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爹這一輩兒,直近的,自打六爺爺沒了之後,已經三十來年沒人過逝了。


    剩下的,都算是遠枝兒了,但是架不住親戚多。一年又一年的。大姐說,她這麽大,家裏貼過春聯的次數都不超過五次。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周四了,可以有榜了,天天兩點多才睡,都快累傻了我……


    一周趕榜五萬字,差點兒沒瘋了我……


    第16章 過年二


    家譜掛上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做供碗了。


    明子娘從幾個月之前就開始準備做供碗的一應事物了。


    秋天時候,有一種野草,結出來的果兒,沒有什麽用,但是形狀很好看,明子娘會選一些形狀最漂亮的留下來,到時候用它們沾上各種顏色的顏料印在供品上,很漂亮。


    還有一些野草,明子娘也會留一些,曬成幹花,染上顏色,在供桌上也是很好的點綴。


    一直到年前,凡是可能用上的,給供品增色的東西,明子娘都在陸陸續續的準備著。


    年三十吃過早飯,家裏就開始陸陸續續的來人了,屯子裏的大姑娘小媳婦兒,都跑到明子家來,等著明子娘做供碗兒的時候跟著學。這陣式,都快趕上烹飪班的教學現場了。


    明子娘手巧,那是在整個大隊都有名兒的。打絡子,繡花,編織,哪樣不是別人隻能羨慕嫉妨恨的存在。明子看著那些再平常不過的家常物什在老娘的手裏變成特別有觀賞性的供碗,看著娘的眼裏都快冒著小星星了。


    老娘這手,真是開了掛了。


    要不是明子知道娘也有不會做的事兒,都要懷疑娘是帶著什麽能工巧匠係統穿越的了。


    嗬嗬,娘不會做的東西很奇葩,就兩樣兒,打麻繩和納鞋底子。


    對,不是什麽難得誰都完不成的,相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農村婦女都會做的,最普通,最簡單的兩樣兒。就算是手笨的,人家好歹也能做出成品來,明子娘卻是真的連成品都做不出來的那種!


    以前,明子姥姥還沒改嫁之前,每年都是姥姥幫著做全家人的鞋。姥姥改嫁之後,每年二姨幫著做一部分,二姨家七個兒子,自己都幫不過來,全幫也幫不過來。剩下的就是這家幫著做一雙,那家幫著做兩雙的。


    好在,明子娘人緣好,平時她幫著別人的時候也多,這樣互相幫忙,全家才算是有鞋穿了。就是這樣,二姐說,她十一歲那年冬天,她的棉鞋到底沒做出來,足足穿了一冬天單鞋,那冷得真是一會兒都不趕老老實實的站著,隻能不停的走或是跳。


    一直到大姐長到了十三四歲,早早的就跟著二姨和屯子裏的嬸子們學會了打麻繩和納鞋底子。明子娘才不用每年為了穿鞋出去求人了……


    說得遠了。


    還迴說迴做供碗吧。


    明子娘的供碗做得好看,動作也不慢。九點鍾左右,就全部都完成了。


    再擺上饅頭。酒。點上香。外麵同一時間,放上一掛鞭。這家譜就算是供好了。新的灶王爺像也貼上了,灶王爺已經完成了上天匯報的工作,迴家過來了。


    明子娘很講究,那香火是要時刻盯著的,前一柱香燒得還剩下一點點的時候,就要指派大哥在邊兒上等著,得保證香火不能斷了。而且,這個活兒,還不讓閨女們參與,小文哥還小,大哥就總得待在家裏看著香火,都不能出去玩兒。


    從這上,也能看出來是明子娘有多傳統,多重男輕女。


    明子覺得,娘什麽都好,就重男輕女這件事兒上,真沒有爹和爺爺看得開呢!


    晚飯吃得比每天要早,因為晚上守歲還有一頓年夜飯,下午這一頓,就提前了不少。


    從三十這一天開始,就要連著吃三天的素了。


    那可真是清腸胃。


    別人家過年,都是一年裏夥食最好的三天,關家正好相反。平時好歹還有點兒葷腥。這三年,連蔥蒜都是不能吃的。早上就是豆包,鹹菜。晚上粥,鹹菜。因為不舍得買豆油,連菜都幹脆不做了……


    這艱苦的。


    明子也算開眼界了。以為之前吃的就夠慘的了,沒想到,還有更慘的。


    過年啊……


    除了明子,家裏其他人都已經習慣了。連小哥都知道關家過年就這是這個講究,也沒有報怨。


    啊,對了。連凍梨也不讓吃了。娘說,梨這個名字不好,不吉利。過年期間,不準吃。


    年夜飯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叫做發紙。


    跟祭灶的步驟基本上是一樣的。在院裏子點上一個火堆,放上供桌,供品。燒紙錢,放鞭炮。這一次,燃放的鞭炮是最多、最好的,不過也隻是從一小掛變成了稍多一點的大掛,再加上幾個單響的炮仗而已。然後就是男丁們磕頭祭拜。這一次,不光是明子爺爺,老爹帶著兩個哥哥磕頭了,隔壁八爺爺帶著三個兒子也要一起過來的。同宗同族嘛!


