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歎了口氣,接著抬起眼來,含笑看向貞哥兒,又出言逗弄他道:“貞哥兒嫁人之後,瞧這容色,倒比尚在閨中之時,還要水靈許多。若是阿母見了,隻怕要後悔將你嫁得這樣早了。”
徐守貞聞言,雙頰羞紅,低頭不語。徐三瞧著他這副嬌怯的小模樣,還想繼續逗他,卻忽地聽得身後有人沉聲說道:“三姐怎麽來了?”
徐三一怔,迴頭見是鄭七,便起身笑道:“先前去攤子上買書,想著順路,便過來瞧瞧。”
鄭七點了點頭,淡淡看了貞哥兒兩眼,隨即對徐三皺眉說道:“近些日子,三姐千萬莫要出城去了。先前那些土匪,好似一盤散沙,各占山頭,自立山寨,哪知近十幾日裏,她們一路殺過來,倒是離燕樂城愈來愈近了,也不知是得了誰人的令,打的是甚麽主意。”
鄭七此言,乃是在暗示徐三。她想得明白,瑞王欲要謀逆,那就必須要兵,而她若想自行募兵,就必須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眼下這匪患愈發猖獗,定然與瑞王之舉難脫幹係。
她微微抬眼,擱下茶盞,看向徐三,卻見那徐三娘瞥了她兩眼,一聲不吭,半晌過後,方才緩聲應道:“弟妹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鄭七見她如此,心中滿是疑慮,卻也並未多言。二人又寒暄一陣,說了些家常閑話,徐三便推說天色已晚,接著踹上書冊,拜辭而去。鄭七送她出門之後,徐三背對著她,朝著金元禎那宅子尋了過去,心中卻是兀自思量了起來。
她這心裏不大舒服,倒也不是為了甚麽大事兒,實在是方才她與鄭七說話之時,貞哥兒緩步上前,低眉順眼,雙手捧著溫碗,畢恭畢敬地給鄭七奉茶,這副場景落入徐三眼中,實在是讓她心上咯噔一下,怎麽想都覺得不大高興。
她知道,在這個朝代,夫君給娘子如此奉茶,實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她知道,在這個朝代,為人夫君,必須要對妻子伏首帖耳,拱手低眉。她知道,在這個朝代,妻子就是夫君的天!
但是當她看到自己的弟弟,做出如此舉動之時……她到底還是有些看不下去。
每當她誤以為,自己已然適應了這個封建的朝代,這個時代都會驟然現出它的本來麵目,用它那青麵獠牙、血盆大口,狠狠地咬上徐三一口,讓她猝不及防,於疼痛之中清醒過來。
徐三深吸了口氣,平穩了一番心緒,這才邁過門檻,入得自家院內。哪知她甫一進門,便見唐小郎耷拉著眉眼,委屈巴巴,不情不願地對她說道:“那人在窗下候了許久,奴叫他走,他卻如老僧入定,死活不肯挪一步。娘子既然迴來了,趕緊過去瞧瞧罷。”
先前徐三跟這唐玉藻說,自己和蒲察來往,不過隻是為了跟他習武、學金文罷了。可唐小郎千伶百俐,七竅玲瓏,小鼻子一嗅,便聞出了不對勁兒來,早就起了疑心。
而前些日子,夜半更深之時,蒲察給徐三指點過了算學,便按捺不住,纏著徐三,要與她親咂一會兒。徐三見他教學如此認真,也願意給他獎賞,二人撥雨撩雲,蝶意鶯情,當即就在書案上親熱了起來。
若非唐小郎聽著聲響,佯裝無意,端著錫盆闖入門內,隻怕二人便要在書案之上,成其好事,差點兒就應了那金元禎先前所說的“二月底時”之語。
眼下徐三瞥了兩眼唐小郎,心下一歎,著實覺得有些尷尬,但也知道這一迴,唐小郎如此生氣,氣的是她欺瞞了他,信不過他。這事情,唐小郎占理,她不占理,因而也是辯無可辯,徐三默然片刻,隻得直接往廂房裏走去。
她才一跨入屋內,便感覺腰上一緊,後背一熱,雄性荷爾蒙的氣息撲鼻而來。徐三心上一軟,迴頭笑道:“先前不是跟你說了麽,今夜有事,算學也都明白了,便不請蒲察小師父來傳道解惑了。”
蒲察小師父的算學,著實講的不錯,他才教了徐三兩個月,便已將徐三徹底點透。徐三將這弱勢科目,一朝變為拿手強項,心中自是十分高興,隻是這蒲察,卻實在是有些鬱悶——夜裏不講算學了,他便見不了徐三了,可夜裏見不著她,他又如何睡得著?
他心間發熱,緊緊摟著徐三,著實對她渴得不行。男人推擠著她,將她半壓到菱花窗上,一邊輕吻著她鬢邊耳後,一邊啞聲說道:“不行。我非來不可。我急著要學漢話,特地帶了話本兒過來,想請我的布耶楚,給我傳道解惑。”
徐三輕笑出聲,推了推他那結實胸肌,隨即緩緩抬眼,故意正色道:“你既要補習漢話,那就再不能胡鬧。去去去,趕緊坐到書案後頭去。”
“坐就坐!”蒲察咧嘴一笑,手臂一撈,便將她打橫抱了起來。徐三娘嚇了一跳,下意識勾住他那脖頸,待到再迴神時,卻見蒲察已然依她所言,坐到了書案後頭,而她,則坐在蒲察懷裏,無論是臉貼著的地方,手摸著的地方,還是那身下磨蹭著的地方,都跟火爐似的,又燙又熱,也讓徐三將他的小心思看了個透徹明白。
徐三伸出食指,輕輕挑起他的下巴,逗弄他道:“小徒弟,你今宿又要補習哪一段?”
