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祖母的背晦運氣從此就來了。
我的父親和母親,這一對昂揚向上的五十年代熱血青年,在一九六二年被從西寧下放迴農村,原因很簡單,中蘇關係破裂,他們公司的蘇聯專家全部撤走,公司隨之解散,除少部分幹部和技術人員留,絕大部分人被遣散下放。我的父母迴到了蔡連河邊的王圍孜村,當了農民。
我母親玉珍在城市裏出生長大,初到農村,鬧了無數笑話;從彎曲的小路上掉到田裏,把麥苗當韭菜,芝麻當荊芥,別人笑她,她自己哈哈笑得比誰都響,她看見蝴蝶。小飛鳥,總會驚喜地大叫:“快來看,一隻花蝴蝶!”身邊匆忙而過的農婦農夫好笑地掃她一眼,揶揄道:“那你還不趕快去逮一隻?”她當真去逮,別人已笑著走遠了。她年青單純的眼睛對著紅的花。綠的苗。藍藍的天,一閃一閃地發出熱忱的光亮,世界在她眼前繁花似錦,美好得如宣傳畫上描繪的遠景。
她穿著從城裏帶來的各種時髦衣服,燕子領。圓領上衣。工裝褲,惹得村裏一身土布衣裳的年輕媳婦眼熱,年長些的婦人則為她的日後擔憂;這吃苦受罪的日子她能過得慣嗎?有人好意地提醒她:“農村生活苦,方家又是地主,你還是想辦法走吧。”她激動得滿臉通紅,用隻屬於那個時代的忠誠口氣說:“毛主席說過,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裏大有作為。”弄得勸說她的人很沒意思,一字不識的鄉下人哪裏懂得毛主席的話,見她不走,漸漸對這個城裏人失去了好奇和敬意。眾人都說她是傻大姐,缺心眼兒。其實,我母親是一個特別天真的人。頭腦簡單。脾氣爆燥,對任何人都坦誠得毫不設防,當初國家號召幹部職工下放,她熱烈地讚成響應,手捧報紙上的最高指示,兩眼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懷著興奮和好奇的心情來到農村,決心一輩子紮根這裏,她身體結實,健康紅潤,沒費多大困難就學會各種農活。我祖父母對她很好,能不好嗎?他們大女兒遠在城市,小女兒夭折躺到地下,媳婦就成為女兒。可是時間一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繁重的農村生活在她心裏由新奇到厭惡。再迴首看城市,已與她隔了一條滔滔天河,迴不去了,她懊喪。後悔。心灰意冷,時常整夜地煩惱。而我的父親也讓她失望無比,父親自幼嬌生慣養,解放後也一直上學工作,沒有真正受過苦,性格裏又缺乏祖母的剛強和祖父的靈活,是個懦弱書生,怕苦怕累,叫他挑兩擔水,他隻挑一擔,派他犁田,他放牛吃草,自己坐到田埂上看閑書,再不然躺下睡一覺,加之出身不好,凡事膽小,在外遭人欺淩不敢還擊,久而久之,人就慢慢地委瑣了。
母親的失意落寞和父親的懶散無望織成黑色的蠶繭,裹住了祖父母晚年的天空,好在他們還有一輪明月從遠遠的洛陽城照過來,我德美姑媽給了他們一縷精神上的安慰,方家的上空雖不明亮也不甚於完全漆黑一片。祖父每月有固定工資,祖母又會悉心調理生活,家裏的日子比周圍純粹的農民家庭要好得多。
隨著哥哥和我的相繼出生,家裏就兒啼女哭起來,祖父母很高興,有哭啼聲就有希望,也有快樂。雖然這希望是多麽渺茫。然而,快樂卻是從心底溢出來的,那是生命本身帶來的。據說祖父曾讓我哥哥打他新理的光頭,打一次獎勵一顆糖,糖塊在那年頭比現在的屈臣氏糖珍稀多了。我就沒有這樣的好福氣,我是個女孩,本已不討喜歡,再加上我時運不好,趕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之歌聲中來到世上。那時祖父已如驚弓之鳥,像他這樣的牛鬼蛇神,在激烈革命的照妖鏡前,不嚇得屁滾尿流才怪。請不要怪我用詞不雅,屁滾尿流是當年形容階級敵人的常用詞,我至今仍能迴想起一大堆那個時代的詞語:篡黨奪權,判徒內奸,走狗,砸爛,野心家,陰謀家……等等,諸如此類。我有時一個人想著想著就仿佛迴到了從前,那時我家的土牆上貼滿了報紙,上麵全是這樣的話,在幽黯的屋子裏發出神秘的光。
