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放下酒杯,盯著李文柏,道:“大多是搜集情報,鏟除異己,殺人,栽贓……”
說到這,劉安突然停了下來,憤怒地看著李文柏,“還有一樣,冠玉你一定想不到。”
“是什麽?”
“與匈奴通商。”劉安一字一句道,一旁燃燒的炭火映入他的雙瞳,好像就是他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燒。
“通敵叛國。他好大的膽子。”
李文柏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動靜有些大,嚇得門外的護衛們探頭探腦往房裏看了看,見沒出什麽事,才悄悄退出去。
通敵叛國,李文柏本來也想過這個可能,但也就是猜猜,沒想到曹嚴還真敢做出這樣的事。
他也隨軍出征過,深知戰場的殘酷。所有將士都是抱著有去無迴的心態上的戰場,隻求多殺幾個敵人。
無數將士在前方拋頭顱灑熱血,而曹嚴這幫蛀蟲,卻偷偷和匈奴通商買賣。
“怪不得,曹嚴會讓施五開采礦脈,私下開采的礦產,在大齊境內,根本就賣不出去,隻有境外的匈奴敢收。原來曹嚴一早就想著這門子心思,真是不得好死。”
劉安也很憤怒,“為兄已經寫好奏表,控訴曹嚴十大惡事。隻等冠玉這邊結案,京城來人,便遞交上去,上達天聽。”
說到結案,李文柏忍不住苦笑起來,“我這邊要想結案,哪有那麽容易?劉兄你也看到了,那曹嚴,已經在交合住了好多天了,他手底下的州兵隨時都可能抵達交合。接下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啊。”
李文柏的情況,劉安也很清楚,見李文柏如此說,他也很是擔心,“愚兄從前庭出發的時候,州兵已經離開前庭一天了。隻不過州兵是走的官道,速度會慢些,想必這一兩天,也就到了。冠玉你可要小心啊。”
李文柏冷笑一聲。
“他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劉兄不妨留在交合,且看看到最後會發生什麽吧。”
情況還真讓劉安給說中了。
在劉安到達交合縣的第二天傍晚,交合縣縣城外十裏出的官道上,出現了幾隊長長的兵馬,數量竟有五千之眾。
一片黑壓壓的兵卒,就像是從白茫茫的冰雪世界裏走出的殺神,準備朝著弱小的交合縣城,揮下屠刀。
守城的將士很快發現了敵情,警報的號角吹響。
原本靠在營帳裏眯著眼睛閉目養神的陳一誌,一下子被驚醒,一身的睡意瞬間全無。
因為早就有所準備,陳一誌的動作很快。一方麵聚集兵力,緊鎖城門,據守在城頭之上;另一方麵,傳令讓李成立即遣散城內外的民工。
而他自己,則是快馬加鞭,向縣衙的方向趕去。
事發突然,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李文柏,可見李文柏已經成了他的主心骨。
當李文柏見到陳一誌,看到他一臉的慌亂,唿吸急促的時候,他就猜到了。
“可是州兵來襲?多少兵馬?”
“保守估計,這個數。”陳一誌伸出一個手掌,攤開。
“五千麽……”
李文柏眉頭微蹙,比起預想的,還要多啊。
“事不宜遲,必須盡快決斷。”陳一誌催促道。
“陳叔莫急,依陳叔之見,他們何時會進攻?”李文柏想了想,問道。
陳一誌頓了頓,說道:“此時天色將暗,他們長途跋涉,不會立即攻城,會先在城外紮營,夜裏或者明日一早,便會攻城。”
李文柏點點頭,心中了然,轉身命令衙役前來快馬,然後對眾人說道:“咱們先去城頭看看。”
“哦對了,”騎上馬準備進發時,他忽然想到了什麽,對李二吩咐道:“李二,讓你的手下看好曹嚴。從此刻起,曹府上下,一個人也不能放出來。”
“是。”
盡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見到李文柏真的要對曹嚴下手,陳一誌還是小心髒撲通撲通的跳。
而一旁的劉安並不知情,見李文柏如此行事,忍不住開口問道:“冠玉,你這是要……軟禁曹嚴?”
