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當了皇帝的都會被拉下馬更何況隻是一個皇太女, 所以失敗的皇子們也隻是暫時消停了,不過皇帝不急, 他還有的是時間教導女兒,給女兒鋪平道路。
早年的時候他養兒子猶如養獒, 最終勝利者就可以從他手裏接過皇位,而這樣踏過腥風血雨上位的皇太子,皇帝並不覺得自己有必要給他做太多事情,因為這對於皇太子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做太多說不定兒子還嫌他弄權多事。
他想得很好,就算最後被兒子逼得退位做了太上皇,也表明兒子很有能力, 即使不能當一代明君, 也能當一代梟雄,最起碼這樣走上來的皇太子必須有足夠的腦子,就算他心狠手辣也沒有關係。
但是命運並沒有眷顧他這個天子, 他的皇子們倒是爭得不可開交,但是一個都算不得傑出,連特別仁厚的也沒有。
難道他們宮家的聰明人在上一代都投過來了?想想當初他那一輩京都的腥風血雨, 再想想他兒子們那粗淺的伎倆,和陰暗的心思,皇帝都想下罪己詔了。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他的兒子們不爭氣, 女兒卻很爭氣, 連外孫女都很爭氣。
想到這裏皇帝就想到了最小的十五公主, 當初他本來是要聘承爵的張家二房家的女兒做妃子的,結果張家耍了一個滑頭把大方的孤女給送了進來,當時他需要他們張家自然隻能忍下來,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了,張家越來越走下坡路。
當初天生神力的張家徹底斷了代,結果他的張貴人不但一次就給他生了個女兒,還生了個天生神力的,想想張家人當時的臉色,皇帝覺得鬱氣全消,也不打算折騰張家了,由得它慢慢衰敗吧。
天生神力的血脈已經是他們宮家了!
很高興的皇帝和皇後商量著絕對不能把女兒嫁出去,得給她招駙馬有了天生神力的還得姓宮,等血緣遠一些還可以嫁迴皇室。
皇後如今雖然依舊看著嬪妃們皇子皇女們難受,但是她已經調整了心態,而且皇帝已經承諾她以後再不會去那些嬪妃處了,沒有侍寢過的也統統要放出去另行婚嫁的。
皇帝本身也不是什麽好色之人,納妃一為皇位鞏固平衡勢力,二為子嗣。
前前後後一共不過二十多人,之前落馬的妃子們大大小小就有差不多十多個,現在在放出去一批,後宮裏就隻剩下小貓三兩隻了。
皇宮裏皇帝皇後在竭盡全力給皇太女鋪路,皇宮外麵也很熱鬧,因為大啟第一家女官學校開始收學生了。
開辦學校的不是別人正是康華大長公主。
本來皇子們還指望著這位姑奶奶撥亂反正,特別是聽說這位姑奶奶當初嚴辭皇太女之位,想來她是不會看著三公主當上皇太女不做聲的吧。
結果人家還真的不做聲。
頑固的大臣們不幹了,一波一波上門勸說康華大長公主出來幹涉此事。
畢竟如今能扭轉皇帝想法意誌的估計也隻有這位公主了。
結果沒多久康華大長公主就在大朝的時候,讓林恩給她遞了一份折子,眾位大臣非常期待,然後聽完之後覺得公主的折子還不如不上。
康華大長公主的折子中說道,她不願意做皇太女和自己的性別沒有絲毫關係,隻是因為沒有興趣,她的興趣是走遍大啟的山川河流,乘風破浪徜徉大海,而不是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都是折子。
一輩子被關在京城的地方天地裏,明明是自己的天下,明明是天下之主卻跟坐牢一樣困在裏麵,每天和朝臣們比誰心更黑臉皮更厚,今天兵部要錢,明天戶部的倉庫裏老鼠都餓死,哪個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撥出去的賑災銀到了地方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一層。
關於這個天下都是從別人口中聽說的,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做無數好事即使輪迴才能投身皇家,從出生就吃穿不愁榮華富貴更是不缺,不好好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要去爭奪那方寸牢籠。
