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墳就在零晨一過開始,周邊一片寂靜,三個拿鐵鍁的小組在二子爹的帶領下,開始從墳的周邊下鍁,因為長時間沒有來這裏,雜草已經把整個墳給包了起來,尤其是那些蛇頭蜿子,扯下來的時候,把好幾個人都刮傷了。
等把這些雜草啊什麽的都弄幹淨了,一座墳包就呈現在了大家麵前,因為是一座老墳,所以地麵上的土都板結了,在最硬的地方,鐵鍁鏟到土上就像鏟到石頭一樣,竟有金屬相碰的聲音。
但三個組畢竟人多啊,很快,地麵上的墳包就被鏟平了,接下來就要挖墳了。這時,太姥姥讓大家向後撤一下,她從隨身的布包裏拿出三支香,又從包裏拿出一個碗,在碗裏放上五穀,把香插在碗裏,然後把碗放在墳的前麵,她自己呢就盤腿坐下,麵對著三支香,嘴裏念叨著什麽。
太姥姥念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就停一停,好像在問什麽似的,而這時姥姥就會迴答,不過說的話我們是聽不懂的,就像唱戲的戲詞一樣。
等她們弄好了,就讓二子爹帶著人開始挖墳,而墳前的碗裏還燃著香呢,太姥姥說任何人也不許把香弄滅了,如果在挖的過程中看到香自己滅了,大家不要迴頭,就趕快向東西南北跑,因為這四個地方都有人在把守,所以也可以有個照應。
地麵以下的土鬆軟了很多,大家就像挖坑種樹似的,把這墳一點點地挖開,直到墳裏的棺材出現了,才停下來聽太姥姥的命令。
這黑棺材一挖出來,大家就都是一驚,因為這棺材雖然與平常的無異,可在棺材上卻打著三道鐵箍,深的地方都嵌入棺木裏麵了,好像要緊緊地拴住什麽似的。不過大家也可以想像,那林秀才是被冤枉而死,死後又來尋仇,所以在被裝斂前一定是做了法事,以怕日後生事。
要看這棺材的製式應該那林秀才不會在死後生事了,這三道箍是那麽的嚴實,怎麽會讓他從裏麵出來呢?可大家也奇怪,那為什麽羅盤的指針偏要指向這裏呢?
一切的答案應該都在打開棺木後才能知曉。太姥姥在讓大家打開棺木前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又掏出了那羅盤,開始圍著那棺材測了起來。
羅盤剛一被打開,還沒等把針放平,就見那紅色的指針就開始了旋轉,然後一下子就指向了林秀才的棺材。這更是讓太姥姥大吃一驚,因為從沒看到過如此詭異的開盤模式,想必裏麵肯定是有什麽東西的。
越是這樣想,太姥姥越是有一種不敢怠慢的感覺,就又把看到香滅就跑的信息和大家明確了一下。餘下的就是再次挖墳開棺。
墳已經被整個的挖開了,沒見有豪華的場景,更沒有精致的陪葬,就是一口有三道鐵箍的黑木棺材在那墳包裏麵。這也好,沒有那些零碎倒可以安心地幹活,因為經常有這種事,因為墳裏的東西太多太好而造成自相殘殺的惡性循環。剛才在“九天玄冥”塔的第一層看到的兩具屍體不就是那樣嗎?