“劉兄請相信文柏,文柏做事,上對得起聖上,下對得起黎明。”李文柏沒有多做解釋,架了一聲,快馬加鞭向城門的方向趕去。
劉安愣在原地,望著李文柏的背影,耳邊迴蕩著的,是李文柏的那句“上對得起聖上,下對得起黎明”,許久,他歎了口氣,揮動馬鞭,緊跟了上去。
縣衙距離城頭並不遠。大約一炷香之後,李文柏趕到了城頭。
此時天色已經灰暗,城頭上豎起了無數的火把。同樣的,城外不遠處,也有無數火光在黑暗中晃動,州兵已經在安營紮寨了。
“劉兄你從前庭過來,可知此次領兵的是何人?”李文柏望著遠處一大片的火光,心中對曹嚴的實力有了個更新的認知。
劉安想了想,答道:“是曹東山。”
“曹東山?那個錄事參軍?錄事參軍也能統領五千州兵?”李文柏有些詫異,他還以為來的是什麽沒聽過的大將呢。
劉安並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笑道:“出事的是曹嚴,他是曹嚴的親侄子,又是曹嚴的心腹,自然‘師出有名’,誰還敢有什麽意見?”
“這個曹東山可有帥才?”一旁的陳一誌問道。
作為這邊的府兵都尉,如果打起來,他是主帥,自然對敵軍主帥的能力很關心。
李文柏也望向劉安。
劉安的表情卻有些怪異,躊躇了一下,不確定道:“本官在前庭上任這麽多年,好像……還沒見曹東山出城領兵……”
李文柏聞言,啞然一笑,一臉釋然,“這小子,估計是以為憑借著五千州兵,可以直接碾壓交合縣吧。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陳一誌想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心中的懼意一下子少了許久。
幾人正說話間,黑暗中,突然走出一個人,一直走到城門前幾十丈遠的位置,才勒住韁繩,停下來。
李文柏看出來了,這人是來站前交涉的。
這個距離選的很好,剛好處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遠處的火光中,傳來一聲吆喝。
“我乃主帥曹東山,你們哪個是李文柏,站出來。”
兩軍交戰,一般都是主帥叫陣主帥,這人一來就點名要找李文柏,可見他對李文柏的執念有多深。
要知道,李文柏隻是縣令,陳一誌才是主帥啊。
李文柏淡然一笑,絲毫不懼,大聲喊道:“本官便是李文柏,不知曹將軍大舉興兵來到我交合城下,有何吩咐啊?”
李文柏怡然不懼的態度,顯然激怒了對方。隻見曹東山指著李文柏,大吼道:“李文柏,你若識相,本帥勸你,速速自縛雙手,開城門,下來受死。莫要等待本帥攻進去,後悔莫及。”
李文柏笑得肚子都疼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既然左右是個死,本官何必急在這一時,還丟了麵子?”
不得不說李文柏這話很欠揍,曹東山惱羞成怒,轉而對城頭上一身盔甲武裝的陳一誌喊道:“足下便是府兵都尉陳一誌吧。刺史大人在信中對你頗為讚賞,本帥現在給你一個悔過的機會。速速拿下李文柏,打開城門,迎接本帥與眾將士入城。否則,待本帥攻破城門,定屠盡爾等助紂為虐的賊兵賊將。”
其實陳一誌並不開心。
真的,他一點都不開心。他覺得眼前這個曹東山,在侮辱他的智商。
你一邊罵老子是賊兵賊將,一邊還想老子把李文柏拿下,給你開城門迎接你們?
你是真把老子當傻子看了對吧?
於是陳一誌也開罵了:“曹東山小兒,你這個逆臣賊子,也配威脅你陳爺爺?你陳爺爺手刃匈奴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少他娘的跟個娘們兒一樣扭扭捏捏,要打就打,你陳爺爺皺一下眉頭,就不姓陳。”
曹東山深吸了幾口氣,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盯著遠處城頭上那個一臉掛著超然物外的笑容的混蛋,問道:
“李文柏,為何不見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你說曹嚴那廝嗎?”李文柏無所謂的笑了笑,“曹老兒現在好滴很,正窩在床上玩小妾呢。放心吧,曹老兒留在本縣,本官是不會虧待了他的。”
曹東山哪裏會信李文柏的屁話,曹嚴是他親叔叔,見不到曹嚴,他始終放不下心來。
他此次過來,殺李文柏還在其次,最主要的,還是要救下曹嚴和施五等人,然後殺了李文柏、陳一誌等相關人等,將他們知道的所有一切,徹底掩埋。
以前的交合是哪樣的,此戰後,便是哪樣。
這是曹嚴信中說的,曹東山不敢違逆。
想到這,曹東山緊了緊韁繩,抬頭看著李文柏。
他覺得,他必須做點什麽了。
第135章 風起雲湧
能成為曹嚴的心腹, 曹東山自然不是什麽傻子, 雖然沒帶過兵, 但對於大局和謀略, 他還是清楚的。
看眼前這架勢, 李文柏和陳一誌是鐵了心要和刺史府作對了。曹嚴在他們手裏,他曹東山就算手握重兵,也不敢輕舉妄動。
重中之重, 還是救出叔叔要緊。
等待救出叔叔, 管他什麽李文柏還是陳一誌,該死的都得死。
想到這, 曹東山定下心,不再計較李文柏和陳一誌的言語激怒, 朗聲道:“李文柏, 你我不必在此做什麽口舌之爭。事實勝於雄辯,在本帥五千州兵麵前,你交合區區幾百老兵殘將若想阻攔,不過是螳臂當車。本帥給你一個機會, 隻要你交出刺史大人,我曹東山在此立誓, 不傷交合縣一分一毫, 立即退兵。怎樣?”
