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帖拿迴來之後,送到相國寺給主持方丈算過,然後在佛前擺放了兩天,又在將軍府的祠堂裏放了一天,第四天的時候,譚麗娘穿戴一新,在白夫人的陪同下,帶著那隻紫氣東來的鐲子到蘇將軍府親手給蘇晨戴上,過了文定寫了聘書,親事定下來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秋,懷瑾不在家,中秋節過的都沒有意思,一家人圍在一起隨便吃了頓飯,連月都沒賞——傍晚的時候突然陰天了,還起了風,不過沒有下雨。


    過完了中秋譚麗娘就開始掐著日子算,算懷瑾還有多長時間到家,等啊等到九九重陽節,隻等迴了管事帶迴來的一封信,信裏頭懷瑾說考完試先不迴家了,要在外遊曆幾個月,路線沒說,隻說會在春節前迴來,中間會不定時寄信迴來的。


    譚麗娘捏著信想罵人,最後隻說了一句“兒大不由娘”,臉色很是失望。


    呦呦倒是覺得挺好,拉著譚麗娘的手勸她,“好男兒誌在四方,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嘛。再說不出去碰碰壁吃吃苦,怎麽知道家的溫馨娘的溫柔?到時候他就後悔啦。”


    懷瑾會不會後悔懷宇不知道,不過他看娘倒是被呦呦哄好了,心底也就放下心來,決定換個話題轉移下譚麗娘的注意力,“十月初十是太皇太後的千秋,娘,咱們家準備什麽呀?”


    今年太皇太後的千秋和往年不同,今年是太皇太後的七十壽辰,古語雲: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歲壽辰過完人真的是過一年少一年了,所以皇上決定大辦,同時讓吐蕃使臣好好領略一下大鴻的繁華實力。


    說起來,大鴻和吐蕃的談判早就告一段落了,各種割地賠款也都協商好了,皇上甚至還跟他們要了許多吐蕃才有大鴻還沒有的種子,可是無論是三皇子還是使臣,沒有一個提出要離開。呦呦甚至跟蕭沐仁打趣說過,一定是吐蕃三皇子和使臣們喜歡上了大鴻的繁華,舍不得走了。


    話說迴來,譚麗娘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從年初開始,我和呦呦兩個一起繡了一副千壽圖的屏風,到現在還有五六個字就繡好了,我又另外單獨做了一雙鞋,呦呦說她又做了一道點心?”說著轉頭看向呦呦。


    呦呦正在桌子上寫東西就,是她最新想出來的集中方便麵的配方,聽到譚麗娘問話就點頭,“我讓人打了幾個壽字、菊花、壽桃的模子,準備做些山藥棗泥糕。”她其實想用紫薯來著,可惜這個時代居然沒有。


    懷宇點頭,“那不用著急,還有一個月呢。”


    “還不著急呐,”呦呦笑起來,“你不知道娘繡個字要幾天?快的話用五天,慢的話要十天。那線分的,一根線要分成八股,我分線分的眼睛都花了。那扇屏風,就這麽大,”呦呦伸手在空中比劃了一個兩尺見方的圖形,“要繡一千個字,每個字隻有這麽小。”


    “我知道。”懷宇笑,“你忘了那一千個字還是我寫的?光找字我就找了一個月,家裏的字帖都快被我翻爛了。結果抄完一遍娘告訴我,字太大了。”說完,兄妹倆一起笑了起來。


    “你們倆就笑吧,呦呦不快點幫我分線,等到日子了繡不完怎麽辦?”譚麗娘嗔了他們倆一句。


    “知道啦,這就來。”說著讓人將桌上的紙筆收起來,自己洗了手擦幹去幫譚麗娘分線。


    十月初一那天,是花蘇兩家商議好的過大禮的日子。花家的請了誠國公夫人、皇上的表姑新城郡主、內閣學士曲學士的夫人、大理寺卿趙大人的夫人四個父母公婆健在兒女雙全的夫人做全夫人,會同媒人白夫人,帶上聘禮聘金到女方家中。


    譚家的聘禮除了一百九十九兩金和一千九百九十九兩銀、九樣玉器首飾、四樣糖果點心外,另外還有三十種,用玉雁代替的活大雁、代表祥和的整羊、清酒白酒、粳米黍米、卷柏蒲葦、縷縫衣五色絲……一共四十抬,全都由花易岩請的禦林軍裏精壯的小夥子們抬著送去。


