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哪個少年不鍾情
這一年秋天,明子家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開荒地裏打了兩千多斤大黃米,四毛錢一斤,賣了八百多塊錢。
爺爺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樹,這些年,有些樹已經長得很粗了,可以做房梁做柱子了。省下了這一部分,今年掙的錢,再接一間房子,也足夠用了。願本想接半間的,後來明子爹娘一合計,大哥過了年就十五了,用不了幾年就要結婚了,到時候房子還是不夠用,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接出去一間算了。
冬天是不能蓋房子的,要等第二年天氣暖和之後才行。這一年過年,姥姥又迴毛家店舅姥爺家去過年了。
這老太太對於不能在關家過年這一點特別的堅持,老輩兒人,講究就是多。
過完了年,大房身的老姑爺來家裏串門的時候,問起大姐的婚事,知道大家還沒訂親,也挺犯愁。說是要幫著張羅。這時代,到了大姐這個歲數別說沒結婚了,就是沒訂婚的都是少之又少了。一般二十歲都當娘了,大姐二十三了,找年紀相當的都不容易。
過了幾天,老姑爺又來了,這迴居然真的來給大姐保媒了。對方是明子爹同族妹妹的兒子,姓孔,比大姐小一歲,今年二十二。
孔家住在小房身屯,在高官屯西北方向三十多裏路之外的太平鎮。孔家姑父是小房身屯的隊長,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當隊長,當了二十多年了。是屯裏最有威信的人之一,帶著生產隊的社員們過得還算不錯,年年能有一點節餘,雖然不能頓頓吃上幹糧,總有那麽一兩個月要喝粥度日,但總算不用靠吃樹皮野草活著,在這年月,上百戶人家的大屯子,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孔家七個孩子,兩個兒子五個女兒,給大姐介紹的是小兒子,大兒子與兩個女兒已經結婚了,家裏還有三個女兒年紀還小。孔家大哥是學校的老師,孔家的這個小兒子讀書不行,說是學過開車,現在正在太平鎮上的磚廠裏開車。
之所以到這年紀還沒結婚,跟大姐的遭遇差不多,也是之前訂過一個,因為一些事情黃了。才耽誤了。按說,他家還有他本人這條件算是好的了,老姑爺還說是對方提出的解除婚約,明子娘還特意問了原因,別人有什麽毛病吧?老姑爺說,那家人家是搬家了,聽說好像那姑娘後來找了個城裏吃商品糧的。
沒毛病就好。
哎喲?這是遠房表親啊?雖然現在的人還沒人在意近親不能結婚的事兒,但是近親生出來的孩子有缺陷的多這個還是知道的,在近親裏好親家的已經很少了。
明子得管孔家的叫大姑,這位大姑跟明子爹已經是出了五服的同族了。明子覺得畢竟是同族,多多少少還是有點血緣關係的,最好還是不結親。但是,她人微言輕的,哪有她說話的份兒啊。
爹娘都對這門親滿意,婆婆是同族的姑姑,總不會對大姐不好,又都算是知根知底,也不怕再出了前麵趙家那樣的事情。問了大姐自己的意見,大姐能有什麽意見啊,都二十三了,再不結婚,都耽誤二姐的親事了,就同意見見。
因為有一層親戚關係在,開始也沒說什麽相親不相親的,就雙方在老姑爺家找了個借口見了一麵。大姐迴來也沒說什麽。
沒說什麽其實就相當於是同意了。
當事人同意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雙方家長見個麵,對方給大姐買了身衣服,就算是定下了婚事。兩人年紀都不小了,當時就定了,過了年就結婚。
大姐的婚事定下了,接下來,就到了二姐了。
二姐人長得好,性格也活泛,嘴甜會辦事兒。那媒人多得都快踩破了關家的門檻。
明子是怎麽也沒想到,宋知青居然也會對二姐有想法。
宋知青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了,隻是他一直也沒有透出要在當地找媳婦兒的意思,跟知青點的那些女知青也向來沒啥聯係,平常不是待在大隊裏,就是待在他掛點兒的高官屯。大家夥都以為,人家這是不會在當地找了。畢竟,才二十剛出頭嘛,男人要是有本事,就是三十歲再找,也能找到小姑娘。
要說這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
如果宋知青是拖人正八經的給明子爹娘提親,沒準兒明子娘能同意呢,畢竟相處了這麽長時間,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了,又教了明子好幾年。
哪怕是他自己跟明子娘說,明子娘可能都不會挑他的理,畢竟他是孤身一人在東北嘛,也沒個親戚幫著張羅,自己提,也說得過去。
壞就壞在,這事兒它是被別人傳出來的。
之前三姐跟高章的事情就是一些半大小子總拿著玩笑。這一迴,又是那些半大不小的閑漢們傳出來的。
其實二姐跟宋知青還真不熟,隻能說是認識,連都沒說過幾句。雖然宋知青待在關家的時候不少。但是呢,他來的時候,一般二姐都已經出去上工幹活了,等二姐迴來的時候,他又已經走了。
不知道怎麽的,就傳出了宋知青看上二姐的傳聞。說是兩個人有曖昧。
當然,農村的土話說得可不會這麽好聽。
傳到明子娘耳朵裏的時候,明子娘氣壞了。明子小姨的事情才過去一年多呢,這種私相授受的事兒是她最痛恨的,如今傳到自己閨女身上了,她能不氣。
第一時間就找二姐核實,二姐當時就一臉懵逼的表情。
她什麽時候跟宋知青好上了?咋她自己都不知道?
