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不語帶笑之人聽了此言,也不由深深看了徐三一眼。而她是個有眼力見的,聽了這話,也不敢似方才那般貿然開口,隻稍稍移開視線,看向身側的鄭素鳴——畢竟鄭七乃是溫陽城中的主帥,每次金國來攻,都是她發號施令。哪怕徐三說的有道理,那也絕不能出口讚同,否則就是間接打了鄭將軍的臉。
鄭七沉默片刻,麵上也沒甚麽多餘的表情,隻吩咐了下去,讓人將動彈不得的洪忠抬到軍醫處,至於徐三,由於隻是皮肉傷,用不著把脈,隻讓人給她拿了些療傷之藥,又給她及隨行之人安排了住處,至於徐三所言,卻是絲毫未提。
徐三心下一歎,知道戰事雖急,可她初來乍到,官家也沒給她什麽好身份,她若想擠入主將帳中,急也沒用,隻能再看時機。今日洪忠之事,已經算是開了個好頭,成功向眾人證明了她的實力,從此以後,至少這軍營裏頭,沒有哪個敢小瞧這位京中來的文官了。
徐三隻顧一個勁兒地思慮正事,頂著這張滿是鮮血的臉就迴了住處。她那幾個隨行的女子見了,都嚇得麵色大變,就連向來沉著冷靜的梅嶺都怔了一怔,忙不迭地端來淨水,給她擦臉。
那冷水一碰傷處,立時激起絲絲痛意,饒是徐三,都忍不住眉心一跳,死咬牙關。幸而梅嶺低低問起了今日之事,徐三隨意答著,也算是轉移了些注意力。
梅嶺聽過之後,心上安定了不少。她抿唇笑著,柔聲說道:“姓洪的倒黴,撞了個正著。幸而娘子不曾出事,不然院子裏那些小娘子可是要慌死了。先前中貴人交待了,娘子這兒若是出一點岔子,就要將她們的身契轉成官奴。一旦成了官奴,贖身可就難上加難了。”
徐三聽著,睫羽微顫,暗道梅嶺故意提起這贖身二字,肯定是想委婉提醒自己,畢竟她當年答應過梅嶺,等她幹得好了,就給她贖身,買個平籍,讓她參加科考。
徐三倚在榻上,默了一會兒,又勾起唇來,輕聲道:“梅嶺,其實你的身契,我早就跟中貴人要過來了。為了這個,我好說歹說,就差將我這點兒身家全抵押給他了。等這次事了了,咱們一迴京,我就給你贖身,還要給你擔保。以後你好好幹,咱們不再是主仆,而是同僚。”
梅嶺稍稍一頓,一邊很是溫柔地給她塗抹藥膏,一邊低低說道:“我啊,從前自視甚高,可跟了娘子之後,才算是明白過來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又算是甚麽。我不急著走,娘子也別急著趕我。”
徐三卻是有些詫異。她若是不急著走,方才為何要提起甚麽周文棠、身契、官奴之事?難不成隻是隨口一說?可聽著又不大像。
徐三正低頭想著,忽地聽得門外有一陣十分有力的腳步聲由遠至近。她一聽,就知道是韓小犬過來了。
徐三立時坐直身子,心裏有些發虛,想著自己鼻青臉腫,沒個人樣,若是讓韓小犬瞧見了,指不定要怎麽嘲笑自己呢。她正想著該怎麽遮住麵部之時,韓小犬卻已經跨過門檻,大步入內。
男人一襲玄衣,逆光而來,漆黑的眸子裏陰沉無光。徐三見了,擺了擺手,讓梅嶺退下,而梅嶺猶豫了一下,便將還沒塗抹完的藥膏塞進了徐三手中,卻不曾將那小瓷瓶交給韓小犬。
這小瓷瓶在徐三手中握著,還沒暖熱乎呢,韓小犬就坐到榻前,一聲不吭,掰開她的手指,將那藥瓶扣了出來。他拔開塞子,有些笨拙地將藥膏塗到手上,接著小心翼翼,給徐三紅腫的傷處塗了起來。
他哪怕再小心,到底還是個糙漢子,比不過梅嶺動作輕柔。韓小犬一塗藥,徐三就有些忍不了那疼勁兒了。她嘶的一聲,輕輕唿痛,無奈笑道:“你啊,跟那甚麽的時候一樣,沒輕沒重的,總能弄痛我。”
她此言一出,韓小犬的手立刻又小心了不少。人高馬大的一個男人,輕輕沾一丁點兒藥膏,又伸著指頭,點到徐三的傷處上頭,瞧那架勢,實在有些好笑,卻也令人動容。
可他向來是個別扭的性子,縱然手上十分小心,嘴上卻仍是不饒人,隻沉聲說道:“疼?疼也是該的。都是你這小騙子吃飽了撐的自找的。”
徐三笑眯眯地看著他:“是啊。你這隻小狗子,不就是我吃飽了撐的,自找來的疼嗎?”
韓小犬薄唇緊抿,故意眯眼說道:“你再說,我今夜就讓你更疼。往常我顧惜著你,不敢全入,也不敢使大勁兒,今夜哥哥我還就……”
眼見得他越說越口無遮攔,徐三嗔他一眼,本就紅腫的臉更加紅了幾分。她狠狠擰了他那結實的大腿一把,總算是成功讓韓小犬止住了話頭,沒再繼續沒羞沒臊下去。
而韓小犬看了她兩眼,默然半晌,又皺眉說道:“三娘。這個官,你就非當不可嗎?你我如今都還算是有些銀子,咱們若是歸隱世外,也能過得不錯。你這小騙子,也不用活得那麽累了。好歹也是二品的官兒了,竟然還上趕著給人家挨揍!”
