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得了答應轉迴頭繼續說話去了,“算上蘇家、宋家,咱們五家六個姓的人其實都已經拴在了同一條繩子上,躲不開了,現在的想法就是,盡量擰成一股繩往一塊兒使勁兒吧。”
花易岩、孟許等人點頭,的確是這樣,雖然說各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別的不說,律法中可是有一項“連坐”的刑罰。
呦呦見所有人都點頭,就沿著陶陶的話往下說,“姐姐的話我也很同意,或者說得更明白些,從皇上讓嫂子給大皇子做副手去訓練海軍的時候,咱們就已經被迫地站在了大皇子這棵樹蔭下了。”
眾人聽了更是讚同,可不就是“被迫”,若是按照花易岩和蕭沐仁的意思,他們盡忠的對象隻有皇上,從來不曾想要參與奪嫡之事,可是最後卻是皇上親自做了這個推手。
恐怕皇上也是知道蕭沐仁、花易岩、懷宇,甚至宋知府和蘇老將軍一家都是忠心為主的品格,所以才更加放心地把他們推到大皇子的陣營裏去,而且不怕這些人聯合起來反了他。
呦呦說到這兒看了一圈廳裏的人。因為要商量事情,下人們早就被遣下去了,所以之前才有宋氏親自動手服侍茶水的事。
現在這裏坐著的,都是主子。花易岩、蕭沐仁和孟許是早就心裏有杆稱的。陶陶這麽多年曆練下來,雖然有些事看得沒那麽通,但也是屬於一點就透的。而懷瑾的妻子宋氏,聽起來她在娘家時雖然也看邸報,但到底隻是紙上談兵,因此隻有聽著的份,沒有發言的機會。
“既然享受了這樹蔭的庇佑,咱們也不是那種沒良心的,也得為這棵樹澆澆水施施肥,這樣樹才能更高更大,樹蔭下的我們,也才更涼快。”呦呦說到這兒,笑了一聲,“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蕭沐仁和花易岩、孟許都聽明白了,呦呦話裏的意思是,現在可以對大皇子稍微示好了,而且不光示好,有些該支持起來的事情也要支持起來了,比如,加快大皇子迴京的速度。
陶陶和宋氏雖然沒有明白得特別深入,但是也聽懂了,他們現在已經站在了名為“大皇子”的這堵牆下,要努力地為這堵牆添磚加瓦不說,還要保持牢固平衡,不能讓牆倒了,不然大家都要埋在底下。
宋氏遲疑了一會兒,她想問問要不要改天迴家同父親也說一聲,但是拿不準應不應該說,一抬頭就對上了懷瑾的眼睛。
懷瑾看出了她的遲疑,他不知道她想問什麽,不過還是鼓勵她問出來——呦呦從小就教給他,不懂就問,免得懵懵懂懂做錯事被人笑話。
宋氏在懷瑾地鼓勵下把話了問了出來,花易岩和蕭沐仁都笑了笑,沒說話,陶陶伸手拍拍宋氏的手,“你說的很對,是應該同宋伯父說一聲。隻是也不必這麽快,父親今日才到家,我們來是給接風洗塵,但是你若是明天就迴娘家的話,搞不好會讓人懷疑什麽。”
宋氏臉一紅,“我沒有想到這一茬。”
“沒關係,已經很好了。”呦呦也笑著寬慰宋氏,“畢竟還年輕,我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
宋氏知道呦呦是在謙虛,但是對於她的寬慰,很是感激。
倒是蕭沐仁聽了用力點頭,“是呢是呢,你當初這個年紀的時候,整日不是和我抬杠鬥嘴,就是研究吃食,當然不如她。”
一向對蕭沐仁的奚落不依不饒的呦呦這次並沒有反駁他,而是眼珠子一轉,給懷瑾遞了個眼風,懷瑾接收到呦呦的眼色,立刻拉起一直坐在一旁插不上話的懷信,將蕭沐仁拉起來,“那啥,姐夫,走,咱們出去說說話。”
蕭沐仁還在奇怪呦呦今天為什麽沒有動靜,原來竟然是在這裏等著他。蕭沐仁假裝出衣服害怕的樣子,往孟許的身邊躲了躲,“不,不去,姐夫你可幫幫我啊,咱倆可都是女婿啊。”
孟許看了一眼蕭沐仁,再看看一旁看好戲地花易岩和陶陶呦呦,開口勸懷瑾和懷信,“懷瑾,你別激動,你二姐夫開玩笑的。”話是這麽說,手卻在推拒著蕭沐仁,讓他輕鬆地被懷瑾和懷信抓住。
懷瑾和懷信當然不會將蕭沐仁怎麽樣,就是做做樣子,讓呦呦滿意罷了,呦呦見他們幾個推來推去的,拉著陶陶的手哈哈笑起來,最後這件事結束在隔間裏睡醒了的美美的哭聲中。
等到用完了晚飯,陶陶和呦呦帶著各自的夫君和孩子要迴家了,花易岩舟車勞頓,早就疲憊不堪,加上又喝了些酒,早就被兒子女婿送迴房裏休息去了。
懷瑾和宋氏帶著懷信送兩家人出門,到大門口的時候,呦呦突然想起來什麽,轉頭問宋氏是不是宋家老太太快要過壽辰了。
宋氏還在發愣的時候,懷瑾就已經點頭替她迴答了,“是快了,八月初三,七十大壽。”
呦呦點頭,“是了,七十古稀,要好好慶一下,”說到這兒,呦呦轉頭看向陶陶,“到那天咱們也去吧?”
