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開放了四個出口特區,南邊湧進許多國外的時興東西,迅速繁榮起來。
80年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京城的小攤位也開始越來越多,有很多都是從南邊倒貨過來賣。
柳三月坐不住了,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這時候的物流和信息傳遞還沒那麽快,南邊湧入了太多新鮮東西和信息,北邊卻很難接觸的到,隻要你敢跑,倒過來的東西就不愁沒銷路,就不愁沒錢掙。
而時機也就隻有這兩年,過了這兩年,各行各業步入正軌,信息徹底交融,再跑可就來不及了。
柳三月幹脆跟家裏頭說了一聲,然後趁著周末,再請了兩天假,坐火車往南方跑了一趟。
這個時候做生意還是個很見不得人的事兒,是個說不出口的事兒,上學或者是進廠才是正經之道,柳三月心裏頭明白,她不想改變她的目標,也不想將來再掰扯,便趁著這次去南方,直接跟家裏說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陸老爺子心裏頭對這個事兒是不大舒服的,女人嘛,就該老實在家待著伺候男人、帶帶孩子,等以後畢業了找個穩妥的、輕鬆的工作做著,萬事都該以家裏頭為重,怎麽能一個女人家天南地北的到處跑,還想著做生意呢。
他們這樣的人家,又不差什麽,根本就不需要,更何況傳出去也不好聽的。
陸老爺子也沒直接跟柳三月說什麽,倒是把陸淮叫過去訓斥了一頓,想叫陸淮去跟柳三月傳達他的意思,畢竟也沒有公公拉著兒媳婦教育的道理。
但柳三月早跟陸淮說過自己的想法,陸淮也是沒意見的,所以當下就跟陸老爺子爭取了幾句,並且表達了自己怕媳婦兒,不敢去跟柳三月說的意思。
陸老爺子來氣,大老爺們兒怕媳婦兒,像個什麽樣子,又給陸淮一頓教訓,偏陸淮混不吝,油鹽不進的,又護媳婦兒,陸老爺子也沒轍,氣了仰倒,最終到底是不了了之。
而柳家那頭,柳媽是覺得為人媳婦兒,這樣約摸不大好,想勸勸柳三月來著的,但是柳爸覺得孩子們未來的路還是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走的好,他們不應該過多幹預,畢竟做生意雖被他人瞧不上,卻真又不是什麽壞事兒。
柳媽向來什麽都聽柳爸的,便也轉而表示支持了。
這趟南方之行,柳三月去了經濟特區之一——新安,到了哪兒可真是大開眼界。
她隻隱約知道這時候流行喇叭褲、□□鏡,別的是一概不知,來了這兒才發現,不光是喇叭褲、□□鏡,還有各種文化衫、休閑裝、霹靂服什麽的,總之款式種類可是多的很。
顏色也極為鮮豔,大紅大紫大綠,各種撞色混搭。
走在大街上,一片色彩的海洋,褲子一個賽一個的奇形怪狀,穿喇叭褲的,褲腿底下的喇叭,恨不能寬大到拖著地走,看的柳三月是眼花又繚亂。
柳三月手頭沒什麽錢,就琢磨著什麽是這邊沒有的,稀缺的,好變出來賣了錢進貨。
想來想去的就想到了北邊的山貨,比如人參什麽的,這種藥材她可以變,想要多大的就有多大的,價格還上的去。
於是她變了一根人參和一朵靈芝,都是那種年歲大的,像這種也不用多變,一樣一個指定也就夠了。
變出來後,柳三月費了不少的勁兒才找到門路銷出去,掙到了一千塊錢,用這一千塊,她進了各樣流行的衣服、鞋、墨鏡、飾品等貨物。
這時候正值思想改變階段,人們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渴望改變、渴望新鮮、渴望不一樣的欲望非常強烈,像這種服裝、飾品的生意絕對是最好做的。
進了大批貨物,柳三月給送去走郵政物流運迴京城,自己則新鮮夠了,也趕緊的坐火車迴去了。
