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當然認得高珩手中這支發簪。
不僅認得,對此還有一段實在不堪迴首的“慘痛”迴憶。
他甚至隻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程金枝當時將這支發簪的尖端,朝著自己的肩膀狠狠紮進肉裏的,那猶如噩夢般的陰影。
那種清晰而像撕裂皮膚一般,讓人無法忍受的痛感,即使隻是迴想起來,都能牽扯到如今的傷口傳來一陣劇痛。
不過他怎麽都沒有料到,這個早已被自己所忽略的兇器,此刻竟然會在高珩手中。
在這一刹那,太子也猛然意識到,這支簪子將會成為拆穿他謊言的利器。
因為發簪所刺中的傷口與箭傷大不相同,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明顯地得以分辨。
一旦周帝找太醫前來驗傷,那無異於是在證明他之前說的那些懇切之言全都是對高珩的構陷。
而且望著高珩那胸有成竹的肅然之態,還有他身邊神情鄭重的元熹公主,太子心中便愈發感到了一陣坐立不安的緊張。
總覺得,這支發簪隻是個開始,之後還有其他麻煩和阻礙在等待著他。
高珩這一次雖然姍姍來遲,卻絕對是有備而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支發簪其實就掉在程金枝被困的,那間屋子前麵的空地上。
隻是因為當時太子痛得撕心裂肺,一行人手忙腳亂將他抬進屋裏,根本來不及去顧及其他。
後來又經高珩和岑風這麽一鬧,太子做賊心虛,也沒有想到清理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便匆忙帶著人馬盡快撤離了此處。
恰好高珩多留一個心眼,特意派人仔細地搜查了那座宅院。
雖然最後並沒有尋到什麽有價值的線索,卻被沈鈞陰差陽錯地在地上找到了這支染血的發簪。
而且高珩認得分明,這支發簪,就是程金枝失蹤前戴在發髻上的。
“三弟,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本宮堂堂太子,你竟然要本宮在這脫衣驗傷?這成何體統?”
太子當然明白高珩的意圖,也當然知道這傷口絕不能驗,於是便沉下臉色語氣淩厲地喝斥了一聲,隨後便收斂神色,滿麵苦色地向著周帝哭訴道。
“父皇,兒臣從小到大又何曾受過這般委屈?之前兒臣明明好心去救人,卻被三弟冤枉抓了程金枝,之後又無端被他所傷,但是兒臣念在我們兄弟一場,他護妻心切,已經不再予以計較。可三弟如今卻還在這裏故意為難兒臣,還請父皇為兒臣做主啊!”
“皇兄還真是養尊處優,不識人間疾苦,這麽一點小傷對於在前線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將士來說,是每天都要經曆的家常便飯。”
高珩神情冷漠地平視前方,早就對太子這番假惺惺的裝腔作勢見怪不怪。
他字句冰冷地說著,停頓片刻,嘴角掠過一抹輕蔑而寒氣逼人的笑意。
“也是,皇兄貴為儲君之尊,身軀是何等矜貴,自然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同,又怎可輕易上陣殺敵,實在是臣弟失言了,還請皇兄恕罪。”
“什麽凡夫俗子,既是儲君之尊,就更要憂國憂民,體恤百姓,不是讓你享清福的!”
聽聞高珩這番字句犀利的的諷刺之言,周帝臉色一沉,看著一臉委屈的太子赫然加重了語氣。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古帝王從來就不是個高高在上的擺設。若是國家有難,哪怕你和朕一樣已經貴為天子,也要為了黎民百姓禦駕親征,衝鋒陷陣。這天下,這大周江山,從來就不需要一個隻會坐享其成,安逸享樂的君主!”
周帝越說到後來聲色越是凜然,聽得太子渾身一震,心中突然生出一種濃重的畏懼之感,急忙畢恭畢敬地俯下了身子。
“父皇說的是,兒臣為了這大周江山的百年基業,一定殫精竭慮,竭盡所能,絕不會辜負父皇和天下百姓所托,請父皇放心!”