陶陶對上呦呦的眼睛,立刻就明白她想要做什麽了,“去,當然要去。”
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宋氏甚至才剛剛反應過來,陶陶和呦呦已經上了馬車離開了。
目送兩家馬車離開,宋氏長長歎了一口氣。懷瑾聽到了,讓懷信先迴去做功課,他一會兒檢查,將人打發走了才問宋氏做什麽歎氣,“有什麽不高興的嗎?”
宋氏搖頭,“不是不高興,是羨慕。姐姐們腦子真好使,一句話說完就能明白話裏的意思,我卻總是要反應一會兒才行。”宋氏低著頭,揉捏著自己的手指頭,“我一直以為我已經很聰明了,現在一看,比兩位姐姐真是差遠了。”
雖然宋氏的語氣盡量平常平和,懷瑾還是從裏麵聽出了羨慕、失落,甚至挫敗的語氣。他抬手覆上妻子的頭頂,揉了揉,將她的頭發揉亂。
“你不要多想,大姐和二姐她們的默契是從小養成的,兩個人眼睛一對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別人羨慕不來的。”懷瑾揉完了妻子的頭發,就垂下手來拉住她的手,“尤其二姐,二姐其實在這些事上特別敏感,爹和娘也很信任她,你要多和她們學,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用心學就行了。”
兩個人牽著手走迴自己的院子,進了屋後宋氏屏退了跟來的下人,拉著懷瑾的手低著頭說“對不起”。
懷瑾見她終於說出來這句話,也微微鬆了一口氣,不過沒有說話,等著宋氏接著往下說。
“前一陣子是我太得意忘形了。”宋氏垂著頭,聲音低低地說,“我不應該同你置氣耍小性子,更不應該不尊敬婆婆,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對不起。”
懷瑾終於放下心來,將妻子摟進懷裏,拍著她的後背安撫她,“好了好了,不要哭了,知道錯了以後就要改正才行。”
宋氏在懷瑾懷裏啜泣著,過了一會兒才掙脫開來站好,用手帕擦掉眼淚,“時候不早了,你要不要再去看看公公?今晚像是喝了不少。我讓人送熱水過來,等你迴來好洗漱。”
懷瑾點頭,在她額頭上親了一下,然後眨眨眼,“等我。”
宋氏被他親的臉紅起來,等到人走了以後自己在床上坐下,迴想今天發生的一切,默默地決定以後要以兩位姐姐為例,學著將事情看得更加全麵一些。
從花家離開,呦呦和陶陶上了同一輛馬車,打算等到岔路口要分開的時候呦呦再下車。和和美美在馬車裏坐著玩,蕭沐仁則同孟許並排騎著馬說著話。
馬車裏呦呦和陶陶說的還是今日的事情,呦呦跟陶陶說,怕是以後要同大皇子和大皇子來往密切些了,她拜托陶陶幫忙挑選兩件從廣州來的舶來品,“臘月的時候大皇子妃生辰怕是要送禮。”
陶陶點頭答應下來,說迴去就讓人去挑選,然後看向呦呦,“你們同皇子交往的時候要有個分寸,不要太密切,畢竟現在這位還在呢。”
“嗯,知道的,姐姐放心。”然後就轉移了話題說起了懷瑾的媳婦,“宋氏看著比之前好了很多?姐姐看出來沒有?”
“看出來了。”陶陶笑起來,“不管怎麽說都是讀過書的,還是明理的,年輕人一時沒想明白,想明白了這不就好多了?”