韓小犬越說越是憤慨,眼神也愈發陰鷙,恨聲說道:“真想用我這拳頭,把傷你那人往死裏揍!”
徐三心上一頓。她緩緩伸手,握住了韓小犬的大手,微微摩挲著他的手心,感受著那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火熱。韓小犬的身子,總是這般的熱,跟個小火爐似的,有時候夜間一摸,甚至還有些燙手。
徐三摸著摸著,隻覺得心中也漸漸熱了起來。她抬起眼來,撒嬌似的輕輕說道:“不當官兒,如何養的起你啊。我得讓你過上好日子才行。”
韓小犬緊盯著她,緩緩說道:“有你在,已經是好日子了。”
徐三聞言,凝視著他,又認真說道:“這還不夠。我不止要讓韓元琨過上好日子。我還想讓所有像韓元琨一樣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為了這個,我可以傾盡所有,做甚麽,說甚麽,撒甚麽謊,受甚麽傷,挨甚麽打,我都可以。”
韓小犬凝望著她,薄唇緊抿,噤然不語。
他甚至有些鄙夷自己。他仇恨著這個國家,這個製度,他也渴望著有人能夠逆天而行,改變這種畸形的、不公的社會現狀。他知道,必須要有一個人,像她說的那樣,似飛蛾撲火,奮不顧身,將一己之所有,投入到可能永遠都不會實現的美夢與熱望中去。
可是……他不希望這個人是她。
這是他難以說出口的自私。他希望她完全屬於他,而非這個冰冷的國家。
男人坐在榻側,望著她那高高腫起的臉頰,心中有些酸楚,忍不住輕輕低頭,吻上了她還未塗藥的那片傷處。徐三見他又湊過來,還當他是又想要了,趕忙推他道:“乖狗子,別胡鬧了。我就歇一小會兒,哪兒夠你折騰的?”
她眉眼彎彎,又玩笑著道:“等我夜裏迴來,由你折騰。隻要你對著我這張臉,還下得去手。”
韓小犬壓下心思,捏了捏她的兩隻耳朵,冷哼著道:“把自己的臉折騰成這樣,是該好好罰一罰了。”
第184章 塞外長星沉碧海(四)
塞外長星沉碧海(四)
那被徐三撅折了胳膊的洪忠,果真是個直腸子, 先前還對徐挽瀾很是輕蔑, 可自從被她揍了之後, 反倒對徐三心生敬意, 當她是個人物了。
而徐三在和洪忠切磋武藝之時,就已經當著眾人的麵兒說了個明白。金國狼子野心, 他們屢次三番, 前來挑釁, 一是為了讓大宋掉以輕心,以後便可攻其不備,二來, 則是為了吸引大宋的火力,讓其本就不甚充足的糧草和火/藥急劇消耗。
在徐三看來,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麵, 兵策有二:其一, 對於金國的每次挑釁,降低火力及攻勢, 既然金國想讓大宋懈怠, 咱們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讓他們以為大宋的火力已經消耗殆盡;其二, 就是主動出兵, 偷襲金軍。畢竟當下的主要任務,可不僅僅是守住溫陽城而已,還要將已經丟掉的那一座城池奪迴, 方可削金軍之士氣。
徐挽瀾的這兩個法子,前者是羅昀教她的路子——保守而有效,後者是周文棠對她的潛移默化——兵行險招,方可險中求勝。她的人生閱曆,單從這行兵之策便可見一斑。
洪忠被徐三打得服了氣,對於她提出的這兩個法子,自然是讚同不已。然而其餘主將,卻都對此不置可否。譬如鄭素鳴,要麽就說自己十分繁忙,沒空兒跟徐三詳談,要麽就將鍋往其他人身上推,說是其餘將士並不讚同,她作為一軍主帥,也不好偏袒徐三。
如此局勢,恰好應了一句俗話——急驚風撞著了慢郎中。徐挽瀾就像是那個患了急病的人,她對於戰事心急不已,可是鄭七似乎不急,她周圍的主將似乎也不急,而她無法擠入決策核心,那麽她所說的話,全都是無用之談。
歸根結底,怪隻能怪官家降旨委任徐三之時,並未授之以實權,更沒給她一頂誰都得掂量掂量的烏紗帽。徐三的這些個官兒,開封府尹隻能管開封,皇子少傅隻能管皇子,她管不著漠北的這些將領,而這些戎馬數載的女人們,自然不會將她放在眼裏。
九月初旬,蘆花飛蕩,清霜肅肅。溫陽城外,已經僵持了約二十日。一切照舊,依然是金國隔個一兩日,過來試試火力,而大宋傾盡全力,打敗金軍輕騎,緊接著就給開封府送去一封捷報。
打仗打了月餘,失了一座城,苦守一座城,戰局不利,皇宮裏卻積攢了幾十封捷報。此等情形,聞所未聞,實是諷刺。