    八十個精壯俊俏的小夥子抬著精心準備的聘禮聘金,浩浩蕩蕩地穿過大街小巷,聲勢浩大,引來不少圍觀的民眾,有好熱鬧的人跟著送聘隊伍到了蘇將軍府,這才知道竟是新科狀元郎聘了大鴻第一女將軍為妻,一時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


    有人說狀元郎好膽色,居然敢娶一個母夜叉,還有人說狀元和女將,一文一武天作之合。


    外邊人怎麽說的呦呦他們並不知道,也不在乎,等送聘禮的隊伍從蘇將軍府迴來,並帶迴了女方的迴禮後,花家大開宴席,宴請賓客,那些幫忙的禦林軍小夥子們每人得了五兩的紅包,又飽飽地美餐了一頓,都十分高興。


    過了大禮,就意味著婚事正式訂立,以後兩家就要以姻親之好往來了。等到過完年懷宇十八歲了,就找個吉祥的日子成親,又是將軍府的一等大事。


    納征過後沒幾天就到了十月初五,各地進獻給太皇太後的壽禮都陸續送進京裏,放在了各省府的會館裏,等到初十那天再搬出來送到宮裏。既然是進獻給太皇太後的壽禮,自然都是十分貴重的,為了防止又丟失盜竊等事,京裏的治安管的格外嚴,不止京都府衙役捕快們,就是禦林軍都加入巡邏隊伍了。


    自從花易岩任職了禦林軍總兵,禦林軍一改以往的自由散漫,變得紀律嚴明起來,訓練強度加強了,整個禦林軍的的麵貌都與往不同了,走在大街上十分引人注意,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婦的,有大膽的還上前塞個荷包手絹什麽的。


    禦林軍一忙起來,花易岩自然也不得清閑,這些天早出晚歸的,能趕上家裏按時吃飯就不錯了,有幾天晚上甚至都不迴來。雖然忙是忙了點,好在並沒有出什麽岔子,平安無事地到了十月初十。


    壽誕典禮在壽安宮的大殿舉行,未時正,壽誕典禮正式開始。首先是皇上帶領皇後和皇子們磕頭叩拜,接下來是一眾有品階的嬪妃叩拜祝壽,然後是親王郡王公主們攜家眷分別叩拜,最後是官員和女眷們三叩九拜賀太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皇太後受了眾人的拜賀,接下來由太監唱禮,這個王爺送了什麽,那個公主獻了什麽,這個府獻了什麽特產,那個府獻了什麽祥瑞,都一一唱喝出來。因為賀禮太多,光唱禮就唱了近一個時辰。


    賀壽唱禮結束後,是自由活動時間,貴婦夫人們在壽安宮的花園裏閑坐聊天。為了太皇太後的此次壽誕,宮裏好好布置了一番,光壽安宮裏,就擺了幾百盆不同品種開的正盛的菊花,供人閑坐休息的石凳長椅上也鋪了墊子防寒。


    呦呦在石桌旁的一個凳子上坐下,旁邊是幾個其他郡王公主的孩子,見到她都熱情的打招唿,呦呦也打招唿,坐下來問她們在聊什麽,心裏卻是暗自嘀咕,不是說吃食就是說首飾衣服,反正沒別的。


    “我們在說洋人啊,呦呦啊,你知道嗎?”大長公主家最小的郡主敏敏往她身邊挪了一個位子,“你經常上街,肯定聽說了吧?”


    呦呦還真不知道,她最近不是坐在窗前給譚麗娘分線,就是坐在桌邊研究方便麵的配料,已經有一陣子沒出去過了,於是就十分捧場地問她,“什麽洋人啊?我最近在家幫我娘做事,有差不多一個月沒出去過了,有什麽新鮮事嗎?”


    敏敏一聽連呦呦都不知道,那顯然是自己最先知道的,忍不住洋洋得意,告訴呦呦始末。


    重陽節之後,京城裏來了一個長著黃色卷發的老頭,說著含糊不清的大鴻話,信奉什麽上帝,說“信上帝得福報得永生”,每天在菜市口砍頭的台子上演講,鼓吹別人跟他一起信上帝,不過京城裏的百姓就看個熱鬧,看完到點就迴家吃飯,吃完飯再來接著看,這幾天把小商販都招來了,於是就有人一邊嗑瓜子一邊看熱鬧,跟戲台底下似的。


    “那,那個洋人現在在哪兒啊?他平時吃什麽?”呦呦假裝好奇地問,心裏卻在嘀咕,洋人什麽的,她見過一大把,還見過黑頭發黑皮膚的人呢。


    “聽說被皇上召進宮裏了,每天給皇上講授天文和算學,還教洋文,大皇子跟著聽過幾迴,說可繞舌了,管請安叫‘哈喇’,”說完大笑起來,“你說有意思吧,請安叫哈喇,哈喇哈喇,哈喇子嘛!”