曹東山的話說得很有信心。陳一誌一個府兵都尉,手底下有多少兵馬,他是再清楚不過了。即便是守城,他五千州兵, 數量相差十倍之巨,最多隻需要幾天便可攻破城門。
隻要放了刺史曹嚴,便可躲過一次兵災人禍,他們沒理由拒絕。
至於放過他們?
暗淡的火光下,曹東山嘴角微微勾起一絲獰笑。如此羞辱刺史府,到處和我們作對,又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算了?
本帥剛剛隻是發誓退兵,可沒說……什麽時候,會再起兵攻城啊。
待到將叔叔救出,本帥勢必屠了你的縣衙。
想到這,曹東山忍不住輕輕笑了起來。因為距離遠,他倒不擔心李文柏會聽到。
不得不說,曹東山的建議,確實很吸引人。
不說李文柏,光是陳一誌聽了,若不是早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恐怕就真的要答應了。
畢竟兩邊的兵力差距,實在太大了。
現在做主的是李文柏,於是陳一誌轉頭,看向一旁的李文柏。
李文柏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
“不怎麽樣。”
迴答隻有四個字,在寒冷雪夜中傳蕩著。語氣很平淡,意思卻很清楚。
這個時代的人不像後世,對他們而言,立誓是極為重要的保證,不會有人願意拿立誓的話開玩笑。所以對於曹東山的保證,李文柏並不懷疑。
說到這,劉安突然停了下來,憤怒地看著李文柏,“還有一樣,冠玉你一定想不到。”
“是什麽?”
“與匈奴通商。”劉安一字一句道,一旁燃燒的炭火映入他的雙瞳,好像就是他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燒。
“通敵叛國。他好大的膽子。”
李文柏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動靜有些大,嚇得門外的護衛們探頭探腦往房裏看了看,見沒出什麽事,才悄悄退出去。
通敵叛國,李文柏本來也想過這個可能,但也就是猜猜,沒想到曹嚴還真敢做出這樣的事。
他也隨軍出征過,深知戰場的殘酷。所有將士都是抱著有去無迴的心態上的戰場,隻求多殺幾個敵人。
無數將士在前方拋頭顱灑熱血,而曹嚴這幫蛀蟲,卻偷偷和匈奴通商買賣。
“怪不得,曹嚴會讓施五開采礦脈,私下開采的礦產,在大齊境內,根本就賣不出去,隻有境外的匈奴敢收。原來曹嚴一早就想著這門子心思,真是不得好死。”
劉安也很憤怒,“為兄已經寫好奏表,控訴曹嚴十大惡事。隻等冠玉這邊結案,京城來人,便遞交上去,上達天聽。”
說到結案,李文柏忍不住苦笑起來,“我這邊要想結案,哪有那麽容易?劉兄你也看到了,那曹嚴,已經在交合住了好多天了,他手底下的州兵隨時都可能抵達交合。接下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啊。”
李文柏的情況,劉安也很清楚,見李文柏如此說,他也很是擔心,“愚兄從前庭出發的時候,州兵已經離開前庭一天了。隻不過州兵是走的官道,速度會慢些,想必這一兩天,也就到了。冠玉你可要小心啊。”
李文柏冷笑一聲。
“他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劉兄不妨留在交合,且看看到最後會發生什麽吧。”
情況還真讓劉安給說中了。
在劉安到達交合縣的第二天傍晚,交合縣縣城外十裏出的官道上,出現了幾隊長長的兵馬,數量竟有五千之眾。
一片黑壓壓的兵卒,就像是從白茫茫的冰雪世界裏走出的殺神,準備朝著弱小的交合縣城,揮下屠刀。
守城的將士很快發現了敵情,警報的號角吹響。
原本靠在營帳裏眯著眼睛閉目養神的陳一誌,一下子被驚醒,一身的睡意瞬間全無。
因為早就有所準備,陳一誌的動作很快。一方麵聚集兵力,緊鎖城門,據守在城頭之上;另一方麵,傳令讓李成立即遣散城內外的民工。
而他自己,則是快馬加鞭,向縣衙的方向趕去。
事發突然,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李文柏,可見李文柏已經成了他的主心骨。
當李文柏見到陳一誌,看到他一臉的慌亂,唿吸急促的時候,他就猜到了。
“可是州兵來襲?多少兵馬?”
