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裏知道她多年不碰這個,再撿起來會那麽難,除了一些基礎常用單詞,別的她幾乎忘得一幹二淨,還有語法,也忘了很多,也就剩個發音還在了,等於就是從頭開始,一個學期下來,簡直要命。
慶幸她的努力沒白費,期末考排全班前五,英語單科排選修班第一,還算好看。
柳三月還挺高興來著,想著暑假過完之前,去陝西出差的柳爸和陸淮應該能迴來,到時候把這好成績一說,兩家一起慶祝慶祝。
不過在她得知她妹柳白露各科成績均排學院第一,並且仍是不滿意,覺得有幾分丟的很不應該,悶悶不樂啃書好多天之後,柳三月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學霸什麽的最討厭了,心塞……
放了暑假,陸淮又不在,柳三月成日裏就和陸大姐、陳圓圓在一塊兒,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偶爾迴個娘家,空閑的時候再學習學習,也挺充實。
在家的日子一多,妯娌幾個時常聊天,柳三月才知道陸冬兩口子過得不是很好,上學時她忙的要死,陸大姐和陳圓圓便也不怎麽同她說這些閑話。
陸大姐說陸冬媳婦兒看著漂漂亮亮、落落大方,其實嬌慣的很。
柳三月記得陸冬媳婦兒父母隻生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這個時候家裏頭隻有兩個孩子的真是不多,再加上家裏條件不錯,嬌慣些倒也能理解。
陸大姐又說陸冬媳婦兒結婚後,在家裏頭不做飯不做家務,成天就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約一幫小姐妹出門逛街打牌看電影,陸冬忙了一天迴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還得自己做飯收拾衛生。
這就算了,這姑娘脾氣還大,稍有不如意的就大吵大鬧各種折騰,陸冬又是個硬性子,雖不會主動招惹她,真吵起來也不會去慣著她、哄著她。
兩人這小日子過得是冷炕冷灶,還三天兩頭的吵架。
這就確實是過分了,陸冬這麽些年過得苦啊,和陸生兩兄弟迴來的時候是又黑又瘦,滿麵滄桑,明明才二十七八的年紀,那眼神活活熬的像四五十似的。
如今好不容易調迴來還成了家,卻過不上個安穩日子,別說陸大姐,就是柳三月聽了都心疼。
這還是他戰友媽媽介紹的家裏親戚,介紹的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這天柳三月和陸大姐正包餃子,陸淮那邊來電話,說是這幾天就可以迴來了,她們便包些餃子準備著。
才包沒多少,陳圓圓急急忙忙來了,陸冬那邊又出了事兒,陸冬把他媳婦兒給打了,他媳婦兒一氣之下收拾東西迴了娘家。
給陸大姐急的,好好的怎麽還打起來了呢
陳圓圓一五一十說了,卻原來是陸冬媳婦兒今兒又因著一點兒小事鬧了起來,陸冬慣常的任她鬧騰,自己忙自己的不予理會。
誰知陸冬越是不理會,他媳婦兒鬧騰的越是厲害,嘴裏罵罵咧咧,一開始隻是罵陸冬,說什麽受虐待,過得苦,倒八輩子大黴嫁給他,後悔嫁過來。
罵著罵著,越罵越急,竟罵到了去世的陸媽身上去,說生養了這麽個兒子,指定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活該早死。
罵這麽難聽,起因僅僅是因為她找陸冬要錢,陸冬沒給。
陸冬又不靠著陸老爺子,一個月工資就那麽多,哪裏禁得起他媳婦兒的一要再要,而且陸冬性子又硬,除了月初給夠這一個月的家用,多的一分不會給。
其實說是家用,他媳婦兒也沒用在兩個人的小家裏,全用自己身上了。