學業肯定是不能耽誤的,所以柳三月並沒有時間去擺攤,得招個人來替她擺攤才行,這個人還得夠穩妥。
到處問了問,正好柳時夏那邊有個同學,家裏頭太窮,今年高中畢業就沒讀了,現正待在家裏等著父母幫他找工作。
這個時候知青允許迴城,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情況,京城裏正亂著呢,工作最不好找的,他父母又是一輩子的老實人,沒什麽太大的本事,找了幾個月都沒找到。
柳時夏跟他雖不同年級,關係卻不錯,而且跟柳三月拍胸脯擔保這個人的人品絕對信得過,跟他爸媽一樣,特別老實。
柳三月便就抽空見了一麵,小夥子今年剛好滿十八歲,名叫程鵬,細細瘦瘦,小鼻子小臉兒,看著確實不錯,就是有些畏縮。
這樣的出去擺攤其實不太合適,隻是進來的貨都在家堆著呢,她自己又確實沒空,一時半會的也沒什麽合適人選,隻能是就定下程鵬了。
好在程鵬高中畢業,不是不識字的,柳三月連夜把進來的貨分類標記,然後製定價格,這些東西絕對好賣,所以價格就是定死的,不給砍價空間,主要是柳三月看程鵬的模樣,怕能砍價他會懵。
然後又趁著周末,正好陸淮在家,柳三月和陸淮,帶著安寶和程鵬,在京城裏轉了一圈。
外城海澱區,離著柳家不遠的一條窄街,近段日子被各種擺攤的包圍,成了小攤一條街。
賣菜的、賣水果的、賣衣服的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都有,柳三月觀察了一會兒,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又假裝看東西,不經意的和幾個攤主聊天打聽了一下。
打聽到這邊很早之前就開始有擺攤的了,後來擺攤的多了,政府派了人員管理,如今想擺攤就得交攤位費,一個月五塊。
五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邊擺攤的了不少,看來如今擺攤還是相當掙錢的。
第126章
定下擺的位置後, 柳三月便把所有事項徹底交給了程鵬,她隻隔幾天看下賬本、點下貨就行。
這些東西是真心好賣, 即便不能砍價也大有人來買, 小一千塊錢的貨,愣是才半個來月就賣完了,收益翻了十多倍,淨掙一萬多。
程鵬每天收錢數錢,人都是傻的,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 拿在手裏都覺得各種不安心。
柳三月想過好掙, 卻也沒想過會這麽好掙, 半個月時間竟就叫她成了萬元戶, 這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第二次上貨, 柳三月帶上了程鵬一起,讓他跟著學習學習, 這樣以後就可以隻程鵬自己跑, 她也好專心學業。
就這樣轉眼到了81年夏天,這一年柳三月和柳白露大學畢業,而柳時夏則是高中畢業, 並且收到了國北的錄取通知書。
而且他的鋼琴技藝愈發精進,柳媽已無法再教他什麽。
柳時夏是真心喜歡鋼琴, 付出了莫大的精力,平日裏除了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彈鋼琴,也不出去玩, 能似如今這樣彈的一首好鋼琴那也是應該的。
柳三月便同柳爸、柳媽商量著,是不是可以把柳時夏送去國外進修。
若柳時夏學的是國樂,比如古箏、二胡這種,那自然是在國內學習更好。
可他學的是鋼琴,那就得去國外見識見識才好呢。
這時出國不容易,不過有陸老爺子這層在,想來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
至於學費以及花銷方麵,這一年柳三月著實掙了不少,也是不成問題的。
柳爸就曾出國留學過,若是能出去走走,多見識見識,確實也是好的,所以他並不反對,隻看柳時夏怎麽想。
