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長大也要去科考嗎?”才寫了兩頁字,懷瑾就開始溜號了。
“當然啊。”呦呦手裏捧著花易岩之前買來的話本子看著,頭也不抬地迴答。
“哦。”懷瑾應了一聲,就不再做聲了。
呦呦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看他在認真寫字,也就不再做聲,繼續看自己的話本子。直到她看完一話抬起頭來,才發現懷瑾的字早就寫完了,此時正捏著一直細羊毫筆在紙上畫得入迷。
呦呦放下話本,悄悄繞到懷瑾身後待她看到他畫紙上的人物,不禁大吃一驚。呦呦並不是吃驚懷瑾的“不務正業”,也不吃驚懷瑾筆下畫的是剛剛的自己,她吃驚的是懷瑾的畫技,這才多久竟然如此突飛猛進。
懷瑾的筆下,不僅畫出了呦呦看書時的形態,甚至連表情都畫出來了,雖然隻有幾分像,可是在他這個年紀能畫出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係統的學習,假以時日必定能有所成就。
“你們兩個,別看了,出來吃瓜!”陶陶在門口撩起門簾叫了一聲,“剛切好的西瓜,呦呦你少吃,吃兩塊就行了啊。”陶陶叮囑她。
自從上次因為吃瓜吃多了導致上吐下拉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譚麗娘都不肯讓她吃這些瓜果,就怕她再吃壞了。呦呦也知道自己嚇到了她們,因此也不吵著要吃。
實在饞得慌了,就用那種可憐兮兮地目光看著,看一會兒就偏過頭去然後用力吞一口口水,往往這時候不是譚麗娘就是陶陶心裏不忍了,然後就準許她吃一點。呦呦達到了目的,也不裝可憐了,喜笑顏開地吃起來。
☆、第三十五章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在今天的三更中的任意一章留言評論,有紅包哦。
稍後奉上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第一天很快過去, 晚上吃飯的時候呦呦習慣性地擺了五隻碗, 等到人都坐下來吃飯的時候才想起來,懷宇不在家。呦呦苦笑一下, 把碗筷收起來。
懷瑾看了沒急著吃飯,先歎一口氣,“也不知道哥哥今晚吃什麽。”
陶陶被他小大人似的樣子逗笑, 知道他這是想念懷宇了。也難怪, 平時兄弟倆無論是上學還是在家總是在一起,懷宇不在家他一個人沒意思了。陶陶摸摸他的頭權作安慰,轉頭看向譚麗娘, “弟弟他們應該已經住店了吧。”
譚麗娘往外看了看天色,“差不多了吧,應該已經安頓下來了。”
不過實際上,花易岩的馬車此刻正在官道上疾馳, 以期能在天黑前趕到下個縣城住店休息。
從譚家出來後,花易岩本來像往常一樣打算直接走去往府城的官道,懷宇卻突然撩開簾子同他說先去一趟縣衙。
“去縣衙?去縣衙做什麽?”花易岩不明白一個十一歲的男孩子有什麽事要去縣衙。
懷宇默不作聲, 明顯是不打算同花易岩說。花易岩知道他心裏有心結,幹脆也不多問, 趕著車就往縣衙去了。
到了縣衙,張誌林在車上等著, 花易岩帶著懷宇去找了知縣。知縣一聽說花易岩帶著懷宇來了,立刻出來接見。別看從輩分上說知縣長了花易岩一輩,但是花易岩官職比他大呀。要不是花易岩叮囑說不讓告訴麗娘, 他恐怕要隔三差五去家裏見人了。
閑聊了一盞茶的時間也不見花易岩說明來意,知縣隻能硬著頭皮率先問起他們這次的來是做什麽。
問到這個,花易岩也很無語,隻好轉頭看向下首的懷宇。懷宇從椅子上站起來,對著知縣行禮,緊張地吞了口口水,鎮定了一會兒才說出他的來意,“想把戶籍上的名字改一改,”懷宇的目光不自覺地飄向花易岩,“改成譚懷宇。”
花易岩要娶麗娘侄女這件事知縣是知道的,聽到懷宇要改名字,他原以為要改姓花,沒想到竟然改姓譚。知縣不由得也看向花易岩,想從他臉上得到些其他信息。
聽到懷宇的話,花易岩本身也是一愣,他倒不是在意姓花還是姓譚,他是對懷宇這種想法的不可思議,以及,“你這種想法跟你娘說過嗎?”
