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荀子這種師承一處,但是最終走向對立的人其實還是蠻多的。
從他們這一代開始,持人性本善論與人性本惡論觀點的人,一直都是對立的。
哪怕現在也是如此。
比如現在文廟之中,有的半聖,亞聖,就是孟子這一脈傳承下來的,有的則是荀子這一脈傳承下來的。
當然,更多的人則是持中庸的觀點。
中庸之道,也是儒家大道。
簡單來說。
就是中立派。
兩不相幫。
像蘇毅的觀點就是人之初……性本無。
他不是性本善的支持者,也不是性本惡的支持者,因為蘇毅覺得人生下來是一張白紙。
沒有善惡之分。
至於後麵會變成什麽樣子,那都是後天條件決定的。
當然,現階段而言,也不會有人詢問蘇毅到底是支持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他隻是秀才而已。
就算再有名聲又如何?
名聲不代表實力。
而說白了。
這個世界……實力才能夠決定一切。
其它都是虛的。
蘇毅離開了他現在所在的文島。
他再次凝聚文舟,乘坐文舟,去尋找傳聞“禮之道”所在的文島。
文舟在學海之中漂流著,速度極快,大概一個多時辰之後,蘇毅看到前麵出現了一座島嶼。
這座島嶼,比蘇毅見到的任何一座島嶼都要龐大。
蘇毅知道,這座島嶼應該就是他要尋找的文島了。
很快文舟便來到了這座文島的邊緣。
蘇毅登上了文島。
這座文島很特別,蘊含的道似乎比較多,隱約間能夠聽到不少的大道之音。
蘇毅朝著文島深處走去。
島嶼上麵密布著粗大的樹木,陽光都很難照射進去。
蘇毅在山林之中穿行著。
忽然。
蘇毅聽到前麵的山林之中竟然傳出來了讀書聲。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這首詩乃是《詩經》之中記載的極其經典的一首詩。
蘇毅循著詩聲,一路走去,他看到,在山林之中,站著一名白衣如雪的女子,那女子身材高挑,身段纖細,肌膚如雪,美如天仙。
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都讓人不由為之迷戀。
實在是太美了。
就像是《關雎》之中提到的窈窕淑女一般。
“這位公子,奴家這廂有禮了,公子過來好嗎?奴家願跟著公子,伺候在公子身邊!”。
這名美的讓人窒息的女子,巧笑嫣兮的看向蘇毅,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那絕美的臉蛋,透著紅潤之色,似乎在害羞。
她的聲音,就像是蘊含著一種極其強大的魔力一般,蘇毅的身體竟然不受控製一般的朝著她走去。
“公子,奴家為奴為婢,願與公子廝守一生!”。這名女子繼續說道,她的聲音,十分的動聽,柔柔弱弱,酥酸軟軟,聽了她的聲音,骨頭都要酥了一般。
蘇毅繼續朝著這名女子走去,他心中忽然產生了一種極其想要與這名女子雙宿雙棲的想法,想要好好享受一下溫柔鄉。
這樣絕美女子的溫柔鄉,定然讓人無比的迷戀吧?
眼看著蘇毅與這名女子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就在雙方距離還有一米左右的時候。
蘇毅的文膽之中傳出來了吟誦古詩詞的聲音:
先來天與精神,更因麗景添殊態。拖輕苒苒,才凝一段,還分五彩。畢竟非煙,有時為雨,惹情無奈。道無心,怎被歌聲遏斷,遲遲向、青天外。宜伴先生醉臥,得饒道、和山須買。也曾惱殺襄王,誰道依前不會。我欲乘風歸去,翻悵恨、帝鄉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長莫合,盡空相對。
文膽很特別,當凝聚文膽之後,文膽會銘記這名讀書人所學的所有詩詞。
這首《先天與精神》乃是淬煉精神的詩詞,牽扯到了靈魂方麵,十分神廟。
當這首詩詞響徹在蘇毅腦海之中的時候,蘇毅隻感覺身體不由猛然一振。
他立即醒悟過來。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眼前哪裏有窈窕淑女啊?
