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對的實力麵,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無用的!”趙樸再次強調道,“我朝北伐,不追求戰略激進,不追求軍事冒險,更不將勝利希望寄托在某次大捷,寄托在某個名將身上!”
“而是要高築牆,廣積糧,練強兵,軍民一心,提升綜合國力,形成絕對的壓倒之勢。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那時金國縱然有明君在世,縱然有孫武白起複生,也是難以挽迴敗局!”
曆史上,總是有各種名義的北伐。這些北伐,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失敗了!
失敗的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將希望寄托在某些名將,某些明君身上,希望靠著他們取得戰鬥勝利;在北伐的具體過程中,總是希望某次大捷,大敗敵軍。
其實,這是錯誤的!明君名將並不可靠,曆史上多有明君出現,可是一旦戰敗,迅速議和,再無北伐念想;曆史上,也多有名將,隻是這些名將多是先勝後敗,或是被強敵擊敗,或是被君王處理了。”
而寄托在某次大捷更是不靠譜,大捷可能化為大敗。
曆史上,議和派,多是投降派,對北方民族心存恐懼;而主戰派,多是速勝派,幻想著王師一到,敵軍土崩瓦解。
真正可靠的是綜合國力!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是虛無的,管你明君名臣,統統碾碎。
在後世,綜合國力的評價標準可以分為幾十條,可是如今的時代,社會層次簡單,結構簡單,隻需要簡單的幾條就足夠了!
“評價一國強弱稱之為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主要有七個評價標準,一是軍隊質量,二是糧食產量,三是財政收入。四是朝廷權力大小。五是精英流向,六是朝廷信譽度。七是人才的培養!”
說著,說著,趙樸就開始跑題了。
原本是想要,談論第二次北伐的相關事宜。製定北伐的作戰計劃。
隻是,說著說著,就談到了綜合國力的提升。
這也是趙樸開會的特點,說著說著,就經常跑題。隻是即便是跑題了,即便是不願意聽,也得捏住鼻子繼續聽。誰讓趙樸是皇帝!
不過盡管有些跑題,可趙樸不打算轉迴正題。
這也算是統一思想吧!
一個時辰後,會議結束了。
可以有意見,但是隻能保留。
在場的軍部大臣都明白。皇上這迴是鐵了心要北伐,再多的阻攔也不頂用,惹毛了皇帝,隻會被淒淒慘慘砍殺光。
這位皇帝看似溫和,平時對大臣們也很好,可是一旦在北伐的問題上,觸了黴頭,十九**必死無疑。
隨著趙樸的一聲令下,龐大的戰爭機器隨之開動,首先是輿論上,大肆的宣傳北伐,宣揚北伐必勝,不斷的打氣,統一思想。那些反戰言論,統統都被封殺,提意見可以,但是不能反對北伐
隨著,各地的器械糧草等,加快籌措,不斷的運輸到前線,做好了打上三五年的物資儲備。
而此時,樞密院、兵部、軍部等幾個軍事機構,或是調動將領,或是忙於製定作戰計劃,或是忙於各部門協調,忙得不可開交。
而此時,各地的將領也是紛紛進入京城,開始安排任務。
風雨欲來,北伐在醞釀著,有著席卷天下的氣勢。而在北方金軍也是積極備戰,剛剛登基的皇帝完顏亶積極任用幾個叔叔,打理朝政,而一些忙於內訌的女真貴族,也是紛紛放下意見,合為一股,共同抗擊宋軍。
籌備工作,還在繼續著。
這又需要花費大約一兩個月的時間!