這日裏正值九月初九,重陽佳日。閑陽午後,完全被架空了權力的徐三,由梅嶺和韓小犬陪著,擺了個木凳,低頭坐在院中,正很是認真地寫著家書。隻是她這家書,不是寫給徐阿母的,也不是寫給周文棠的,而是替那些識字不多的小兵寫的。
想她徐挽瀾,當日離京之時,那一篇熱血滿溢的檄文傳遍天下,她還對官家發了誓,說甚麽解鈴還須係鈴人。可如今倒好,她一個二品高官,卻隻能坐在並不寬敞的庭院裏,給人代寫家書,打發時辰。
徐三心裏雖很是著急,但她最會做表麵上的功夫。此時此刻,她眉目淡然,閑適自如,而韓小犬卻早已為她而憤憤不平,緊抿著唇,一邊替她研墨,一邊咬牙罵道:
“這個姓鄭的,好歹也跟你沾親帶故,卻跟防賊似的提防著你,生怕你分了她的權,真他娘的不識輕重緩急。溫陽城雖有增援,可按著這麽打法兒,這點兒援兵和糧草,塞牙縫兒都不夠使的。”
徐三卻是一笑,故意怨他道:“俗話說的好,研墨如病夫。你使這麽大勁兒,該要傷了我這一方寶硯了。我這硯是從中貴人那兒拿的,值錢得很,你若是賠不起,就得把人抵押給我了。”
她說這話,不過是隨口玩笑,哪知說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韓小犬聽著中貴人三字,不動聲色,眸色卻是一沉。而他眼中的這一抹陰鷙,徐三雖不曾留意,卻反落入了梅嶺的眼中。
梅嶺立在院中,與二人隔了段距離,正撐著竿子,晾曬衣裳。她一邊挑起布衫,一邊瞥了眼韓小犬,心下立時有了幾分了然。
先前徐三答應過周文棠,每隔十日,就要修書一封,遞到京中,並要在信中將這十日裏的事詳細記述。徐三每日都在那信上添上幾筆,而韓小犬和她朝夕相處,自然也曾偷偷瞧過那信的內容。這一看,就讓韓小犬醋意大發,疑心又起,怒意暗湧。
他明明跟她貼身相處,幾乎晝夜不分,可徐三在信中寫的許多事兒,卻連他都不知不曉。單從這信的內容和口吻上看,徐三待周文棠,倒比待他親近多了。除了信,還有徐三腰上別著的長劍,徐三無意間常常提起的中貴人三字,每一處都讓韓小犬如鯁在喉,嫉妒不已。
除此之外,就連這院子,甚至都是“唐文舟”當年駐軍時住過的府邸。唐大將軍,即是那深宮中的周內侍,如此秘密,在京中貴族階層早已是人盡皆知,韓小犬自然也是聽過的。一想到他和徐三如今待的地方也是周文棠的住處,韓小犬心中更是不大自在。
眼下徐三又提起周文棠,說她用的這方硯也是從周文棠那兒得來的,韓小犬薄唇緊抿,忍了又忍,才不曾發作,隻悶聲說道:“既然嫌棄我,那就讓梅嶺來給你研墨罷。周文棠的人,配上周文棠的墨硯,這才算是般配呢,我是配不起的。”
言罷之後,這小子還真撒手不幹,坐在一旁生起了悶氣來。
他分明比徐三還大一歲,先前也在西南曆練過,在兔罝中也算是能獨當一麵的主事之人了,可一論及情愛,真跟個孩子似的,成日裏也不知哪兒來的那麽大的氣,非要讓徐三哄一哄不可。
眼下徐三瞥了他兩眼,心中隻覺得有些好笑。隻是笑歸笑,她還是願意哄韓小犬的,畢竟她身處異鄉,戰場和官場的事兒都讓她心裏犯愁,有韓小犬在,這些愁緒倒是排遣了不少。她力排眾議,不怕旁人眼光,非要將韓小犬帶在身邊,如今看來,倒也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徐三抿唇一笑,寫完一遝家書之後,命梅嶺幫忙寄出。她自己則轉身入了屋內,不多時,便捧了一個串著紅線繩的大蒜頭、一朵綢緞紮成的繒茱菊,還有一個小食盒出來,緩緩靠近韓小犬的身側。
韓小犬假裝完全不在意,抿著唇,冷著臉,將下巴扭到了另一側。可他的小眼神,卻又不自覺地往徐三手中偷瞟。
蒜頭串著紅繩,這是宋朝重陽節的習俗之一。將這蒜頭掛在小孩子身上,寓意著“會係蒜”,也就是會計算,小孩子的小腦瓜就會愈發靈光。隻是這等習俗,成年人是沒有的,徐三特意備下這蒜,也是為了揶揄揶揄孩子氣的韓小犬。
至於繒茱菊,則是朝廷發下來的。按著規矩,每逢重陽節,九品以上的朝官,每人都能得上兩朵繒茱菊。徐三雖然現在跟個閑人似的,但她品階在這兒呢,似這般物資,軍營也不敢少了她的。
她輕輕笑著,伸出手,一把就將韓小犬的下巴,強硬地給扳正了。她稍稍掐了掐男人的下巴,另一手便將蒜頭帶到了他脖子上去。韓小犬低著頭,正捏起那蒜頭細看呢,徐三便又將那嬌紅絹花夾到了他的耳鬢處。
美人娟娟花灼灼。
兩相交映之下,韓小犬的容色,似乎更豔了幾分。在這黃沙漫天的漠北,有他在,天地之間似乎都顯得沒那麽昏沉了。
徐三輕輕撫摸著他的發髻,柔聲問他:“喜歡嗎?高不高興?”