她表示不明白。
當然她同時也表示,她是因為有一個英明神武的弟弟,所以皇太女之位不要得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如果沒有能擔起重任的弟弟,那麽她必定會接過皇位,然後親手培養出合適的繼承人,然後退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並且她一直認為皇帝最好在六十歲之前退位,因為年紀越大越糊塗,這是不可避免的,多少帝王年輕的時候英明神武,年紀大了就老糊塗了,大啟不需要一個暮氣沉沉的皇帝,大啟需要的是新鮮的血液,才會朝氣蓬勃。
當然這個建議也是為了皇帝的身體著想,曆史上有哪個勤政的君王是長壽的,長壽的隻有吃喝玩樂的昏君,隻要不滅國他就很長壽。
五十八歲的皇帝抽了抽嘴角,看來他離老糊塗隻有一步之差的。
作為一個已經快要暮氣沉沉的老糊塗皇帝歎了口氣,心裏是有那麽一瞬間覺得被冒犯了,畢竟當了那麽多年的皇帝,但是之後卻是姑姑對他們兄弟的教誨,如今會這樣不顧及跟他說話的人怕是一隻手都沒有了。
下麵的朝臣隻當自己聾了,以前就耳聞過這位康華長公主的囂張跋扈之名,先帝還活著的時候都會被追著打,前不久皇位上的皇帝還被抽了一頓,但是這都是私下裏的,沒有想到明麵上都是如此毫不掩飾。
說皇帝老糊塗你可以退位了什麽的,絕對是作死啊!
但是皇帝一聲都沒有吭,別人哪裏敢吭,傳聞中的康華長公主可是比如今的裕親王難纏多了,裕親王下手還有個分寸,你還可以上皇帝上林駙馬那裏告狀,這位你上哪裏去告狀?去太廟哭麽?
沒看到皇帝被打也忍著麽?
不過這位大長公主都八十多歲了吧,這還真精神!
女官學校隻收十歲以下識字的小姑娘,那麽不識字的小姑娘怎麽辦?出門左轉有專門招收五歲以上小姑娘教識字的蒙童學堂。
這一天不光是京都,京都附近的人家,隻要有能力都把合適的小姑娘送來上學,為什麽呀?因為這學堂是康華大長公主開的,沒看到皇帝把自家的小公主都打包進去了麽?
皇帝一動,所少官員貴族跟著動,想想女兒將來能和這些貴人們做同窗那是多大的福氣,必須要去!
開學那天京都很是轟動,看熱鬧的人也非常的多。
元元三年的夫孝總算是滿了,脫了孝服就趕上了這種熱鬧,她早就心癢癢的不行了。
子明今兒倒是沒有功夫陪她,但也不拘著她,囑咐了不要靠近人群,不要亂吃外麵的東西,零零碎碎念叨了一遍,這才讓元元出門。
本來難得一次出門元元是想帶上元寶一起的,不過元寶如今已經進學,早上出門晚上才迴來,迴來還要做功課倒是比大人還要忙一些。
元元帶著帷帽坐上馬車,到了街口看見人潮遠遠就停了下來,隻見原本相對清冷的街道已經人滿為患,若不是有人維護著,估計那些學生都要被堵在街上進不了門了。
康華大長公主的事跡元元也聽過一些,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曾一度猜測這位會不會是一位現代的穿越前輩,但是能幹出搶繼母弟弟做駙馬這種事情的,應該不會是個穿的吧。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親上加親很正常,皇室倫常更是混亂,別說沒有血緣的舅舅了,就是親舅舅你要下死手也搶得過來,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近親聯姻不但是倫常上的問題,還有傳承不利的問題。
就算舅舅不是親的,但不膈應麽?
那可是後娘的弟弟絕對會被和諧的!
反正元元覺得如果是個現代的正常姑娘都下不去手的。
和元元的興致勃勃不一樣,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對康華大長公主有多大的興趣,哪怕聽了元元的腦洞也沒有放在心上。
後來元元也就不想了,因為她覺得自家大哥說的對,就算對方是穿越的那又怎麽樣呢?跟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麽關係。
難道他們兄妹四人要跑去和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認親?