柳時夏自然願意,他做夢都想能見識更好的鋼琴老師。
既然家裏頭都同意,柳三月便開始著手安排,通過陸老爺子的幫忙,給柳時夏申請到了維也納音樂大學。
柳時夏去了維也納,柳三月也不再擺攤,擺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她找到了一處門麵,內裏將近一百平左右,很是寬敞明亮,用來賣衣服飾品倒是合適,便租了下來。
這一年來程鵬鍛煉的不錯,如今瞧著不再畏手畏腳,大方的很,進貨什麽的也能獨立的一手抓,基本不用柳三月操心太多。
新店柳三月便就交給了程鵬,程鵬任店長,她又招了兩個小姑娘,三個人看店,足夠了。
而柳白露終於敞開心扉,在學校裏又談了一個對象,隻不過這對象不是她同學,而是國清大學食堂裏的一名員工。
平日裏負責打雜和給學生打菜。
柳三月見過後,非常費解柳白露是怎麽看上這人的。
倒不是說這人不好,就是看著太沉鬱了,普通模樣、普通身材,頭發留的老長,長到了肩膀,中分著。
不怎麽愛說話,也不怎麽笑,瞧著卻也不是緊張的模樣,他的眼神就是沉的,死氣沉沉,沒有一丁點兒活力,真的是越看越奇怪。
後來聊天才知道這人從小便父母雙亡,是在□□中被鄰居親戚百般折辱雙雙自殺而沒的。
隻留下小小的他和爺爺相依為命,但許是爺爺受到的打擊太大,才不過一年也跟著去了。
那時他才十幾歲,周邊的親戚鄰居根本就沒有能容的下他的,他扔下那邊的所有,一座小土房和小土房裏的所有家什,獨自一人輾轉來了京城。
到了京城流浪幾個月後,認識了一位寡居的老爺爺收留了他,老爺爺是個廚子,家人全無,收留了柳白露這個對象後,兩人相依為命。
老爺爺燒菜手藝極好,卻沒教他,倒是教他學起了畫畫。
然後沒兩年,老爺爺也去了,他便補了老爺爺的缺,進了國清食堂,隻因沒有燒菜手藝,隻得做起了打雜打菜的工作。
經曆了這麽多,也難怪瞧著沒什麽活力了。
這下子,柳三月就更費解了,聽說還不是那人追的柳白露,還是柳白露主動追的他,死纏爛打追了好久才追到手的。
所以她妹到底是看上了這人哪兒啊?悲慘的身世?
後來柳白露和那人走了後,柳三月才聽柳媽說,那人閑暇之餘喜歡坐在學校裏的水池邊畫在水池邊的學生。
有一次正好就畫到了在水池邊看書的柳白露,然後又被柳白露發現,過來看了他畫的畫,聊了幾句,然後就看上那人了。
……
這是說的認真的?
這樣也可以?
也是服了。
不過柳爸、柳媽都不是那種會控製孩子或者是看中家世的人,隻要閨女找的這個人品行沒問題,他們倆就不會有什麽意見。
於是柳白露和那人也就繼續處著了,柳三月這邊的服裝店也漸漸的步入正軌,生意越來越好。
手頭上掙的錢多了後,柳三月又有了新的想法,也是因著南邊那裏好幾家一直合作著的供貨商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問題,一天一個想法,折騰的柳三月心煩。
正好京城這邊不少國企經曆時局變化都經營不下去了,倒閉了好幾家廠子。
其實廠子沒問題,廠裏技術設備也沒問題,有問題的隻是人工和管理。
上頭領導經不住時代變遷的誘惑,都越來越心浮氣躁,而下頭的人也開始渾水摸魚,再加上廠裏頭盤根錯節的關係,養著的閑人越來越多,趕上下海熱潮,經濟模式大改變,不思改變,開不下去隻是早晚的事兒而已。
可真就這麽倒閉了又確實可惜,畢竟廠子和技術設備是無辜的啊,柳三月便想接下一個經營不善的工廠,自己生產,自己做自己的供貨商,成本節約了不說,以後還不用再跑來跑去還得受各種閑氣。
說的容易,真要去接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低下多少人盯著、等著呢,好在柳三月陸家媳婦兒的這個身份還是挺有用的,跑了個把月後,總算是順利接了一家紡織廠。
