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之前播送一條通知。
本文將於後天,6月8日周四入v,入v當天更新萬字,所以明天就不更啦,我要去存稿。v後盡量日更,歡迎大家閱讀,請支持正版,拒絕盜文,謝謝大家!【鞠躬】
第三十三章
呦呦給花易岩通風報信完就又翻牆迴去了。一方麵是不想被譚麗娘罵“挺大的女孩子又翻牆成何體統”,另一方麵是不想看到倆人相處的情形,畢竟她不知道接下來是閃瞎眼的虐狗情節還是發好人卡的尷尬情節。
從牆上跳迴院子,呦呦就躲到西屋去看書了。她在炕沿上倚著一隻靠枕半歪著身子,手裏拿著一本話本子,身邊的炕桌上還有一碟花生米和一碟杏脯。
她看起來很悠閑自在,實際上根本不是。一頁書沒看進去不說,手裏往碟子裏摸花生米時也心不在焉地把花生米撒滿了一桌子。
也不知道隔壁怎麽樣了。是表白成功了還是被婉拒徹底沒戲了?要是這樣賣慘都博不到同情的話,那大概真的就沒戲了,她也幹脆歇了那份心好了。
也不知道多久,院子裏終於響起了譚麗娘的腳步。呦呦立刻放下手裏的書從炕上跳下來跑出去。跑到屋門口的時候又停下來了。
不行,不能表現的太過於熱切太明顯,那樣容易露餡,要淡定蛋腚。想到此處,呦呦又坐了迴去,把書拿起來假裝看的入迷根本不知道有人迴來了。
譚麗娘進了正房後先去了東屋。撩開門簾就看到東屋炕上陶陶正低頭做繡活,是一件懷宇的棉袍,繡了合時宜的青鬆傲雪。陶陶聽到聲音抬起頭來,露出一個溫婉和煦的笑,“娘迴來了。”
譚麗娘應了一聲,叮囑她不要太累了,繡一會兒就歇歇,然後放下門簾轉身向西屋走去。撩開門簾就看到呦呦正倚在靠枕上看書,仿佛並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到來。譚麗娘搖搖頭,笑著離去,才走了半步就又迴來了,她半撩著簾子勾了勾嘴角,“書拿反了。”
呦呦低下頭看了一眼書上的字,哀歎一聲閉上眼,我的娘啊,要不要目光這麽犀利?不過,好像語氣挺輕快的,那是不是事成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譚家的餐桌上變著花樣地出現燉雞燉魚燉排骨,美名其曰:懷宇準備考試辛苦了要補一補,實際上,哼哼,懷宇就算是半大小子,一頓也就吃一隻雞腿,譚家一大四小也就吃掉半隻雞,剩下的都送到隔壁花家了。
真是有了夫君忘了孩子!呦呦握著雞腿咬下一口來,恨恨地想。
如果被陶陶知道了她這種想法,一定會扯著她的耳朵質問:這難道不是你一直所想的嗎?!
自從哄好了譚麗娘,花易岩的腿隻綁了兩天的木板就拆了下來,等到了八月初一的時候,已經可以在平地上自由行走了。
初三那天,花易岩想起來麗娘妹妹跟他說過的讓他找時間去見一次她的表姑,當時說的時候他還不太懂,沒過一會兒就明白了,立刻喜笑顏開起來。
初三的早上,花易岩將那輛修好的平頂車套在馬鞍上,趕著出了門,在經過譚家大門口的時候停了一下。正在做飯的譚麗娘擦擦手,拿著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布包走出去了。正在洗臉的呦呦和陶陶對視一眼,各自在彼此的眼中看到笑意。
不知道譚麗娘和花易岩說了些什麽,直到呦呦和陶陶洗完臉梳完了頭還沒迴來。呦呦在堂屋門口看著,猶豫著要不要過去當一迴電燈泡,不對,當一迴蠟燭?