隨著,北伐的臨近,趙樸也是越加的惶恐不安,有些戰前焦慮。
…………
風塵仆仆中,一個年青將領進入了杭州城。
此人正是嶽飛。
此時嶽飛才不過三十二歲,已經是山東路宣撫使,算是從二品的武將。
若是在其他時期,算是才略出眾,軍中少有;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算不了什麽。當今皇上,重視武備,多提拔年輕將領,隻要是戰功顯赫,隻要是不違背軍紀,都會受到皇上重用。
有些將領比他還年輕,官位也隻是比他略低而已。
比如,朝中的虞允文此刻入了軍部,原本是四品武將,如今變成了五品,表麵上算是降級了,可誰都明白,這是明降暗升。軍部官員,看似品級低,可處在要害位置,又接近皇上,頗為重要,軍部官員說是皇上親信也不為過。
又比如,李破軍不過二十八歲,卻是鎮守襄陽,正二品的官職,僅僅是略遜色於他。
當今時代,是武將最好的時代,不講究資曆,不排資論輩,隻要敢於拚命,能打了勝仗,遵守軍紀,就會得到提拔。
但是也是最壞的時代,戰場上武將的死亡率極高,四品五品的軍官陣亡,是正常事件;因違反軍紀,被革職,或是處死的武將,極為常見;因為不遵守軍紀,擅自逃跑,被斬殺者,多有存在。
重賞、重罰,是當今武將的特點!
進入杭州城後,嶽飛的情緒是複雜的。
此次皇上,將一半的高級將領調入京城,為的就是下一步出兵北伐,而此次皇上,更是專門召見他,商討軍事!
此刻,坐在偏殿內,嶽飛有些緊張。
“皇上駕到!”一個太監喊道。
隨後,一個身穿黃袍的男子走入偏殿內,身後是一些侍衛跟誰。
“微臣拜見陛下!”
“卿家,免禮!”
一番客套之後,嶽飛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椅子上。
沒有詢問問題,趙樸隻是靜靜的看著嶽飛。
曆史上,嶽飛已經神話了,不是人,更多是精神象征,忠義的化身。
到了這個時代,尤其是戰亂不休,趙樸可沒有指望著,靠某某幾個名將出現,然後力挽狂瀾,拯救江山社稷。好的名將,不如好的製度。製定下良好的軍隊提拔體係,培養體係,遠遠比單純的重用幾個名將,指望幾個名將力挽狂瀾更為可靠。
得知,嶽飛、韓世忠、張俊、吳氏兄弟、楊沂中等的信息之後,趙樸沒有太多的關照,就采取了“放養政策”——沒有太過重用,沒有太過提拔,隻是多給了幾次立功的機會,有本事上,沒本事下,犯了錯誤,照樣懲罰。
這也再次證明,金子到了哪裏都會發光!
僅僅是七年時間,嶽飛有一個小隊長變為了統帥七萬大軍的邊鎮將領。
見皇上頗有興趣的看著他,嶽飛心中有些焦急,有些惶恐,不知皇上心中在思量什麽!
“卿家,山東的風景可好!”趙樸問道。
“迴皇上,山東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利於金軍騎兵出擊,不利於我朝防守!”嶽飛道,“後來,我朝以青州,濟南為中心,構建了一個個堡壘群,防禦金軍進攻,局勢才稍微緩解!”
“山東的確不好守,隻是山東關係此戰勝敗,是我朝北伐金國的關鍵點,又有運河之便,利於運輸糧草!”趙樸道:“卿家,守衛山東,朕放心!”
“末將,多謝陛下!”
嶽飛謝道。
趙樸笑道:“卿家,此次要北伐,卿家可有計劃?”
北伐的大致方針,已經指定,隻是此刻是為了更好的征詢意見。最了解情況的,還是前線的將領,而不是他們這些坐在京城,紙上談兵的大臣。
“陛下,我朝兵強馬壯,而金國人困財缺,此刻正是北伐的機會,末將覺得…………”
接著,嶽飛開始說出了北伐計劃。
在嶽飛的計劃中,應當是三路出擊,東路牽製金軍兵馬,中路出擊汴梁,西路進攻關中。東路軍,中路軍牽製為主,西路軍為主攻擊方向。作戰重點,在於奪取關中,進而奪取河東,然後與中路軍合兵,破河南之敵;然後威脅河北,幽雲,奪取長城內土地;最後奪取遼東。
作戰方針,是順時針進攻,包抄金軍,將金軍一步步閉上絕路。rp
“而是要高築牆,廣積糧,練強兵,軍民一心,提升綜合國力,形成絕對的壓倒之勢。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那時金國縱然有明君在世,縱然有孫武白起複生,也是難以挽迴敗局!”
