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君一看,這事淡下去了,好,該空出手來整治戚慈了。


    戚慈迴去這些日子也沒有平白閑著。她知道吳國君那邊早晚都要拿話出來說的。他能攻擊她的最大一個方向就是她是一個姑娘,沒有姑娘家掌管封地的前例,可是這樣說,他自己就有些打臉了,所以戚慈在等,等吳國君出招。


    期間,她訓練了軍隊,整合了手裏頭現有的資源。她才突然轉過神來,其實若是真的想要整治吳國君,於她來說很簡單。


    經濟製裁,這個現代經常被提到的詞語,在現在,還是一個完全新鮮陌生的詞匯。


    在整合手裏資源的時候,戚慈發現,四水城附近,已經可以說是吳國王都附近都是及其不適合種植水稻黍米這些農作物的,貴族們吃的大米常年都是依靠其他城市運過去的。


    這裏適合種植一些經濟作物誒,他們就用這些經濟作物去換糧食吃,日子過得竟然也還可以。


    而現在,吳國這邊最大的一個商隊,就是戚慈手裏麵的這個。若是戚慈真的想要吳國混亂起來,經濟製裁真的是很好的一個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輕鬆讓吳國混亂起來。


    抑或是到時候減少經濟作物的收購,百姓沒有多餘的銀錢購買糧食,這也會導致社會的混亂。這一年來,因為戚慈和景翹商隊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這種經濟作物的收購,也就使人們更多的去種植,因為有利可圖。


    如果有一天,戚慈不要了呢?吳國君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國家的經濟命脈被別人掌握在手中,他隻知道滿足自己的快/感。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喲~


    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旨意


    戚慈在猶豫, 猶豫要不要用這樣的辦法, 來攪亂吳國。


    這是一個最快的對自己也最有利的方法, 隻是對那些百姓來說,到底還是太殘忍了一些,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自己一家人的生計莫名其妙就要被斷掉了。


    吳國百姓何其無辜?可是上林郡死去的百姓又何其無辜。


    戚慈提筆, 給有風寫信。這是她第一次將自己的一些疑惑寫出來,她其實不如有風。有風曾經是一個帝王,盡管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亦出身在王室,打小就是接受的帝王教育。他有一顆稱帝的心和帝王的胸襟眼光。


    而這些,恰好都是戚慈沒有的。


    戚慈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謀士,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藩王, 但是唯獨她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帝王,因為她沒有帝王之心。


    這方麵, 她需要請教有風。


    這是有風第一次收到戚慈主動寄過來的信, 他心裏非常開心。這個年一過,他就決定要背上占領燕國,燕國是平原,有著豐富的糧食存儲, 占領了燕國, 則越國之後的軍糧妥當了。到了開戰的時候,他或許就再不能一日三封信寄給戚慈了。


    燕國不是那麽輕易就能拿下來的,他們國家的戰車和騎軍相當厲害。


    可是再困難, 上輩子,燕國也輸了。


    收到戚慈的信,看完他就笑了。她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軟肋了,說實話,戚慈這個人,很難擊敗也很好擊敗。難就難在她實在智多近妖,算無遺策,容易就容易在,戚慈實在太心軟也太念情分了。


    一個合格的帝王,首先就不能有多餘的情感。


    既然有捷徑,為什麽不走?戚慈對吳國百姓手下留情,可是也不見得當年,吳國君對上林郡留情,也不見得他現在會對上林郡留情。


    有風一番話將戚慈一棒子敲醒了。


    有風的信到了不過一日,吳國君的王旨也到了。旨意之中,稱衛國公子斯是世間難得的好兒郎,衛國有意於吳國結兩姓之好。又稱戚慈賢良淑德,溫雅識禮,於是將戚慈封為王姬嫁於公子斯。至於這上林郡,戚慈既然早晚都要出嫁,便由王室挑選一個好兒郎來接管就好了。


    這王旨之中,真是將不要臉三字詮釋得淋漓盡致。戚慈都沒有想到,在發生了吳國君和公子斯被抓/奸的事情之後,吳國君竟然還敢打這樣的注意,他打主意就算了,竟然還這樣赤/裸/裸地將目的呈現了出來。


    他這是篤定了自己不能將他怎麽樣啊。


    戚慈原本是跪著接旨,一聽完這王旨的意思,二話不說就站起來了,她一起身,後麵跟著跪著的人烏拉拉地全部站起來了。個個臉上都露出一份不忿的表情來,吳國君的意思,誰看不出來誰是傻子。


    誰不知道吳國君和公子斯有一腿啊。


    呸。


    傳旨的太監一看他們都站起來了,心裏不滿,麵上連就陰陽怪氣的了,他冷淡說道:“諸位這是作甚?戚姑娘,還不接旨?”他那一雙眼睛死死盯著戚慈,將戚慈全身打量了一個遍。


    戚慈冷笑一聲。這太監方才還一口一個戚大人,現在就成了戚姑娘了,果真是宮裏麵出來的機靈人。


    “接旨,接什麽旨?”戚慈一把拿過那王旨,唰唰兩下就撕了個稀巴爛,然後全給丟地上了。


    那太監一愣,隨後醒過神來,指著戚慈顫顫巍巍說道:“你……你……你……”他一連說了三個你,那神情瞧著,像是快要厥過去了一般。估摸著是傳了這麽多年旨意,還沒有見過戚慈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