正在猶豫間,就看到花易岩對她招手。呦呦毫不猶豫地跑過去,停在譚麗娘身後,一雙大眼睛滴溜溜地花壇兩人之間來迴看。花易岩被她這副鬼機靈的樣子逗笑,伸出手蓋在她的頭上,“呦呦想吃什麽,叔叔去縣城給你買迴來。”
“花叔叔要去縣城啊,什麽時候迴來?”呦呦仰起頭問。在得知他過了晌午就迴來的時候,呦呦說了一句“你等一下”,就轉身跑迴屋去了,留下兩個目瞪口呆的大人。
“這個孩子,這麽大了一直瘋瘋癲癲的可怎麽辦?”過了一會兒,譚麗娘才開口說道。
“怕什麽!不是說了以後讓她招婿!”花易岩安慰她,“再說,女孩子這樣挺好的,舒朗大氣。”
譚麗娘剛想反駁他這樣不對,就聽到呦呦從裏麵跑出來的腳步。呦呦手裏舉著一張紙遞到花易岩麵前,“叔叔,我要買的東西都在這上麵了,你到時候照著買就行了。”
花易岩接過紙來看一樣,泛黃的草紙上列了一串的文字,從紙筆書本到米麵調料幾樣藥材,甚至還有醬肘子醬包子,什麽都有。讓花易岩驚奇的是,呦呦的字寫的相當不錯,這麽小的孩子能寫這麽好的字的,他知道的就隻有安國公家的蕭小公子了,現在呦呦是第二個。
花易岩剛想誇一下呦呦字寫的很好,眼前就被遞上來一個東西,“還有這個!”呦呦手裏舉著她的小荷包,“醬肘子和醬包子是我和弟弟要吃的,錢我們倆自己出!剩下的,”呦呦轉轉眼睛,“你找我娘要!”說完對著兩人做了一個鬼臉,跑了。
譚麗娘無奈地歎氣,“我是管不了了。”
倒是花易岩笑得挺舒心,他把紙張上的墨跡吹幹,朝譚麗娘伸出手,“給錢吧,當家的。”被譚麗娘在手心上拍了一巴掌,又瞪了一眼。
等送走了花易岩,譚麗娘迴到屋裏的時候,四個孩子都在各自的位子上坐著,隻等她迴來就可以開飯了。譚麗娘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怕孩子們有什麽想法,一頓飯下來,不止知道內情的呦呦和陶陶,就連懷宇和懷瑾都沒有異樣,仿佛就應該這樣似的。譚麗娘一時間感慨萬千,孩子們都長大了啊。
花易岩下午如期歸來,除了呦呦紙條上列的那些東西,還格外帶了其他的,比如送給懷宇的一塊墨條送個懷瑾的一個鍍金九連環送給陶陶的一束二十四色淮揚絲線和送給呦呦的一本名為《天行俠》的話本。
買這些東西的時候,花易岩一直在暗自嘀咕:京城的將軍府裏有一套刻著梅蘭竹菊的百年徽墨,還有一個番邦進貢來的可以轉的七彩“魔方”,改天讓長生取了來,這個絲線也不夠好,改天請福賢王去內務府要一套,這個話本子我在軍中看過,還挺有意思,就是紙張太差了,字印的也不夠清楚……
待花易岩把給孩子們的東西都分發出去,趁著他們在各自顯擺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悄悄塞了一個布包到正在擺碗布筷的譚麗娘手裏,“也有你的。這個不夠好,下迴送你更好的。”
晚飯除了呦呦要的醬肘子和醬包子,花易岩還買了兩條魚,一條放在水裏養了起來,一條讓譚麗娘紅燒做了晚餐。這是第二次六個人一起吃飯,相比與上一次的不歡而散,這頓飯吃的算是十分美滿。
飯後,花易岩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等到事情都做完了,坐在院子裏同譚麗娘和懷宇商議去府城趕考的事情。呦呦跟著陶陶雖然說不上話,但也搬了小板凳坐在一旁聽著。
“我問過表姑父了,”花易岩進入角色十分快,現在連知縣都不叫了,直接改口叫表姑父,“他說今年櫟陽縣今年報考童生試的人少,才十二個,別的縣人多,整個北陽府有一百五六十人吧。”
花易岩看向坐在對麵的懷宇,麵容嚴肅正經,“我把你的文章給知縣看過了,考中秀才應該沒問題,就是排名可能沒那麽靠前,你的文章還是不夠犀利,這屆主考官喜歡大開大合的路子,我也不懂,你自己琢磨一下。”
懷宇聽了點頭應是。
花易岩又轉頭看向譚麗娘,神情緩和了些,“表姑父說今年人少縣裏不派人帶隊,我想著家裏有馬車,幹脆我跟著去吧,八月十二考試,初十啟程,你收拾收拾,初八那天去譚叔墳上磕個頭求個吉利。”
呦呦在一旁聽著,覺得這樣安排十分合理,不過,“初十去會不會太晚了,到府城都晚上了吧?適應環境休息一下就考試了,根本沒有時間溫書,再說,也得和其他人交流一下,博眾所長吧。我看不如初八上墳初九就走。”呦呦根據自己前世高考的經驗,提出建議。
花易岩從來沒有經過科舉考試,並不知道裏麵有這麽多門道,一時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他看向譚麗娘,等她發話。
譚麗娘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家裏上一次有人科考,還是五六年前,陳士梅每次趕考都是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就走了,說法和呦呦的差不多。今年事情多,她竟然給忘了。