想來這也是陸冬不願意多給的原因,要說陸冬對她不錯了,就這個年月,換別的男人,她那個德行,能給她一分錢才有鬼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斷更兩天,我去看我爸去了,見到了,他挺精神,好開心。
前兩個月給我爸寫的信,他一直隨身放在胸口的口袋裏,看到我的時候拿了出來,信紙都被他翻看的破破爛爛的,我看了難受的要死,後悔沒多給我爸寫信。
以後我一定多給他寫信。
這本書到這裏基本就快完結了,差不多就是明後天吧,今天半夜還有一更。
第125章
陸冬平日裏雖性子硬, 卻也不會去跟他媳婦兒爭執、爭吵,一般都是薑麗自己在那兒大吼大叫, 又是摔盆又是砸碗, 就跟唱獨角戲似的。
陸冬要忙的事兒也挺多,根本懶得搭理她。
這次卻不一樣,薑麗觸碰到了陸冬的底線,任誰但凡是稍微有點兒孝心,都不能容忍自己媽媽無辜被罵。
更何況陸冬雖對陸媽印象不深,卻是跟在陸淮屁股後頭長大的, 陸淮敬愛陸媽、思念陸媽, 陸冬、陸生兩個耳濡目染著, 對陸媽的愛更不會少。
這火氣一上來, 直接就給了薑麗一巴掌。
一個當了十多年兵的人, 又是火氣翻湧的時候,就沒控製力道, 這一巴掌下去, 薑麗臉頰沒兩分鍾,直接腫到老高,印著一個鮮紅的大巴掌印, 板牙還被打掉一顆,流了一嘴的血。
都被打出血了, 薑麗那性子怎麽可能願意忍,東西一收拾,帶著嘴上沒擦幹淨的血, 捂嘴哭著迴家了。
這可真是鬧大了,陸大姐和柳三月把孩子們托給劉叔,趕緊的往陸冬家去了。
路上陸大姐直歎氣,柳三月也跟著發愁,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真就沒法說誰對誰錯。
縱然薑麗性子不好、口無遮攔、各種壞毛病,可再怎麽樣人家也隻是個才二十歲的新媳婦,無論怎麽生氣,也不能把人家牙都給打掉了啊。
就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也不興這樣說動手就動手的。
況且隔壁鄰居什麽的都看著呢,誰會管這是誰對誰錯,單看薑麗一嘴血的哭著跑了,就得向著薑麗那頭說話,到時候吐沫星子都能給陸冬淹死。
到了陸冬家,陸冬竟還沒事兒人似的坐在客廳裏埋頭寫報告,家裏頭整整齊齊,一絲不亂,想來是來之前,他已經收拾過了。
門口見有人來,一堆探頭探腦、指指點點的。
仔細聽便能聽到都是在議論剛剛薑麗被打流血的事兒。
果然是沒人去管錯與對,隻揪著陸冬一個大老爺們兒,把自己媳婦兒打成這樣,做的太過分。
別說他們了,就是柳三月自己都覺得陸冬做的不好看,即便薑麗再過分,過不下去分開就是,不想分開就把她送迴娘家讓她爸媽去教育,雙方也能冷靜冷靜。
就拿喜寶來說,以後若是養的嬌慣了,再不懂事,再不聽話,那也得她和陸淮這個做父母的來打罵,再不濟家裏頭還有爺爺,還有外公外婆。
又不是殺人放火、道德淪喪,何至於鬧得這麽難看。
陸大姐氣的拉著陸冬給他一頓訓,柳三月這個做嫂子的,說起來跟個新嫂子差不多,一直也沒見麵,這兩年才見上,也不好跟陸大姐似的那麽無所顧忌,便直在旁邊委婉的敲敲邊鼓,暗示陸冬再如何,解決的辦法很多,絕不能打媳婦兒。
陸大姐的意思是讓陸冬趕緊的提些東西,親自去薑家給薑家父母認個錯,再把薑麗給接迴來。
薑麗有什麽不好的地方,跟她好好說就是,到底還年輕,有不懂事的地方也正常,兩口子過日子,合該互相理解、互相遷就,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若是實在太不像話,那又是另一迴事,到時候再說就是。
對於這點,柳三月沒有發表意見,還是得看陸冬自己,畢竟她基本都是聽陸大姐和陳圓圓說來的,具體深裏情形她還不是特別了解,不好說什麽。