    幾個女孩子被她的話給逗的大笑起來,呦呦也跟著嗬嗬笑了兩聲,拿了個蘋果咬了一口,心底不知是同情她們還是嘲笑她們。


    幾個人正坐著聊天喝茶吃點心,太皇太後身邊的一個宮女過來來請呦呦,說太皇太後請她過去說話。這麽多女孩子,郡主縣主的都在,卻單單隻叫了呦呦一個人,立刻有羨慕嫉妒的目光看過來。呦呦假裝無所察覺地站起來,對大家點頭然後跟著宮女離開。


    正殿隻有皇後等人在,宮女領著呦呦繞過正殿,到了東配殿。東配殿裏,太皇太後靠在榻上,正閉目養神,黃姑姑站在她的身後給按摩肩膀,見到呦呦進來伏在她耳邊說了句什麽。


    太皇太後緩緩睜開眼,對著呦呦招招手,“過來,丫頭。”


    呦呦走過去,屈膝福禮,“太皇太後。”


    “叫皇祖母。”太皇太後輕輕笑道,“和阿毓定了親,就得叫皇祖母。”


    呦呦走過去,在腳凳上坐下拿過一旁的小錘給太皇太後敲腿,“不和阿毓定親,也叫您祖母,外祖母!”


    太皇太後聽了更加高興,“所以啊,咱們這叫親上加親,要更加親近才行。”


    呦呦點頭,笑著答應下來,“您找我有什麽事嗎?”


    “沒事,就是找你嘮嘮嗑,沒意思了吧?給我讀會兒書吧,就那本《浮生夢》,從第八章讀起。”太皇太後說完,就又繼續閉目養神了。


    呦呦轉頭找了一下,在旁邊的小幾上找到那本《浮生夢(三)》,打開翻到第八章,勻速地讀起來。


    讀了一刻鍾多點,外麵就有宮女進來了,說時辰到了,宴會要開始了。呦呦收起書本放到一邊,扶起太皇太後,由著黃姑姑幫她穿上大禮服戴上冠,搭著呦呦的手,朝正殿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次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沒有存夠了。


    ☆、第一一七章(捉蟲)


    第一一七章


    太皇太後的千秋宴過後, 都城裏又恢複了往常的秩序, 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榮昌盛。


    這日福賢王“閑來無事”,在街上閑逛, 逛到了吐蕃使館門前,“一時興起”就進去坐了坐,順便問了問吐蕃使者歸期的問題, 吐蕃使者以“十月後西北天寒地凍路途艱難”為由, 請王爺向皇上轉達容他們過完這個年再走的請求。


    福賢王一臉的黑線,他都上門來問了,就差沒直接下逐客令了, 居然還想過完年?你們吐蕃一行一百多人,吃喝不用錢還是人工不用費啊?這是賴上我們了是吧?


    皇上聽了之後倒是無所謂,“告訴吐蕃使者,在我大鴻就要一切遵守我大鴻的律法, 若是有膽敢鬧事的,定嚴懲不殆。另外,吃喝用度什麽的, 給他們記賬,等吐蕃送賠款來的時候, 讓他們給補上。”


    呦呦聽蕭沐仁轉述了這一段的時候,忍不住笑起來, 同他說:“這種呢,就叫做‘碰瓷’,明明是對方的錯, 卻偏偏要己方付出代價。不過我們要有大國氣度,不跟他們一般見識。”反正皇上說了,會讓他們補上,急什麽。


    蕭沐仁看她睜眼說瞎話,搖搖頭,然後說起他今天來的正事,“那個方便麵的工廠,廠房已經建好了,就差製麵機器了,”蕭沐仁將一張紙鋪在桌上,“這是工廠的圖紙,你看看。”


    呦呦拿起那張紙看都沒看就疊起來還給蕭沐仁了,“看圖紙有什麽意思,不如你帶我去現場看啊?”趁機出去轉一圈,之前一直關在家裏,連京城裏來了洋人這樣的事都錯過了。


    “也行。”蕭沐仁想了想,點頭,“你確實得去看看,有些地方我和姐夫覺得不太好,又說不出哪兒不好,好像有些重要的事被遺忘了,你一向心細,去看看說不定能看出來。”


    呦呦點頭答應下來,吩咐丫鬟去馬房安排馬車,然後想起來什麽似的,笑著斜睨了一眼蕭沐仁,“以後別姐夫姐夫的,那是我姐夫,還不是你姐夫呢,別自來熟!”