明子娘一看就明白了,知女莫過母,自家閨女什麽品行她還是有譜的。自家這四個閨女,幹活上,可能三姐是差了一點,但要說在品行上,絕對是靠譜的。
“那是怎麽迴事?怎麽傳出來這樣的話?”明子娘就問二姐,發生了什麽。
“我真不知道啊。前幾天在生產隊前麵,我跟他自好走對麵兒,就說了兩句話,不過就是打個招唿,他問我是不是上地,我說是,又問我今年苗長的挺好的吧,我說還行。再也沒說啥了啊……”二姐人活泛,見人三分笑,不笑不說話,迎麵遇上了,這些也是打招唿很正常的內容吧。
“再沒說別的?”娘顯然是不信。
“沒有啊。就說這兩句啊,完了我就上地了啊。”二姐也一臉疑問。
“行了。以後少給他見麵。傳出這些話,對名聲不好。”娘很嚴肅。
“還見啥啊,躲還來不及呢。以後我老遠見他就跑,行了吧?”二姐讓娘說的,噗嗤一笑。看樣子,是真的對宋知青沒什麽想法。
明子娘總不好拉著傳話的人打聽為啥傳二姐跟宋知青的“緋聞”,但是她也有辦法。找小文哥啊,他在屯子裏小弟那麽多,又是半大小子,小夥伴之間傳些桃色新聞啥的,是常有的事兒。打聽這個,肯定不難。
果然,沒用上兩天,小文哥就弄明白了來龍去脈。原來,宋知青可能還真是對二姐有些想法,自打明子家開始有媒人上門給二姐說親,他就常常遠遠的看著二姐發呆,可能他自己沒覺得什麽,但是旁觀者清啊。那天,跟士雲二姐說完了話,二姐是沒當迴事兒就走了,他在後麵可是盯著二姐的背影出神了好一會兒呢!
最直接的證據還來自高章的弟弟,宋知青住在他們家,他在宋知青的筆記本上看到了宋知青寫的日記,上麵寫著對一個紮著大辮子的姑娘的愛慕。結合他總是盯著士雲二姐看的行為,再加上二姐就紮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這緋聞可不就傳出來了嘛!
哎,明子聽說了之後,隻說說,宋知青,這人也真是夠夠的了。你說男未婚女未嫁的,你要真喜歡就追啊。找大隊裏的幹部或是高隊長給保個媒不就完了嗎?不行自己也能說啊,十天裏得有八天在她家待著,跟明子娘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就是不明說,表現出來那麽點兒意思,以明子娘的精明也能看明白啊。非得整什麽暗戀,還寫日記?
可真夠文青的了。他也不想想,高官屯是什麽地方,這就是一最普通的東北小屯子,住的也都是沒什麽文化的普通農民。你這麽整,明顯是格格不入嘛。
至少,他要是行動了,還有一半的可能成功呢!這下好了,一點兒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了。明子家三位長輩都覺得這人忒矯情,不是踏實過日子的料。
明子隻想吐槽,找不著媳婦兒,活該。
二姐知道原因後,那個氣呀,她覺得自己可冤枉可冤枉滴了。拿起剪子就把頭發給剪了,剪了個齊耳的荷葉頭,這態度夠明確了吧。
宋知青不久之後也知道傳言的事兒了,看二姐的態度也明白二姐對他是沒有啥想法的。而且那之後,明子娘也不招待他了。話裏話外的點他,讓他注意影響。
沒過幾天,宋知青就調走了,跟一位女知青換了掛點兒屯子,調去了別的屯。
這件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但是傳言到底是傳出去了,之前還蜂擁而至的媒人一個都沒有再上門的了。
第27章 三姐的上學之路呀
開春了,種完了地,明子家蓋房子的事兒就提上了日程。
土坯房,還算好蓋。請了木匠瓦匠就行,力工活兒都是明子爹加上屯子裏的三親六顧的幫襯著就幹了。
接了足足的一大間,明子用她的小短腿兒量著得有四米多長,算下來得有二十來個平方呢。一鋪大炕能睡七個人都夠了。安的也都是玻璃窗,順便把原來老屋子的窗戶紙也換成了玻璃的。
家裏蓋房子,高章學了挺長時間木匠活兒了,這下子可有了他表現的機會了,天天的,可賣力氣了。三姐開春兒已經迴學校上學了,趁著家裏蓋房子的機會,高章跟三姐接觸的機會多了,總是明示暗示的想哄著三姐不繼續念書了。在家裏的時候,也總是在明子爹娘和爺爺跟前兒透話兒。
三姐被他說煩了,就總是躲著。娘跟他說得很清楚,三姐才初中畢業,而且現在也才十七歲,不讀書她能做什麽?再說了,就算將來讀了高中,也不讓是希望她能找個不出苦大力的活兒,能讓哪去啊?