她的手指又緩緩向上,反複搓揉著他那紅透了的大耳朵,口中則含笑說道:“耳朵怎麽這樣紅?是不是偷偷打了胭脂?”
蒲察麵紅耳赤,清了清嗓子,張手攤開案上那話本兒,接著挑眉說道:“還說我胡鬧,你瞧瞧,現下是誰在胡鬧?”
徐三嗤笑一聲,故意磨蹭兩下,見他喉結微動,手攥成拳,指節凸起,方才坐穩身形,以手支頤,定睛向那話本兒看去。
這話本兒是她先前挑給蒲察的,算是蒲察漢文課的教科書。他二人先前有過約定,為了嚴防徐三劇透,徐三絕不能先於蒲察,偷看後續情節。因而時至今日,徐三也不知曉那後文進展如何。但就徐三已經讀過的章節來說,這本書普通得很,中規中矩,並無任何稀罕之處,就算讓徐三往後看,隻怕她也沒甚麽興致。
眼下她倚坐於蒲察懷中,看著那話本兒,一個字接著一個字,教他如何讀寫,哪知才教了不過數百字,徐三蹙起眉來,便見那書中情節,急轉直下,上一刻那女主角還在廟中求佛,下一秒便夜雨驟降,她被困於廟中,為了取暖,不得不和那廟中的小和尚擠在一塊,和衣同眠……
徐三念著念著,不由止住了聲音。蒲察見狀,一邊玩著她的手兒,一邊挑眉笑道:“布耶楚,怎麽不念了?”
徐三斜睨著他,懷疑他是故意為之,特地挑了這不清不白的情節,趕在月黑風高的夜裏,讓她親口念出這搓粉團朱的羞人之語。
蒲察卻是滿臉無辜,眨了兩下琥珀色的眼兒,又皺眉催促她道:“布耶楚,趕緊往下念啊。”
作者有話要說: 要上課了~今兒迴評論!
第98章 指揮玉麈風雲走(二)
指揮玉麈風雲走(二)
徐三側過臉來,微微笑著, 斜瞥了他兩眼。她把玩著蒲察的小辮子, 聲線曖昧, 對他輕笑著道:“教了阿郎這麽久, 也是時候,瞧瞧你學得了幾成了。這話本兒, 就由你來念給我聽罷。”
蒲察聞言, 薄唇緊抿, 麵紅耳赤,喉結不住地上下滑動。徐三凝視著他,忍不住起了逗弄的心思, 故意伸出手指,輕輕磨蹭著他那凸出的喉結,口中笑道:“怎麽?不會念嗎?我往日教你的, 難不成都是白教?”
蒲察哪裏受得了她這撩撥, 垂下眼來,一把按住她那不住胡鬧的手兒, 隨即無奈笑道:“你沒白教。你教的每一個字, 我都記得, 我都不會忘。”
說罷之後, 他一手環著徐三的腰, 低頭看向話本兒,紅著臉念了起來:“她諾諾應下,想著今晚一遍, 當真不枉山神廟一行。那小娘子抬手去了胸衣,但見白嫩……”
徐三倚在他肩頭,輕笑道:“白嫩甚麽?”
蒲察紅著臉,略過那不可言說之處,接著又念道:“似凝團乳酪,堅/挺尖滑,沁香四溢。”
徐三噙著笑意,閑閑地看著他。蒲察硬著頭皮,繼續往下念道:“那僧人一壓頭,含吮開來,口中喚道,女施主莫怕,貧僧識得輕重。說完,便分開……咳……又用手握住……”
徐三先前也不曾想到,這話本兒裏的情節,竟會如此這般,急轉直下。前一篇說的還是善惡有報,老天有眼,這再一翻頁,就變成了這癡雲膩雨,共赴巫山。眼見得蒲察越念,這聲音便壓得越低,徐三忍不住抿唇而笑,來迴磨蹭著那硬脹之處,又逼他將先前略過的那幾個不堪字眼,一一念出聲來。
蒲察被她如此逗弄,又是羞窘,又是心急,原還想給她設下圈套,聽她念出這羞人之語,誰曾想鬧到最後,竟是自己一頭鑽進了這套子裏來。他瞥了兩眼徐三娘,哪裏還按捺得住,一把將那話本兒拂到一旁,腿上一使勁兒,便將徐三頂坐到了書案上去。
燭搖花,香嫋穗,徐三娘坐於案上,兩腿駕到他肩頭,笑意輕淺,低低凝視著他,隻覺得他那一雙眼眸,亮如星子,透若琥珀,直令她移不開眼來。
她從他那褐色的瞳仁之中,看到了點點燭焰,看到了山水屏風,也看到了映在他眸中的自己。
她看見自己笑了。她一時之間,竟有些憶不起來,上一迴她露出這般笑意,又是在何年何月,與何人並肩之時?
