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方德生一行三人到了漢口,此時的武漢三鎮雖仍在國民黨手中,卻處處是風雨飄搖的景象,碼頭上、車站裏,到處擠滿逃難的人流,國軍還在用心經營長江防線,滿大街晃著三五成群的士兵,方德生按照哥哥部隊的番號和地址卻沒找到他,入眼是空落破舊的營房,寂寂無人。他們問附近的一位白發老者,說是隊伍早開走了,具體到哪兒去了,他也不知道,幾個人失望躊躇,裴文軍說他有一個表兄在漢口教書,且再去找他看看,這次芝麻開門,很順利地找到了,三人將就著在表兄處歇了一晚,這位文弱的眼鏡教員問他們有何打算,三人茫然不知所措。表兄憂心忡忡地告訴他們,目前國家形勢十分危急,政府正把大批物資運往台灣,國軍士氣低迷,武漢看來很難守住,國民黨為了蓄積力量,眼下蔣經國領導的三民主義青年團正在武漢招募流亡學生。他們正組織一個流亡中學,如果願意,可以去報名。裴文軍立即決定去報名,他說裴家是紫水最有名的大地主,他絕不能迴去等著被解放,李慶生也要跟政府走,走一步講一步,方德生便不多說什麽,戰亂的歲月一切都瞬息萬變,誰都無法確切把握住什麽,一切隨命吧。
次日吃過早飯,三人謝過表兄,找到報名處,已聚了不少年青人,一個瘦高的長衫教師立即給他們登記了姓名,編號排隊。一天後,漆黑的深夜裏,低沉的命令聲把他們從睡夢中喝醒,那些酣睡的,也沒人叫,一陣手忙腳亂的緊急集合之後,他們在著名的黃鶴樓下被送上輪船,向南駛去。
低闊的長江麵上陣陣北風鳴咽,起伏的船身劃過風浪而行,方德生與裴、李一起坐在昏暗陰冷的船艙裏,望著艙頂上那微弱的燈光朦朧入睡,周圍都是和他們一樣的年青人,有人磕睡,有人嘔吐,有人大睜著茫然的眼睛不知想些什麽,大家沉默一片,沒有人交談,輪船載著這樣一群亂世青年,奔向他們還來不及想的未知。
小船穿江過海,日夜兼程,方德生的雙腳再次踏上陸地,他們已站在基隆港,迎麵青山壁立,宛如一座翠屏,入眼都是陌生青翠的熱帶植物,他們一行人改乘小火車抵達台北,初來一個完全生疏的地方,三個青年人心中都一片無助,身上那點錢能維持多久的生活?除了去當兵,好像也沒有其它更好的路可走,他們商量一番,三個人一起加入陸軍,開始了嚴格的訓練。
就在這段時間裏,大陸戰局風卷殘雲,四月二十三日,解放軍攻占南京,五月,武漢易主,上海失守,國軍退守台灣,兩岸對峙局麵即已形成。
台灣這邊,自三月一日起開始限製軍公教及旅客入境,以作防共的萬全準備,五月二十日宣布戒嚴,封鎖了基隆、高雄兩處港口,嚴厲的戒嚴法使人觸目驚心——“擾亂治安者處死”、“禁止非法集會結社遊行請願與罷課”、“新聞雜誌圖書開始管製”……
方德生與同伴們一起靜聽戒嚴令的宣讀,最近一段時期的訓練,常讓他感到受不了,出操跑步在熱帶海島岩漿般流下來的毒太陽下,他幾次昏倒過去,被送到急救室,醒來後略事休息,隨即歸隊,開飯時,他一聞到小魚煮辣椒就想作嘔。
“又是小魚煮辣椒!快把人吃死了!”有人拿筷子敲碗邦邦響,不滿而憤怒,這一陳不變的菜把他們的腸胃都吃壞了。