呦呦也笑起來,“我不是挑她的刺兒,我這不是怕懷瑾同她生分嘛,懷瑾那麽有主張,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她的變化,若是不及時指出來讓她改正,將來夫妻兩個‘相敬如冰’就不好了。”
呦呦說著往窗外看了一眼,“咱們家從爹和娘開始,你和姐夫、哥哥和嫂子、我和阿毓,不說甜甜蜜蜜也算是恩恩愛愛,若是懷瑾和宋氏兩個過的不好,咱們不也要跟著操心。”
陶陶看著呦呦笑得更燦爛,“就你臉皮厚,還恩恩愛愛。”不過也不能否認呦呦說的是對的。
馬車首先到的蕭府,等到車子停下來,蕭沐仁先讓人將大門的門檻卸下來,將已經玩睡著的和和美美乘坐的馬車直接駛進院子,自己則繞到孟家的馬車前頭將呦呦接了下來,然後同孟許和陶陶告別,目送他們繼續離開。
迴到家,呦呦先去看了兩個孩子。呦呦先去看了美美,小姑娘今日同玉兒一起玩的很開心,當然也很累,小小一個人兒陷在厚重的被褥中,嘴巴還一動一動的,似乎在吃什麽好吃的。
呦呦看著女兒的睡顏欣慰地笑,然後把她手裏攥著的一個圓滾滾的玉石球拿出來。呦呦端詳了一會兒,才發現這個玉石球是花易岩平時拿在在手裏轉著玩的一對中的其中一個,也不知道怎麽被美美拿了迴來。
“小家夥兒。”呦呦在女兒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把玉石球放到枕頭邊上,心想少不得讓蕭沐仁再去淘一對給她爹。
與此同時,已經到了家了的陶陶也發現,已經睡著的玉兒的手裏也握著一個玉石球,她也認出來這個玉石球是花易岩的,就拿著球迴去給孟許看了一眼,孟許看了就笑起來,“我敢保證,另一個絕對在你妹妹家。”
陶陶想了想,也點頭,“八成是了。”
“算了不還了,一家一個吧。”孟許拿著玉石球端詳了一下,“改天我再尋摸一對給嶽父。”
於是,等到幾個月後的春節,花易岩一下子收到了兩對上好的玉石球的時候,還十分稀奇納悶,怎麽今年的年禮都是玉石球?京裏最近流行這個?
話說遠了,再說迴來,呦呦看完了女兒就去看兒子。和和因為要去太學上學,所以到了中午才去的花家。陶陶家的琰琰幾乎和他前後腳到的,兩個人一見麵就先擁抱了一下,一個喊“琰琰哥哥”,一個喊“和和弟弟”,然後就手拉著手瘋玩起來了。
玩了大半天,功課都沒有做,迴來的馬車上就累得睡著了。呦呦親自接了丫鬟遞來的濕帕子給和和擦了手臉,有把外衣給他脫掉,蓋好被子,迴身吩咐伺候的丫鬟,“明天早上提前一個時辰叫醒他,讓他起來把功課做好。”
和和房間裏的大丫鬟叫碧桃,聽到這句話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略帶哀求地同呦呦求情,“小公子不睡夠了上課會沒精神的。”
呦呦看了碧桃一眼,碧桃立刻低下頭去,應答到,“是,奴婢記下了。”
呦呦這才站起來,心想:我沒讓他現在就起來做功課已經是很心疼他了。
迴到自己的房間時,蕭沐仁還在外院沒有迴來,他之前說要安排小榮子一些事情,呦呦沒有問是什麽,蕭沐仁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出來。
讓人服侍著換了衣服洗漱完畢,呦呦一個人盤著腿在炕上坐著,低垂著頭的呦呦手裏握著幾張骨牌,被油燈照出來的影子投在牆上,整個人看著都十分的柔和溫暖,蕭沐仁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禁會心一笑。
呦呦聽到聲音抬起頭來,剛好對上蕭沐仁的眼睛,於是翹起嘴角露出一個笑容,“迴來了?”
蕭沐仁從門外邁步進來,迴身將門關上,又走到窗子前將窗戶推開一些,正是暑熱的時節,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是天氣還是悶熱的。呦呦睡覺的時候又習慣關門,蕭沐仁隻好將窗子打開一些,讓涼風進來。
“你在看什麽?”蕭沐仁在床邊坐下,看到她手裏拿著幾張骨牌在玩摞烏龜,“在想事情?”這是呦呦的習慣,想事情的時候手裏總要拿著些東西擺弄。
“啊,是在想些事情。”呦呦點頭,然後推著蕭沐仁去洗漱,嫌棄地直皺眉,“洗完了迴來跟你說。”
蕭沐仁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還是依言去洗漱了,他今天喝了酒又出了不少汗,身上一股怪味他自己都很嫌棄。
等到蕭沐仁迴來的時候,呦呦已經將骨牌收好放起來了,見蕭沐仁迴來就往床內側挪了挪,“事情都安排下去了?”
蕭沐仁點點頭,摸出枕頭下頭放著的蒲扇,一下下扇起來,“安排下去了,你有什麽事?”