懷宇沒想到花易岩提到娘親,微微一愣,然後搖頭。
花易岩想了想,轉頭看向知縣,“我想同懷宇單獨說幾句話,您看……”
知縣點點頭,立刻帶著人避到後堂去了。
等到知縣離開,花易岩一直沉默著,很久沒有說話。懷宇明顯地能感覺到,他在生氣。他想解釋一下自己的行為,卻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
“你都沒有同你娘商量過,就這樣自作主張,不怕傷她的心嗎?還是說你是覺得,你娘要再嫁於我,你不願改姓花才這樣做的嗎?”花易岩想著懷宇在怎麽樣也是個小孩子,因此極力壓抑著怒氣,然而他畢竟做了十多年的上位者,不怒自威的嚴厲無意間顯露出來。
“不是,沒有!”懷宇連連擺手,有點語無倫次,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我有仔細想過,既然他不要我了,那我也不比再與他有牽連。他現在已經是駙馬了,以後還會有自己的兒子。”
花易岩想了想明白了,誰說懷宇粗枝大葉心思粗糙,恰恰相反,他是個心思細膩重感情的男孩子。正是因為重感情,對陳士梅的感情深厚,所以在陳士梅背叛了家庭拋妻棄子後,對陳士梅的厭惡憎恨之情就越發濃重。
花易岩雖然能理解懷宇的心情,但還是決定把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給他說明白,“你可想明白了,你如果還姓陳,就是陳駙馬的長子,探花郎的兒子,這對你以後的科考之路有著百般利益。若是改了姓,別說姓譚,就是姓花,我一個辭了官的武將也幫不上你什麽忙。”
“你果然是做過官的!北境之戰的虎賁將軍是不是就是你?”懷宇突然瞪起了眼睛,好奇地發問。
花易岩哭笑不得,“說正事呢,那個以後再說。我就問你你下定決心了?”
懷宇堅定地點頭,“科考之事本就應該憑借自己的能力,不可弄虛作假,也不必借別人之力。我是我娘的兒子,我應該和我娘一個姓。再說,他當初本來就是入贅譚家的!”懷宇有理有據。
花易岩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讓他去把知縣找進來。等到知縣進來後,花易岩將懷宇的話一說,知縣也明白了他的心思,歎著氣讓人去改了懷宇的戶籍,“秋闈的名姓早已經報上去了,這樣,你拿著戶籍,我再寫封信給主考官,讓他登記一下就好了。”
花易岩帶著懷宇對知縣道了謝,這才離開重新上路。走到衙門口的時候,花易岩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讓懷宇去車上等他,他又迴去了。
花易岩走迴去找到知縣,跟他打聽“陳駙馬的戶籍”之事,知縣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告訴他之前公主府的總管太監陳公公都處理好了絕對沒有問題,花易岩這才告辭放心離開。
因為在衙門耽擱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因此花易岩帶著懷宇和張誌林在鄰縣投宿住店的時間也比譚麗娘預測的晚了許久。
趕了一天的路,兩個孩子都十分困乏,連晚飯都是草草吃了一點就上樓睡覺去了。花易岩跟客棧要了一間上房,房中有兩張床鋪,兩個孩子睡了一張大床,自己睡了對麵那張本來是給小廝仆人準備的小窄床。
再說迴譚家這裏,懷宇不在家,懷瑾也不願意一個人睡,吃完飯磨蹭著在東屋不願意離開。譚麗娘心疼小兒子,幹脆就留他在東屋睡下,小家夥才六歲,六歲生日還沒過,白天玩累了晚上還尿炕呢,不用遵守什麽“男女不同席”。
臨睡前懷瑾再一次提到“哥哥不知睡了沒有”,讓呦呦煩的閉上眼翻了個身。這沒有電話和網絡的該死的古代喲,通信如此艱難。
從懷宇他們離開,到秋闈結束歸來,這中間最少要十天,一家人不可能什麽都不幹。就算再掛心趕考的孩子,日子還是要過的。
懷宇離開的第二天,懷瑾還是去上學了,背著剛好到臀部的書包,啪嗒啪嗒地出了門,手裏還牽著隔壁的張家的小豆丁張誌林的弟弟張誌由。
兩家母親送走了兩個孩子,一起走迴譚家的院子。譚麗娘終於想起來院子裏被雨澆塌的東廂房了。她之前同花易岩商議過,不打算修補了,幹脆拆掉重新蓋。不過,重新蓋之前得先找人把這堆泥土和石頭瓦塊清出去。
