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桃館異食話(饕餮娘子後續) 作者:佟婕/道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和尚咧嘴一笑:“你再給我師傅唱幾段。”
“那今晚就到你們寺裏叨擾了。”遲瞎說著起身,不曾想,茶棚內,蘭姐開口招唿道:“你們是去能見寺?替我給飲眞方丈送一封書信吧?”
拾一聽這話雙手合十:“女施主,師傅定下規矩,絕不許我接收寺外任何人的饋贈與傳遞,請見諒。”說罷,就趕緊扶著遲瞎走了。
“啊-嗚”山溪邊的羅漢看到這裏,意興闌珊地用力伸懶腰打個大大嗬欠,身體慢慢從人形變迴一棵歪斜的矮粗小鬆樹。
拾一對此情景根本不覺多奇怪異,隻是朝那拿掃帚的大和尚行禮道:“師傅,我迴來了。”
“哼!這些山魅精怪,沒事淨吵鬧什麽!”大和尚故意大聲數落幾句,然後看向拾一,又是氣不打一處來:“你必是下山時忘記到藥店買雄黃了,所以它們都敢跟著你身邊捉弄。”
拾一搔搔後腦不好意思地做個鬼臉。
遲瞎側耳聽狀:“嗬!大和尚,我又到你這討飯來。”
* * *
“我師傅有天眼神算,知道遲瞎公你會來吃飯?他摘了紫菀的嫩苗,用來炒麵筋,專治咳嗽氣喘,虛勞喉痹。”小和尚拾一從灶間給遲瞎拿出一碗水:“這是蘆葦根煮水,師傅說對你的病症有幫助,除肺癰熱毒。”
“蘆葦根?”遲瞎接過碗,卻並沒有送到嘴邊,停在那不知想什麽。
拾一忙著收拾桌子:“瞎公在想什麽?身體感覺好些沒?”
遲瞎不禁苦笑一下:“像我這樣孤鬼寡佬,有什麽可想?身體好與壞也不過那麽迴事,走得動就出來乞幾個錢吃飯,哪天走不動了,就躺下等死罷了。”
“又講這樣灰心話了。”拾一趕緊打斷他:“我師傅說瞎公你是好人,好人都會有好報的。”
其實僅有茅屋數椽的山寺,到了夜間,除了一星燭火外,其餘都被山巒的碧沉之色淹沒了。
長夜無事,遲瞎便給拾一說一段故事:三十年前,番禺城裏有一處兇宅,本是當地一豪族的外宅,因為各種緣故已丟空數年無人打理,後來才清掃出來給人租住,但住過一晚的人都再不敢要,說宅裏深夜鬧鬼。主家無計,隻得一再把房錢壓低,但貪著便宜去住的人,不是暴病就是受傷,於是陸續接連再換了幾家,也都沒有熬過一個月去的,隻說到了三更時便滿屋飄蕩鬼火,一個女聲哭得‘嚶嚶’悽惶,一會似在中庭,一會又在灶間,一會或在房梁,甚至於熟睡時繚繞床邊,真是攪擾得人神思恍惚,終日不得安寧。
“那後來呢?”拾一聽得入迷。
遲瞎頓了頓才道:“有個後生住進去了,他是讀聖賢書的,大概不信那鬼魅之說,隻想尋個僻靜地方攻讀。第一天夜裏,他就故意挑亮油燈大聲背讀,果然到了三更後,有隱約哭聲出現,他讀書聲越大,哭聲也越大,又小心放輕聲音,那哭的聲果然也隨之減弱,他便起身從堂屋巡視到庭院,眼角依稀一瞥,總有那牆角柱後說不清的影影綽綽來去,可始終捉摸不定,於是後生索性不理會,自顧自讀書起臥,數日間居然將那哭聲鬼影也作熟視無睹了。”
“那、那他後來就跟鬼魅相安無事了?”拾一奇道。
“若換做是你,你能跟鬼魅相安無事麽?”遲瞎反問。