“我問你啊,你覺得大皇子的才能夠不夠做下任君主?”呦呦說這句話的時候因為怕隔牆有耳,因此是貼在蕭沐仁耳朵邊上說的,吐出來的氣息撲在他的耳朵上,一陣紅一陣癢的。
蕭沐仁覺得心裏身上都熱,趕緊扇了兩下扇子才算緩解了,“夠不夠的,目前來看比其他皇子好多了。”蕭沐仁也壓低了聲音,“同他爹是沒法比的。”
呦呦想了想,也的確是這個道理,所謂“矮子裏挑高個兒”,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你說,大皇子什麽時候迴京呢?”呦呦也覺得離得太近了,很熱,就主動拉開了距離,仰麵躺在床上,看著床頂。
“不知道,這得看皇上讓他什麽時候迴來了。”蕭沐仁想了想,“我估計,怎麽也得臘月吧,正好迴來過年。”
不得不說,蕭沐仁還真蒙對了,四個月後,大皇子於臘月二十二、小年的頭一天到達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嗯,大概還有十章左右完結,你們來猜一猜結局呀?
☆、第二四二章
第二四二章
過了十多天, 一進八月, 末伏的暑氣還沒散盡,一個消息將京城的氣氛再次炒熱。一向十分低調清廉的京城知府宋大人竟然開了三天的流水席, 說是為了自己母親慶壽。
皇上聽說後並沒有在意,“老太太七十了,人活七十古來稀, 做兒孫的開個三天流水席算什麽。”
皇上說完了將手中狼毫筆放下, 仔細端詳了桌上的大紅金箔紙,紙上一個行雲流水的“壽”字。皇上點點頭,吩咐太監取了白沙過來將墨跡吸幹, “裱起來,給老人家賀壽去。”
宋大人接到這樣的賀禮,立刻帶著全家朝皇宮的方向三叩九跪,感謝皇上的恩賞。然後又叫夫人給他換了衣服, 進宮謝恩去了。
不過皇上並沒有見他,皇上甚至都不在禦書房,宋大人隻能在禦書房外的廣場上再三叩九拜, 表達他對皇上的感謝。
皇上給臣子之母賀壽,雖然隻是一個“壽”字, 可是這個“壽”字和普通的“壽”字不同,這是禦筆, 是皇上的恩典,說明皇上對宋大人的看重,甚至有人推測出宋大人怕是很快就要入閣拜相了。
於是, 之前隻是收到了請帖,隻打算送一份不輕不重的禮物卻並不打算親自前往的一些官員紛紛重新變了主意,準備親自前往了。既然要親自前往了,那麽壽禮就不好太輕了。
王公貴族們不用說,宋大人是朝廷重臣,有實權,平時拉攏都拉攏不過來,隻是以往宋大人太堅壁清野了,他們找不到機會,現在機會來了,當然不會不放過。就算當家人不會親自前往,也會派個世子或者差不多地為的人去,壽禮更不會輕。
另外一些官職差不多的比較有家底的也不太用發愁,總能找出一兩件拿得出手的壽禮。但是那些沒什麽家底、又比宋大人官職低的官員就有些犯愁了,太輕了吧拿不出手,誰知道那天就要求上門去,太重了吧買不起,有點發愁。
尤其是翰林院的這些官員,官職不高大多數都是近幾年的進士,俸祿低外快少,堪堪能養活自己,所以都十分發愁。
在一片愁雲慘霧裏,懷瑾就顯得格外不同了,他既是宋大人的女婿,又是櫟陽縣主的兒子,“你的賀禮肯定不發愁吧?送的什麽?前朝古董還是名人字畫?”一個同僚在工作間隙的時候過來問他,順手在他點心盒子裏拿走一塊玫瑰糕。
“哪有,”懷瑾也捏著點心吃,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娘說啦,府裏的東西是府裏的,我自己要是表心意就自己準備,不能跟府裏的一起。”
同僚們聽了都十分驚奇,“你娘……這麽……”他們想說你娘這麽厲害,但是當著人家親兒子的麵又不好意思說出口,隻能拍拍懷瑾的肩膀,以示同情。
不過也有不相信地,狐疑地看著懷瑾,試探他,“你不是還有姐姐?”懷瑾的兩個姐姐都嫁的好,一個是皇商,一個是十分得皇上看重的二品武將。
一說這個懷瑾更氣憤了,“這個主意就是我二姐出的!我大姐二比一,反對無效。隻能偷偷摸摸地給我送些點心吃。”說到這兒,又拈起一塊玫瑰糕吃起來。
“那你怎麽辦?”另外一個心好的同僚有點同情懷瑾,心說:這當娘的和當姐的也忒狠了,哪像自己家裏,有好吃的娘和姐姐都留給自己。這麽一想,以前羨慕嫉妒懷瑾家世的心思又都煙消雲散了。
“我爹給我出了個主意。”懷瑾神秘兮兮地說。
“快,說說。”
“我爹說,我俸祿不多,平時宴請個同僚還要爹娘補貼,更沒少占姐姐姐夫的便宜,”懷瑾略浮誇地將自己的可憐渲染了一下,“給嶽祖母的壽禮貴的買不起,差的拿不出手,那就選個能消費得起又別出心裁的。”
眾人一聽,都紛紛亮起眼睛,“你買了什麽?”