房子蓋好了,家裏一下子寬敞了好多,姥姥帶著大姐二姐三姐和明子都搬進了新屋子,原來西山牆上扒了個門出來,木板床就放不下,挪到了西屋,還是靠西山,撤了上麵的草墊子,就成了一個木板台子,上麵能放不少東西呢,還防潮了。下麵也能放東西。
大哥也搬迴家了,小哥也從抱廈搬出來,爹娘帶著兩個小子住在原來的大炕上,爺爺自己住單間兒了。
大哥十五歲,上初二了。他學習很好。這年頭兒也沒啥作業不作業的,放了學迴家就沒啥事兒了。大哥身體瘦弱,平時家裏長輩三個拿他當眼珠子,農活累一點重一點兒的都不讓他幹。他又不愛出去玩我。就在家研究著做東西。開始的時候,是做個小板凳啥的,看屯子裏誰家有廢木板兒啥的,他就要迴來,想辦法做點兒什麽。
後來明子爹去縣城裏賣東西,特意給大哥買迴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那之後,大哥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來做手工了。家裏多了好幾個小板凳,還有油壇子的底座兒啥的,以前都是不用的,大哥給做出來了,那當然是不用白不用了。
能家裏蓋完了房子,剩下的木頭有不少,大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做了個寫字台。土話叫半人桌子。家裏空間大了,正好原來放木板板的地方放新桌子。爹還特意買了油漆,給桌子刷上了深紅色。跟原來家裏了那組地櫃顏色還配套。再加上大姐從鎮上的大公銷社買迴來的茶盤,新暖壺,家裏真是煥然一新。
明子看著家裏的擺設,終於找到了一點兒上輩子看老電影的那種感覺。
雖說世道不好,可是明子家的成分是一點兒問題沒有的,再迴上木家跟關家都是大家族,在大隊、公社甚至鎮上當領導的親戚不少,明子娘又是向來人緣好的,受過她恩惠的人正經不少,所以關家蓋房子也好,掙錢也好,隻是羨慕的人家多,並沒有什麽人記恨。
要非說有,那主不是高隊長,也就是二姨父了。以前,他們家是高官屯的首富,他又是隊長,明子爹也是頭車車老板,關家也處處都不如他。現在,關家越過越好了,他家去掉結了婚了兩個,還有五個兒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家裏這些年一直沒什麽起色,心裏上難免就有了教勁兒的心思。跟明子爹又是連襟,明子姥姥又在跟前住著,想比較的心,就更慎了。
但是怎麽說也是姻親,頂多是有些嫉妒,還不至於到嫉恨背後插刀的程度。
多年之後,明子才知道,自己這時候的想法有多麽的幼稚。
五月,剛忙活完地裏的莊稼,以為能輕閑一些了。家裏又出事兒了。
三姐士敏病了。
明子都覺得,三姐是不是命中注定就是不能繼續上學了。
三姐要考的是類似於後世的中專那一類的學樣。讀了之後就算是有文憑了。之前三姐考的就是這類學校,明子自己二乎乎的,以為三姐是考高中呢。
眼看著又快考試了,三姐得了闌尾炎。本來算不上什麽大病,這時候的醫療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治療了。
不知道是三姐體質的原因,還是因為什麽,手術之後,她的傷口卻一直不能愈合,到最後都化膿了。足足住了一個半月的院,傷口才結痂。出了院,也不敢大動,又躲了半個月,才算是好了。
別人一周就能治好的病,到了三姐這兒,硬是治了兩個月。
明子娘一直在醫院陪床,家裏全是姥姥帶著大姐和二姐照應的。高章在興隆鎮的木匠鋪裏幹活了,隔上三兩天的,就往醫院跑一趟。
