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還是不太相信,但是又不能直說讓去調查是否有皇子或者其他官員參與其中,就讓暗探繼續去查,“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刑。”
等蕭沐仁聽說了這件事後,晚上迴來同呦呦說了兩個字,“多疑。”
這是當初呦呦跟蕭沐仁說曆代皇帝的共同特點中的其中一個:做皇帝的因為時刻擔心有人迫害他,搶奪他的皇位,總是對所有人都保持一二甚至更多的疑心。也是因此,皇上永遠不會有知心人,也隻能做孤家寡人。
呦呦聽了隻是一笑,“多疑”這個特點,沒有哪位君主皇帝能逃得過。
笑完之後,呦呦好奇地問蕭沐仁,“真的隻是田通判一人做的?沒有別人?”呦呦怎麽覺得不太可信呢?田通判才進京幾天,怎麽可能有這麽大的力量?
蕭沐仁笑了笑,告訴呦呦,“之前有人看到陽明伯世子曾經進了田通判所住的驛館。”
“陽明伯世子?”呦呦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是那個在溫泉山莊打獵時遇到的那個人,同雲瑤公主的兒子一起那個,“你的意思是他有嫌疑?”
蕭沐仁沒有正麵迴答呦呦,接著往下說,“陽明伯的夫人和已故瑞王妃的出了三服的姐妹,陽明伯世子和陳思聃交好,所以陽明伯夫人同雲瑤公主交好,而麗妃和雲瑤公主是表姐妹。”
“陳思聃是誰?”呦呦下意識問到,然後馬上脫口而出,“雲瑤公主的兒子?”
“是他。”蕭沐仁點頭。
蕭沐仁說到這裏呦呦就更加明白了,“麗妃是三皇子的生母,麗妃和三皇子通過雲瑤公主和陳思聃與陽明伯夫人交好?再通過陽明伯世子去拉攏田通判?”呦呦捋了下關係,思考了一會兒搖頭,“不對啊,好像哪裏說不通呢。”
“是說不通。”蕭沐仁嗬嗬笑了笑,“田通判和陽明伯世子隻是偶然認識的,也不是三皇子去拉攏田通判的,是田通判通過陽明伯世子想要認識三皇子,結果三皇子並沒有去,反而是麗妃知道了。”
說到這裏,呦呦差不多就猜到了故事走向,隻是,“三皇子為什麽沒有去見田通判?”
“誰知道呢?”蕭沐仁攤攤手心聳聳肩,“或許是突然風寒,或許是身為皇子不想紆尊降貴,或許就是不想見,反正沒去見。”
“說起來,這位三皇子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呦呦靠著蕭沐仁坐著,手裏捏著一瓣橘子捏啊捏的,“當初被四皇子利用,為了‘維護’皇上的聲譽,雇了個殺手來殺你,看起來雖然不至於笨的到家,但是還是有幾分想要爭奪的心思的,怎麽關了半年後出來,就有些畏首畏尾的?”
呦呦若是不說,蕭沐仁還真沒注意,最近這兩年三皇子確實很沒存在感,若不是這次的事牽涉到他,恐怕皇上也很久沒想起他來了。
皇上的確是很久沒有想起三皇子了,他看著眼前跪著的三兒子,想到上一次見他還是在中秋宴上,也是很沒存在感的坐在老二下首,低著頭隻顧著吃,像是多久沒有吃飽飯似的。
哪像老四老五他們,老五是隔三差五就來請安問功課,皇上要不是要維持慈父的表麵,一定會對五皇子吼一句“朕沒給你請老師是怎麽的”,至於四皇子,因為之前設計老三導致老三找了個殺手去刺殺阿毓,後來被關了禁閉。前年皇上遇刺之後被放了出來,之後就初一十五地往宮中跑,聽說還專門開辟了一塊田地種糧食?
隻有眼前這個,不聲不響,像是沒有這個兒子一樣。
“父皇明鑒,兒臣真的沒有去見他。”三皇子還在地上跪著,聲音裏帶著哀哀的哭意,“兒臣連他住哪裏都不知道哇——”
最後一個“哇”拉著長音,讓皇上以為他快要哭了出來,當然結果並沒有哭。
“行了,起來吧,朕信你。”皇上笑了一聲,等三皇子起身後又問他,“那麗妃那裏是怎麽迴事?”
