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同蕭沐仁說的那樣,凡事總是有利弊兩麵,有有利的一麵,就會有相反的一麵,去太學讀書有沒有什麽弊端呢?
肯定有,比如要早起半個時辰,必然會犧牲一些睡眠時間,太學裏有奮發向上的學生,必然也會有紈絝官二代,可能會由此交到不良的朋友。
呦呦一時還真拿不定主意了,隻能求助於蕭沐仁,“你倒是給個意見啊,和和不是你兒子啊。”就差沒直接說他漠不關心了。
蕭沐仁冤枉,趕忙安撫她,“當然是我兒子,我也想給給意見,可是我給了意見沒有用啊,又不是我去讀太學。”言外之意,誰去上學你問誰去。
呦呦想了半天,最終妥協,“行吧,我明天問問他,實在不行就讓他半天上學半天在家,過渡一段時間後再說。”到底沒有說出和和若是不想就不送他去太學的話來。
說完了和和的事情,呦呦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告訴蕭沐仁,“我今天派人去城西的莊子把世子夫人生前貼身伺候的丫鬟婆子給接來了。\''
蕭沐仁本來正在端著茶杯喝茶,聽到呦呦的話呆住了,茶杯因為他的發呆手上無力導致傾斜,茶水都灑在了手背上,幸虧茶水沒那麽燙了,不然整隻手背都會是泡,即便是這樣,手還是被燙的通紅一片。
呦呦急忙把手拉過來給他擦幹,又問他疼不疼燙不燙,要不要放到涼水裏衝一衝泡一泡。
蕭沐仁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搖頭表示不用。
呦呦見此,又心疼起來,後悔告訴了蕭沐仁,見此趕忙說不見也行,“不見了,我們睡覺吧,我今天沒有午睡,有點困,睡覺吧。”
蕭沐仁卻緩慢地搖了搖頭,“既然來了,就見見吧。”有些事總是要水落石出的好,不然逝者地下不安,生者地上不安。
呦呦再三地確認了蕭沐仁的表情,確定他是說真的,而且表情並沒有她之前想象的那麽“悲壯”,這才放下心來,然後叫麥子去將人領過來。
在等人過來的時候,呦呦先給蕭沐仁介紹了一遍情況,“我接來的是當時世子夫人的丫鬟還有一個嬤嬤,並不是貼身丫鬟和嬤嬤,聽說貼身的已經隨著世子夫人的逝去而逝去,剩下來的都不是重要的,有些甚至連正房都沒有進過。所以並不一定都知道事情原委和經過。”
蕭沐仁點頭,“你放心,我明白,都過去二十年了,說不定都快忘光了呢。”蕭沐仁對著呦呦笑笑,那笑容總是給人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
麥子將人領進來,然後悄悄退出去順便把門關上了。
一共四個人,三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人,還有一個五六十歲的婆婆。二十年前,她們是世子夫人房裏伺候的丫鬟和嬤嬤,二十年過去了,當初正值青春少艾的少女們,此時都已經成為了被歲月磨出皺紋的婦人,肩背被生活壓彎。
倒是那位五六十歲的婆婆,雖然人已經很老態了,但是精神狀態看上去不錯,背挺的也直,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幹淨,頭發也被梳的一絲不苟。
這位婆婆在看到蕭沐仁的時候,不由盯著他多看了幾眼,最後嘴角露出了一個像是欣慰的笑容。
☆、第二三六章
第二三六章
呦呦自作主張把蕭沐仁生母生前身邊伺候的丫鬟和嬤嬤接進京來, 然而, 實際上這些人都不是最親近的貼身伺候的人,最親近的那些人, 在世子夫人懷孕期間和產後的一年多裏,陸續地因病因意外死亡了,剩下的這些都是當時不太重要的人。
然而諸多的懸疑偵探片告訴我們, 越是看似不重要的人, 往往會掌握看似不重要卻十分關鍵的細節,這些細節能將所有的疑惑打開。
這些下人被帶到蕭沐仁和呦呦麵前,曾經的丫鬟和嬤嬤已經變成了中年婦人和上了年紀的婆婆。蕭沐仁叫人搬了一個椅子給那個年紀大的婆婆, 請她坐下,然後就沉默了下去。
