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滕康和魏芳突變的臉色,隱華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想:“如我所料不錯,嚴明師兄已命喪與你們手中了吧。”
見隱華連嚴明的事都猜了出來,滕康在心驚之餘,也失去了最後一絲反抗的意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當初,滕康和魏芳都是太迴峰的雜役弟子,雖僥幸踏上了仙途,卻因為資質不好,修為卡在瓶頸處,十幾年不得寸進。
眼看著仙途渺茫,二人心灰意冷之下,雙雙申請下山,打算一起去做太白劍宗的外門執事,也算彼此之間有個伴。
但因為二人都沒什麽背景,就算是做外門執事,也隻能被派到冼水城這種凡人為主的城市。
不過,正因為是凡人城市,沒有其他的太白劍宗弟子願意來,使得他們一來,便可直接接管太白劍宗在此處的聯絡點,不用看別人的臉色生活,日子過得倒也悠閑自在。
後來,又來了一個太正峰的嚴明,三人因為相同的遭遇彼此之間惺惺相惜,又因為遠離宗門,少了許多利益之爭,所以一直相處的比較融洽。
直到一個多月前,滕康和魏芳結伴到冼水城外的小荒山尋找靈藥時,發現了一處疑似上古大修的洞府遺跡,事情才發生了變化。
本來,滕康和魏芳二人,一個凝氣三層,一個凝氣四層,本領低微,就算發現了上古大修的洞府,也無力開啟,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上報太白劍宗,請太白劍宗的人來開啟洞府,然後,他們自身也能得到一定的獎勵。
偏偏,他們在洞府入口的禁製處,發現了一個缺口,而且在缺口附近撿到了幾樣東西,這其中就包括滕康手中的黑色利錐還有一些玉簡。
他們仔細觀察了一番自己撿到的東西,最終判定,這些東西都不是近世之物,而且,看著那黑色利錐上的淡淡魔氣,也猜測出,這洞府恐怕與魔道一方有關。
若是一般的太白劍宗弟子,在有了這個推斷後,肯定會及時地上報,讓宗門來處理。
但是,仙途的艱辛讓滕康和魏芳二人備受白眼與折磨,他們又被太白劍宗發配到這個幾乎與修士界隔絕的地方,自然對太白劍宗沒有多少崇敬依賴之情。
正巧,他們撿到的玉簡中,有枚玉簡上記錄著一種可以靠蠻力突破禁製的陣法,名為血光破禁陣。
那上古修士的洞府門口本來就出現了缺口,再加上血光破禁陣的協助,滕康和魏芳二人覺得,應該有很大的幾率可以突破洞府的禁製,
隻不過,這種方法雖然管用,卻是屬於魔道一方的陣法,不僅需要集齊108名童男童女用來血祭,還需要先祭獻一名修士的血肉魂魄做陣引,盡顯魔道的狠辣之色。
這樣殘忍的事,他們二人在最初的時候也是十分猶豫的。
但俗話說得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滕康想著,若是放棄這次機會,就算他們上報太白劍宗後,得到了太白劍宗的獎勵,也不過在修為上得到一時的提升。
如果,他們選擇自己開啟洞府,說不定可以得到什麽改換資質的大機緣,況且魔道就魔道,他們既然在正道這邊混得不好,改投魔道那邊也未嚐不可。
而那魏芳一直是個性情膚淺急躁,且遇事沒有主見的,修行路上,得滕康庇佑甚多,他也習慣了遇事聽滕康的意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滕康既然決定了,他也就沒有什麽反對意見,跟著滕康一起做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嚴明了,本來,他們沒有想過要害死嚴明,不僅沒有想過,反而念及這些年的朝夕相處,願意把秘密分享給他,邀請他一起去探索洞府,也算多一個人多一份保障。
偏偏,嚴明無論如何都不答應使用血光破禁陣的事,也不支持他們為了破開洞府禁製而去害人。
要說,那嚴明是個多麽善良、多麽愛護宗門的人,也不盡然,隻是他這人做事有著幾分底線,若是單單向宗門瞞下洞府的情況,他們三人自行探索,他還是願意答應的,畢竟,修士都是與天爭命,能得到一份從天而降的機緣,從而使修為大進,是誰也不會拒絕的。
但是,為了破開禁製,就犧牲108個童男童女的性命,他是無論如何也狠不下這個心。