說到這個三皇子更加愁眉苦臉了,“兒臣逢初一十五都來給母妃請安,但是母妃說不了幾句話就叫我迴去,讓我好好讀書仔細辦差,其他並不知道。”說到這兒,三皇子抬頭看了眼皇上,“兒臣覺得,母妃討厭我了。”
皇上聽到這兒更是笑起來,這就覺得討厭他了?哪個皇子不是這麽過來的?
“你母妃是為你好。”皇上隨口安慰了三皇子一句,又問了問他的功課和差事,然後才放三皇子迴去。
三皇子出了禦書房,用袖子擦了一把額頭,站直了身體,慢悠悠地出宮去了。
這件事最終以田通判被罷官、陽明伯世子停一年俸祿、麗妃禁足三個月結束,而三皇子依然每逢初一十五進宮請安,雖然麗妃被禁足見不到,但是他依然在麗妃的宮門外跪地磕三個頭,以示孝道。於是,原來沒什麽存在感的三皇子,慢慢也引人注目起來。
蕭沐仁把結果告訴呦呦,呦呦想了想,發現所有人都被罰了,除了陳思聃。當然,呦呦並不是說非要他被懲罰才好,隻是覺得皇上這樣反而將他樹立成了獨特的靶子,反而容易招人憎恨。
蕭沐仁也覺得奇怪,按理說皇上不應該會出這樣的紕漏。
“或許,是因為皇上覺得他父親去世母親癱瘓,可憐他?”呦呦猜測,“畢竟是皇上的外甥吧。”
“可能吧。”蕭沐仁不甚在意地說,然後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明年美美就四歲了,我看可以開始讓常安姑姑教授禮儀了吧?先慢慢學起來,不然以後習慣養成了就改不了了。”
呦呦果然被蕭沐仁給轉移了注意力,認真地同他商討起來。
“我覺得,美美不止禮儀要學起來了,過完生日差不多也該啟蒙了,你有先生的人選了嗎?”呦呦問蕭沐仁。
蕭沐仁還真的被問住了,自從和和去了太學,梁先生自覺蕭家用不到他了,就算等美美啟蒙還要差不多兩三年,所以主動請辭了。
蕭沐仁怕梁先生請辭後收入成問題,就把他推薦給了大長公主,去教授大長公主的外孫去了。兩年多過去,他都快忘了,自己女兒的啟蒙老師還沒安排妥當呢。
呦呦一猜就是這樣的結果,瞪了蕭沐仁一眼,“我跟常安姑姑商量過了,姑姑給我推薦了一個從宮裏退下來的女官,原來也是太皇太後身邊伺候的人,二十年前因為身體不好出宮了。”
蕭沐仁捧著呦呦的臉親了一口,“我就知道你肯定想好了!”
呦呦:……別以為你說好話我就會放過你這次的疏忽。
臘月二十二那日淩晨,天還沒亮,正是人最困倦的時候,值守了一整晚的守門官兵拄著長矛偷偷地打了一個嗬欠,才閉上嘴就聽到一陣馬蹄奔馳之聲,起碼有四匹馬以上。
守門兵警惕起來,瞪大著眼睛往前看。不過瞬間,馬匹就到了門前,果然是四匹馬,另外還有一輛馬車,跟在後頭。
守門兵將手裏的長矛舉起來,攔住來人,“來著何人!”
沒人說話,片刻後在最前頭的人將披風上的帽子摘下來,露出一張臉。守門兵辨認了一會兒,大吃一驚,立刻放下手裏的武器跪倒在地。
“見過大皇子!”
☆、第二四六章
第二四六章
臘月二十二日清晨, 天還不亮, 文武大臣們紛紛乘著轎子騎著馬來到午門前,等待宮門打開, 入宮早朝。
同以往以往一樣,內閣竇閣老依然是第一個到達宮門的。一路上他坐在轎子裏,閉著眼想要再思考一邊今天要奏對的事情。
天氣雖然寒冷, 但是竇閣老穿著狐裘, 轎子裏的座榻下又放了暖爐,因此並不覺得冷。隨著轎子走動的一晃又一晃,閉目思考的竇閣老竟然睡著了。
直到轎子落地, 猛地一晃,竇閣老的身子一歪,撞到了轎子壁上,才驚醒了過來。醒來的竇閣老迷糊了一小片刻, 立刻坐直身子扶正帽子,清了清喉嚨,“怎麽迴事?”說完撩開轎簾往外看一眼。
撩開簾子看了一眼, 之前宮門前紅牆下站著個人,因為天色昏暗, 竇閣老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看清楚,然後就嚇得他趕緊從轎子裏鑽出來, 跪在地上,“見過大皇子!”