“鬼魅?我、我不知道啊,我都沒見過鬼是什麽樣子,更沒聽過鬼哭……”拾一不敢確定地搖搖頭。遲瞎不禁‘噗嗤’笑出聲,估計是想到這小和尚明明身住在眾多山魅獸靈遍布的山上,對周遭怪異倒看作個理所當然,現在聽鬼故事,卻表現出與普通常人一樣毫無知解的疑懼。
笑罷,遲瞎清清喉嚨:“那個後生表麵一直看似不當迴事模樣,鬼魅居然也就暫且沒什麽加害的舉動,約莫有半月餘光景吧,那後生日常間出外時,都帶迴一些米麵,他一人居住也就放蕩懶散,總把那麵粉拋灑得屋裏到處都是,恰好沒幾日就是五月初的端午,那一日他折迴不少柳枝和艾草,到了夜間三更,哭聲一如往常響起時,他忽然就拿起那些柳條和艾草對屋裏屋外、牆壁上廊柱間到處‘劈劈啪啪’使勁抽打起來,哭聲頓時止歇沒有動靜,可他抽到其中一麵牆上,就聽到短促一陣慘唿聲,後生把艾草散下一地,再奔到外間拿出準備好的幾把鐵鍬、鐵鏟,就對那堵牆用力砸起來,隻聽‘稀裏嘩啦’的磚頭碎裂,牆壁被鑿開一個洞,牆內居然是空的!後生又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大把幹艾草點著去照那牆洞,並喝道:‘是何鬼物在此作祟?’話音剛落,陡然間牆身皸裂,從內裏飄出一個約一尺多高煙絮狀的紅衣、紅裙女子形象,但後生將艾草的火湊近她時,那女子隨即便捂臉發出一聲尖嘯隨煙散去了……於是,後生挖開那牆身,在內裏找到一副裹著朽爛紅衣的骨骸,他趁著夜半無人,把這具骨骸火葬,從此那宅子的鬼魅亦絕。”
“那個鬼魅怕柳條,然後被艾草一熏,就已經灰飛煙滅了嗎?”拾一不解地問。
“應該是吧,晴明至端午這時間,民間流行插柳枝和艾草,就是取它有祛邪嚇鬼的作用?”遲瞎道,他好像又想到什麽,轉而問一旁不做聲在打坐的飲眞和尚:“大和尚為何要把寺名定為‘能見寺’?”
“能見寺……是取佛家語摒棄世俗一切雜念,能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之意,希求能明心見性的‘能見寺’。”飲眞和尚徐徐開口說道。
“明心見性……”遲瞎嘴裏重複念了一遍,似乎陷入沉思,不想飲眞和尚又接著道:“我倒覺得那紅裙女鬼不會就這樣散去了。”
“哦?你怎麽覺得?”遲瞎居然不覺得意外。
“我想後生原本就認識牆裏女鬼,而且他是專門去那宅裏找她的,至於原因,就隻有後生自己知道了,但想來不是為了恩怨,倒是為了解救那女子的孤魂淒涼。”和尚淡淡道。
“解救那個女鬼嗎?”拾一更不懂了。
“嗬,聽聞大和尚你是半路出家的,果真很知曉些人間世情。”遲瞎的話不知是肯定還是譏諷:“五年前你到這白雲山上結廬修行,山下的人就傳說你本是官宦出身,以武舉入仕為官,後來卻不知為何看破紅塵才剃度出家了?而且,你還有個怪癖,自己從不經由蒲澗的那一條最近山路下山,而是繞極遠的山路從後山下去……又是為何?”
飲眞和尚對遲瞎的話好像全沒聽到,自顧繼續說道:“隻可惜那女子即便這樣一時消散了,但仍未真正超度,任何人死後盤桓世間,皆是有沒了心願或有人事心結放不下的,一日未了一日也不能瞑目。”
“那怎麽辦?”拾一著急地問:“我去為她誦經的話,她能瞑目麽?七天七夜地藏菩薩經?還是金剛經?”
