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十一月,我朝要對金國發動第二次北伐!”


    在軍部的會議上,趙樸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好似發布命令一般,將第二次北伐的計劃說了出來。


    此時距離第一次北伐,已經有三年時間。


    在這三年的時間內,宋金之間一直在零星的戰鬥著,慘烈的拚殺著。雖然沒有第一次北伐時,那股氣勢驚人,但是勝在次數頻繁。宋軍好似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向金國占領區發起進攻。


    可能是二三百人襲擊,可能是兩千人的攻堅戰,也可能是幾百鐵騎的對決。


    不追求,氣勢恢宏的大捷,隻是在不斷的戰鬥中,磨練新兵,讓新兵漸漸變成了老兵,而讓新生代將領變成了老將。強軍,不是訓練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是從死人堆中,挑選出來的。


    集小勝為大勝,不斷磨死金軍!


    這個時代,人力物力有限,指揮落後,不論是宋朝,還是金國,都玩不起那些聲勢浩大,好似賭博一般的大會戰。


    大會戰太危險了,不是大捷就是大敗,除非是瘋子,除非是軍事小白,都盡量避免。


    隻有在一些關鍵性的戰略要地的爭奪上,才會出現大會戰。


    而此刻,宋金之間保持著均勢,以山東一些地區,河南一些地區,或是陝西一些地區,作為“隔離帶”,將宋金雙方隔開,彼此對峙著。


    自古是,攻難守易,打攻堅戰要比打守城戰難得多!


    此刻,宋朝依靠著四川北部,漢中一帶險要地勢,中部襄陽地區險要地勢,東部地區山東堡壘防禦戰線,和高麗的海軍基地。對金軍實現了戰略上的保衛。


    雖然說,在議和中,金軍將河南大部、山東一部,陝西一部。“還給”了宋朝。


    隻是宋朝缺沒有派出大隊兵馬接受失地。


    這沒有意義!


    在議和中,金國歸還的這些區域,多是平原地帶,多是易守難攻,有利於騎兵襲擊,卻不利於步兵防守。


    一旦,宋軍大部隊進駐,隻會將主力分散開,給金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沒有殲滅金軍主力前,收複這些失地。是極不劃算的!


    “此刻北伐的時機已到,金國皇吳乞買死了,接替皇位的是完顏亶。而這讓身為皇長子的宗磐極為不滿,宗翰一派,宗弼一派、完顏昌一派等。好幾個派別,隨著皇位交替,劇烈的爭鬥了起來,甚至有拚殺的趨勢…………”


    趙樸分析著金國的局勢,說道。


    “時不待我,此刻是北伐的最佳機會,錯過了這次。下一次未必有這樣好的機會!”


    機會有限。失去了之後,再也沒有了。


    曾經,金國崛起於東北,先是強勢滅了遼國,又是擊敗了西夏,又是大敗宋朝。本來是有著最佳的機會,一統天下,建立好似漢唐一般的強盛國家。隻可惜,金國屢屢出昏招,先是立下偽楚。又是建立偽齊。


    金國將大量精力,花在了南下劫掠上,缺乏對占領區的有效鞏固。


    在戰略上,更是昏招連出,三路出擊,兵力分散,致使擊敗宋軍有餘,卻難以徹底消滅了,給了宋軍修生養息的機會。


    而早期輕視西北,致使西北戰場,兵力嚴重不足,戰果有限。後期,在西北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奈何急於求成,少了穩妥,在西北多有敗仗。


    又是內鬥不斷,耗去了自身太多力量。


    一次次失誤,將金國的軍事優勢抹除,漸漸的由勝而衰,走向了下坡路。


    如今,宋朝由初期的敗退,到重整旗鼓,戰力逐漸恢複,已經具備了北伐的實力,已經具備了將戰線推到幽雲一帶,收複幽雲的機會。


    隻是這次機會,隻有一次。


    一旦戰敗,國內的議和派勢力,將會再度抬頭,再也沒有北伐的機會。


    士紳階層是短視的,他們隻是看到北伐會損耗他們的錢財,重建北方又要損耗錢財,至於收複北方,帶來的長遠利益看不到;


    底層百姓也是短視的,在他們眼中,國恨家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飽飯。


    這次,金國皇位交替,是宋軍北伐的最好機會。


    錯過了這次機會,未來北伐難度將會加大無數倍!