萬一人家是那種喜歡獨穿不喜歡群穿的怎麽辦?人家康華大長公主的地位可比他們高多了,謹慎起見還是當不知道為好,認不認的以後如果有機會再看。
第141章
女官學校開學的熱潮一過去, 又一個話題冒出來了,嵐王府那個似乎克妻的世子去永國公府下聘了,求娶永國公府當年匆忙出嫁,後來先是死了婆婆轉年又死了丈夫的,寡居的四小姐。@
要說這兩個人的家世自然是沒有話說的。
永國公府的四小姐雖然見過的人不多,但是也很有豔名,若不是長得太過豔麗也不會匆匆嫁去西北, 憑著永國公府京都哪個王孫貴公子嫁不得?@
那一圈的人都知道, 這位四小姐出嫁之後, 現在的永國公夫人和當初還在家中的靜郡王世子妃, 母女倆每次看到柯家的人都跟要吃了她們一樣,前後兩任永國公更是把在朝堂上各種挑刺,他們就是明著針對, 誰叫你們柯家人嘴賤,還偏偏蠱惑那麽多人相信呢!
由此可見這位四小姐必定是個禍水尤物, 並且非常得永國公府長輩們的喜愛。
這樣一位年輕的寡婦照理應該很多人都盯著才是, 但是奈何人家嫁過去沒多久就死了婆婆, 轉過頭又死了丈夫,這命實在是有些兇了,, 於是大家就有些裹足不前了。
主要是條件差的沒有膽氣提, 怕永國公府覺得受到羞辱反而記恨他們, 條件好的又哪裏娶不到媳婦兒便要去娶一個命硬的寡婦,誰願意拿自家出色的兒子去試?
於是除了孝的元元雖然已經開始跟隨雪氏走動, 但是這方麵的意思雪氏一點沒有收到,她覺得這些人真是白瞎眼,雖然女婿已經有了,但是女兒的行情如此之差也是讓她非常不高興的。
說完了元元再說嵐王世子趙雲恆,這位的人品相貌是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就是整個京都也少有幾個人能及得上,但是他的命太兇了,細數一下這位從小到大的災難,簡直可以算倒黴透頂,更別說他還有嫡長子。
並且嫡長子都已經懂事了,這就很尷尬了,小戶人家嵐王府看不上,大戶人家也不願意把女兒往裏賠,當然但凡嵐王世子對這個嫡長子冷淡一些,嫡長子的外家弱勢一點,那麽說不定還會有人家願意把女兒嫁過來。
但是不巧這位嵐王府嫡長孫不但被世子如珠如寶地捧著,外家還是戰鬥力非常兇猛的都親王府,有想法的人都覺得還是洗洗睡吧。
於是頭幾年還有人向嵐王夫婦透露聯姻的意思,最近兩年連個聲響也沒有了。
@
但是這兩個人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剩下了,但是畢竟光是家世和臉就夠向往了,大家都願意看他們一輩子單身,然而現實是這兩個要結親了,兇命對兇命,也不知道是誰更兇一點
第142章
嵐王府抬去永國公府的聘禮, 比抬去都親王府求娶原來世子妃的時候也一點不差,滿滿當當的禮盒壓得挑擔的人擔子都是彎的, 一路吹吹打打繞過半個內城送進永國公府,嵐王府和永國公府門口都散著糖果, 看熱鬧的人一路跟隨別提多熱鬧。
當然如此多的人湊熱鬧不單單是因為下聘這件事情本身,而是因為這聘禮的數量讓人驚詫,然後紛紛坐等都親王府跳出來掐架。
本來娶繼室就要比原配差一等,對方還是寡婦再嫁,你自家家裏還有嫡長子,這種情況下不是應該少幾抬聘禮才對,一來顯示自己對於原配娘家的尊重, 二來也是為了嫡長子立威。
怎麽嵐王世子當初那麽深情後來更是對原配留的嫡長子珍愛萬分, 到了這裏就全都扔了?