院子裏人來人往,土灰揚塵一大片,呦呦覺得吵又覺得髒,於是帶著陶陶提前躲到了隔壁花家的院子。等到譚家院子開工的時候,好熱鬧的呦呦還是忍不住趴在牆頭上看,同時感歎著幸虧上次下雨塌牆後就把房子裏的東西都搬出來了,不然這迴肯定要砸個粉碎。
說起來,要不是上次下雨之後譚麗娘帶著她和陶陶清理東廂房,呦呦也不知道東廂房裏又那麽多寶貝。各種前朝的書畫珍本,古玩玉器,甚至還有一座和呦呦一般高的青銅鼎,簡直就是一座小型藏寶庫。而這些寶貝就那麽暴露在東廂房的空氣中,既沒有盒子也沒有包裝,如果不是譚麗娘一一說明,她都不知道這些東西價值幾何。
難怪譚麗娘將譚家的生活水平隻維持在溫飽線上,還是通過典當她的首飾和一些常見的書本,這分明就是在“裝窮”啊。還是那句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樣的寶貝隨便一件都奪人眼球,如果被人知道這一家一大四小孤兒寡母藏著著這麽多寶貝,嘖嘖,不敢想象會招來多少災事。
現在,那些寶貝都在譚家西屋的書架後頭藏著。譚麗娘叮囑再叮囑,要四個孩子守口如瓶,不可以讓家人以外的人知道這件事。
工人們分成了兩組,一組從廢墟堆中挑出還能用的完整的磚瓦石塊留下來壘好以便下次使用,另外一組又分兩小隊,一隊用鐵鍬鏟土,一隊推著獨輪小車,將一車車的沙土清出院子。
呦呦趴在牆頭上看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麽意思,就從牆上下來了。
陶陶正坐在屋簷下看書,絲毫不被隔壁院子的喧鬧影響。陶陶越長大,同譚麗娘相像的地方就越來越明顯,在譚麗娘的影響教育下,慢慢長成了動靜皆宜的婉約女子,一顰一笑間,不經意流轉著少女的嬌俏。
譚麗娘從前年就開始發愁。這幾年陶陶雖然出門少了,但是她長得好看這件事早很多年就被街坊四鄰熟知了。這一兩年也有不少人上門來說媒。譚麗娘不是嫌人家讀書不夠好就是嫌人家長的差,讀書好長得也不錯的,家裏貧困欠下了一大筆債。
總之就是,各種不合適。
陶陶倒是無所謂,自在看書自在做事。最開始說到親事的時候還會臉紅,後來幹脆臉紅都沒有,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甚至還同譚麗娘一起挑揀。
對她這個樣子,呦呦是又發愁又欣賞。發愁是因為古代女子可不像現代那麽自由自在,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種花家,女子過了適齡年紀仍然獨身都會被人說說點點,何況這被封建思想禁錮的古代?又不能像上一世似的,用一句“關你屁事”懟迴去。
說欣賞,是因為陶陶這種心態實在太難得,不患得患失從從容容地麵對任何一件與自己與家人相關的事情,這種心態,即便是有著現代靈魂的呦呦也很難做到。
或許是呦呦的注視太過熱烈長久,陶陶很快就抬起頭來,看向呦呦,“你一直盯著我做什麽?”
呦呦從牆邊走到屋簷下,左右看了看沒有找到第二把椅子,幹脆一撩裙子在陶陶旁邊蹲了下來,仰著頭問她,“姐姐,你到底想要找一個什麽樣的夫君呢?”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正在看書的陶陶感受到呦呦的目光, 問她做什麽一直盯著自己看。
呦呦在她身邊蹲下來, 問出自己心裏的疑問,“姐姐你想要找什麽樣的夫君?”
陶陶沒有立刻迴答呦呦的問題, 而是把她拉起來,將自己的椅子讓出一半來讓她坐下,“又蹲在地上, 小心被娘看到又要嘮叨你。”
呦呦這才發現, 陶陶坐得椅子要比自家的寬多了。她站起來在椅子上坐下,又把剛才的問題重複了一遍,睜大著眼睛等待陶陶的答案。
陶陶找了一張書簽夾在正在看的這頁, 然後把書合起來放到一旁的小幾上,又提起茶壺給姐妹兩人各自倒一杯水,才迴答呦呦的問題,“我也不知道。”
這算什麽答案嘛!呦呦嘟著嘴不滿意。
陶陶知道她對著這個答案不滿意, 喝了一口茶水後,才慢慢解釋,“我是真不知道。娘說的那些我也很讚同, 但也不是必須,長得好看不好看的, 隻要不醜就行。是不是讀書人也無所謂,但是得有一技之長, 能養家養得起我和孩子們。至於其他的都無所謂。”
“怎麽能無所謂呢?總得有個標準吧,比如長相這個,是喜歡方臉啊還是喜歡圓臉, 身材這個高矮胖瘦啊,不不不,胖這個就算了,矮也不行。不一定非要讀書人?那士農工商,地主?不要吧,工匠?應該會有手藝,商人呢?商人重利輕別離,還是算了。其他的呢?上麵那些都不是必須的,那總得有一樣必須的吧?”