呦呦等了一會兒不見蕭沐仁開口,就轉頭看他,這才發現, 他又垂下眼睛去了,雙手緊緊地抓著椅子扶手,手背上青筋畢現。
呦呦此時有想抱一抱蕭沐仁的衝動, 可惜隔著一張桌子,底下還有好幾個人看著。呦呦見蕭沐仁沉默著, 不得已,隻好自己親自開口了。
“我和爺成親後不久就外放了, 現在才迴來不久,”呦呦臉不紅氣不喘地將三年時間看做“不久”,“之前沒來得及見你們這些公公婆婆身邊的老人, 現在把你們接到京城來,”說到這裏,呦呦瞥了眼蕭沐仁,他依然低著眼睛,她拿不準蕭沐仁的意思,隻好繼續說下去,“接你們來就是問問你們好不好,沒什麽大事。”
然後就真的問起了他們在莊子上的生活,問收成如何、經營如何,又問了不少家常之類的。本來這些人被突然接到京城來就很奇怪很納悶,現在見真的是問生活問家常,幾個人慢慢就放鬆下來,尤其幾個年紀輕的,見蕭夫人這麽平易近人,說話越發隨便起來了。
呦呦從他們的話語中得知,這些人都是安國公世子夫人從娘家帶來的陪嫁,隻是當時年紀小,還沒被當成心腹。呦呦心想,恐怕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們才能平安活到現在,沒有被“意外身亡”。
說著說著,呦呦就把話題往當年的事情上引了,“說來也是天妒紅顏,婆婆那麽年輕,怎麽就想不開呢,當年爺才那麽小。”說完歎一口氣,眼睛看向一旁的蕭沐仁。
底下的幾個年輕的立刻會意,猜到這大概是蕭沐仁想要探詢世子夫人當初的事情,一個個都來了精神,爭先恐後地給呦呦講述當年的故事。與這些年輕人不一樣,那位年紀大的卻十分警惕,一臉狐疑地看向呦呦。
呦呦當然注意到這位婆婆的目光,但是她不想理會。她用鼓勵地目光看向坐在小杌子上的其他幾個人,希望她們能說出些有價值的線索。
這些人也知道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是國公府的一個忌諱,不過時間都過去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國公府早就成為曆史,蕭沐仁又從裏麵分家出來,是她們現在的主子,當然要主人問什麽迴答什麽。
不過,這幾個人到底不是世子夫人的心腹,所知有限。通過她們添油加醋的講述,呦呦梳理的一下,那個雨夜是這樣的情形。
皇上帶著眾位皇子們到安國公府避雨,世子和另外兩位國公嫡子被喊出來招待客人。世子因為眾所周知的體弱多病,所以平時待客應酬都不喝酒,也沒人勸酒,隻是那天九皇子——先皇最小的兒子、今上的競爭對手、手下敗將——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強灌了世子幾杯酒,導致人早早就醉了。
“大概是戌時末亥時初的時候,有人來內院稟報說世子喝醉了,讓世子夫人去外院接人迴來。”其中一個年級最小的婦人說,她那個時候大概隻有十歲左右,隻是世子院子裏通傳稟話的小丫鬟,“夫人擔心世子喝多了難受,急匆匆地走了,還埋怨洪大都不攔著點。”
“洪大是誰?”呦呦敏銳地抓住這個名字,立刻發問。
“不知道。”幾個人都搖頭,“家裏沒有叫洪大的下人。”
如此,呦呦隻好繼續發問,“然後呢?後來?夫人什麽時候迴去的?和世子一起嗎?”
“沒有。”另外一個稍微年長的丫鬟迴答,“奴婢是當日小廚房當值的,一直沒敢睡,怕夫人迴來要水,結果等了一晚上,一直到了快寅時正,夫人才迴來,世子比夫人迴來的還晚,差不多快卯時的時候,被人背迴來的。”
“世子病了?因為醉酒?”呦呦問幾個下人。
幾個人點頭,“病得很重,好幾次都要不行了,後來國公夫人請了一位道士來看,道士說……”話說到這兒,說話的人突然停下來了,抬頭看了一眼蕭沐仁。
蕭沐仁一直低眉垂眼默不作聲,像是不存在一樣,然而實際上他的耳朵一直聽著她們的對話,此時這人突然停下來,想必應該是有什麽話涉及到自己,不敢說出來。
蕭沐仁抬抬眼皮,看了一眼說話的人,吐出一個字,“講!”
