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縣處於綿陽北部,涪江上遊,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東鄰青川縣,南連北川縣,西界鬆潘縣,北靠甘肅省,東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溝縣,東接“太白故裏”江油市,南鄰“大禹故鄉”北川縣,西連“人間瑤池”黃龍寺,北抵“童話世界”九寨溝。地處盆周山區,境內山嶺綿延,峰巒重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高差懸殊大,西北最高雪寶頂海拔5400米,東南最低椒園子海拔600米,一般比高1000米至2700米。

    境內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脈、近東西走向的摩天嶺山脈和近北東至南西走向的龍門山脈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員麵積的94.33%。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極高山、高山,向東南漸次過度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西北部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東南部最低處涪江二郎峽椒園子河穀海拔600米,兩地高差近5000米。縣境處於我國三大溝造域結合部位,中生代侏羅紀及其以前各個地質時期的地層出露齊全,中、新生代構造運動十分強烈。

    位於縣城中部的勅修報恩寺,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築群,是平武地方古代曆史、文化、宗教和藝術遺跡的典型代表,明城門、城牆則屬報恩寺附屬建築,但早於報恩寺建設,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報恩寺由明代龍州宣撫司世襲土官僉事王璽、王鑒父子奉聖旨主持修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距今已有560餘年曆史。寺院坐西向東,占地麵積27800平方米,建築麵積3500平方米,由山門、鍾樓、天王殿、大悲殿、華嚴藏、大雄寶殿、碑亭、萬佛閣等主要建築構成,所有建築沿一條300米長的中軸線對稱排列,由於完全仿照北京故宮布局設計,故有“深山宮殿”之稱。

    全寺所有用清一色珍貴楠木建成,規模宏大,布局和諧,結構謹嚴,建築精美絕倫,特色濃鬱,為國內所僅有,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明初罕見之遺構”。寺內古木參天,氣象森嚴,飛簷淩空,金碧輝煌。大悲殿中的用整根楠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觀音像、華嚴藏中的轉輪經藏和泥塑蟠龍,以及遍布全寺的彩繪壁畫,都是世間罕見的藝術珍品,在這次特大地震中,城牆、城門等文物遭受嚴重損毀。

    地震襲擊平武縣醫院時,一個女兵被一根水泥梁柱戳穿了胸膛,胸口血肉模糊,一個孕婦已快臨產,她人已斷氣,下身還在流血。一位遇難者,眼球外突,舌頭外伸,整個頭顱被擠壓成了一塊平板,另一位遇難者,上半身完好,下半身和腿腳卻已模糊難辨。

    地震來臨時,平武中學的向孝廉、馬健在3樓的教室上課,突然整個教室晃動起來,向孝廉在向樓外跑的時候,被樓上倒下來的水泥壓在了身上,馬健發現後邊鼓勵邊用手刨,終於把她刨了出來,這時,馬健的雙手血肉模糊,他還在刨班裏的另一位同學,沒多久將這名同學刨了出來,可他已經離開了,而且這個同學死去的時候,頭上還壓著一本掀開的小說《劍》,可能他永遠也不可能翻完這本書了,就像他短暫的生命一樣,也不可能繼續到它最後的一頁,這無疑是人類曆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無辜的死難者,幾乎都是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被突如其來地推向死亡的。

    地震發生時,南壩小學的杜正香一把將送孫子上學的嚴明君老太太祖孫倆推出了搖晃中的教學樓,轉身衝進一樓的教室,連抱帶拉救出幾個孩子,之後她又衝進了已是煙塵滾滾、不停擺動中的教學樓,沒想到,教學樓轟然垮塌,杜正香與孩子們埋在了裏麵。

    南壩小學位於位置顯赫、曆史悠久的三國曆史遺跡江油關之旁,江油關原名江油戍,係劉備入川以後,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將軍鄧艾兵出陰平邪徑,奇襲江油戍,蜀漢守將馬邈不戰而降,魏軍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蜀漢滅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聞名。

    此後曆朝曆代,多在此設關戍守,或稱江油關,或稱涪水關,成為蜀北名關之一,在南宋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間,這裏長期都是縣、郡、州治地,稱為古龍州,是涪江上遊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