曆史上,總是有各種名義的北伐。這些北伐,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失敗了!
失敗的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將希望寄托在某些名將,某些明君身上,希望靠著他們取得戰鬥勝利;在北伐的具體過程中,總是希望某次大捷,大敗敵軍。
其實,這是錯誤的!明君名將並不可靠,曆史上多有明君出現,可是一旦戰敗,迅速議和,再無北伐念想;曆史上,也多有名將,隻是這些名將多是先勝後敗,或是被強敵擊敗,或是被君王處理了。”
而寄托在某次大捷更是不靠譜,大捷可能化為大敗。
曆史上,議和派,多是投降派,對北方民族心存恐懼;而主戰派,多是速勝派,幻想著王師一到,敵軍土崩瓦解。
真正可靠的是綜合國力!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是虛無的,管你明君名臣,統統碾碎。
在後世,綜合國力的評價標準可以分為幾十條,可是如今的時代,社會層次簡單,結構簡單,隻需要簡單的幾條就足夠了!
“評價一國強弱稱之為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主要有七個評價標準,一是軍隊質量,二是糧食產量,三是財政收入。四是朝廷權力大小。五是精英流向,六是朝廷信譽度。七是人才的培養!”
說著,說著,趙樸就開始跑題了。
原本是想要,談論第二次北伐的相關事宜。製定北伐的作戰計劃。
隻是,說著說著,就談到了綜合國力的提升。
這也是趙樸開會的特點,說著說著,就經常跑題。隻是即便是跑題了,即便是不願意聽,也得捏住鼻子繼續聽。誰讓趙樸是皇帝!
不過盡管有些跑題,可趙樸不打算轉迴正題。
這也算是統一思想吧!
一個時辰後,會議結束了。
可以有意見,但是隻能保留。
在場的軍部大臣都明白。皇上這迴是鐵了心要北伐,再多的阻攔也不頂用,惹毛了皇帝,隻會被淒淒慘慘砍殺光。
這位皇帝看似溫和,平時對大臣們也很好,可是一旦在北伐的問題上,觸了黴頭,十九**必死無疑。
隨著趙樸的一聲令下,龐大的戰爭機器隨之開動,首先是輿論上,大肆的宣傳北伐,宣揚北伐必勝,不斷的打氣,統一思想。那些反戰言論,統統都被封殺,提意見可以,但是不能反對北伐
隨著,各地的器械糧草等,加快籌措,不斷的運輸到前線,做好了打上三五年的物資儲備。
而此時,樞密院、兵部、軍部等幾個軍事機構,或是調動將領,或是忙於製定作戰計劃,或是忙於各部門協調,忙得不可開交。
而此時,各地的將領也是紛紛進入京城,開始安排任務。
風雨欲來,北伐在醞釀著,有著席卷天下的氣勢。而在北方金軍也是積極備戰,剛剛登基的皇帝完顏亶積極任用幾個叔叔,打理朝政,而一些忙於內訌的女真貴族,也是紛紛放下意見,合為一股,共同抗擊宋軍。
籌備工作,還在繼續著。
這又需要花費大約一兩個月的時間!