那人被蕭沐仁的話給驚了一跳,哆嗦了一下,然後繼續講下去,“那個道士說,夫人肚子裏的孩子也是嫡子,一屋不能有兩個嫡子,讓夫人生產後將孩子對外聲稱是桐姨娘生的,這樣孩子就是庶出,就能保住世子的命了。”
“荒謬!”呦呦聽完之後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怒道,“怎麽會有這麽荒謬的想法!安國公和國公夫人居然肯相信這種荒唐之言?!”因為整個京城中,幾乎都知道蕭沐仁是庶子的身份。
呦呦氣憤完了才想起來身旁還坐著蕭沐仁,趕忙轉頭看他,隻見蕭沐仁依然是低眉垂眼,可是他的下頜和臉頰卻是緊繃的,明顯在緊咬牙關,攥著椅子扶手的手也更加用力,呦呦甚至看到了裂紋。
她不敢繼續問下去,趕緊讓幾個人出去,等人都走了以後迅速地走到蕭沐仁麵前,叫了他一聲,“阿毓。”
蕭沐仁眼睛直直地看著前麵沒有出聲。呦呦有些後悔,不應該讓他在場的。
“阿毓,你說話,你說話啊!”呦呦叫了兩聲見蕭沐仁一直不出聲,幹脆張開手臂摟住她,一隻手扶著她的頭,另外一隻手一下一下撫摸著他的後背,“阿毓啊,你說說話,別這樣,哭出來也行,好不,別嚇我啊。”
過了好一會兒,蕭沐仁才有了動靜,慢慢抬起手臂摟住呦呦的腰,“我沒事。”聲音嘶啞得像是快要裂開。
見他終於肯出聲說話,呦呦才放下心來,喃喃地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她抱著他擁著她,因此並沒有看到他流下的眼淚,也沒有看到他張了好幾次嘴,才發出聲音。
“對不起,是我的錯。”呦呦雙手搭在蕭沐仁的肩上,在他麵前蹲下來,“我要是不刨根問底就好了,都過去那麽久了,何必追究,對不起。”呦呦用雙手撫摸著蕭沐仁的臉,十分地自責和內疚。
蕭沐仁聽了連忙搖頭,“沒有,不是。”他拉呦呦站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腿上,“不是你的錯,不要自責。是我自己想知道,跟你沒有關係。”蕭沐仁拉著他的手又告訴她,“以後不要說對不起,我們之間不需要這樣。”
呦呦笑了下,沒有多說,將頭靠在他的肩頭,“阿毓。”
“嗯?”蕭沐仁抬頭看了一眼呦呦,見她靠在自己肩頭,眼睛閉著,“什麽事?”
“沒事。”呦呦嘻笑了一聲,“就是叫你一下。”
蕭沐仁也笑了一下,抬手摸摸她的頭,“好。”
呦呦聽到他說了好,忍不住又叫了一聲,“阿毓。”這次蕭沐仁沒有說話隻是從嗓子裏發出一聲悶悶地“唔”。
第二天蕭沐仁難得地沒有早起,陪著呦呦一起睡到天明,兩個人一起起床後手牽著手去叫兒子和女兒起床。結果到了院子卻發現,兩個孩子已經起來了。
和和正在院子裏練拳,穿著一身白色綢緞練功服,發髻高束,一招一式十分正經,蕭沐仁在後麵看著不住地點頭,表示不錯和讚賞。
而在和和的身後,站著說不上是搗亂還是模仿的美美,穿著大紅色的棉襖和褲子,小小的繡花鞋上兩條小小的金魚若隱若現,仔細湊到跟前看的話,會發現金魚並不是用絲線繡的,而是金線。
呦呦站在蕭沐仁的身邊,對這一兒一女也很是驕傲和自豪,小的怎麽看怎麽可愛,大的更是聰明伶俐。呦呦覺得,自己的兒子女兒是天底下最聰明的兒子和女兒。
所以,之前的那些去到太學不適應、被紈絝子弟帶壞、功課跟不上……等等諸多憂慮,都不會是問題,和和這麽聰明,隻要稍加引導,肯定會在太學如魚得水的。
於是早飯後,呦呦和蕭沐仁就將和和留下來,讓他不急著去上課,問他願不願意去太學讀書,又給他講了很多太學的好處,就希望他能一口答應下來。
結果和和卻站在地上愣住了,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問呦呦和蕭沐仁,“父親和母親對先生不滿意?”
呦呦見他站在那裏思考,以為他是在思考太學到底好玩不好玩,沒想到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有些詫異,“沒有不滿意。先生學識不錯,教的也很認真。”
“那麽,如果我去了太學,先生是不是就不在咱們家了?也沒有束脩了?要怎麽生活呢?”和和繼續發問。
呦呦和蕭沐仁都被愣住了,這是他們從來不曾考慮過的問題。呦呦有些臉紅,雖然她一直標榜著自己是民主的、提倡平等的,然而到底做慣了“上等人”,忽略了別人的處境和境遇。
呦呦求救地看向蕭沐仁,蕭沐仁也在沉思,片刻後對和和伸手,讓他到身邊來,“你在擔心先生的收入問題?”