三姐這一次住院,足足花了一千多塊錢。一千多塊錢啊,絕對是一大筆巨款了。明子家哪有那麽多錢啊,又剛剛蓋完房子,花了好幾百塊。那段時間,明子是看著爺爺和爹四處張羅錢的,屯子裏過得好的差不多都借遍了,這家給湊三十,那家給湊個五十的,二姨家給拿了一百,高章家給拿了一百。要知道,這時候,一大家子,一年能掙上百八十塊錢的,就是過得好的人家了。能拿出來這些,不容易了。
之後,明子爹和爺爺還去了大房身老屯和木王堡借,總算是湊夠了給三姐治病的錢。
隻是三姐的病是治好了。那考試也錯過了。
高章家那個幸災樂禍的呀。那意思,三姐就不該得瑟非要考什麽學,就該老老實實在家幹活兒,等著嫁人就完了。
三姐那麽沒脾氣的人,也不知道為啥,就非得跟高章家置上氣了,非要考上學不可了。病好了之後,就跟爹娘說,還要再念一年。爹娘也是被三姐這一出兒一出兒的整得沒招兒沒招兒的,都夠夠兒的了。娘尋思著勸勸吧,三姐就哭。
這就沒法兒弄了,大姐二姐也在邊兒上勸,讓爹娘就隨了三姐心意。
爺爺在幾個孫女裏最喜歡的就是三姐了,不光是三姐跟她性子像,愛好也像啊,說書就是跟著爺爺學的。看三姐那樣兒,也站在三姐一邊兒。
明子娘就沒招兒了,隻能聽三姐的了。
等到開學,高章家一看,三姐居然又去上學了。這一次,明子大哥都上初三了,三姐直接跟士安哥成了同班同學。高章家就不樂意了,某一天,高章在三姐放學的路上堵住了三姐,給三姐下最後通牒,讓三姐立刻退學迴家,明年結婚,如果三姐還上學的話,那就解除婚約。三姐當時特別堅決,解除婚約就解除婚約,學必須得上。
然後,高章就真的迴到家,當天就到了明子家,跟明子爹娘正式提出了解除婚約。明子娘愁的呀,既犯愁又生氣。愁的是兩個閨女,全都被人家解除婚約,三姐以後可怎麽辦。氣的是高家太霸道,怎麽就非得不讓三姐念書?明明都已經說過了,就算以後三姐能上班了,婚事也不會變掛的。
高章想用解除婚約拿一把,威脅一下明子家這頭兒。尋思著英子大姐都出了一迴這樣的事兒,明子娘肯定不會再讓三姐也解除婚約。沒想到,三姐態度那麽堅決,明子娘也沒有強求。沒拿住關家,落空地兒去了。婚約真解除了。
等婚事兒真的解除之後,高章又後退了。後退有啥用啊。關家這頭兒不可能再迴頭了,再迴頭成啥事兒了,以後在高官屯還怎麽待。再說三姐也不樂意啊!
磨嘰了一個多月,高章見實在沒有挽迴的餘地了,不知道他怎麽想的,是故意的還是巧合,沒幾天就定親了,對象還是三姐之前的同班同學。
不光是這樣,自打三姐退了親,明子家跟高章家算是結了仇。日常在生產隊開會,高章他爹是有事兒沒事兒的就拿話兒損明子爹兩句兒,明子爹嘴笨,也不會反駁,隻能是生悶氣了。高章也總覺得心有不甘,明子家的地,總是莫明其妙的被破壞,是誰幹的大家夥兒都心裏明鏡兒似的,隻是沒抓到證據,明子家這邊兒也沒辦法。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大哥成年……
暑假過後,明子跳過三年級,直接上了四年級,跟小哥成了同班同學。
班裏一共三十一個同學,小哥說,一年級的時候,還兩個班呢,一共六七十個學生。這才兩年,一半的學生都不念了。老姐他們五年級的,學生更少了。家裏窮得吃不上飯了,雖然上學花不了幾個錢,但是能堅持著讓孩子上學的,真是不多。十歲的孩子,能頂半個人用了,還得幫家裏幹活兒呢。
明子不管到了哪個年級,哪個班,那就是老師的寶貝,到什麽時候,天才都是受歡迎的。她的事兒全興隆鎮的老師學生就沒幾個不知道的。鎮中心學校一有個什麽活動,老師竟指著明子出去拉仇恨呢!
