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布拉布拉的用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把那份兩萬多字的綱領性草稿念完了,於德利隨即宣布進入討論環節。
眾人沉默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沒出聲。或許他們還在消化草案中的內容,或許出於對趙新的本能畏懼,誰也不打算當出頭鳥。趙新有些鬱悶,他沒想到會是這麽個情況。他看了在座眾人一圈,隨後把目光放在了劉勝的身上。
似乎是感受到了趙新的暗示,劉勝慢悠悠的拿起麵前的茶杯,揭開蓋子喝了一口,然後蓋上了蓋子,隨後“咣!”的一下就把茶杯墩在了桌上,動靜之大,讓那些低頭不語的人都被嚇了一跳。
“我說趙總,趕明兒咱們打下北京城,你是不是打算搬進紫禁城去啊?”
趙新暗暗豎了個大拇指,笑嗬嗬道:“別介,我家人丁單薄,就算都住進去也鎮不住那麽大的房子。按我的打算,還是城外重新弄快地。紫禁城就這麽留著吧,當個文物古跡也挺好的。”
“哦~~~那我還有個問題,你要是當皇帝了,是不是還要弄個三宮六院啥的?”
此話一出,在場大多數男性的目光裏頓時就多了一分神采。北海鎮其實別的都好,就是不讓娶小這事有些不爽。先甭管腰子扛不扛的住,最起碼精神愉悅啊.
劉思婷先是微微欠身看了一眼洪濤的表情,隨後又掃視著麵前諸位男同胞的表情,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冷笑,心說沒一個好東西!
“大劉,一夫一妻是咱們北海鎮的立足之本,怎麽能改呢?我們已經有明文立法,這個問題就不需要再討論了。”
呸!真不要臉。
在場的人裏包括劉思婷在內,但凡對趙新那點破事知根知底的人都用目光表示了“森森”的鄙視。而對此一無所知,且又來的時間比較短的魯奇、孫躍進和王長友三人覺得趙新這人真是太自律了,跟著這樣的人幹有前途.嗬嗬。
這事還真沒法拿到桌麵上說,趙王爺雖然情人好幾個,問題是人家也沒公開承認不是?從明麵上來說,趙新仍然是一夫一妻。再者人家老婆沈娘娘都不急,別人眼熱管個p用。
北海鎮因為從起家開始就始終處於勞動力不足的局麵,所以就一直在鼓勵婦女走出家門參加田間勞動或是進工廠。而為了使女性地位不斷提高,就必須要改造陳規陋習,一夫一妻製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這根本不是趙新當初一拍腦袋決定的,而是現實情況。
隨著大量女性進入工廠,再加上識字教育,北海鎮女性的知識和可自由支配的財富不斷提高,於是話語權也不斷增加。以早期的島國歸化民為例,大約有40%的家庭裏,女性與男性的地位越來越持平,很多女人在收入方麵比男性還多。
再有就是早期移民中的很多家庭已經變得非常富足,單憑五十畝地的收入來看的話,誰也不比誰差多少。所以憑啥我家閨女要給人做小?或是當童養媳嫁過去受氣挨打?…
另外由於洪濤和劉思婷兩口子不斷的宣傳早婚早育對女性身體傷害大,因此北海鎮移民中的成婚年齡已經明顯推遲。兩家也許在孩子十四五歲就訂了親,但大多數都會等到十八九才成婚。
從社會學觀點來說,當經濟問題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後,人類對愛情的向往會變得越來越大;當愛情開始在家庭中產生作用,它會更加鞏固一夫一妻的家庭製度。
好吧,前提是家庭的財富得在誰手裏管著。俗話說的好,男人一有錢布拉布拉。
所以事實上嘛,隻要不破壞表麵上的法律,道德上的約束在某些條件下也會形同虛設。像趙新這樣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身份光環的加成,再加上他這人的濫情,還有十八世紀的女性在心理上本來就處於弱勢的依附狀況,這才讓他在外麵彩旗飄飄的陰謀得逞。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誰敢嚼趙新的舌頭?!