和和點頭,“我聽先生的小廝說,先生的夫人為了讓先生科考,做針線活將眼睛熬壞了,所以先生才出來做先生,賺錢給夫人買藥。”
蕭沐仁揉揉兒子的後腦勺,笑了一下,“你放心,你雖然去了太學,但是先生還是先生,並不會離開,你從太學裏迴來有問題也可以問先生,而且再過兩年,妹妹也要開蒙讀書了,先生還可以繼續教授的。”
這是蕭沐仁在最快的時間裏想出來的認為最好的辦法。
呦呦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不是說真的,還是隻是騙一騙兒子。
和和卻是當了真,立刻放下心來,“那我去太學!爹,什麽時候去啊?今天就去嗎?”然後再轉頭看向呦呦,“娘,我要去太學了,你幫我準備文具吧,要最好看的!”
呦呦伸手捏捏他的鼻子,“你是去太學學習,又不是去攀比,要什麽最好看?”
不過話雖然這麽說,呦呦還是叫丫鬟去捧了一套龍騰虎嘯的文具過來給他,底座上可以放硯台,前邊雕刻了一隻花斑虎仰天長嘯,底座的左邊則是一隻筆筒,筆筒上盤旋著張牙舞爪的兩條龍,筆筒裏麵可以放各種不同種類的毛筆。
嗬嗬得了這套文具高興的不得了,捧著翻來覆去地看。
“這是你爹送給你的上學禮物。”呦呦說,其實也是她準備的,然後從丫鬟手裏接過一個書包來給他,“這是娘親自給你做的書包。”書包的正麵繡著一顆大紅色的五角星,下麵是八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等和和稀罕夠了文具和書包,蕭沐仁讓呦呦給他們父子換衣服,兩個人要趁著太學還沒開學的時候,先去拜個師。
呦呦想了想,將為了過年才做的新衣服找出來給他們換上,是一模一樣的款式,隻是顏色略有不同,蕭沐仁是薑黃色衣袍外罩石青色大衣裳,和和是嫩綠色衣袍外罩嫩黃色大衣裳,披風一個玄黑一個大紅,腰帶都是月白色的鑲玉嵌寶腰帶,束發板都是祥雲紋的。
呦呦對這副父子裝的裝扮很滿意,親自送了父子二人出門。
等蕭沐仁再迴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他和和和在太學的院長引薦下,拜了教授經史的林教授為師父,然後幾人在林教授家裏用了午飯才迴來。
一進家門,就被和和現在的先生梁先生給攔住了,“統領,在下有些事情想跟您說。”
蕭沐仁大致能猜到是什麽事,畢竟和和要去太學讀書這件事在府裏被傳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想來是梁先生也怕和和去了太學後他沒有收入吧。
“先生請去書房等我片刻,我將和和送迴去。”蕭沐仁拍拍正伏在他懷裏睡著的和和,這孩子從上了馬車就開始睡,到家了都沒有醒。
梁先生這才看到蕭沐仁碩大的披風裏裹著和和,他紅了臉退到一旁,讓蕭沐仁先送孩子迴去。
正房裏呦呦正在看書,看的還是那一套太皇太後給她的《浮生夢》,這一套書她已經看了很多遍了,書頁的邊角都磨起毛了。
蕭沐仁把兒子放到炕上,給他脫了披風和大衣裳,又拿了小毯子給他蓋上,然後才走到呦呦身邊,彎腰看了一眼她手裏書的封麵,“怎麽又看這本書?沒有新書看了?那等明天我們去書店看看,自己挑一些迴來。”
“好啊,反正我最近閑得慌。”呦呦笑著迴答,眼睛卻沒有離開書本,“我是閑的無聊,找找迴憶和曾經。”
“什麽?什麽迴憶和曾經?”蕭沐仁剛轉身要換衣服,聽到呦呦的話愣了一下。
呦呦卻不肯再說了,她將書合上,盤著腿坐在床上,問他拜師的情況怎麽樣,得知很順利後滿意地點頭,然後發現蕭沐仁換了衣服又要出去,“你幹嘛去?”