這話問的,倒真跟哄孩子似的。
韓小犬低低唔了一聲,卻並不抬頭,聽那聲音,似乎有些不大對勁。徐三暗中詫異,正想抬起他的下巴,細細端詳,哪知韓小犬卻忽然伸出手來,摟住她腰,頭埋在了她胸間,緊接著,徐三就覺得衣襟前傳來了些微濕意。
她啞然失笑,摸著他腦袋,溫柔地問道:“小傻子,怎麽哭了?”
韓小犬悶悶地道:“誰哭了?沒哭。”
徐三笑道:“誰哭誰是小狗。”
韓小犬沉默良久,卻低低說道:“我想我阿爹了。我十二歲那年的重陽日,他也給我帶過這蒜頭。就帶過那麽一次。他說,哪怕生為男子,也要勤學問道,自強不息。隔年重陽還未到,他就走了。”
這倒還是韓小犬頭一次主動提起他的爹娘。
徐三摸著他頭,含笑說道:“不怕。以後每年重陽,我都給你帶蒜頭。”
韓小犬卻搖了搖頭,沉聲道:“不用。這東西不吉利,當年我爹好好的,給我帶了一次,隔年就不行了。你趕緊給我摘下來,我不要帶這個。”
徐三哭笑不得,隻得依言而行。可是這係著紅繩的蒜頭雖摘了,韓小犬那眼眶邊微微泛著的紅色,卻仍是遲遲未曾退去。
這茱萸絹花的嬌紅,配上眼畔的淺紅,倒顯得韓小犬的容色更讓人驚豔了。往常他頗有男子氣概,孤傲不群,然而此時的他,倒多了幾分罕見的軟弱,當真是我見猶憐,就連徐三,都不由看得有些發怔。
韓小犬仰著頭,眉頭微蹙,又沉聲說道:“那食盒裏裝的是甚麽吃的?我想嚐嚐。”
徐三迴過神來,含笑說道:“還能是甚麽?重陽糕啊。”
食盒之中,擺著兩塊重陽糕,皆是米糕作底,石榴裝點,還灑了些木樨花,各色紛呈,十分喜慶。隻不過一塊捏做了小鹿形狀,另一塊則是大象模樣,這點倒是不同。
韓小犬見了,小心捧起那小鹿狀的重陽糕,抬手遞到徐三唇邊,沉聲說道:“吃這塊兒。食鹿,即是食祿,來年你還能當官兒,當大官兒。”
徐三笑眯眯地咬了一口那糕點,也將那大象的糕點送到他的薄唇邊,含混說道:“那你就吃象糕。吃了象糕,萬象更新,如意順心。”
韓小犬勾唇一笑,兩手圈著她那細腰,低頭將那糕點咬了一大口。兩人分食過了糕點,又將彼此唇畔的渣碎舔了個幹幹淨淨,在漠北過的這個重陽節,倒也稱得上是溫馨美滿。
隻可惜此樂良難常,當日夜裏,二人同榻而眠,正在熟睡之時,忽聽得梅嶺急急而來,在簾外喚道:“三娘快起!城門被金人攻破了!”
作者有話要說: 為什麽放假之後反而變得懈怠了……這樣真的不行!
第185章 取此化權如反掌(一)
取此化權如反掌(一)
鄭素鳴能從無名小卒,到官拜一軍統帥, 她自然不會是無能之輩。然而官兒當久了, 人便會利欲熏心, 麵目全非, 起初的報國之誌,也都蕩然無存。
但若徐三跟她走得親近些, 事事唯她馬首是瞻, 鄭七也會分她一碗羹, 不會對她如此冷淡。然而在她看來,徐三卻是在欺她,瞞她, 壓她,逼她!
徐三分明早和宋祁勾連,卻在她拉攏她時出言哄騙;她招惹了金人, 引起這一場禍事;而她奉旨來到邊關, 頂著的是二品的烏紗帽,又在一眾兵士前大出風頭, 分明就是想存心奪她鄭素鳴的權!如此這般, 如何能讓她不惱恨和忌憚徐三!
就是因為這一點惱恨, 就是因為這一點忌憚, 哪怕鄭七隱隱覺得徐三言之有理, 她也可以冷待和敷衍徐挽瀾,對於她的建言更是置若罔聞,全不采納。哪知徐三之言, 恰恰命中要害,鄭七一味拖延,反倒中了金人奸計,導致金軍趁夜襲來,攻破溫陽城門,勢如破竹,再下一座宋國城池。
哭喊,哀鳴,叫嚷,刀劍相擊,馬蹄踢踏,夜色之中,火舌舐動,滿地血汙,百姓倉皇奔逃,將士浴血奮戰,整座溫陽城都恍若人間煉獄。
主將所居的府邸之中,梅嶺的叫喚聲將韓小犬猛然驚醒。他翻身而起,又急急將徐三拽起,二人匆匆披衣,甚麽東西也顧不上收拾,徐三隻將那裝著朱芎草的小匣揣入袖中,這便忙不迭地衝出門外。
哪知便是此時,梅嶺還不曾開口,就有另一名護衛從外邊慌張跑了過來,急聲道:“三娘,快躲起來!此處院落,已被金人層層圍住了!”