花易岩、孟許等人點頭,的確是這樣,雖然說各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別的不說,律法中可是有一項“連坐”的刑罰。
呦呦見所有人都點頭,就沿著陶陶的話往下說,“姐姐的話我也很同意,或者說得更明白些,從皇上讓嫂子給大皇子做副手去訓練海軍的時候,咱們就已經被迫地站在了大皇子這棵樹蔭下了。”
眾人聽了更是讚同,可不就是“被迫”,若是按照花易岩和蕭沐仁的意思,他們盡忠的對象隻有皇上,從來不曾想要參與奪嫡之事,可是最後卻是皇上親自做了這個推手。
恐怕皇上也是知道蕭沐仁、花易岩、懷宇,甚至宋知府和蘇老將軍一家都是忠心為主的品格,所以才更加放心地把他們推到大皇子的陣營裏去,而且不怕這些人聯合起來反了他。
呦呦說到這兒看了一圈廳裏的人。因為要商量事情,下人們早就被遣下去了,所以之前才有宋氏親自動手服侍茶水的事。
現在這裏坐著的,都是主子。花易岩、蕭沐仁和孟許是早就心裏有杆稱的。陶陶這麽多年曆練下來,雖然有些事看得沒那麽通,但也是屬於一點就透的。而懷瑾的妻子宋氏,聽起來她在娘家時雖然也看邸報,但到底隻是紙上談兵,因此隻有聽著的份,沒有發言的機會。
“既然享受了這樹蔭的庇佑,咱們也不是那種沒良心的,也得為這棵樹澆澆水施施肥,這樣樹才能更高更大,樹蔭下的我們,也才更涼快。”呦呦說到這兒,笑了一聲,“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蕭沐仁和花易岩、孟許都聽明白了,呦呦話裏的意思是,現在可以對大皇子稍微示好了,而且不光示好,有些該支持起來的事情也要支持起來了,比如,加快大皇子迴京的速度。
陶陶和宋氏雖然沒有明白得特別深入,但是也聽懂了,他們現在已經站在了名為“大皇子”的這堵牆下,要努力地為這堵牆添磚加瓦不說,還要保持牢固平衡,不能讓牆倒了,不然大家都要埋在底下。
宋氏遲疑了一會兒,她想問問要不要改天迴家同父親也說一聲,但是拿不準應不應該說,一抬頭就對上了懷瑾的眼睛。
懷瑾看出了她的遲疑,他不知道她想問什麽,不過還是鼓勵她問出來——呦呦從小就教給他,不懂就問,免得懵懵懂懂做錯事被人笑話。
宋氏在懷瑾地鼓勵下把話了問了出來,花易岩和蕭沐仁都笑了笑,沒說話,陶陶伸手拍拍宋氏的手,“你說的很對,是應該同宋伯父說一聲。隻是也不必這麽快,父親今日才到家,我們來是給接風洗塵,但是你若是明天就迴娘家的話,搞不好會讓人懷疑什麽。”
宋氏臉一紅,“我沒有想到這一茬。”
“沒關係,已經很好了。”呦呦也笑著寬慰宋氏,“畢竟還年輕,我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
宋氏知道呦呦是在謙虛,但是對於她的寬慰,很是感激。
倒是蕭沐仁聽了用力點頭,“是呢是呢,你當初這個年紀的時候,整日不是和我抬杠鬥嘴,就是研究吃食,當然不如她。”
一向對蕭沐仁的奚落不依不饒的呦呦這次並沒有反駁他,而是眼珠子一轉,給懷瑾遞了個眼風,懷瑾接收到呦呦的眼色,立刻拉起一直坐在一旁插不上話的懷信,將蕭沐仁拉起來,“那啥,姐夫,走,咱們出去說說話。”
蕭沐仁還在奇怪呦呦今天為什麽沒有動靜,原來竟然是在這裏等著他。蕭沐仁假裝出衣服害怕的樣子,往孟許的身邊躲了躲,“不,不去,姐夫你可幫幫我啊,咱倆可都是女婿啊。”
孟許看了一眼蕭沐仁,再看看一旁看好戲地花易岩和陶陶呦呦,開口勸懷瑾和懷信,“懷瑾,你別激動,你二姐夫開玩笑的。”話是這麽說,手卻在推拒著蕭沐仁,讓他輕鬆地被懷瑾和懷信抓住。
懷瑾和懷信當然不會將蕭沐仁怎麽樣,就是做做樣子,讓呦呦滿意罷了,呦呦見他們幾個推來推去的,拉著陶陶的手哈哈笑起來,最後這件事結束在隔間裏睡醒了的美美的哭聲中。
等到用完了晚飯,陶陶和呦呦帶著各自的夫君和孩子要迴家了,花易岩舟車勞頓,早就疲憊不堪,加上又喝了些酒,早就被兒子女婿送迴房裏休息去了。
懷瑾和宋氏帶著懷信送兩家人出門,到大門口的時候,呦呦突然想起來什麽,轉頭問宋氏是不是宋家老太太快要過壽辰了。
宋氏還在發愣的時候,懷瑾就已經點頭替她迴答了,“是快了,八月初三,七十大壽。”
呦呦點頭,“是了,七十古稀,要好好慶一下,”說到這兒,呦呦轉頭看向陶陶,“到那天咱們也去吧?”