方德生的一百大洋派上了用場,每當忍受不了軍中的飯菜,便拿出幾塊大洋,約著裴、李二人上街去吃頓小館子,光複不久的台灣物質饋乏,往往是花了好幾倍的價錢才能吃到一點象樣的東西。裴李二人也輪流作東,年青人講義氣,臉皮薄,別人知道他們帶錢,難免有時向他幾人借一借,況且大家一同被時代的大浪打到台灣,有同船過渡之感,有了錢便還,沒有找誰要去?方德生的一點錢很快像水一樣流盡了。
還剩秋月的一對手鐲被他精心地保存著,這是他們恩愛的信物,薄薄的涼夜裏,月光穿過窗欞,照在一排排熟睡的身體上,方德生聽著同伴們咻咻的唿吸聲和高低起伏的鼾聲,悄悄地摸出那對鐲子,無言地把玩,他想起他那間水仙花香輕飄的洞房,秋月溫軟光潔的胴體,嗓子裏升起渴的感覺,渾身燥熱,他煩惱地轉側兩次,夜裏沒人看見他的臉紅燙,間或有幾個和他一樣夜不成眠的人坐起來又躺下,他把臉枕在手背上,祈求一個真切的夢。
清晨起床的號聲催醒他,他用力一抖軍服穿上,似要把昨夜的相思抖落在地,他踩著這些情緒碎片第一個跑步上操,肩負起保衛大台灣的重任,可他的心裏並沒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神聖念頭,他想的是什麽時候反攻勝利他好迴家,至於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他覺得整個的混亂且迷惘,三民主義,吾黨所從,那應該是對的,共產主義是什麽?他完全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他一步不差地跟在隊列裏往前跑,嗒嗒嗒的腳步聲響在台北的操場上。
信仰也罷,思念也好,那都屬於精神上的,對方德生來講,最實在的事情是,高強度的訓練,糟糕的夥食,讓這個在家裏一向豐衣足食的二少爺苦不堪言,很快地黑瘦下來。他原想把赤金鐲子留著等將來迴家時感覺還給秋月,最終,愛情在饑餓麵前投了降,有一天下操後,他頭暈眼花,險些昏倒,便決定把鐲子賣掉去換點吃的。以後有了錢,再給秋月買副新的。他這樣想,也沒覺得特別慚愧,裴文軍和李慶生二人都帶有一些金銀手飾,也都慢慢地換了錢使。
他把手鐲揣進兜裏,邀了裴、李兩個一同上街去,台北的大街幹淨得一塵不染,柏油路在太陽下發著藍光,腳穿木屣身著和服的人們款款走過,發出清脆的聲音,一派日本風情,高大健壯的裴文軍帶領他們兩人走進一條小街,遠遠看到一戶小門店,門頭上挑出塊紅底黃字的招牌,有三三兩兩的人進出,看樣子多是從大陸來的。裴文軍說:“我的幾樣東西全是在這個小金鋪換成錢的,價格還算公道。”
方德生走進門內打量這片小店,鋪麵很小,倒也敞亮,雪洞似的幹淨,靠裏設著唯一的一隻半高玻璃小櫃台,裏麵陳列著一些耳環、戒指、鐲子之類的首飾,一個瘦瘦的中年男人坐在櫃台旁邊專心地細細敲打一枚金戒指,差不多快完工了,方德生掏出那對鐲子,老板娘走來接過去,看了看,不吱聲,遞給那男人,那人拿在手裏反複地掂了幾下,仔細地看,然後點點頭說:“不錯,成色足。”又打量了一眼德生,問道:“年青人,你要多少錢?”明顯他就是老板。
德生考慮著大致說了一個價,那男人搖頭笑笑,裴文軍和李慶生幫忙討價,雙方僵持了一會兒,老板娘精明地化解道:“先生們,他出的價錢已經很好啦,我知道你們從大陸來,不容易,可我們也難啦,你想想,一下子從大陸過來那麽多人,什麽東西都漲價,您總得讓我有點賺頭吧?”