    有的人就算是再不滿這旨意,不也還要乖乖收下嗎?什麽時候竟是有人敢直接撕掉王旨的,這是不想活了啊。


    景翹當初那般不滿吳國君收迴封地,最後還不是咬牙認了。


    “我什麽我,你沒有看錯,我就是撕了。猴子,來,將這些使者大人們帶下去好好休息休息。”戚慈說完,轉身看都沒看這傳旨太監一眼,就離開了。


    景翹阿溪和薑微什麽都沒有說,景翹撇了撇嘴,也跟著戚慈離開了。


    剩下的男子們,幾乎都是一臉獰笑。


    戚慈抗旨不尊,還著人在上林郡的每一個城鎮關卡的告示欄都貼出了一封信,甚至在城門口也貼著呢。


    上麵寫著,她忠君愛國,忠的是清明的君主,愛的是清明的國家。現在君主已然是荒/淫無度,國家已然是烏煙瘴氣,這樣國家這樣的君主她愛不起。上林郡是國君不願意要才封賞給她的,她對上林郡兢兢業業,從未有一日放鬆過對上林郡的建設。公子斯這樣的人,她戚慈般配不起,國君若是當真欣賞並喜愛公子斯,便應當將公子斯接來吳國,並封起君後之位,而不是將她賜予公子斯。她隻是小小一個臣子,不敢沾染君王的人。


    上麵寫的字字句句都是戚慈自己的心聲。


    看過的人無不心聲戚戚然。


    戚慈沒有一絲一毫的罪過,如何能將賜予其的封地收迴?何況戚慈在上林郡花費了這般多的心思,上林郡建設得如何,天下人都知道。更很況,戚慈還是名聞天下的胡山先生,是有名的大學者。


    這天下的讀書怎麽可能願意。


    現在又不是後來儒學當道的時候,一個個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都是君王、父親、都是男權。


    這是一個百家當道的時候,什麽思想都有,再離經叛道都有那麽兩三隻小貓支持你。


    更何況是戚慈了。


    這一鬧,原本不知道吳國君和公子斯那醜事的人們也知道了。這若是公子斯和吳國君當真在一起了,人們最多說幾句不合陰陽之道,卻也不會當真如何。


    可這不在一起,還要將戚慈賜婚給公子斯,這就太過了。


    這樣的君主,豈不就是戚慈說的荒/淫無度?這樣君主治下的國家,豈不就是戚慈說的烏煙瘴氣?


    這一次的事情,全天下人民都站戚慈。當然也有那幾個人說戚慈這樣不對,就算是吳國君再有怎麽,那也是君主,也是至高無上的,怎麽能抗旨不尊呢?


    再說了,戚慈一個姑娘,不嫁人還想做什麽。


    針對這種姑娘不嫁人還能做什麽的言論,戚慈隻是非常平淡迴了一句:“胡山書院的存在,就是為了給不願意嫁人的姑娘第二個選擇。”她不怕沒有人來,實際上,胡山書院的女子招生名額早已經爆滿了。


    這次的事情鬧得很大,戚慈不為權勢折腰的名聲也跟著傳出去了。多的是權貴欣賞她。


    吳國君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卻還不得不自己咬牙和血吞。


    至於公子斯,他現在恨吳國君恨得死死的。所有人都覺得他真的上了吳國君的床榻,是他施展了什麽狐媚之術勾引了吳國君,可是天地良心,他和吳國君什麽關係都沒有。


    這一次,也不過是他派人來問自己想不想蓋過上次的事情。他自然是想的,稀裏糊塗之下,就聽信了他的花言巧語。


    就像上一次一樣。


    且不說公子斯在衛國過得是怎樣的水深火熱,戚慈對吳國的經濟製裁是真的要開始了。


    開春,正是各地都缺乏糧食的時候。


    吳國君正在想如何挽迴自己的麵子,卻完全不知道一場混亂就要到來了。這整個計劃是戚慈和景翹一起製定的,景翹非常熟悉王都極其腹地那邊的經濟結構。


    “早年,我阿父曾經上書過,提到王都這邊的經濟形勢不樂觀,但是大家都隻看見了王都每年高額的稅收,沒有人顧忌長遠的發展。”景翹說起這些往事,一臉唏噓。


    老景國公真的是一個相當有見識的人,否則也不會將景翹當做郎君一般教養。這不是因為他隻有景翹一個姑娘,而是因為他不願意將唯一的女兒教養成一個嬌縱跋扈的貴族小姐。


    多少隻有一個女兒的人家,還死活要給女兒招個上門女婿呢。


    銀錢不是人和人之間出現差距的具體原因,見識才是。人和人之間見識的鴻溝,才是導致人和人的身份出現鴻溝的最大的原因。


    “後來我阿父迴來告訴我,他說這個經濟結構是致命的,一個國家的王都附近,連購買糧食都要去其他城市購買,早晚要出事。”景翹笑著看向戚慈,“你看,現在不就出事了嗎?”她說得非常輕鬆,仿佛不知道這對王都的百姓來說,可能就會成為一場災難。


