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帶了!”許邁再顧不得顏麵,慌忙從官袍中拿出一封已經拆開過的信封,“臣想著今日說不定能用到,便特意帶在了身上。”
見許邁真的掏出了一封信,雍和帝麵色這才稍稍緩和下來,示意內侍下去將信拿來,同時餘光觀察著百官反應。
李文柏也暗暗看向孫顯午的方向,可惜其人背影仍然挺拔,從背後實在看不出什麽。
一目十行瀏覽完信件,確實按許邁所說將李文柏條條罪狀列舉得十分清晰,就連市井流言也都寫了上去。
雍和帝麵色變淡了些許,換上了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許邁,你個堂堂監察禦史,職責是替朕監察百官,怎麽還管起民間案件來了!還如此糊塗,信上怎麽說你就怎麽信?都不曾要來配方親自實驗實驗嗎!”
“臣知罪!”察覺到雍和帝語氣的變化,許邁重新將頭磕在磚石上,額頭雖疼,心中大石卻緩緩放下,雖然還是可能受到責罰,但隻要聖眷未失,禦史台的官員不受吏部製衡,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知道此信是什麽人寄的嗎?”雍和帝沉聲問。
許邁麵色羞愧:“啟稟陛下,據臣家下人所言,此信是從臣的門縫中塞進來的,並不知是何人所送...”
“你啊...好了,罰你在家思過半月,罰俸一年!”雍和帝揮揮手示意許邁快點滾蛋眼不見心不煩。
恨鐵不成鋼是真的,從許邁的態度來看,就知道朝中這些文官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到了什麽地步,明明隻要稍作實驗就知真假的事情,偏偏還給鬧到了朝堂上,如果不是他允許李文柏當堂對峙,最終或許還真就會造成一樁冤案,白白損失了一個人才。
不過這也側麵說明,寫這封信的人對朝中風氣心知肚明,漏洞如此之大,卻敢肯定許邁絕對發現不了。
雍和帝視線側移:“孫顯午。”
孫顯午側步而出:“臣在。”
命隨身內侍將信件交到孫顯午的手中,雍和帝沉聲問道:“吏部總司百官,你可能看出這信上的筆跡?”
李文柏聞言一愣,意外地看向雍和帝。
他原以為此事到此為止,查明自己無罪也就罷了,畢竟朝中勢力盤根錯覺,沒必要為了自己一個白身把事情鬧得多麽嚴重。
可看這架勢,雍和帝是真準備一查到底?
當然不是。
看出自家小師弟的心裏活動,顧文暗笑,李文柏還是太年輕,對朝中這些彎彎繞繞並不熟悉。皇帝要的從來都不是真相,怎麽把這件事利益最大化,才是雍和帝考慮的事情。
孫顯午恭敬地接過信件,先是草草瀏覽一遍,而後麵色漸漸沉重,仔仔細細觀察一遍,最後表情變得青白,凝聲道:“陛下,臣確實認得這信上的筆跡。”
感情轉變過程之流暢,讓在側後方一直默默觀察的李文柏歎為觀止,這演技,在後世都可以競選金馬獎影帝了!
可李文柏不甚明白,為何要承認?顧文卻在後方冷笑,這個孫顯午,果然在這裏留了一手。
雍和帝訝然:“哦?是朝中何人所寫?”
滿朝文武瞬間將目光集中在孫顯午身上,生怕這位捉摸不透的吏部尚書大人一氣之下將自己拖下水。
孫顯午滿麵慚愧:“啟稟陛下,此乃微臣幼子孫平所寫。”
“什麽?!”
“是孫尚書的兒子所寫?!”
“孫尚書瘋了吧,這事兒作甚要承認?”
“匪夷所思...”
話音一落,朝中竊竊私語之聲瞬間嘈雜起來,雍和帝猛咳一聲才止住:“孫卿,這是你兒子寫的?”
“正是。”孫顯午躬身,“此信上筆跡卻為犬子親手所寫。”
李文柏有些驚疑不定,孫顯午這是何意?他本以為孫顯午要麽會裝傻到底,要麽幹脆拿人頂鍋,為何直接把孫平扯進來?這樣他自己不也難逃其咎嗎?
顧文看向孫顯午的眼神凝重幾分,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這個孫尚書,還真是頭狠毒的老虎...