“梁先生要和我說事,我猜應該是關於和和去了太學以後他的去留問題的。”蕭沐仁自己從炕桌上提起水壺倒了一杯水喝了,然後在床邊坐下。
“對了,說起這件事,”呦呦往前湊了湊,認真地看向蕭沐仁,“你跟和和說的是真的?我可跟你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跟大人學的,你可別言行不一,不然對孩子成長不好。”
蕭沐仁笑起來,“當然是真的。你放心,你說的道理我豈有不懂的?要想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家長首先就要做成什麽樣,我懂的。”
“是了是了,你是懂的,我不過是白操心罷了。”呦呦笑了一聲,然後推著蕭沐仁讓他走,“趕緊去做事,別讓梁先生久等。”
蕭沐仁點頭,最後又在呦呦臉上香了一下才出去。
肯定有,比如要早起半個時辰,必然會犧牲一些睡眠時間,太學裏有奮發向上的學生,必然也會有紈絝官二代,可能會由此交到不良的朋友。
呦呦一時還真拿不定主意了,隻能求助於蕭沐仁,“你倒是給個意見啊,和和不是你兒子啊。”就差沒直接說他漠不關心了。
蕭沐仁冤枉,趕忙安撫她,“當然是我兒子,我也想給給意見,可是我給了意見沒有用啊,又不是我去讀太學。”言外之意,誰去上學你問誰去。
呦呦想了半天,最終妥協,“行吧,我明天問問他,實在不行就讓他半天上學半天在家,過渡一段時間後再說。”到底沒有說出和和若是不想就不送他去太學的話來。
說完了和和的事情,呦呦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告訴蕭沐仁,“我今天派人去城西的莊子把世子夫人生前貼身伺候的丫鬟婆子給接來了。\''
蕭沐仁本來正在端著茶杯喝茶,聽到呦呦的話呆住了,茶杯因為他的發呆手上無力導致傾斜,茶水都灑在了手背上,幸虧茶水沒那麽燙了,不然整隻手背都會是泡,即便是這樣,手還是被燙的通紅一片。
呦呦急忙把手拉過來給他擦幹,又問他疼不疼燙不燙,要不要放到涼水裏衝一衝泡一泡。
蕭沐仁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搖頭表示不用。
呦呦見此,又心疼起來,後悔告訴了蕭沐仁,見此趕忙說不見也行,“不見了,我們睡覺吧,我今天沒有午睡,有點困,睡覺吧。”
蕭沐仁卻緩慢地搖了搖頭,“既然來了,就見見吧。”有些事總是要水落石出的好,不然逝者地下不安,生者地上不安。
呦呦再三地確認了蕭沐仁的表情,確定他是說真的,而且表情並沒有她之前想象的那麽“悲壯”,這才放下心來,然後叫麥子去將人領過來。
在等人過來的時候,呦呦先給蕭沐仁介紹了一遍情況,“我接來的是當時世子夫人的丫鬟還有一個嬤嬤,並不是貼身丫鬟和嬤嬤,聽說貼身的已經隨著世子夫人的逝去而逝去,剩下來的都不是重要的,有些甚至連正房都沒有進過。所以並不一定都知道事情原委和經過。”
蕭沐仁點頭,“你放心,我明白,都過去二十年了,說不定都快忘光了呢。”蕭沐仁對著呦呦笑笑,那笑容總是給人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
麥子將人領進來,然後悄悄退出去順便把門關上了。
一共四個人,三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人,還有一個五六十歲的婆婆。二十年前,她們是世子夫人房裏伺候的丫鬟和嬤嬤,二十年過去了,當初正值青春少艾的少女們,此時都已經成為了被歲月磨出皺紋的婦人,肩背被生活壓彎。
倒是那位五六十歲的婆婆,雖然人已經很老態了,但是精神狀態看上去不錯,背挺的也直,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幹淨,頭發也被梳的一絲不苟。
這位婆婆在看到蕭沐仁的時候,不由盯著他多看了幾眼,最後嘴角露出了一個像是欣慰的笑容。
☆、第二三六章
第二三六章
呦呦自作主張把蕭沐仁生母生前身邊伺候的丫鬟和嬤嬤接進京來, 然而, 實際上這些人都不是最親近的貼身伺候的人,最親近的那些人, 在世子夫人懷孕期間和產後的一年多裏,陸續地因病因意外死亡了,剩下的這些都是當時不太重要的人。