明子倒沒啥感覺。上幾年級,在她眼裏,都是跟一幫小屁孩兒當同學。
不過,上了四年級,明子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給小文哥輔導功課……
這一年秋天,明子家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開荒地裏打了兩千多斤大黃米,四毛錢一斤,賣了八百多塊錢。
爺爺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樹,這些年,有些樹已經長得很粗了,可以做房梁做柱子了。省下了這一部分,今年掙的錢,再接一間房子,也足夠用了。願本想接半間的,後來明子爹娘一合計,大哥過了年就十五了,用不了幾年就要結婚了,到時候房子還是不夠用,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接出去一間算了。
冬天是不能蓋房子的,要等第二年天氣暖和之後才行。這一年過年,姥姥又迴毛家店舅姥爺家去過年了。
這老太太對於不能在關家過年這一點特別的堅持,老輩兒人,講究就是多。
過完了年,大房身的老姑爺來家裏串門的時候,問起大姐的婚事,知道大家還沒訂親,也挺犯愁。說是要幫著張羅。這時代,到了大姐這個歲數別說沒結婚了,就是沒訂婚的都是少之又少了。一般二十歲都當娘了,大姐二十三了,找年紀相當的都不容易。
過了幾天,老姑爺又來了,這迴居然真的來給大姐保媒了。對方是明子爹同族妹妹的兒子,姓孔,比大姐小一歲,今年二十二。
孔家住在小房身屯,在高官屯西北方向三十多裏路之外的太平鎮。孔家姑父是小房身屯的隊長,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當隊長,當了二十多年了。是屯裏最有威信的人之一,帶著生產隊的社員們過得還算不錯,年年能有一點節餘,雖然不能頓頓吃上幹糧,總有那麽一兩個月要喝粥度日,但總算不用靠吃樹皮野草活著,在這年月,上百戶人家的大屯子,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孔家七個孩子,兩個兒子五個女兒,給大姐介紹的是小兒子,大兒子與兩個女兒已經結婚了,家裏還有三個女兒年紀還小。孔家大哥是學校的老師,孔家的這個小兒子讀書不行,說是學過開車,現在正在太平鎮上的磚廠裏開車。
之所以到這年紀還沒結婚,跟大姐的遭遇差不多,也是之前訂過一個,因為一些事情黃了。才耽誤了。按說,他家還有他本人這條件算是好的了,老姑爺還說是對方提出的解除婚約,明子娘還特意問了原因,別人有什麽毛病吧?老姑爺說,那家人家是搬家了,聽說好像那姑娘後來找了個城裏吃商品糧的。
沒毛病就好。
哎喲?這是遠房表親啊?雖然現在的人還沒人在意近親不能結婚的事兒,但是近親生出來的孩子有缺陷的多這個還是知道的,在近親裏好親家的已經很少了。
明子得管孔家的叫大姑,這位大姑跟明子爹已經是出了五服的同族了。明子覺得畢竟是同族,多多少少還是有點血緣關係的,最好還是不結親。但是,她人微言輕的,哪有她說話的份兒啊。
爹娘都對這門親滿意,婆婆是同族的姑姑,總不會對大姐不好,又都算是知根知底,也不怕再出了前麵趙家那樣的事情。問了大姐自己的意見,大姐能有什麽意見啊,都二十三了,再不結婚,都耽誤二姐的親事了,就同意見見。
因為有一層親戚關係在,開始也沒說什麽相親不相親的,就雙方在老姑爺家找了個借口見了一麵。大姐迴來也沒說什麽。
沒說什麽其實就相當於是同意了。
當事人同意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雙方家長見個麵,對方給大姐買了身衣服,就算是定下了婚事。兩人年紀都不小了,當時就定了,過了年就結婚。
大姐的婚事定下了,接下來,就到了二姐了。
二姐人長得好,性格也活泛,嘴甜會辦事兒。那媒人多得都快踩破了關家的門檻。
明子是怎麽也沒想到,宋知青居然也會對二姐有想法。
宋知青也到了結婚的年紀了,隻是他一直也沒有透出要在當地找媳婦兒的意思,跟知青點的那些女知青也向來沒啥聯係,平常不是待在大隊裏,就是待在他掛點兒的高官屯。大家夥都以為,人家這是不會在當地找了。畢竟,才二十剛出頭嘛,男人要是有本事,就是三十歲再找,也能找到小姑娘。
要說這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
如果宋知青是拖人正八經的給明子爹娘提親,沒準兒明子娘能同意呢,畢竟相處了這麽長時間,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了,又教了明子好幾年。
哪怕是他自己跟明子娘說,明子娘可能都不會挑他的理,畢竟他是孤身一人在東北嘛,也沒個親戚幫著張羅,自己提,也說得過去。
壞就壞在,這事兒它是被別人傳出來的。
之前三姐跟高章的事情就是一些半大小子總拿著玩笑。這一迴,又是那些半大不小的閑漢們傳出來的。
其實二姐跟宋知青還真不熟,隻能說是認識,連都沒說過幾句。雖然宋知青待在關家的時候不少。但是呢,他來的時候,一般二姐都已經出去上工幹活了,等二姐迴來的時候,他又已經走了。
不知道怎麽的,就傳出了宋知青看上二姐的傳聞。說是兩個人有曖昧。
當然,農村的土話說得可不會這麽好聽。
傳到明子娘耳朵裏的時候,明子娘氣壞了。明子小姨的事情才過去一年多呢,這種私相授受的事兒是她最痛恨的,如今傳到自己閨女身上了,她能不氣。
第一時間就找二姐核實,二姐當時就一臉懵逼的表情。
她什麽時候跟宋知青好上了?咋她自己都不知道?