京都老百姓看不懂,達官貴人們也看不太懂,但還是有人發現了嵐王世子和永國公府接觸的比較多, 不過人家也沒有多想,畢竟誰家也不是下聘了才開始議親的,一般都是早早就開始相看接觸了, 等到放出消息提親下聘那就已經到了板上釘釘不容更改的地步了。
大家都等著都親王府跳出來和永國公府開撕呢,結果等來的是都太妃往永國公府送了兩抬陪嫁。
這下子等著看戲的吃瓜群眾都懵逼了,這是啥意思?替外孫討好後媽?
這……似乎也說得過去……阿呸!
還記得都親王拉著爛菜葉子臭雞蛋砸高南王府的氣勢不?
還記得高南王府門口的潑皮無賴,一天不斷整整罵了一個月, 把高南王府前十八代祖宗後十八代子孫統統拎出來從裏罵到外的氣勢不?
這位王爺會知道討好兩個字怎麽寫, 別是那兩台陪嫁禮裝的是什麽嚇人的東西, 送去永國公府給未來的嵐王世子妃一個下馬威的吧!
群眾的腦洞是強大的,元元聽到街上的留言也是歎為觀止,居然已經有人開盤口打賭都親王府送的到底是什麽,什麽死的黑貓,單個鴛鴦,女戒,妾書,大啟律例,還有前任世子妃的衣衫鞋子尺寸,等進門之後,好做了燒給原配的。
各種各樣的,就沒有什麽好東西,當然也有極少數猜裏麵是財物的,不過那種都是抱著拿小錢博大彩的念頭。
萬一都親王府慫了呢?是示弱呢?
畢竟都親王府是厲害,但是沒有實權,而人家永國公府的世子爺都給北夷的嘉羅女王當了王夫了。
當時的那個轟動啊,簡直了!
京都多少大姑娘水淹秀閣,一時之間外麵繡坊的手帕都賣到脫銷。
還有沒有比夢中情郎成親新娘不是自己更讓人悲傷的麽?自然是有的,比如兩個夢中情郎在一起了!
試問大姑娘們哪裏受得了這樣的打擊,當時還是兩位世子的大婚,京都大街被堵得一動都不動,姑娘們膽小的湊個數,膽大的直接就叫著要新娘子出來讓她們看看!
最佳的夫婿人選轉眼變成女人也就罷了,但是迴頭又把另外一個金龜婿給搶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花轎和新郎被圍過來的貴女馬車堵得一動不能動,誰都沒有料到京都大姑娘們反應這麽大,除了哭鬧的姑娘們當然少不了看戲的人,好幾個跟著新郎迎親的看見自家妹妹、堂妹、表妹和族妹捏著帕子哭著要看新娘子,那表情真是一言難盡,看阿玨就跟看紅顏禍水一樣。
這大約就是古代版的追星了,兩邊的死忠粉女友粉各種粉,怎一個混亂能形容。
一貫謫仙一樣的阿玨也是額頭隱隱冒汗,感覺今天可能不能善了了。
不過很快大家就安靜下來了,花轎的簾子被撩了起來,嘉羅世子低頭從花轎裏出來,親王世子的吉服雖然是女式的,但是和普通的新娘世子妃裝扮有很大的不同,看上去格外的利落俊美。
嘉羅世子從花轎上下來的時候已經有人拿著紅毯往前鋪過去,阿玨的馬倒沒有被完全圍住,但是想要轉身卻做不到,想要下馬,那邊嘉羅世子已經大步走來,沒有絲毫扭捏地開口道:“掀蓋頭吧。”要不是蓋頭隻能新郎掀,一下花轎嘉羅世子自己就拿掉了,至於會不會阻礙她走路,這種事情當然是不存在!