譚麗娘在心裏算了算,最後拍板,“初六去上墳,初七去府城,你們慢點走不要趕,到了之後好好休息一天,畢竟水土不同。剩下幾天和同年來往交流,如果有誌趣相投的就多來往,再四處走走散散心,也不必一直關在屋子裏看書。”譚麗娘拉著懷宇的手叮囑著。
呦呦眼看著譚麗娘要嘮叨個不停,趕忙打斷她,“娘這個想法好,時間寬裕一些好。”
陶陶也點頭,“時間寬鬆就不用著急,不然一著急就容易出錯。”
懷宇跟著點頭,“唯穩不變。”
逗得呦呦捏著他的嬰兒肥小臉,調笑他,“對,你說的真對。”
花易岩看看關於懷宇考試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就轉移了話題,“我和你們母親,還有件事要說。”花易岩轉頭看一眼譚麗娘,握上她放在膝蓋上的手。
譚麗娘知道他要說什麽,卻不想現在就說,她瞪了一眼花易岩,一邊往外掙著手一邊說:“沒事,沒什麽說的,你們都迴去休息吧。”
花易岩手下用力,譚麗娘自然掙脫不開,“你們母親不好意思,那就我來說。我和你娘自小青梅竹馬,以前因為某些原因陰差陽錯地錯過這麽多年,現在兩個人重新遇到又都沒有伴侶,我想娶她。”花易岩說著轉頭看向譚麗娘,眼中深情流露。
譚麗娘阻止不了花易岩,幹脆低下頭,借著漸暗的天色掩飾紅起來的臉色,同時用緊張的心情等待孩子們的答案和迴應。
四個孩子早就對兩人的事情看得明白。呦呦就不用說了,她是極力促成這件事的關鍵。陶陶自從那天呦呦說了句“三十年,太可怕了”,一下子就想開了,因此也很樂見其成。懷瑾還小,當初陳士梅“病逝”的時候他更小,什麽都不懂,稍微大一點懂事後也就習慣了,現在有了別人都有自己曾經沒有的“父親”,他很是開心興奮。
而懷宇,沒有十分讚同也沒有提出反對。他知道,他的生父背叛了家人,而他的母親,需要一個人來倚靠。
☆、第三十四章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來啦,熬了整晚,萬字總算寫出了了。
第三十四章
雖然已經成過一次親, 甚至還有了四個孩子, 可是被人當著孩子的麵說“我想娶她”,譚麗娘依然羞紅了臉, 臉紅的同時還不忘緊張地觀察四個孩子的反應。
四個孩子互相看了看,最後推舉呦呦為代表,問花易岩, “那你快點去找媒婆來說親呀!”
小懷瑾跟著點頭, “三媒六聘一個都不能少!”還一邊掰著手指頭給他數小定要用什麽大定要用什麽。陶陶和懷宇不說話,但是點著頭,表示:一個都不能少。
譚麗娘看到孩子們的反應, 心中提著的石頭放下來,嗔道:“別胡說,再嫁哪有那麽多講究。”
“不!必須講究,不能將就。”沒等孩子們說話, 花易岩就已經出言反對了,“我要風風光光地把你娶進門。”
兩人雙手還交握在一起,四目相對, 都在彼此眼中看到各自的感情。
呦呦在一旁看著,偷偷捂嘴笑, 然後拉起懷瑾帶著陶陶和懷宇,悄悄離開迴屋去, 將空間留給兩個大人。
到了八月初六一大早,譚家人早早穿戴整齊收拾好要用的東西坐上花易岩的馬車,去到譚家祖墳所在的山上。雖然還不到仲秋, 但是早晚的天氣已經涼了下來,譚麗娘怕幾個孩子著涼生病,特意叮囑他們帶上披風。
到了山上,果然要比山下冷很多,此時呦呦才慶幸自己聽話帶上了披風,否則就要和逞強的懷瑾一樣,在山風中瑟瑟發抖了。
三跪三拜完畢,譚麗娘帶著陶陶和呦呦懷瑾先站了起來,呦呦把懷瑾拉進自己的披風中裹住他,看懷宇再次雙膝跪地,對著譚耀祖的墓碑祈禱:“孫兒不日將啟程參加院試,願祖父的在天之靈能保佑孫兒。”
等到都祭拜完離開,下山的路走到一半的時候,譚麗娘突然拉住懷宇的手,遲疑了一下問他,“你要不要去跟他說一聲?”
懷宇順著譚麗娘所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座孤墳立在幾十步之外。那是陳士梅的“墳墓”,裏麵沒有棺木,隻有一個裝著灶灰的骨灰壇子和幾件衣服。
懷宇立著看了一會兒搖搖頭,“不去了,他又沒真死。”說完率先朝山下走去。譚麗娘歎氣,兒子大了,有話都不願意同娘說了。
初六上完墳,譚麗娘沒讓花易岩直接趕車迴家,而是去了城裏最大的酒樓同福樓。
“趁著給懷宇踐行的機會,帶你們幾個小饞貓解解饞。”譚麗娘如是說,目光同時落在呦呦的身上。
呦呦:我沒看見我沒看見我沒看見……
進了同福樓,譚麗娘沒用小二領徑直朝樓上走去,在一個靠窗子的桌邊坐下來,指著牆上掛著的一溜水牌對孩子們說:“點菜吧,今天娘請你們吃大餐。”
花易岩在一旁逗趣,“挑貴的點,你們娘好不容易大方一迴。”然後以一種懷念的姿態半吐槽地說:“我記得有一次你娘跟我打賭賭輸了,說好了請我吃同福樓的烤肉,最後用一盤炒土豆絲糊弄了我。”
“那不是你上火燒的滿嘴都是泡,我哪還敢給你吃烤肉。”譚麗娘反駁著,“要是被你娘知道,更加不待見我了!”