“保守估計,這個數。”陳一誌伸出一個手掌,攤開。
“五千麽……”
李文柏眉頭微蹙,比起預想的,還要多啊。
“事不宜遲,必須盡快決斷。”陳一誌催促道。
“陳叔莫急,依陳叔之見,他們何時會進攻?”李文柏想了想,問道。
陳一誌頓了頓,說道:“此時天色將暗,他們長途跋涉,不會立即攻城,會先在城外紮營,夜裏或者明日一早,便會攻城。”
李文柏點點頭,心中了然,轉身命令衙役前來快馬,然後對眾人說道:“咱們先去城頭看看。”
“哦對了,”騎上馬準備進發時,他忽然想到了什麽,對李二吩咐道:“李二,讓你的手下看好曹嚴。從此刻起,曹府上下,一個人也不能放出來。”
“是。”
盡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見到李文柏真的要對曹嚴下手,陳一誌還是小心髒撲通撲通的跳。
而一旁的劉安並不知情,見李文柏如此行事,忍不住開口問道:“冠玉,你這是要……軟禁曹嚴?”
“劉兄請相信文柏,文柏做事,上對得起聖上,下對得起黎明。”李文柏沒有多做解釋,架了一聲,快馬加鞭向城門的方向趕去。
劉安愣在原地,望著李文柏的背影,耳邊迴蕩著的,是李文柏的那句“上對得起聖上,下對得起黎明”,許久,他歎了口氣,揮動馬鞭,緊跟了上去。
縣衙距離城頭並不遠。大約一炷香之後,李文柏趕到了城頭。
此時天色已經灰暗,城頭上豎起了無數的火把。同樣的,城外不遠處,也有無數火光在黑暗中晃動,州兵已經在安營紮寨了。
“劉兄你從前庭過來,可知此次領兵的是何人?”李文柏望著遠處一大片的火光,心中對曹嚴的實力有了個更新的認知。
劉安想了想,答道:“是曹東山。”
“曹東山?那個錄事參軍?錄事參軍也能統領五千州兵?”李文柏有些詫異,他還以為來的是什麽沒聽過的大將呢。
劉安並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笑道:“出事的是曹嚴,他是曹嚴的親侄子,又是曹嚴的心腹,自然‘師出有名’,誰還敢有什麽意見?”
“這個曹東山可有帥才?”一旁的陳一誌問道。
作為這邊的府兵都尉,如果打起來,他是主帥,自然對敵軍主帥的能力很關心。
李文柏也望向劉安。
劉安的表情卻有些怪異,躊躇了一下,不確定道:“本官在前庭上任這麽多年,好像……還沒見曹東山出城領兵……”
李文柏聞言,啞然一笑,一臉釋然,“這小子,估計是以為憑借著五千州兵,可以直接碾壓交合縣吧。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陳一誌想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心中的懼意一下子少了許久。
幾人正說話間,黑暗中,突然走出一個人,一直走到城門前幾十丈遠的位置,才勒住韁繩,停下來。
李文柏看出來了,這人是來站前交涉的。
這個距離選的很好,剛好處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遠處的火光中,傳來一聲吆喝。
“我乃主帥曹東山,你們哪個是李文柏,站出來。”
兩軍交戰,一般都是主帥叫陣主帥,這人一來就點名要找李文柏,可見他對李文柏的執念有多深。
要知道,李文柏隻是縣令,陳一誌才是主帥啊。
李文柏淡然一笑,絲毫不懼,大聲喊道:“本官便是李文柏,不知曹將軍大舉興兵來到我交合城下,有何吩咐啊?”