柳三月剛一接手,第一件事便找陸大姐和陳圓圓幫忙,三人一起四處暗訪廠子裏的員工們,這些員工背後多多少少都連著各種關係網,而且不少人嘴碎的很,根本藏不住事兒,隨便一打聽,便基本弄清楚了廠裏的所有人事關係。
哪些人是確實有能力有技術的,哪些人是紮紮實實幹實事的,又哪些人是老油條、是蛀蟲的。
然後便是大刀闊斧的裁人,就這麽個小小的廠子,足足養活著兩千多人,再加兩三百正好湊個三千整,就這樣的倒閉也是活該。
更可怕的是,這三千人裏真正有能力幹實事兒的不過就七八百人,而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又占了兩三百。
像這種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即便他能力再大,就算他是廠裏的支柱,那柳三月也不敢留,她寧肯再多費些辛苦出去到處再找新的,也絕不敢用這種仗著自己有本事而心比天大的員工。
及至最後被裁人數多達兩千二百多人,能夠留下來的僅僅隻有三百一十七人,完全不夠支撐廠裏的正常運轉。
這幾乎就等於是抱團同歸於盡,就沒人敢這麽辦事兒的,可想而知在廠裏引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抗議的、哭鬧的、撒潑的,威脅要吊死在廠門口的,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各種鬧騰。
多少人大半輩子都耗在了這座廠子裏,就指著這鐵飯碗過日子養家養老呢。
好家夥,你這寧肯不運營也要把人都給裁了,這不是瘋了嗎?
柳三月可不管她們,淡定的很,任你鬧去,反正廠裏人員不夠沒法開工,至少還得籌備一個月以上,有本事你就天天跟這兒鬧,反正浪費的也不是她的時間。
她還得忙著規劃、招人、培訓,而且柳三月尋思了,既然自己的生產線都有了,那就幹脆做個自己的品牌出來,總不能費勁八力的生產了,賣了,卻沒賣出個名堂來。
柳三月給自己的品牌取名漢唐韻,聽著有國味兒,她腦子裏有未來二三十年的大致流行方向,就不信做不出個名聲來。
柳白露對象畫畫不錯,柳三月還請他幫著畫了個漢唐韻的商標。
80年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京城的小攤位也開始越來越多,有很多都是從南邊倒貨過來賣。
柳三月坐不住了,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這時候的物流和信息傳遞還沒那麽快,南邊湧入了太多新鮮東西和信息,北邊卻很難接觸的到,隻要你敢跑,倒過來的東西就不愁沒銷路,就不愁沒錢掙。
而時機也就隻有這兩年,過了這兩年,各行各業步入正軌,信息徹底交融,再跑可就來不及了。
柳三月幹脆跟家裏頭說了一聲,然後趁著周末,再請了兩天假,坐火車往南方跑了一趟。
這個時候做生意還是個很見不得人的事兒,是個說不出口的事兒,上學或者是進廠才是正經之道,柳三月心裏頭明白,她不想改變她的目標,也不想將來再掰扯,便趁著這次去南方,直接跟家裏說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陸老爺子心裏頭對這個事兒是不大舒服的,女人嘛,就該老實在家待著伺候男人、帶帶孩子,等以後畢業了找個穩妥的、輕鬆的工作做著,萬事都該以家裏頭為重,怎麽能一個女人家天南地北的到處跑,還想著做生意呢。
他們這樣的人家,又不差什麽,根本就不需要,更何況傳出去也不好聽的。
陸老爺子也沒直接跟柳三月說什麽,倒是把陸淮叫過去訓斥了一頓,想叫陸淮去跟柳三月傳達他的意思,畢竟也沒有公公拉著兒媳婦教育的道理。
但柳三月早跟陸淮說過自己的想法,陸淮也是沒意見的,所以當下就跟陸老爺子爭取了幾句,並且表達了自己怕媳婦兒,不敢去跟柳三月說的意思。