呦呦坐在旁邊聽著他們兩人一來一往地鬥嘴,一手放在桌上支著下頜一隻手攏著一杯茶,眼睛盯著窗外來來往往的人群。
懷宇和陶陶還好,小時候都曾經被陳士梅帶著進過酒樓,雖然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是並不覺得新鮮。而呦呦雖然不知道這具身體的小時候來沒來過,但是上一世的種花家,各種大酒店小飯館也是沒少去的,因此也很的淡定。
隻有懷瑾,看什麽都十分新奇。先摸摸身子底下的椅子,又摸摸桌沿上刻著的花紋;看完雕花的窗棱,目光又移到了牆上寫著菜譜的水牌。
到底是小孩子,對著吃及和吃有關的一切都有著極大的興趣,他想去牆邊仔細觀察水牌,自己又不敢去,最後就拽上了呦呦。
恰好呦呦不想再聽譚麗娘和花易岩翻舊賬,就陪著懷瑾過去了。過了一會兒,陶陶和懷宇也過來了。想來都是和呦呦一樣的心情吧。
同福樓作為全櫟陽最大的酒樓,自然有些與眾不同的菜色,而且這些菜色都有著很好聽的名字。“步步登高”,端上來發現原來是竹筍炒排骨,“花好月圓”是蝦仁炒雞蛋,除了這兩個,譚麗娘又做主點了一道杏仁佛手一道合意病,最後自然少不了花易岩口中的烤肉。
吃過這一頓踐行飯,從縣裏迴到家中時,天色已經不早,譚麗娘帶著陶陶給懷宇收拾著行李,進考場時已經算是中秋,考寮裏整日不見陽光更冷,因此帶上了前幾天才做好的夾棉長袍。
吃食的話譚麗娘本想依照陳士梅那個時候帶些炒麵粉或者油茶麵,但是呦呦覺得太幹,吃下去肯定不舒服,於是她苦思冥想了三天,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麵粉、白糖、雞蛋和在一起,然後揪成拇指度大小的小球放在油鍋裏炒,炒到表麵金黃就行了。
這樣一粒粒的小東西既不用擔心被考官懷疑作弊,又因為沾了油有了熱量,隨時都可以吃,簡直方便至極。
譚麗娘聽了後嚐試了一次,果然比幹粉好得多,不住地誇獎呦呦聰明能幹,懷宇甚至還對她行禮表示感謝。
呦呦紅著臉連連擺手表示不用。陶陶站在一旁打趣她居然還知道謙虛了,呦呦的臉更紅了,她實在是受之有愧啊,可是她總不能說這是來源於千百年後旺仔小饅頭的做法,隻是因為沒有烤箱,改版成了用油炒的。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懷宇提著兩個包袱和早已經約好的隔壁的張誌林一起上了花易岩的馬車。譚麗娘和張嬸一人守著一個車窗,對著裏麵的懷宇和張誌林殷殷叮囑。
而花易岩和張大壯則站在車前無奈地看著兩個母親將說過很多遍的話車軲轆般又說了很多遍,直到花易岩出聲提醒她們再不走就來不及住店了,兩位母親這才退開。
“這是誌林頭一迴自己出遠門呢。”張嬸拿著帕子擦了一下眼睛,戀戀不舍。
“誰說不是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顧好自己。”譚麗娘附和著,看著馬車越走越遠,也忍不住紅了眼圈。
“哎呀,要不就說你們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張大壯並沒有兩位母親這般離愁別緒,“兩個孩子是出去考試掙功名去了,將來中秀才中舉人中進士,你們就是秀才娘舉人娘進士娘,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說完甩著袖子迴了自己家。
“啐!”張嬸被張大壯的話氣得對著他後背啐了一口,“就會嘴上說,昨天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可不是我!”
譚麗娘看這對夫妻倆鬥嘴,覺得好笑,忍不住笑出聲來。
張嬸迴過頭看她,自己覺得也挺沒意思的,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麗娘妹妹你別見怪,你說養這麽大的兒子從來沒離開過身邊,哪能放心?”