李文柏怡然不懼的態度,顯然激怒了對方。隻見曹東山指著李文柏,大吼道:“李文柏,你若識相,本帥勸你,速速自縛雙手,開城門,下來受死。莫要等待本帥攻進去,後悔莫及。”
李文柏笑得肚子都疼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既然左右是個死,本官何必急在這一時,還丟了麵子?”
不得不說李文柏這話很欠揍,曹東山惱羞成怒,轉而對城頭上一身盔甲武裝的陳一誌喊道:“足下便是府兵都尉陳一誌吧。刺史大人在信中對你頗為讚賞,本帥現在給你一個悔過的機會。速速拿下李文柏,打開城門,迎接本帥與眾將士入城。否則,待本帥攻破城門,定屠盡爾等助紂為虐的賊兵賊將。”
其實陳一誌並不開心。
真的,他一點都不開心。他覺得眼前這個曹東山,在侮辱他的智商。
你一邊罵老子是賊兵賊將,一邊還想老子把李文柏拿下,給你開城門迎接你們?
你是真把老子當傻子看了對吧?
於是陳一誌也開罵了:“曹東山小兒,你這個逆臣賊子,也配威脅你陳爺爺?你陳爺爺手刃匈奴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少他娘的跟個娘們兒一樣扭扭捏捏,要打就打,你陳爺爺皺一下眉頭,就不姓陳。”
曹東山深吸了幾口氣,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盯著遠處城頭上那個一臉掛著超然物外的笑容的混蛋,問道:
“李文柏,為何不見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你說曹嚴那廝嗎?”李文柏無所謂的笑了笑,“曹老兒現在好滴很,正窩在床上玩小妾呢。放心吧,曹老兒留在本縣,本官是不會虧待了他的。”
曹東山哪裏會信李文柏的屁話,曹嚴是他親叔叔,見不到曹嚴,他始終放不下心來。
他此次過來,殺李文柏還在其次,最主要的,還是要救下曹嚴和施五等人,然後殺了李文柏、陳一誌等相關人等,將他們知道的所有一切,徹底掩埋。
以前的交合是哪樣的,此戰後,便是哪樣。
這是曹嚴信中說的,曹東山不敢違逆。
想到這,曹東山緊了緊韁繩,抬頭看著李文柏。
他覺得,他必須做點什麽了。
第135章 風起雲湧
能成為曹嚴的心腹, 曹東山自然不是什麽傻子, 雖然沒帶過兵, 但對於大局和謀略, 他還是清楚的。
看眼前這架勢, 李文柏和陳一誌是鐵了心要和刺史府作對了。曹嚴在他們手裏,他曹東山就算手握重兵,也不敢輕舉妄動。
重中之重, 還是救出叔叔要緊。
等待救出叔叔, 管他什麽李文柏還是陳一誌,該死的都得死。
想到這, 曹東山定下心,不再計較李文柏和陳一誌的言語激怒, 朗聲道:“李文柏, 你我不必在此做什麽口舌之爭。事實勝於雄辯,在本帥五千州兵麵前,你交合區區幾百老兵殘將若想阻攔,不過是螳臂當車。本帥給你一個機會, 隻要你交出刺史大人,我曹東山在此立誓, 不傷交合縣一分一毫, 立即退兵。怎樣?”
曹東山的話說得很有信心。陳一誌一個府兵都尉,手底下有多少兵馬,他是再清楚不過了。即便是守城,他五千州兵, 數量相差十倍之巨,最多隻需要幾天便可攻破城門。
隻要放了刺史曹嚴,便可躲過一次兵災人禍,他們沒理由拒絕。
至於放過他們?
暗淡的火光下,曹東山嘴角微微勾起一絲獰笑。如此羞辱刺史府,到處和我們作對,又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算了?
本帥剛剛隻是發誓退兵,可沒說……什麽時候,會再起兵攻城啊。
待到將叔叔救出,本帥勢必屠了你的縣衙。
想到這,曹東山忍不住輕輕笑了起來。因為距離遠,他倒不擔心李文柏會聽到。
不得不說,曹東山的建議,確實很吸引人。
不說李文柏,光是陳一誌聽了,若不是早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恐怕就真的要答應了。
畢竟兩邊的兵力差距,實在太大了。
現在做主的是李文柏,於是陳一誌轉頭,看向一旁的李文柏。
李文柏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
“不怎麽樣。”
迴答隻有四個字,在寒冷雪夜中傳蕩著。語氣很平淡,意思卻很清楚。
這個時代的人不像後世,對他們而言,立誓是極為重要的保證,不會有人願意拿立誓的話開玩笑。所以對於曹東山的保證,李文柏並不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