明子娘一看就明白了,知女莫過母,自家閨女什麽品行她還是有譜的。自家這四個閨女,幹活上,可能三姐是差了一點,但要說在品行上,絕對是靠譜的。
“那是怎麽迴事?怎麽傳出來這樣的話?”明子娘就問二姐,發生了什麽。
“我真不知道啊。前幾天在生產隊前麵,我跟他自好走對麵兒,就說了兩句話,不過就是打個招唿,他問我是不是上地,我說是,又問我今年苗長的挺好的吧,我說還行。再也沒說啥了啊……”二姐人活泛,見人三分笑,不笑不說話,迎麵遇上了,這些也是打招唿很正常的內容吧。
“再沒說別的?”娘顯然是不信。
“沒有啊。就說這兩句啊,完了我就上地了啊。”二姐也一臉疑問。
“行了。以後少給他見麵。傳出這些話,對名聲不好。”娘很嚴肅。
“還見啥啊,躲還來不及呢。以後我老遠見他就跑,行了吧?”二姐讓娘說的,噗嗤一笑。看樣子,是真的對宋知青沒什麽想法。
明子娘總不好拉著傳話的人打聽為啥傳二姐跟宋知青的“緋聞”,但是她也有辦法。找小文哥啊,他在屯子裏小弟那麽多,又是半大小子,小夥伴之間傳些桃色新聞啥的,是常有的事兒。打聽這個,肯定不難。
果然,沒用上兩天,小文哥就弄明白了來龍去脈。原來,宋知青可能還真是對二姐有些想法,自打明子家開始有媒人上門給二姐說親,他就常常遠遠的看著二姐發呆,可能他自己沒覺得什麽,但是旁觀者清啊。那天,跟士雲二姐說完了話,二姐是沒當迴事兒就走了,他在後麵可是盯著二姐的背影出神了好一會兒呢!
最直接的證據還來自高章的弟弟,宋知青住在他們家,他在宋知青的筆記本上看到了宋知青寫的日記,上麵寫著對一個紮著大辮子的姑娘的愛慕。結合他總是盯著士雲二姐看的行為,再加上二姐就紮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這緋聞可不就傳出來了嘛!
哎,明子聽說了之後,隻說說,宋知青,這人也真是夠夠的了。你說男未婚女未嫁的,你要真喜歡就追啊。找大隊裏的幹部或是高隊長給保個媒不就完了嗎?不行自己也能說啊,十天裏得有八天在她家待著,跟明子娘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就是不明說,表現出來那麽點兒意思,以明子娘的精明也能看明白啊。非得整什麽暗戀,還寫日記?
可真夠文青的了。他也不想想,高官屯是什麽地方,這就是一最普通的東北小屯子,住的也都是沒什麽文化的普通農民。你這麽整,明顯是格格不入嘛。
至少,他要是行動了,還有一半的可能成功呢!這下好了,一點兒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了。明子家三位長輩都覺得這人忒矯情,不是踏實過日子的料。
明子隻想吐槽,找不著媳婦兒,活該。
二姐知道原因後,那個氣呀,她覺得自己可冤枉可冤枉滴了。拿起剪子就把頭發給剪了,剪了個齊耳的荷葉頭,這態度夠明確了吧。
宋知青不久之後也知道傳言的事兒了,看二姐的態度也明白二姐對他是沒有啥想法的。而且那之後,明子娘也不招待他了。話裏話外的點他,讓他注意影響。
沒過幾天,宋知青就調走了,跟一位女知青換了掛點兒屯子,調去了別的屯。
這件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但是傳言到底是傳出去了,之前還蜂擁而至的媒人一個都沒有再上門的了。
第27章 三姐的上學之路呀
開春了,種完了地,明子家蓋房子的事兒就提上了日程。
土坯房,還算好蓋。請了木匠瓦匠就行,力工活兒都是明子爹加上屯子裏的三親六顧的幫襯著就幹了。
接了足足的一大間,明子用她的小短腿兒量著得有四米多長,算下來得有二十來個平方呢。一鋪大炕能睡七個人都夠了。安的也都是玻璃窗,順便把原來老屋子的窗戶紙也換成了玻璃的。
家裏蓋房子,高章學了挺長時間木匠活兒了,這下子可有了他表現的機會了,天天的,可賣力氣了。三姐開春兒已經迴學校上學了,趁著家裏蓋房子的機會,高章跟三姐接觸的機會多了,總是明示暗示的想哄著三姐不繼續念書了。在家裏的時候,也總是在明子爹娘和爺爺跟前兒透話兒。
三姐被他說煩了,就總是躲著。娘跟他說得很清楚,三姐才初中畢業,而且現在也才十七歲,不讀書她能做什麽?再說了,就算將來讀了高中,也不讓是希望她能找個不出苦大力的活兒,能讓哪去啊?