牆下麵站著的人正是剛剛入城沒多久的大皇子,還有跟著他從廣東迴來的一個心腹一個隨從, 另外一人和馬車,連同大皇子他們的馬匹,已經被送到大皇子府去了。
大皇子早就看到了掛著“竇”字燈籠的轎子,並沒有動,隻等著竇閣老出來辨認了一會兒,才跪下給他見禮。
大皇子伸手示意竇閣老起身,嘴上客氣著,“竇閣老快快請起。”
竇閣老從地上站起來後才想起來,大皇子不應該是在廣東練水軍嗎?怎麽就迴來了?之前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
然而不等他多想,大皇子叫了一個人到他麵前,給他介紹,“竇閣老,這位是廣州守備季青,訓練水軍是把好手,我帶迴來給父皇看一看。”
竇閣老借著宮門微弱的燈籠散發出來的光線仔細打量這個男子,個子不高,典型的南方人麵孔,即便是光線如此昏暗也能看的出來,這人煤球似得黑臉龐。應該是在海邊風吹日曬的,竇閣老心想。
“見過竇閣老。”季守備上前一步同竇閣老行禮。
“季守備多禮了。”竇閣老伸手扶了他一把,“季守備不愧是海邊出來的武將,很是威武。”這卻是竇閣老過譽了,季守備雖然個子不高,但是整個人身上都是十分剽悍的武將氣息,說的更難聽點,有點土匪的感覺。
正說著,一陣馬蹄聲傳來,幾人循聲望去,見兩人兩馬過來,其中一個人左邊的袖子係了起來在空中晃蕩著。除了季青,其餘人都知道,這人是花易岩了,那麽旁邊的應該就是蕭沐仁了。
花易岩和蕭沐仁離很遠處就看到了宮門前的幾個人,竇閣老的轎子在一旁停著,很容易認出來。另外三個都穿著狐裘鬥篷,並不是官服。
蕭沐仁視力好,隱約看到了其中一人鬥篷下的暗金團龍紋,再轉念一想,就可以確定了,“是大皇子。”他悄聲同花易岩說。
花易岩眯著眼看了一下,點頭,“是他。大皇子怎麽迴來了?皇上有詔書嗎?”花易岩也壓低了聲音問蕭沐仁。
“沒聽說。”蕭沐仁微微搖頭,“不過有了您捎迴來的那信和奏折,加上大皇子已經離京三年了,應該迴來了。”
花易岩“嗯”了一聲。離宮門越來越近,兩個人都不再說話。
到了還有十幾米的距離時,兩人勒住馬停了一瞬,似乎在仔細打量,然後就驅動著馬走快了一些,等到了跟前不等馬停穩就翻身下來,直接跪到了地上,異口同聲地說“見過大皇子”。
大皇子上前一步,親自伸手將花易岩和蕭沐仁分別攙扶起來,“花將軍請起,蕭統領請起。”
竇閣老在一旁看著心裏歎氣,自己雖然已經是內閣閣老,可是若是真的論起來在皇上父子心目中的地位,總是及不上花蕭嶽婿的。瞧瞧,見到自己大皇子最多就伸個手,見到這嶽婿兩個卻是肯彎腰親自攙扶的。
不過,竇閣老也隻是心裏感歎一下,畢竟他知道大皇子如此謙遜的原因。
站在大皇子身後的季守備聽到大皇子的話,知道這就是曾經救了今上的花將軍和他的女婿禦林軍的副統領蕭沐仁了。不過大皇子對花將軍禮遇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對這個蕭統領如此客氣?