文化大革命來到蔡連河人民醫院時,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早被打翻在地。其中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估計也流放到江西去了。我祖父日夜思索,試圖理解這場運動,那些狂熱的口號,激烈的揪鬥場麵,他越來越難以理解,是不是社會又要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怎麽變?他完全不明白,每日依舊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卻覺得自己再也跟不上時代了。他不知道要往哪裏去,眼前總有一片黑影晃動,不滿六十歲的人,須眉皆白,他想自己年紀也大了。少說話多幹活總沒錯。 開會學習他也非常認真,總是最早到的人。
到了秋日,蔡連河邊幾棵殘存的野蘆葦開起黃白色的綿綿花朵,微涼的西北風吹來幹草的香氣,天又藍又高,祖父照例背著藥箱去醫院,當他一腳跨進醫院的重紅色大門時,灰灰的地上躺著一具屍體,赤裸的雙腳滿是泥汙。這不是常院長嗎?怎麽會?……
“昨夜從蔡公橋頭跳岩而死,一大早幾個趕集的過路人瞧見送過來的。”守門老頭說。
祖父也不願多說話,徑直走進自己的診室,他心頭的那一麵小撥浪鼓又“不咚,不咚”地響起來,土改那年的感覺又迴來了。他顫抖地給自己倒杯水,幾口喝下去,一腔熱氣募地上到臉上,燒得顴骨發紅,他勉強坐到診桌前,就有病號來看病,他強迫自己專心診斷,給病人把脈,隻隻伸過來的手都似乎是常院長的手,他感到陣陣麻冷惡心,要嘔吐,便對病人說:“對不起,稍等片刻,我去看看革命形勢,可能正是一片大好。”
他急步出診室,來至大門口,紅衛兵宣傳隊正在街上遊行,醫院裏大部分同事跟去看熱鬧,祖父見四周無人,連忙跑迴自己的小房間,抽出床底下的舊蘆席,來給常院長蓋上,看門老頭對他眨眨眼,他忙皺眉說:“怕嚇著了來看病的鄉鄰。”
常院長是蔡連河公社醫院的業務尖子,為人正直,與祖父來往密切,兩人常在一起切磋醫術,自文革爆發以來,就不斷受到衝擊,造反派罵他是反動學術權威,不停地批鬥與折磨,導致他精神的徹底崩潰,最終走上不歸路。
祖父看著地上死狗一樣躺著的老朋友。老上級,悲恐莫名。他的頭陣陣緊痛,他最信賴的共產黨員,最可靠的柱石倒塌,他的世界搖搖欲墜。天高氣爽的秋日一下子寒冷悲涼起來,他無精打采迴到診室,疲倦。四肢無力。心神不安,看了一兩個病號,就暈倒在診桌前,由兩個小學徒醫生扶他迴房,護理他吃了藥,離開了。
祖父沉沉地躺著,也沒吃中午飯,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他從窗戶裏看到常院長的家人流著淚把其遺體裝上板車拉走,蘆席沒蓋住的那兩隻泥赤腳,在車子的顛跋中一晃一動,祖父不敢出去送行,他隻覺得自己的雙腳陣陣發冷,沒有穿鞋,仿佛就是那車上的兩隻死人腳。
醫院裏幾個不學無術的家夥正鬧得厲害。特別是那個鍋爐工小齊,整日瞪著一雙牛眼睛找茬兒。院長自殺了,作為主要業務骨幹的祖父也不好過,看風聲是在劫難逃,怎麽過?主動找小齊他們檢討?話又該怎麽說?
