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河豚蘆芽膾(3)
見劇孟還有話問,郡守略一愣,仍是一副笑臉:“劇公子,請說。”
“那就放肆了!”劇孟笑一笑,“郡守大人,據草民體察,你為人還不大惡,可見仁心未泯。但,何至於得了王恩那廝幾串錢,就循私枉法呢?”
這幾句針針見血,直戳他的肺管子。胡進的臉一下紅到脖頸,歎了口氣才道:“說來是件丟人的事;不過,如今官場也不避諱,下官說也無妨。常言道:‘千裏做官,為了吃穿’……”
隨即,郡守說出一番話來,倒讓劇孟等人開了眼界。
原來,漢時選官有幾條途徑。一是重要官員推薦,二是皇帝直接遴選,第三就是花錢買官。有錢人隻需繳納五十萬錢,即可買個二千石的實缺。幸好這幾年鬧災,打了八折,不然非要足付才行。胡進買官的四十萬錢,一半是變賣自家財產,一半是借的印子錢。原打算,當官三年可撈八十萬錢,進出相抵還可淨賺二三十萬。
胡進又道:“既然買官花了錢,就要將本求利。當今官場不都是如此麽?”
胡進說得誠實,劇孟卻聽得發冷。大漢有多少官,是花錢買的?既要將本求利,又怎麽當好父母官、為百姓辦事呢?心中一陣不快,便故意調侃道:“郡守大人,草民也有下情相稟:換印之事,實不知是何人所為——”
郡守原以為認錯賠情,就可換迴官印,沒承想到了這般時候,這個鬼靈精劇孟,竟來個一推三不知,不由大為沮喪,臉色極是難看。
“不過——”劇孟見他一副苦瓜相,比死了爺娘還要難看,有些於心不忍,便又把話拉迴來:“昨日午後,有一過路人送來一個木盒,裏麵恰有一方印,不知是不是大人的……”防備他日後報複,劇孟隻好如是說。
胡進聞聽有望,立刻往前湊了湊,歡喜問道:“來人可通姓名?”
“隻說叫‘一朵雲’。”
“可否留住?”郡守急問。
“天上白雲,隨風飄蕩——哪裏留得住?”明明‘一朵雲’薛況就在麵前,偏不讓他知道。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唉,與高人失之交臂了!”郡守拍席跌腳,十分後悔。
劇孟即叫仆人將印盒取來。胡進接在手中,急忙打開檢視,正是原物;立時笑顏逐開,千謝萬謝了,才告辭走了。劇孟等人也不來送,看他夾著尾巴的熊樣兒,都開心得緊。
幾乎鬧大的風波,就這般過去了。從此,郡衙與“紅柳莊”相安無事,再不來囉皂;而“紅柳莊”智挫郡守的故事,也不脛而走。
誰知當晚又生出了變故。
天剛擦黑時,張好古慌張來到“紅柳莊”,說有人在郊外荒廢的社壇裏,發現了李圯的屍體。劇孟哥仨聽了,萬分焦急。立刻由張好古帶路,騎了馬趕往出事的地點。到那一看,已有郡衙的一個崔姓衙役,帶著人在勘查。他知道劇孟是李圯生前好友,便讓他們進來。
進到破敗的西廂房,隻見李圯的屍身,俯臥在血泊裏。崔捕頭指一指道:“背後有一處致命劍傷。沒有打鬥的痕跡。李圯是會些武功的,尋常人兩三個都不是他的對手。能夠一劍讓他斃命,很可能是偷襲。似乎李圯正與人說話,背後有人冷不防下手。”
是誰與李圯有仇,下此狠手呢?
劇孟蹲下細看,地上有個血字——兩橫一豎,仿佛是個“幹”字;分明是李圯臨死前,蘸自己血寫的。從筆勢看,這一豎有些歪斜,大約是想寫出兇手姓名,似乎沒寫完便斷了氣。
劇孟心想:“既要寫姓名,必是李圯認得;‘幹’字,若再添一橫,便是‘王’字。很可能兇手姓王,會不會是王恩呢?王恩手無縛雞之力,也許下手的另有其人。那背後兇手,又是誰呢?”