隻有一朵巨大的食人花。
這朵食人花,張開血盆大口朝著蘇毅吞噬了過來。
蘇毅嚇了一大跳,趕緊朝著左側躲避,險之又險的躲避開了食人花的吞噬。
隨即快速後退,拉開了與食人花的距離。
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而這朵食人花吞噬蘇毅失敗,接著開始吟誦古詩,吟誦的還是《關雎》,想要迷惑蘇毅。
不過這個時候想要再迷惑蘇毅已經無法做到了。
“這食人花成精了,竟然會吟誦古詩,幻化成美女,蠱惑人心,剛剛幸虧我醒悟的快,若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被這食人花一口吞下去了?”。
蘇毅不由自語道。
想到剛剛遇到的危險情況,現在都是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蘇毅繼續說道,“古人雲,凝文膽,塑神識,萬邪不可侵也,果然有道理,若非我凝聚了文膽,今日遇到這食人花,怕是死路一條,不能讓這害人的食人花繼續存在下去了,否則的話,不知道多少人會著了這食人花的道!”。
念由至此,蘇毅便將望月貼祭了出來。
蘇毅的文氣輸入望月貼之中。
得到了蘇毅文氣的加持之後,望月貼頓時便被激活了。
望月貼快速朝著食人花飛去。
如同一道金色光芒。
瞬間便將食人花撕裂成了兩半。
滅了食人花之後,蘇毅將望月貼收了起來,隨即繼續朝著深處行去。
他依然在嚐試著感應禮之道所在的地方。
蘇毅一路深入。
最終來到了一座山穀外麵。
隱隱約約,似乎可以聽到禮之道聲,從山穀之內傳出。
其實這是因為蘇毅悟到了禮之道,才聽到了這種聲音。
若是沒有感悟到禮之道,哪怕從這裏經過,也無法發現這裏特別的地方。
蘇毅進入了山穀之內。
山穀不算特別大,但卻給他一種極其特殊的感覺。
置身在山穀之中。
就好像置身在了儒道先賢創造的大道世界之中。
蘇毅盤膝而坐。
繼續感悟著這裏的禮之道。
這個時候,驚異的事情發生了。
蘇毅凝聚的文膽竟然震蕩出來了一股股劇烈的波動。
這是義之道凝聚的文膽。
看來義之道凝聚的文膽與此地的禮之道,形成了強烈的共鳴。
對於蘇毅而言,這自然是好事了。
儒道五常就好像天地五行一樣。
天地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相互之間能夠形成特殊的聯係。
世人將這種特殊的聯係稱之為五行聯係。
相生相克,神妙無窮。
儒道五常,大概也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恍惚之間。
蘇毅感覺自己再次被拉入了一座世界之中。
這是精神世界。
義之道凝聚而成的先賢身影與蘇毅盤膝對座。
遠處則是走來了第二道先賢顯影。
這道先賢顯影來到了蘇毅對麵,盤膝落座。
這道先賢顯影開口說道,“禮起於何也?”。
蘇毅精神不由微微一震。
先賢授業。
之前凝聚義之文膽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方麵的經驗。
如今這位儒道先賢,也是以同樣的方法,為自己講解“禮之道”。
蘇毅仔細聆聽,生怕錯過了任何內容。
這位儒道先賢繼續說道,“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製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這位儒道先賢,為蘇毅講解著禮之道。
這些內容,蘇毅一一銘記於心。
頓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蘇毅的文海之中,凝聚出來了第二個文膽。
正是五常聖道禮之道凝聚而成的文膽。
這讓蘇毅十分的歡喜起來。
在凝聚出來了禮之文膽後。
蘇毅嚐試著領悟五常文膽之中的仁,智,信三道。
在蘇毅感悟三聖道的時候。
蘇毅的義之文膽,禮之文膽之中都傳出了朗朗讀書聲。
義之文膽中傳出來的讀書聲讀的乃是《魚我所欲也》。
禮之文膽中傳出來的讀書聲讀的乃是《禮論》。
兩大文膽形成的這種共鳴。
能夠幫助蘇毅更容易的領悟到仁,智,信,三種文膽。
不久之後。
蘇毅聽到了一段話。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聽到這段話之後,蘇毅精神微微一振。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學而》。
全文為: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這段話,闡述的就是儒家五常的“信之道”。
從他們這一代開始,持人性本善論與人性本惡論觀點的人,一直都是對立的。
哪怕現在也是如此。
比如現在文廟之中,有的半聖,亞聖,就是孟子這一脈傳承下來的,有的則是荀子這一脈傳承下來的。
當然,更多的人則是持中庸的觀點。
中庸之道,也是儒家大道。
簡單來說。
就是中立派。
兩不相幫。
像蘇毅的觀點就是人之初……性本無。
他不是性本善的支持者,也不是性本惡的支持者,因為蘇毅覺得人生下來是一張白紙。
沒有善惡之分。
至於後麵會變成什麽樣子,那都是後天條件決定的。
當然,現階段而言,也不會有人詢問蘇毅到底是支持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他隻是秀才而已。
就算再有名聲又如何?