    蕭沐仁嘻嘻笑道:“怎麽是自來熟呢?是你姐夫,不就是我姐夫?現在還不是,早晚不得是?”


    呦呦無語,這人自從定了親就越發沒臉沒皮起來,蹭吃蹭喝不算,居然還開始嘴上占便宜。


    恰好此時丫鬟來提醒說馬車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呦呦點頭表示知道了,她先迴內院去跟譚麗娘說了一聲,又給自己和蕭沐仁一人拿了一件披風,一件桃紅色一件鴨青色,鴨青色的那件是呦呦新給蕭沐仁做的,正好給他。


    兩個人出了將軍府,呦呦坐馬車,蕭沐仁騎馬,一起往工廠去了。


    方便麵的工廠在出了北城門後七八裏外的一處空曠之地,這塊空地差不多有四個足球場那麽大,上麵建了兩排房子。房子的格局是請工部的一位官員設計的,建築隊請的是當初建造城門的建築隊,技術絕對沒的說。


    來接待他們的是孟家的一個外管事,姓田,是孟家經年的老掌櫃了。


    根絕田掌櫃的介紹,其中一排房子是廠房,另外一排是工人們住的地方,宿舍在前麵,廠房在後麵,兩個中間挖了一口井。房子周圍種了一圈的鬆柏——是呦呦提議的,一方麵鬆柏四季長青,另一方麵沒有種楊柳是因為呦呦覺得春天時的楊柳絮太討厭,萬一飛進食物裏就不好了。


    “我們先去看廠房吧,住的地方就不看了。”呦呦看向蕭沐仁,頭微微揚起——這人又長高了,雖然自己的個子也在長,可是總是追不上他,年初的時候還到他肩膀呢,現在竟然隻到腋下了。呦呦無比懷念有高跟鞋的時代。


    蕭沐仁原本也是這樣想的,住的地方都是一幫糙漢子,有什麽好看的。於是兩個人直接繞到後麵的廠房,廠房建設的要比住房高一點,窗子也多,還開了幾個天窗,都是方便通風的,因為有些設備還沒運到,工廠還沒開工。


    這得虧還沒開工,呦呦想,這要是開工了得多危險?


    整個廠房占地十好幾畝地,廠房裏麵分了好幾個區域,原料區、生食區、水煮區、油炸區,一共四個,可是其中一半是危險區域。製作方便麵的原料是麵粉,可是距離麵粉不遠的地方就是水煮區,水煮區再過去就是油炸區。刹那間,她就想起來影視劇中常用的梗:粉塵爆炸——這兩處可都是用火的。而且,潛在的危險不隻不止粉塵爆炸這一項,這裏還有油呢,雖然是葷油吧。


    “趕緊,”呦呦指著靠牆邊堆著的麵粉袋子,“另建個倉庫,把麵粉和油挪到倉庫裏去,不要和明火放一起,麵粉一個倉庫,油一個倉庫,別挨著。”


    蕭沐仁腦子一轉就明白了,他們以前打仗的時候也用過這招,潑上油再點火,火燒的更旺更快。不過,“這是豬油,應該沒事吧?還沒聽說過豬油也著的啊?還有麵粉,應該沒事吧?”


    “不打算用豬油的。”呦呦這才想起來忘了跟蕭沐仁他們說,“豬油太貴了,我打算用瓜子油,山莊裏已經建好了榨油坊,等改天我用這種油做兩個菜你嚐嚐。至於麵粉,反正都要挪出去,就一起吧。”


    蕭沐仁對這些研究不大,呦呦說什麽就是什麽,對身後的掌櫃點頭,讓他記著點。


    “別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對商業不敏感的。”呦呦隨便繞了一圈出來,“我就知道人多火多的地方要防火,不然一旦走水了,就很可怕了。”


    田掌櫃一拍大腿,“啪”的一聲,“哎呀,我就說院子裏那麽空缺點什麽嘛,水缸呀。”說完匆匆找人去安排了。


    呦呦和蕭沐仁相視一笑,慢慢往外走,蕭沐仁讓呦呦再看看這院子,要不要再添些什麽。呦呦笑著說她又不會看風水,哪裏知道要填些什麽,然後又問蕭沐仁,製麵機器什麽時候才會到。