“是。”譚麗娘也點頭,“兒行千裏母擔憂,怎麽可能一點都不擔心。就是不知道孩子們能不能想到咱麽這份兒心。”
呦呦站在門口聽兩位母親要開始了育兒經,連忙撤離,就怕一會兒話題扯到自己身上來。卻不知道她才一走開,張嬸就立刻改變了話題,問起譚麗娘她和花易岩的親事來了。
懷宇不在家,懷瑾一個人沒意思不想去學堂,呦呦也沒有勉強他,讓他自己在家裏溫書習字,而她則再一旁一邊看書一邊監工。
本文將於後天,6月8日周四入v,入v當天更新萬字,所以明天就不更啦,我要去存稿。v後盡量日更,歡迎大家閱讀,請支持正版,拒絕盜文,謝謝大家!【鞠躬】
第三十三章
呦呦給花易岩通風報信完就又翻牆迴去了。一方麵是不想被譚麗娘罵“挺大的女孩子又翻牆成何體統”,另一方麵是不想看到倆人相處的情形,畢竟她不知道接下來是閃瞎眼的虐狗情節還是發好人卡的尷尬情節。
從牆上跳迴院子,呦呦就躲到西屋去看書了。她在炕沿上倚著一隻靠枕半歪著身子,手裏拿著一本話本子,身邊的炕桌上還有一碟花生米和一碟杏脯。
她看起來很悠閑自在,實際上根本不是。一頁書沒看進去不說,手裏往碟子裏摸花生米時也心不在焉地把花生米撒滿了一桌子。
也不知道隔壁怎麽樣了。是表白成功了還是被婉拒徹底沒戲了?要是這樣賣慘都博不到同情的話,那大概真的就沒戲了,她也幹脆歇了那份心好了。
也不知道多久,院子裏終於響起了譚麗娘的腳步。呦呦立刻放下手裏的書從炕上跳下來跑出去。跑到屋門口的時候又停下來了。
不行,不能表現的太過於熱切太明顯,那樣容易露餡,要淡定蛋腚。想到此處,呦呦又坐了迴去,把書拿起來假裝看的入迷根本不知道有人迴來了。
譚麗娘進了正房後先去了東屋。撩開門簾就看到東屋炕上陶陶正低頭做繡活,是一件懷宇的棉袍,繡了合時宜的青鬆傲雪。陶陶聽到聲音抬起頭來,露出一個溫婉和煦的笑,“娘迴來了。”
譚麗娘應了一聲,叮囑她不要太累了,繡一會兒就歇歇,然後放下門簾轉身向西屋走去。撩開門簾就看到呦呦正倚在靠枕上看書,仿佛並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到來。譚麗娘搖搖頭,笑著離去,才走了半步就又迴來了,她半撩著簾子勾了勾嘴角,“書拿反了。”
呦呦低下頭看了一眼書上的字,哀歎一聲閉上眼,我的娘啊,要不要目光這麽犀利?不過,好像語氣挺輕快的,那是不是事成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譚家的餐桌上變著花樣地出現燉雞燉魚燉排骨,美名其曰:懷宇準備考試辛苦了要補一補,實際上,哼哼,懷宇就算是半大小子,一頓也就吃一隻雞腿,譚家一大四小也就吃掉半隻雞,剩下的都送到隔壁花家了。
真是有了夫君忘了孩子!呦呦握著雞腿咬下一口來,恨恨地想。
如果被陶陶知道了她這種想法,一定會扯著她的耳朵質問:這難道不是你一直所想的嗎?!
自從哄好了譚麗娘,花易岩的腿隻綁了兩天的木板就拆了下來,等到了八月初一的時候,已經可以在平地上自由行走了。
初三那天,花易岩想起來麗娘妹妹跟他說過的讓他找時間去見一次她的表姑,當時說的時候他還不太懂,沒過一會兒就明白了,立刻喜笑顏開起來。
初三的早上,花易岩將那輛修好的平頂車套在馬鞍上,趕著出了門,在經過譚家大門口的時候停了一下。正在做飯的譚麗娘擦擦手,拿著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布包走出去了。正在洗臉的呦呦和陶陶對視一眼,各自在彼此的眼中看到笑意。
不知道譚麗娘和花易岩說了些什麽,直到呦呦和陶陶洗完臉梳完了頭還沒迴來。呦呦在堂屋門口看著,猶豫著要不要過去當一迴電燈泡,不對,當一迴蠟燭?