滕康和魏芳見嚴明不答應,也不多說什麽,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他們卻沒打算放棄這個機緣,於是,開始在冼水城中四處拐走童男童女,而且行事非常隱秘,也盡力避開嚴明。
隻是,朝夕相處了這麽久,嚴明怎麽會察覺不到二人日常行事的變化,眼看著城中被拐孩童越來越多,嚴明終是看不下去了,找到二人開口勸說起來。
可惜,滕康和魏芳二人為了獲得機緣的事,已是陷入了走火入魔的狀態,怎會聽從嚴明的勸說,甚至,不僅不聽從,反而害怕嚴明知道後將事情說出,就逼著嚴明加入他們的陣營,跟著他們一起幹,否則就殺嚴明滅口。
嚴明自然是沒有答應,結果可想而知。
而滕康和魏芳在殺死嚴明後,也沒有把這件事上報給宗門,因為他們知道,像他們這樣的外門執事,不受宗門關注,即使沒有及時上報,也不會被立刻發現。
隻要盡快將洞府禁製破開,進去取得機緣後再迅速離開,就算日後被發現了,太白劍宗也不能拿他們怎麽樣。
隻是他們沒想到,隱華居然如此細心,竟在外出完成任務之前,對駐紮在冼水城的執事們事先調查了一番。
他們想的不錯,也許是最近吃的虧有些大,把隱華的性格磨得謹慎了許多,她從鄭天行手中接過任務玉簡後,就對與任務有關的內容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調查。
這其中包括了冼水城的地理風貌、人文環境,不客氣地說,隱華雖然以前沒來過冼水城,可若是問她某個冼水城中的地標建築,她都能一一地迴答上來。
除了冼水城的情況之外,她還對駐紮在冼水城的幾位外門執事進行了一番調查,甚至不惜親自去了一趟太正峰和太迴峰,對冼水城三人的過往和來曆了解了一番。
沒想到,親力親為之下,竟真的查出了些什麽,在太白劍宗,凡是弟子都會有一盞屬於自己的魂燈,魂燈上留有這個修士的神魂印記,宗門就是通過魂燈來判斷一名弟子的安危,平日裏,各峰也會派專人看管魂燈,一旦發生變化,就會上報給宗門,然後宗門就會進行一番調查,畢竟,總不能讓自己的弟子不明不白地死了。
隻是,這份關心主要針對的是“宗內弟子”,隻要弟子一被外派,他的魂燈就會被放置在另外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全都是外派弟子的魂燈,對於這些魂燈,各峰就不可能天天派人看著了,最多隔一段時間就派人探查一番,若是有變故,便傳簡訊到那位弟子被外派的地方,稍微了解一下情況,就算解決這件事了。
所以,對宗內弟子和宗外弟子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滕康和魏芳輕輕鬆鬆地就鑽了空子。
這一次,若非隱華親自問到了太正峰,那太正峰看隱華是戒律堂弟子的份上,答應幫她看一看嚴明的魂燈,隱華也不會知道,嚴明的魂燈竟在大半個月之前就滅了。
當然,既然嚴明的魂燈被她詢問過,滕康跟魏芳的魂燈,她自然也去了解了一番,隻是,二人的魂燈顯示,他們二人都安然無恙。
這就奇怪了,同在一個地方做外門執事,滕康跟魏芳的魂燈沒有熄滅,嚴明的魂燈卻在大半個月前熄滅了,而且據太正峰的弟子說,從未有任何簡訊傳來,告訴他們嚴明死了。
這樣的蹊蹺讓隱華心中很是生疑,再結合一下嚴明魂燈滅掉的時間,以及任務玉簡上所說的事情發生的時間,隱華隱隱有了猜測,這冼水城的事絕沒有那麽簡單。
當然,畢竟沒有現場調查過,隱華也不能就此下定論,除了人禍之外,也不能排除是什麽邪靈妖孽在作祟。
因為玉簡上說的很清楚,被擄走的都是孩童,而且與仙家有關,非凡人之力可以解決,若是鬼魅之物用孩童來修煉什麽邪功,也是說的過去的,所以,她才準備了許多的上清辟邪神符,以防不測。
而鄭天行恐怕也是將此事當做邪靈妖孽在作怪,又覺得冼水城距離太白劍宗十分近,厲害的邪靈妖孽肯定不敢來,否則早被察覺了,而實力差些的,憑隱華的本事完全可以應付,還可以順便幫助隱華修煉清光劍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她。
卻沒想到,這件事雖不是真正的邪靈妖孽在作祟,卻是人心中的邪靈妖孽在作祟。
隻要一想到,上百個孩童因為眼前二人的私欲落得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下場,隱華就一陣悲涼,在把事情都理清楚後,她不敢再耽擱,疾言厲色地逼問道:“那些孩童在哪兒,你們最好快說,不要挑戰我的耐心。”