陶陶被呦呦這一段話說的笑了起來,用自己的肩膀撞了一下呦呦的,“我說,我都不急你急什麽呢?難道說,你盼著我趕緊出門子好給你說親?”
“別鬧!”呦呦完全不在乎陶陶的打趣,假裝板著臉,“嚴肅點,說正事呢!”
“好好,說正事。要是一定說一個必須有的條件,那就是平等和尊重吧。”陶陶目光落在地麵的一處磚縫。
啊?這下輪到呦呦吃驚了。她從來沒想過陶陶居然會把平等和尊重作為婚姻中衡量另一半的標準。這下可難辦了,這兩個標準別說在直男癌和大男子主義遍地的古代,即便是在現代,誰也不敢保證對方就是這樣的人吧?
“你看,”陶陶笑了一下,攤手,“你也覺得很難吧。”
是很難。呦呦看一眼陶陶攤開的手心,陶陶的手說不上“指若削蔥根”,也是修長圓潤的,指尖還有著薄薄的繭子,是做繡活時捏繡花針磨出來的。
呦呦伸手握住陶陶的手指,安慰她,“別著急,一定會遇到的。”實際上,這句話說出來呦呦自己都不相信。
陶陶用另外一隻手覆上呦呦的,對她笑一笑,“娘有沒有跟你說?她說等她和花叔叔成親後,就將你寫上花家的族譜,這樣一來花家也算後繼有人,等你再大一些,就給你招贅,找個小女婿天天聽你的話。”最後一句在打趣呦呦
譚麗娘沒有跟呦呦說過,倒是花易岩曾經表示過這樣的意願。呦呦想了想,對陶陶說:“姐姐,要不你也招贅吧!娘和花叔叔肯定樂意的!我無所謂。”
呦呦是真的覺得無所謂,她覺得,以自己在新世紀錘煉過的胸襟應該能接受古代的不平等,但是陶陶不一樣,陶陶又這樣的想法,她就一定要幫陶陶實現。
“傻丫頭,這種事有什麽好讓的呀!”陶陶沒想到呦呦會有這種想法,樂得不行,她用手指點點呦呦的額頭,“你以為招贅就好啊!願意做上門女婿的,要麽是家中不如意娶不起妻要麽是唯唯諾諾擔不起事,就算一時迫不得已入贅了,等以後有了機會發達……”
陶陶沒有再說下去,因為姐妹倆都懂。若是遇到一個陳士梅那樣的,招贅還不如嫁人。
“做女人,怎麽就那麽難呢?”呦呦忍不住感慨。
“是啊,太難了。”陶陶附和著。
等到中午時分,譚麗娘過來找兩個人迴家吃飯。姐妹兩人攜手迴家,一進院子,立即感覺不同,廢墟被清除出去,露出青石板地麵。地麵上三麵牆的痕跡還清晰可見。清理出來的還能管用的磚瓦石塊堆積在牆角。整個院子都豁然開朗了。
午飯過後呦呦難得的起了睡意,在西屋的炕上睡著了,如果不是陶陶怕她晚上睡不著叫醒了她,大有睡到天黑都不醒的架勢。
“你看你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再這樣下去要變小豬了。”陶陶把呦呦拉起來,一手扶著她的肩膀,一手拿一塊濕帕子給她擦臉。
呦呦閉著眼睛享受著陶陶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服務,等到她擦完了才睜開眼,“我知道你嫉妒我幹吃不胖,哈哈哈哈!”呦呦做出仰天長嘯的樣子。
說來也奇怪,同一個爹媽的兩姐妹,一個幹吃不胖好幾年了才養起一點兒嬰兒肥結果一場病又迴到原點,另外一個呢,吃的不多還長肉屬於喝涼水都胖的那種。
陶陶被呦呦的話和笑氣到,將手裏的帕子往她手裏一塞,下炕穿鞋走了,“自己把帕子投出來!”
