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道:“各位將軍,宋弱金強,北伐勝利的機會渺茫,隻是這次我們不得不戰,因為沒有選擇。從戰略上,金軍進攻西北,而我等無動於衷,不能對西北形成有力援助,以鄰為壑,坐觀西北衰亡,隻會導致全局崩盤!”


    嶽飛道:“隻是北伐中原,沒有足夠的騎兵根本不行,此刻騎兵剛剛兩萬多,戰力遠遠不如金軍,一旦金軍從後方出擊,切斷我軍糧道,那時大事去矣!”


    趙樸點點頭,這的確是宋軍的軟肋。


    野戰最需要騎兵掩護,可是宋軍的騎兵數量少,質量差,與金軍對戰,往往是以三敵一,以五敵一,也未必能勝。


    “那嶽將軍覺得該如何?”趙樸問道。


    嶽飛道:“陛下,金軍重點進攻西北,在金軍大力進攻西北時,我軍再出動,也不遲!”


    趙樸心中一亮,有些明白了。


    武將們不是反對出兵,而是反對率先出兵。


    劉豫的偽齊國建立,在某種程度上,使宋金之間的屏障,兩國之間被隔斷開來。金軍可以借著偽齊,強製宋軍大部分主力,而集中主力進攻西北。


    而這些武將們對於出兵討伐劉豫,沒有意見;隻是在出兵的時機上,有些分歧,覺得在金軍主力尚未大規模進攻西北時,暫時不要出動,至少也應該在金軍主力大量調動到西北時,在西北開展會戰時,那時再出擊也不遲。


    而此時提前出兵,等於提前引來金軍攻擊,可能金軍會放棄西北攻略,從而集中在中原地區殲滅宋軍主力。


    很有道理。


    隻是。趙樸還是搖搖頭,武將們隻是從政治上,進行考慮,而很少從全局考慮。


    在西北之戰,開打後,再次出兵,固然是緩解了東線作戰壓力。隻是那時出兵。可能來不及了。一旦西線失利,一旦關陝出現變故,那時在東線取得再大戰果,也是毫無意義。


    趙樸搖了搖搖頭,看著在場的武將,道:“各位可知此次北伐的目的何在?”


    “是為了練兵,以血戰淬煉將士!““為了打擊偽齊的囂張氣焰!““為了緩解西線壓力!”


    在場的武將紛紛說道。


    趙樸搖了搖頭道:“這些隻是一方麵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消除恐金症!”


    在場武將,相互看著。隱約有些明白。


    “宋金之戰,不僅比拚的是國力,比拚的軍隊、民心,更是比拚的是自信。自信不是萬能的,但是自信的一方勝利機會大。宋金之戰,我朝缺少的不是馬匹。而是自信心!”


    “自信心很重要。就好似金軍,為何敢於四百鐵騎,衝擊幾千上萬的我朝軍隊。就是因為金軍有自信心;而為何我朝十幾萬大軍一遇到小挫折,就是陣腳大亂,開始跑路,這是自信心不足,。練兵,紀律為先;強軍,實戰為主!”趙樸平靜道。


    “而我朝軍隊,最缺少的不是馬匹,馬匹沒有,朕可以買到;隻是自信心不足。我無能為力,隻能是血戰鑄造。其實這也很正常的,宋金交戰我朝損失了上百萬軍隊。丟失了半壁河山。丟的不僅是土地,百姓,更是自信心。說得天花亂墜也無用,唯有血戰,唯有見過血,最後沒有崩潰,才能成軍!”


    “此次北伐,不指望你們收複多少城池,也不指望斬殺多少金軍,隻是希望一戰之後消除恐金症!”


    “各位將軍盡情的打仗吧!不要畏懼,不要被金軍嚇死,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各位將軍若是贏了,朕在這裏為各位慶功;若是輸了,朕陪你們東山再起。以水師之強,封鎖長江河道;又有近衛軍,守護沿線要地,即便是輸了,也能保全半壁江山穩固!”


    話說到這裏,已經沒有了一絲餘地。


    此戰不打也得打,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此次出動了三十多萬大軍,其中精兵十萬,輔兵二十萬,可能會大敗而歸,甚至是全軍覆沒。但是趙樸不在乎,不能打仗的軍隊,留著也是浪費糧食。


    隻有血戰一場,才能消除恐金症。


    為了消除恐金症,即便是一半軍隊覆滅在外,也值當了。


    隻要是經曆血戰迴來,哪怕數量很少,也是滅金的火種。隻要精心培養,火種遲早會變成燎原之勢。


    …………


    公元1130年1月7日。


    這一天,曾經是金軍攻破汴梁的時刻,是靖康之恥,也是大宋的國恥日。


    在這一天,大宋皇帝陛下,要祭祀祖先,北伐偽齊。


    在杭州城的大街上麵,全是杭州的百姓們,正在等待著閱兵儀式的召開。


    經過了擴建後,杭州已經有了一絲帝王氣象,道路寬敞,人口劇增,繁花似錦,更有一直蓬勃向上的朝氣。


    在近衛軍的扈從之下,大宋皇上將要帶領著大宋的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馬隊,經過揚州城,繞了一圈之後,向著城外出發。


    此時萬人空巷,看熱鬧的隊伍一直排到了郊外,此時就等著皇上露麵。


    這個時候,金國的秘衛首領素衣也帶著幾個喬裝改扮的下屬,站在人群當中,伸長了脖子在等趙樸出現。


    正得意的時候,整齊嘹亮的軍歌聲忽然響了起來。


    “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滿腔熱血燃燒,拚死一戰決矣!盡滅女真胡虜,複我大宋江山。王侯無卑賤,封侯就在今時。用我們的血肉,鑄成新的長城,抗擊女真,收複幽雲,複我天朝…………”


    這是宋軍軍歌!


    在激情的高唱下,一排排穿著鎧甲明亮的將士出現,他們中間的許多人都是在河東激戰過,參加過揚州保衛戰,血戰過襄陽,都是老兵,也是八字軍最為精銳一部。


    這些將士,最大特點就是年青,年紀最大不過三十多歲,有些僅僅十六七歲,他們多數出身貧賤,在宋金之戰前夕,多是最底層的百姓,隻是在宋金之戰後,快速崛起,官位飛速上升。


    方今亂世,正是拚殺的時候,去考個秀才從微妙小吏做起,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頭,還不如當個帶兵官,沒準就能搏個前途出來。


    這是草根的崛起路線!


    “這些兵,是精銳……”


    素衣是帶兵打仗的行家,一眼就看出眼前這幾千近衛軍戰士,是精銳中的精銳,身上有股蕭殺之氣,有著冷漠之氣,遠遠看著使人不自覺心中發寒。


    ps:終於寫完了,有些累。主要是思維瓶頸。


    一本小說,最重要的不是情節,不是文筆,而是氣。


    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


    氣在人在,氣死人亡。


    本書試圖寫出熱血,而不是狗血,寫出激情,而不是寫出爽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