陶陶對上呦呦的眼睛,立刻就明白她想要做什麽了,“去,當然要去。”
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宋氏甚至才剛剛反應過來,陶陶和呦呦已經上了馬車離開了。
目送兩家馬車離開,宋氏長長歎了一口氣。懷瑾聽到了,讓懷信先迴去做功課,他一會兒檢查,將人打發走了才問宋氏做什麽歎氣,“有什麽不高興的嗎?”
宋氏搖頭,“不是不高興,是羨慕。姐姐們腦子真好使,一句話說完就能明白話裏的意思,我卻總是要反應一會兒才行。”宋氏低著頭,揉捏著自己的手指頭,“我一直以為我已經很聰明了,現在一看,比兩位姐姐真是差遠了。”
雖然宋氏的語氣盡量平常平和,懷瑾還是從裏麵聽出了羨慕、失落,甚至挫敗的語氣。他抬手覆上妻子的頭頂,揉了揉,將她的頭發揉亂。
“你不要多想,大姐和二姐她們的默契是從小養成的,兩個人眼睛一對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別人羨慕不來的。”懷瑾揉完了妻子的頭發,就垂下手來拉住她的手,“尤其二姐,二姐其實在這些事上特別敏感,爹和娘也很信任她,你要多和她們學,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用心學就行了。”
兩個人牽著手走迴自己的院子,進了屋後宋氏屏退了跟來的下人,拉著懷瑾的手低著頭說“對不起”。
懷瑾見她終於說出來這句話,也微微鬆了一口氣,不過沒有說話,等著宋氏接著往下說。
“前一陣子是我太得意忘形了。”宋氏垂著頭,聲音低低地說,“我不應該同你置氣耍小性子,更不應該不尊敬婆婆,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對不起。”
懷瑾終於放下心來,將妻子摟進懷裏,拍著她的後背安撫她,“好了好了,不要哭了,知道錯了以後就要改正才行。”
宋氏在懷瑾懷裏啜泣著,過了一會兒才掙脫開來站好,用手帕擦掉眼淚,“時候不早了,你要不要再去看看公公?今晚像是喝了不少。我讓人送熱水過來,等你迴來好洗漱。”
懷瑾點頭,在她額頭上親了一下,然後眨眨眼,“等我。”
宋氏被他親的臉紅起來,等到人走了以後自己在床上坐下,迴想今天發生的一切,默默地決定以後要以兩位姐姐為例,學著將事情看得更加全麵一些。
從花家離開,呦呦和陶陶上了同一輛馬車,打算等到岔路口要分開的時候呦呦再下車。和和美美在馬車裏坐著玩,蕭沐仁則同孟許並排騎著馬說著話。
馬車裏呦呦和陶陶說的還是今日的事情,呦呦跟陶陶說,怕是以後要同大皇子和大皇子來往密切些了,她拜托陶陶幫忙挑選兩件從廣州來的舶來品,“臘月的時候大皇子妃生辰怕是要送禮。”
陶陶點頭答應下來,說迴去就讓人去挑選,然後看向呦呦,“你們同皇子交往的時候要有個分寸,不要太密切,畢竟現在這位還在呢。”
“嗯,知道的,姐姐放心。”然後就轉移了話題說起了懷瑾的媳婦,“宋氏看著比之前好了很多?姐姐看出來沒有?”
“看出來了。”陶陶笑起來,“不管怎麽說都是讀過書的,還是明理的,年輕人一時沒想明白,想明白了這不就好多了?”