見隱華連嚴明的事都猜了出來,滕康在心驚之餘,也失去了最後一絲反抗的意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當初,滕康和魏芳都是太迴峰的雜役弟子,雖僥幸踏上了仙途,卻因為資質不好,修為卡在瓶頸處,十幾年不得寸進。
眼看著仙途渺茫,二人心灰意冷之下,雙雙申請下山,打算一起去做太白劍宗的外門執事,也算彼此之間有個伴。
但因為二人都沒什麽背景,就算是做外門執事,也隻能被派到冼水城這種凡人為主的城市。
不過,正因為是凡人城市,沒有其他的太白劍宗弟子願意來,使得他們一來,便可直接接管太白劍宗在此處的聯絡點,不用看別人的臉色生活,日子過得倒也悠閑自在。
後來,又來了一個太正峰的嚴明,三人因為相同的遭遇彼此之間惺惺相惜,又因為遠離宗門,少了許多利益之爭,所以一直相處的比較融洽。
直到一個多月前,滕康和魏芳結伴到冼水城外的小荒山尋找靈藥時,發現了一處疑似上古大修的洞府遺跡,事情才發生了變化。
本來,滕康和魏芳二人,一個凝氣三層,一個凝氣四層,本領低微,就算發現了上古大修的洞府,也無力開啟,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上報太白劍宗,請太白劍宗的人來開啟洞府,然後,他們自身也能得到一定的獎勵。
偏偏,他們在洞府入口的禁製處,發現了一個缺口,而且在缺口附近撿到了幾樣東西,這其中就包括滕康手中的黑色利錐還有一些玉簡。
他們仔細觀察了一番自己撿到的東西,最終判定,這些東西都不是近世之物,而且,看著那黑色利錐上的淡淡魔氣,也猜測出,這洞府恐怕與魔道一方有關。
若是一般的太白劍宗弟子,在有了這個推斷後,肯定會及時地上報,讓宗門來處理。
但是,仙途的艱辛讓滕康和魏芳二人備受白眼與折磨,他們又被太白劍宗發配到這個幾乎與修士界隔絕的地方,自然對太白劍宗沒有多少崇敬依賴之情。
正巧,他們撿到的玉簡中,有枚玉簡上記錄著一種可以靠蠻力突破禁製的陣法,名為血光破禁陣。
那上古修士的洞府門口本來就出現了缺口,再加上血光破禁陣的協助,滕康和魏芳二人覺得,應該有很大的幾率可以突破洞府的禁製,
隻不過,這種方法雖然管用,卻是屬於魔道一方的陣法,不僅需要集齊108名童男童女用來血祭,還需要先祭獻一名修士的血肉魂魄做陣引,盡顯魔道的狠辣之色。
這樣殘忍的事,他們二人在最初的時候也是十分猶豫的。
但俗話說得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滕康想著,若是放棄這次機會,就算他們上報太白劍宗後,得到了太白劍宗的獎勵,也不過在修為上得到一時的提升。
如果,他們選擇自己開啟洞府,說不定可以得到什麽改換資質的大機緣,況且魔道就魔道,他們既然在正道這邊混得不好,改投魔道那邊也未嚐不可。
而那魏芳一直是個性情膚淺急躁,且遇事沒有主見的,修行路上,得滕康庇佑甚多,他也習慣了遇事聽滕康的意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滕康既然決定了,他也就沒有什麽反對意見,跟著滕康一起做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嚴明了,本來,他們沒有想過要害死嚴明,不僅沒有想過,反而念及這些年的朝夕相處,願意把秘密分享給他,邀請他一起去探索洞府,也算多一個人多一份保障。
偏偏,嚴明無論如何都不答應使用血光破禁陣的事,也不支持他們為了破開洞府禁製而去害人。
要說,那嚴明是個多麽善良、多麽愛護宗門的人,也不盡然,隻是他這人做事有著幾分底線,若是單單向宗門瞞下洞府的情況,他們三人自行探索,他還是願意答應的,畢竟,修士都是與天爭命,能得到一份從天而降的機緣,從而使修為大進,是誰也不會拒絕的。
但是,為了破開禁製,就犧牲108個童男童女的性命,他是無論如何也狠不下這個心。
滕康和魏芳見嚴明不答應,也不多說什麽,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他們卻沒打算放棄這個機緣,於是,開始在冼水城中四處拐走童男童女,而且行事非常隱秘,也盡力避開嚴明。