    同樣的,八爺爺家發紙的時候,明子爺爺也要帶著兒孫們過去磕頭的。祭拜祖宗這個事兒,可不觀你年紀大小的。


    屯子裏各家發紙的時間,都是自己定的,有些人家會特別早。搶著發嘛,取個好意頭。


    明子家差不多等到最後才發紙,這個事兒,可不是明子娘說了算了。要聽爺爺的,爺爺說,好飯不怕晚。急三火四的,沒福氣。


    要不是怕幾個小的睡著了,是要等到夜裏十二點的。


    發紙之後,就可以吃年夜飯了。


    素餡的餃子。把凍豆腐切成細細的豆腐沫兒,放一點點豆油炒一下,跟酸菜一起,就是餃子餡了。不能吃蒜,也沒有醬油,餃子都是沾著鹹菜汁吃的。


    年夜飯跟平時的區別就隻是把豆包和粥什麽的,換成了素餡餃子。菜還是隻有一個,鹹菜。


    非常的簡單,也非常的省錢。


    吃完年夜飯,晚輩們就要給長輩拜年了。男孩子要給長輩磕頭,女孩兒就說幾句吉祥兒話。然後長輩就會給壓歲錢了。


    這個拜年,不光是在自己家的,有親戚的人家,都要走一遍的。明子家當然是大哥和小哥兩個去各家拜年。關家在高官屯裏親戚關係簡單,就是八爺爺家,孩子們的二姨家。還有就是單家,娶了關家的女兒,也算是明子的同族姑姑家了。除了這兩家,別的親戚都是拐了多少個彎的,是不用大年夜的去拜年的。折騰不說,人家也不一定想給這份壓歲錢。


    因為關係祭祖發紙發得晚,別人家裏吃過年夜飯孩子就陸續出來拜年了,關家年夜就吃得斷斷續續的,因為隔一會兒,就會有孩子們進來拜年。


    二姨自己生了五個兒子,八爺爺家三個兒子,再加上單家的四個兒子。這就是十二個了。明子娘早早就準備出來十二張二分錢,來拜年的孩子,一人二分錢的壓歲錢……


    等大哥和小文哥吃過飯出去拜年迴來,明子也知道了他們的收入狀況。二姨一人給了五分。單家一人給了二分。八奶奶給了一人一分錢。


    哎喲,這麽看,兒子少了,是不行啊,壓歲錢都賠了。


    明子看看兩個哥哥的“收入”,突然覺得,自己那二分錢的私房,還真不算少了。


    第17章 過年三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猴年開始啦。


    早起,放完了四掛鞭之中的最後一掛,就開始新的一年啦。


    早飯依然是餃子就鹹菜。吃過早飯,爺爺就帶著兒孫又去八爺爺家給祖宗磕頭去了。


    今年是爺爺和三姐士敏的本命年,早上起來就紮上了紅腰帶。今年三姐還多得了一毛錢的壓歲錢。


    初二晚上送神兒的時候,還要再去磕一迴頭的。


    過年,是難得的不用幹活,連針線都不能動的輕閑日子,農家院裏,這幾天,除了準備吃的,基本上沒啥事情忙了。日常孩子們有孩子們的遊戲,這時候,大人們也能閑下來,休閑一下了。


    這時候可沒像後世那樣,每天除了打麻將還是打麻將,這會兒,根本沒人打麻將,撲克啥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誰有那個閑錢去賭啊。女人們也都是玩玩嘎拉哈,聊聊花樣子啥的。明子娘人緣好,招人兒,滿屯子的嬸子大娘都樂意帶著自家閨女媳婦兒的,來關家串門子,閑聊。


    男人們做什麽,明子就不知道了。她又沒有看到。自家爺爺和老爹也不出去,就在家裏待著,掃掃院子啥,劈劈柴啥的。絕對的宅。


    屯東大坑已經被孩子們占滿了,幾十個孩子都在滑雪,滑冰著玩兒,連大姐二姐都跟著去玩兒了。明子肯定不會跟著哥哥姐姐們出去瘋跑的,家裏也沒啥事兒,她就又根三姐要的書本,趴在炕上看。她腦子裏總覺得,有些什麽東西,應該很有用,可是被自己忽略了,一直沒有想起來。想從書上找找,看看能不能刺激一下腦子,想出來是什麽。


    研究了兩天,也沒想明白自己倒底要找啥。數學語文都看遍了。也沒找到啥提示。算了,趕明兒有空再翻翻地理,曆史書找找吧。


    主要明子對這時候的曆史書是真沒啥信心,太人為了。都不想提。


    初二,下午的飯又吃了早,因為晚上還有一頓,送神兒之後開葷的第一頓。


    因為要開葷,飯後就要開始烀肉了,肉是年前就拿迴來的,早就化好了。也早就收拾幹淨了,直接下鍋煮就好。一邊還要包晚上吃的餃子,終於可以放肉和蔥花調味了。


    這三天素可把明子吃得服氣了,終於明白書裏說的清湯寡水是啥意思了。這肚子裏年前吃那點兒油水,都給去了個幹淨,這兩天,明子覺得身子都軟了,餓得都沒勁兒了。並不是飯吃得少了,實在是它不頂飽啊。