關於這次的會議,不少人都是當做一場“分蛋糕”會議,由此明確各人的權力劃分,形成一個類似於“政事堂”的雛形,以便在今後接管滿清的國家權力。
趙新是當皇帝還是當總統,大家其實都沒意見。說的好聽是虛君共和,可誰敢把他當成台上的吉祥物?
開玩笑呢,得罪別人沒關係,得罪這位分分鍾跟另一時空失去聯係。別說迴家了,信托協議上那份錢一個子都拿不到,吳安全和金凱軍的例子可擺著呢!
迄今為止,唯一讓趙新翻臉的就是這兩位。趙新沒有痛下殺手而隻是圈禁的做法,在穿越眾內贏得了不錯的聲譽;可他也劃出了一條線,那就是別搞陰謀詭計。
問題是,能不能搞陽謀呢?
軍隊方麵代表的問題著眼於南下的統一戰爭什麽時候發動,以及北海軍在東南亞、南亞和北美大陸的布局;民政方麵的眾人則圍繞機構設置、土地改革、立法和監察的問題;教育口則關心什麽時候開科取士,以及入關後如何開展掃盲運動和普通話推廣;而醫療口麽,嘿嘿,洪大夫兩口子拿出了一份入關後普及醫療健康的方案,那上麵的數字讓趙新直撮牙花子,腦仁都疼。
眾人裏最悠哉的要屬張波。目前身居北海鎮石油係統老大的他想的很清楚,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都要靠著趙王爺才能實現。在開會前趙新已經跟他私下談過,不管采用何種體製,石油工業這塊蛋糕都會由他掌管。所以張波眼下更關心什麽時候南下蘇門答臘,西北風喝夠了,也該帶著老婆去過一過陽光沙灘海浪的日子。
趙亮其實也差不多,雖然他掌控北海鎮的軍工聯合體,明麵上看屬於民政,但因為是軍隊係統出來的,所以從心理上天然跟趙新、劉勝的聯係更緊密。不過他在前兩天和趙新的談話中得知,隨著這次政體討論結束,軍工和偏重民用的鋼鐵、機械製造等項目會實現剝離。趙新讓他自己選,前者從屬於北海軍係統,後者歸屬工業委員會。…
哎呀,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趙亮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哪個都舍不得,所以今天的會開完後,他準備找劉勝、鄧飛、丁國峰等人幫著合計合計。
有了劉勝輕鬆話題的開頭,眾人的話漸漸多了起來,提出的問題也開始五花八門,什麽都有,甚至連以後能不能在什刹海弄套院子的問題也提了出來。
“原則上沒問題,凡是沒收的王公和大臣豪宅都可以拍賣,大家掏錢買就行了。”
“是不是還是70年產權啊?過了70年怎麽辦?”
“你管那麽多呢,先搞一套才是真的。”
“.”
眾人七七八八東拉西扯了半天,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等吃過飯各自休息了一會,下午兩點繼續。
下午的討論會上,於德利要求首先發言。
“諸位,在座的人,加上那幾位列席的同誌,總共是29個人。我想請各位務必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的這個政體代表了誰?後世我們常說人民群眾,可在本時空,誰是人民?是那些地主鄉紳,還是那些讀書人出身的士大夫,還是占人口最多的貧苦農民?不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寫進我們的綱領文件,我可以斷言,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人亡政息!”
“上午有人說可以搞類似英國那種上下院的議會政治,我個人認為不妥。西方人的政體,是由神權到王權,又從王權到民權。於是他們說,政治有立憲或專製之別,要麽君主專製,要麽君主立憲,要麽就是民主立憲。而我們呢?請問滿清帝國治下有什麽資產階級?隻有一群由地主士紳組成的士大夫階級!這麽搞,我們隻能又迴到聖賢治國的老路上。”
“確立未來政體這件事,設立一個虛位的皇帝,建立統管各項事務的委員會,可不是為了分蛋糕,搞成一個29個人的家天下。《論語》上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不光是政治權力的歸屬,更多的是要搞清楚我們擔負的責任!”