那人話音剛落,徐三似乎都能聽見有軍靴鏗然的腳步聲由遠而近。而那晚風送來,不再是塞外黃沙,亦不是馬蘭花香,而是血腥至極的殺戮氣味。
鄭七沉默片刻,麵上也沒甚麽多餘的表情,隻吩咐了下去,讓人將動彈不得的洪忠抬到軍醫處,至於徐三,由於隻是皮肉傷,用不著把脈,隻讓人給她拿了些療傷之藥,又給她及隨行之人安排了住處,至於徐三所言,卻是絲毫未提。
徐三心下一歎,知道戰事雖急,可她初來乍到,官家也沒給她什麽好身份,她若想擠入主將帳中,急也沒用,隻能再看時機。今日洪忠之事,已經算是開了個好頭,成功向眾人證明了她的實力,從此以後,至少這軍營裏頭,沒有哪個敢小瞧這位京中來的文官了。
徐三隻顧一個勁兒地思慮正事,頂著這張滿是鮮血的臉就迴了住處。她那幾個隨行的女子見了,都嚇得麵色大變,就連向來沉著冷靜的梅嶺都怔了一怔,忙不迭地端來淨水,給她擦臉。
那冷水一碰傷處,立時激起絲絲痛意,饒是徐三,都忍不住眉心一跳,死咬牙關。幸而梅嶺低低問起了今日之事,徐三隨意答著,也算是轉移了些注意力。
梅嶺聽過之後,心上安定了不少。她抿唇笑著,柔聲說道:“姓洪的倒黴,撞了個正著。幸而娘子不曾出事,不然院子裏那些小娘子可是要慌死了。先前中貴人交待了,娘子這兒若是出一點岔子,就要將她們的身契轉成官奴。一旦成了官奴,贖身可就難上加難了。”
徐三聽著,睫羽微顫,暗道梅嶺故意提起這贖身二字,肯定是想委婉提醒自己,畢竟她當年答應過梅嶺,等她幹得好了,就給她贖身,買個平籍,讓她參加科考。
徐三倚在榻上,默了一會兒,又勾起唇來,輕聲道:“梅嶺,其實你的身契,我早就跟中貴人要過來了。為了這個,我好說歹說,就差將我這點兒身家全抵押給他了。等這次事了了,咱們一迴京,我就給你贖身,還要給你擔保。以後你好好幹,咱們不再是主仆,而是同僚。”
梅嶺稍稍一頓,一邊很是溫柔地給她塗抹藥膏,一邊低低說道:“我啊,從前自視甚高,可跟了娘子之後,才算是明白過來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又算是甚麽。我不急著走,娘子也別急著趕我。”
徐三卻是有些詫異。她若是不急著走,方才為何要提起甚麽周文棠、身契、官奴之事?難不成隻是隨口一說?可聽著又不大像。
徐三正低頭想著,忽地聽得門外有一陣十分有力的腳步聲由遠至近。她一聽,就知道是韓小犬過來了。
徐三立時坐直身子,心裏有些發虛,想著自己鼻青臉腫,沒個人樣,若是讓韓小犬瞧見了,指不定要怎麽嘲笑自己呢。她正想著該怎麽遮住麵部之時,韓小犬卻已經跨過門檻,大步入內。
男人一襲玄衣,逆光而來,漆黑的眸子裏陰沉無光。徐三見了,擺了擺手,讓梅嶺退下,而梅嶺猶豫了一下,便將還沒塗抹完的藥膏塞進了徐三手中,卻不曾將那小瓷瓶交給韓小犬。
這小瓷瓶在徐三手中握著,還沒暖熱乎呢,韓小犬就坐到榻前,一聲不吭,掰開她的手指,將那藥瓶扣了出來。他拔開塞子,有些笨拙地將藥膏塗到手上,接著小心翼翼,給徐三紅腫的傷處塗了起來。
他哪怕再小心,到底還是個糙漢子,比不過梅嶺動作輕柔。韓小犬一塗藥,徐三就有些忍不了那疼勁兒了。她嘶的一聲,輕輕唿痛,無奈笑道:“你啊,跟那甚麽的時候一樣,沒輕沒重的,總能弄痛我。”
她此言一出,韓小犬的手立刻又小心了不少。人高馬大的一個男人,輕輕沾一丁點兒藥膏,又伸著指頭,點到徐三的傷處上頭,瞧那架勢,實在有些好笑,卻也令人動容。
可他向來是個別扭的性子,縱然手上十分小心,嘴上卻仍是不饒人,隻沉聲說道:“疼?疼也是該的。都是你這小騙子吃飽了撐的自找的。”
徐三笑眯眯地看著他:“是啊。你這隻小狗子,不就是我吃飽了撐的,自找來的疼嗎?”
韓小犬薄唇緊抿,故意眯眼說道:“你再說,我今夜就讓你更疼。往常我顧惜著你,不敢全入,也不敢使大勁兒,今夜哥哥我還就……”
眼見得他越說越口無遮攔,徐三嗔他一眼,本就紅腫的臉更加紅了幾分。她狠狠擰了他那結實的大腿一把,總算是成功讓韓小犬止住了話頭,沒再繼續沒羞沒臊下去。
而韓小犬看了她兩眼,默然半晌,又皺眉說道:“三娘。這個官,你就非當不可嗎?你我如今都還算是有些銀子,咱們若是歸隱世外,也能過得不錯。你這小騙子,也不用活得那麽累了。好歹也是二品的官兒了,竟然還上趕著給人家挨揍!”