    江油關遺址附近,有牛心山、鳳翅山、叮當泉、明月渡等主要景點,以及李白讀書台、李龍遷祠、玉虛觀、馬邈妻李氏故裏碑、吳道子繪真武祖師像碑、宋徽宗書禦筆手詔碑等名勝古跡。牛心山相傳為李唐王朝皇族遠祖李龍遷之墓,當年曾被武則天派人掘斷龍脈,李氏複國後,又多次派人填塞,流傳著許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當濟南軍區官兵掀開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的一根鋼筋水泥橫梁時,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位死去多時的女老師趴在瓦礫裏,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這些孩子們帶出即將倒塌的教學樓,她用自己的肩背為孩子們擋住了墜落的橫梁,她就是杜正香!杜正香是南壩小學學前班中班的代課老師,不過孩子們更喜歡搖著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實杜老師時年才48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杜老師以生命守護的五個孩子最終沒能生還,這可能是她此生唯一的遺憾,她的同事、語文老師楊樹蘭說,杜老師要不是為了救學生,自己一個人肯定能跑出來,這也是楊樹蘭最後一次看到的杜正香身影。

    濟南軍區官兵並未因此悲傷而氣餒,他們還在平武縣南壩鎮南壩小學廢墟上繼續搜尋,沒想到幾天以後居然成功地營救出了今年61歲的李德馨老校長,她被埋在廢墟裏近164小時,救援隊員當天9時48分利用生命探測儀,成功地發現了她的生命蹤跡。獲救時,老人左側肋骨、肩胛骨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但重要器官並沒有損傷,老人神誌清醒,經過搶救,目前老人生命體征基本平穩,能迴答醫務人員的簡單問題。

    “沒想到母親這麽頑強。”在廣元市區工作的兒子高峻在電視上看到母親獲救的消息簡直不敢相信,高峻說,母親平時身體一直不好,每年要去好幾次醫院,即使夏天,母親睡覺的時候也還要穿上襪子和毛衣。

    救援人員發現李德馨老校長在廢墟中被埋的位置靠學校食堂,濕潤通暢的空氣使她得以幸存,多麽頑強的生命力啊!

    平武縣城西麵有一座古城門龍安府,高大雄偉,氣勢恢弘,這就是原龍安府四座城門中僅存的西城門,也是涪江上遊最後一道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門。龍安府城共設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東門為迎暉門,南門為清平門,北為拱宸門,西門為通遠門,門樓叫鎮羌樓(設此城門有抵禦、鎮壓、平定氐羌之意)。

    城門北枕箭樓山,東南方向繞涪江沿岸龍安鎮城邊而過,城牆結構堅固,高大雄偉,為磚石壘築而成。牆體外側多為青石條加糯米漿壘砌,內側鋪青磚走道。現存西城門和五分之一城牆。城門由高4.9米,寬4.55米,深16.24米,寬0.22米,厚0.12米的青磚起拱,拱下用長1-3米條石砌牆,中填黃泥和岩石築成。城牆長600多米,城牆殘存部分最高處5.9米,底厚2.5米。

    為加強軍事防禦,城牆頂部設置有垛口,城牆轉角處還各設一個戰垛。城門為圓形拱卷式門洞,洞壁全用石條壘砌,卷拱部分則用青磚拱成。外牆采用磚、石混作的方法。城門外壁設置磚雕仿古壁簷,簷下鬥拱額枋,脊飾吻獸,製作精細,古樸大方。

    為了加強西城門的防禦,在緊靠城門的北側,又建築甕城一座,為半圓形城圈,麵積約1100多平方米,可屯兵數千人。甕城還設有城門一道,該城可直達箭樓山頂。經曆600多年歲月變遷,垛口、戰垛、甕城等設施已不複存在,但城門仍然保存較為完好,這也是涪江上遊保護最為完好的古城門。

    天氣越來越陰沉,曾參加過蜀龍山對外星人喪屍部隊作戰的特戰隊隊長劉寒光和他的70名戰友,正趕著在龍安府古城門旁邊空地上為災民搭設帳篷,“一定要在大雨之前把帳篷搭好!”戰士們互相鼓勵說道。