    都是亂世,誰也顧忌誰呢?隻看,吳國君自己會怎麽做了。他若是隻顧著自己享樂,依舊視治下百姓於無物,那麽戚慈做的所有事情都問心無愧了。


    實際上,這種猜想才是最有可能發生的。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戚慈吸了一口氣,她告訴自己,她沒有做錯。她也需要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領地的百姓,他們也需要她。她不能把人從深淵之中救出來,然後又活生生將他們推進去。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豬隊友


    這世道活著艱難, 死也不是個容易事。


    一開春,四水城的百姓們就發現雖然糧食的價格漲了不說, 城裏麵來來往往的商人似乎也少了一些。往年,這個時候該是有好些商人付下定金,就為了地裏麵收獲的時候能多買些走。


    今年, 付定金的可是一個也沒有。


    四水城外,山禾村,村長老煙頭坐在村口的大石頭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抽著水煙, 那煙味嗆人得很, 可是周遭的後生們也什麽話都不敢多說。


    原本以為這日子漸漸好起來了, 可是如今看來啊,還有得難呢。


    這些平民百姓的煩惱,那些個城裏麵好吃好喝的貴族們可是一點都不知道的, 他們的生活好像一點變化都沒有。


    隻是後院管事的主母偶爾會說上一兩句, 怎麽的這個月的花銷又多了些。不過多的那一點花銷還不夠她們買幾件漂亮的首飾, 簡直不值一提。


    溫水煮青蛙, 死而不自知。


    一個王國的覆沒往往就是這樣造成的。


    戚慈和吳國君正式撕開了麵子, 完全不存在什麽麵子情了。在她整合了陳國的土地之後, 算是正式宣布上林郡獨立於陳國之外了。這下子先前陳國覆沒的事情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感情明麵上獲利最大的人是有風, 實際上是隱藏在背後的戚慈。這樣一想,很多模糊的事情就能推斷出來了。


    好端端的陳國怎麽會覆沒得這麽快, 還不是因為有人在暗地推波助瀾。這樣看來,再結合吳國君壽辰時候戚慈和有風之間的流言蜚語。七國大多數的人都覺得戚慈和越國之間恐怕是早已經有了什麽不可告人的關係。


    這下子是真的沒人敢小看戚慈了。


    人家的確沒有正兒八經的稱王,可是現在她還需要稱王嗎?的確, 從身份來說她恐怕還是一個小貴族,可是從實際利益來說,就算是衛國君看見她,也是要客客氣氣的才是。


    吳國君氣得不得了,卻也的確不能將戚慈怎麽樣了。


    論國土勢力,現在戚慈擁有上林郡和陳國那一半的土地加起來,和吳國剩下的國土也差不多了。當然這隻是明麵上的,實際背後戚慈還有沒有後招,誰也不知道。


    吳國君思前想後,決定送一個妹妹去齊國和親。可是齊國君現在寵愛公子斯的二姐淑姬寵愛得不得了。這事已經天下皆知了,自然沒有哪個願意嫁過去,最後還是從宗室裏麵硬選了個姑娘,封為王姬送去了齊國。


    名義上是和親,結兩姓之好,實際上,就是為了和齊國拉近關係,以防止戚慈和越國之間結盟之後,吳國太過於被動了。


    這些手段,戚慈根本不看在眼裏,可是對有的人來說,這手段可就下作了些,讓人心頭不那麽爽利了。


    那個人就是淑姬。淑姬生得極美,是那種眉眼豔麗的長相,身段過人,知情識趣,很是能勾人。齊國君也算是萬花叢中過了,見識過不少的美人,最後還是掉在了淑姬的溫柔鄉之中,可見淑姬的容貌之豔到了何種地步了。


    生在衛國,是她這輩子的不幸。在衛國王宮之中,她早就學會了爭,學會了搶,有些東西,一定要是自己擁有的才是最靠譜的。寵愛這種東西實在有些虛無縹緲,盡管齊國君現在寵她愛她寵愛得跟心肝肉似的,可是她卻依舊不能放心。


    她要地位,要權勢,要子女,要一切可以看見的,可以抓在手心裏的東西。


    所以淑姬一定要成為齊國君後,她要她肚子裏的孩子是名正言順的嫡子。為了這個身份,她手中就算是沾染再多的鮮血又如何,她一點都不會後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先帝相愛相殺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岩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岩生並收藏我和先帝相愛相殺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