別說蓋頭是有很大透明度的,就算看不清具體,但是隱隱綽綽的人影還是看得清的,就是嘉羅世子雙眼徹底被蒙上,以她的本事想要在人群中找到阿玨也並不難事。
是的,嘉羅世子就是這麽牛掰的。
當了皇帝的都會被拉下馬更何況隻是一個皇太女, 所以失敗的皇子們也隻是暫時消停了,不過皇帝不急, 他還有的是時間教導女兒,給女兒鋪平道路。
早年的時候他養兒子猶如養獒, 最終勝利者就可以從他手裏接過皇位,而這樣踏過腥風血雨上位的皇太子,皇帝並不覺得自己有必要給他做太多事情,因為這對於皇太子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做太多說不定兒子還嫌他弄權多事。
他想得很好,就算最後被兒子逼得退位做了太上皇,也表明兒子很有能力, 即使不能當一代明君, 也能當一代梟雄,最起碼這樣走上來的皇太子必須有足夠的腦子,就算他心狠手辣也沒有關係。
但是命運並沒有眷顧他這個天子, 他的皇子們倒是爭得不可開交,但是一個都算不得傑出,連特別仁厚的也沒有。
難道他們宮家的聰明人在上一代都投過來了?想想當初他那一輩京都的腥風血雨, 再想想他兒子們那粗淺的伎倆,和陰暗的心思,皇帝都想下罪己詔了。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他的兒子們不爭氣, 女兒卻很爭氣, 連外孫女都很爭氣。
想到這裏皇帝就想到了最小的十五公主, 當初他本來是要聘承爵的張家二房家的女兒做妃子的,結果張家耍了一個滑頭把大方的孤女給送了進來,當時他需要他們張家自然隻能忍下來,如今這麽多年過去了,張家越來越走下坡路。
當初天生神力的張家徹底斷了代,結果他的張貴人不但一次就給他生了個女兒,還生了個天生神力的,想想張家人當時的臉色,皇帝覺得鬱氣全消,也不打算折騰張家了,由得它慢慢衰敗吧。
天生神力的血脈已經是他們宮家了!
很高興的皇帝和皇後商量著絕對不能把女兒嫁出去,得給她招駙馬有了天生神力的還得姓宮,等血緣遠一些還可以嫁迴皇室。
皇後如今雖然依舊看著嬪妃們皇子皇女們難受,但是她已經調整了心態,而且皇帝已經承諾她以後再不會去那些嬪妃處了,沒有侍寢過的也統統要放出去另行婚嫁的。
皇帝本身也不是什麽好色之人,納妃一為皇位鞏固平衡勢力,二為子嗣。
前前後後一共不過二十多人,之前落馬的妃子們大大小小就有差不多十多個,現在在放出去一批,後宮裏就隻剩下小貓三兩隻了。
皇宮裏皇帝皇後在竭盡全力給皇太女鋪路,皇宮外麵也很熱鬧,因為大啟第一家女官學校開始收學生了。
開辦學校的不是別人正是康華大長公主。
本來皇子們還指望著這位姑奶奶撥亂反正,特別是聽說這位姑奶奶當初嚴辭皇太女之位,想來她是不會看著三公主當上皇太女不做聲的吧。
結果人家還真的不做聲。
頑固的大臣們不幹了,一波一波上門勸說康華大長公主出來幹涉此事。
畢竟如今能扭轉皇帝想法意誌的估計也隻有這位公主了。
結果沒多久康華大長公主就在大朝的時候,讓林恩給她遞了一份折子,眾位大臣非常期待,然後聽完之後覺得公主的折子還不如不上。
康華大長公主的折子中說道,她不願意做皇太女和自己的性別沒有絲毫關係,隻是因為沒有興趣,她的興趣是走遍大啟的山川河流,乘風破浪徜徉大海,而不是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都是折子。
一輩子被關在京城的地方天地裏,明明是自己的天下,明明是天下之主卻跟坐牢一樣困在裏麵,每天和朝臣們比誰心更黑臉皮更厚,今天兵部要錢,明天戶部的倉庫裏老鼠都餓死,哪個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撥出去的賑災銀到了地方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一層。
關於這個天下都是從別人口中聽說的,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做無數好事即使輪迴才能投身皇家,從出生就吃穿不愁榮華富貴更是不缺,不好好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要去爭奪那方寸牢籠。