    既然要大量製作麵條,光人工肯定不行,而且這些從兵營退役下來的大男人根本不會做麵條,自然要用到機器。麵條機器依然是請工部的官員給設計的,當然理念來自於呦呦,不過她連圖紙都沒見過,更別說實物。


    “那天工部陸大人請我去看過一次,一個小型的,”蕭沐仁比劃了一下,“用手搖的,他給我演示過一次,壓出來的麵條確實不錯。”蕭沐仁迴想了一下那台壓麵機,“裏頭有個軸能轉的,然後蓋是帶孔的,非常非常小,壓出來的麵條和你家廚子抻出來的一樣細。”


    蕭沐仁這麽一說,呦呦就十分好奇了,就問他能不能帶她去看看。


    蕭沐仁遲疑了一下,點頭,“機器還在工部,我可以帶你去,不知道陸大人會不會同意。”


    “沒關係,我們去試試,要是不讓再迴來。”呦呦並不是一定要去,隻是好奇古代的生產能力竟然這麽厲害了。


    蕭沐仁帶著呦呦去了工部,不巧,那位陸大人不在,他的同僚說他去工部的製造廠驗收去了,剛走一炷香不到。呦呦就同蕭沐仁猜測會不會是去查看壓麵機了,蕭沐仁立刻讓車夫駕車往工部製造廠去。


    馬車走的快,很快就在製造廠的門口遇到了陸大人,陸大人一聽說他們是來看機器,十分歡迎,立刻帶領他們往裏走。


    “今天早上製造廠來人告訴我製成了,我在部裏忙完就過來了。”陸大人走在前麵帶路,給他們介紹。


    壓麵機就放在門口的倉庫裏,被防雨布蓋著,陸大人將布扯掉,呦呦這才看清這台機器。這台壓麵機比她想象的要大多了,一個架子上頭架著一個離地一米多的圓柱體,底部是出麵孔,上麵有轉軸,把麵放進去後由兩個工人推動把手,麵條就從底部出來了。


    “現在這個還是不夠簡單。”陸大人搖頭,“我在想,研究一個把麵和水一起倒進去,能和麵然後直接壓出來的。”


    呦呦點頭,覺得這種設想還是可以有的,到時候工作效率就大多了,這樣不用三年,大概兩年工廠就可以盈利了——她原本是打算三年後才盈利的。


    從工部製造廠出來,呦呦和蕭沐仁直接迴了將軍府。在門口剛好遇到孟家的一位女管事,一見到呦呦就立刻屈膝福禮,“給親家小姐請安。”


    “嬤嬤請起。嬤嬤來可是有事情?”呦呦邊說邊請女管事往裏走,“親家伯母最近可好?頭疼可有複發?姐姐最近如何?”呦呦一連串問了好幾句,聽起來像是十分親近,實際話裏的意思雙方上是心知肚明。


    女管事先迴答了孟太太一切都好頭疼已經好徹底了,然後停下來再一次向呦呦福禮,“恭喜姨小姐賀喜姨小姐,大少奶奶懷孕啦!”


    呦呦聽到她道喜的時候心底就有這種預感了,沒想到是真的,當即高興的興奮起來,快步地往內院走給譚麗娘報喜去了。


    三元看著二小姐光顧高興,把孟家的女管事留在了原地,抱歉地對她笑笑,“嬤嬤請跟我來吧,二小姐和大姑奶奶感情好,高興呢!”


    孟家的女管事立刻擺手,“姐姐有事去忙,找個小丫頭帶我進去就行了。大少奶奶有姨小姐感情這樣好的姐妹,我看著也高興,太太也高興。”


    能不高興嘛,聽說就是因為姨小姐和大少奶奶,孟家得了那筆什麽麵的生意,才能保住今年的皇商,不然怕是要被人擠下去了。女管事心裏暗自想。


    兩個人到了內院的時候,呦呦已經把這個消息告訴譚麗娘了,譚麗娘一聽也是樂得合不攏嘴。陶陶又有身孕了,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孟許他倆感情好。等孟家女管事進來,詳細問了懷孕幾個月懷相好不好吃什麽喝什麽等等問題,然後才讓將軍府的內管家帶人下去招待。


    等人走了,屋裏隻剩下她和呦呦,譚麗娘才開口問道:“你說,我要不要去看看?”


    呦呦從外頭跑了一圈正渴,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完了,放下杯子點頭,“要啊,不止要去,還要帶些人生鹿茸靈芝蟲草的去,不過不必急著今天,好好準備一下明天去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團錦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伐開心要吃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伐開心要吃糖並收藏花團錦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