“既然我們想掌管這一千七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想參與這個國家的政治,那我們就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孟子》上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這意思是說,天下的一切不仁不義不正,全該由為政者負責。我這話可不是在鼓吹帝王,而是借此比喻為政者的責任。”
“什刹海的大宅子是不錯,可是要小心啊,一旦我們住進去,每天身處朱門豪宅,自己的屁股還能不能站在人民大眾的一邊?有了深宅大院,那就免不了仆從如雲,到了晚上是不是還得配幾個護院看家?否則兩口子住那麽大宅子到了晚上你不瘮得慌?!”
“想粉碎地主階級,粉碎封建製度,打破舊時代的一切,光憑我們29個人能做到麽?趙總的能力固然起到了很好的加成作用,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沒有那些受益的底層民眾支持,我們能做到今天這一切嗎?”…
“八年了,我們在外東北搞移民、住木刻楞,先是跟滿清打,後來又跟沙俄打,搞土地改革,廢除人身依附,提高教育水平,生產資料公有製,為的是什麽?難道隻是為了當個大資產階級、大貴族和大地主的結合體嗎,那又何必搞的這麽辛苦?”
“當年第一次開‘立法籌備會’的時候,要不是趙總說的那番話,說實話,我於德利根本不會參與這麽深。我記得他當時說,立法前要先確立法的精神,我們究竟代表了誰?他說要是不明確這個問題,即便把滿清皇帝趕下去了,這個國家依然會是一個封建社會。八旗雖然沒了,可漢人士大夫這幾百年所形成的因循守舊,思維固化,視科技為奇技淫巧,視開放為華夷不分還將繼續下去。即便短時期內再強大,也逃不開‘治亂循環’。”
在場的眾人裏,除了陳青鬆、李雅茹、周衛國和吳思宇等人當時在場,其他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此刻見陳青鬆等人微微點頭,心說真沒想到啊,趙王爺居然還有這份理想和心胸。
於德利意味深長的繼續道:“我們代表了誰,換言之,我們依靠的是誰?誰是我們實現理想和目標的銅牆鐵壁?有人說,北海鎮憑借著超出時代的武器裝備,有著絕對的實力,可以打垮世界上的一切敵人;可是我要說的是,沒有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我們的貧苦大眾,實力從何而來?靠我們這29個人嗎?還是靠278個穿越者?北海鎮這些年一船又一船拉來移民,他們的苦難我們每一個人都聽說過,都感同身受!也隻有依靠他們所形成的銅牆鐵壁,我們才有能力砸碎那些的腐朽的勢力!”
“諸位,我說這麽多是想說明一件事,明確我們這個政體的立場,那才是我們未來求存求壯大的基礎,才是實現我們建立一個工業化國家的根基所在。我們想消滅滿清,想消滅一切腐朽沒落的製度,想完成統一戰爭,奪取全國勝利,必須團結億萬貧苦民眾,隻有他們,才是我們北海鎮的力量所在!”
“啪~啪~啪.”
於德利的話不啻於黃鍾大呂,讓原本還一臉輕鬆的與會者們變得嚴肅起來。趙新和陳青鬆二人率先鼓起了掌,隨後會議室裏便響起了持久而熱烈的掌聲。
看著眼前的場麵,趙新心說真特麽不容易啊,上午差點搞成歪樓大會。當然了,在座眾人裏肯定有些人不讚成於德利的想法,不過他並不在意。
誌同道合的,那就一起幹下去,敢耍花活的,合同到期麻溜走人。真要有因為老婆孩子不想走的,那就給他在後海弄個大宅子,醉生夢死的過日子去吧。
周衛國起身道:“老於說的太好了!我提議參照老陳的那份草稿,擬定出一份共同綱領,作為我們的指導性文件。鑒於我本人這些年一直負責法製事務,所以就毛遂自薦了。”
謔!眾人心說這位真夠雞賊的,趁機直奔製高點去了,要知道製事立法可是國之大事。
“老周的提議很好。”趙新不慌不忙的點點頭,可他隨後的話讓周衛國頓時有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趕腳,隻聽他繼續道:“老於、劉錚,就麻煩你們兩位這幾天辛苦一下,跟老周把這個綱領文件給搞出來。三天夠不夠?”