名聲不代表實力。
而說白了。
這個世界……實力才能夠決定一切。
其它都是虛的。
蘇毅離開了他現在所在的文島。
他再次凝聚文舟,乘坐文舟,去尋找傳聞“禮之道”所在的文島。
文舟在學海之中漂流著,速度極快,大概一個多時辰之後,蘇毅看到前麵出現了一座島嶼。
這座島嶼,比蘇毅見到的任何一座島嶼都要龐大。
蘇毅知道,這座島嶼應該就是他要尋找的文島了。
很快文舟便來到了這座文島的邊緣。
蘇毅登上了文島。
這座文島很特別,蘊含的道似乎比較多,隱約間能夠聽到不少的大道之音。
蘇毅朝著文島深處走去。
島嶼上麵密布著粗大的樹木,陽光都很難照射進去。
蘇毅在山林之中穿行著。
忽然。
蘇毅聽到前麵的山林之中竟然傳出來了讀書聲。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這首詩乃是《詩經》之中記載的極其經典的一首詩。
蘇毅循著詩聲,一路走去,他看到,在山林之中,站著一名白衣如雪的女子,那女子身材高挑,身段纖細,肌膚如雪,美如天仙。
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都讓人不由為之迷戀。
實在是太美了。
就像是《關雎》之中提到的窈窕淑女一般。
“這位公子,奴家這廂有禮了,公子過來好嗎?奴家願跟著公子,伺候在公子身邊!”。
這名美的讓人窒息的女子,巧笑嫣兮的看向蘇毅,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那絕美的臉蛋,透著紅潤之色,似乎在害羞。
她的聲音,就像是蘊含著一種極其強大的魔力一般,蘇毅的身體竟然不受控製一般的朝著她走去。
“公子,奴家為奴為婢,願與公子廝守一生!”。這名女子繼續說道,她的聲音,十分的動聽,柔柔弱弱,酥酸軟軟,聽了她的聲音,骨頭都要酥了一般。
蘇毅繼續朝著這名女子走去,他心中忽然產生了一種極其想要與這名女子雙宿雙棲的想法,想要好好享受一下溫柔鄉。
這樣絕美女子的溫柔鄉,定然讓人無比的迷戀吧?
眼看著蘇毅與這名女子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就在雙方距離還有一米左右的時候。
蘇毅的文膽之中傳出來了吟誦古詩詞的聲音:
先來天與精神,更因麗景添殊態。拖輕苒苒,才凝一段,還分五彩。畢竟非煙,有時為雨,惹情無奈。道無心,怎被歌聲遏斷,遲遲向、青天外。宜伴先生醉臥,得饒道、和山須買。也曾惱殺襄王,誰道依前不會。我欲乘風歸去,翻悵恨、帝鄉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長莫合,盡空相對。
文膽很特別,當凝聚文膽之後,文膽會銘記這名讀書人所學的所有詩詞。
這首《先天與精神》乃是淬煉精神的詩詞,牽扯到了靈魂方麵,十分神廟。
當這首詩詞響徹在蘇毅腦海之中的時候,蘇毅隻感覺身體不由猛然一振。
他立即醒悟過來。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眼前哪裏有窈窕淑女啊?