雍和帝也很意外,試探道:“你是說,孫平便是那陷害李文柏之人?卻是為何?他二人有什麽過節嗎?”
孫顯午麵上滿是沉痛:“迴陛下,臣忙於公務疏於教導,家人又把幼子寵得無法無天,把孫平生生養成了個紈絝,臣有罪,犬子做了如此大事,臣卻不知道究竟為何...”
殿中一片寂靜,雍和帝問道:“這...諸位愛卿怎麽看?”
孫係一派的官員靜默無聲,隻有零星幾個小官站出來表示小輩之間的玩鬧無需太過在意,想必都是受了什麽指示。
兵部右侍郎馮均此時突然站出來,高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若大事化小,未免寒了朝廷有功之臣的心,應該將孫尚書之子孫平喚上殿來,問個清楚明白,也好為李文柏正名!”
眾所周知馮均是王敦茹的人,此時落井下石再正常不過。
隻是一個學子,馮濬心中搖頭,今日裏讓工匠來朝堂已經是破例,若是再喚孫平,朝堂成什麽了,隻是……目光觸及到孫顯武,心中忽的一動,虎毒尚且不食子,孫顯武竟是毫不猶豫推出了自己的兒子,心中不知道是可悲還是可歎,也想見見這位孫平,於是問:“孫卿,你意下如何?”
孫顯午顯得十分平靜:“陛下,臣沒有異議。”
“既如此。”雍和帝點頭,“來人,宣孫平入殿!”
朝中有人發出些許動靜,請工匠到朝堂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喚孫平?克製的目光落在李文柏的身上,一切皆因此子而生。
殿外值守的金吾衛暗暗叫苦,今兒個這是怎麽了,簡直要跑斷腿!
朝中形勢急轉直下,方才還在眾口一詞逼問李文柏,現在卻變成了要訊問孫平,這要是真問出什麽來,孫顯午最低也是個教子無方之罪啊!
馮均略顯得意地望向他的座師王敦茹,讚賞的目光沒得到,卻隻對上了趙成義冰冷的視線。
馮均心下一顫,茫然看過去,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麽。
這時候不正是落井下石,讓聖上對孫顯午不滿的最好時機嗎?
蠢貨!
趙成義心中暗罵,朝中右相的勢力本就太大,一直穩穩壓過孫顯午一頭一黨獨大,風頭這麽盛,這段時間因為各項政令本就強勢過頭,甚至和聖上起過幾次衝突,聖上難道就不會忌憚?
他本來就要出列奏請聖上下旨訓斥孫平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好,誰知馮均這個愣頭青突然蹦出來。
這下好了,本來事情沒多大,也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是向聖上示弱的好機會,全給這小子給毀了!
這麽一鬧,之後不知道要多少找補才能挽迴聖上的忌憚之心。
朝堂之上人心各異,李文柏卻突然變成了最為悠閑的那個,反正他的清白已經證明,也不會貪心到以為雍和帝會為自己出頭處置朝中大員,此時隻要看戲就好了。
顧文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恨不能當頭給這個小師弟一棒。
看什麽戲,這是爭取聖眷,簡在帝心的好機會啊!反之一句話不慎...
也許是顧文怨念的眼神太過尖銳,李文柏隻覺脖頸一涼,昨夜顧文的話突然出現在腦海中。
“帝黨!”
莫非就是在為了現在這種局麵做準備?
是讓自己在雍和帝麵前示弱,表示願為聖上分憂,還是讓自己一硬到底,展示隻忠於聖上,其他的誰也不怕?
***
京城的土地,越靠近皇城地價越高,居住的人身份自然也就更高貴,到了孫顯午這個地位,幾乎一戶就能占據整條巷子,是以非常好找。
負責拱衛京城的金吾衛對朝廷官員的居所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無需通過順天府協助查找,熟門熟路地就敲響了孫府大門。
說來也巧,明明是書院正在上課的時辰,金吾衛卻很容易在孫府找到了躲在房裏的孫平,並在孫府上下責怪的目光中把這位小少爺請到了皇城。
比起前些日子的意氣風發,如今的孫平雖還是那副桀驁不馴的模樣,整個人卻顯得陰鬱了許多,路上不發一言,嘴角一直掛著嘲諷的笑容,似是早就料到了會有今日的遭遇。
雖然不受寵,但好歹也是朝廷三品大員的兒子,孫平盡管未曾考上過功名,但身上還是有著二轉雲騎尉的勳位,是以穿著一身青灰色的學子袍便直接上了殿。
到了殿上,孫平熟稔地倒頭就拜,表情異常平靜,從始至終沒有看孫顯午一眼。
孫家幼子不受寵是在上層圈子中人盡皆知的事情,雍和帝也並沒感到多麽奇怪,開門見山問道:“孫平,寫信給許邁,陷害李文柏欺世盜名之人,可是你?”