遲瞎似乎又被拾一單純天真的話語逗樂了,伸出手摸到拾一的頭:“好孩子,你師傅也說她是有心願未了,所以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償還她的心結啊。”
</br>
“那今晚就到你們寺裏叨擾了。”遲瞎說著起身,不曾想,茶棚內,蘭姐開口招唿道:“你們是去能見寺?替我給飲眞方丈送一封書信吧?”
拾一聽這話雙手合十:“女施主,師傅定下規矩,絕不許我接收寺外任何人的饋贈與傳遞,請見諒。”說罷,就趕緊扶著遲瞎走了。
“啊-嗚”山溪邊的羅漢看到這裏,意興闌珊地用力伸懶腰打個大大嗬欠,身體慢慢從人形變迴一棵歪斜的矮粗小鬆樹。
拾一對此情景根本不覺多奇怪異,隻是朝那拿掃帚的大和尚行禮道:“師傅,我迴來了。”
“哼!這些山魅精怪,沒事淨吵鬧什麽!”大和尚故意大聲數落幾句,然後看向拾一,又是氣不打一處來:“你必是下山時忘記到藥店買雄黃了,所以它們都敢跟著你身邊捉弄。”
拾一搔搔後腦不好意思地做個鬼臉。
遲瞎側耳聽狀:“嗬!大和尚,我又到你這討飯來。”
* * *
“我師傅有天眼神算,知道遲瞎公你會來吃飯?他摘了紫菀的嫩苗,用來炒麵筋,專治咳嗽氣喘,虛勞喉痹。”小和尚拾一從灶間給遲瞎拿出一碗水:“這是蘆葦根煮水,師傅說對你的病症有幫助,除肺癰熱毒。”
“蘆葦根?”遲瞎接過碗,卻並沒有送到嘴邊,停在那不知想什麽。
拾一忙著收拾桌子:“瞎公在想什麽?身體感覺好些沒?”
遲瞎不禁苦笑一下:“像我這樣孤鬼寡佬,有什麽可想?身體好與壞也不過那麽迴事,走得動就出來乞幾個錢吃飯,哪天走不動了,就躺下等死罷了。”
“又講這樣灰心話了。”拾一趕緊打斷他:“我師傅說瞎公你是好人,好人都會有好報的。”
其實僅有茅屋數椽的山寺,到了夜間,除了一星燭火外,其餘都被山巒的碧沉之色淹沒了。
長夜無事,遲瞎便給拾一說一段故事:三十年前,番禺城裏有一處兇宅,本是當地一豪族的外宅,因為各種緣故已丟空數年無人打理,後來才清掃出來給人租住,但住過一晚的人都再不敢要,說宅裏深夜鬧鬼。主家無計,隻得一再把房錢壓低,但貪著便宜去住的人,不是暴病就是受傷,於是陸續接連再換了幾家,也都沒有熬過一個月去的,隻說到了三更時便滿屋飄蕩鬼火,一個女聲哭得‘嚶嚶’悽惶,一會似在中庭,一會又在灶間,一會或在房梁,甚至於熟睡時繚繞床邊,真是攪擾得人神思恍惚,終日不得安寧。
“那後來呢?”拾一聽得入迷。
遲瞎頓了頓才道:“有個後生住進去了,他是讀聖賢書的,大概不信那鬼魅之說,隻想尋個僻靜地方攻讀。第一天夜裏,他就故意挑亮油燈大聲背讀,果然到了三更後,有隱約哭聲出現,他讀書聲越大,哭聲也越大,又小心放輕聲音,那哭的聲果然也隨之減弱,他便起身從堂屋巡視到庭院,眼角依稀一瞥,總有那牆角柱後說不清的影影綽綽來去,可始終捉摸不定,於是後生索性不理會,自顧自讀書起臥,數日間居然將那哭聲鬼影也作熟視無睹了。”
“那、那他後來就跟鬼魅相安無事了?”拾一奇道。
“若換做是你,你能跟鬼魅相安無事麽?”遲瞎反問。
“鬼魅?我、我不知道啊,我都沒見過鬼是什麽樣子,更沒聽過鬼哭……”拾一不敢確定地搖搖頭。遲瞎不禁‘噗嗤’笑出聲,估計是想到這小和尚明明身住在眾多山魅獸靈遍布的山上,對周遭怪異倒看作個理所當然,現在聽鬼故事,卻表現出與普通常人一樣毫無知解的疑懼。