正在猶豫間,就看到花易岩對她招手。呦呦毫不猶豫地跑過去,停在譚麗娘身後,一雙大眼睛滴溜溜地花壇兩人之間來迴看。花易岩被她這副鬼機靈的樣子逗笑,伸出手蓋在她的頭上,“呦呦想吃什麽,叔叔去縣城給你買迴來。”
“花叔叔要去縣城啊,什麽時候迴來?”呦呦仰起頭問。在得知他過了晌午就迴來的時候,呦呦說了一句“你等一下”,就轉身跑迴屋去了,留下兩個目瞪口呆的大人。
“這個孩子,這麽大了一直瘋瘋癲癲的可怎麽辦?”過了一會兒,譚麗娘才開口說道。
“怕什麽!不是說了以後讓她招婿!”花易岩安慰她,“再說,女孩子這樣挺好的,舒朗大氣。”
譚麗娘剛想反駁他這樣不對,就聽到呦呦從裏麵跑出來的腳步。呦呦手裏舉著一張紙遞到花易岩麵前,“叔叔,我要買的東西都在這上麵了,你到時候照著買就行了。”
花易岩接過紙來看一樣,泛黃的草紙上列了一串的文字,從紙筆書本到米麵調料幾樣藥材,甚至還有醬肘子醬包子,什麽都有。讓花易岩驚奇的是,呦呦的字寫的相當不錯,這麽小的孩子能寫這麽好的字的,他知道的就隻有安國公家的蕭小公子了,現在呦呦是第二個。
花易岩剛想誇一下呦呦字寫的很好,眼前就被遞上來一個東西,“還有這個!”呦呦手裏舉著她的小荷包,“醬肘子和醬包子是我和弟弟要吃的,錢我們倆自己出!剩下的,”呦呦轉轉眼睛,“你找我娘要!”說完對著兩人做了一個鬼臉,跑了。
譚麗娘無奈地歎氣,“我是管不了了。”
倒是花易岩笑得挺舒心,他把紙張上的墨跡吹幹,朝譚麗娘伸出手,“給錢吧,當家的。”被譚麗娘在手心上拍了一巴掌,又瞪了一眼。
等送走了花易岩,譚麗娘迴到屋裏的時候,四個孩子都在各自的位子上坐著,隻等她迴來就可以開飯了。譚麗娘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怕孩子們有什麽想法,一頓飯下來,不止知道內情的呦呦和陶陶,就連懷宇和懷瑾都沒有異樣,仿佛就應該這樣似的。譚麗娘一時間感慨萬千,孩子們都長大了啊。
花易岩下午如期歸來,除了呦呦紙條上列的那些東西,還格外帶了其他的,比如送給懷宇的一塊墨條送個懷瑾的一個鍍金九連環送給陶陶的一束二十四色淮揚絲線和送給呦呦的一本名為《天行俠》的話本。
買這些東西的時候,花易岩一直在暗自嘀咕:京城的將軍府裏有一套刻著梅蘭竹菊的百年徽墨,還有一個番邦進貢來的可以轉的七彩“魔方”,改天讓長生取了來,這個絲線也不夠好,改天請福賢王去內務府要一套,這個話本子我在軍中看過,還挺有意思,就是紙張太差了,字印的也不夠清楚……
待花易岩把給孩子們的東西都分發出去,趁著他們在各自顯擺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悄悄塞了一個布包到正在擺碗布筷的譚麗娘手裏,“也有你的。這個不夠好,下迴送你更好的。”
晚飯除了呦呦要的醬肘子和醬包子,花易岩還買了兩條魚,一條放在水裏養了起來,一條讓譚麗娘紅燒做了晚餐。這是第二次六個人一起吃飯,相比與上一次的不歡而散,這頓飯吃的算是十分美滿。
飯後,花易岩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等到事情都做完了,坐在院子裏同譚麗娘和懷宇商議去府城趕考的事情。呦呦跟著陶陶雖然說不上話,但也搬了小板凳坐在一旁聽著。
“我問過表姑父了,”花易岩進入角色十分快,現在連知縣都不叫了,直接改口叫表姑父,“他說今年櫟陽縣今年報考童生試的人少,才十二個,別的縣人多,整個北陽府有一百五六十人吧。”
花易岩看向坐在對麵的懷宇,麵容嚴肅正經,“我把你的文章給知縣看過了,考中秀才應該沒問題,就是排名可能沒那麽靠前,你的文章還是不夠犀利,這屆主考官喜歡大開大合的路子,我也不懂,你自己琢磨一下。”
懷宇聽了點頭應是。
花易岩又轉頭看向譚麗娘,神情緩和了些,“表姑父說今年人少縣裏不派人帶隊,我想著家裏有馬車,幹脆我跟著去吧,八月十二考試,初十啟程,你收拾收拾,初八那天去譚叔墳上磕個頭求個吉利。”
呦呦在一旁聽著,覺得這樣安排十分合理,不過,“初十去會不會太晚了,到府城都晚上了吧?適應環境休息一下就考試了,根本沒有時間溫書,再說,也得和其他人交流一下,博眾所長吧。我看不如初八上墳初九就走。”呦呦根據自己前世高考的經驗,提出建議。
花易岩從來沒有經過科舉考試,並不知道裏麵有這麽多門道,一時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他看向譚麗娘,等她發話。
譚麗娘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家裏上一次有人科考,還是五六年前,陳士梅每次趕考都是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就走了,說法和呦呦的差不多。今年事情多,她竟然給忘了。