太姥姥看那碗裏的香還在燃著,就讓二子爹帶幾個身體壯的,年齡正值青壯年的村民去開棺。這開棺可不同於挖墳,各種場景都可能在開棺的一瞬間出現,所以太姥姥就加了一百二十個小心,生怕再有什麽閃失。
二子爹拿各種工具都撬了一遍,也沒打開那三道鐵箍。這可怎麽辦呢?太姥姥突然想起自己不是還有一把“浮生”短刀嗎,何不在此一用。
於是太姥姥就來到棺材旁邊,從懷裏抽出那把浮生刀。刀刃向上,隻是用刀尖輕輕一挑,那第一道鐵箍就輕輕鬆鬆地被刀挑開了,這一下子,大家算是找迴了點自信。
緊接著兩刀下去,另外兩個鐵箍也被挑來了。可這時的棺材應該還是保持完好的,一般情況下,在沒開棺之前是要向棺材裏的主人念叨幾句的,一是表示尊敬,二是為了說明要開棺了,會打擾到長眠的靈魂。可這次太姥姥卻沒這麽做,而是讓還沒結婚的半大小子們在棺材的四周吐上唾沫。
姥姥解釋說這樣一來,用小夥子們的先天陽剛之氣包圍那陰邪之氣,可以擋一擋開棺時的煞氣。
這一下小夥子們可來了勁頭,紛紛圍著那棺材就吐起了唾沫,很快一圈唾沫就包圍了那黑木棺材。太姥姥又看了看天色,大卯星初起的時候,就讓村長在南,二子爹在北,小五在西,同時開啟了棺蓋。
吱吱呀呀的一陣聲響後,這棺蓋就被移動起來,周圍的人們都目不轉睛裏盯著那棺材裏的一舉一動,而太姥姥和姥姥更是神情凝重地觀察著棺材內外的變化。
棺蓋被移開了,棺材裏麵是一覽無餘,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棺材裏前後各一摞的書,然後就是文房四寶在棺材的兩邊,下麵墊著的是入斂的鋪蓋什麽的,可大家都想看到的屍首卻沒了蹤影。當時大家還在想著,是不是這麽多年了裏麵就剩下一具白骨了,也或許那人頭早已和身子又分離了,也或許是早已腐爛如泥了,可誰能想到裏麵保存的是如此完好,那些書仿佛經常有人讀一樣,那筆墨就像剛有人在此做過畫一樣,都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
難道是一座空墳,這不可能啊,村裏人都知道這幾座墳是誰的,尤其這一座,那傳言就更多了,再說了,老王頭家的後人們也說,那墳就是埋林秀才的,不會有錯啊。
難道是腐爛了,不見了,也不對啊,人如果都會腐爛,那些書怎麽卻像是新的一樣呢?說明這裏麵是非常幹燥的,既然書都能保存下來,而人就不可能一點蹤跡都沒有。
大家一陣唏噓,互相議論著什麽。太姥姥和姥姥也在圍著棺材看,她們要找到這裏麵沒人的原由,可事實情況是這的確是沒有人的一座空塚啊。
太姥姥再次拿出羅盤,繼續測這裏的陰陽。這次羅盤的指針就更奇怪了,非但一直死死地指向棺材,而且還一個勁兒地壓低,仿佛是指向下麵似的。
“是不是在那棺材下麵啊?”我小聲問,其實現在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這也太恐怖了,大晚上的要打開一座好幾百年的棺材,還要找到裏麵的變化,這也真是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
太姥姥看了我一眼,又和姥姥對視了一下,既像是稱讚又像是有所思考一樣,對我點了點頭,然後就把村長、二子爹、小五叫到一塊說下一步怎麽行動的事情。
太姥姥說:“這羅盤跟隨了我多年,也是祖上傳下來的,是不會判斷錯誤的,但它又把指針壓下頭,就像剛才亮子猜測的那樣,是不是這棺材底下有問題呢?”
“亮子猜的不錯,我看那羅盤指的就是這棺材的下麵,我爹曾和我說過,這羅盤不僅能指東西南北,還能指上指下,是可以隨著陰陽而隨時變化的。”小五說。
小五的說法也是有根據的,那張玉善常年就研究那些八卦易經什麽的,羅盤在小五很小的時候就常見到,也知道怎麽用,現在的情形他也是同意我的觀點的。
既然大家都覺得那棺材下麵有問題,那咱們就來個徹底的,把這棺材抬出來看看。太姥姥的提議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剛才那在三組挖墳的已經很累了,這迴抬棺材出來的任務就交給拿繩子的和拿香的了,當然還有幾位信使和仍然有力氣的人。
於是大家就跳進那坑裏,各自搬住那黑木棺材,一齊用勁兒向上搬,這上麵也有人在搭把手,一起把這棺材往外搬。就在這個時候,我就看到那墳前的香漸漸地像是要熄滅一樣,隻剩下一點火星了。我馬上提醒太姥姥,太姥姥也注意到這一變化了,可這個時候正是抬棺出坑的時候,既然這香滅了,也沒辦法讓大家出來,所以太姥姥上前兩步,也把住了那棺材的邊沿,隻一下子,大家就覺得這棺材好像輕了不少,就有腿腳快的,躍上了坑邊,發現是太姥姥在用力幫大家抬棺。這也真是讓人不可相像,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隻一下子就能使出如此大的勁兒來,不是有道行,又是什麽呢?後來,在我學了功夫和法術後才知道,原來這種功夫不僅是要有方法,還真得是要經常苦練才行呢。