房子蓋好了,家裏一下子寬敞了好多,姥姥帶著大姐二姐三姐和明子都搬進了新屋子,原來西山牆上扒了個門出來,木板床就放不下,挪到了西屋,還是靠西山,撤了上麵的草墊子,就成了一個木板台子,上麵能放不少東西呢,還防潮了。下麵也能放東西。
大哥也搬迴家了,小哥也從抱廈搬出來,爹娘帶著兩個小子住在原來的大炕上,爺爺自己住單間兒了。
大哥十五歲,上初二了。他學習很好。這年頭兒也沒啥作業不作業的,放了學迴家就沒啥事兒了。大哥身體瘦弱,平時家裏長輩三個拿他當眼珠子,農活累一點重一點兒的都不讓他幹。他又不愛出去玩我。就在家研究著做東西。開始的時候,是做個小板凳啥的,看屯子裏誰家有廢木板兒啥的,他就要迴來,想辦法做點兒什麽。
後來明子爹去縣城裏賣東西,特意給大哥買迴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那之後,大哥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來做手工了。家裏多了好幾個小板凳,還有油壇子的底座兒啥的,以前都是不用的,大哥給做出來了,那當然是不用白不用了。
能家裏蓋完了房子,剩下的木頭有不少,大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做了個寫字台。土話叫半人桌子。家裏空間大了,正好原來放木板板的地方放新桌子。爹還特意買了油漆,給桌子刷上了深紅色。跟原來家裏了那組地櫃顏色還配套。再加上大姐從鎮上的大公銷社買迴來的茶盤,新暖壺,家裏真是煥然一新。
明子看著家裏的擺設,終於找到了一點兒上輩子看老電影的那種感覺。
雖說世道不好,可是明子家的成分是一點兒問題沒有的,再迴上木家跟關家都是大家族,在大隊、公社甚至鎮上當領導的親戚不少,明子娘又是向來人緣好的,受過她恩惠的人正經不少,所以關家蓋房子也好,掙錢也好,隻是羨慕的人家多,並沒有什麽人記恨。
要非說有,那主不是高隊長,也就是二姨父了。以前,他們家是高官屯的首富,他又是隊長,明子爹也是頭車車老板,關家也處處都不如他。現在,關家越過越好了,他家去掉結了婚了兩個,還有五個兒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家裏這些年一直沒什麽起色,心裏上難免就有了教勁兒的心思。跟明子爹又是連襟,明子姥姥又在跟前住著,想比較的心,就更慎了。
但是怎麽說也是姻親,頂多是有些嫉妒,還不至於到嫉恨背後插刀的程度。
多年之後,明子才知道,自己這時候的想法有多麽的幼稚。
五月,剛忙活完地裏的莊稼,以為能輕閑一些了。家裏又出事兒了。
三姐士敏病了。
明子都覺得,三姐是不是命中注定就是不能繼續上學了。
三姐要考的是類似於後世的中專那一類的學樣。讀了之後就算是有文憑了。之前三姐考的就是這類學校,明子自己二乎乎的,以為三姐是考高中呢。
眼看著又快考試了,三姐得了闌尾炎。本來算不上什麽大病,這時候的醫療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治療了。
不知道是三姐體質的原因,還是因為什麽,手術之後,她的傷口卻一直不能愈合,到最後都化膿了。足足住了一個半月的院,傷口才結痂。出了院,也不敢大動,又躲了半個月,才算是好了。
別人一周就能治好的病,到了三姐這兒,硬是治了兩個月。
明子娘一直在醫院陪床,家裏全是姥姥帶著大姐和二姐照應的。高章在興隆鎮的木匠鋪裏幹活了,隔上三兩天的,就往醫院跑一趟。