    時間已經過了中午12點,劉寒光指示戰士們趕快吃點幹糧。這時,15位村民和兩個孩子手裏端著碗來到隊伍麵前。

    “解放軍同誌,喝口米湯,剛熬好的,趁熱喝!這裏還有我們醃的鹹菜…”一位大嫂熱情地招唿道。

    一個孩子也對著戰士們喊“叔叔,你們辛苦了,請喝一口我家的稀飯吧,你們餓得都快不行了!……”。

    戰士們心裏知道,由於交通不便,災區人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哪裏還有多餘的糧食?一碗碗冒著熱氣的米湯端到戰士麵前,競沒有一個人接過來喝的。

    “大嫂,我們吃過了,米湯,還是留著你們自己喝吧!”一名戰士眼中噙著熱淚,違心地說。

    村民們一再相勸,但戰士們執意不肯接碗。這時,一位頭纏繃帶的老大爺端著碗徑直走到劉寒光麵前,雙腿一彎就要跪下,劉寒光和幾名戰士急忙把老人扶住。

    老人說:“要是沒有你們,我這把老骨頭早就埋在石頭下麵爛了,同誌,他們聽你的,你就先喝一口吧!”

    在場的戰士扭過頭不忍看下去,眼淚不住地在眼眶裏打轉。

    “好,喝!…”劉寒光端起老人手中的碗,輕輕地抿了一口,然後傳給了值班排長,排長喝了一口,又把碗遞給一名戰士…,小小的碗在戰士們手中傳遞著,如同傳遞著災區人民對人民解放軍滾燙的感恩之心……

    幾個小時之後,帳篷全部搭設完畢,這支隊伍集合之後悄悄地撤走了,戰士們癟癟的挎包在腰間隨風飄動,裏麵的幹糧卻不知去向。

    下午5點,當群眾搬進帳篷後,發現地上整整齊齊地放著榨菜、火腿腸、方便麵等食物……

    老鄉們當時就唿天搶地哭喊起來,那情形相當催人淚下:“怎麽還給我們留下呢?難道你們是鐵打的身體?餓著肚子去救災?怎麽毛主席時代的作風一點沒變呀,跟當年紅軍一個模樣!我可憐的戰士啊,親人啦……”

    是啊,當年的紅軍忍饑挨餓,寧可自己啃樹皮、吃草根,也決不隨便拿群眾一粒糧食,他們以全體將士秋毫無犯的行動,向當地各族人民證明了,這是一支人民的軍隊!

    在朝鮮戰場上,邱少雲為了戰鬥的勝利,任憑熊熊大火在身上肆虐,手指插入深深的泥土,牙齒被生生咬斷,但他的身體卻紋絲未動,他用自覺自願的堅守紀律,向世界證明,這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這些饑餓兼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就這樣草草地上路了。一路上,劉寒光看到周邊全是垮塌的房屋,心如刀割,一路一路地流淚,走進了山裏,到處可見垮塌的山峰,有些地方,半座山都垮塌下來了。本來,平武縣境內有“報恩寺”、“王朗自然保護區”、“泗耳自然保護區”、“小河溝自然保護區”、“北山公園”、“龍池坪森林公園”、“白馬民族風情”等瀏覽景區,又有森林植被常見優勢樹種有銀杏、蘇鐵等孑遺植物和珙桐、連香樹、杜仲、平武藤山柳等等,還有優勢建群針葉樹種雲杉、冷杉等11種,闊葉樹種有香樟、楠木、樺木等21種,從成都起程,經綿陽、江油、平武到九寨、黃龍旅遊,沿途景觀連串,被中外遊客譽為“黃金旅程”。

    森林植被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呈垂直分布,海拔600-1600米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1600-2200米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2200-28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2800-3500米為川西北高山暗針葉林,3500米以上為亞高山灌叢帶。草地植被也呈垂直分布,有田間草地、林間草地、灌叢草地、山崗草地和跡地草地等類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可是,現在、眼前的悲景,讓劉寒光和戰士們無暇顧及,就隻有默默流淚的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異聞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奇夢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奇夢蝶並收藏蜀山異聞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