呦呦也笑起來,“我不是挑她的刺兒,我這不是怕懷瑾同她生分嘛,懷瑾那麽有主張,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她的變化,若是不及時指出來讓她改正,將來夫妻兩個‘相敬如冰’就不好了。”
呦呦說著往窗外看了一眼,“咱們家從爹和娘開始,你和姐夫、哥哥和嫂子、我和阿毓,不說甜甜蜜蜜也算是恩恩愛愛,若是懷瑾和宋氏兩個過的不好,咱們不也要跟著操心。”
陶陶看著呦呦笑得更燦爛,“就你臉皮厚,還恩恩愛愛。”不過也不能否認呦呦說的是對的。
馬車首先到的蕭府,等到車子停下來,蕭沐仁先讓人將大門的門檻卸下來,將已經玩睡著的和和美美乘坐的馬車直接駛進院子,自己則繞到孟家的馬車前頭將呦呦接了下來,然後同孟許和陶陶告別,目送他們繼續離開。
迴到家,呦呦先去看了兩個孩子。呦呦先去看了美美,小姑娘今日同玉兒一起玩的很開心,當然也很累,小小一個人兒陷在厚重的被褥中,嘴巴還一動一動的,似乎在吃什麽好吃的。
呦呦看著女兒的睡顏欣慰地笑,然後把她手裏攥著的一個圓滾滾的玉石球拿出來。呦呦端詳了一會兒,才發現這個玉石球是花易岩平時拿在在手裏轉著玩的一對中的其中一個,也不知道怎麽被美美拿了迴來。
“小家夥兒。”呦呦在女兒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把玉石球放到枕頭邊上,心想少不得讓蕭沐仁再去淘一對給她爹。
與此同時,已經到了家了的陶陶也發現,已經睡著的玉兒的手裏也握著一個玉石球,她也認出來這個玉石球是花易岩的,就拿著球迴去給孟許看了一眼,孟許看了就笑起來,“我敢保證,另一個絕對在你妹妹家。”
陶陶想了想,也點頭,“八成是了。”
“算了不還了,一家一個吧。”孟許拿著玉石球端詳了一下,“改天我再尋摸一對給嶽父。”
於是,等到幾個月後的春節,花易岩一下子收到了兩對上好的玉石球的時候,還十分稀奇納悶,怎麽今年的年禮都是玉石球?京裏最近流行這個?
話說遠了,再說迴來,呦呦看完了女兒就去看兒子。和和因為要去太學上學,所以到了中午才去的花家。陶陶家的琰琰幾乎和他前後腳到的,兩個人一見麵就先擁抱了一下,一個喊“琰琰哥哥”,一個喊“和和弟弟”,然後就手拉著手瘋玩起來了。
玩了大半天,功課都沒有做,迴來的馬車上就累得睡著了。呦呦親自接了丫鬟遞來的濕帕子給和和擦了手臉,有把外衣給他脫掉,蓋好被子,迴身吩咐伺候的丫鬟,“明天早上提前一個時辰叫醒他,讓他起來把功課做好。”
和和房間裏的大丫鬟叫碧桃,聽到這句話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略帶哀求地同呦呦求情,“小公子不睡夠了上課會沒精神的。”
呦呦看了碧桃一眼,碧桃立刻低下頭去,應答到,“是,奴婢記下了。”
呦呦這才站起來,心想:我沒讓他現在就起來做功課已經是很心疼他了。
迴到自己的房間時,蕭沐仁還在外院沒有迴來,他之前說要安排小榮子一些事情,呦呦沒有問是什麽,蕭沐仁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出來。
讓人服侍著換了衣服洗漱完畢,呦呦一個人盤著腿在炕上坐著,低垂著頭的呦呦手裏握著幾張骨牌,被油燈照出來的影子投在牆上,整個人看著都十分的柔和溫暖,蕭沐仁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禁會心一笑。
呦呦聽到聲音抬起頭來,剛好對上蕭沐仁的眼睛,於是翹起嘴角露出一個笑容,“迴來了?”
蕭沐仁從門外邁步進來,迴身將門關上,又走到窗子前將窗戶推開一些,正是暑熱的時節,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是天氣還是悶熱的。呦呦睡覺的時候又習慣關門,蕭沐仁隻好將窗子打開一些,讓涼風進來。
“你在看什麽?”蕭沐仁在床邊坐下,看到她手裏拿著幾張骨牌在玩摞烏龜,“在想事情?”這是呦呦的習慣,想事情的時候手裏總要拿著些東西擺弄。
“啊,是在想些事情。”呦呦點頭,然後推著蕭沐仁去洗漱,嫌棄地直皺眉,“洗完了迴來跟你說。”
蕭沐仁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還是依言去洗漱了,他今天喝了酒又出了不少汗,身上一股怪味他自己都很嫌棄。
等到蕭沐仁迴來的時候,呦呦已經將骨牌收好放起來了,見蕭沐仁迴來就往床內側挪了挪,“事情都安排下去了?”
蕭沐仁點點頭,摸出枕頭下頭放著的蒲扇,一下下扇起來,“安排下去了,你有什麽事?”