隻是,朝夕相處了這麽久,嚴明怎麽會察覺不到二人日常行事的變化,眼看著城中被拐孩童越來越多,嚴明終是看不下去了,找到二人開口勸說起來。
可惜,滕康和魏芳二人為了獲得機緣的事,已是陷入了走火入魔的狀態,怎會聽從嚴明的勸說,甚至,不僅不聽從,反而害怕嚴明知道後將事情說出,就逼著嚴明加入他們的陣營,跟著他們一起幹,否則就殺嚴明滅口。
嚴明自然是沒有答應,結果可想而知。
而滕康和魏芳在殺死嚴明後,也沒有把這件事上報給宗門,因為他們知道,像他們這樣的外門執事,不受宗門關注,即使沒有及時上報,也不會被立刻發現。
隻要盡快將洞府禁製破開,進去取得機緣後再迅速離開,就算日後被發現了,太白劍宗也不能拿他們怎麽樣。
隻是他們沒想到,隱華居然如此細心,竟在外出完成任務之前,對駐紮在冼水城的執事們事先調查了一番。
他們想的不錯,也許是最近吃的虧有些大,把隱華的性格磨得謹慎了許多,她從鄭天行手中接過任務玉簡後,就對與任務有關的內容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調查。
這其中包括了冼水城的地理風貌、人文環境,不客氣地說,隱華雖然以前沒來過冼水城,可若是問她某個冼水城中的地標建築,她都能一一地迴答上來。
除了冼水城的情況之外,她還對駐紮在冼水城的幾位外門執事進行了一番調查,甚至不惜親自去了一趟太正峰和太迴峰,對冼水城三人的過往和來曆了解了一番。
沒想到,親力親為之下,竟真的查出了些什麽,在太白劍宗,凡是弟子都會有一盞屬於自己的魂燈,魂燈上留有這個修士的神魂印記,宗門就是通過魂燈來判斷一名弟子的安危,平日裏,各峰也會派專人看管魂燈,一旦發生變化,就會上報給宗門,然後宗門就會進行一番調查,畢竟,總不能讓自己的弟子不明不白地死了。
隻是,這份關心主要針對的是“宗內弟子”,隻要弟子一被外派,他的魂燈就會被放置在另外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全都是外派弟子的魂燈,對於這些魂燈,各峰就不可能天天派人看著了,最多隔一段時間就派人探查一番,若是有變故,便傳簡訊到那位弟子被外派的地方,稍微了解一下情況,就算解決這件事了。
所以,對宗內弟子和宗外弟子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滕康和魏芳輕輕鬆鬆地就鑽了空子。
這一次,若非隱華親自問到了太正峰,那太正峰看隱華是戒律堂弟子的份上,答應幫她看一看嚴明的魂燈,隱華也不會知道,嚴明的魂燈竟在大半個月之前就滅了。
當然,既然嚴明的魂燈被她詢問過,滕康跟魏芳的魂燈,她自然也去了解了一番,隻是,二人的魂燈顯示,他們二人都安然無恙。
這就奇怪了,同在一個地方做外門執事,滕康跟魏芳的魂燈沒有熄滅,嚴明的魂燈卻在大半個月前熄滅了,而且據太正峰的弟子說,從未有任何簡訊傳來,告訴他們嚴明死了。
這樣的蹊蹺讓隱華心中很是生疑,再結合一下嚴明魂燈滅掉的時間,以及任務玉簡上所說的事情發生的時間,隱華隱隱有了猜測,這冼水城的事絕沒有那麽簡單。
當然,畢竟沒有現場調查過,隱華也不能就此下定論,除了人禍之外,也不能排除是什麽邪靈妖孽在作祟。
因為玉簡上說的很清楚,被擄走的都是孩童,而且與仙家有關,非凡人之力可以解決,若是鬼魅之物用孩童來修煉什麽邪功,也是說的過去的,所以,她才準備了許多的上清辟邪神符,以防不測。
而鄭天行恐怕也是將此事當做邪靈妖孽在作怪,又覺得冼水城距離太白劍宗十分近,厲害的邪靈妖孽肯定不敢來,否則早被察覺了,而實力差些的,憑隱華的本事完全可以應付,還可以順便幫助隱華修煉清光劍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她。
卻沒想到,這件事雖不是真正的邪靈妖孽在作祟,卻是人心中的邪靈妖孽在作祟。
隻要一想到,上百個孩童因為眼前二人的私欲落得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下場,隱華就一陣悲涼,在把事情都理清楚後,她不敢再耽擱,疾言厲色地逼問道:“那些孩童在哪兒,你們最好快說,不要挑戰我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