德生猶豫片刻,便點頭成交,拿了錢,三人徑直去找吃的,德生自嘲道:“一對金鐲,隻夠我們下幾頓館子。”
李慶生蹙了一下濃眉苦笑道:“你忘了?我媽的一個金戒指才換了一塊豬肝,我們三個那次還沒過足豬肝湯癮。”
裴文軍說:“虧了頓豬肝湯,好幾天我的頭不暈。”
找了家幹淨的小飯館,三個好朋友要了雞湯、包子,好好地飽餐了一頓,說起紫水,天涯似的渺茫。
結完帳出門口,迎麵走來幾位年輕軍官,看樣子也是來解饞的,內中有一人正是方德生急著要找的哥哥方德民,兄弟倆人就這麽偶然的、戲劇性地在台北一條小街上碰了麵,上演了那個時代千萬種離奇際遇之一幕,兄弟倆緊緊抓著對方的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圍幾個隻身來台的朋友又高興又羨慕,說:“嘿,看兄弟喜相逢。”
找到哥哥,方德生的心不再空飄飄的不著地,兄弟二人共敘許多家事,德生告訴哥哥媽媽臨別的話,要是覺得外麵不好呆就都迴家去,現在大陸已完全淪陷,可迴不去了,那個時期,台灣經常有“匪諜”案發生,德民因此提醒德生,做事交友都要留神,德生點頭,繼而又困惑地說: “平時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誰知道誰是匪諜呀?我又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晴。”
德民神色凝重地告誡弟弟:“是叫你自己說話小心,用更清明的理智監督自己,以免別人說你思想有問題。”那時的台灣,說誰思想有問題可是很嚴重的事情。方德民到底比方德生年長幾歲,又在戰火中穿梭了幾年,自有一種機警和成熟的氣質。可他不久就生了病,是在抗戰中留下的舊傷複發,在醫院住了很長時間,出院以後,改做消防警察。
方德生不久也進入了國防部政治幹部訓練班,住在北投,畢業之後,被派駐金門。
次日吃過早飯,三人謝過表兄,找到報名處,已聚了不少年青人,一個瘦高的長衫教師立即給他們登記了姓名,編號排隊。一天後,漆黑的深夜裏,低沉的命令聲把他們從睡夢中喝醒,那些酣睡的,也沒人叫,一陣手忙腳亂的緊急集合之後,他們在著名的黃鶴樓下被送上輪船,向南駛去。
低闊的長江麵上陣陣北風鳴咽,起伏的船身劃過風浪而行,方德生與裴、李一起坐在昏暗陰冷的船艙裏,望著艙頂上那微弱的燈光朦朧入睡,周圍都是和他們一樣的年青人,有人磕睡,有人嘔吐,有人大睜著茫然的眼睛不知想些什麽,大家沉默一片,沒有人交談,輪船載著這樣一群亂世青年,奔向他們還來不及想的未知。
小船穿江過海,日夜兼程,方德生的雙腳再次踏上陸地,他們已站在基隆港,迎麵青山壁立,宛如一座翠屏,入眼都是陌生青翠的熱帶植物,他們一行人改乘小火車抵達台北,初來一個完全生疏的地方,三個青年人心中都一片無助,身上那點錢能維持多久的生活?除了去當兵,好像也沒有其它更好的路可走,他們商量一番,三個人一起加入陸軍,開始了嚴格的訓練。
就在這段時間裏,大陸戰局風卷殘雲,四月二十三日,解放軍攻占南京,五月,武漢易主,上海失守,國軍退守台灣,兩岸對峙局麵即已形成。
台灣這邊,自三月一日起開始限製軍公教及旅客入境,以作防共的萬全準備,五月二十日宣布戒嚴,封鎖了基隆、高雄兩處港口,嚴厲的戒嚴法使人觸目驚心——“擾亂治安者處死”、“禁止非法集會結社遊行請願與罷課”、“新聞雜誌圖書開始管製”……
方德生與同伴們一起靜聽戒嚴令的宣讀,最近一段時期的訓練,常讓他感到受不了,出操跑步在熱帶海島岩漿般流下來的毒太陽下,他幾次昏倒過去,被送到急救室,醒來後略事休息,隨即歸隊,開飯時,他一聞到小魚煮辣椒就想作嘔。
“又是小魚煮辣椒!快把人吃死了!”有人拿筷子敲碗邦邦響,不滿而憤怒,這一陳不變的菜把他們的腸胃都吃壞了。
方德生的一百大洋派上了用場,每當忍受不了軍中的飯菜,便拿出幾塊大洋,約著裴、李二人上街去吃頓小館子,光複不久的台灣物質饋乏,往往是花了好幾倍的價錢才能吃到一點象樣的東西。裴李二人也輪流作東,年青人講義氣,臉皮薄,別人知道他們帶錢,難免有時向他幾人借一借,況且大家一同被時代的大浪打到台灣,有同船過渡之感,有了錢便還,沒有找誰要去?方德生的一點錢很快像水一樣流盡了。
還剩秋月的一對手鐲被他精心地保存著,這是他們恩愛的信物,薄薄的涼夜裏,月光穿過窗欞,照在一排排熟睡的身體上,方德生聽著同伴們咻咻的唿吸聲和高低起伏的鼾聲,悄悄地摸出那對鐲子,無言地把玩,他想起他那間水仙花香輕飄的洞房,秋月溫軟光潔的胴體,嗓子裏升起渴的感覺,渾身燥熱,他煩惱地轉側兩次,夜裏沒人看見他的臉紅燙,間或有幾個和他一樣夜不成眠的人坐起來又躺下,他把臉枕在手背上,祈求一個真切的夢。