她表示不明白。
當然她同時也表示,她是因為有一個英明神武的弟弟,所以皇太女之位不要得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如果沒有能擔起重任的弟弟,那麽她必定會接過皇位,然後親手培養出合適的繼承人,然後退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並且她一直認為皇帝最好在六十歲之前退位,因為年紀越大越糊塗,這是不可避免的,多少帝王年輕的時候英明神武,年紀大了就老糊塗了,大啟不需要一個暮氣沉沉的皇帝,大啟需要的是新鮮的血液,才會朝氣蓬勃。
當然這個建議也是為了皇帝的身體著想,曆史上有哪個勤政的君王是長壽的,長壽的隻有吃喝玩樂的昏君,隻要不滅國他就很長壽。
五十八歲的皇帝抽了抽嘴角,看來他離老糊塗隻有一步之差的。
作為一個已經快要暮氣沉沉的老糊塗皇帝歎了口氣,心裏是有那麽一瞬間覺得被冒犯了,畢竟當了那麽多年的皇帝,但是之後卻是姑姑對他們兄弟的教誨,如今會這樣不顧及跟他說話的人怕是一隻手都沒有了。
下麵的朝臣隻當自己聾了,以前就耳聞過這位康華長公主的囂張跋扈之名,先帝還活著的時候都會被追著打,前不久皇位上的皇帝還被抽了一頓,但是這都是私下裏的,沒有想到明麵上都是如此毫不掩飾。
說皇帝老糊塗你可以退位了什麽的,絕對是作死啊!
但是皇帝一聲都沒有吭,別人哪裏敢吭,傳聞中的康華長公主可是比如今的裕親王難纏多了,裕親王下手還有個分寸,你還可以上皇帝上林駙馬那裏告狀,這位你上哪裏去告狀?去太廟哭麽?
沒看到皇帝被打也忍著麽?
不過這位大長公主都八十多歲了吧,這還真精神!
女官學校隻收十歲以下識字的小姑娘,那麽不識字的小姑娘怎麽辦?出門左轉有專門招收五歲以上小姑娘教識字的蒙童學堂。
這一天不光是京都,京都附近的人家,隻要有能力都把合適的小姑娘送來上學,為什麽呀?因為這學堂是康華大長公主開的,沒看到皇帝把自家的小公主都打包進去了麽?
皇帝一動,所少官員貴族跟著動,想想女兒將來能和這些貴人們做同窗那是多大的福氣,必須要去!
開學那天京都很是轟動,看熱鬧的人也非常的多。
元元三年的夫孝總算是滿了,脫了孝服就趕上了這種熱鬧,她早就心癢癢的不行了。
子明今兒倒是沒有功夫陪她,但也不拘著她,囑咐了不要靠近人群,不要亂吃外麵的東西,零零碎碎念叨了一遍,這才讓元元出門。
本來難得一次出門元元是想帶上元寶一起的,不過元寶如今已經進學,早上出門晚上才迴來,迴來還要做功課倒是比大人還要忙一些。
元元帶著帷帽坐上馬車,到了街口看見人潮遠遠就停了下來,隻見原本相對清冷的街道已經人滿為患,若不是有人維護著,估計那些學生都要被堵在街上進不了門了。
康華大長公主的事跡元元也聽過一些,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曾一度猜測這位會不會是一位現代的穿越前輩,但是能幹出搶繼母弟弟做駙馬這種事情的,應該不會是個穿的吧。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親上加親很正常,皇室倫常更是混亂,別說沒有血緣的舅舅了,就是親舅舅你要下死手也搶得過來,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近親聯姻不但是倫常上的問題,還有傳承不利的問題。
就算舅舅不是親的,但不膈應麽?
那可是後娘的弟弟絕對會被和諧的!
反正元元覺得如果是個現代的正常姑娘都下不去手的。
和元元的興致勃勃不一樣,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對康華大長公主有多大的興趣,哪怕聽了元元的腦洞也沒有放在心上。
後來元元也就不想了,因為她覺得自家大哥說的對,就算對方是穿越的那又怎麽樣呢?跟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麽關係。
難道他們兄妹四人要跑去和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認親?