陸冬還是願意聽陸大姐的話的,陸大姐嘮叨了幾句,他也就應下了,在陸大姐的催促下,開車去了薑家,路上順便買了些水果啥的。
誰知到了薑家卻連薑家的門兒都沒能進去,自然也沒見到薑麗。
出來開門的是薑大哥,看到陸冬頓時就怒火衝衝提了拳頭嚷嚷著要揍人,卻又被追出來的薑媽給攔住了。
攔住薑大哥的薑媽對著陸冬也沒個什麽好臉色,同著薑大哥一起,一個罵一個教訓,跟二重奏似的,把陸冬給劈頭蓋臉懟半天。
陸冬謹遵陸大姐的囑咐,一聲不吭,他本也不是個好爭吵的性子,由著他們倆在那罵。
就這麽薑大哥罵了個爽,薑媽也教訓了個爽,最後薑媽臭著臉總結的說了句,“我看我閨女罵的就沒錯,什麽樣的兒子什麽樣的媽,這才結婚多久你就把我好好的閨女打成這樣,不是你媽沒教好你,難不成還是我這個丈母娘沒教好你不成”
“就這麽假惺惺認個錯,三兩句話的就想把我閨女接迴去門兒都沒有,我告訴你,你爸不親自過來,咱們這事兒還就沒完了了。”
說著在薑大哥得意洋洋挑釁的眼神中砰的一聲把門給關上了。
門外陸冬唇角隱忍的緊抿著,雙拳攥的咯咯響,恨不得一拳頭把麵前的門給砸爛。
他動手是他的不對,他都百般忍讓任著罵了,有什麽都衝著他來就是,動不動就拿他媽說事兒是個什麽意思
這樣無理的家庭,這樣的媳婦兒不要也罷。
陸冬一甩手,怒氣衝衝的走了。
迴去就跟一直等著的陸大姐說不過了,要離婚。
陸大姐聽了,登時就急了,怎麽還說不聽了呢,又要去罵陸冬,卻被柳三月給攔住了。
柳三月很是冷靜,拉著陸大姐隻問陸冬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兒。
陸冬不是個話多的,也不是個愛說東說西的,隻簡單的說沒見到薑麗,而薑媽不講道理,辱罵了陸媽,還想叫陸老爺子親自上門認錯道歉,他認為如果是這樣的人家,就沒有過下去的必要了。
陸大姐聽了沒吭聲,半晌歎了口氣說:“你的事兒我是管不了了,我也不管了,你自己去跟爸說吧,看到時候爸怎麽教訓你。”
陸冬最終怎麽跟陸老爺子說的柳三月他們也不知道,總之這事兒拖了幾個月,直拖到陸淮和柳爸迴來,在家待了沒多久又收拾收拾奔去了湘西,而柳三月也再度開學,薑家左等右等陸家不上門,薑大嫂開始天天明朝暗諷說閑話的時候,陸冬再次上門了。
這次再去薑家卻不是去接薑麗的,而是去提離婚之事的,為著能離婚,陸冬可是挨了陸老爺子一頓棍子,才征得陸老爺子的同意。
陸老爺子打陸冬不是為著陸冬要離婚,而且為著陸冬打媳婦兒,老陸家往上幾輩就沒打媳婦的這個規矩。
至於離婚嘛,離就離吧,男子漢大丈夫何患無妻,還怕離了後就找不著媳婦兒了吧。
為人妻的不能安分守己,好好伺候自己男人,乖乖過日子,不要也罷,要了也是個攪家精。
薑麗生的好看,而且不是那種一般的好看,在家時上門說親提親的人家可不少,再加上她家裏頭條件還可以,薑爸薑媽自然是眼光高的不行。
推了多少家都看不上,直到家裏親家姑媽給他們說和了陸家,他們才覺得這樣的人家才配的上他們家的小閨女。
見麵不過三次,陸家就提了親,結婚以後閨女天天隻是打扮玩樂不做任何家務,還愛發脾氣摔東西,女婿卻也從來沒說過什麽。
總之薑家一直都覺得陸冬是愛重他們家小閨女的,不然不能這麽慣著寵著。
是以薑家更是得意,認準了陸冬心裏頭有薑麗,非薑麗不行了,不然那次也不能那麽趾高氣昂的拿喬,還不就是為了給自己家閨女撐撐腰,壓那陸冬一壓,叫他以後對薑麗能更好些。
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陸冬會和薑麗離婚,及至陸冬上門時,他們還得意著呢,憋了這麽久,臨了還不是熬不住,屁顛屁顛的上門求來了。
正準備為沒看到陸老爺子過來發難,就聽陸冬說要離婚。
薑家都瘋了,怎麽可能呢?