呦呦哈哈哈笑著對陶陶做鬼臉。
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二,一大早譚家還沒吃完早飯隔壁的張嬸就過來了,也不說什麽事,就坐在譚家的椅子上看她們吃飯,譚麗娘請她再吃一點她也不答應。
最後還是呦呦想起來的,今天十二了,不止懷宇進科場了,張家的誌林也進了。張嬸這怕是緊張得在家呆不住,所以過來想找譚麗娘說說話。哪知道譚家人從大到小都想平常人一樣一點也不擔心。
“當然啊。”呦呦手裏捧著花易岩之前買來的話本子看著,頭也不抬地迴答。
“哦。”懷瑾應了一聲,就不再做聲了。
呦呦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看他在認真寫字,也就不再做聲,繼續看自己的話本子。直到她看完一話抬起頭來,才發現懷瑾的字早就寫完了,此時正捏著一直細羊毫筆在紙上畫得入迷。
呦呦放下話本,悄悄繞到懷瑾身後待她看到他畫紙上的人物,不禁大吃一驚。呦呦並不是吃驚懷瑾的“不務正業”,也不吃驚懷瑾筆下畫的是剛剛的自己,她吃驚的是懷瑾的畫技,這才多久竟然如此突飛猛進。
懷瑾的筆下,不僅畫出了呦呦看書時的形態,甚至連表情都畫出來了,雖然隻有幾分像,可是在他這個年紀能畫出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係統的學習,假以時日必定能有所成就。
“你們兩個,別看了,出來吃瓜!”陶陶在門口撩起門簾叫了一聲,“剛切好的西瓜,呦呦你少吃,吃兩塊就行了啊。”陶陶叮囑她。
自從上次因為吃瓜吃多了導致上吐下拉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譚麗娘都不肯讓她吃這些瓜果,就怕她再吃壞了。呦呦也知道自己嚇到了她們,因此也不吵著要吃。
實在饞得慌了,就用那種可憐兮兮地目光看著,看一會兒就偏過頭去然後用力吞一口口水,往往這時候不是譚麗娘就是陶陶心裏不忍了,然後就準許她吃一點。呦呦達到了目的,也不裝可憐了,喜笑顏開地吃起來。
☆、第三十五章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在今天的三更中的任意一章留言評論,有紅包哦。
稍後奉上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第一天很快過去, 晚上吃飯的時候呦呦習慣性地擺了五隻碗, 等到人都坐下來吃飯的時候才想起來,懷宇不在家。呦呦苦笑一下, 把碗筷收起來。
懷瑾看了沒急著吃飯,先歎一口氣,“也不知道哥哥今晚吃什麽。”
陶陶被他小大人似的樣子逗笑, 知道他這是想念懷宇了。也難怪, 平時兄弟倆無論是上學還是在家總是在一起,懷宇不在家他一個人沒意思了。陶陶摸摸他的頭權作安慰,轉頭看向譚麗娘, “弟弟他們應該已經住店了吧。”
譚麗娘往外看了看天色,“差不多了吧,應該已經安頓下來了。”
不過實際上,花易岩的馬車此刻正在官道上疾馳, 以期能在天黑前趕到下個縣城住店休息。
從譚家出來後,花易岩本來像往常一樣打算直接走去往府城的官道,懷宇卻突然撩開簾子同他說先去一趟縣衙。
“去縣衙?去縣衙做什麽?”花易岩不明白一個十一歲的男孩子有什麽事要去縣衙。
懷宇默不作聲, 明顯是不打算同花易岩說。花易岩知道他心裏有心結,幹脆也不多問, 趕著車就往縣衙去了。
到了縣衙,張誌林在車上等著, 花易岩帶著懷宇去找了知縣。知縣一聽說花易岩帶著懷宇來了,立刻出來接見。別看從輩分上說知縣長了花易岩一輩,但是花易岩官職比他大呀。要不是花易岩叮囑說不讓告訴麗娘, 他恐怕要隔三差五去家裏見人了。
閑聊了一盞茶的時間也不見花易岩說明來意,知縣隻能硬著頭皮率先問起他們這次的來是做什麽。
問到這個,花易岩也很無語,隻好轉頭看向下首的懷宇。懷宇從椅子上站起來,對著知縣行禮,緊張地吞了口口水,鎮定了一會兒才說出他的來意,“想把戶籍上的名字改一改,”懷宇的目光不自覺地飄向花易岩,“改成譚懷宇。”
花易岩要娶麗娘侄女這件事知縣是知道的,聽到懷宇要改名字,他原以為要改姓花,沒想到竟然改姓譚。知縣不由得也看向花易岩,想從他臉上得到些其他信息。
聽到懷宇的話,花易岩本身也是一愣,他倒不是在意姓花還是姓譚,他是對懷宇這種想法的不可思議,以及,“你這種想法跟你娘說過嗎?”