“但願如此吧。”
默然少頃之後,隻見周帝長長地唿出一口氣,眼角流下了一絲沉重且倦怠的疲憊之色。
雖然眼底的失望隱而不發,甚至轉瞬即逝,卻還是被神思敏銳的高珩看在了眼裏。
“珩兒,這支簪子到底是何來曆?和太子的傷勢又有什麽關係?”
周帝眸色微轉,將視線重新落在了高珩手中的那支發簪上。
“迴父皇,這支發簪就是金枝失蹤前所戴之物,是兒臣的人在昨夜那處宅邸中所得。兒臣來之前刻意讓太醫看過,證實附著在上頭的赤色汙漬正是人血。所以很明顯,金枝曾經用她來傷過人,想必目的,應該是為了防身。”
高珩說到“防身”二字,刻意側目瞟了太子一眼,眸色冷冽地擰起了眉角。
“所以你的意思是,懷疑太子肩上的傷口,就是這支簪子所致?”
“迴父皇,兒臣不是懷疑,而是肯定。”高珩眸色深重地繃緊了臉色,“畢竟空口無憑,說再多也隻是徒然,但是隻要皇兄願意讓太醫來驗傷,一切便可水落石出。”
“父皇,兒臣實在是冤枉啊,難道父皇不相信兒臣,而去選擇相信三弟嗎?”
太子惡狠狠地瞪了高珩一眼,卻突然覺得,再多的懇求之詞在此刻在即將暴露的真相麵前,都是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如今皇後尚在禁足之中,參與這件事的人又少之又少,加之絕不能讓周帝知道自己和楚人有所勾結。
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走出來掌握大局,替他應付這場危機。
此時此刻在太子心中,除了滿腹的仇恨之外,更多的,還是替自己思慮不周,疏於謹慎而感到了一陣深切的後悔和自責。
“太子,珩兒說的沒錯,空口無憑,既然你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隻是脫衣驗個傷而已,孰是孰非一看便知,你就不要多加推辭了,就這麽辦吧。”
周帝本來就希望能盡快了解此事,如今既然有跡可循,他當然求之不得。
話音剛落,沒有再去理會太子是何態度,當即便朝著書房外毫不遲疑地喊了一聲。
“來人,傳太醫。”
不僅認得,對此還有一段實在不堪迴首的“慘痛”迴憶。
他甚至隻要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程金枝當時將這支發簪的尖端,朝著自己的肩膀狠狠紮進肉裏的,那猶如噩夢般的陰影。
那種清晰而像撕裂皮膚一般,讓人無法忍受的痛感,即使隻是迴想起來,都能牽扯到如今的傷口傳來一陣劇痛。
不過他怎麽都沒有料到,這個早已被自己所忽略的兇器,此刻竟然會在高珩手中。
在這一刹那,太子也猛然意識到,這支簪子將會成為拆穿他謊言的利器。
因為發簪所刺中的傷口與箭傷大不相同,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明顯地得以分辨。
一旦周帝找太醫前來驗傷,那無異於是在證明他之前說的那些懇切之言全都是對高珩的構陷。
而且望著高珩那胸有成竹的肅然之態,還有他身邊神情鄭重的元熹公主,太子心中便愈發感到了一陣坐立不安的緊張。
總覺得,這支發簪隻是個開始,之後還有其他麻煩和阻礙在等待著他。
高珩這一次雖然姍姍來遲,卻絕對是有備而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支發簪其實就掉在程金枝被困的,那間屋子前麵的空地上。
隻是因為當時太子痛得撕心裂肺,一行人手忙腳亂將他抬進屋裏,根本來不及去顧及其他。
後來又經高珩和岑風這麽一鬧,太子做賊心虛,也沒有想到清理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便匆忙帶著人馬盡快撤離了此處。
恰好高珩多留一個心眼,特意派人仔細地搜查了那座宅院。
雖然最後並沒有尋到什麽有價值的線索,卻被沈鈞陰差陽錯地在地上找到了這支染血的發簪。
而且高珩認得分明,這支發簪,就是程金枝失蹤前戴在發髻上的。
“三弟,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本宮堂堂太子,你竟然要本宮在這脫衣驗傷?這成何體統?”