“沒問題!”劉錚秒懂趙新的意思。
“好的。”於德利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靠!周衛國心裏雖然不情不願,可他知道趙新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想法,隻得擺出一副誠懇的笑臉,表示完全讚同。
眾人沉默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沒出聲。或許他們還在消化草案中的內容,或許出於對趙新的本能畏懼,誰也不打算當出頭鳥。趙新有些鬱悶,他沒想到會是這麽個情況。他看了在座眾人一圈,隨後把目光放在了劉勝的身上。
似乎是感受到了趙新的暗示,劉勝慢悠悠的拿起麵前的茶杯,揭開蓋子喝了一口,然後蓋上了蓋子,隨後“咣!”的一下就把茶杯墩在了桌上,動靜之大,讓那些低頭不語的人都被嚇了一跳。
“我說趙總,趕明兒咱們打下北京城,你是不是打算搬進紫禁城去啊?”
趙新暗暗豎了個大拇指,笑嗬嗬道:“別介,我家人丁單薄,就算都住進去也鎮不住那麽大的房子。按我的打算,還是城外重新弄快地。紫禁城就這麽留著吧,當個文物古跡也挺好的。”
“哦~~~那我還有個問題,你要是當皇帝了,是不是還要弄個三宮六院啥的?”
此話一出,在場大多數男性的目光裏頓時就多了一分神采。北海鎮其實別的都好,就是不讓娶小這事有些不爽。先甭管腰子扛不扛的住,最起碼精神愉悅啊.
劉思婷先是微微欠身看了一眼洪濤的表情,隨後又掃視著麵前諸位男同胞的表情,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冷笑,心說沒一個好東西!
“大劉,一夫一妻是咱們北海鎮的立足之本,怎麽能改呢?我們已經有明文立法,這個問題就不需要再討論了。”
呸!真不要臉。
在場的人裏包括劉思婷在內,但凡對趙新那點破事知根知底的人都用目光表示了“森森”的鄙視。而對此一無所知,且又來的時間比較短的魯奇、孫躍進和王長友三人覺得趙新這人真是太自律了,跟著這樣的人幹有前途.嗬嗬。
這事還真沒法拿到桌麵上說,趙王爺雖然情人好幾個,問題是人家也沒公開承認不是?從明麵上來說,趙新仍然是一夫一妻。再者人家老婆沈娘娘都不急,別人眼熱管個p用。
北海鎮因為從起家開始就始終處於勞動力不足的局麵,所以就一直在鼓勵婦女走出家門參加田間勞動或是進工廠。而為了使女性地位不斷提高,就必須要改造陳規陋習,一夫一妻製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這根本不是趙新當初一拍腦袋決定的,而是現實情況。
隨著大量女性進入工廠,再加上識字教育,北海鎮女性的知識和可自由支配的財富不斷提高,於是話語權也不斷增加。以早期的島國歸化民為例,大約有40%的家庭裏,女性與男性的地位越來越持平,很多女人在收入方麵比男性還多。
再有就是早期移民中的很多家庭已經變得非常富足,單憑五十畝地的收入來看的話,誰也不比誰差多少。所以憑啥我家閨女要給人做小?或是當童養媳嫁過去受氣挨打?…
另外由於洪濤和劉思婷兩口子不斷的宣傳早婚早育對女性身體傷害大,因此北海鎮移民中的成婚年齡已經明顯推遲。兩家也許在孩子十四五歲就訂了親,但大多數都會等到十八九才成婚。
從社會學觀點來說,當經濟問題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後,人類對愛情的向往會變得越來越大;當愛情開始在家庭中產生作用,它會更加鞏固一夫一妻的家庭製度。
好吧,前提是家庭的財富得在誰手裏管著。俗話說的好,男人一有錢布拉布拉。
所以事實上嘛,隻要不破壞表麵上的法律,道德上的約束在某些條件下也會形同虛設。像趙新這樣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身份光環的加成,再加上他這人的濫情,還有十八世紀的女性在心理上本來就處於弱勢的依附狀況,這才讓他在外麵彩旗飄飄的陰謀得逞。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誰敢嚼趙新的舌頭?!
關於這次的會議,不少人都是當做一場“分蛋糕”會議,由此明確各人的權力劃分,形成一個類似於“政事堂”的雛形,以便在今後接管滿清的國家權力。
趙新是當皇帝還是當總統,大家其實都沒意見。說的好聽是虛君共和,可誰敢把他當成台上的吉祥物?