    初二晚上是,天黑透之後,就要送神兒了。把供桌上的供碗撤下來,香爐收起來。在家譜前燒些紙錢,說些吉祥話,再歡迎祖先明年再迴來過年之類的。然後爺爺還著明子爹和大哥拿著燈籠就出去了,要一直送到祖墳那裏的。再在祖宗墳前磕了頭才算完成整個送神兒的儀式。


    之後迴到家,要洗手洗臉。


    家裏餃子和肉都已經做好了,隻能爺幾個迴來自好出鍋。這一頓最豐盛了,不光有半盆肉,一大盆的餃子,還有一大盤子魚。今年家裏存的魚多,全家都能解解饞了。


    明子也管不了都是晚上七八點鍾的時間了,也不講究什麽養生不養生的了,她真的是餓狠了。吃了七八個餃子,再加上小半碗的瘦肉,還有兩條半根筷子長的小魚。撐著都肚子疼。


    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有這麽兒狼吞虎咽的時候。但是,真的是兩輩子也沒有覺得餃子這麽好吃過。那清水煮出來的大肉,蘸上鹹菜汁調的蒜泥居然也能那麽好吃。還有那魚,上輩子,明子從來不吃刺多的魚,嫌麻煩。就是刺少的,得還要都是處理好的,她才吃。這一頓,那魚刺都差不點兒給吃了。


    瞧把這可憐孩子給餓的。


    初三沒啥事兒了,大姐又要開始幫著娘一起準備吃食,馬上就要有人上門串門拜年了。堂姑姑也要迴娘家來了。得先把待客的飯菜都準備一下啊。


    各家的傳統不一樣,關家是初二就送神兒了,有些人家是初三送的。而且,過年期間,單日子是不會出門出走戚的。


    所以,初三這一天,沒啥事兒。


    明子依然孜孜不倦的翻著三姐的課本。哥哥姐姐們都笑話她,說就好像她能看懂似的,看那麽認真。爺爺見明子看得認真,就說,等過完年,有空了,就教明子認字兒。爹娘都不認識字,到了明子他們這一輩兒,娘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教育了。不管家裏再怎麽困難,也讓孩子上學。


    初四,還沒到中午,堂姑姑果然迴來了,帶著兩個孩子,說是天剛亮就從家裏出發了,走了幾個小時,才走到家。兩個孩子一個十五,一個十二了,還有三個小的,走不了這麽遠的路,在家裏沒帶來。


    娘給了兩個孩子一人一毛錢壓歲錢。堂姑姑要給明子幾個壓歲錢,娘都沒讓要。堂姑姑家人口多,堂姑父兄弟三個,因為蓋不起房子,一直沒分家,二十來口人住在三間小土房裏,公公當家,婆婆管錢,自己手裏本來就沒幾個錢。


    姑姑每次迴娘家,肯定要多住上幾天的,家裏至少能吃飽飯。以前大姐還小時候,她迴來的時候更多,不光是為了能吃飽飯,也為了迴來幫著明子娘幹點兒活。


    家裏住不下,爺爺帶著兩個堂外孫也一起去擠生產隊的大炕了。生產隊的大炕,正月的時候,跟家裏的情況差不多,走親戚的一多,家裏住不下的,都到生產隊擠了。


    明子娘身體不好是真的,但是她人非常好強。平時家裏家外收拾的幹淨利落。為人處事,因然是厲害不假,但是她講理,也愛幫人。人緣是很好的。不過親戚愛到家裏串門子,老輩兒們愛到家裏來,就是表出去不知道多少層的,各種隊裏、公社裏的幹部,到下麵村子裏工作派飯,也多是派在明子家的。有時候人家直接就跟隊裏說,不要派飯了,就到關老大家裏吃。關老大就是明子爹。


    所以,一整個正月,家裏的人,就沒斷過。木家跟關家都是大家族,直近的不多,架不住同族的,還有表親多呀。


    明子跟本就沒記住,那些親戚,都是哪個是哪個。


    作者有話要說:  寫一點更一點,沒有存稿的苦逼寫手,真是……


    今天換了電腦,還在適應中……


    好困,好像被人點了睡穴一樣,總是想睡覺……


    ps:這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民俗小說,囧……


    第18章 過年四


    正月十五,灑路燈。


    又是提前好幾天就開始做麵燈。要連著點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同時,還要往祖墳去送燈,同樣是麵燈。也是連送三天。明子爹還要去大房身給爺爺的爺爺送燈,路上的雪都已經踩實了,可以騎自行車了。每天也要一兩個小時的折騰。


    就這個習俗,沒辦法的事。


    明子一正月都在翻書。爺爺已經開始教她認字了。隻是爺爺當年讀私塾學的都是繁體字,教給明子認的也是繁體字。哥哥姐姐們的課本都不能用,上麵都是簡體字。爺爺認不全。教明子用的“教材”就是他私人收藏的話本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關家的六零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羿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羿葉子並收藏老關家的六零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