隻有一朵巨大的食人花。
這朵食人花,張開血盆大口朝著蘇毅吞噬了過來。
蘇毅嚇了一大跳,趕緊朝著左側躲避,險之又險的躲避開了食人花的吞噬。
隨即快速後退,拉開了與食人花的距離。
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而這朵食人花吞噬蘇毅失敗,接著開始吟誦古詩,吟誦的還是《關雎》,想要迷惑蘇毅。
不過這個時候想要再迷惑蘇毅已經無法做到了。
“這食人花成精了,竟然會吟誦古詩,幻化成美女,蠱惑人心,剛剛幸虧我醒悟的快,若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被這食人花一口吞下去了?”。
蘇毅不由自語道。
想到剛剛遇到的危險情況,現在都是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蘇毅繼續說道,“古人雲,凝文膽,塑神識,萬邪不可侵也,果然有道理,若非我凝聚了文膽,今日遇到這食人花,怕是死路一條,不能讓這害人的食人花繼續存在下去了,否則的話,不知道多少人會著了這食人花的道!”。
念由至此,蘇毅便將望月貼祭了出來。
蘇毅的文氣輸入望月貼之中。
得到了蘇毅文氣的加持之後,望月貼頓時便被激活了。
望月貼快速朝著食人花飛去。
如同一道金色光芒。
瞬間便將食人花撕裂成了兩半。
滅了食人花之後,蘇毅將望月貼收了起來,隨即繼續朝著深處行去。
他依然在嚐試著感應禮之道所在的地方。
蘇毅一路深入。
最終來到了一座山穀外麵。
隱隱約約,似乎可以聽到禮之道聲,從山穀之內傳出。
其實這是因為蘇毅悟到了禮之道,才聽到了這種聲音。
若是沒有感悟到禮之道,哪怕從這裏經過,也無法發現這裏特別的地方。
蘇毅進入了山穀之內。
山穀不算特別大,但卻給他一種極其特殊的感覺。
置身在山穀之中。
就好像置身在了儒道先賢創造的大道世界之中。
蘇毅盤膝而坐。
繼續感悟著這裏的禮之道。
這個時候,驚異的事情發生了。
蘇毅凝聚的文膽竟然震蕩出來了一股股劇烈的波動。
這是義之道凝聚的文膽。
看來義之道凝聚的文膽與此地的禮之道,形成了強烈的共鳴。
對於蘇毅而言,這自然是好事了。
儒道五常就好像天地五行一樣。
天地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相互之間能夠形成特殊的聯係。
世人將這種特殊的聯係稱之為五行聯係。
相生相克,神妙無窮。
儒道五常,大概也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恍惚之間。
蘇毅感覺自己再次被拉入了一座世界之中。
這是精神世界。
義之道凝聚而成的先賢身影與蘇毅盤膝對座。
遠處則是走來了第二道先賢顯影。
這道先賢顯影來到了蘇毅對麵,盤膝落座。
這道先賢顯影開口說道,“禮起於何也?”。
蘇毅精神不由微微一震。
先賢授業。
之前凝聚義之文膽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方麵的經驗。
如今這位儒道先賢,也是以同樣的方法,為自己講解“禮之道”。
蘇毅仔細聆聽,生怕錯過了任何內容。
這位儒道先賢繼續說道,“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製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這位儒道先賢,為蘇毅講解著禮之道。
這些內容,蘇毅一一銘記於心。
頓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蘇毅的文海之中,凝聚出來了第二個文膽。
正是五常聖道禮之道凝聚而成的文膽。
這讓蘇毅十分的歡喜起來。
在凝聚出來了禮之文膽後。
蘇毅嚐試著領悟五常文膽之中的仁,智,信三道。
在蘇毅感悟三聖道的時候。
蘇毅的義之文膽,禮之文膽之中都傳出了朗朗讀書聲。
義之文膽中傳出來的讀書聲讀的乃是《魚我所欲也》。
禮之文膽中傳出來的讀書聲讀的乃是《禮論》。
兩大文膽形成的這種共鳴。
能夠幫助蘇毅更容易的領悟到仁,智,信,三種文膽。
不久之後。
蘇毅聽到了一段話。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聽到這段話之後,蘇毅精神微微一振。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學而》。
全文為: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這段話,闡述的就是儒家五常的“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