花易岩自然不會問“大皇子你怎麽突然迴來了”這種白癡問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大皇子“這位是……”
“這位”當然是指的的季青季守備。等到大皇子介紹了一番後,話題就極其自然地引向了廣東水兵的訓練。而花易岩和蕭沐仁都是武將,雖然沒有接觸過水軍,但是兵法都是相通的,很多事一說就明白,於是氣氛熱絡起來,不再像剛才一樣,幹巴巴的。
幾個人說話之間,文武群臣都慢慢到了,見到大皇子都是吃驚,吃驚後上前見禮。花易岩他們的談話也就停了下來。
等到宮門開的時辰到了,大皇子率先入宮門,身後跟著眾大臣。到了大殿門前,大皇子沒有進去,而是站到了門口,然後揮手讓大臣們進去。大臣們進了大殿,分文武兩邊站好。
時辰到,皇上上朝理事,問昨日的問題是否有了對策,竇閣老上前將昨日眾臣們商議出來的計策說出來,等皇上做出決定,得到皇上的同意批準後,輕聲提醒皇上,“皇上,大皇子在殿外站著呢。”
其實哪裏用的找別人提醒,這宮裏的舉動皇上哪有一點疏漏,當然知道大皇子在殿外等著。
皇上“嗯”了一聲,偏頭讓人宣大皇子進殿。
大皇子得了宣召,帶著季青從大殿進來,因為連夜疾馳,又在宮門外凍了半宿,臉色並不好看。蒼白的臉色、青黑的眼圈、冒出來的胡茬,都顯示著大皇子的疲憊與勞累。
即便如此,大皇子依然身姿挺拔,腳步穩重,皇家氣度顯露無遺。眾臣從大皇子進殿開始就盯著他看,因為在廣州帶了幾年,人看起來結實多了,青澀消退了,但是儒雅還在,而且越看越覺得大皇子氣度雍然。
這麽一看,眾人都在心裏將大皇子默認為了儲君的最好人選。
大皇子站在殿中央,抬頭看一眼皇上,神情立刻激動起來,脫口而出,“父皇……”然後立刻意識到這是在前朝,不是論父子之情的時候,趕忙撩起衣袍跪下,“兒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大皇子的“萬歲”還沒說完,皇上就抬手了,“起來,起來。”大皇子看到皇上激動,皇上見到他又何嚐不是呢?這是自己的長子,第一個兒子啊!
雖然皇上這樣說,大皇子還是盡足了禮數,然後才起來。
季青跟在大皇子身後,沒有起來,依然跪著。皇上這才看到他,也讓他起來了。
大皇子當著眾臣的麵,將廣東水軍的情況大致地介紹了一番,讓眾人都聽了聽,然後跟皇上推薦季青,“皇上,這位季青是廣州府的守備,是訓練水軍的人才,兒臣將他帶迴來,由他詳細地匯報水軍的情況。”
皇上打量了一眼季青,點頭,“好。”然後說:“你們一路都辛苦了,不急在一時,迴去好好休息,寫個條陳上來再跟我說。今天到這兒吧。”說完站起身離開。
貼身大太監高唿一聲“退朝”,大皇子帶著臣子們下跪恭送,待起來後所有人都上前來同大皇子寒暄,想著務必給這位未來最有可能的儲君人選留下一個十分深刻的印象。
花易岩、蕭沐仁和竇閣老這些重臣當然不用趕這個熱灶,但是也沒有立刻離去,就站在圈外看熱鬧,偶爾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裏看到好笑,心裏同一個想法:這些人真沒有眼色,沒看到大皇子和皇上一見麵就十分激動嗎,還不趕緊放人迴去父子團圓?
蕭沐仁看著沒完沒了的,抬腿上前一步想要提醒一句,卻被花易岩攔下來。下一瞬,皇上身邊的大太監羅公公出現在殿門口,“大皇子,皇上召您去見他。”
大臣們這才恍悟,然後個個露出羞愧地表情,讓開一條通道,讓大皇子走出“包圍圈”。
花易岩和蕭沐仁見沒了熱鬧可瞧,於是也離了大殿準備出宮,到了宮門口,嶽婿兩個對視一眼,同時伸出右手。之間花易岩伸出一隻手,手心朝上,而蕭沐仁卻是手握成拳。
“哎呀!”蕭沐仁懊惱一聲,“又輸了!”
花易岩哈哈笑了一聲,“賢婿,辛苦你了,連著半個月去軍營,你放心,呦呦中午做的飯菜不會浪費,我替你吃掉。”
蕭沐仁垂頭耷拉腦,“嶽父你是不是出老千?”