清晨起床的號聲催醒他,他用力一抖軍服穿上,似要把昨夜的相思抖落在地,他踩著這些情緒碎片第一個跑步上操,肩負起保衛大台灣的重任,可他的心裏並沒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神聖念頭,他想的是什麽時候反攻勝利他好迴家,至於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他覺得整個的混亂且迷惘,三民主義,吾黨所從,那應該是對的,共產主義是什麽?他完全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他一步不差地跟在隊列裏往前跑,嗒嗒嗒的腳步聲響在台北的操場上。
信仰也罷,思念也好,那都屬於精神上的,對方德生來講,最實在的事情是,高強度的訓練,糟糕的夥食,讓這個在家裏一向豐衣足食的二少爺苦不堪言,很快地黑瘦下來。他原想把赤金鐲子留著等將來迴家時感覺還給秋月,最終,愛情在饑餓麵前投了降,有一天下操後,他頭暈眼花,險些昏倒,便決定把鐲子賣掉去換點吃的。以後有了錢,再給秋月買副新的。他這樣想,也沒覺得特別慚愧,裴文軍和李慶生二人都帶有一些金銀手飾,也都慢慢地換了錢使。
他把手鐲揣進兜裏,邀了裴、李兩個一同上街去,台北的大街幹淨得一塵不染,柏油路在太陽下發著藍光,腳穿木屣身著和服的人們款款走過,發出清脆的聲音,一派日本風情,高大健壯的裴文軍帶領他們兩人走進一條小街,遠遠看到一戶小門店,門頭上挑出塊紅底黃字的招牌,有三三兩兩的人進出,看樣子多是從大陸來的。裴文軍說:“我的幾樣東西全是在這個小金鋪換成錢的,價格還算公道。”
方德生走進門內打量這片小店,鋪麵很小,倒也敞亮,雪洞似的幹淨,靠裏設著唯一的一隻半高玻璃小櫃台,裏麵陳列著一些耳環、戒指、鐲子之類的首飾,一個瘦瘦的中年男人坐在櫃台旁邊專心地細細敲打一枚金戒指,差不多快完工了,方德生掏出那對鐲子,老板娘走來接過去,看了看,不吱聲,遞給那男人,那人拿在手裏反複地掂了幾下,仔細地看,然後點點頭說:“不錯,成色足。”又打量了一眼德生,問道:“年青人,你要多少錢?”明顯他就是老板。
德生考慮著大致說了一個價,那男人搖頭笑笑,裴文軍和李慶生幫忙討價,雙方僵持了一會兒,老板娘精明地化解道:“先生們,他出的價錢已經很好啦,我知道你們從大陸來,不容易,可我們也難啦,你想想,一下子從大陸過來那麽多人,什麽東西都漲價,您總得讓我有點賺頭吧?”
德生猶豫片刻,便點頭成交,拿了錢,三人徑直去找吃的,德生自嘲道:“一對金鐲,隻夠我們下幾頓館子。”
李慶生蹙了一下濃眉苦笑道:“你忘了?我媽的一個金戒指才換了一塊豬肝,我們三個那次還沒過足豬肝湯癮。”
裴文軍說:“虧了頓豬肝湯,好幾天我的頭不暈。”
找了家幹淨的小飯館,三個好朋友要了雞湯、包子,好好地飽餐了一頓,說起紫水,天涯似的渺茫。
結完帳出門口,迎麵走來幾位年輕軍官,看樣子也是來解饞的,內中有一人正是方德生急著要找的哥哥方德民,兄弟倆人就這麽偶然的、戲劇性地在台北一條小街上碰了麵,上演了那個時代千萬種離奇際遇之一幕,兄弟倆緊緊抓著對方的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圍幾個隻身來台的朋友又高興又羨慕,說:“嘿,看兄弟喜相逢。”
找到哥哥,方德生的心不再空飄飄的不著地,兄弟二人共敘許多家事,德生告訴哥哥媽媽臨別的話,要是覺得外麵不好呆就都迴家去,現在大陸已完全淪陷,可迴不去了,那個時期,台灣經常有“匪諜”案發生,德民因此提醒德生,做事交友都要留神,德生點頭,繼而又困惑地說: “平時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誰知道誰是匪諜呀?我又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晴。”
德民神色凝重地告誡弟弟:“是叫你自己說話小心,用更清明的理智監督自己,以免別人說你思想有問題。”那時的台灣,說誰思想有問題可是很嚴重的事情。方德民到底比方德生年長幾歲,又在戰火中穿梭了幾年,自有一種機警和成熟的氣質。可他不久就生了病,是在抗戰中留下的舊傷複發,在醫院住了很長時間,出院以後,改做消防警察。
方德生不久也進入了國防部政治幹部訓練班,住在北投,畢業之後,被派駐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