開玩笑呢,得罪別人沒關係,得罪這位分分鍾跟另一時空失去聯係。別說迴家了,信托協議上那份錢一個子都拿不到,吳安全和金凱軍的例子可擺著呢!
迄今為止,唯一讓趙新翻臉的就是這兩位。趙新沒有痛下殺手而隻是圈禁的做法,在穿越眾內贏得了不錯的聲譽;可他也劃出了一條線,那就是別搞陰謀詭計。
問題是,能不能搞陽謀呢?
軍隊方麵代表的問題著眼於南下的統一戰爭什麽時候發動,以及北海軍在東南亞、南亞和北美大陸的布局;民政方麵的眾人則圍繞機構設置、土地改革、立法和監察的問題;教育口則關心什麽時候開科取士,以及入關後如何開展掃盲運動和普通話推廣;而醫療口麽,嘿嘿,洪大夫兩口子拿出了一份入關後普及醫療健康的方案,那上麵的數字讓趙新直撮牙花子,腦仁都疼。
眾人裏最悠哉的要屬張波。目前身居北海鎮石油係統老大的他想的很清楚,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都要靠著趙王爺才能實現。在開會前趙新已經跟他私下談過,不管采用何種體製,石油工業這塊蛋糕都會由他掌管。所以張波眼下更關心什麽時候南下蘇門答臘,西北風喝夠了,也該帶著老婆去過一過陽光沙灘海浪的日子。
趙亮其實也差不多,雖然他掌控北海鎮的軍工聯合體,明麵上看屬於民政,但因為是軍隊係統出來的,所以從心理上天然跟趙新、劉勝的聯係更緊密。不過他在前兩天和趙新的談話中得知,隨著這次政體討論結束,軍工和偏重民用的鋼鐵、機械製造等項目會實現剝離。趙新讓他自己選,前者從屬於北海軍係統,後者歸屬工業委員會。…
哎呀,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趙亮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哪個都舍不得,所以今天的會開完後,他準備找劉勝、鄧飛、丁國峰等人幫著合計合計。
有了劉勝輕鬆話題的開頭,眾人的話漸漸多了起來,提出的問題也開始五花八門,什麽都有,甚至連以後能不能在什刹海弄套院子的問題也提了出來。
“原則上沒問題,凡是沒收的王公和大臣豪宅都可以拍賣,大家掏錢買就行了。”
“是不是還是70年產權啊?過了70年怎麽辦?”
“你管那麽多呢,先搞一套才是真的。”
“.”
眾人七七八八東拉西扯了半天,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等吃過飯各自休息了一會,下午兩點繼續。
下午的討論會上,於德利要求首先發言。
“諸位,在座的人,加上那幾位列席的同誌,總共是29個人。我想請各位務必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的這個政體代表了誰?後世我們常說人民群眾,可在本時空,誰是人民?是那些地主鄉紳,還是那些讀書人出身的士大夫,還是占人口最多的貧苦農民?不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寫進我們的綱領文件,我可以斷言,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人亡政息!”
“上午有人說可以搞類似英國那種上下院的議會政治,我個人認為不妥。西方人的政體,是由神權到王權,又從王權到民權。於是他們說,政治有立憲或專製之別,要麽君主專製,要麽君主立憲,要麽就是民主立憲。而我們呢?請問滿清帝國治下有什麽資產階級?隻有一群由地主士紳組成的士大夫階級!這麽搞,我們隻能又迴到聖賢治國的老路上。”
“確立未來政體這件事,設立一個虛位的皇帝,建立統管各項事務的委員會,可不是為了分蛋糕,搞成一個29個人的家天下。《論語》上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不光是政治權力的歸屬,更多的是要搞清楚我們擔負的責任!”
“既然我們想掌管這一千七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想參與這個國家的政治,那我們就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孟子》上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這意思是說,天下的一切不仁不義不正,全該由為政者負責。我這話可不是在鼓吹帝王,而是借此比喻為政者的責任。”
“什刹海的大宅子是不錯,可是要小心啊,一旦我們住進去,每天身處朱門豪宅,自己的屁股還能不能站在人民大眾的一邊?有了深宅大院,那就免不了仆從如雲,到了晚上是不是還得配幾個護院看家?否則兩口子住那麽大宅子到了晚上你不瘮得慌?!”