徐三娘抿了抿唇,麵上笑容不減,心下卻輕輕一歎。她挽袖抬手,有些憐惜地摸著蒲察的臉龐,蒲察卻是眼神灼熱,如猛虎撲食,再強忍不住,俯身壓了上來。
案上燭焰,猛地搖曳起來。蒲察揣來的那一冊話本兒,也在倏然墜地。而隨著話本一同墜地的,還有衣帶、內衫、襯褲等物,凡是礙事的,皆一並除了去。卻說是:香舌挑撥,津液互吞;桃源深處,涓涓泉流;鼓脹溫軟之處,便以手調弄揉撫;火燙似烤之處,便引入桃源,前後抽提,待到玉槍檀口,白濁如注,方才歇過一迴。此番罷後,這癮卻仍是止不住,又來了兩次三番,才算是就此作罷。
完事過後,蒲察一臉饜足,赤著那結實精壯的上身,坐在那花梨小椅之上,揚著下巴,目光灼灼地盯著懷中的徐三,得意說道:“布耶楚,你老實說,我強不強?厲不厲害?”
徐三倚在他肩頭,抿唇笑道:“你啊,哪兒都好,就是手勁兒沒個輕重。”
蒲察一聽,緊張起來,抬手便去扯她才穿好的衣裳,想要細細察看一番。徐三一見,趕忙拉緊衣裳,嗔怪地瞥了他一眼,又嘟噥道:“你這小子,扮豬吃老虎,又想找個由頭,揪我不放。”
蒲察咧嘴一笑,將她摟緊,又附在她耳側,啞聲說道:“快告訴我,我厲不厲害,你高不高興。”
徐三見他纏著不放,隻得刮了兩下他的鼻頭,無奈笑道:“厲害厲害,厲害極了。蒲察小師父,龍精虎猛,天賦異稟,實在教我佩服,佩服。”
蒲察緊緊盯著她,又緩聲說道:“布耶楚,喚我一聲愛根可好?”
愛根,女真語寫作eigen,乃是丈夫的意思,而妻子,則是sargan,薩裏甘。徐三一聽他這話,笑意稍斂,紅唇緊抿,定定然地望著他,並不出聲。
蒲察蹙起眉來,緊盯著她。人高馬大的漢子一個,此時卻很是可憐,沉聲央求道:“布耶楚,我自知身份,做不了你的愛根。我不求別的,隻求你喚我一聲,也好給我個念想。”
他將她摟得緊了幾分,又認真說道:“你我雖沒有那些甚麽,我聽你說過的,三書六禮,但我說過的,一年也抵得上一輩子,露水夫妻也是真夫妻。我是真拿你當做薩裏甘的!”
“好了。”徐三勾唇輕笑,用食指輕輕抵住他的薄唇,“愛根,愛根。隻要我還在這燕樂城裏,你想聽多少次,就聽多少次。”
蒲察咧嘴一笑,心頭狂喜。他狠狠親了徐三一口,又得寸進尺,纏著她道:“我的薩裏甘!我的布耶楚!那以後,每個夜裏,我能不能過來?”
徐三紅著臉,並不吭聲,急得蒲察又央了她好幾迴,還用那未來得及割的胡茬,輕輕去刺她的臉頰。徐三見他跟個孩子似的,又撒嬌胡鬧起來,到底是無計奈何,隻得應了下來。
二人在這西院之中,撩雲撥雨,歙漆阿膠,哪知這番動靜,雖不曾全被人偷聽了去,但那事後之語,諸如愛根、薩裏甘等,卻已落入了旁人耳中。
這夜裏那金元禎正臥於軟榻之上,受過那孕中美人口舌伺候,便見小廝急急入內,說了那西院的徐三娘之事。金元禎聽罷之後,很是玩味地一笑,心中則不以為然,兀自想道:愛根?薩裏甘?這露水鴛鴦,不過是因著各自空虛,碰巧湊到了一塊兒罷了,倒還連自己都騙起來了。
他挑起眉來,嗤笑一聲,賞過那報信兒小廝,接著又尋思道:照著上京中的情勢,隻怕待到七月中時,他便要離了燕樂,迴上京去了。臨走之前,五六月時,他非得支開蒲察不可。
卻說銅壺滴漏,烏飛兔走,轉眼即是五月之初。榴花豔烘,綠楊帶雨,又是一年荷葉青時。
徐三陪著徐阿母,坐在貞哥兒那小院兒裏頭。她低著頭,為了練習腕力及穩度,正用那薄薄鏢刀,雕刻著手中木條,而徐阿母搬了個馬紮,坐在她不遠處,正絮絮叨叨地說著,反複叮囑著貞哥兒道:
“你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趕緊讓鄭七懷上孩子。你可別不上心,你啊,要是三年都沒能讓鄭七懷上,你三姐就算當上了一品大官,鄭七要休你,你也攔不住。”
在這女尊國中,若是男子嫁人之後,三年未能讓妻子懷孕,妻子便可將其休棄。其實這倒還算好的,若是在相鄰的金國,無論妻妾,無論是否有孕、是否誕下子女,隻要夫君想將其休棄,連休書都不必寫,直接便是掃地出門。
貞哥兒聽了徐母之言,羞紅著臉,也不吭聲,隻顧著低頭洗菜。徐阿母見狀,當真是恨鐵不成鋼,一邊磕著徐三好不容易來買來的瓜子兒,一邊又訓他道:“貞哥兒,你聽我的。往後就算那鄭七懷的是人家的種,那也沒甚麽可擔心的,隻要她寵著你,你就是這孩子的爹。因而她在外頭找郎君,你可千萬不能拈酸吃醋。女人嘛,就是這樣,她在外頭玩兒的再野,最後還不得迴你這院子裏來?”