明明上次來還求著要接小閨女迴去,怎麽突然的就要離婚呢
接下來自然是好一通鬧,陸冬任他們怎麽鬧,就是不動搖,鐵了心的要離婚。
薑家見胡攪蠻纏沒用了,又開始掉眼淚、說好話,各種哀求,薑麗也不拿喬了,在陸冬跟前哭著認錯,哭到雙眼紅腫,隻說以後不敢了,求陸冬不要離婚。
陸冬還是不鬆口,卻也被薑家吵的煩,便撂下一句,“我已決定,再無轉圜,你們現在同意我還能給薑麗一筆錢,若是拖著,那就什麽都得不到,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說完便走了,陸冬一走,薑家就亂了套,薑大嫂一個勁兒的諷刺薑爸薑媽和薑大哥,不知自己斤兩的瞎折騰,又說這下好了,家裏多了個吃白飯的,還是個離了婚的,以後就是想嫁也嫁不出去了,總之就是各種難聽話。
薑大哥疼小妹,給薑大嫂一頓揍,趕迴屋裏去了。
至於薑麗,痛哭之餘就是埋怨薑媽和薑大哥,非要折騰,折騰的如今陸冬氣跑了,還要跟她離婚。
總之家裏頭是鬧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最終薑家為了那筆錢,還是離了婚。
年底的時候,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施改革開放的決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南邊沿海城市和農村。
農村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也就是說農民們種出來的作物不再由隊裏分配,除了承包開支,剩下的不管種出來多少,全屬於自己。
最大的變化是,城裏頭慢慢的開始有了小攤子出現,賣各種自家田裏的出息,或者一些小雜物,新鮮又便宜,服務態度還好。
供銷社和農副食品供應站的生意直線下降。
慶幸她的努力沒白費,期末考排全班前五,英語單科排選修班第一,還算好看。
柳三月還挺高興來著,想著暑假過完之前,去陝西出差的柳爸和陸淮應該能迴來,到時候把這好成績一說,兩家一起慶祝慶祝。
不過在她得知她妹柳白露各科成績均排學院第一,並且仍是不滿意,覺得有幾分丟的很不應該,悶悶不樂啃書好多天之後,柳三月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學霸什麽的最討厭了,心塞……
放了暑假,陸淮又不在,柳三月成日裏就和陸大姐、陳圓圓在一塊兒,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偶爾迴個娘家,空閑的時候再學習學習,也挺充實。
在家的日子一多,妯娌幾個時常聊天,柳三月才知道陸冬兩口子過得不是很好,上學時她忙的要死,陸大姐和陳圓圓便也不怎麽同她說這些閑話。
陸大姐說陸冬媳婦兒看著漂漂亮亮、落落大方,其實嬌慣的很。
柳三月記得陸冬媳婦兒父母隻生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這個時候家裏頭隻有兩個孩子的真是不多,再加上家裏條件不錯,嬌慣些倒也能理解。
陸大姐又說陸冬媳婦兒結婚後,在家裏頭不做飯不做家務,成天就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約一幫小姐妹出門逛街打牌看電影,陸冬忙了一天迴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還得自己做飯收拾衛生。
這就算了,這姑娘脾氣還大,稍有不如意的就大吵大鬧各種折騰,陸冬又是個硬性子,雖不會主動招惹她,真吵起來也不會去慣著她、哄著她。
