估計已經等急了,你先迴去罷。”
“好,郡主慢走。”蕭景鐸點頭,目送容珂登上馬車,她進車之時,突然頓住身,轉過頭惡狠狠地對蕭景鐸說:“今日你是被京兆府的人叫走了,不許說你見過我!”
“……好。”
蕭景鐸這迴確定了,容珂她確實是偷跑出來的,還要強行栽贓給京兆府。
蕭景鐸心裏偷偷地想,攤上這樣一位任性的小祖宗,伺候容珂的人可真是倒了血黴。
等蕭景鐸慢悠悠地走迴原地,守在那裏的下人已經要哭了。他們看到蕭景鐸,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撲過來:“大郎君你可算迴來了!你剛剛去哪兒了?”
蕭景鐸極短地停頓了一瞬,道:“京兆府的人喚我過去,問了些事情。”
“啊?”兩個下人簡直目瞪口呆,“他們竟然這樣不講道理?郎君,京兆府問了些什麽?”
蕭景鐸沒有解釋,而是問道:“什麽時候了?該迴府了罷。”
兩個下人這才如夢初醒,他們今天明明是出來接大郎君迴府的,為什麽耽誤了這麽久!
“對,郎君我們趕緊迴去吧,老夫人和侯夫人該著急了!”
兩個下人急得團團轉,蕭景鐸本人卻從容的很,他慢悠悠地上馬,慢悠悠地駕著馬往前走,那速度慢到令人發指。
沒錯,蕭景鐸一點都不想迴到那座府邸。
這三年他住在寬鬆又安靜的清源寺,什麽事情都自己做主,早自在慣了。然而一旦習慣了自由的生活,就再也不想迴到壓抑的定勇侯府,更別說還要成日看到討厭的人。
而且蕭景鐸在清源寺這三年,讀了許多書,也接觸了許多名儒,學識的積澱足夠,但是要考取科舉,少不得要尋師父專門指點。一旦迴到定勇侯府,以吳君茹的性格,會讓他安安心心備考才有鬼。
蕭景鐸頓覺糟心,吳君茹這個人實在是太煩了,沽名釣譽欺世盜名,卻偏偏滿肚子陰謀詭計,然而他卻礙於孝道不能直接動手。若是能解決吳君茹此人,或者再不用住在定勇侯府,這該多好。
然而對於如今的蕭景鐸來說,實現這兩個願望都非常艱難。
即使蕭景鐸再磨蹭,定勇侯府到底還是到了。
蕭景鐸敲開了定勇侯府的側門,看門的人盯著他看了良久,才如夢初醒般地朝裏麵大喊:“大郎君迴來啦!”
整個定勇侯府都被這句話驚起,老夫人在高壽堂看到蕭景鐸時,愣了好一會才點頭喃喃:“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吳君茹站在老夫人身側,僅僅抬頭看了蕭景鐸一眼,就又轉過身,逗弄被仆婦抱在懷裏的蕭景業。
蕭景業就是吳君茹三年前生下的兒子,蕭家男郎這一輩從景字,四郎君以業為名,可見吳君茹的野心,和蕭英對二兒子的期望。
蕭二嬸和蕭三嬸還是老樣子,隻不過從頭到腳都換上了綾羅綢緞,舉手投足再也看不到從前村婦的影子,已經完全是貴夫人模樣。蕭玉芳三個姐妹也養白了皮膚,再加上五官張開,環翠滿頭,竟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美人。
而其中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前來投奔蕭英的蕭素一家,其中程慧真尤甚。程慧真年齡不及蕭玉芳等人,還沒有展露出少女玲瓏美,可是她嘴邊自帶三分笑意,再加上一雙眼珠濕潤狡黠,觀之可親,讓人不自覺生出親近之感。察覺到蕭景鐸的視線,程慧真對蕭景鐸甜甜一笑,她還要再說些什麽,卻發現蕭景鐸已經移開目光了。
蕭景鐸打量了一圈,就不動神色地收迴視線。他在打量蕭家眾人的同時,這些人也在打量蕭景鐸。
老夫人等人感慨萬千,各有各的心思,但此時此刻她們都在想同一件事。
三年不見,蕭景鐸怎麽像脫胎換骨了一般?不光是身形拔高,脊背變寬,也不是五官長開,輪廓變硬,而是他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仿佛是一塊原石經過了打磨,逐漸散發出奪目耀眼的光芒來。
蕭景鐸早在三年前就和家裏鬧翻,他去高壽堂走個過場,確保自己不會被扣上不孝的罪名後,就立馬迴清澤院了。
清澤院和他離開前一模一樣,仿佛這三年的空缺並不曾發生。蕭景鐸的手剛剛碰到院門,門就猛地從裏麵打開了。
“大郎君,你迴來了!”秋菊含著淚,哽咽地喊道。
“對,我迴來了。”蕭景鐸微微笑道。
是的,他迴來了,迴來清算三年前的舊賬。
.
秋菊給蕭景鐸端上茶盞,一邊倒水,一邊和蕭景鐸敘說這三年府中的變化:“……大郎君你有所不知,這三年我們府上添了好多口人,文娘子和卓娘子各生了一個姑娘,除了四郎君,你還多了兩個妹妹呢!”
按族中的序齒,蕭景鐸是長兄,其次是蕭景虎、蕭景武,分別排第二、第三,啟元二年吳君茹生下蕭英的第二個兒子,取名蕭景業,是府中的第四個郎君。沒想到到現在,蕭英又添了兩個庶女,排行在蕭玉芳三姐妹之後,分別是四娘、五娘。
蕭景鐸才沒心思管這些,他又問道:“這些年清澤院可有變動?”
“哦,侯夫人見我一個人守著院子辛苦,就又撥了個人過來。”秋菊抬高了聲音,喊道,“芙蓉,快進來拜見大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