事情過於蹊蹺,幾經勘察,並無其他線索;王恩也早已逃往他鄉,一時倒成了懸案。
見劇孟還有話問,郡守略一愣,仍是一副笑臉:“劇公子,請說。”
“那就放肆了!”劇孟笑一笑,“郡守大人,據草民體察,你為人還不大惡,可見仁心未泯。但,何至於得了王恩那廝幾串錢,就循私枉法呢?”
這幾句針針見血,直戳他的肺管子。胡進的臉一下紅到脖頸,歎了口氣才道:“說來是件丟人的事;不過,如今官場也不避諱,下官說也無妨。常言道:‘千裏做官,為了吃穿’……”
隨即,郡守說出一番話來,倒讓劇孟等人開了眼界。
原來,漢時選官有幾條途徑。一是重要官員推薦,二是皇帝直接遴選,第三就是花錢買官。有錢人隻需繳納五十萬錢,即可買個二千石的實缺。幸好這幾年鬧災,打了八折,不然非要足付才行。胡進買官的四十萬錢,一半是變賣自家財產,一半是借的印子錢。原打算,當官三年可撈八十萬錢,進出相抵還可淨賺二三十萬。
胡進又道:“既然買官花了錢,就要將本求利。當今官場不都是如此麽?”
胡進說得誠實,劇孟卻聽得發冷。大漢有多少官,是花錢買的?既要將本求利,又怎麽當好父母官、為百姓辦事呢?心中一陣不快,便故意調侃道:“郡守大人,草民也有下情相稟:換印之事,實不知是何人所為——”
郡守原以為認錯賠情,就可換迴官印,沒承想到了這般時候,這個鬼靈精劇孟,竟來個一推三不知,不由大為沮喪,臉色極是難看。
“不過——”劇孟見他一副苦瓜相,比死了爺娘還要難看,有些於心不忍,便又把話拉迴來:“昨日午後,有一過路人送來一個木盒,裏麵恰有一方印,不知是不是大人的……”防備他日後報複,劇孟隻好如是說。
胡進聞聽有望,立刻往前湊了湊,歡喜問道:“來人可通姓名?”
“隻說叫‘一朵雲’。”
“可否留住?”郡守急問。
“天上白雲,隨風飄蕩——哪裏留得住?”明明‘一朵雲’薛況就在麵前,偏不讓他知道。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唉,與高人失之交臂了!”郡守拍席跌腳,十分後悔。
劇孟即叫仆人將印盒取來。胡進接在手中,急忙打開檢視,正是原物;立時笑顏逐開,千謝萬謝了,才告辭走了。劇孟等人也不來送,看他夾著尾巴的熊樣兒,都開心得緊。
幾乎鬧大的風波,就這般過去了。從此,郡衙與“紅柳莊”相安無事,再不來囉皂;而“紅柳莊”智挫郡守的故事,也不脛而走。
誰知當晚又生出了變故。
天剛擦黑時,張好古慌張來到“紅柳莊”,說有人在郊外荒廢的社壇裏,發現了李圯的屍體。劇孟哥仨聽了,萬分焦急。立刻由張好古帶路,騎了馬趕往出事的地點。到那一看,已有郡衙的一個崔姓衙役,帶著人在勘查。他知道劇孟是李圯生前好友,便讓他們進來。
進到破敗的西廂房,隻見李圯的屍身,俯臥在血泊裏。崔捕頭指一指道:“背後有一處致命劍傷。沒有打鬥的痕跡。李圯是會些武功的,尋常人兩三個都不是他的對手。能夠一劍讓他斃命,很可能是偷襲。似乎李圯正與人說話,背後有人冷不防下手。”
是誰與李圯有仇,下此狠手呢?
劇孟蹲下細看,地上有個血字——兩橫一豎,仿佛是個“幹”字;分明是李圯臨死前,蘸自己血寫的。從筆勢看,這一豎有些歪斜,大約是想寫出兇手姓名,似乎沒寫完便斷了氣。
劇孟心想:“既要寫姓名,必是李圯認得;‘幹’字,若再添一橫,便是‘王’字。很可能兇手姓王,會不會是王恩呢?王恩手無縛雞之力,也許下手的另有其人。那背後兇手,又是誰呢?”
事情過於蹊蹺,幾經勘察,並無其他線索;王恩也早已逃往他鄉,一時倒成了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