懷宇沒想到花易岩提到娘親,微微一愣,然後搖頭。
花易岩想了想,轉頭看向知縣,“我想同懷宇單獨說幾句話,您看……”
知縣點點頭,立刻帶著人避到後堂去了。
等到知縣離開,花易岩一直沉默著,很久沒有說話。懷宇明顯地能感覺到,他在生氣。他想解釋一下自己的行為,卻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
“你都沒有同你娘商量過,就這樣自作主張,不怕傷她的心嗎?還是說你是覺得,你娘要再嫁於我,你不願改姓花才這樣做的嗎?”花易岩想著懷宇在怎麽樣也是個小孩子,因此極力壓抑著怒氣,然而他畢竟做了十多年的上位者,不怒自威的嚴厲無意間顯露出來。
“不是,沒有!”懷宇連連擺手,有點語無倫次,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我有仔細想過,既然他不要我了,那我也不比再與他有牽連。他現在已經是駙馬了,以後還會有自己的兒子。”
花易岩想了想明白了,誰說懷宇粗枝大葉心思粗糙,恰恰相反,他是個心思細膩重感情的男孩子。正是因為重感情,對陳士梅的感情深厚,所以在陳士梅背叛了家庭拋妻棄子後,對陳士梅的厭惡憎恨之情就越發濃重。
花易岩雖然能理解懷宇的心情,但還是決定把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給他說明白,“你可想明白了,你如果還姓陳,就是陳駙馬的長子,探花郎的兒子,這對你以後的科考之路有著百般利益。若是改了姓,別說姓譚,就是姓花,我一個辭了官的武將也幫不上你什麽忙。”
“你果然是做過官的!北境之戰的虎賁將軍是不是就是你?”懷宇突然瞪起了眼睛,好奇地發問。
花易岩哭笑不得,“說正事呢,那個以後再說。我就問你你下定決心了?”
懷宇堅定地點頭,“科考之事本就應該憑借自己的能力,不可弄虛作假,也不必借別人之力。我是我娘的兒子,我應該和我娘一個姓。再說,他當初本來就是入贅譚家的!”懷宇有理有據。
花易岩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讓他去把知縣找進來。等到知縣進來後,花易岩將懷宇的話一說,知縣也明白了他的心思,歎著氣讓人去改了懷宇的戶籍,“秋闈的名姓早已經報上去了,這樣,你拿著戶籍,我再寫封信給主考官,讓他登記一下就好了。”
花易岩帶著懷宇對知縣道了謝,這才離開重新上路。走到衙門口的時候,花易岩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讓懷宇去車上等他,他又迴去了。
花易岩走迴去找到知縣,跟他打聽“陳駙馬的戶籍”之事,知縣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告訴他之前公主府的總管太監陳公公都處理好了絕對沒有問題,花易岩這才告辭放心離開。
因為在衙門耽擱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因此花易岩帶著懷宇和張誌林在鄰縣投宿住店的時間也比譚麗娘預測的晚了許久。
趕了一天的路,兩個孩子都十分困乏,連晚飯都是草草吃了一點就上樓睡覺去了。花易岩跟客棧要了一間上房,房中有兩張床鋪,兩個孩子睡了一張大床,自己睡了對麵那張本來是給小廝仆人準備的小窄床。
再說迴譚家這裏,懷宇不在家,懷瑾也不願意一個人睡,吃完飯磨蹭著在東屋不願意離開。譚麗娘心疼小兒子,幹脆就留他在東屋睡下,小家夥才六歲,六歲生日還沒過,白天玩累了晚上還尿炕呢,不用遵守什麽“男女不同席”。
臨睡前懷瑾再一次提到“哥哥不知睡了沒有”,讓呦呦煩的閉上眼翻了個身。這沒有電話和網絡的該死的古代喲,通信如此艱難。
從懷宇他們離開,到秋闈結束歸來,這中間最少要十天,一家人不可能什麽都不幹。就算再掛心趕考的孩子,日子還是要過的。
懷宇離開的第二天,懷瑾還是去上學了,背著剛好到臀部的書包,啪嗒啪嗒地出了門,手裏還牽著隔壁的張家的小豆丁張誌林的弟弟張誌由。
兩家母親送走了兩個孩子,一起走迴譚家的院子。譚麗娘終於想起來院子裏被雨澆塌的東廂房了。她之前同花易岩商議過,不打算修補了,幹脆拆掉重新蓋。不過,重新蓋之前得先找人把這堆泥土和石頭瓦塊清出去。