韓小犬越說越是憤慨,眼神也愈發陰鷙,恨聲說道:“真想用我這拳頭,把傷你那人往死裏揍!”
徐三心上一頓。她緩緩伸手,握住了韓小犬的大手,微微摩挲著他的手心,感受著那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火熱。韓小犬的身子,總是這般的熱,跟個小火爐似的,有時候夜間一摸,甚至還有些燙手。
徐三摸著摸著,隻覺得心中也漸漸熱了起來。她抬起眼來,撒嬌似的輕輕說道:“不當官兒,如何養的起你啊。我得讓你過上好日子才行。”
韓小犬緊盯著她,緩緩說道:“有你在,已經是好日子了。”
徐三聞言,凝視著他,又認真說道:“這還不夠。我不止要讓韓元琨過上好日子。我還想讓所有像韓元琨一樣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為了這個,我可以傾盡所有,做甚麽,說甚麽,撒甚麽謊,受甚麽傷,挨甚麽打,我都可以。”
韓小犬凝望著她,薄唇緊抿,噤然不語。
他甚至有些鄙夷自己。他仇恨著這個國家,這個製度,他也渴望著有人能夠逆天而行,改變這種畸形的、不公的社會現狀。他知道,必須要有一個人,像她說的那樣,似飛蛾撲火,奮不顧身,將一己之所有,投入到可能永遠都不會實現的美夢與熱望中去。
可是……他不希望這個人是她。
這是他難以說出口的自私。他希望她完全屬於他,而非這個冰冷的國家。
男人坐在榻側,望著她那高高腫起的臉頰,心中有些酸楚,忍不住輕輕低頭,吻上了她還未塗藥的那片傷處。徐三見他又湊過來,還當他是又想要了,趕忙推他道:“乖狗子,別胡鬧了。我就歇一小會兒,哪兒夠你折騰的?”
她眉眼彎彎,又玩笑著道:“等我夜裏迴來,由你折騰。隻要你對著我這張臉,還下得去手。”
韓小犬壓下心思,捏了捏她的兩隻耳朵,冷哼著道:“把自己的臉折騰成這樣,是該好好罰一罰了。”
第184章 塞外長星沉碧海(四)
塞外長星沉碧海(四)
那被徐三撅折了胳膊的洪忠,果真是個直腸子, 先前還對徐挽瀾很是輕蔑, 可自從被她揍了之後, 反倒對徐三心生敬意, 當她是個人物了。
而徐三在和洪忠切磋武藝之時,就已經當著眾人的麵兒說了個明白。金國狼子野心, 他們屢次三番, 前來挑釁, 一是為了讓大宋掉以輕心,以後便可攻其不備,二來, 則是為了吸引大宋的火力,讓其本就不甚充足的糧草和火/藥急劇消耗。
在徐三看來,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麵, 兵策有二:其一, 對於金國的每次挑釁,降低火力及攻勢, 既然金國想讓大宋懈怠, 咱們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讓他們以為大宋的火力已經消耗殆盡;其二, 就是主動出兵, 偷襲金軍。畢竟當下的主要任務,可不僅僅是守住溫陽城而已,還要將已經丟掉的那一座城池奪迴, 方可削金軍之士氣。
徐挽瀾的這兩個法子,前者是羅昀教她的路子——保守而有效,後者是周文棠對她的潛移默化——兵行險招,方可險中求勝。她的人生閱曆,單從這行兵之策便可見一斑。
洪忠被徐三打得服了氣,對於她提出的這兩個法子,自然是讚同不已。然而其餘主將,卻都對此不置可否。譬如鄭素鳴,要麽就說自己十分繁忙,沒空兒跟徐三詳談,要麽就將鍋往其他人身上推,說是其餘將士並不讚同,她作為一軍主帥,也不好偏袒徐三。
如此局勢,恰好應了一句俗話——急驚風撞著了慢郎中。徐挽瀾就像是那個患了急病的人,她對於戰事心急不已,可是鄭七似乎不急,她周圍的主將似乎也不急,而她無法擠入決策核心,那麽她所說的話,全都是無用之談。
歸根結底,怪隻能怪官家降旨委任徐三之時,並未授之以實權,更沒給她一頂誰都得掂量掂量的烏紗帽。徐三的這些個官兒,開封府尹隻能管開封,皇子少傅隻能管皇子,她管不著漠北的這些將領,而這些戎馬數載的女人們,自然不會將她放在眼裏。
九月初旬,蘆花飛蕩,清霜肅肅。溫陽城外,已經僵持了約二十日。一切照舊,依然是金國隔個一兩日,過來試試火力,而大宋傾盡全力,打敗金軍輕騎,緊接著就給開封府送去一封捷報。
打仗打了月餘,失了一座城,苦守一座城,戰局不利,皇宮裏卻積攢了幾十封捷報。此等情形,聞所未聞,實是諷刺。