兩人這小日子過得是冷炕冷灶,還三天兩頭的吵架。
這就確實是過分了,陸冬這麽些年過得苦啊,和陸生兩兄弟迴來的時候是又黑又瘦,滿麵滄桑,明明才二十七八的年紀,那眼神活活熬的像四五十似的。
如今好不容易調迴來還成了家,卻過不上個安穩日子,別說陸大姐,就是柳三月聽了都心疼。
這還是他戰友媽媽介紹的家裏親戚,介紹的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這天柳三月和陸大姐正包餃子,陸淮那邊來電話,說是這幾天就可以迴來了,她們便包些餃子準備著。
才包沒多少,陳圓圓急急忙忙來了,陸冬那邊又出了事兒,陸冬把他媳婦兒給打了,他媳婦兒一氣之下收拾東西迴了娘家。
給陸大姐急的,好好的怎麽還打起來了呢
陳圓圓一五一十說了,卻原來是陸冬媳婦兒今兒又因著一點兒小事鬧了起來,陸冬慣常的任她鬧騰,自己忙自己的不予理會。
誰知陸冬越是不理會,他媳婦兒鬧騰的越是厲害,嘴裏罵罵咧咧,一開始隻是罵陸冬,說什麽受虐待,過得苦,倒八輩子大黴嫁給他,後悔嫁過來。
罵著罵著,越罵越急,竟罵到了去世的陸媽身上去,說生養了這麽個兒子,指定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活該早死。
罵這麽難聽,起因僅僅是因為她找陸冬要錢,陸冬沒給。
陸冬又不靠著陸老爺子,一個月工資就那麽多,哪裏禁得起他媳婦兒的一要再要,而且陸冬性子又硬,除了月初給夠這一個月的家用,多的一分不會給。
其實說是家用,他媳婦兒也沒用在兩個人的小家裏,全用自己身上了。
想來這也是陸冬不願意多給的原因,要說陸冬對她不錯了,就這個年月,換別的男人,她那個德行,能給她一分錢才有鬼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斷更兩天,我去看我爸去了,見到了,他挺精神,好開心。
前兩個月給我爸寫的信,他一直隨身放在胸口的口袋裏,看到我的時候拿了出來,信紙都被他翻看的破破爛爛的,我看了難受的要死,後悔沒多給我爸寫信。
以後我一定多給他寫信。
這本書到這裏基本就快完結了,差不多就是明後天吧,今天半夜還有一更。
第125章
陸冬平日裏雖性子硬, 卻也不會去跟他媳婦兒爭執、爭吵,一般都是薑麗自己在那兒大吼大叫, 又是摔盆又是砸碗, 就跟唱獨角戲似的。
陸冬要忙的事兒也挺多,根本懶得搭理她。
這次卻不一樣,薑麗觸碰到了陸冬的底線,任誰但凡是稍微有點兒孝心,都不能容忍自己媽媽無辜被罵。
更何況陸冬雖對陸媽印象不深,卻是跟在陸淮屁股後頭長大的, 陸淮敬愛陸媽、思念陸媽, 陸冬、陸生兩個耳濡目染著, 對陸媽的愛更不會少。
這火氣一上來, 直接就給了薑麗一巴掌。
一個當了十多年兵的人, 又是火氣翻湧的時候,就沒控製力道, 這一巴掌下去, 薑麗臉頰沒兩分鍾,直接腫到老高,印著一個鮮紅的大巴掌印, 板牙還被打掉一顆,流了一嘴的血。
都被打出血了, 薑麗那性子怎麽可能願意忍,東西一收拾,帶著嘴上沒擦幹淨的血, 捂嘴哭著迴家了。
這可真是鬧大了,陸大姐和柳三月把孩子們托給劉叔,趕緊的往陸冬家去了。
路上陸大姐直歎氣,柳三月也跟著發愁,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真就沒法說誰對誰錯。
縱然薑麗性子不好、口無遮攔、各種壞毛病,可再怎麽樣人家也隻是個才二十歲的新媳婦,無論怎麽生氣,也不能把人家牙都給打掉了啊。
就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也不興這樣說動手就動手的。