院子裏人來人往,土灰揚塵一大片,呦呦覺得吵又覺得髒,於是帶著陶陶提前躲到了隔壁花家的院子。等到譚家院子開工的時候,好熱鬧的呦呦還是忍不住趴在牆頭上看,同時感歎著幸虧上次下雨塌牆後就把房子裏的東西都搬出來了,不然這迴肯定要砸個粉碎。
說起來,要不是上次下雨之後譚麗娘帶著她和陶陶清理東廂房,呦呦也不知道東廂房裏又那麽多寶貝。各種前朝的書畫珍本,古玩玉器,甚至還有一座和呦呦一般高的青銅鼎,簡直就是一座小型藏寶庫。而這些寶貝就那麽暴露在東廂房的空氣中,既沒有盒子也沒有包裝,如果不是譚麗娘一一說明,她都不知道這些東西價值幾何。
難怪譚麗娘將譚家的生活水平隻維持在溫飽線上,還是通過典當她的首飾和一些常見的書本,這分明就是在“裝窮”啊。還是那句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樣的寶貝隨便一件都奪人眼球,如果被人知道這一家一大四小孤兒寡母藏著著這麽多寶貝,嘖嘖,不敢想象會招來多少災事。
現在,那些寶貝都在譚家西屋的書架後頭藏著。譚麗娘叮囑再叮囑,要四個孩子守口如瓶,不可以讓家人以外的人知道這件事。
工人們分成了兩組,一組從廢墟堆中挑出還能用的完整的磚瓦石塊留下來壘好以便下次使用,另外一組又分兩小隊,一隊用鐵鍬鏟土,一隊推著獨輪小車,將一車車的沙土清出院子。
呦呦趴在牆頭上看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麽意思,就從牆上下來了。
陶陶正坐在屋簷下看書,絲毫不被隔壁院子的喧鬧影響。陶陶越長大,同譚麗娘相像的地方就越來越明顯,在譚麗娘的影響教育下,慢慢長成了動靜皆宜的婉約女子,一顰一笑間,不經意流轉著少女的嬌俏。
譚麗娘從前年就開始發愁。這幾年陶陶雖然出門少了,但是她長得好看這件事早很多年就被街坊四鄰熟知了。這一兩年也有不少人上門來說媒。譚麗娘不是嫌人家讀書不夠好就是嫌人家長的差,讀書好長得也不錯的,家裏貧困欠下了一大筆債。
總之就是,各種不合適。
陶陶倒是無所謂,自在看書自在做事。最開始說到親事的時候還會臉紅,後來幹脆臉紅都沒有,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甚至還同譚麗娘一起挑揀。
對她這個樣子,呦呦是又發愁又欣賞。發愁是因為古代女子可不像現代那麽自由自在,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種花家,女子過了適齡年紀仍然獨身都會被人說說點點,何況這被封建思想禁錮的古代?又不能像上一世似的,用一句“關你屁事”懟迴去。
說欣賞,是因為陶陶這種心態實在太難得,不患得患失從從容容地麵對任何一件與自己與家人相關的事情,這種心態,即便是有著現代靈魂的呦呦也很難做到。
或許是呦呦的注視太過熱烈長久,陶陶很快就抬起頭來,看向呦呦,“你一直盯著我做什麽?”
呦呦從牆邊走到屋簷下,左右看了看沒有找到第二把椅子,幹脆一撩裙子在陶陶旁邊蹲了下來,仰著頭問她,“姐姐,你到底想要找一個什麽樣的夫君呢?”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正在看書的陶陶感受到呦呦的目光, 問她做什麽一直盯著自己看。
呦呦在她身邊蹲下來, 問出自己心裏的疑問,“姐姐你想要找什麽樣的夫君?”
陶陶沒有立刻迴答呦呦的問題, 而是把她拉起來,將自己的椅子讓出一半來讓她坐下,“又蹲在地上, 小心被娘看到又要嘮叨你。”
呦呦這才發現, 陶陶坐得椅子要比自家的寬多了。她站起來在椅子上坐下,又把剛才的問題重複了一遍,睜大著眼睛等待陶陶的答案。
陶陶找了一張書簽夾在正在看的這頁, 然後把書合起來放到一旁的小幾上,又提起茶壺給姐妹兩人各自倒一杯水,才迴答呦呦的問題,“我也不知道。”
這算什麽答案嘛!呦呦嘟著嘴不滿意。
陶陶知道她對著這個答案不滿意, 喝了一口茶水後,才慢慢解釋,“我是真不知道。娘說的那些我也很讚同, 但也不是必須,長得好看不好看的, 隻要不醜就行。是不是讀書人也無所謂,但是得有一技之長, 能養家養得起我和孩子們。至於其他的都無所謂。”
“怎麽能無所謂呢?總得有個標準吧,比如長相這個,是喜歡方臉啊還是喜歡圓臉, 身材這個高矮胖瘦啊,不不不,胖這個就算了,矮也不行。不一定非要讀書人?那士農工商,地主?不要吧,工匠?應該會有手藝,商人呢?商人重利輕別離,還是算了。其他的呢?上麵那些都不是必須的,那總得有一樣必須的吧?”