“想粉碎地主階級,粉碎封建製度,打破舊時代的一切,光憑我們29個人能做到麽?趙總的能力固然起到了很好的加成作用,可是大家想想,如果沒有那些受益的底層民眾支持,我們能做到今天這一切嗎?”…
“八年了,我們在外東北搞移民、住木刻楞,先是跟滿清打,後來又跟沙俄打,搞土地改革,廢除人身依附,提高教育水平,生產資料公有製,為的是什麽?難道隻是為了當個大資產階級、大貴族和大地主的結合體嗎,那又何必搞的這麽辛苦?”
“當年第一次開‘立法籌備會’的時候,要不是趙總說的那番話,說實話,我於德利根本不會參與這麽深。我記得他當時說,立法前要先確立法的精神,我們究竟代表了誰?他說要是不明確這個問題,即便把滿清皇帝趕下去了,這個國家依然會是一個封建社會。八旗雖然沒了,可漢人士大夫這幾百年所形成的因循守舊,思維固化,視科技為奇技淫巧,視開放為華夷不分還將繼續下去。即便短時期內再強大,也逃不開‘治亂循環’。”
在場的眾人裏,除了陳青鬆、李雅茹、周衛國和吳思宇等人當時在場,其他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此刻見陳青鬆等人微微點頭,心說真沒想到啊,趙王爺居然還有這份理想和心胸。
於德利意味深長的繼續道:“我們代表了誰,換言之,我們依靠的是誰?誰是我們實現理想和目標的銅牆鐵壁?有人說,北海鎮憑借著超出時代的武器裝備,有著絕對的實力,可以打垮世界上的一切敵人;可是我要說的是,沒有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我們的貧苦大眾,實力從何而來?靠我們這29個人嗎?還是靠278個穿越者?北海鎮這些年一船又一船拉來移民,他們的苦難我們每一個人都聽說過,都感同身受!也隻有依靠他們所形成的銅牆鐵壁,我們才有能力砸碎那些的腐朽的勢力!”
“諸位,我說這麽多是想說明一件事,明確我們這個政體的立場,那才是我們未來求存求壯大的基礎,才是實現我們建立一個工業化國家的根基所在。我們想消滅滿清,想消滅一切腐朽沒落的製度,想完成統一戰爭,奪取全國勝利,必須團結億萬貧苦民眾,隻有他們,才是我們北海鎮的力量所在!”
“啪~啪~啪.”
於德利的話不啻於黃鍾大呂,讓原本還一臉輕鬆的與會者們變得嚴肅起來。趙新和陳青鬆二人率先鼓起了掌,隨後會議室裏便響起了持久而熱烈的掌聲。
看著眼前的場麵,趙新心說真特麽不容易啊,上午差點搞成歪樓大會。當然了,在座眾人裏肯定有些人不讚成於德利的想法,不過他並不在意。
誌同道合的,那就一起幹下去,敢耍花活的,合同到期麻溜走人。真要有因為老婆孩子不想走的,那就給他在後海弄個大宅子,醉生夢死的過日子去吧。
周衛國起身道:“老於說的太好了!我提議參照老陳的那份草稿,擬定出一份共同綱領,作為我們的指導性文件。鑒於我本人這些年一直負責法製事務,所以就毛遂自薦了。”
謔!眾人心說這位真夠雞賊的,趁機直奔製高點去了,要知道製事立法可是國之大事。
“老周的提議很好。”趙新不慌不忙的點點頭,可他隨後的話讓周衛國頓時有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趕腳,隻聽他繼續道:“老於、劉錚,就麻煩你們兩位這幾天辛苦一下,跟老周把這個綱領文件給搞出來。三天夠不夠?”
“沒問題!”劉錚秒懂趙新的意思。
“好的。”於德利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靠!周衛國心裏雖然不情不願,可他知道趙新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想法,隻得擺出一副誠懇的笑臉,表示完全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