然而諸多的懸疑偵探片告訴我們, 越是看似不重要的人, 往往會掌握看似不重要卻十分關鍵的細節,這些細節能將所有的疑惑打開。
這些下人被帶到蕭沐仁和呦呦麵前,曾經的丫鬟和嬤嬤已經變成了中年婦人和上了年紀的婆婆。蕭沐仁叫人搬了一個椅子給那個年紀大的婆婆, 請她坐下,然後就沉默了下去。
呦呦等了一會兒不見蕭沐仁開口,就轉頭看他,這才發現, 他又垂下眼睛去了,雙手緊緊地抓著椅子扶手,手背上青筋畢現。
呦呦此時有想抱一抱蕭沐仁的衝動, 可惜隔著一張桌子,底下還有好幾個人看著。呦呦見蕭沐仁沉默著, 不得已,隻好自己親自開口了。
“我和爺成親後不久就外放了, 現在才迴來不久,”呦呦臉不紅氣不喘地將三年時間看做“不久”,“之前沒來得及見你們這些公公婆婆身邊的老人, 現在把你們接到京城來,”說到這裏,呦呦瞥了眼蕭沐仁,他依然低著眼睛,她拿不準蕭沐仁的意思,隻好繼續說下去,“接你們來就是問問你們好不好,沒什麽大事。”
然後就真的問起了他們在莊子上的生活,問收成如何、經營如何,又問了不少家常之類的。本來這些人被突然接到京城來就很奇怪很納悶,現在見真的是問生活問家常,幾個人慢慢就放鬆下來,尤其幾個年紀輕的,見蕭夫人這麽平易近人,說話越發隨便起來了。
呦呦從他們的話語中得知,這些人都是安國公世子夫人從娘家帶來的陪嫁,隻是當時年紀小,還沒被當成心腹。呦呦心想,恐怕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們才能平安活到現在,沒有被“意外身亡”。
說著說著,呦呦就把話題往當年的事情上引了,“說來也是天妒紅顏,婆婆那麽年輕,怎麽就想不開呢,當年爺才那麽小。”說完歎一口氣,眼睛看向一旁的蕭沐仁。
底下的幾個年輕的立刻會意,猜到這大概是蕭沐仁想要探詢世子夫人當初的事情,一個個都來了精神,爭先恐後地給呦呦講述當年的故事。與這些年輕人不一樣,那位年紀大的卻十分警惕,一臉狐疑地看向呦呦。
呦呦當然注意到這位婆婆的目光,但是她不想理會。她用鼓勵地目光看向坐在小杌子上的其他幾個人,希望她們能說出些有價值的線索。
這些人也知道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是國公府的一個忌諱,不過時間都過去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國公府早就成為曆史,蕭沐仁又從裏麵分家出來,是她們現在的主子,當然要主人問什麽迴答什麽。
不過,這幾個人到底不是世子夫人的心腹,所知有限。通過她們添油加醋的講述,呦呦梳理的一下,那個雨夜是這樣的情形。
皇上帶著眾位皇子們到安國公府避雨,世子和另外兩位國公嫡子被喊出來招待客人。世子因為眾所周知的體弱多病,所以平時待客應酬都不喝酒,也沒人勸酒,隻是那天九皇子——先皇最小的兒子、今上的競爭對手、手下敗將——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強灌了世子幾杯酒,導致人早早就醉了。
“大概是戌時末亥時初的時候,有人來內院稟報說世子喝醉了,讓世子夫人去外院接人迴來。”其中一個年級最小的婦人說,她那個時候大概隻有十歲左右,隻是世子院子裏通傳稟話的小丫鬟,“夫人擔心世子喝多了難受,急匆匆地走了,還埋怨洪大都不攔著點。”
“洪大是誰?”呦呦敏銳地抓住這個名字,立刻發問。
“不知道。”幾個人都搖頭,“家裏沒有叫洪大的下人。”
如此,呦呦隻好繼續發問,“然後呢?後來?夫人什麽時候迴去的?和世子一起嗎?”
“沒有。”另外一個稍微年長的丫鬟迴答,“奴婢是當日小廚房當值的,一直沒敢睡,怕夫人迴來要水,結果等了一晚上,一直到了快寅時正,夫人才迴來,世子比夫人迴來的還晚,差不多快卯時的時候,被人背迴來的。”
“世子病了?因為醉酒?”呦呦問幾個下人。
幾個人點頭,“病得很重,好幾次都要不行了,後來國公夫人請了一位道士來看,道士說……”話說到這兒,說話的人突然停下來了,抬頭看了一眼蕭沐仁。
蕭沐仁一直低眉垂眼默不作聲,像是不存在一樣,然而實際上他的耳朵一直聽著她們的對話,此時這人突然停下來,想必應該是有什麽話涉及到自己,不敢說出來。
蕭沐仁抬抬眼皮,看了一眼說話的人,吐出一個字,“講!”