隨著,北伐的臨近,趙樸也是越加的惶恐不安,有些戰前焦慮。
…………
風塵仆仆中,一個年青將領進入了杭州城。
此人正是嶽飛。
此時嶽飛才不過三十二歲,已經是山東路宣撫使,算是從二品的武將。
若是在其他時期,算是才略出眾,軍中少有;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算不了什麽。當今皇上,重視武備,多提拔年輕將領,隻要是戰功顯赫,隻要是不違背軍紀,都會受到皇上重用。
有些將領比他還年輕,官位也隻是比他略低而已。
比如,朝中的虞允文此刻入了軍部,原本是四品武將,如今變成了五品,表麵上算是降級了,可誰都明白,這是明降暗升。軍部官員,看似品級低,可處在要害位置,又接近皇上,頗為重要,軍部官員說是皇上親信也不為過。
又比如,李破軍不過二十八歲,卻是鎮守襄陽,正二品的官職,僅僅是略遜色於他。
當今時代,是武將最好的時代,不講究資曆,不排資論輩,隻要敢於拚命,能打了勝仗,遵守軍紀,就會得到提拔。
但是也是最壞的時代,戰場上武將的死亡率極高,四品五品的軍官陣亡,是正常事件;因違反軍紀,被革職,或是處死的武將,極為常見;因為不遵守軍紀,擅自逃跑,被斬殺者,多有存在。
重賞、重罰,是當今武將的特點!
進入杭州城後,嶽飛的情緒是複雜的。
此次皇上,將一半的高級將領調入京城,為的就是下一步出兵北伐,而此次皇上,更是專門召見他,商討軍事!
此刻,坐在偏殿內,嶽飛有些緊張。
“皇上駕到!”一個太監喊道。
隨後,一個身穿黃袍的男子走入偏殿內,身後是一些侍衛跟誰。
“微臣拜見陛下!”
“卿家,免禮!”
一番客套之後,嶽飛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椅子上。
沒有詢問問題,趙樸隻是靜靜的看著嶽飛。
曆史上,嶽飛已經神話了,不是人,更多是精神象征,忠義的化身。
到了這個時代,尤其是戰亂不休,趙樸可沒有指望著,靠某某幾個名將出現,然後力挽狂瀾,拯救江山社稷。好的名將,不如好的製度。製定下良好的軍隊提拔體係,培養體係,遠遠比單純的重用幾個名將,指望幾個名將力挽狂瀾更為可靠。
得知,嶽飛、韓世忠、張俊、吳氏兄弟、楊沂中等的信息之後,趙樸沒有太多的關照,就采取了“放養政策”——沒有太過重用,沒有太過提拔,隻是多給了幾次立功的機會,有本事上,沒本事下,犯了錯誤,照樣懲罰。
這也再次證明,金子到了哪裏都會發光!
僅僅是七年時間,嶽飛有一個小隊長變為了統帥七萬大軍的邊鎮將領。
見皇上頗有興趣的看著他,嶽飛心中有些焦急,有些惶恐,不知皇上心中在思量什麽!
“卿家,山東的風景可好!”趙樸問道。
“迴皇上,山東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利於金軍騎兵出擊,不利於我朝防守!”嶽飛道,“後來,我朝以青州,濟南為中心,構建了一個個堡壘群,防禦金軍進攻,局勢才稍微緩解!”
“山東的確不好守,隻是山東關係此戰勝敗,是我朝北伐金國的關鍵點,又有運河之便,利於運輸糧草!”趙樸道:“卿家,守衛山東,朕放心!”
“末將,多謝陛下!”
嶽飛謝道。
趙樸笑道:“卿家,此次要北伐,卿家可有計劃?”
北伐的大致方針,已經指定,隻是此刻是為了更好的征詢意見。最了解情況的,還是前線的將領,而不是他們這些坐在京城,紙上談兵的大臣。
“陛下,我朝兵強馬壯,而金國人困財缺,此刻正是北伐的機會,末將覺得…………”
接著,嶽飛開始說出了北伐計劃。
在嶽飛的計劃中,應當是三路出擊,東路牽製金軍兵馬,中路出擊汴梁,西路進攻關中。東路軍,中路軍牽製為主,西路軍為主攻擊方向。作戰重點,在於奪取關中,進而奪取河東,然後與中路軍合兵,破河南之敵;然後威脅河北,幽雲,奪取長城內土地;最後奪取遼東。
作戰方針,是順時針進攻,包抄金軍,將金軍一步步閉上絕路。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