譚麗娘在心裏算了算,最後拍板,“初六去上墳,初七去府城,你們慢點走不要趕,到了之後好好休息一天,畢竟水土不同。剩下幾天和同年來往交流,如果有誌趣相投的就多來往,再四處走走散散心,也不必一直關在屋子裏看書。”譚麗娘拉著懷宇的手叮囑著。
呦呦眼看著譚麗娘要嘮叨個不停,趕忙打斷她,“娘這個想法好,時間寬裕一些好。”
陶陶也點頭,“時間寬鬆就不用著急,不然一著急就容易出錯。”
懷宇跟著點頭,“唯穩不變。”
逗得呦呦捏著他的嬰兒肥小臉,調笑他,“對,你說的真對。”
花易岩看看關於懷宇考試的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就轉移了話題,“我和你們母親,還有件事要說。”花易岩轉頭看一眼譚麗娘,握上她放在膝蓋上的手。
譚麗娘知道他要說什麽,卻不想現在就說,她瞪了一眼花易岩,一邊往外掙著手一邊說:“沒事,沒什麽說的,你們都迴去休息吧。”
花易岩手下用力,譚麗娘自然掙脫不開,“你們母親不好意思,那就我來說。我和你娘自小青梅竹馬,以前因為某些原因陰差陽錯地錯過這麽多年,現在兩個人重新遇到又都沒有伴侶,我想娶她。”花易岩說著轉頭看向譚麗娘,眼中深情流露。
譚麗娘阻止不了花易岩,幹脆低下頭,借著漸暗的天色掩飾紅起來的臉色,同時用緊張的心情等待孩子們的答案和迴應。
四個孩子早就對兩人的事情看得明白。呦呦就不用說了,她是極力促成這件事的關鍵。陶陶自從那天呦呦說了句“三十年,太可怕了”,一下子就想開了,因此也很樂見其成。懷瑾還小,當初陳士梅“病逝”的時候他更小,什麽都不懂,稍微大一點懂事後也就習慣了,現在有了別人都有自己曾經沒有的“父親”,他很是開心興奮。
而懷宇,沒有十分讚同也沒有提出反對。他知道,他的生父背叛了家人,而他的母親,需要一個人來倚靠。
☆、第三十四章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來啦,熬了整晚,萬字總算寫出了了。
第三十四章
雖然已經成過一次親, 甚至還有了四個孩子, 可是被人當著孩子的麵說“我想娶她”,譚麗娘依然羞紅了臉, 臉紅的同時還不忘緊張地觀察四個孩子的反應。
四個孩子互相看了看,最後推舉呦呦為代表,問花易岩, “那你快點去找媒婆來說親呀!”
小懷瑾跟著點頭, “三媒六聘一個都不能少!”還一邊掰著手指頭給他數小定要用什麽大定要用什麽。陶陶和懷宇不說話,但是點著頭,表示:一個都不能少。
譚麗娘看到孩子們的反應, 心中提著的石頭放下來,嗔道:“別胡說,再嫁哪有那麽多講究。”
“不!必須講究,不能將就。”沒等孩子們說話, 花易岩就已經出言反對了,“我要風風光光地把你娶進門。”
兩人雙手還交握在一起,四目相對, 都在彼此眼中看到各自的感情。
呦呦在一旁看著,偷偷捂嘴笑, 然後拉起懷瑾帶著陶陶和懷宇,悄悄離開迴屋去, 將空間留給兩個大人。
到了八月初六一大早,譚家人早早穿戴整齊收拾好要用的東西坐上花易岩的馬車,去到譚家祖墳所在的山上。雖然還不到仲秋, 但是早晚的天氣已經涼了下來,譚麗娘怕幾個孩子著涼生病,特意叮囑他們帶上披風。
到了山上,果然要比山下冷很多,此時呦呦才慶幸自己聽話帶上了披風,否則就要和逞強的懷瑾一樣,在山風中瑟瑟發抖了。
三跪三拜完畢,譚麗娘帶著陶陶和呦呦懷瑾先站了起來,呦呦把懷瑾拉進自己的披風中裹住他,看懷宇再次雙膝跪地,對著譚耀祖的墓碑祈禱:“孫兒不日將啟程參加院試,願祖父的在天之靈能保佑孫兒。”
等到都祭拜完離開,下山的路走到一半的時候,譚麗娘突然拉住懷宇的手,遲疑了一下問他,“你要不要去跟他說一聲?”
懷宇順著譚麗娘所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座孤墳立在幾十步之外。那是陳士梅的“墳墓”,裏麵沒有棺木,隻有一個裝著灶灰的骨灰壇子和幾件衣服。
懷宇立著看了一會兒搖搖頭,“不去了,他又沒真死。”說完率先朝山下走去。譚麗娘歎氣,兒子大了,有話都不願意同娘說了。
初六上完墳,譚麗娘沒讓花易岩直接趕車迴家,而是去了城裏最大的酒樓同福樓。
“趁著給懷宇踐行的機會,帶你們幾個小饞貓解解饞。”譚麗娘如是說,目光同時落在呦呦的身上。
呦呦:我沒看見我沒看見我沒看見……
進了同福樓,譚麗娘沒用小二領徑直朝樓上走去,在一個靠窗子的桌邊坐下來,指著牆上掛著的一溜水牌對孩子們說:“點菜吧,今天娘請你們吃大餐。”
花易岩在一旁逗趣,“挑貴的點,你們娘好不容易大方一迴。”然後以一種懷念的姿態半吐槽地說:“我記得有一次你娘跟我打賭賭輸了,說好了請我吃同福樓的烤肉,最後用一盤炒土豆絲糊弄了我。”
“那不是你上火燒的滿嘴都是泡,我哪還敢給你吃烤肉。”譚麗娘反駁著,“要是被你娘知道,更加不待見我了!”