陸老爺子來氣,大老爺們兒怕媳婦兒,像個什麽樣子,又給陸淮一頓教訓,偏陸淮混不吝,油鹽不進的,又護媳婦兒,陸老爺子也沒轍,氣了仰倒,最終到底是不了了之。
而柳家那頭,柳媽是覺得為人媳婦兒,這樣約摸不大好,想勸勸柳三月來著的,但是柳爸覺得孩子們未來的路還是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走的好,他們不應該過多幹預,畢竟做生意雖被他人瞧不上,卻真又不是什麽壞事兒。
柳媽向來什麽都聽柳爸的,便也轉而表示支持了。
這趟南方之行,柳三月去了經濟特區之一——新安,到了哪兒可真是大開眼界。
她隻隱約知道這時候流行喇叭褲、□□鏡,別的是一概不知,來了這兒才發現,不光是喇叭褲、□□鏡,還有各種文化衫、休閑裝、霹靂服什麽的,總之款式種類可是多的很。
顏色也極為鮮豔,大紅大紫大綠,各種撞色混搭。
走在大街上,一片色彩的海洋,褲子一個賽一個的奇形怪狀,穿喇叭褲的,褲腿底下的喇叭,恨不能寬大到拖著地走,看的柳三月是眼花又繚亂。
柳三月手頭沒什麽錢,就琢磨著什麽是這邊沒有的,稀缺的,好變出來賣了錢進貨。
想來想去的就想到了北邊的山貨,比如人參什麽的,這種藥材她可以變,想要多大的就有多大的,價格還上的去。
於是她變了一根人參和一朵靈芝,都是那種年歲大的,像這種也不用多變,一樣一個指定也就夠了。
變出來後,柳三月費了不少的勁兒才找到門路銷出去,掙到了一千塊錢,用這一千塊,她進了各樣流行的衣服、鞋、墨鏡、飾品等貨物。
這時候正值思想改變階段,人們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渴望改變、渴望新鮮、渴望不一樣的欲望非常強烈,像這種服裝、飾品的生意絕對是最好做的。
進了大批貨物,柳三月給送去走郵政物流運迴京城,自己則新鮮夠了,也趕緊的坐火車迴去了。
學業肯定是不能耽誤的,所以柳三月並沒有時間去擺攤,得招個人來替她擺攤才行,這個人還得夠穩妥。
到處問了問,正好柳時夏那邊有個同學,家裏頭太窮,今年高中畢業就沒讀了,現正待在家裏等著父母幫他找工作。
這個時候知青允許迴城,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情況,京城裏正亂著呢,工作最不好找的,他父母又是一輩子的老實人,沒什麽太大的本事,找了幾個月都沒找到。
柳時夏跟他雖不同年級,關係卻不錯,而且跟柳三月拍胸脯擔保這個人的人品絕對信得過,跟他爸媽一樣,特別老實。
柳三月便就抽空見了一麵,小夥子今年剛好滿十八歲,名叫程鵬,細細瘦瘦,小鼻子小臉兒,看著確實不錯,就是有些畏縮。
這樣的出去擺攤其實不太合適,隻是進來的貨都在家堆著呢,她自己又確實沒空,一時半會的也沒什麽合適人選,隻能是就定下程鵬了。
好在程鵬高中畢業,不是不識字的,柳三月連夜把進來的貨分類標記,然後製定價格,這些東西絕對好賣,所以價格就是定死的,不給砍價空間,主要是柳三月看程鵬的模樣,怕能砍價他會懵。
然後又趁著周末,正好陸淮在家,柳三月和陸淮,帶著安寶和程鵬,在京城裏轉了一圈。
外城海澱區,離著柳家不遠的一條窄街,近段日子被各種擺攤的包圍,成了小攤一條街。
賣菜的、賣水果的、賣衣服的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都有,柳三月觀察了一會兒,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又假裝看東西,不經意的和幾個攤主聊天打聽了一下。
打聽到這邊很早之前就開始有擺攤的了,後來擺攤的多了,政府派了人員管理,如今想擺攤就得交攤位費,一個月五塊。
五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邊擺攤的了不少,看來如今擺攤還是相當掙錢的。