    “陛下!此時,金國內鬥剛剛開始,此時我朝大力北伐,金軍必然摒棄前嫌,一致對外;不如在金軍內部,拚殺慘烈,損失慘重時,再出擊不遲!”


    萬俟卨說道。此時,他正是一個年前人,風華正茂,才高八鬥,睿智驚人。


    趙樸心中暗自歎息,萬俟卨小聰明有些,但是缺乏大智慧。


    “卿家,當年金國崛起,有臣子向父皇建言,說要聯金滅遼,收取幽雲十六州;有的臣子則是說,要聯遼滅金,防止金軍做大。不知卿家,覺得是聯遼滅金,還是聯金滅遼為好?”


    趙樸問向了萬俟髙,也問向了在場的軍部官員。


    軍部,屬於參謀軍事,輔助皇上處理軍務,權力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一切皆在與皇上。


    而具體的人員編製,沒有限製,多是看具體情況。


    此時的,軍部主要有六人組成,張俊、劉光世、萬俟髙、趙鼎、虞允文、史浩等六人。


    張俊,是土匪出身,所屬部下戰鬥力太差了,為了整編重組張俊手下的兵將,將他調入了軍部,算是明升暗降。


    而劉光世則是西軍軍事世家出身,縱觀一生,沒有打過出名的勝仗,可是也沒有打過打敗仗,屬於碌碌無為之輩。不過,他卻有著高超的駕馭技巧,將手下那些兵痞無賴治理的服服帖帖。


    萬俟髙,在當年鎮守江陵時,擊敗了金軍,盡管有些取巧的色彩,有些借助他人之力,然而不管怎麽說,他是有本事之輩,簡直是秦檜第二。


    似乎為了懷念秦檜,趙樸將這個與秦檜極為相似的臣子,調到了軍部。


    趙鼎,此人徹底的文人,有些方正,又好耍小聰明,當君子不合格,當小人太誇獎他了,是一個不合格餓偽君子!


    虞允文是海軍出身,可也多次參與了陸戰,算是一員悍將。


    史浩善於理財,理政能力很強!


    這六個人,組成了軍部的班子。


    若是沒有意外,這六人班子,還需持續到第二次北伐結束,甚至是滅金之戰結束。


    “當年我朝引狼入室,與金軍聯合滅遼,致使遼國顧此失彼,才讓遼國滅亡。遼國滅亡之後,我朝缺少了北方的屏障,被金軍乘虛而入,才釀造成靖康之禍!”


    萬俟髙說道,這也是宋人南渡之後,得出的結論。


    張俊、劉光世紛紛點頭,趙鼎也是信然讚同,虞允文欲言又止,而史浩默然無語。


    趙樸搖搖頭道:“聯遼滅金,是錯誤的;而聯金滅遼,也是錯誤的。不論是聯強滅弱,還是聯弱滅強,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才能笑道最後。沒有強大的實力,不論是走那一條路,都是死路一條!”


    “鶴蚌相爭,都想著漁翁得利,卻忘了沒有強大的實力,不僅做不成漁翁,反而會作法自斃!”


    “金國高層內鬥開始了,這是我朝的機會,但是不要想著作漁翁。因為當鶴蚌爭鬥結束時,勝利的一方,不僅沒有實力削弱,反而變得更強,那時想要做漁翁而不可得!”


    趙樸道。


    “最好的出手時機,則是在鶴蚌相爭,剛剛開始的時刻,那時漁翁出現。可能鶴蚌可能會因為外敵出現,齊心協力,共抗外敵,隻是有了嫌隙,始終難以合為一條心,反倒是想著彼此算計,彼此保存實力。一加一反倒是小於一!”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