天漸漸暗下來,風嗚嗚地從玻璃窗裏灌進小屋,一塊灰暗的雲像舊棉絮似地靜靜壓到窗前,祖父默坐在將黑未黑的空虛裏,感覺人類萬有皆已死盡,他的心,異常憂鬱。在黑暗中坐到半夜,他胡亂躺下,惡夢一個接一個,時時驚醒,冷汗涔涔。
次日,祖父徹底病倒,小齊他們一看他要死將埋的樣子,不由得相視大笑;在文化大革命的滾滾洪流麵前,一小撮階級敵人嚇得屁滾尿流。他們通知我父母,帶著地主份子方仁樹滾迴去!就把對祖父的革命完成了,沒打沒罵,更沒有戴高帽子遊街,隻叫他滾迴去深刻反省自己的反動本質,多麽慶幸!所以我認為祖父比許多人都幸運,有人是 高級幹部還蹲牛棚挨打呢。
迴到家的祖父整夜整夜不能入睡,猛烈地咳嗽,無力說話。無論祖母和我父母怎樣細心地調藥弄湯,病情仍不見好轉,他臉色蠟黃,昏昏沉沉地平躺在印藍花土布被子裏,有一聲沒一聲地輕輕呻吟,他的生命像一盞耗盡了油的燈,火光漸次暗下去。
“我就知道他這迴不行了,看他的眼睛連白光也沒了,空洞洞的,像兩團燒罷的炭灰,喂飯給他,略吃兩口,便頭一歪,不吃了,問他,也無話,隻是用力捏著我的手,房裏光線不太好,屋頂上明瓦透進一片黃白的光,我還是清楚地看到眼角總滲著淚水。替他擦了,又流出來。我明白他的心思:擔心你梁二媽和夢青姐的處境,自己也無能無為,你劉姑爹那會兒也靠邊站了。又擔心你們這一家人在他走後生活困難。最讓他不能閉眼睛的是,兩個大兒子音訊全無,生死不明,多少年了,我們老倆口在外一直不承認你兩位伯伯還活著,可我們心裏都相信,他們可能在台灣活得好好的,我們這邊一直沒把台灣拿下來呀。誰敢說他們不在台灣呢!要說我們不想兒子,連閻王和小鬼都不相信,多少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我和你爺爺摸索著出村口,在大塘埂上燒紙磕頭,我總是說,兒啊,不管你倆在陰在陽,都要給娘捎個信兒,莫叫娘哭瞎了雙眼。每次風都不來吹我的紙錢灰,我就知道我的兒子還活著,可是天底下竟有這樣無情的事,叫人父母兒子一輩子不能相見。”
“有天夜裏,病沉沉的他忽然含糊地叫起來:德民。德生。我安撫他重新睡去,心想,要想辦法讓老頭子臨死閉上眼睛。第二天,我去找瑞蘭和王忠,他們幫我請來算命的老頭兒楊半仙,楊半仙問了我們的生辰八字,兒子的生辰八字,仔細地掐算了半天,說:你大兒子的驛馬星動,不久就能迴來,你二兒子也能迴來,從命相上看,你二兒子有官運,我記得非常清楚,楊半仙說這話時是在上午十點左右,我還燒了糖荷包雞蛋請他吃,王忠和瑞蘭也一人吃一碗。臨走又送一包香煙給楊半仙,他很喜歡,再三地對你爺爺說:”老先生,好好養病,我寫包票,你兩個兒子都在外做官。 掙大錢 ……“
“那年頭一個算命的敢說這話?他真玄!但從他的名字可看出他有兩下子。”
“怎麽不敢,山高皇帝遠,又是在家裏,私下悄悄說,你久病的爺爺聽了這話,很虛弱地笑了,小屋裏滿是他身上發出的難聞的體味。藥味,楊半仙也不嫌,拉著他的手,細細地講了那些算出來的話,等楊半仙走後,你爺爺喘著氣對我說:”老伴,你比我身體好,有耐力,能等到那一天,若你們母子最終相見,到我的墳前說一聲“。我隻能安慰他,不要亂想,到了那天夜裏,還是十點鍾左右,你爺爺終於放下了一直放不下心的一大家子人,咽下最後一口氣。我和你父母都圍在他身邊,已經是初冬了,夜裏寒氣重重,他說的最後成句的話是:德民,德生,我的兒,驛馬星動,快迴來了……”
祖母每迴講起祖父臨死的光景,臉色總是黯然,雖然她一直不能忘懷祖父打過她,卻慶幸自己比老伴幸運,造化讓她很健康地活著,活到很高的壽數,活到了母子相見的那一天。
