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一年的時間,江南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這位皇帝來到江南,定都杭州之後,首先是整治商人,降低糧食價格,穩定物價,使百姓歸心。


    接著是籌建銀行,一開始銀行的行情不好,門可羅雀,可是隨著江南的重建,商業活動的繁榮,大量資金流動,尤其是異地取錢,促進了銀行的發展。而銀行有著國家信譽,可以及時的匯兌,滿足交易需求。


    很快銀行的發展進入快速軌道,大量的錢財滾滾而來!


    給國庫帶來了大量的錢財!


    此時一些商人,也想要籌建銀行,奈何想了想,還是算了。第一個吃螃蟹利潤巨大,第二個吃螃蟹,利潤就小了很多。況且,搶皇上的飯碗這不是找死嗎?銀行,在某種程度上與鹽鐵,屬於國家專營。


    而此時,朝堂在趙樸的治理之下,黨爭小了很多,即便是爭鬥,也是不超越底線。


    而內閣的建立極大提升了朝廷的辦事效率,過去許久未解決的事情,在極短時間內,就盡數被搞定了。


    而為了改善民風,在趙鼎的主持下,成立了體育協會,大力提倡棒球、橄欖球、跑步等運動,還將科舉與體育集合在一起。這些項目,設立了重要獎勵,一旦達標,就會得到豐厚的獎勵。這讓百姓趨之如騖。


    書生要想在朝廷獲得功名,還需要一些體育項目達標。而體育項目的考核極為嚴格,不容一絲作弊。一旦查出有作弊行為永不敘用。


    許多讀書人,因為體育不合格,最後被刷了下來。


    此舉引得朝廷士大夫極大不滿,紛紛上書勸解。要取消,隻是這點上,皇上一點也不退讓。理由是,書本打不敗金軍!


    在朝廷的大力提倡之下。棒球運動、橄欖球、跑步等,漸漸流行了起來。


    江南柔弱的民風得到緩解。


    而最為驚訝的是青樓,過去的青樓都是彈唱靡靡之音。隻是這位皇帝上台之後,大力的整頓青樓,禁止青樓彈唱一些曲目,隻能是彈唱朝廷規定的曲目。有些折騰人,書生們很是不滿意,但是也不能說什麽。


    而此時青樓彈唱的曲目,主要是《西風烈》、《鐵血男兒》、《靖康恥》等等。這些曲目的特點就是仇視金國。講述金軍侵略的罪惡。謳歌那些抗金英雄,貶低那些投降派。


    作為輿論主導的青樓,此時彌漫著複仇之氣。


    致使整個江南。都是彌漫著仇恨…………


    而在軍隊建設上,重新劃定無主土地。並分田到戶(因為金軍南侵,尤其是大屠殺,致使無主土地太多了,有較多的土地分配),主要是分配給那些參軍的士兵。朝廷規定,隻要是參加近衛軍考核合格,並經過三個月訓練,合格者可以分配到十畝土地,隻需要當兵十年,就可退役。


    而在退役後,根據戰功,又會得到相應的土地作為賞賜。


    這條政策,立時間使原本鄙視參軍,變成參軍人數多如牛毛,對於那些無主的百姓而言,更是如此。隻是近衛軍的考核,也真是嚴格,參加考核者,十不存一。


    考核杜絕後門,一些官員舞弊,輕則是革除軍職,重則是腦袋搬家。


    大刀闊斧的行動之後,使近衛軍質量高了很多,最後招募的僅僅是八萬人,可是戰力之強,就連他也感歎。


    接著,又是封閉化大練兵,軍營進出,除了有批條之外,外人根本不得進出,素衣曾經派出多股探子,想要探查一些情報,都是失敗了。


    籌建銀行,積累錢財;消除黨爭,內外一心;倡導體育,改善民風,把持青樓,主導輿論;訓練精兵,厚待士卒等,這些政策,相比起範仲淹改革、王安石變法,不知疲弱了多少;而士大夫們也是找不到反對的理由,隻能是支持。