徐三聽著這熟悉又陌生的話,自是哭笑不得。她將手上木雕揣入袖中,隨即湊上前去,幫著貞哥兒洗起了菜來。
眼下天氣雖已轉暖,但近幾日來,連下了幾場雨,譬如今日,便是陰雲密布,清寒沁骨。貞哥兒用那冰涼的井水,洗了好一會兒菜,那一雙白皙的小手,都被凍得泛起了紅來。徐三看在眼中,自是疼惜不已,可卻也不好多言,隻能搶去他手上的活計,替他分擔些許。
哪知徐阿母見了,卻是又罵起她來,瞪大了眼睛,壓低聲音怒道:“你這丫頭,沒規沒矩的!你這雙手,是用來考科舉的、寫奏章的,哪能用來洗菜?平日在院子裏,你疼憐那小狐狸精,疼憐你弟弟,幫著他們做活兒,這倒也還罷了,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瞧見。但徐老三你掂量掂量,這是鄭七的院子,若要讓她瞧見了,又要如何以為貞哥兒?”
徐三哪裏會想到這許多,隻蹙起眉來,有些不耐煩地道:“我手上發幹,想沾點兒水,這都不合規矩?”
徐母一急,死命扯她胳膊,二人才要拌起嘴來,卻聽得腳步聲愈行愈近,再一抬眼,便見鄭七臉上滿是鮮血,胳膊上纏著白布,步履沉重,十足狼狽地走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得不心酸地承認,這文確實不適合我來寫
正劇風格、變革主題、宏大格局、朝堂政鬥什麽的,反而把我本身比較擅長的奇思異想給限製住了……
可能要等再過很多很多年,才能撐得起來這個故事吧
但既然寫了,既然已經日更了三個月了,就好好地日更到結局吧~
爭取11月能完結,然後我就要迴歸我的腦洞派啦
想了幾個清奇腦洞,沉迷其中,特別想寫哈哈
第99章 指揮玉麈風雲走(三)
指揮玉麈風雲走(三)
徐三一看見鄭素鳴這滿麵鮮血,心上一驚, 也顧不得再與徐母拌嘴, 趕忙擱了手上的菜, 急步走到鄭七身側。貞哥兒亦是嚇得說不出話來, 急急忙忙,從袖中抽出絹兒, 去給妻子擦拭麵上血跡。
徐三皺眉問道:“弟妹這是怎麽了?何人如此大膽, 竟敢出手傷你?”
鄭七麵有慍色, 冷聲應道:“城門口出了大事,那些土匪竟一箭射死了嚴知縣。我臨危受命,帶了一隊人馬出去, 苦戰許久,總算是抓了幾個迴來。至於三推六問,非刑逼拷, 並非我分內之事, 我便是想聽,人家也不許我聽, 也隻能迴院子裏來了。”
徐三蹙起眉來, 兀自思慮, 卻是覺得很不對勁, 出言問她道:“可照理來說, 當下這時辰,嚴知縣該是坐在衙門高堂裏頭,判冤決獄, 審案斷情才對,怎麽會跑到那城樓之上,讓土匪給一箭射死了?”
鄭七抬起眼來,薄唇緊抿,半晌過後,也咂摸出不對勁兒來。她看了眼貞哥兒,示意徐守貞去廚房燒菜,待到貞哥兒走後,她才引著徐三入得屋內,沉聲說道:
“我能調任城裏,也是因為衙門這邊兒人手不足,跟瑞王抽調了上百人馬。哪知時日久了之後,差役覺得兵士插手官務,手伸得太長,而兵士,又覺得差役狗占馬槽,白吃幹飯,派不上一點兒用處。外頭匪患猖獗,衙役與武官,針尖對麥芒,鬧起了內訌來。今日嚴知縣來到城樓之上,就是為了勞問守城兵士。”
徐三娘聽及此處,已然明白了過來。
先前瑞王欲要對崔鈿下手,若是崔鈿出了事,她便有望自行募兵,接著再平定匪亂,自是能令民心向之。哪知崔鈿被劫之後,徐挽瀾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愣是將那些村匪說動,連帶著打亂了瑞王宋熙的布局。
崔鈿不行,瑞王便將主意打到了這嚴知縣的頭上。這嚴知縣,並不是瑞王的人,也沒甚麽後台可言,拿她做棋子,當真是再合適不過。而衙役與武官這矛盾,十之有八/九,也是瑞王暗中使人,挑撥生事。
徐三冷笑一聲,又抬頭看向鄭七,問她道:“弟妹,今日是誰下了令,讓你出城抓人去的?”
鄭七心上一沉,蹙眉應道:“那人品階比我高,是孫牧的人。駐在城中的兵士,都要聽她的調令。”
瑞王麾下有四大將,孫牧作為四大將之首,乃是瑞王最為看重的。她讓鄭七出城,明擺著是要她出去送死,哪知鄭素鳴如此命大,愣是活著迴來了,僅傷著一條胳膊而已。
徐三垂下眼來,抿了口茶,隨即歎聲說道:“七姐,嚴知縣之死,不用我多說,你該也已經看明白了。堂堂知縣,竟被土匪一箭射死,這打的是朝廷的臉麵。匪亂不除,人心必亂。現如今這幫村匪,全都聚到了燕樂一帶,若要剿匪,於情於理,都得讓瑞王出兵。你調到城裏來,反而是調到了前線上,隻求你萬事小心,無論怎樣,都要保你自身周全。”
鄭七稍稍一頓,點了點頭,低聲道:“你放心罷。我既娶了貞哥兒,就再不是孑然一身。不管是瑞王要弄我,還是土匪要殺我,我都會咬緊牙關,護住我這條命。”
徐三一歎,心上到底是有些沉重。
徐守貞聞言,雙頰羞紅,低頭不語。徐三瞧著他這副嬌怯的小模樣,還想繼續逗他,卻忽地聽得身後有人沉聲說道:“三姐怎麽來了?”