萬一人家是那種喜歡獨穿不喜歡群穿的怎麽辦?人家康華大長公主的地位可比他們高多了,謹慎起見還是當不知道為好,認不認的以後如果有機會再看。
第141章
女官學校開學的熱潮一過去, 又一個話題冒出來了,嵐王府那個似乎克妻的世子去永國公府下聘了,求娶永國公府當年匆忙出嫁,後來先是死了婆婆轉年又死了丈夫的,寡居的四小姐。@
要說這兩個人的家世自然是沒有話說的。
永國公府的四小姐雖然見過的人不多,但是也很有豔名,若不是長得太過豔麗也不會匆匆嫁去西北, 憑著永國公府京都哪個王孫貴公子嫁不得?@
那一圈的人都知道, 這位四小姐出嫁之後, 現在的永國公夫人和當初還在家中的靜郡王世子妃, 母女倆每次看到柯家的人都跟要吃了她們一樣,前後兩任永國公更是把在朝堂上各種挑刺,他們就是明著針對, 誰叫你們柯家人嘴賤,還偏偏蠱惑那麽多人相信呢!
由此可見這位四小姐必定是個禍水尤物, 並且非常得永國公府長輩們的喜愛。
這樣一位年輕的寡婦照理應該很多人都盯著才是, 但是奈何人家嫁過去沒多久就死了婆婆, 轉過頭又死了丈夫,這命實在是有些兇了,, 於是大家就有些裹足不前了。
主要是條件差的沒有膽氣提, 怕永國公府覺得受到羞辱反而記恨他們, 條件好的又哪裏娶不到媳婦兒便要去娶一個命硬的寡婦,誰願意拿自家出色的兒子去試?
於是除了孝的元元雖然已經開始跟隨雪氏走動, 但是這方麵的意思雪氏一點沒有收到,她覺得這些人真是白瞎眼,雖然女婿已經有了,但是女兒的行情如此之差也是讓她非常不高興的。
說完了元元再說嵐王世子趙雲恆,這位的人品相貌是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就是整個京都也少有幾個人能及得上,但是他的命太兇了,細數一下這位從小到大的災難,簡直可以算倒黴透頂,更別說他還有嫡長子。
並且嫡長子都已經懂事了,這就很尷尬了,小戶人家嵐王府看不上,大戶人家也不願意把女兒往裏賠,當然但凡嵐王世子對這個嫡長子冷淡一些,嫡長子的外家弱勢一點,那麽說不定還會有人家願意把女兒嫁過來。
但是不巧這位嵐王府嫡長孫不但被世子如珠如寶地捧著,外家還是戰鬥力非常兇猛的都親王府,有想法的人都覺得還是洗洗睡吧。
於是頭幾年還有人向嵐王夫婦透露聯姻的意思,最近兩年連個聲響也沒有了。
@
但是這兩個人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剩下了,但是畢竟光是家世和臉就夠向往了,大家都願意看他們一輩子單身,然而現實是這兩個要結親了,兇命對兇命,也不知道是誰更兇一點
第142章
嵐王府抬去永國公府的聘禮, 比抬去都親王府求娶原來世子妃的時候也一點不差,滿滿當當的禮盒壓得挑擔的人擔子都是彎的, 一路吹吹打打繞過半個內城送進永國公府,嵐王府和永國公府門口都散著糖果, 看熱鬧的人一路跟隨別提多熱鬧。
當然如此多的人湊熱鬧不單單是因為下聘這件事情本身,而是因為這聘禮的數量讓人驚詫,然後紛紛坐等都親王府跳出來掐架。
本來娶繼室就要比原配差一等,對方還是寡婦再嫁,你自家家裏還有嫡長子,這種情況下不是應該少幾抬聘禮才對,一來顯示自己對於原配娘家的尊重, 二來也是為了嫡長子立威。
怎麽嵐王世子當初那麽深情後來更是對原配留的嫡長子珍愛萬分, 到了這裏就全都扔了?