況且隔壁鄰居什麽的都看著呢,誰會管這是誰對誰錯,單看薑麗一嘴血的哭著跑了,就得向著薑麗那頭說話,到時候吐沫星子都能給陸冬淹死。
到了陸冬家,陸冬竟還沒事兒人似的坐在客廳裏埋頭寫報告,家裏頭整整齊齊,一絲不亂,想來是來之前,他已經收拾過了。
門口見有人來,一堆探頭探腦、指指點點的。
仔細聽便能聽到都是在議論剛剛薑麗被打流血的事兒。
果然是沒人去管錯與對,隻揪著陸冬一個大老爺們兒,把自己媳婦兒打成這樣,做的太過分。
別說他們了,就是柳三月自己都覺得陸冬做的不好看,即便薑麗再過分,過不下去分開就是,不想分開就把她送迴娘家讓她爸媽去教育,雙方也能冷靜冷靜。
就拿喜寶來說,以後若是養的嬌慣了,再不懂事,再不聽話,那也得她和陸淮這個做父母的來打罵,再不濟家裏頭還有爺爺,還有外公外婆。
又不是殺人放火、道德淪喪,何至於鬧得這麽難看。
陸大姐氣的拉著陸冬給他一頓訓,柳三月這個做嫂子的,說起來跟個新嫂子差不多,一直也沒見麵,這兩年才見上,也不好跟陸大姐似的那麽無所顧忌,便直在旁邊委婉的敲敲邊鼓,暗示陸冬再如何,解決的辦法很多,絕不能打媳婦兒。
陸大姐的意思是讓陸冬趕緊的提些東西,親自去薑家給薑家父母認個錯,再把薑麗給接迴來。
薑麗有什麽不好的地方,跟她好好說就是,到底還年輕,有不懂事的地方也正常,兩口子過日子,合該互相理解、互相遷就,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若是實在太不像話,那又是另一迴事,到時候再說就是。
對於這點,柳三月沒有發表意見,還是得看陸冬自己,畢竟她基本都是聽陸大姐和陳圓圓說來的,具體深裏情形她還不是特別了解,不好說什麽。
陸冬還是願意聽陸大姐的話的,陸大姐嘮叨了幾句,他也就應下了,在陸大姐的催促下,開車去了薑家,路上順便買了些水果啥的。
誰知到了薑家卻連薑家的門兒都沒能進去,自然也沒見到薑麗。
出來開門的是薑大哥,看到陸冬頓時就怒火衝衝提了拳頭嚷嚷著要揍人,卻又被追出來的薑媽給攔住了。
攔住薑大哥的薑媽對著陸冬也沒個什麽好臉色,同著薑大哥一起,一個罵一個教訓,跟二重奏似的,把陸冬給劈頭蓋臉懟半天。
陸冬謹遵陸大姐的囑咐,一聲不吭,他本也不是個好爭吵的性子,由著他們倆在那罵。
就這麽薑大哥罵了個爽,薑媽也教訓了個爽,最後薑媽臭著臉總結的說了句,“我看我閨女罵的就沒錯,什麽樣的兒子什麽樣的媽,這才結婚多久你就把我好好的閨女打成這樣,不是你媽沒教好你,難不成還是我這個丈母娘沒教好你不成”
“就這麽假惺惺認個錯,三兩句話的就想把我閨女接迴去門兒都沒有,我告訴你,你爸不親自過來,咱們這事兒還就沒完了了。”
說著在薑大哥得意洋洋挑釁的眼神中砰的一聲把門給關上了。
門外陸冬唇角隱忍的緊抿著,雙拳攥的咯咯響,恨不得一拳頭把麵前的門給砸爛。
他動手是他的不對,他都百般忍讓任著罵了,有什麽都衝著他來就是,動不動就拿他媽說事兒是個什麽意思
這樣無理的家庭,這樣的媳婦兒不要也罷。
陸冬一甩手,怒氣衝衝的走了。
迴去就跟一直等著的陸大姐說不過了,要離婚。
陸大姐聽了,登時就急了,怎麽還說不聽了呢,又要去罵陸冬,卻被柳三月給攔住了。
柳三月很是冷靜,拉著陸大姐隻問陸冬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兒。
陸冬不是個話多的,也不是個愛說東說西的,隻簡單的說沒見到薑麗,而薑媽不講道理,辱罵了陸媽,還想叫陸老爺子親自上門認錯道歉,他認為如果是這樣的人家,就沒有過下去的必要了。
陸大姐聽了沒吭聲,半晌歎了口氣說:“你的事兒我是管不了了,我也不管了,你自己去跟爸說吧,看到時候爸怎麽教訓你。”