就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那黑木棺材就被移出了墳塚,大家來不及活動一下手腳,一齊向那塚裏看去,這一看可不要緊,有的膽小的頭發都立了起來。
隻見在那棺材坑的底部正有一雙空洞的大眼在看著人們哪,而他那手,更確切講是爪已經抓住了還沒出坑的一個人的腳脖子,並且瞬時就將那白骨的手嵌入了那人的肉裏,那人都來不及說話,就連疼帶嚇地暈死了過去。
再看那墳前的碗裏,三支香就剩下一支還有一點火星了,剩下的兩支在中間就斷了下來,姥姥手腳真快,馬上又掏出三支香,補在了碗裏,可這時,那坑裏的東西已經要從坑裏爬出來了。
(未完待續)
等把這些雜草啊什麽的都弄幹淨了,一座墳包就呈現在了大家麵前,因為是一座老墳,所以地麵上的土都板結了,在最硬的地方,鐵鍁鏟到土上就像鏟到石頭一樣,竟有金屬相碰的聲音。
但三個組畢竟人多啊,很快,地麵上的墳包就被鏟平了,接下來就要挖墳了。這時,太姥姥讓大家向後撤一下,她從隨身的布包裏拿出三支香,又從包裏拿出一個碗,在碗裏放上五穀,把香插在碗裏,然後把碗放在墳的前麵,她自己呢就盤腿坐下,麵對著三支香,嘴裏念叨著什麽。
太姥姥念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就停一停,好像在問什麽似的,而這時姥姥就會迴答,不過說的話我們是聽不懂的,就像唱戲的戲詞一樣。
等她們弄好了,就讓二子爹帶著人開始挖墳,而墳前的碗裏還燃著香呢,太姥姥說任何人也不許把香弄滅了,如果在挖的過程中看到香自己滅了,大家不要迴頭,就趕快向東西南北跑,因為這四個地方都有人在把守,所以也可以有個照應。
地麵以下的土鬆軟了很多,大家就像挖坑種樹似的,把這墳一點點地挖開,直到墳裏的棺材出現了,才停下來聽太姥姥的命令。
這黑棺材一挖出來,大家就都是一驚,因為這棺材雖然與平常的無異,可在棺材上卻打著三道鐵箍,深的地方都嵌入棺木裏麵了,好像要緊緊地拴住什麽似的。不過大家也可以想像,那林秀才是被冤枉而死,死後又來尋仇,所以在被裝斂前一定是做了法事,以怕日後生事。
要看這棺材的製式應該那林秀才不會在死後生事了,這三道箍是那麽的嚴實,怎麽會讓他從裏麵出來呢?可大家也奇怪,那為什麽羅盤的指針偏要指向這裏呢?
一切的答案應該都在打開棺木後才能知曉。太姥姥在讓大家打開棺木前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又掏出了那羅盤,開始圍著那棺材測了起來。
羅盤剛一被打開,還沒等把針放平,就見那紅色的指針就開始了旋轉,然後一下子就指向了林秀才的棺材。這更是讓太姥姥大吃一驚,因為從沒看到過如此詭異的開盤模式,想必裏麵肯定是有什麽東西的。
越是這樣想,太姥姥越是有一種不敢怠慢的感覺,就又把看到香滅就跑的信息和大家明確了一下。餘下的就是再次挖墳開棺。
墳已經被整個的挖開了,沒見有豪華的場景,更沒有精致的陪葬,就是一口有三道鐵箍的黑木棺材在那墳包裏麵。這也好,沒有那些零碎倒可以安心地幹活,因為經常有這種事,因為墳裏的東西太多太好而造成自相殘殺的惡性循環。剛才在“九天玄冥”塔的第一層看到的兩具屍體不就是那樣嗎?
太姥姥看那碗裏的香還在燃著,就讓二子爹帶幾個身體壯的,年齡正值青壯年的村民去開棺。這開棺可不同於挖墳,各種場景都可能在開棺的一瞬間出現,所以太姥姥就加了一百二十個小心,生怕再有什麽閃失。
二子爹拿各種工具都撬了一遍,也沒打開那三道鐵箍。這可怎麽辦呢?太姥姥突然想起自己不是還有一把“浮生”短刀嗎,何不在此一用。
於是太姥姥就來到棺材旁邊,從懷裏抽出那把浮生刀。刀刃向上,隻是用刀尖輕輕一挑,那第一道鐵箍就輕輕鬆鬆地被刀挑開了,這一下子,大家算是找迴了點自信。
緊接著兩刀下去,另外兩個鐵箍也被挑來了。可這時的棺材應該還是保持完好的,一般情況下,在沒開棺之前是要向棺材裏的主人念叨幾句的,一是表示尊敬,二是為了說明要開棺了,會打擾到長眠的靈魂。可這次太姥姥卻沒這麽做,而是讓還沒結婚的半大小子們在棺材的四周吐上唾沫。
姥姥解釋說這樣一來,用小夥子們的先天陽剛之氣包圍那陰邪之氣,可以擋一擋開棺時的煞氣。
這一下小夥子們可來了勁頭,紛紛圍著那棺材就吐起了唾沫,很快一圈唾沫就包圍了那黑木棺材。太姥姥又看了看天色,大卯星初起的時候,就讓村長在南,二子爹在北,小五在西,同時開啟了棺蓋。