“哎,阿毓你怎麽可以這麽說,這又不是搖骰子,如何出老千?”花易岩反問了一句,笑著拍拍蕭沐仁肩,“年輕人,任命吧!”說完翻身上馬,往蕭府的方向去了。
蕭沐仁站在原地,盯著自己的拳頭看了一眼,怎麽這麽倒黴呢?迴迴猜拳都輸,他已經連著輸掉了半個月了,也半個月沒在家用午飯了。
“真不爭氣!”蕭沐仁抬起左手拍了右手背一下子,迴身牽了自己馬過來,告訴小廝按時去接和和放學,自己上馬出城門去。
等蕭沐仁聽說了這件事後,晚上迴來同呦呦說了兩個字,“多疑。”
這是當初呦呦跟蕭沐仁說曆代皇帝的共同特點中的其中一個:做皇帝的因為時刻擔心有人迫害他,搶奪他的皇位,總是對所有人都保持一二甚至更多的疑心。也是因此,皇上永遠不會有知心人,也隻能做孤家寡人。
呦呦聽了隻是一笑,“多疑”這個特點,沒有哪位君主皇帝能逃得過。
笑完之後,呦呦好奇地問蕭沐仁,“真的隻是田通判一人做的?沒有別人?”呦呦怎麽覺得不太可信呢?田通判才進京幾天,怎麽可能有這麽大的力量?
蕭沐仁笑了笑,告訴呦呦,“之前有人看到陽明伯世子曾經進了田通判所住的驛館。”
“陽明伯世子?”呦呦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是那個在溫泉山莊打獵時遇到的那個人,同雲瑤公主的兒子一起那個,“你的意思是他有嫌疑?”
蕭沐仁沒有正麵迴答呦呦,接著往下說,“陽明伯的夫人和已故瑞王妃的出了三服的姐妹,陽明伯世子和陳思聃交好,所以陽明伯夫人同雲瑤公主交好,而麗妃和雲瑤公主是表姐妹。”
“陳思聃是誰?”呦呦下意識問到,然後馬上脫口而出,“雲瑤公主的兒子?”
“是他。”蕭沐仁點頭。
蕭沐仁說到這裏呦呦就更加明白了,“麗妃是三皇子的生母,麗妃和三皇子通過雲瑤公主和陳思聃與陽明伯夫人交好?再通過陽明伯世子去拉攏田通判?”呦呦捋了下關係,思考了一會兒搖頭,“不對啊,好像哪裏說不通呢。”
“是說不通。”蕭沐仁嗬嗬笑了笑,“田通判和陽明伯世子隻是偶然認識的,也不是三皇子去拉攏田通判的,是田通判通過陽明伯世子想要認識三皇子,結果三皇子並沒有去,反而是麗妃知道了。”
說到這裏,呦呦差不多就猜到了故事走向,隻是,“三皇子為什麽沒有去見田通判?”
“誰知道呢?”蕭沐仁攤攤手心聳聳肩,“或許是突然風寒,或許是身為皇子不想紆尊降貴,或許就是不想見,反正沒去見。”
“說起來,這位三皇子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呦呦靠著蕭沐仁坐著,手裏捏著一瓣橘子捏啊捏的,“當初被四皇子利用,為了‘維護’皇上的聲譽,雇了個殺手來殺你,看起來雖然不至於笨的到家,但是還是有幾分想要爭奪的心思的,怎麽關了半年後出來,就有些畏首畏尾的?”
呦呦若是不說,蕭沐仁還真沒注意,最近這兩年三皇子確實很沒存在感,若不是這次的事牽涉到他,恐怕皇上也很久沒想起他來了。
皇上的確是很久沒有想起三皇子了,他看著眼前跪著的三兒子,想到上一次見他還是在中秋宴上,也是很沒存在感的坐在老二下首,低著頭隻顧著吃,像是多久沒有吃飽飯似的。
哪像老四老五他們,老五是隔三差五就來請安問功課,皇上要不是要維持慈父的表麵,一定會對五皇子吼一句“朕沒給你請老師是怎麽的”,至於四皇子,因為之前設計老三導致老三找了個殺手去刺殺阿毓,後來被關了禁閉。前年皇上遇刺之後被放了出來,之後就初一十五地往宮中跑,聽說還專門開辟了一塊田地種糧食?
隻有眼前這個,不聲不響,像是沒有這個兒子一樣。
“父皇明鑒,兒臣真的沒有去見他。”三皇子還在地上跪著,聲音裏帶著哀哀的哭意,“兒臣連他住哪裏都不知道哇——”
最後一個“哇”拉著長音,讓皇上以為他快要哭了出來,當然結果並沒有哭。
“行了,起來吧,朕信你。”皇上笑了一聲,等三皇子起身後又問他,“那麗妃那裏是怎麽迴事?”