那人被蕭沐仁的話給驚了一跳,哆嗦了一下,然後繼續講下去,“那個道士說,夫人肚子裏的孩子也是嫡子,一屋不能有兩個嫡子,讓夫人生產後將孩子對外聲稱是桐姨娘生的,這樣孩子就是庶出,就能保住世子的命了。”
“荒謬!”呦呦聽完之後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怒道,“怎麽會有這麽荒謬的想法!安國公和國公夫人居然肯相信這種荒唐之言?!”因為整個京城中,幾乎都知道蕭沐仁是庶子的身份。
呦呦氣憤完了才想起來身旁還坐著蕭沐仁,趕忙轉頭看他,隻見蕭沐仁依然是低眉垂眼,可是他的下頜和臉頰卻是緊繃的,明顯在緊咬牙關,攥著椅子扶手的手也更加用力,呦呦甚至看到了裂紋。
她不敢繼續問下去,趕緊讓幾個人出去,等人都走了以後迅速地走到蕭沐仁麵前,叫了他一聲,“阿毓。”
蕭沐仁眼睛直直地看著前麵沒有出聲。呦呦有些後悔,不應該讓他在場的。
“阿毓,你說話,你說話啊!”呦呦叫了兩聲見蕭沐仁一直不出聲,幹脆張開手臂摟住她,一隻手扶著她的頭,另外一隻手一下一下撫摸著他的後背,“阿毓啊,你說說話,別這樣,哭出來也行,好不,別嚇我啊。”
過了好一會兒,蕭沐仁才有了動靜,慢慢抬起手臂摟住呦呦的腰,“我沒事。”聲音嘶啞得像是快要裂開。
見他終於肯出聲說話,呦呦才放下心來,喃喃地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她抱著他擁著她,因此並沒有看到他流下的眼淚,也沒有看到他張了好幾次嘴,才發出聲音。
“對不起,是我的錯。”呦呦雙手搭在蕭沐仁的肩上,在他麵前蹲下來,“我要是不刨根問底就好了,都過去那麽久了,何必追究,對不起。”呦呦用雙手撫摸著蕭沐仁的臉,十分地自責和內疚。
蕭沐仁聽了連忙搖頭,“沒有,不是。”他拉呦呦站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腿上,“不是你的錯,不要自責。是我自己想知道,跟你沒有關係。”蕭沐仁拉著他的手又告訴她,“以後不要說對不起,我們之間不需要這樣。”
呦呦笑了下,沒有多說,將頭靠在他的肩頭,“阿毓。”
“嗯?”蕭沐仁抬頭看了一眼呦呦,見她靠在自己肩頭,眼睛閉著,“什麽事?”
“沒事。”呦呦嘻笑了一聲,“就是叫你一下。”
蕭沐仁也笑了一下,抬手摸摸她的頭,“好。”
呦呦聽到他說了好,忍不住又叫了一聲,“阿毓。”這次蕭沐仁沒有說話隻是從嗓子裏發出一聲悶悶地“唔”。
第二天蕭沐仁難得地沒有早起,陪著呦呦一起睡到天明,兩個人一起起床後手牽著手去叫兒子和女兒起床。結果到了院子卻發現,兩個孩子已經起來了。
和和正在院子裏練拳,穿著一身白色綢緞練功服,發髻高束,一招一式十分正經,蕭沐仁在後麵看著不住地點頭,表示不錯和讚賞。
而在和和的身後,站著說不上是搗亂還是模仿的美美,穿著大紅色的棉襖和褲子,小小的繡花鞋上兩條小小的金魚若隱若現,仔細湊到跟前看的話,會發現金魚並不是用絲線繡的,而是金線。
呦呦站在蕭沐仁的身邊,對這一兒一女也很是驕傲和自豪,小的怎麽看怎麽可愛,大的更是聰明伶俐。呦呦覺得,自己的兒子女兒是天底下最聰明的兒子和女兒。
所以,之前的那些去到太學不適應、被紈絝子弟帶壞、功課跟不上……等等諸多憂慮,都不會是問題,和和這麽聰明,隻要稍加引導,肯定會在太學如魚得水的。
於是早飯後,呦呦和蕭沐仁就將和和留下來,讓他不急著去上課,問他願不願意去太學讀書,又給他講了很多太學的好處,就希望他能一口答應下來。
結果和和卻站在地上愣住了,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問呦呦和蕭沐仁,“父親和母親對先生不滿意?”
呦呦見他站在那裏思考,以為他是在思考太學到底好玩不好玩,沒想到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有些詫異,“沒有不滿意。先生學識不錯,教的也很認真。”
“那麽,如果我去了太學,先生是不是就不在咱們家了?也沒有束脩了?要怎麽生活呢?”和和繼續發問。
呦呦和蕭沐仁都被愣住了,這是他們從來不曾考慮過的問題。呦呦有些臉紅,雖然她一直標榜著自己是民主的、提倡平等的,然而到底做慣了“上等人”,忽略了別人的處境和境遇。
呦呦求救地看向蕭沐仁,蕭沐仁也在沉思,片刻後對和和伸手,讓他到身邊來,“你在擔心先生的收入問題?”