孫平半點掩飾的意思都沒有,叩頭道:“迴稟陛下,正是學生。”
這下,滿朝文武看孫顯午的眼神都變了。
雍和帝看著地上伏著的孫平,眼神微微眯起,“為何這麽做?可知子虛烏有陷害對朝廷有功之士,可是重罪。“
“學生知道。”孫平道,“隻是李文柏此人行事張揚,明明不過是個商人之子,卻在書院如此囂張。學生犯下大錯,還請聖上責罰!”
雍和帝目光轉向孫尚書:“孫顯午,這就是你教得好兒子。”
孫顯午滿麵愧疚:“臣教子無方,還請陛下責罰。”
這孫平顯然是被當做了棄子,馮濬心中一動,忽然有了另一個想法,對李文柏說道,“李文柏,你覺得應當怎麽罰他?”
李文柏莫名被叫到,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本能地餘光看向後麵的顧文,卻見顧文頭顱微垂直視前方,半點迴應的意思都沒有。
“你看他作甚?”雍和帝失笑,“又不是科考殿試,還需要求助師兄?盡管說,你差點就受了不白之冤,你說怎麽罰朕便怎麽罰!”
“陛下不可!”
“陛下!”
“陛下三思啊!”
一眾文臣嘩啦啦出列一片,都是被雍和帝的心血來潮嚇白了臉。
皇帝金口玉言,要是這小子是個不識相的愣頭青,得理不饒人,非得讓陛下重罰怎麽辦?
孫平一個無甚作用的紈絝子弟倒也罷了,孫尚書乃朝廷重臣,怎麽可以為了這麽芝麻綠豆大點事受罰?不怕群臣寒心嗎?
群情洶洶之下,李文柏福至心靈跪倒在地,感動道:“陛下大恩草民謹記在心,能自證清白已是大幸,萬不敢得寸進尺,何況大齊自有律法在此,哪輪得到草民大放厥詞?”
雍和帝略一沉吟便道:“書院本應當是清淨之處,孫平如此行事……”搖搖頭,“朕覺得,今後書院就不必去了。觸犯大齊律法,著順天府收押,按律處置,你可有不服?”
“臣慚愧,替犬子謝過聖上隆恩!”孫顯午低頭。
孫平伏首:“謝主隆恩!”
話音剛落,自有門外的金吾衛上殿將孫平帶了下去,雍和帝頓了頓,又看向孫顯午:“你身為吏部尚書,本應為百官做好榜樣,然卻教子無方險些釀成大錯,罰俸三年以儆效尤,你可服氣?”
“臣知罪。”孫顯午說,“謝陛下隆恩。”
雍和帝點頭,看著殿上抖成一團的周春等人,大手一揮:“來人,將這些刁民也一並押送順天府受審!告訴順天府尹,此等刁民決不可輕饒!”
“是!”金吾衛大喝一聲,駕著癱軟在地的三人就拖了出去。
雍和帝快刀斬亂麻將事情塵埃落定,孫顯午麵上不顯山漏水,心裏卻有些凝重。
他把孫平推出來可不止是為了當作擋箭牌,原本打算借此機會狠狠坑王敦茹一係一馬的,但沒想到雍和帝根本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唯一一個出頭鳥馮均剛開口就被打了下去,小事化了,似乎真的就隻是他教子無方而已。
皇帝既然已經下達了處置,此事自然告一段落,雍和帝顯然還有話要說,“李文柏,朕還有話要問你。上京不過旬月,入學更是不過數日,是怎麽就惹到孫平頭上去的?”
第74章 風光
“這...”李文柏皺眉, 極其隱晦地瞟了趙成義一眼, 發現對方也正用餘光看著自己, 不由得心頭一緊。
要實話實說與趙旭之爭奪名額, 致使其在考試中丟臉的事嗎?