徐三一怔,迴頭見是鄭七,便起身笑道:“先前去攤子上買書,想著順路,便過來瞧瞧。”
鄭七點了點頭,淡淡看了貞哥兒兩眼,隨即對徐三皺眉說道:“近些日子,三姐千萬莫要出城去了。先前那些土匪,好似一盤散沙,各占山頭,自立山寨,哪知近十幾日裏,她們一路殺過來,倒是離燕樂城愈來愈近了,也不知是得了誰人的令,打的是甚麽主意。”
鄭七此言,乃是在暗示徐三。她想得明白,瑞王欲要謀逆,那就必須要兵,而她若想自行募兵,就必須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眼下這匪患愈發猖獗,定然與瑞王之舉難脫幹係。
她微微抬眼,擱下茶盞,看向徐三,卻見那徐三娘瞥了她兩眼,一聲不吭,半晌過後,方才緩聲應道:“弟妹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鄭七見她如此,心中滿是疑慮,卻也並未多言。二人又寒暄一陣,說了些家常閑話,徐三便推說天色已晚,接著踹上書冊,拜辭而去。鄭七送她出門之後,徐三背對著她,朝著金元禎那宅子尋了過去,心中卻是兀自思量了起來。
她這心裏不大舒服,倒也不是為了甚麽大事兒,實在是方才她與鄭七說話之時,貞哥兒緩步上前,低眉順眼,雙手捧著溫碗,畢恭畢敬地給鄭七奉茶,這副場景落入徐三眼中,實在是讓她心上咯噔一下,怎麽想都覺得不大高興。
她知道,在這個朝代,夫君給娘子如此奉茶,實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她知道,在這個朝代,為人夫君,必須要對妻子伏首帖耳,拱手低眉。她知道,在這個朝代,妻子就是夫君的天!
但是當她看到自己的弟弟,做出如此舉動之時……她到底還是有些看不下去。
每當她誤以為,自己已然適應了這個封建的朝代,這個時代都會驟然現出它的本來麵目,用它那青麵獠牙、血盆大口,狠狠地咬上徐三一口,讓她猝不及防,於疼痛之中清醒過來。
徐三深吸了口氣,平穩了一番心緒,這才邁過門檻,入得自家院內。哪知她甫一進門,便見唐小郎耷拉著眉眼,委屈巴巴,不情不願地對她說道:“那人在窗下候了許久,奴叫他走,他卻如老僧入定,死活不肯挪一步。娘子既然迴來了,趕緊過去瞧瞧罷。”
先前徐三跟這唐玉藻說,自己和蒲察來往,不過隻是為了跟他習武、學金文罷了。可唐小郎千伶百俐,七竅玲瓏,小鼻子一嗅,便聞出了不對勁兒來,早就起了疑心。
而前些日子,夜半更深之時,蒲察給徐三指點過了算學,便按捺不住,纏著徐三,要與她親咂一會兒。徐三見他教學如此認真,也願意給他獎賞,二人撥雨撩雲,蝶意鶯情,當即就在書案上親熱了起來。
若非唐小郎聽著聲響,佯裝無意,端著錫盆闖入門內,隻怕二人便要在書案之上,成其好事,差點兒就應了那金元禎先前所說的“二月底時”之語。
眼下徐三瞥了兩眼唐小郎,心下一歎,著實覺得有些尷尬,但也知道這一迴,唐小郎如此生氣,氣的是她欺瞞了他,信不過他。這事情,唐小郎占理,她不占理,因而也是辯無可辯,徐三默然片刻,隻得直接往廂房裏走去。
她才一跨入屋內,便感覺腰上一緊,後背一熱,雄性荷爾蒙的氣息撲鼻而來。徐三心上一軟,迴頭笑道:“先前不是跟你說了麽,今夜有事,算學也都明白了,便不請蒲察小師父來傳道解惑了。”
蒲察小師父的算學,著實講的不錯,他才教了徐三兩個月,便已將徐三徹底點透。徐三將這弱勢科目,一朝變為拿手強項,心中自是十分高興,隻是這蒲察,卻實在是有些鬱悶——夜裏不講算學了,他便見不了徐三了,可夜裏見不著她,他又如何睡得著?
他心間發熱,緊緊摟著徐三,著實對她渴得不行。男人推擠著她,將她半壓到菱花窗上,一邊輕吻著她鬢邊耳後,一邊啞聲說道:“不行。我非來不可。我急著要學漢話,特地帶了話本兒過來,想請我的布耶楚,給我傳道解惑。”
徐三輕笑出聲,推了推他那結實胸肌,隨即緩緩抬眼,故意正色道:“你既要補習漢話,那就再不能胡鬧。去去去,趕緊坐到書案後頭去。”
“坐就坐!”蒲察咧嘴一笑,手臂一撈,便將她打橫抱了起來。徐三娘嚇了一跳,下意識勾住他那脖頸,待到再迴神時,卻見蒲察已然依她所言,坐到了書案後頭,而她,則坐在蒲察懷裏,無論是臉貼著的地方,手摸著的地方,還是那身下磨蹭著的地方,都跟火爐似的,又燙又熱,也讓徐三將他的小心思看了個透徹明白。
徐三伸出食指,輕輕挑起他的下巴,逗弄他道:“小徒弟,你今宿又要補習哪一段?”