說到這個三皇子更加愁眉苦臉了,“兒臣逢初一十五都來給母妃請安,但是母妃說不了幾句話就叫我迴去,讓我好好讀書仔細辦差,其他並不知道。”說到這兒,三皇子抬頭看了眼皇上,“兒臣覺得,母妃討厭我了。”
皇上聽到這兒更是笑起來,這就覺得討厭他了?哪個皇子不是這麽過來的?
“你母妃是為你好。”皇上隨口安慰了三皇子一句,又問了問他的功課和差事,然後才放三皇子迴去。
三皇子出了禦書房,用袖子擦了一把額頭,站直了身體,慢悠悠地出宮去了。
這件事最終以田通判被罷官、陽明伯世子停一年俸祿、麗妃禁足三個月結束,而三皇子依然每逢初一十五進宮請安,雖然麗妃被禁足見不到,但是他依然在麗妃的宮門外跪地磕三個頭,以示孝道。於是,原來沒什麽存在感的三皇子,慢慢也引人注目起來。
蕭沐仁把結果告訴呦呦,呦呦想了想,發現所有人都被罰了,除了陳思聃。當然,呦呦並不是說非要他被懲罰才好,隻是覺得皇上這樣反而將他樹立成了獨特的靶子,反而容易招人憎恨。
蕭沐仁也覺得奇怪,按理說皇上不應該會出這樣的紕漏。
“或許,是因為皇上覺得他父親去世母親癱瘓,可憐他?”呦呦猜測,“畢竟是皇上的外甥吧。”
“可能吧。”蕭沐仁不甚在意地說,然後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明年美美就四歲了,我看可以開始讓常安姑姑教授禮儀了吧?先慢慢學起來,不然以後習慣養成了就改不了了。”
呦呦果然被蕭沐仁給轉移了注意力,認真地同他商討起來。
“我覺得,美美不止禮儀要學起來了,過完生日差不多也該啟蒙了,你有先生的人選了嗎?”呦呦問蕭沐仁。
蕭沐仁還真的被問住了,自從和和去了太學,梁先生自覺蕭家用不到他了,就算等美美啟蒙還要差不多兩三年,所以主動請辭了。
蕭沐仁怕梁先生請辭後收入成問題,就把他推薦給了大長公主,去教授大長公主的外孫去了。兩年多過去,他都快忘了,自己女兒的啟蒙老師還沒安排妥當呢。
呦呦一猜就是這樣的結果,瞪了蕭沐仁一眼,“我跟常安姑姑商量過了,姑姑給我推薦了一個從宮裏退下來的女官,原來也是太皇太後身邊伺候的人,二十年前因為身體不好出宮了。”
蕭沐仁捧著呦呦的臉親了一口,“我就知道你肯定想好了!”
呦呦:……別以為你說好話我就會放過你這次的疏忽。
臘月二十二那日淩晨,天還沒亮,正是人最困倦的時候,值守了一整晚的守門官兵拄著長矛偷偷地打了一個嗬欠,才閉上嘴就聽到一陣馬蹄奔馳之聲,起碼有四匹馬以上。
守門兵警惕起來,瞪大著眼睛往前看。不過瞬間,馬匹就到了門前,果然是四匹馬,另外還有一輛馬車,跟在後頭。
守門兵將手裏的長矛舉起來,攔住來人,“來著何人!”
沒人說話,片刻後在最前頭的人將披風上的帽子摘下來,露出一張臉。守門兵辨認了一會兒,大吃一驚,立刻放下手裏的武器跪倒在地。
“見過大皇子!”
☆、第二四六章
第二四六章
臘月二十二日清晨, 天還不亮, 文武大臣們紛紛乘著轎子騎著馬來到午門前,等待宮門打開, 入宮早朝。
同以往以往一樣,內閣竇閣老依然是第一個到達宮門的。一路上他坐在轎子裏,閉著眼想要再思考一邊今天要奏對的事情。
天氣雖然寒冷, 但是竇閣老穿著狐裘, 轎子裏的座榻下又放了暖爐,因此並不覺得冷。隨著轎子走動的一晃又一晃,閉目思考的竇閣老竟然睡著了。
直到轎子落地, 猛地一晃,竇閣老的身子一歪,撞到了轎子壁上,才驚醒了過來。醒來的竇閣老迷糊了一小片刻, 立刻坐直身子扶正帽子,清了清喉嚨,“怎麽迴事?”說完撩開轎簾往外看一眼。
撩開簾子看了一眼, 之前宮門前紅牆下站著個人,因為天色昏暗, 竇閣老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看清楚,然後就嚇得他趕緊從轎子裏鑽出來, 跪在地上,“見過大皇子!”