吱吱呀呀的一陣聲響後,這棺蓋就被移動起來,周圍的人們都目不轉睛裏盯著那棺材裏的一舉一動,而太姥姥和姥姥更是神情凝重地觀察著棺材內外的變化。
棺蓋被移開了,棺材裏麵是一覽無餘,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棺材裏前後各一摞的書,然後就是文房四寶在棺材的兩邊,下麵墊著的是入斂的鋪蓋什麽的,可大家都想看到的屍首卻沒了蹤影。當時大家還在想著,是不是這麽多年了裏麵就剩下一具白骨了,也或許那人頭早已和身子又分離了,也或許是早已腐爛如泥了,可誰能想到裏麵保存的是如此完好,那些書仿佛經常有人讀一樣,那筆墨就像剛有人在此做過畫一樣,都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
難道是一座空墳,這不可能啊,村裏人都知道這幾座墳是誰的,尤其這一座,那傳言就更多了,再說了,老王頭家的後人們也說,那墳就是埋林秀才的,不會有錯啊。
難道是腐爛了,不見了,也不對啊,人如果都會腐爛,那些書怎麽卻像是新的一樣呢?說明這裏麵是非常幹燥的,既然書都能保存下來,而人就不可能一點蹤跡都沒有。
大家一陣唏噓,互相議論著什麽。太姥姥和姥姥也在圍著棺材看,她們要找到這裏麵沒人的原由,可事實情況是這的確是沒有人的一座空塚啊。
太姥姥再次拿出羅盤,繼續測這裏的陰陽。這次羅盤的指針就更奇怪了,非但一直死死地指向棺材,而且還一個勁兒地壓低,仿佛是指向下麵似的。
“是不是在那棺材下麵啊?”我小聲問,其實現在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這也太恐怖了,大晚上的要打開一座好幾百年的棺材,還要找到裏麵的變化,這也真是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
太姥姥看了我一眼,又和姥姥對視了一下,既像是稱讚又像是有所思考一樣,對我點了點頭,然後就把村長、二子爹、小五叫到一塊說下一步怎麽行動的事情。
太姥姥說:“這羅盤跟隨了我多年,也是祖上傳下來的,是不會判斷錯誤的,但它又把指針壓下頭,就像剛才亮子猜測的那樣,是不是這棺材底下有問題呢?”
“亮子猜的不錯,我看那羅盤指的就是這棺材的下麵,我爹曾和我說過,這羅盤不僅能指東西南北,還能指上指下,是可以隨著陰陽而隨時變化的。”小五說。
小五的說法也是有根據的,那張玉善常年就研究那些八卦易經什麽的,羅盤在小五很小的時候就常見到,也知道怎麽用,現在的情形他也是同意我的觀點的。
既然大家都覺得那棺材下麵有問題,那咱們就來個徹底的,把這棺材抬出來看看。太姥姥的提議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剛才那在三組挖墳的已經很累了,這迴抬棺材出來的任務就交給拿繩子的和拿香的了,當然還有幾位信使和仍然有力氣的人。
於是大家就跳進那坑裏,各自搬住那黑木棺材,一齊用勁兒向上搬,這上麵也有人在搭把手,一起把這棺材往外搬。就在這個時候,我就看到那墳前的香漸漸地像是要熄滅一樣,隻剩下一點火星了。我馬上提醒太姥姥,太姥姥也注意到這一變化了,可這個時候正是抬棺出坑的時候,既然這香滅了,也沒辦法讓大家出來,所以太姥姥上前兩步,也把住了那棺材的邊沿,隻一下子,大家就覺得這棺材好像輕了不少,就有腿腳快的,躍上了坑邊,發現是太姥姥在用力幫大家抬棺。這也真是讓人不可相像,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隻一下子就能使出如此大的勁兒來,不是有道行,又是什麽呢?後來,在我學了功夫和法術後才知道,原來這種功夫不僅是要有方法,還真得是要經常苦練才行呢。
就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那黑木棺材就被移出了墳塚,大家來不及活動一下手腳,一齊向那塚裏看去,這一看可不要緊,有的膽小的頭發都立了起來。
隻見在那棺材坑的底部正有一雙空洞的大眼在看著人們哪,而他那手,更確切講是爪已經抓住了還沒出坑的一個人的腳脖子,並且瞬時就將那白骨的手嵌入了那人的肉裏,那人都來不及說話,就連疼帶嚇地暈死了過去。
再看那墳前的碗裏,三支香就剩下一支還有一點火星了,剩下的兩支在中間就斷了下來,姥姥手腳真快,馬上又掏出三支香,補在了碗裏,可這時,那坑裏的東西已經要從坑裏爬出來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