那悲喜交集,淚如雨下的母子相見圖曆經歲月和人生一直鮮活在我心裏。
我的父親和母親,這一對昂揚向上的五十年代熱血青年,在一九六二年被從西寧下放迴農村,原因很簡單,中蘇關係破裂,他們公司的蘇聯專家全部撤走,公司隨之解散,除少部分幹部和技術人員留,絕大部分人被遣散下放。我的父母迴到了蔡連河邊的王圍孜村,當了農民。
我母親玉珍在城市裏出生長大,初到農村,鬧了無數笑話;從彎曲的小路上掉到田裏,把麥苗當韭菜,芝麻當荊芥,別人笑她,她自己哈哈笑得比誰都響,她看見蝴蝶。小飛鳥,總會驚喜地大叫:“快來看,一隻花蝴蝶!”身邊匆忙而過的農婦農夫好笑地掃她一眼,揶揄道:“那你還不趕快去逮一隻?”她當真去逮,別人已笑著走遠了。她年青單純的眼睛對著紅的花。綠的苗。藍藍的天,一閃一閃地發出熱忱的光亮,世界在她眼前繁花似錦,美好得如宣傳畫上描繪的遠景。
她穿著從城裏帶來的各種時髦衣服,燕子領。圓領上衣。工裝褲,惹得村裏一身土布衣裳的年輕媳婦眼熱,年長些的婦人則為她的日後擔憂;這吃苦受罪的日子她能過得慣嗎?有人好意地提醒她:“農村生活苦,方家又是地主,你還是想辦法走吧。”她激動得滿臉通紅,用隻屬於那個時代的忠誠口氣說:“毛主席說過,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裏大有作為。”弄得勸說她的人很沒意思,一字不識的鄉下人哪裏懂得毛主席的話,見她不走,漸漸對這個城裏人失去了好奇和敬意。眾人都說她是傻大姐,缺心眼兒。其實,我母親是一個特別天真的人。頭腦簡單。脾氣爆燥,對任何人都坦誠得毫不設防,當初國家號召幹部職工下放,她熱烈地讚成響應,手捧報紙上的最高指示,兩眼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懷著興奮和好奇的心情來到農村,決心一輩子紮根這裏,她身體結實,健康紅潤,沒費多大困難就學會各種農活。我祖父母對她很好,能不好嗎?他們大女兒遠在城市,小女兒夭折躺到地下,媳婦就成為女兒。可是時間一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繁重的農村生活在她心裏由新奇到厭惡。再迴首看城市,已與她隔了一條滔滔天河,迴不去了,她懊喪。後悔。心灰意冷,時常整夜地煩惱。而我的父親也讓她失望無比,父親自幼嬌生慣養,解放後也一直上學工作,沒有真正受過苦,性格裏又缺乏祖母的剛強和祖父的靈活,是個懦弱書生,怕苦怕累,叫他挑兩擔水,他隻挑一擔,派他犁田,他放牛吃草,自己坐到田埂上看閑書,再不然躺下睡一覺,加之出身不好,凡事膽小,在外遭人欺淩不敢還擊,久而久之,人就慢慢地委瑣了。
母親的失意落寞和父親的懶散無望織成黑色的蠶繭,裹住了祖父母晚年的天空,好在他們還有一輪明月從遠遠的洛陽城照過來,我德美姑媽給了他們一縷精神上的安慰,方家的上空雖不明亮也不甚於完全漆黑一片。祖父每月有固定工資,祖母又會悉心調理生活,家裏的日子比周圍純粹的農民家庭要好得多。
隨著哥哥和我的相繼出生,家裏就兒啼女哭起來,祖父母很高興,有哭啼聲就有希望,也有快樂。雖然這希望是多麽渺茫。然而,快樂卻是從心底溢出來的,那是生命本身帶來的。據說祖父曾讓我哥哥打他新理的光頭,打一次獎勵一顆糖,糖塊在那年頭比現在的屈臣氏糖珍稀多了。我就沒有這樣的好福氣,我是個女孩,本已不討喜歡,再加上我時運不好,趕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之歌聲中來到世上。那時祖父已如驚弓之鳥,像他這樣的牛鬼蛇神,在激烈革命的照妖鏡前,不嚇得屁滾尿流才怪。請不要怪我用詞不雅,屁滾尿流是當年形容階級敵人的常用詞,我至今仍能迴想起一大堆那個時代的詞語:篡黨奪權,判徒內奸,走狗,砸爛,野心家,陰謀家……等等,諸如此類。我有時一個人想著想著就仿佛迴到了從前,那時我家的土牆上貼滿了報紙,上麵全是這樣的話,在幽黯的屋子裏發出神秘的光。