牆下麵站著的人正是剛剛入城沒多久的大皇子,還有跟著他從廣東迴來的一個心腹一個隨從, 另外一人和馬車,連同大皇子他們的馬匹,已經被送到大皇子府去了。
大皇子早就看到了掛著“竇”字燈籠的轎子,並沒有動,隻等著竇閣老出來辨認了一會兒,才跪下給他見禮。
大皇子伸手示意竇閣老起身,嘴上客氣著,“竇閣老快快請起。”
竇閣老從地上站起來後才想起來,大皇子不應該是在廣東練水軍嗎?怎麽就迴來了?之前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
然而不等他多想,大皇子叫了一個人到他麵前,給他介紹,“竇閣老,這位是廣州守備季青,訓練水軍是把好手,我帶迴來給父皇看一看。”
竇閣老借著宮門微弱的燈籠散發出來的光線仔細打量這個男子,個子不高,典型的南方人麵孔,即便是光線如此昏暗也能看的出來,這人煤球似得黑臉龐。應該是在海邊風吹日曬的,竇閣老心想。
“見過竇閣老。”季守備上前一步同竇閣老行禮。
“季守備多禮了。”竇閣老伸手扶了他一把,“季守備不愧是海邊出來的武將,很是威武。”這卻是竇閣老過譽了,季守備雖然個子不高,但是整個人身上都是十分剽悍的武將氣息,說的更難聽點,有點土匪的感覺。
正說著,一陣馬蹄聲傳來,幾人循聲望去,見兩人兩馬過來,其中一個人左邊的袖子係了起來在空中晃蕩著。除了季青,其餘人都知道,這人是花易岩了,那麽旁邊的應該就是蕭沐仁了。
花易岩和蕭沐仁離很遠處就看到了宮門前的幾個人,竇閣老的轎子在一旁停著,很容易認出來。另外三個都穿著狐裘鬥篷,並不是官服。
蕭沐仁視力好,隱約看到了其中一人鬥篷下的暗金團龍紋,再轉念一想,就可以確定了,“是大皇子。”他悄聲同花易岩說。
花易岩眯著眼看了一下,點頭,“是他。大皇子怎麽迴來了?皇上有詔書嗎?”花易岩也壓低了聲音問蕭沐仁。
“沒聽說。”蕭沐仁微微搖頭,“不過有了您捎迴來的那信和奏折,加上大皇子已經離京三年了,應該迴來了。”
花易岩“嗯”了一聲。離宮門越來越近,兩個人都不再說話。
到了還有十幾米的距離時,兩人勒住馬停了一瞬,似乎在仔細打量,然後就驅動著馬走快了一些,等到了跟前不等馬停穩就翻身下來,直接跪到了地上,異口同聲地說“見過大皇子”。
大皇子上前一步,親自伸手將花易岩和蕭沐仁分別攙扶起來,“花將軍請起,蕭統領請起。”
竇閣老在一旁看著心裏歎氣,自己雖然已經是內閣閣老,可是若是真的論起來在皇上父子心目中的地位,總是及不上花蕭嶽婿的。瞧瞧,見到自己大皇子最多就伸個手,見到這嶽婿兩個卻是肯彎腰親自攙扶的。
不過,竇閣老也隻是心裏感歎一下,畢竟他知道大皇子如此謙遜的原因。
站在大皇子身後的季守備聽到大皇子的話,知道這就是曾經救了今上的花將軍和他的女婿禦林軍的副統領蕭沐仁了。不過大皇子對花將軍禮遇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對這個蕭統領如此客氣?