她的手指又緩緩向上,反複搓揉著他那紅透了的大耳朵,口中則含笑說道:“耳朵怎麽這樣紅?是不是偷偷打了胭脂?”
蒲察麵紅耳赤,清了清嗓子,張手攤開案上那話本兒,接著挑眉說道:“還說我胡鬧,你瞧瞧,現下是誰在胡鬧?”
徐三嗤笑一聲,故意磨蹭兩下,見他喉結微動,手攥成拳,指節凸起,方才坐穩身形,以手支頤,定睛向那話本兒看去。
這話本兒是她先前挑給蒲察的,算是蒲察漢文課的教科書。他二人先前有過約定,為了嚴防徐三劇透,徐三絕不能先於蒲察,偷看後續情節。因而時至今日,徐三也不知曉那後文進展如何。但就徐三已經讀過的章節來說,這本書普通得很,中規中矩,並無任何稀罕之處,就算讓徐三往後看,隻怕她也沒甚麽興致。
眼下她倚坐於蒲察懷中,看著那話本兒,一個字接著一個字,教他如何讀寫,哪知才教了不過數百字,徐三蹙起眉來,便見那書中情節,急轉直下,上一刻那女主角還在廟中求佛,下一秒便夜雨驟降,她被困於廟中,為了取暖,不得不和那廟中的小和尚擠在一塊,和衣同眠……
徐三念著念著,不由止住了聲音。蒲察見狀,一邊玩著她的手兒,一邊挑眉笑道:“布耶楚,怎麽不念了?”
徐三斜睨著他,懷疑他是故意為之,特地挑了這不清不白的情節,趕在月黑風高的夜裏,讓她親口念出這搓粉團朱的羞人之語。
蒲察卻是滿臉無辜,眨了兩下琥珀色的眼兒,又皺眉催促她道:“布耶楚,趕緊往下念啊。”
作者有話要說: 要上課了~今兒迴評論!
第98章 指揮玉麈風雲走(二)
指揮玉麈風雲走(二)
徐三側過臉來,微微笑著, 斜瞥了他兩眼。她把玩著蒲察的小辮子, 聲線曖昧, 對他輕笑著道:“教了阿郎這麽久, 也是時候,瞧瞧你學得了幾成了。這話本兒, 就由你來念給我聽罷。”
蒲察聞言, 薄唇緊抿, 麵紅耳赤,喉結不住地上下滑動。徐三凝視著他,忍不住起了逗弄的心思, 故意伸出手指,輕輕磨蹭著他那凸出的喉結,口中笑道:“怎麽?不會念嗎?我往日教你的, 難不成都是白教?”
蒲察哪裏受得了她這撩撥, 垂下眼來,一把按住她那不住胡鬧的手兒, 隨即無奈笑道:“你沒白教。你教的每一個字, 我都記得, 我都不會忘。”
說罷之後, 他一手環著徐三的腰, 低頭看向話本兒,紅著臉念了起來:“她諾諾應下,想著今晚一遍, 當真不枉山神廟一行。那小娘子抬手去了胸衣,但見白嫩……”
徐三倚在他肩頭,輕笑道:“白嫩甚麽?”
蒲察紅著臉,略過那不可言說之處,接著又念道:“似凝團乳酪,堅/挺尖滑,沁香四溢。”
徐三噙著笑意,閑閑地看著他。蒲察硬著頭皮,繼續往下念道:“那僧人一壓頭,含吮開來,口中喚道,女施主莫怕,貧僧識得輕重。說完,便分開……咳……又用手握住……”
徐三先前也不曾想到,這話本兒裏的情節,竟會如此這般,急轉直下。前一篇說的還是善惡有報,老天有眼,這再一翻頁,就變成了這癡雲膩雨,共赴巫山。眼見得蒲察越念,這聲音便壓得越低,徐三忍不住抿唇而笑,來迴磨蹭著那硬脹之處,又逼他將先前略過的那幾個不堪字眼,一一念出聲來。
蒲察被她如此逗弄,又是羞窘,又是心急,原還想給她設下圈套,聽她念出這羞人之語,誰曾想鬧到最後,竟是自己一頭鑽進了這套子裏來。他瞥了兩眼徐三娘,哪裏還按捺得住,一把將那話本兒拂到一旁,腿上一使勁兒,便將徐三頂坐到了書案上去。
燭搖花,香嫋穗,徐三娘坐於案上,兩腿駕到他肩頭,笑意輕淺,低低凝視著他,隻覺得他那一雙眼眸,亮如星子,透若琥珀,直令她移不開眼來。
她從他那褐色的瞳仁之中,看到了點點燭焰,看到了山水屏風,也看到了映在他眸中的自己。
她看見自己笑了。她一時之間,竟有些憶不起來,上一迴她露出這般笑意,又是在何年何月,與何人並肩之時?