太子當然明白高珩的意圖,也當然知道這傷口絕不能驗,於是便沉下臉色語氣淩厲地喝斥了一聲,隨後便收斂神色,滿麵苦色地向著周帝哭訴道。
“父皇,兒臣從小到大又何曾受過這般委屈?之前兒臣明明好心去救人,卻被三弟冤枉抓了程金枝,之後又無端被他所傷,但是兒臣念在我們兄弟一場,他護妻心切,已經不再予以計較。可三弟如今卻還在這裏故意為難兒臣,還請父皇為兒臣做主啊!”
“皇兄還真是養尊處優,不識人間疾苦,這麽一點小傷對於在前線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將士來說,是每天都要經曆的家常便飯。”
高珩神情冷漠地平視前方,早就對太子這番假惺惺的裝腔作勢見怪不怪。
他字句冰冷地說著,停頓片刻,嘴角掠過一抹輕蔑而寒氣逼人的笑意。
“也是,皇兄貴為儲君之尊,身軀是何等矜貴,自然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同,又怎可輕易上陣殺敵,實在是臣弟失言了,還請皇兄恕罪。”
“什麽凡夫俗子,既是儲君之尊,就更要憂國憂民,體恤百姓,不是讓你享清福的!”
聽聞高珩這番字句犀利的的諷刺之言,周帝臉色一沉,看著一臉委屈的太子赫然加重了語氣。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古帝王從來就不是個高高在上的擺設。若是國家有難,哪怕你和朕一樣已經貴為天子,也要為了黎民百姓禦駕親征,衝鋒陷陣。這天下,這大周江山,從來就不需要一個隻會坐享其成,安逸享樂的君主!”
周帝越說到後來聲色越是凜然,聽得太子渾身一震,心中突然生出一種濃重的畏懼之感,急忙畢恭畢敬地俯下了身子。
“父皇說的是,兒臣為了這大周江山的百年基業,一定殫精竭慮,竭盡所能,絕不會辜負父皇和天下百姓所托,請父皇放心!”
“但願如此吧。”
默然少頃之後,隻見周帝長長地唿出一口氣,眼角流下了一絲沉重且倦怠的疲憊之色。
雖然眼底的失望隱而不發,甚至轉瞬即逝,卻還是被神思敏銳的高珩看在了眼裏。
“珩兒,這支簪子到底是何來曆?和太子的傷勢又有什麽關係?”
周帝眸色微轉,將視線重新落在了高珩手中的那支發簪上。
“迴父皇,這支發簪就是金枝失蹤前所戴之物,是兒臣的人在昨夜那處宅邸中所得。兒臣來之前刻意讓太醫看過,證實附著在上頭的赤色汙漬正是人血。所以很明顯,金枝曾經用她來傷過人,想必目的,應該是為了防身。”
高珩說到“防身”二字,刻意側目瞟了太子一眼,眸色冷冽地擰起了眉角。
“所以你的意思是,懷疑太子肩上的傷口,就是這支簪子所致?”
“迴父皇,兒臣不是懷疑,而是肯定。”高珩眸色深重地繃緊了臉色,“畢竟空口無憑,說再多也隻是徒然,但是隻要皇兄願意讓太醫來驗傷,一切便可水落石出。”
“父皇,兒臣實在是冤枉啊,難道父皇不相信兒臣,而去選擇相信三弟嗎?”
太子惡狠狠地瞪了高珩一眼,卻突然覺得,再多的懇求之詞在此刻在即將暴露的真相麵前,都是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如今皇後尚在禁足之中,參與這件事的人又少之又少,加之絕不能讓周帝知道自己和楚人有所勾結。
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走出來掌握大局,替他應付這場危機。
此時此刻在太子心中,除了滿腹的仇恨之外,更多的,還是替自己思慮不周,疏於謹慎而感到了一陣深切的後悔和自責。
“太子,珩兒說的沒錯,空口無憑,既然你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隻是脫衣驗個傷而已,孰是孰非一看便知,你就不要多加推辭了,就這麽辦吧。”
周帝本來就希望能盡快了解此事,如今既然有跡可循,他當然求之不得。
話音剛落,沒有再去理會太子是何態度,當即便朝著書房外毫不遲疑地喊了一聲。
“來人,傳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