花易岩自然不會問“大皇子你怎麽突然迴來了”這種白癡問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大皇子“這位是……”
“這位”當然是指的的季青季守備。等到大皇子介紹了一番後,話題就極其自然地引向了廣東水兵的訓練。而花易岩和蕭沐仁都是武將,雖然沒有接觸過水軍,但是兵法都是相通的,很多事一說就明白,於是氣氛熱絡起來,不再像剛才一樣,幹巴巴的。
幾個人說話之間,文武群臣都慢慢到了,見到大皇子都是吃驚,吃驚後上前見禮。花易岩他們的談話也就停了下來。
等到宮門開的時辰到了,大皇子率先入宮門,身後跟著眾大臣。到了大殿門前,大皇子沒有進去,而是站到了門口,然後揮手讓大臣們進去。大臣們進了大殿,分文武兩邊站好。
時辰到,皇上上朝理事,問昨日的問題是否有了對策,竇閣老上前將昨日眾臣們商議出來的計策說出來,等皇上做出決定,得到皇上的同意批準後,輕聲提醒皇上,“皇上,大皇子在殿外站著呢。”
其實哪裏用的找別人提醒,這宮裏的舉動皇上哪有一點疏漏,當然知道大皇子在殿外等著。
皇上“嗯”了一聲,偏頭讓人宣大皇子進殿。
大皇子得了宣召,帶著季青從大殿進來,因為連夜疾馳,又在宮門外凍了半宿,臉色並不好看。蒼白的臉色、青黑的眼圈、冒出來的胡茬,都顯示著大皇子的疲憊與勞累。
即便如此,大皇子依然身姿挺拔,腳步穩重,皇家氣度顯露無遺。眾臣從大皇子進殿開始就盯著他看,因為在廣州帶了幾年,人看起來結實多了,青澀消退了,但是儒雅還在,而且越看越覺得大皇子氣度雍然。
這麽一看,眾人都在心裏將大皇子默認為了儲君的最好人選。
大皇子站在殿中央,抬頭看一眼皇上,神情立刻激動起來,脫口而出,“父皇……”然後立刻意識到這是在前朝,不是論父子之情的時候,趕忙撩起衣袍跪下,“兒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大皇子的“萬歲”還沒說完,皇上就抬手了,“起來,起來。”大皇子看到皇上激動,皇上見到他又何嚐不是呢?這是自己的長子,第一個兒子啊!
雖然皇上這樣說,大皇子還是盡足了禮數,然後才起來。
季青跟在大皇子身後,沒有起來,依然跪著。皇上這才看到他,也讓他起來了。
大皇子當著眾臣的麵,將廣東水軍的情況大致地介紹了一番,讓眾人都聽了聽,然後跟皇上推薦季青,“皇上,這位季青是廣州府的守備,是訓練水軍的人才,兒臣將他帶迴來,由他詳細地匯報水軍的情況。”
皇上打量了一眼季青,點頭,“好。”然後說:“你們一路都辛苦了,不急在一時,迴去好好休息,寫個條陳上來再跟我說。今天到這兒吧。”說完站起身離開。
貼身大太監高唿一聲“退朝”,大皇子帶著臣子們下跪恭送,待起來後所有人都上前來同大皇子寒暄,想著務必給這位未來最有可能的儲君人選留下一個十分深刻的印象。
花易岩、蕭沐仁和竇閣老這些重臣當然不用趕這個熱灶,但是也沒有立刻離去,就站在圈外看熱鬧,偶爾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裏看到好笑,心裏同一個想法:這些人真沒有眼色,沒看到大皇子和皇上一見麵就十分激動嗎,還不趕緊放人迴去父子團圓?
蕭沐仁看著沒完沒了的,抬腿上前一步想要提醒一句,卻被花易岩攔下來。下一瞬,皇上身邊的大太監羅公公出現在殿門口,“大皇子,皇上召您去見他。”
大臣們這才恍悟,然後個個露出羞愧地表情,讓開一條通道,讓大皇子走出“包圍圈”。
花易岩和蕭沐仁見沒了熱鬧可瞧,於是也離了大殿準備出宮,到了宮門口,嶽婿兩個對視一眼,同時伸出右手。之間花易岩伸出一隻手,手心朝上,而蕭沐仁卻是手握成拳。
“哎呀!”蕭沐仁懊惱一聲,“又輸了!”
花易岩哈哈笑了一聲,“賢婿,辛苦你了,連著半個月去軍營,你放心,呦呦中午做的飯菜不會浪費,我替你吃掉。”
蕭沐仁垂頭耷拉腦,“嶽父你是不是出老千?”
“哎,阿毓你怎麽可以這麽說,這又不是搖骰子,如何出老千?”花易岩反問了一句,笑著拍拍蕭沐仁肩,“年輕人,任命吧!”說完翻身上馬,往蕭府的方向去了。
蕭沐仁站在原地,盯著自己的拳頭看了一眼,怎麽這麽倒黴呢?迴迴猜拳都輸,他已經連著輸掉了半個月了,也半個月沒在家用午飯了。
“真不爭氣!”蕭沐仁抬起左手拍了右手背一下子,迴身牽了自己馬過來,告訴小廝按時去接和和放學,自己上馬出城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