徐三娘抿了抿唇,麵上笑容不減,心下卻輕輕一歎。她挽袖抬手,有些憐惜地摸著蒲察的臉龐,蒲察卻是眼神灼熱,如猛虎撲食,再強忍不住,俯身壓了上來。
案上燭焰,猛地搖曳起來。蒲察揣來的那一冊話本兒,也在倏然墜地。而隨著話本一同墜地的,還有衣帶、內衫、襯褲等物,凡是礙事的,皆一並除了去。卻說是:香舌挑撥,津液互吞;桃源深處,涓涓泉流;鼓脹溫軟之處,便以手調弄揉撫;火燙似烤之處,便引入桃源,前後抽提,待到玉槍檀口,白濁如注,方才歇過一迴。此番罷後,這癮卻仍是止不住,又來了兩次三番,才算是就此作罷。
完事過後,蒲察一臉饜足,赤著那結實精壯的上身,坐在那花梨小椅之上,揚著下巴,目光灼灼地盯著懷中的徐三,得意說道:“布耶楚,你老實說,我強不強?厲不厲害?”
徐三倚在他肩頭,抿唇笑道:“你啊,哪兒都好,就是手勁兒沒個輕重。”
蒲察一聽,緊張起來,抬手便去扯她才穿好的衣裳,想要細細察看一番。徐三一見,趕忙拉緊衣裳,嗔怪地瞥了他一眼,又嘟噥道:“你這小子,扮豬吃老虎,又想找個由頭,揪我不放。”
蒲察咧嘴一笑,將她摟緊,又附在她耳側,啞聲說道:“快告訴我,我厲不厲害,你高不高興。”
徐三見他纏著不放,隻得刮了兩下他的鼻頭,無奈笑道:“厲害厲害,厲害極了。蒲察小師父,龍精虎猛,天賦異稟,實在教我佩服,佩服。”
蒲察緊緊盯著她,又緩聲說道:“布耶楚,喚我一聲愛根可好?”
愛根,女真語寫作eigen,乃是丈夫的意思,而妻子,則是sargan,薩裏甘。徐三一聽他這話,笑意稍斂,紅唇緊抿,定定然地望著他,並不出聲。
蒲察蹙起眉來,緊盯著她。人高馬大的漢子一個,此時卻很是可憐,沉聲央求道:“布耶楚,我自知身份,做不了你的愛根。我不求別的,隻求你喚我一聲,也好給我個念想。”
他將她摟得緊了幾分,又認真說道:“你我雖沒有那些甚麽,我聽你說過的,三書六禮,但我說過的,一年也抵得上一輩子,露水夫妻也是真夫妻。我是真拿你當做薩裏甘的!”
“好了。”徐三勾唇輕笑,用食指輕輕抵住他的薄唇,“愛根,愛根。隻要我還在這燕樂城裏,你想聽多少次,就聽多少次。”
蒲察咧嘴一笑,心頭狂喜。他狠狠親了徐三一口,又得寸進尺,纏著她道:“我的薩裏甘!我的布耶楚!那以後,每個夜裏,我能不能過來?”
徐三紅著臉,並不吭聲,急得蒲察又央了她好幾迴,還用那未來得及割的胡茬,輕輕去刺她的臉頰。徐三見他跟個孩子似的,又撒嬌胡鬧起來,到底是無計奈何,隻得應了下來。
二人在這西院之中,撩雲撥雨,歙漆阿膠,哪知這番動靜,雖不曾全被人偷聽了去,但那事後之語,諸如愛根、薩裏甘等,卻已落入了旁人耳中。
這夜裏那金元禎正臥於軟榻之上,受過那孕中美人口舌伺候,便見小廝急急入內,說了那西院的徐三娘之事。金元禎聽罷之後,很是玩味地一笑,心中則不以為然,兀自想道:愛根?薩裏甘?這露水鴛鴦,不過是因著各自空虛,碰巧湊到了一塊兒罷了,倒還連自己都騙起來了。
他挑起眉來,嗤笑一聲,賞過那報信兒小廝,接著又尋思道:照著上京中的情勢,隻怕待到七月中時,他便要離了燕樂,迴上京去了。臨走之前,五六月時,他非得支開蒲察不可。
卻說銅壺滴漏,烏飛兔走,轉眼即是五月之初。榴花豔烘,綠楊帶雨,又是一年荷葉青時。
徐三陪著徐阿母,坐在貞哥兒那小院兒裏頭。她低著頭,為了練習腕力及穩度,正用那薄薄鏢刀,雕刻著手中木條,而徐阿母搬了個馬紮,坐在她不遠處,正絮絮叨叨地說著,反複叮囑著貞哥兒道:
“你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趕緊讓鄭七懷上孩子。你可別不上心,你啊,要是三年都沒能讓鄭七懷上,你三姐就算當上了一品大官,鄭七要休你,你也攔不住。”
在這女尊國中,若是男子嫁人之後,三年未能讓妻子懷孕,妻子便可將其休棄。其實這倒還算好的,若是在相鄰的金國,無論妻妾,無論是否有孕、是否誕下子女,隻要夫君想將其休棄,連休書都不必寫,直接便是掃地出門。
貞哥兒聽了徐母之言,羞紅著臉,也不吭聲,隻顧著低頭洗菜。徐阿母見狀,當真是恨鐵不成鋼,一邊磕著徐三好不容易來買來的瓜子兒,一邊又訓他道:“貞哥兒,你聽我的。往後就算那鄭七懷的是人家的種,那也沒甚麽可擔心的,隻要她寵著你,你就是這孩子的爹。因而她在外頭找郎君,你可千萬不能拈酸吃醋。女人嘛,就是這樣,她在外頭玩兒的再野,最後還不得迴你這院子裏來?”