這日裏正值九月初九,重陽佳日。閑陽午後,完全被架空了權力的徐三,由梅嶺和韓小犬陪著,擺了個木凳,低頭坐在院中,正很是認真地寫著家書。隻是她這家書,不是寫給徐阿母的,也不是寫給周文棠的,而是替那些識字不多的小兵寫的。
想她徐挽瀾,當日離京之時,那一篇熱血滿溢的檄文傳遍天下,她還對官家發了誓,說甚麽解鈴還須係鈴人。可如今倒好,她一個二品高官,卻隻能坐在並不寬敞的庭院裏,給人代寫家書,打發時辰。
徐三心裏雖很是著急,但她最會做表麵上的功夫。此時此刻,她眉目淡然,閑適自如,而韓小犬卻早已為她而憤憤不平,緊抿著唇,一邊替她研墨,一邊咬牙罵道:
“這個姓鄭的,好歹也跟你沾親帶故,卻跟防賊似的提防著你,生怕你分了她的權,真他娘的不識輕重緩急。溫陽城雖有增援,可按著這麽打法兒,這點兒援兵和糧草,塞牙縫兒都不夠使的。”
徐三卻是一笑,故意怨他道:“俗話說的好,研墨如病夫。你使這麽大勁兒,該要傷了我這一方寶硯了。我這硯是從中貴人那兒拿的,值錢得很,你若是賠不起,就得把人抵押給我了。”
她說這話,不過是隨口玩笑,哪知說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韓小犬聽著中貴人三字,不動聲色,眸色卻是一沉。而他眼中的這一抹陰鷙,徐三雖不曾留意,卻反落入了梅嶺的眼中。
梅嶺立在院中,與二人隔了段距離,正撐著竿子,晾曬衣裳。她一邊挑起布衫,一邊瞥了眼韓小犬,心下立時有了幾分了然。
先前徐三答應過周文棠,每隔十日,就要修書一封,遞到京中,並要在信中將這十日裏的事詳細記述。徐三每日都在那信上添上幾筆,而韓小犬和她朝夕相處,自然也曾偷偷瞧過那信的內容。這一看,就讓韓小犬醋意大發,疑心又起,怒意暗湧。
他明明跟她貼身相處,幾乎晝夜不分,可徐三在信中寫的許多事兒,卻連他都不知不曉。單從這信的內容和口吻上看,徐三待周文棠,倒比待他親近多了。除了信,還有徐三腰上別著的長劍,徐三無意間常常提起的中貴人三字,每一處都讓韓小犬如鯁在喉,嫉妒不已。
除此之外,就連這院子,甚至都是“唐文舟”當年駐軍時住過的府邸。唐大將軍,即是那深宮中的周內侍,如此秘密,在京中貴族階層早已是人盡皆知,韓小犬自然也是聽過的。一想到他和徐三如今待的地方也是周文棠的住處,韓小犬心中更是不大自在。
眼下徐三又提起周文棠,說她用的這方硯也是從周文棠那兒得來的,韓小犬薄唇緊抿,忍了又忍,才不曾發作,隻悶聲說道:“既然嫌棄我,那就讓梅嶺來給你研墨罷。周文棠的人,配上周文棠的墨硯,這才算是般配呢,我是配不起的。”
言罷之後,這小子還真撒手不幹,坐在一旁生起了悶氣來。
他分明比徐三還大一歲,先前也在西南曆練過,在兔罝中也算是能獨當一麵的主事之人了,可一論及情愛,真跟個孩子似的,成日裏也不知哪兒來的那麽大的氣,非要讓徐三哄一哄不可。
眼下徐三瞥了他兩眼,心中隻覺得有些好笑。隻是笑歸笑,她還是願意哄韓小犬的,畢竟她身處異鄉,戰場和官場的事兒都讓她心裏犯愁,有韓小犬在,這些愁緒倒是排遣了不少。她力排眾議,不怕旁人眼光,非要將韓小犬帶在身邊,如今看來,倒也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徐三抿唇一笑,寫完一遝家書之後,命梅嶺幫忙寄出。她自己則轉身入了屋內,不多時,便捧了一個串著紅線繩的大蒜頭、一朵綢緞紮成的繒茱菊,還有一個小食盒出來,緩緩靠近韓小犬的身側。
韓小犬假裝完全不在意,抿著唇,冷著臉,將下巴扭到了另一側。可他的小眼神,卻又不自覺地往徐三手中偷瞟。
蒜頭串著紅繩,這是宋朝重陽節的習俗之一。將這蒜頭掛在小孩子身上,寓意著“會係蒜”,也就是會計算,小孩子的小腦瓜就會愈發靈光。隻是這等習俗,成年人是沒有的,徐三特意備下這蒜,也是為了揶揄揶揄孩子氣的韓小犬。
至於繒茱菊,則是朝廷發下來的。按著規矩,每逢重陽節,九品以上的朝官,每人都能得上兩朵繒茱菊。徐三雖然現在跟個閑人似的,但她品階在這兒呢,似這般物資,軍營也不敢少了她的。
她輕輕笑著,伸出手,一把就將韓小犬的下巴,強硬地給扳正了。她稍稍掐了掐男人的下巴,另一手便將蒜頭帶到了他脖子上去。韓小犬低著頭,正捏起那蒜頭細看呢,徐三便又將那嬌紅絹花夾到了他的耳鬢處。
美人娟娟花灼灼。
兩相交映之下,韓小犬的容色,似乎更豔了幾分。在這黃沙漫天的漠北,有他在,天地之間似乎都顯得沒那麽昏沉了。
徐三輕輕撫摸著他的發髻,柔聲問他:“喜歡嗎?高不高興?”