第126章
定下擺的位置後, 柳三月便把所有事項徹底交給了程鵬,她隻隔幾天看下賬本、點下貨就行。
這些東西是真心好賣, 即便不能砍價也大有人來買, 小一千塊錢的貨,愣是才半個來月就賣完了,收益翻了十多倍,淨掙一萬多。
程鵬每天收錢數錢,人都是傻的,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 拿在手裏都覺得各種不安心。
柳三月想過好掙, 卻也沒想過會這麽好掙, 半個月時間竟就叫她成了萬元戶, 這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第二次上貨, 柳三月帶上了程鵬一起,讓他跟著學習學習, 這樣以後就可以隻程鵬自己跑, 她也好專心學業。
就這樣轉眼到了81年夏天,這一年柳三月和柳白露大學畢業,而柳時夏則是高中畢業, 並且收到了國北的錄取通知書。
而且他的鋼琴技藝愈發精進,柳媽已無法再教他什麽。
柳時夏是真心喜歡鋼琴, 付出了莫大的精力,平日裏除了學習基本上就是在彈鋼琴,也不出去玩, 能似如今這樣彈的一首好鋼琴那也是應該的。
柳三月便同柳爸、柳媽商量著,是不是可以把柳時夏送去國外進修。
若柳時夏學的是國樂,比如古箏、二胡這種,那自然是在國內學習更好。
可他學的是鋼琴,那就得去國外見識見識才好呢。
這時出國不容易,不過有陸老爺子這層在,想來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
至於學費以及花銷方麵,這一年柳三月著實掙了不少,也是不成問題的。
柳爸就曾出國留學過,若是能出去走走,多見識見識,確實也是好的,所以他並不反對,隻看柳時夏怎麽想。
柳時夏自然願意,他做夢都想能見識更好的鋼琴老師。
既然家裏頭都同意,柳三月便開始著手安排,通過陸老爺子的幫忙,給柳時夏申請到了維也納音樂大學。
柳時夏去了維也納,柳三月也不再擺攤,擺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她找到了一處門麵,內裏將近一百平左右,很是寬敞明亮,用來賣衣服飾品倒是合適,便租了下來。
這一年來程鵬鍛煉的不錯,如今瞧著不再畏手畏腳,大方的很,進貨什麽的也能獨立的一手抓,基本不用柳三月操心太多。
新店柳三月便就交給了程鵬,程鵬任店長,她又招了兩個小姑娘,三個人看店,足夠了。
而柳白露終於敞開心扉,在學校裏又談了一個對象,隻不過這對象不是她同學,而是國清大學食堂裏的一名員工。
平日裏負責打雜和給學生打菜。
柳三月見過後,非常費解柳白露是怎麽看上這人的。
倒不是說這人不好,就是看著太沉鬱了,普通模樣、普通身材,頭發留的老長,長到了肩膀,中分著。
不怎麽愛說話,也不怎麽笑,瞧著卻也不是緊張的模樣,他的眼神就是沉的,死氣沉沉,沒有一丁點兒活力,真的是越看越奇怪。
後來聊天才知道這人從小便父母雙亡,是在□□中被鄰居親戚百般折辱雙雙自殺而沒的。
隻留下小小的他和爺爺相依為命,但許是爺爺受到的打擊太大,才不過一年也跟著去了。
那時他才十幾歲,周邊的親戚鄰居根本就沒有能容的下他的,他扔下那邊的所有,一座小土房和小土房裏的所有家什,獨自一人輾轉來了京城。
到了京城流浪幾個月後,認識了一位寡居的老爺爺收留了他,老爺爺是個廚子,家人全無,收留了柳白露這個對象後,兩人相依為命。
老爺爺燒菜手藝極好,卻沒教他,倒是教他學起了畫畫。
然後沒兩年,老爺爺也去了,他便補了老爺爺的缺,進了國清食堂,隻因沒有燒菜手藝,隻得做起了打雜打菜的工作。
經曆了這麽多,也難怪瞧著沒什麽活力了。
這下子,柳三月就更費解了,聽說還不是那人追的柳白露,還是柳白露主動追的他,死纏爛打追了好久才追到手的。
所以她妹到底是看上了這人哪兒啊?悲慘的身世?