見許邁真的掏出了一封信,雍和帝麵色這才稍稍緩和下來,示意內侍下去將信拿來,同時餘光觀察著百官反應。
李文柏也暗暗看向孫顯午的方向,可惜其人背影仍然挺拔,從背後實在看不出什麽。
一目十行瀏覽完信件,確實按許邁所說將李文柏條條罪狀列舉得十分清晰,就連市井流言也都寫了上去。
雍和帝麵色變淡了些許,換上了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許邁,你個堂堂監察禦史,職責是替朕監察百官,怎麽還管起民間案件來了!還如此糊塗,信上怎麽說你就怎麽信?都不曾要來配方親自實驗實驗嗎!”
“臣知罪!”察覺到雍和帝語氣的變化,許邁重新將頭磕在磚石上,額頭雖疼,心中大石卻緩緩放下,雖然還是可能受到責罰,但隻要聖眷未失,禦史台的官員不受吏部製衡,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知道此信是什麽人寄的嗎?”雍和帝沉聲問。
許邁麵色羞愧:“啟稟陛下,據臣家下人所言,此信是從臣的門縫中塞進來的,並不知是何人所送...”
“你啊...好了,罰你在家思過半月,罰俸一年!”雍和帝揮揮手示意許邁快點滾蛋眼不見心不煩。
恨鐵不成鋼是真的,從許邁的態度來看,就知道朝中這些文官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到了什麽地步,明明隻要稍作實驗就知真假的事情,偏偏還給鬧到了朝堂上,如果不是他允許李文柏當堂對峙,最終或許還真就會造成一樁冤案,白白損失了一個人才。
不過這也側麵說明,寫這封信的人對朝中風氣心知肚明,漏洞如此之大,卻敢肯定許邁絕對發現不了。
雍和帝視線側移:“孫顯午。”
孫顯午側步而出:“臣在。”
命隨身內侍將信件交到孫顯午的手中,雍和帝沉聲問道:“吏部總司百官,你可能看出這信上的筆跡?”
李文柏聞言一愣,意外地看向雍和帝。
他原以為此事到此為止,查明自己無罪也就罷了,畢竟朝中勢力盤根錯覺,沒必要為了自己一個白身把事情鬧得多麽嚴重。
可看這架勢,雍和帝是真準備一查到底?
當然不是。
看出自家小師弟的心裏活動,顧文暗笑,李文柏還是太年輕,對朝中這些彎彎繞繞並不熟悉。皇帝要的從來都不是真相,怎麽把這件事利益最大化,才是雍和帝考慮的事情。
孫顯午恭敬地接過信件,先是草草瀏覽一遍,而後麵色漸漸沉重,仔仔細細觀察一遍,最後表情變得青白,凝聲道:“陛下,臣確實認得這信上的筆跡。”
感情轉變過程之流暢,讓在側後方一直默默觀察的李文柏歎為觀止,這演技,在後世都可以競選金馬獎影帝了!
可李文柏不甚明白,為何要承認?顧文卻在後方冷笑,這個孫顯午,果然在這裏留了一手。
雍和帝訝然:“哦?是朝中何人所寫?”
滿朝文武瞬間將目光集中在孫顯午身上,生怕這位捉摸不透的吏部尚書大人一氣之下將自己拖下水。
孫顯午滿麵慚愧:“啟稟陛下,此乃微臣幼子孫平所寫。”
“什麽?!”
“是孫尚書的兒子所寫?!”
“孫尚書瘋了吧,這事兒作甚要承認?”
“匪夷所思...”
話音一落,朝中竊竊私語之聲瞬間嘈雜起來,雍和帝猛咳一聲才止住:“孫卿,這是你兒子寫的?”
“正是。”孫顯午躬身,“此信上筆跡卻為犬子親手所寫。”
李文柏有些驚疑不定,孫顯午這是何意?他本以為孫顯午要麽會裝傻到底,要麽幹脆拿人頂鍋,為何直接把孫平扯進來?這樣他自己不也難逃其咎嗎?
顧文看向孫顯午的眼神凝重幾分,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這個孫尚書,還真是頭狠毒的老虎...
雍和帝也很意外,試探道:“你是說,孫平便是那陷害李文柏之人?卻是為何?他二人有什麽過節嗎?”