京都老百姓看不懂,達官貴人們也看不太懂,但還是有人發現了嵐王世子和永國公府接觸的比較多, 不過人家也沒有多想,畢竟誰家也不是下聘了才開始議親的,一般都是早早就開始相看接觸了, 等到放出消息提親下聘那就已經到了板上釘釘不容更改的地步了。
大家都等著都親王府跳出來和永國公府開撕呢,結果等來的是都太妃往永國公府送了兩抬陪嫁。
這下子等著看戲的吃瓜群眾都懵逼了,這是啥意思?替外孫討好後媽?
這……似乎也說得過去……阿呸!
還記得都親王拉著爛菜葉子臭雞蛋砸高南王府的氣勢不?
還記得高南王府門口的潑皮無賴,一天不斷整整罵了一個月, 把高南王府前十八代祖宗後十八代子孫統統拎出來從裏罵到外的氣勢不?
這位王爺會知道討好兩個字怎麽寫, 別是那兩台陪嫁禮裝的是什麽嚇人的東西, 送去永國公府給未來的嵐王世子妃一個下馬威的吧!
群眾的腦洞是強大的,元元聽到街上的留言也是歎為觀止,居然已經有人開盤口打賭都親王府送的到底是什麽,什麽死的黑貓,單個鴛鴦,女戒,妾書,大啟律例,還有前任世子妃的衣衫鞋子尺寸,等進門之後,好做了燒給原配的。
各種各樣的,就沒有什麽好東西,當然也有極少數猜裏麵是財物的,不過那種都是抱著拿小錢博大彩的念頭。
萬一都親王府慫了呢?是示弱呢?
畢竟都親王府是厲害,但是沒有實權,而人家永國公府的世子爺都給北夷的嘉羅女王當了王夫了。
當時的那個轟動啊,簡直了!
京都多少大姑娘水淹秀閣,一時之間外麵繡坊的手帕都賣到脫銷。
還有沒有比夢中情郎成親新娘不是自己更讓人悲傷的麽?自然是有的,比如兩個夢中情郎在一起了!
試問大姑娘們哪裏受得了這樣的打擊,當時還是兩位世子的大婚,京都大街被堵得一動都不動,姑娘們膽小的湊個數,膽大的直接就叫著要新娘子出來讓她們看看!
最佳的夫婿人選轉眼變成女人也就罷了,但是迴頭又把另外一個金龜婿給搶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花轎和新郎被圍過來的貴女馬車堵得一動不能動,誰都沒有料到京都大姑娘們反應這麽大,除了哭鬧的姑娘們當然少不了看戲的人,好幾個跟著新郎迎親的看見自家妹妹、堂妹、表妹和族妹捏著帕子哭著要看新娘子,那表情真是一言難盡,看阿玨就跟看紅顏禍水一樣。
這大約就是古代版的追星了,兩邊的死忠粉女友粉各種粉,怎一個混亂能形容。
一貫謫仙一樣的阿玨也是額頭隱隱冒汗,感覺今天可能不能善了了。
不過很快大家就安靜下來了,花轎的簾子被撩了起來,嘉羅世子低頭從花轎裏出來,親王世子的吉服雖然是女式的,但是和普通的新娘世子妃裝扮有很大的不同,看上去格外的利落俊美。
嘉羅世子從花轎上下來的時候已經有人拿著紅毯往前鋪過去,阿玨的馬倒沒有被完全圍住,但是想要轉身卻做不到,想要下馬,那邊嘉羅世子已經大步走來,沒有絲毫扭捏地開口道:“掀蓋頭吧。”要不是蓋頭隻能新郎掀,一下花轎嘉羅世子自己就拿掉了,至於會不會阻礙她走路,這種事情當然是不存在!
別說蓋頭是有很大透明度的,就算看不清具體,但是隱隱綽綽的人影還是看得清的,就是嘉羅世子雙眼徹底被蒙上,以她的本事想要在人群中找到阿玨也並不難事。
是的,嘉羅世子就是這麽牛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