陸冬最終怎麽跟陸老爺子說的柳三月他們也不知道,總之這事兒拖了幾個月,直拖到陸淮和柳爸迴來,在家待了沒多久又收拾收拾奔去了湘西,而柳三月也再度開學,薑家左等右等陸家不上門,薑大嫂開始天天明朝暗諷說閑話的時候,陸冬再次上門了。
這次再去薑家卻不是去接薑麗的,而是去提離婚之事的,為著能離婚,陸冬可是挨了陸老爺子一頓棍子,才征得陸老爺子的同意。
陸老爺子打陸冬不是為著陸冬要離婚,而且為著陸冬打媳婦兒,老陸家往上幾輩就沒打媳婦的這個規矩。
至於離婚嘛,離就離吧,男子漢大丈夫何患無妻,還怕離了後就找不著媳婦兒了吧。
為人妻的不能安分守己,好好伺候自己男人,乖乖過日子,不要也罷,要了也是個攪家精。
薑麗生的好看,而且不是那種一般的好看,在家時上門說親提親的人家可不少,再加上她家裏頭條件還可以,薑爸薑媽自然是眼光高的不行。
推了多少家都看不上,直到家裏親家姑媽給他們說和了陸家,他們才覺得這樣的人家才配的上他們家的小閨女。
見麵不過三次,陸家就提了親,結婚以後閨女天天隻是打扮玩樂不做任何家務,還愛發脾氣摔東西,女婿卻也從來沒說過什麽。
總之薑家一直都覺得陸冬是愛重他們家小閨女的,不然不能這麽慣著寵著。
是以薑家更是得意,認準了陸冬心裏頭有薑麗,非薑麗不行了,不然那次也不能那麽趾高氣昂的拿喬,還不就是為了給自己家閨女撐撐腰,壓那陸冬一壓,叫他以後對薑麗能更好些。
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陸冬會和薑麗離婚,及至陸冬上門時,他們還得意著呢,憋了這麽久,臨了還不是熬不住,屁顛屁顛的上門求來了。
正準備為沒看到陸老爺子過來發難,就聽陸冬說要離婚。
薑家都瘋了,怎麽可能呢?
明明上次來還求著要接小閨女迴去,怎麽突然的就要離婚呢
接下來自然是好一通鬧,陸冬任他們怎麽鬧,就是不動搖,鐵了心的要離婚。
薑家見胡攪蠻纏沒用了,又開始掉眼淚、說好話,各種哀求,薑麗也不拿喬了,在陸冬跟前哭著認錯,哭到雙眼紅腫,隻說以後不敢了,求陸冬不要離婚。
陸冬還是不鬆口,卻也被薑家吵的煩,便撂下一句,“我已決定,再無轉圜,你們現在同意我還能給薑麗一筆錢,若是拖著,那就什麽都得不到,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說完便走了,陸冬一走,薑家就亂了套,薑大嫂一個勁兒的諷刺薑爸薑媽和薑大哥,不知自己斤兩的瞎折騰,又說這下好了,家裏多了個吃白飯的,還是個離了婚的,以後就是想嫁也嫁不出去了,總之就是各種難聽話。
薑大哥疼小妹,給薑大嫂一頓揍,趕迴屋裏去了。
至於薑麗,痛哭之餘就是埋怨薑媽和薑大哥,非要折騰,折騰的如今陸冬氣跑了,還要跟她離婚。
總之家裏頭是鬧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最終薑家為了那筆錢,還是離了婚。
年底的時候,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實施改革開放的決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南邊沿海城市和農村。
農村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也就是說農民們種出來的作物不再由隊裏分配,除了承包開支,剩下的不管種出來多少,全屬於自己。
最大的變化是,城裏頭慢慢的開始有了小攤子出現,賣各種自家田裏的出息,或者一些小雜物,新鮮又便宜,服務態度還好。
供銷社和農副食品供應站的生意直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