孫顯午麵上滿是沉痛:“迴陛下,臣忙於公務疏於教導,家人又把幼子寵得無法無天,把孫平生生養成了個紈絝,臣有罪,犬子做了如此大事,臣卻不知道究竟為何...”
殿中一片寂靜,雍和帝問道:“這...諸位愛卿怎麽看?”
孫係一派的官員靜默無聲,隻有零星幾個小官站出來表示小輩之間的玩鬧無需太過在意,想必都是受了什麽指示。
兵部右侍郎馮均此時突然站出來,高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若大事化小,未免寒了朝廷有功之臣的心,應該將孫尚書之子孫平喚上殿來,問個清楚明白,也好為李文柏正名!”
眾所周知馮均是王敦茹的人,此時落井下石再正常不過。
隻是一個學子,馮濬心中搖頭,今日裏讓工匠來朝堂已經是破例,若是再喚孫平,朝堂成什麽了,隻是……目光觸及到孫顯武,心中忽的一動,虎毒尚且不食子,孫顯武竟是毫不猶豫推出了自己的兒子,心中不知道是可悲還是可歎,也想見見這位孫平,於是問:“孫卿,你意下如何?”
孫顯午顯得十分平靜:“陛下,臣沒有異議。”
“既如此。”雍和帝點頭,“來人,宣孫平入殿!”
朝中有人發出些許動靜,請工匠到朝堂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喚孫平?克製的目光落在李文柏的身上,一切皆因此子而生。
殿外值守的金吾衛暗暗叫苦,今兒個這是怎麽了,簡直要跑斷腿!
朝中形勢急轉直下,方才還在眾口一詞逼問李文柏,現在卻變成了要訊問孫平,這要是真問出什麽來,孫顯午最低也是個教子無方之罪啊!
馮均略顯得意地望向他的座師王敦茹,讚賞的目光沒得到,卻隻對上了趙成義冰冷的視線。
馮均心下一顫,茫然看過去,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麽。
這時候不正是落井下石,讓聖上對孫顯午不滿的最好時機嗎?
蠢貨!
趙成義心中暗罵,朝中右相的勢力本就太大,一直穩穩壓過孫顯午一頭一黨獨大,風頭這麽盛,這段時間因為各項政令本就強勢過頭,甚至和聖上起過幾次衝突,聖上難道就不會忌憚?
他本來就要出列奏請聖上下旨訓斥孫平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好,誰知馮均這個愣頭青突然蹦出來。
這下好了,本來事情沒多大,也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是向聖上示弱的好機會,全給這小子給毀了!
這麽一鬧,之後不知道要多少找補才能挽迴聖上的忌憚之心。
朝堂之上人心各異,李文柏卻突然變成了最為悠閑的那個,反正他的清白已經證明,也不會貪心到以為雍和帝會為自己出頭處置朝中大員,此時隻要看戲就好了。
顧文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恨不能當頭給這個小師弟一棒。
看什麽戲,這是爭取聖眷,簡在帝心的好機會啊!反之一句話不慎...
也許是顧文怨念的眼神太過尖銳,李文柏隻覺脖頸一涼,昨夜顧文的話突然出現在腦海中。
“帝黨!”
莫非就是在為了現在這種局麵做準備?
是讓自己在雍和帝麵前示弱,表示願為聖上分憂,還是讓自己一硬到底,展示隻忠於聖上,其他的誰也不怕?
***
京城的土地,越靠近皇城地價越高,居住的人身份自然也就更高貴,到了孫顯午這個地位,幾乎一戶就能占據整條巷子,是以非常好找。
負責拱衛京城的金吾衛對朝廷官員的居所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無需通過順天府協助查找,熟門熟路地就敲響了孫府大門。
說來也巧,明明是書院正在上課的時辰,金吾衛卻很容易在孫府找到了躲在房裏的孫平,並在孫府上下責怪的目光中把這位小少爺請到了皇城。
比起前些日子的意氣風發,如今的孫平雖還是那副桀驁不馴的模樣,整個人卻顯得陰鬱了許多,路上不發一言,嘴角一直掛著嘲諷的笑容,似是早就料到了會有今日的遭遇。
雖然不受寵,但好歹也是朝廷三品大員的兒子,孫平盡管未曾考上過功名,但身上還是有著二轉雲騎尉的勳位,是以穿著一身青灰色的學子袍便直接上了殿。
到了殿上,孫平熟稔地倒頭就拜,表情異常平靜,從始至終沒有看孫顯午一眼。
孫家幼子不受寵是在上層圈子中人盡皆知的事情,雍和帝也並沒感到多麽奇怪,開門見山問道:“孫平,寫信給許邁,陷害李文柏欺世盜名之人,可是你?”