後來柳白露和那人走了後,柳三月才聽柳媽說,那人閑暇之餘喜歡坐在學校裏的水池邊畫在水池邊的學生。
有一次正好就畫到了在水池邊看書的柳白露,然後又被柳白露發現,過來看了他畫的畫,聊了幾句,然後就看上那人了。
……
這是說的認真的?
這樣也可以?
也是服了。
不過柳爸、柳媽都不是那種會控製孩子或者是看中家世的人,隻要閨女找的這個人品行沒問題,他們倆就不會有什麽意見。
於是柳白露和那人也就繼續處著了,柳三月這邊的服裝店也漸漸的步入正軌,生意越來越好。
手頭上掙的錢多了後,柳三月又有了新的想法,也是因著南邊那裏好幾家一直合作著的供貨商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問題,一天一個想法,折騰的柳三月心煩。
正好京城這邊不少國企經曆時局變化都經營不下去了,倒閉了好幾家廠子。
其實廠子沒問題,廠裏技術設備也沒問題,有問題的隻是人工和管理。
上頭領導經不住時代變遷的誘惑,都越來越心浮氣躁,而下頭的人也開始渾水摸魚,再加上廠裏頭盤根錯節的關係,養著的閑人越來越多,趕上下海熱潮,經濟模式大改變,不思改變,開不下去隻是早晚的事兒而已。
可真就這麽倒閉了又確實可惜,畢竟廠子和技術設備是無辜的啊,柳三月便想接下一個經營不善的工廠,自己生產,自己做自己的供貨商,成本節約了不說,以後還不用再跑來跑去還得受各種閑氣。
說的容易,真要去接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低下多少人盯著、等著呢,好在柳三月陸家媳婦兒的這個身份還是挺有用的,跑了個把月後,總算是順利接了一家紡織廠。
柳三月剛一接手,第一件事便找陸大姐和陳圓圓幫忙,三人一起四處暗訪廠子裏的員工們,這些員工背後多多少少都連著各種關係網,而且不少人嘴碎的很,根本藏不住事兒,隨便一打聽,便基本弄清楚了廠裏的所有人事關係。
哪些人是確實有能力有技術的,哪些人是紮紮實實幹實事的,又哪些人是老油條、是蛀蟲的。
然後便是大刀闊斧的裁人,就這麽個小小的廠子,足足養活著兩千多人,再加兩三百正好湊個三千整,就這樣的倒閉也是活該。
更可怕的是,這三千人裏真正有能力幹實事兒的不過就七八百人,而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又占了兩三百。
像這種有能力卻特別油的,即便他能力再大,就算他是廠裏的支柱,那柳三月也不敢留,她寧肯再多費些辛苦出去到處再找新的,也絕不敢用這種仗著自己有本事而心比天大的員工。
及至最後被裁人數多達兩千二百多人,能夠留下來的僅僅隻有三百一十七人,完全不夠支撐廠裏的正常運轉。
這幾乎就等於是抱團同歸於盡,就沒人敢這麽辦事兒的,可想而知在廠裏引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抗議的、哭鬧的、撒潑的,威脅要吊死在廠門口的,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各種鬧騰。
多少人大半輩子都耗在了這座廠子裏,就指著這鐵飯碗過日子養家養老呢。
好家夥,你這寧肯不運營也要把人都給裁了,這不是瘋了嗎?
柳三月可不管她們,淡定的很,任你鬧去,反正廠裏人員不夠沒法開工,至少還得籌備一個月以上,有本事你就天天跟這兒鬧,反正浪費的也不是她的時間。
她還得忙著規劃、招人、培訓,而且柳三月尋思了,既然自己的生產線都有了,那就幹脆做個自己的品牌出來,總不能費勁八力的生產了,賣了,卻沒賣出個名堂來。
柳三月給自己的品牌取名漢唐韻,聽著有國味兒,她腦子裏有未來二三十年的大致流行方向,就不信做不出個名聲來。
柳白露對象畫畫不錯,柳三月還請他幫著畫了個漢唐韻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