和和點頭,“我聽先生的小廝說,先生的夫人為了讓先生科考,做針線活將眼睛熬壞了,所以先生才出來做先生,賺錢給夫人買藥。”
蕭沐仁揉揉兒子的後腦勺,笑了一下,“你放心,你雖然去了太學,但是先生還是先生,並不會離開,你從太學裏迴來有問題也可以問先生,而且再過兩年,妹妹也要開蒙讀書了,先生還可以繼續教授的。”
這是蕭沐仁在最快的時間裏想出來的認為最好的辦法。
呦呦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不是說真的,還是隻是騙一騙兒子。
和和卻是當了真,立刻放下心來,“那我去太學!爹,什麽時候去啊?今天就去嗎?”然後再轉頭看向呦呦,“娘,我要去太學了,你幫我準備文具吧,要最好看的!”
呦呦伸手捏捏他的鼻子,“你是去太學學習,又不是去攀比,要什麽最好看?”
不過話雖然這麽說,呦呦還是叫丫鬟去捧了一套龍騰虎嘯的文具過來給他,底座上可以放硯台,前邊雕刻了一隻花斑虎仰天長嘯,底座的左邊則是一隻筆筒,筆筒上盤旋著張牙舞爪的兩條龍,筆筒裏麵可以放各種不同種類的毛筆。
嗬嗬得了這套文具高興的不得了,捧著翻來覆去地看。
“這是你爹送給你的上學禮物。”呦呦說,其實也是她準備的,然後從丫鬟手裏接過一個書包來給他,“這是娘親自給你做的書包。”書包的正麵繡著一顆大紅色的五角星,下麵是八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等和和稀罕夠了文具和書包,蕭沐仁讓呦呦給他們父子換衣服,兩個人要趁著太學還沒開學的時候,先去拜個師。
呦呦想了想,將為了過年才做的新衣服找出來給他們換上,是一模一樣的款式,隻是顏色略有不同,蕭沐仁是薑黃色衣袍外罩石青色大衣裳,和和是嫩綠色衣袍外罩嫩黃色大衣裳,披風一個玄黑一個大紅,腰帶都是月白色的鑲玉嵌寶腰帶,束發板都是祥雲紋的。
呦呦對這副父子裝的裝扮很滿意,親自送了父子二人出門。
等蕭沐仁再迴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他和和和在太學的院長引薦下,拜了教授經史的林教授為師父,然後幾人在林教授家裏用了午飯才迴來。
一進家門,就被和和現在的先生梁先生給攔住了,“統領,在下有些事情想跟您說。”
蕭沐仁大致能猜到是什麽事,畢竟和和要去太學讀書這件事在府裏被傳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想來是梁先生也怕和和去了太學後他沒有收入吧。
“先生請去書房等我片刻,我將和和送迴去。”蕭沐仁拍拍正伏在他懷裏睡著的和和,這孩子從上了馬車就開始睡,到家了都沒有醒。
梁先生這才看到蕭沐仁碩大的披風裏裹著和和,他紅了臉退到一旁,讓蕭沐仁先送孩子迴去。
正房裏呦呦正在看書,看的還是那一套太皇太後給她的《浮生夢》,這一套書她已經看了很多遍了,書頁的邊角都磨起毛了。
蕭沐仁把兒子放到炕上,給他脫了披風和大衣裳,又拿了小毯子給他蓋上,然後才走到呦呦身邊,彎腰看了一眼她手裏書的封麵,“怎麽又看這本書?沒有新書看了?那等明天我們去書店看看,自己挑一些迴來。”
“好啊,反正我最近閑得慌。”呦呦笑著迴答,眼睛卻沒有離開書本,“我是閑的無聊,找找迴憶和曾經。”
“什麽?什麽迴憶和曾經?”蕭沐仁剛轉身要換衣服,聽到呦呦的話愣了一下。
呦呦卻不肯再說了,她將書合上,盤著腿坐在床上,問他拜師的情況怎麽樣,得知很順利後滿意地點頭,然後發現蕭沐仁換了衣服又要出去,“你幹嘛去?”
“梁先生要和我說事,我猜應該是關於和和去了太學以後他的去留問題的。”蕭沐仁自己從炕桌上提起水壺倒了一杯水喝了,然後在床邊坐下。
“對了,說起這件事,”呦呦往前湊了湊,認真地看向蕭沐仁,“你跟和和說的是真的?我可跟你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跟大人學的,你可別言行不一,不然對孩子成長不好。”
蕭沐仁笑起來,“當然是真的。你放心,你說的道理我豈有不懂的?要想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家長首先就要做成什麽樣,我懂的。”
“是了是了,你是懂的,我不過是白操心罷了。”呦呦笑了一聲,然後推著蕭沐仁讓他走,“趕緊去做事,別讓梁先生久等。”
蕭沐仁點頭,最後又在呦呦臉上香了一下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