孫平半點掩飾的意思都沒有,叩頭道:“迴稟陛下,正是學生。”
這下,滿朝文武看孫顯午的眼神都變了。
雍和帝看著地上伏著的孫平,眼神微微眯起,“為何這麽做?可知子虛烏有陷害對朝廷有功之士,可是重罪。“
“學生知道。”孫平道,“隻是李文柏此人行事張揚,明明不過是個商人之子,卻在書院如此囂張。學生犯下大錯,還請聖上責罰!”
雍和帝目光轉向孫尚書:“孫顯午,這就是你教得好兒子。”
孫顯午滿麵愧疚:“臣教子無方,還請陛下責罰。”
這孫平顯然是被當做了棄子,馮濬心中一動,忽然有了另一個想法,對李文柏說道,“李文柏,你覺得應當怎麽罰他?”
李文柏莫名被叫到,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本能地餘光看向後麵的顧文,卻見顧文頭顱微垂直視前方,半點迴應的意思都沒有。
“你看他作甚?”雍和帝失笑,“又不是科考殿試,還需要求助師兄?盡管說,你差點就受了不白之冤,你說怎麽罰朕便怎麽罰!”
“陛下不可!”
“陛下!”
“陛下三思啊!”
一眾文臣嘩啦啦出列一片,都是被雍和帝的心血來潮嚇白了臉。
皇帝金口玉言,要是這小子是個不識相的愣頭青,得理不饒人,非得讓陛下重罰怎麽辦?
孫平一個無甚作用的紈絝子弟倒也罷了,孫尚書乃朝廷重臣,怎麽可以為了這麽芝麻綠豆大點事受罰?不怕群臣寒心嗎?
群情洶洶之下,李文柏福至心靈跪倒在地,感動道:“陛下大恩草民謹記在心,能自證清白已是大幸,萬不敢得寸進尺,何況大齊自有律法在此,哪輪得到草民大放厥詞?”
雍和帝略一沉吟便道:“書院本應當是清淨之處,孫平如此行事……”搖搖頭,“朕覺得,今後書院就不必去了。觸犯大齊律法,著順天府收押,按律處置,你可有不服?”
“臣慚愧,替犬子謝過聖上隆恩!”孫顯午低頭。
孫平伏首:“謝主隆恩!”
話音剛落,自有門外的金吾衛上殿將孫平帶了下去,雍和帝頓了頓,又看向孫顯午:“你身為吏部尚書,本應為百官做好榜樣,然卻教子無方險些釀成大錯,罰俸三年以儆效尤,你可服氣?”
“臣知罪。”孫顯午說,“謝陛下隆恩。”
雍和帝點頭,看著殿上抖成一團的周春等人,大手一揮:“來人,將這些刁民也一並押送順天府受審!告訴順天府尹,此等刁民決不可輕饒!”
“是!”金吾衛大喝一聲,駕著癱軟在地的三人就拖了出去。
雍和帝快刀斬亂麻將事情塵埃落定,孫顯午麵上不顯山漏水,心裏卻有些凝重。
他把孫平推出來可不止是為了當作擋箭牌,原本打算借此機會狠狠坑王敦茹一係一馬的,但沒想到雍和帝根本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唯一一個出頭鳥馮均剛開口就被打了下去,小事化了,似乎真的就隻是他教子無方而已。
皇帝既然已經下達了處置,此事自然告一段落,雍和帝顯然還有話要說,“李文柏,朕還有話要問你。上京不過旬月,入學更是不過數日,是怎麽就惹到孫平頭上去的?”
第74章 風光
“這...”李文柏皺眉, 極其隱晦地瞟了趙成義一眼, 發現對方也正用餘光看著自己, 不由得心頭一緊。
要實話實說與趙旭之爭奪名額, 致使其在考試中丟臉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