三姐這一次住院,足足花了一千多塊錢。一千多塊錢啊,絕對是一大筆巨款了。明子家哪有那麽多錢啊,又剛剛蓋完房子,花了好幾百塊。那段時間,明子是看著爺爺和爹四處張羅錢的,屯子裏過得好的差不多都借遍了,這家給湊三十,那家給湊個五十的,二姨家給拿了一百,高章家給拿了一百。要知道,這時候,一大家子,一年能掙上百八十塊錢的,就是過得好的人家了。能拿出來這些,不容易了。
之後,明子爹和爺爺還去了大房身老屯和木王堡借,總算是湊夠了給三姐治病的錢。
隻是三姐的病是治好了。那考試也錯過了。
高章家那個幸災樂禍的呀。那意思,三姐就不該得瑟非要考什麽學,就該老老實實在家幹活兒,等著嫁人就完了。
三姐那麽沒脾氣的人,也不知道為啥,就非得跟高章家置上氣了,非要考上學不可了。病好了之後,就跟爹娘說,還要再念一年。爹娘也是被三姐這一出兒一出兒的整得沒招兒沒招兒的,都夠夠兒的了。娘尋思著勸勸吧,三姐就哭。
這就沒法兒弄了,大姐二姐也在邊兒上勸,讓爹娘就隨了三姐心意。
爺爺在幾個孫女裏最喜歡的就是三姐了,不光是三姐跟她性子像,愛好也像啊,說書就是跟著爺爺學的。看三姐那樣兒,也站在三姐一邊兒。
明子娘就沒招兒了,隻能聽三姐的了。
等到開學,高章家一看,三姐居然又去上學了。這一次,明子大哥都上初三了,三姐直接跟士安哥成了同班同學。高章家就不樂意了,某一天,高章在三姐放學的路上堵住了三姐,給三姐下最後通牒,讓三姐立刻退學迴家,明年結婚,如果三姐還上學的話,那就解除婚約。三姐當時特別堅決,解除婚約就解除婚約,學必須得上。
然後,高章就真的迴到家,當天就到了明子家,跟明子爹娘正式提出了解除婚約。明子娘愁的呀,既犯愁又生氣。愁的是兩個閨女,全都被人家解除婚約,三姐以後可怎麽辦。氣的是高家太霸道,怎麽就非得不讓三姐念書?明明都已經說過了,就算以後三姐能上班了,婚事也不會變掛的。
高章想用解除婚約拿一把,威脅一下明子家這頭兒。尋思著英子大姐都出了一迴這樣的事兒,明子娘肯定不會再讓三姐也解除婚約。沒想到,三姐態度那麽堅決,明子娘也沒有強求。沒拿住關家,落空地兒去了。婚約真解除了。
等婚事兒真的解除之後,高章又後退了。後退有啥用啊。關家這頭兒不可能再迴頭了,再迴頭成啥事兒了,以後在高官屯還怎麽待。再說三姐也不樂意啊!
磨嘰了一個多月,高章見實在沒有挽迴的餘地了,不知道他怎麽想的,是故意的還是巧合,沒幾天就定親了,對象還是三姐之前的同班同學。
不光是這樣,自打三姐退了親,明子家跟高章家算是結了仇。日常在生產隊開會,高章他爹是有事兒沒事兒的就拿話兒損明子爹兩句兒,明子爹嘴笨,也不會反駁,隻能是生悶氣了。高章也總覺得心有不甘,明子家的地,總是莫明其妙的被破壞,是誰幹的大家夥兒都心裏明鏡兒似的,隻是沒抓到證據,明子家這邊兒也沒辦法。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大哥成年……
暑假過後,明子跳過三年級,直接上了四年級,跟小哥成了同班同學。
班裏一共三十一個同學,小哥說,一年級的時候,還兩個班呢,一共六七十個學生。這才兩年,一半的學生都不念了。老姐他們五年級的,學生更少了。家裏窮得吃不上飯了,雖然上學花不了幾個錢,但是能堅持著讓孩子上學的,真是不多。十歲的孩子,能頂半個人用了,還得幫家裏幹活兒呢。
明子不管到了哪個年級,哪個班,那就是老師的寶貝,到什麽時候,天才都是受歡迎的。她的事兒全興隆鎮的老師學生就沒幾個不知道的。鎮中心學校一有個什麽活動,老師竟指著明子出去拉仇恨呢!
明子倒沒啥感覺。上幾年級,在她眼裏,都是跟一幫小屁孩兒當同學。
不過,上了四年級,明子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給小文哥輔導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