徐三聽著這熟悉又陌生的話,自是哭笑不得。她將手上木雕揣入袖中,隨即湊上前去,幫著貞哥兒洗起了菜來。
眼下天氣雖已轉暖,但近幾日來,連下了幾場雨,譬如今日,便是陰雲密布,清寒沁骨。貞哥兒用那冰涼的井水,洗了好一會兒菜,那一雙白皙的小手,都被凍得泛起了紅來。徐三看在眼中,自是疼惜不已,可卻也不好多言,隻能搶去他手上的活計,替他分擔些許。
哪知徐阿母見了,卻是又罵起她來,瞪大了眼睛,壓低聲音怒道:“你這丫頭,沒規沒矩的!你這雙手,是用來考科舉的、寫奏章的,哪能用來洗菜?平日在院子裏,你疼憐那小狐狸精,疼憐你弟弟,幫著他們做活兒,這倒也還罷了,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瞧見。但徐老三你掂量掂量,這是鄭七的院子,若要讓她瞧見了,又要如何以為貞哥兒?”
徐三哪裏會想到這許多,隻蹙起眉來,有些不耐煩地道:“我手上發幹,想沾點兒水,這都不合規矩?”
徐母一急,死命扯她胳膊,二人才要拌起嘴來,卻聽得腳步聲愈行愈近,再一抬眼,便見鄭七臉上滿是鮮血,胳膊上纏著白布,步履沉重,十足狼狽地走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得不心酸地承認,這文確實不適合我來寫
正劇風格、變革主題、宏大格局、朝堂政鬥什麽的,反而把我本身比較擅長的奇思異想給限製住了……
可能要等再過很多很多年,才能撐得起來這個故事吧
但既然寫了,既然已經日更了三個月了,就好好地日更到結局吧~
爭取11月能完結,然後我就要迴歸我的腦洞派啦
想了幾個清奇腦洞,沉迷其中,特別想寫哈哈
第99章 指揮玉麈風雲走(三)
指揮玉麈風雲走(三)
徐三一看見鄭素鳴這滿麵鮮血,心上一驚, 也顧不得再與徐母拌嘴, 趕忙擱了手上的菜, 急步走到鄭七身側。貞哥兒亦是嚇得說不出話來, 急急忙忙,從袖中抽出絹兒, 去給妻子擦拭麵上血跡。
徐三皺眉問道:“弟妹這是怎麽了?何人如此大膽, 竟敢出手傷你?”
鄭七麵有慍色, 冷聲應道:“城門口出了大事,那些土匪竟一箭射死了嚴知縣。我臨危受命,帶了一隊人馬出去, 苦戰許久,總算是抓了幾個迴來。至於三推六問,非刑逼拷, 並非我分內之事, 我便是想聽,人家也不許我聽, 也隻能迴院子裏來了。”
徐三蹙起眉來, 兀自思慮, 卻是覺得很不對勁, 出言問她道:“可照理來說, 當下這時辰,嚴知縣該是坐在衙門高堂裏頭,判冤決獄, 審案斷情才對,怎麽會跑到那城樓之上,讓土匪給一箭射死了?”
鄭七抬起眼來,薄唇緊抿,半晌過後,也咂摸出不對勁兒來。她看了眼貞哥兒,示意徐守貞去廚房燒菜,待到貞哥兒走後,她才引著徐三入得屋內,沉聲說道:
“我能調任城裏,也是因為衙門這邊兒人手不足,跟瑞王抽調了上百人馬。哪知時日久了之後,差役覺得兵士插手官務,手伸得太長,而兵士,又覺得差役狗占馬槽,白吃幹飯,派不上一點兒用處。外頭匪患猖獗,衙役與武官,針尖對麥芒,鬧起了內訌來。今日嚴知縣來到城樓之上,就是為了勞問守城兵士。”
徐三娘聽及此處,已然明白了過來。
先前瑞王欲要對崔鈿下手,若是崔鈿出了事,她便有望自行募兵,接著再平定匪亂,自是能令民心向之。哪知崔鈿被劫之後,徐挽瀾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愣是將那些村匪說動,連帶著打亂了瑞王宋熙的布局。
崔鈿不行,瑞王便將主意打到了這嚴知縣的頭上。這嚴知縣,並不是瑞王的人,也沒甚麽後台可言,拿她做棋子,當真是再合適不過。而衙役與武官這矛盾,十之有八/九,也是瑞王暗中使人,挑撥生事。
徐三冷笑一聲,又抬頭看向鄭七,問她道:“弟妹,今日是誰下了令,讓你出城抓人去的?”
鄭七心上一沉,蹙眉應道:“那人品階比我高,是孫牧的人。駐在城中的兵士,都要聽她的調令。”
瑞王麾下有四大將,孫牧作為四大將之首,乃是瑞王最為看重的。她讓鄭七出城,明擺著是要她出去送死,哪知鄭素鳴如此命大,愣是活著迴來了,僅傷著一條胳膊而已。
徐三垂下眼來,抿了口茶,隨即歎聲說道:“七姐,嚴知縣之死,不用我多說,你該也已經看明白了。堂堂知縣,竟被土匪一箭射死,這打的是朝廷的臉麵。匪亂不除,人心必亂。現如今這幫村匪,全都聚到了燕樂一帶,若要剿匪,於情於理,都得讓瑞王出兵。你調到城裏來,反而是調到了前線上,隻求你萬事小心,無論怎樣,都要保你自身周全。”
鄭七稍稍一頓,點了點頭,低聲道:“你放心罷。我既娶了貞哥兒,就再不是孑然一身。不管是瑞王要弄我,還是土匪要殺我,我都會咬緊牙關,護住我這條命。”
徐三一歎,心上到底是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