笑罷,遲瞎清清喉嚨:“那個後生表麵一直看似不當迴事模樣,鬼魅居然也就暫且沒什麽加害的舉動,約莫有半月餘光景吧,那後生日常間出外時,都帶迴一些米麵,他一人居住也就放蕩懶散,總把那麵粉拋灑得屋裏到處都是,恰好沒幾日就是五月初的端午,那一日他折迴不少柳枝和艾草,到了夜間三更,哭聲一如往常響起時,他忽然就拿起那些柳條和艾草對屋裏屋外、牆壁上廊柱間到處‘劈劈啪啪’使勁抽打起來,哭聲頓時止歇沒有動靜,可他抽到其中一麵牆上,就聽到短促一陣慘唿聲,後生把艾草散下一地,再奔到外間拿出準備好的幾把鐵鍬、鐵鏟,就對那堵牆用力砸起來,隻聽‘稀裏嘩啦’的磚頭碎裂,牆壁被鑿開一個洞,牆內居然是空的!後生又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大把幹艾草點著去照那牆洞,並喝道:‘是何鬼物在此作祟?’話音剛落,陡然間牆身皸裂,從內裏飄出一個約一尺多高煙絮狀的紅衣、紅裙女子形象,但後生將艾草的火湊近她時,那女子隨即便捂臉發出一聲尖嘯隨煙散去了……於是,後生挖開那牆身,在內裏找到一副裹著朽爛紅衣的骨骸,他趁著夜半無人,把這具骨骸火葬,從此那宅子的鬼魅亦絕。”
“那個鬼魅怕柳條,然後被艾草一熏,就已經灰飛煙滅了嗎?”拾一不解地問。
“應該是吧,晴明至端午這時間,民間流行插柳枝和艾草,就是取它有祛邪嚇鬼的作用?”遲瞎道,他好像又想到什麽,轉而問一旁不做聲在打坐的飲眞和尚:“大和尚為何要把寺名定為‘能見寺’?”
“能見寺……是取佛家語摒棄世俗一切雜念,能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之意,希求能明心見性的‘能見寺’。”飲眞和尚徐徐開口說道。
“明心見性……”遲瞎嘴裏重複念了一遍,似乎陷入沉思,不想飲眞和尚又接著道:“我倒覺得那紅裙女鬼不會就這樣散去了。”
“哦?你怎麽覺得?”遲瞎居然不覺得意外。
“我想後生原本就認識牆裏女鬼,而且他是專門去那宅裏找她的,至於原因,就隻有後生自己知道了,但想來不是為了恩怨,倒是為了解救那女子的孤魂淒涼。”和尚淡淡道。
“解救那個女鬼嗎?”拾一更不懂了。
“嗬,聽聞大和尚你是半路出家的,果真很知曉些人間世情。”遲瞎的話不知是肯定還是譏諷:“五年前你到這白雲山上結廬修行,山下的人就傳說你本是官宦出身,以武舉入仕為官,後來卻不知為何看破紅塵才剃度出家了?而且,你還有個怪癖,自己從不經由蒲澗的那一條最近山路下山,而是繞極遠的山路從後山下去……又是為何?”
飲眞和尚對遲瞎的話好像全沒聽到,自顧繼續說道:“隻可惜那女子即便這樣一時消散了,但仍未真正超度,任何人死後盤桓世間,皆是有沒了心願或有人事心結放不下的,一日未了一日也不能瞑目。”
“那怎麽辦?”拾一著急地問:“我去為她誦經的話,她能瞑目麽?七天七夜地藏菩薩經?還是金剛經?”
遲瞎似乎又被拾一單純天真的話語逗樂了,伸出手摸到拾一的頭:“好孩子,你師傅也說她是有心願未了,所以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償還她的心結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