文化大革命來到蔡連河人民醫院時,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早被打翻在地。其中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估計也流放到江西去了。我祖父日夜思索,試圖理解這場運動,那些狂熱的口號,激烈的揪鬥場麵,他越來越難以理解,是不是社會又要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怎麽變?他完全不明白,每日依舊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卻覺得自己再也跟不上時代了。他不知道要往哪裏去,眼前總有一片黑影晃動,不滿六十歲的人,須眉皆白,他想自己年紀也大了。少說話多幹活總沒錯。 開會學習他也非常認真,總是最早到的人。
到了秋日,蔡連河邊幾棵殘存的野蘆葦開起黃白色的綿綿花朵,微涼的西北風吹來幹草的香氣,天又藍又高,祖父照例背著藥箱去醫院,當他一腳跨進醫院的重紅色大門時,灰灰的地上躺著一具屍體,赤裸的雙腳滿是泥汙。這不是常院長嗎?怎麽會?……
“昨夜從蔡公橋頭跳岩而死,一大早幾個趕集的過路人瞧見送過來的。”守門老頭說。
祖父也不願多說話,徑直走進自己的診室,他心頭的那一麵小撥浪鼓又“不咚,不咚”地響起來,土改那年的感覺又迴來了。他顫抖地給自己倒杯水,幾口喝下去,一腔熱氣募地上到臉上,燒得顴骨發紅,他勉強坐到診桌前,就有病號來看病,他強迫自己專心診斷,給病人把脈,隻隻伸過來的手都似乎是常院長的手,他感到陣陣麻冷惡心,要嘔吐,便對病人說:“對不起,稍等片刻,我去看看革命形勢,可能正是一片大好。”
他急步出診室,來至大門口,紅衛兵宣傳隊正在街上遊行,醫院裏大部分同事跟去看熱鬧,祖父見四周無人,連忙跑迴自己的小房間,抽出床底下的舊蘆席,來給常院長蓋上,看門老頭對他眨眨眼,他忙皺眉說:“怕嚇著了來看病的鄉鄰。”
常院長是蔡連河公社醫院的業務尖子,為人正直,與祖父來往密切,兩人常在一起切磋醫術,自文革爆發以來,就不斷受到衝擊,造反派罵他是反動學術權威,不停地批鬥與折磨,導致他精神的徹底崩潰,最終走上不歸路。
祖父看著地上死狗一樣躺著的老朋友。老上級,悲恐莫名。他的頭陣陣緊痛,他最信賴的共產黨員,最可靠的柱石倒塌,他的世界搖搖欲墜。天高氣爽的秋日一下子寒冷悲涼起來,他無精打采迴到診室,疲倦。四肢無力。心神不安,看了一兩個病號,就暈倒在診桌前,由兩個小學徒醫生扶他迴房,護理他吃了藥,離開了。
祖父沉沉地躺著,也沒吃中午飯,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他從窗戶裏看到常院長的家人流著淚把其遺體裝上板車拉走,蘆席沒蓋住的那兩隻泥赤腳,在車子的顛跋中一晃一動,祖父不敢出去送行,他隻覺得自己的雙腳陣陣發冷,沒有穿鞋,仿佛就是那車上的兩隻死人腳。
醫院裏幾個不學無術的家夥正鬧得厲害。特別是那個鍋爐工小齊,整日瞪著一雙牛眼睛找茬兒。院長自殺了,作為主要業務骨幹的祖父也不好過,看風聲是在劫難逃,怎麽過?主動找小齊他們檢討?話又該怎麽說?