“我問你啊,你覺得大皇子的才能夠不夠做下任君主?”呦呦說這句話的時候因為怕隔牆有耳,因此是貼在蕭沐仁耳朵邊上說的,吐出來的氣息撲在他的耳朵上,一陣紅一陣癢的。
蕭沐仁覺得心裏身上都熱,趕緊扇了兩下扇子才算緩解了,“夠不夠的,目前來看比其他皇子好多了。”蕭沐仁也壓低了聲音,“同他爹是沒法比的。”
呦呦想了想,也的確是這個道理,所謂“矮子裏挑高個兒”,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你說,大皇子什麽時候迴京呢?”呦呦也覺得離得太近了,很熱,就主動拉開了距離,仰麵躺在床上,看著床頂。
“不知道,這得看皇上讓他什麽時候迴來了。”蕭沐仁想了想,“我估計,怎麽也得臘月吧,正好迴來過年。”
不得不說,蕭沐仁還真蒙對了,四個月後,大皇子於臘月二十二、小年的頭一天到達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嗯,大概還有十章左右完結,你們來猜一猜結局呀?
☆、第二四二章
第二四二章
過了十多天, 一進八月, 末伏的暑氣還沒散盡,一個消息將京城的氣氛再次炒熱。一向十分低調清廉的京城知府宋大人竟然開了三天的流水席, 說是為了自己母親慶壽。
皇上聽說後並沒有在意,“老太太七十了,人活七十古來稀, 做兒孫的開個三天流水席算什麽。”
皇上說完了將手中狼毫筆放下, 仔細端詳了桌上的大紅金箔紙,紙上一個行雲流水的“壽”字。皇上點點頭,吩咐太監取了白沙過來將墨跡吸幹, “裱起來,給老人家賀壽去。”
宋大人接到這樣的賀禮,立刻帶著全家朝皇宮的方向三叩九跪,感謝皇上的恩賞。然後又叫夫人給他換了衣服, 進宮謝恩去了。
不過皇上並沒有見他,皇上甚至都不在禦書房,宋大人隻能在禦書房外的廣場上再三叩九拜, 表達他對皇上的感謝。
皇上給臣子之母賀壽,雖然隻是一個“壽”字, 可是這個“壽”字和普通的“壽”字不同,這是禦筆, 是皇上的恩典,說明皇上對宋大人的看重,甚至有人推測出宋大人怕是很快就要入閣拜相了。
於是, 之前隻是收到了請帖,隻打算送一份不輕不重的禮物卻並不打算親自前往的一些官員紛紛重新變了主意,準備親自前往了。既然要親自前往了,那麽壽禮就不好太輕了。
王公貴族們不用說,宋大人是朝廷重臣,有實權,平時拉攏都拉攏不過來,隻是以往宋大人太堅壁清野了,他們找不到機會,現在機會來了,當然不會不放過。就算當家人不會親自前往,也會派個世子或者差不多地為的人去,壽禮更不會輕。
另外一些官職差不多的比較有家底的也不太用發愁,總能找出一兩件拿得出手的壽禮。但是那些沒什麽家底、又比宋大人官職低的官員就有些犯愁了,太輕了吧拿不出手,誰知道那天就要求上門去,太重了吧買不起,有點發愁。
尤其是翰林院的這些官員,官職不高大多數都是近幾年的進士,俸祿低外快少,堪堪能養活自己,所以都十分發愁。
在一片愁雲慘霧裏,懷瑾就顯得格外不同了,他既是宋大人的女婿,又是櫟陽縣主的兒子,“你的賀禮肯定不發愁吧?送的什麽?前朝古董還是名人字畫?”一個同僚在工作間隙的時候過來問他,順手在他點心盒子裏拿走一塊玫瑰糕。
“哪有,”懷瑾也捏著點心吃,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娘說啦,府裏的東西是府裏的,我自己要是表心意就自己準備,不能跟府裏的一起。”
同僚們聽了都十分驚奇,“你娘……這麽……”他們想說你娘這麽厲害,但是當著人家親兒子的麵又不好意思說出口,隻能拍拍懷瑾的肩膀,以示同情。
不過也有不相信地,狐疑地看著懷瑾,試探他,“你不是還有姐姐?”懷瑾的兩個姐姐都嫁的好,一個是皇商,一個是十分得皇上看重的二品武將。
一說這個懷瑾更氣憤了,“這個主意就是我二姐出的!我大姐二比一,反對無效。隻能偷偷摸摸地給我送些點心吃。”說到這兒,又拈起一塊玫瑰糕吃起來。
“那你怎麽辦?”另外一個心好的同僚有點同情懷瑾,心說:這當娘的和當姐的也忒狠了,哪像自己家裏,有好吃的娘和姐姐都留給自己。這麽一想,以前羨慕嫉妒懷瑾家世的心思又都煙消雲散了。
“我爹給我出了個主意。”懷瑾神秘兮兮地說。
“快,說說。”
“我爹說,我俸祿不多,平時宴請個同僚還要爹娘補貼,更沒少占姐姐姐夫的便宜,”懷瑾略浮誇地將自己的可憐渲染了一下,“給嶽祖母的壽禮貴的買不起,差的拿不出手,那就選個能消費得起又別出心裁的。”
眾人一聽,都紛紛亮起眼睛,“你買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