    隻要是不觸及核心利益,不在根本上變動,士大夫們根本不會違逆皇上的意誌。


    這些都是小措施,不足為道…………


    隻是這些小措施,一一施展出來,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什麽,可是卻潤物細無聲。隻要是聰明之人,就會發覺整個江南,乃至是整個大宋,都在發生劇烈的蛻變。


    這種蛻變,似乎不傷筋動骨,卻改造著大宋的靈魂。


    從那些零散的情報上,素衣感到宋軍在變強,隱約間,向著魏武卒、秦銳士發展著。


    隱約間,素衣感到一個巨人正在緩緩站起,舉起大錘要砸到金國。而金國,在這種攻擊之下,虛弱不堪毫無一絲還手之力。


    收迴雜亂的心思,看著手下,素衣聲音有些低沉,道:“閱兵之後,宋軍就要北伐了!這是宋軍在示威,要殺雞儆猴,劉豫就是那隻雞,而我大金就是猴子!我等該如何?”


    “首領,金軍要閱兵,我等為何不破壞一番!”一個手下提議道。


    “就是,傳言那個皇上也要參加閱兵,我等為何不趁機刺殺!”


    “其實也沒有用,宋兵一向是中看不中用,想要北伐,這不是找死嗎?”


    手下的幹將,你一言我一語,不斷說著自己意見。


    而趙樸素衣沉默無語,隻是靜靜的聽著,最後搖搖頭,神情有些傲然道:“若是宋朝等待上幾年,那時在北伐,我朝還真的危險了,隻是他太過急躁了。此時就想要北伐,卻是找死!北方多是平原,有利於騎兵縱橫,而宋朝多是步兵,不善於野戰,這不是找死嗎?隻要我女真鐵騎一出,宋軍必然崩潰!”


    “此時什麽都不要做,宋朝皇帝不是那樣好刺殺的,刺殺隻會白白丟了性命;而宋朝皇帝也巴不得我們去破壞閱兵,好一網打盡。我等隻需要觀察,然後將宋軍戰力,做出評估,告知四太子就足夠了!”


    “我等省得!”


    素衣嘴上說著不在乎,說著宋朝騎兵不占上風,就大舉北伐,必然失敗,心中卻是忐忑不安…………


    這些道理,宋朝皇帝豈會不知道,可是他依舊這樣做了,可見必有底牌。


    在北方平原上,騎兵占據很多優勢,但是不代表無敵。


    …………


    “陛下,我軍步兵為主,騎兵為輔,守城有餘,攻擊不足,不足以北伐。若是再等上三五年,那時在北伐不遲,此時北伐時機不當,一旦戰敗,多年努力化為虛無…………陛下,出兵要慎重呀!”


    王守義、嶽飛,韓世忠等人,都是反對北伐,一些文臣也是站在反對的序列中。


    這些武將明白,這位皇上獨裁,但是不獨斷。


    隻要是道理合理,就會聽進去。


    趙樸道:“這個道理,我也知道。隻是有時候,不是你選擇戰爭,不是你想什麽時候打,就什麽時候打;而是局勢逼迫得,不得不打!此時西北危險,川陝危險,金國動用全國之力,進攻西北,僅僅靠著西北抵禦,根本抵抗不住。我們隻能四路出擊,緩解西北壓力!”


    “有時候,明知道要打敗仗,甚至是全軍覆沒,也要打一場,因為沒有選擇!”


    說著,趙樸深深歎了一口氣,有些感歎,局勢不由人。


    原本想著先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在自己的領土上搞科技、經濟、軍事、政治製度建設。再此期間,基本上不與外部勢力發生戰爭。至種田完畢之後,再憑強大實力力征服天下。隻是這也隻是丫丫而已,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


    敵人不會留給充足的時間去種田,而是會不斷影響,破壞,最後崩潰。


    此時此刻,一味的為了種田而避戰,隻會陷入萬劫不複。


    就好像曆史上,南宋皇帝個個都是種田的好手,隻是田地種的再好,一味覺得實力不如人,一味避戰,結果白中了田。而毛太祖,往往是一邊種田一邊打仗,以打仗贏來種田時間,以種田獲取打仗的本錢,最後走到了勝利。


    ps:


    下一更,有些遲。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