天漸漸暗下來,風嗚嗚地從玻璃窗裏灌進小屋,一塊灰暗的雲像舊棉絮似地靜靜壓到窗前,祖父默坐在將黑未黑的空虛裏,感覺人類萬有皆已死盡,他的心,異常憂鬱。在黑暗中坐到半夜,他胡亂躺下,惡夢一個接一個,時時驚醒,冷汗涔涔。
次日,祖父徹底病倒,小齊他們一看他要死將埋的樣子,不由得相視大笑;在文化大革命的滾滾洪流麵前,一小撮階級敵人嚇得屁滾尿流。他們通知我父母,帶著地主份子方仁樹滾迴去!就把對祖父的革命完成了,沒打沒罵,更沒有戴高帽子遊街,隻叫他滾迴去深刻反省自己的反動本質,多麽慶幸!所以我認為祖父比許多人都幸運,有人是 高級幹部還蹲牛棚挨打呢。
迴到家的祖父整夜整夜不能入睡,猛烈地咳嗽,無力說話。無論祖母和我父母怎樣細心地調藥弄湯,病情仍不見好轉,他臉色蠟黃,昏昏沉沉地平躺在印藍花土布被子裏,有一聲沒一聲地輕輕呻吟,他的生命像一盞耗盡了油的燈,火光漸次暗下去。
“我就知道他這迴不行了,看他的眼睛連白光也沒了,空洞洞的,像兩團燒罷的炭灰,喂飯給他,略吃兩口,便頭一歪,不吃了,問他,也無話,隻是用力捏著我的手,房裏光線不太好,屋頂上明瓦透進一片黃白的光,我還是清楚地看到眼角總滲著淚水。替他擦了,又流出來。我明白他的心思:擔心你梁二媽和夢青姐的處境,自己也無能無為,你劉姑爹那會兒也靠邊站了。又擔心你們這一家人在他走後生活困難。最讓他不能閉眼睛的是,兩個大兒子音訊全無,生死不明,多少年了,我們老倆口在外一直不承認你兩位伯伯還活著,可我們心裏都相信,他們可能在台灣活得好好的,我們這邊一直沒把台灣拿下來呀。誰敢說他們不在台灣呢!要說我們不想兒子,連閻王和小鬼都不相信,多少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我和你爺爺摸索著出村口,在大塘埂上燒紙磕頭,我總是說,兒啊,不管你倆在陰在陽,都要給娘捎個信兒,莫叫娘哭瞎了雙眼。每次風都不來吹我的紙錢灰,我就知道我的兒子還活著,可是天底下竟有這樣無情的事,叫人父母兒子一輩子不能相見。”
“有天夜裏,病沉沉的他忽然含糊地叫起來:德民。德生。我安撫他重新睡去,心想,要想辦法讓老頭子臨死閉上眼睛。第二天,我去找瑞蘭和王忠,他們幫我請來算命的老頭兒楊半仙,楊半仙問了我們的生辰八字,兒子的生辰八字,仔細地掐算了半天,說:你大兒子的驛馬星動,不久就能迴來,你二兒子也能迴來,從命相上看,你二兒子有官運,我記得非常清楚,楊半仙說這話時是在上午十點左右,我還燒了糖荷包雞蛋請他吃,王忠和瑞蘭也一人吃一碗。臨走又送一包香煙給楊半仙,他很喜歡,再三地對你爺爺說:”老先生,好好養病,我寫包票,你兩個兒子都在外做官。 掙大錢 ……“
“那年頭一個算命的敢說這話?他真玄!但從他的名字可看出他有兩下子。”
“怎麽不敢,山高皇帝遠,又是在家裏,私下悄悄說,你久病的爺爺聽了這話,很虛弱地笑了,小屋裏滿是他身上發出的難聞的體味。藥味,楊半仙也不嫌,拉著他的手,細細地講了那些算出來的話,等楊半仙走後,你爺爺喘著氣對我說:”老伴,你比我身體好,有耐力,能等到那一天,若你們母子最終相見,到我的墳前說一聲“。我隻能安慰他,不要亂想,到了那天夜裏,還是十點鍾左右,你爺爺終於放下了一直放不下心的一大家子人,咽下最後一口氣。我和你父母都圍在他身邊,已經是初冬了,夜裏寒氣重重,他說的最後成句的話是:德民,德生,我的兒,驛馬星動,快迴來了……”
祖母每迴講起祖父臨死的光景,臉色總是黯然,雖然她一直不能忘懷祖父打過她,卻慶幸自己比老伴幸運,造化讓她很健康地活著,活到很高的壽數,活到了母子相見的那一天。
那悲喜交集,淚如雨下的母子相見圖曆經歲月和人生一直鮮活在我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