陶陶被呦呦這一段話說的笑了起來,用自己的肩膀撞了一下呦呦的,“我說,我都不急你急什麽呢?難道說,你盼著我趕緊出門子好給你說親?”
“別鬧!”呦呦完全不在乎陶陶的打趣,假裝板著臉,“嚴肅點,說正事呢!”
“好好,說正事。要是一定說一個必須有的條件,那就是平等和尊重吧。”陶陶目光落在地麵的一處磚縫。
啊?這下輪到呦呦吃驚了。她從來沒想過陶陶居然會把平等和尊重作為婚姻中衡量另一半的標準。這下可難辦了,這兩個標準別說在直男癌和大男子主義遍地的古代,即便是在現代,誰也不敢保證對方就是這樣的人吧?
“你看,”陶陶笑了一下,攤手,“你也覺得很難吧。”
是很難。呦呦看一眼陶陶攤開的手心,陶陶的手說不上“指若削蔥根”,也是修長圓潤的,指尖還有著薄薄的繭子,是做繡活時捏繡花針磨出來的。
呦呦伸手握住陶陶的手指,安慰她,“別著急,一定會遇到的。”實際上,這句話說出來呦呦自己都不相信。
陶陶用另外一隻手覆上呦呦的,對她笑一笑,“娘有沒有跟你說?她說等她和花叔叔成親後,就將你寫上花家的族譜,這樣一來花家也算後繼有人,等你再大一些,就給你招贅,找個小女婿天天聽你的話。”最後一句在打趣呦呦
譚麗娘沒有跟呦呦說過,倒是花易岩曾經表示過這樣的意願。呦呦想了想,對陶陶說:“姐姐,要不你也招贅吧!娘和花叔叔肯定樂意的!我無所謂。”
呦呦是真的覺得無所謂,她覺得,以自己在新世紀錘煉過的胸襟應該能接受古代的不平等,但是陶陶不一樣,陶陶又這樣的想法,她就一定要幫陶陶實現。
“傻丫頭,這種事有什麽好讓的呀!”陶陶沒想到呦呦會有這種想法,樂得不行,她用手指點點呦呦的額頭,“你以為招贅就好啊!願意做上門女婿的,要麽是家中不如意娶不起妻要麽是唯唯諾諾擔不起事,就算一時迫不得已入贅了,等以後有了機會發達……”
陶陶沒有再說下去,因為姐妹倆都懂。若是遇到一個陳士梅那樣的,招贅還不如嫁人。
“做女人,怎麽就那麽難呢?”呦呦忍不住感慨。
“是啊,太難了。”陶陶附和著。
等到中午時分,譚麗娘過來找兩個人迴家吃飯。姐妹兩人攜手迴家,一進院子,立即感覺不同,廢墟被清除出去,露出青石板地麵。地麵上三麵牆的痕跡還清晰可見。清理出來的還能管用的磚瓦石塊堆積在牆角。整個院子都豁然開朗了。
午飯過後呦呦難得的起了睡意,在西屋的炕上睡著了,如果不是陶陶怕她晚上睡不著叫醒了她,大有睡到天黑都不醒的架勢。
“你看你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再這樣下去要變小豬了。”陶陶把呦呦拉起來,一手扶著她的肩膀,一手拿一塊濕帕子給她擦臉。
呦呦閉著眼睛享受著陶陶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服務,等到她擦完了才睜開眼,“我知道你嫉妒我幹吃不胖,哈哈哈哈!”呦呦做出仰天長嘯的樣子。
說來也奇怪,同一個爹媽的兩姐妹,一個幹吃不胖好幾年了才養起一點兒嬰兒肥結果一場病又迴到原點,另外一個呢,吃的不多還長肉屬於喝涼水都胖的那種。
陶陶被呦呦的話和笑氣到,將手裏的帕子往她手裏一塞,下炕穿鞋走了,“自己把帕子投出來!”
呦呦哈哈哈笑著對陶陶做鬼臉。
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二,一大早譚家還沒吃完早飯隔壁的張嬸就過來了,也不說什麽事,就坐在譚家的椅子上看她們吃飯,譚麗娘請她再吃一點她也不答應。
最後還是呦呦想起來的,今天十二了,不止懷宇進科場了,張家的誌林也進了。張嬸這怕是緊張得在家呆不住,所以過來想找譚麗娘說說話。哪知道譚家人從大到小都想平常人一樣一點也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