這話問的,倒真跟哄孩子似的。
韓小犬低低唔了一聲,卻並不抬頭,聽那聲音,似乎有些不大對勁。徐三暗中詫異,正想抬起他的下巴,細細端詳,哪知韓小犬卻忽然伸出手來,摟住她腰,頭埋在了她胸間,緊接著,徐三就覺得衣襟前傳來了些微濕意。
她啞然失笑,摸著他腦袋,溫柔地問道:“小傻子,怎麽哭了?”
韓小犬悶悶地道:“誰哭了?沒哭。”
徐三笑道:“誰哭誰是小狗。”
韓小犬沉默良久,卻低低說道:“我想我阿爹了。我十二歲那年的重陽日,他也給我帶過這蒜頭。就帶過那麽一次。他說,哪怕生為男子,也要勤學問道,自強不息。隔年重陽還未到,他就走了。”
這倒還是韓小犬頭一次主動提起他的爹娘。
徐三摸著他頭,含笑說道:“不怕。以後每年重陽,我都給你帶蒜頭。”
韓小犬卻搖了搖頭,沉聲道:“不用。這東西不吉利,當年我爹好好的,給我帶了一次,隔年就不行了。你趕緊給我摘下來,我不要帶這個。”
徐三哭笑不得,隻得依言而行。可是這係著紅繩的蒜頭雖摘了,韓小犬那眼眶邊微微泛著的紅色,卻仍是遲遲未曾退去。
這茱萸絹花的嬌紅,配上眼畔的淺紅,倒顯得韓小犬的容色更讓人驚豔了。往常他頗有男子氣概,孤傲不群,然而此時的他,倒多了幾分罕見的軟弱,當真是我見猶憐,就連徐三,都不由看得有些發怔。
韓小犬仰著頭,眉頭微蹙,又沉聲說道:“那食盒裏裝的是甚麽吃的?我想嚐嚐。”
徐三迴過神來,含笑說道:“還能是甚麽?重陽糕啊。”
食盒之中,擺著兩塊重陽糕,皆是米糕作底,石榴裝點,還灑了些木樨花,各色紛呈,十分喜慶。隻不過一塊捏做了小鹿形狀,另一塊則是大象模樣,這點倒是不同。
韓小犬見了,小心捧起那小鹿狀的重陽糕,抬手遞到徐三唇邊,沉聲說道:“吃這塊兒。食鹿,即是食祿,來年你還能當官兒,當大官兒。”
徐三笑眯眯地咬了一口那糕點,也將那大象的糕點送到他的薄唇邊,含混說道:“那你就吃象糕。吃了象糕,萬象更新,如意順心。”
韓小犬勾唇一笑,兩手圈著她那細腰,低頭將那糕點咬了一大口。兩人分食過了糕點,又將彼此唇畔的渣碎舔了個幹幹淨淨,在漠北過的這個重陽節,倒也稱得上是溫馨美滿。
隻可惜此樂良難常,當日夜裏,二人同榻而眠,正在熟睡之時,忽聽得梅嶺急急而來,在簾外喚道:“三娘快起!城門被金人攻破了!”
作者有話要說: 為什麽放假之後反而變得懈怠了……這樣真的不行!
第185章 取此化權如反掌(一)
取此化權如反掌(一)
鄭素鳴能從無名小卒,到官拜一軍統帥, 她自然不會是無能之輩。然而官兒當久了, 人便會利欲熏心, 麵目全非, 起初的報國之誌,也都蕩然無存。
但若徐三跟她走得親近些, 事事唯她馬首是瞻, 鄭七也會分她一碗羹, 不會對她如此冷淡。然而在她看來,徐三卻是在欺她,瞞她, 壓她,逼她!
徐三分明早和宋祁勾連,卻在她拉攏她時出言哄騙;她招惹了金人, 引起這一場禍事;而她奉旨來到邊關, 頂著的是二品的烏紗帽,又在一眾兵士前大出風頭, 分明就是想存心奪她鄭素鳴的權!如此這般, 如何能讓她不惱恨和忌憚徐三!
就是因為這一點惱恨, 就是因為這一點忌憚, 哪怕鄭七隱隱覺得徐三言之有理, 她也可以冷待和敷衍徐挽瀾,對於她的建言更是置若罔聞,全不采納。哪知徐三之言, 恰恰命中要害,鄭七一味拖延,反倒中了金人奸計,導致金軍趁夜襲來,攻破溫陽城門,勢如破竹,再下一座宋國城池。
哭喊,哀鳴,叫嚷,刀劍相擊,馬蹄踢踏,夜色之中,火舌舐動,滿地血汙,百姓倉皇奔逃,將士浴血奮戰,整座溫陽城都恍若人間煉獄。
主將所居的府邸之中,梅嶺的叫喚聲將韓小犬猛然驚醒。他翻身而起,又急急將徐三拽起,二人匆匆披衣,甚麽東西也顧不上收拾,徐三隻將那裝著朱芎草的小匣揣入袖中,這便忙不迭地衝出門外。
哪知便是此時,梅嶺還不曾開口,就有另一名護衛從外邊慌張跑了過來,急聲道:“三娘,快躲起來!此處院落,已被金人層層圍住了!”
那人話音剛落,徐三似乎都能聽見有軍靴鏗然的腳步聲由遠而近。而那晚風送來,不再是塞外黃沙,亦不是馬蘭花香,而是血腥至極的殺戮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