呦呦坐在旁邊聽著他們兩人一來一往地鬥嘴,一手放在桌上支著下頜一隻手攏著一杯茶,眼睛盯著窗外來來往往的人群。
懷宇和陶陶還好,小時候都曾經被陳士梅帶著進過酒樓,雖然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是並不覺得新鮮。而呦呦雖然不知道這具身體的小時候來沒來過,但是上一世的種花家,各種大酒店小飯館也是沒少去的,因此也很的淡定。
隻有懷瑾,看什麽都十分新奇。先摸摸身子底下的椅子,又摸摸桌沿上刻著的花紋;看完雕花的窗棱,目光又移到了牆上寫著菜譜的水牌。
到底是小孩子,對著吃及和吃有關的一切都有著極大的興趣,他想去牆邊仔細觀察水牌,自己又不敢去,最後就拽上了呦呦。
恰好呦呦不想再聽譚麗娘和花易岩翻舊賬,就陪著懷瑾過去了。過了一會兒,陶陶和懷宇也過來了。想來都是和呦呦一樣的心情吧。
同福樓作為全櫟陽最大的酒樓,自然有些與眾不同的菜色,而且這些菜色都有著很好聽的名字。“步步登高”,端上來發現原來是竹筍炒排骨,“花好月圓”是蝦仁炒雞蛋,除了這兩個,譚麗娘又做主點了一道杏仁佛手一道合意病,最後自然少不了花易岩口中的烤肉。
吃過這一頓踐行飯,從縣裏迴到家中時,天色已經不早,譚麗娘帶著陶陶給懷宇收拾著行李,進考場時已經算是中秋,考寮裏整日不見陽光更冷,因此帶上了前幾天才做好的夾棉長袍。
吃食的話譚麗娘本想依照陳士梅那個時候帶些炒麵粉或者油茶麵,但是呦呦覺得太幹,吃下去肯定不舒服,於是她苦思冥想了三天,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麵粉、白糖、雞蛋和在一起,然後揪成拇指度大小的小球放在油鍋裏炒,炒到表麵金黃就行了。
這樣一粒粒的小東西既不用擔心被考官懷疑作弊,又因為沾了油有了熱量,隨時都可以吃,簡直方便至極。
譚麗娘聽了後嚐試了一次,果然比幹粉好得多,不住地誇獎呦呦聰明能幹,懷宇甚至還對她行禮表示感謝。
呦呦紅著臉連連擺手表示不用。陶陶站在一旁打趣她居然還知道謙虛了,呦呦的臉更紅了,她實在是受之有愧啊,可是她總不能說這是來源於千百年後旺仔小饅頭的做法,隻是因為沒有烤箱,改版成了用油炒的。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懷宇提著兩個包袱和早已經約好的隔壁的張誌林一起上了花易岩的馬車。譚麗娘和張嬸一人守著一個車窗,對著裏麵的懷宇和張誌林殷殷叮囑。
而花易岩和張大壯則站在車前無奈地看著兩個母親將說過很多遍的話車軲轆般又說了很多遍,直到花易岩出聲提醒她們再不走就來不及住店了,兩位母親這才退開。
“這是誌林頭一迴自己出遠門呢。”張嬸拿著帕子擦了一下眼睛,戀戀不舍。
“誰說不是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顧好自己。”譚麗娘附和著,看著馬車越走越遠,也忍不住紅了眼圈。
“哎呀,要不就說你們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張大壯並沒有兩位母親這般離愁別緒,“兩個孩子是出去考試掙功名去了,將來中秀才中舉人中進士,你們就是秀才娘舉人娘進士娘,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說完甩著袖子迴了自己家。
“啐!”張嬸被張大壯的話氣得對著他後背啐了一口,“就會嘴上說,昨天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可不是我!”
譚麗娘看這對夫妻倆鬥嘴,覺得好笑,忍不住笑出聲來。
張嬸迴過頭看她,自己覺得也挺沒意思的,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麗娘妹妹你別見怪,你說養這麽大的兒子從來沒離開過身邊,哪能放心?”
“是。”譚麗娘也點頭,“兒行千裏母擔憂,怎麽可能一點都不擔心。就是不知道孩子們能不能想到咱麽這份兒心。”
呦呦站在門口聽兩位母親要開始了育兒經,連忙撤離,就怕一會兒話題扯到自己身上來。卻不知道她才一走開,張嬸就立刻改變了話題,問起譚麗娘她和花易岩的親事來了。
懷宇不在家,懷瑾一個人沒意思不想去學堂,呦呦也沒有勉強他,讓他自己在家裏溫書習字,而她則再一旁一邊看書一邊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