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明沅忍不住抬手覆住發燙的臉頰,似嗔帶怒地瞪他。
宣逸攔著她腰肢的手緊了緊,瞟了眼直勾勾盯著他們方向的女兒,笑著提醒,“丫丫還在呢,王妃請自重,莫要勾引本王,本王可是會把持不住的。”
啊呸,偽君子,柳下惠!
宣逸自然不是真的柳下惠,從他直勾勾地盯著衛明沅喂丫丫時晦澀的眼睛可以瞧出,衛明沅被他盯得心裏打著顫,想著,沒懷孕之前,他可是有把她弄得死去活來的本事,如今曠了十個月,怕是……要死人了。
丫丫無憂無慮地吃飽了,然後泛起了困,宣逸接過她,熟練地拍了起來,不一會丫丫便睡著了,宣逸於是抱著她走向偏房,將她交給了乳娘和春兒,他還有十分緊要的正事要辦!
衛明沅在屏風後頭慢騰騰地換著衣裳,想著他方才那恨不得吃人的目光,動作是越來越慢。忽而,腰上多了一條手臂,有力地將她摟進懷裏,他在她耳邊曖昧地低喃,“毋需再換,無用。”
如此說著,便叫她領教起來何謂衣裳無用,本來便沒換齊整的衣衫很快被扒下落地,他啃了啃她後勁嬌嫩的皮膚,而後將她轉了個身,她身子靠在架子上,顫抖著忍不住雙手抱胸,眼睛閉著,睫羽輕顫著,似是邀君品嚐。
宣逸毫不客氣地埋首下去,過了好一會,才重新抬頭,卻是朝著她的櫻唇而去,糾纏中,乳白的水色從她嘴角溢出,顯得色氣十分。
他眸色更深,含笑問道,“滋味如何?”叫她羞得恨不能找個地洞鑽去。
宣逸被她含羞帶怯的模樣勾得不能自持,抱著她,又引著她的柔荑抓住他衣帶,誘哄道,“你來。”
衛明沅羞答答地不知如何是好,他卻已采取主動,擒住她嘴唇激烈地親吻,被熱情傳染了的同樣曠了十個月的衛明沅拉扯起了他的衣衫,同樣的急不可耐。
她的主動成功取悅和刺激了他,顧不得衣衫半褪便急切地往裏衝,她驚唿一聲牢牢抱住他,尖叫很快被衝撞碾碎,隻剩一聲比一聲高的“王爺”以及粗重的喘息和嚶嚀。
從屏風後的架子,到拔步床之上,最後到淨房的浴池裏,他不知節製地要她,仿佛要將這十個月以來的所有熱情都傾覆於她,叫她從裏到外烙上屬於他的影子。
風驟雨歇,她無力地偎依在他懷裏,埋怨道,“王爺把丫丫的口娘都吃了,這可如何是好。”
宣逸身子僵了一下,臉上有些訕訕,額,情難自禁,忘了這茬,手忍不住撫上那處,捏了捏,“催乳?”
衛明沅羞惱地拍掉他作亂的手,伸手掐他腰間軟肉略施小懲,“你以為催一催就能有啊!”
宣逸懊惱也犯起了愁,“那……”
衛明沅自然不會告訴他,她早有準備,在空間裏備了兩碗乳汁,為的就是自個奶水供不上的時候,原來以為用不上,誰知丫丫才滿月就派上了用途。
她斜了他一眼,“山人自有妙計,看你下迴還敢不敢了。”
宣逸不知她所謂的妙計為何,聞言眉頭舒展開來,向她保證,“沒有下迴了。”
關於丫丫的口糧話題翻篇,衛明沅於是問起了丫丫的滿月宴,“十月二十八日的滿月宴,王爺打算請哪些人?”
他們翻過月曆,十月二十八這日,宜祭祀,祈福,會親友,是個適合擺宴的吉日,宣逸於是將丫丫的滿月宴定在了這一日。
至於請哪些人,倒是不難定下來。他往日裏與朝中大臣和勳貴並不交情,因而此番丫丫滿月,也隻打算請要好的親戚。
“家宴,邀一二親友即可。”
衛明沅聞言,蹙了蹙眉頭,問道,“既是家宴,皇上和太後那?”
宣逸撫了撫她眉頭,迴道,“毋需理會,本王自會處理。”
實際上,在此之前,太後曾提出過在宮中設宴慶賀丫丫滿月,但被寧王斷然拒絕了。
他家的小郡主滿月,做甚要在宮中擺宴,那又不是他家,更何況,宮裏不知有多少冤魂野鬼,萬一衝撞了閨女,那可如何是好?而且,比之孤魂野鬼更可怕的是人心,誰知道聖上心中有何計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寧王可不願冒險。
昭武帝知曉以後倒也沒堅持,隻道屆時會微服前往道賀。寧王原本隻是打算與衛清朗一家聚首慶賀,如此卻不得不將家宴的“家”的範圍放寬,如衛國公府、靜和大長公主、太子及諸王等人都在邀請之列。
若按著衛明沅的意思,也是隻請關係好的親友過來便可,但想想,她此番為寧王誕下一女,便是宣逸沒有想法,卻管不住旁人會不會多想。丫丫的滿月宴,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別個曉得寧王對他家小郡主的看重,免得諸如太後又或是其他狂蜂浪蝶死心不息。
如此想著,她又和宣逸討論起了丫丫滿月宴上的細節,說到底,這些可不僅僅是做給旁人看的,也要自己過得舒心才好。
宣逸看著她開口閉口都是女兒,心中竟有些吃味,卻要麵子地不肯表露出來,隻是下迴再與她雲雨之時,卻免不了一番大動作,叫她整個身心都隻能是他的。
如此幾日,很快十月二十八便到來,宴席在午時,一早衛明沅便操持著給丫丫換上了大紅的襖子,又逼著宣逸與她一起換上同樣色係花樣的親子裝,這才滿意地開門迎客。
第99章 滿月
第一個到的自然是衛清朗和趙氏、衛明哲, 各自送上諸如金鎖、金鐲子之類的應景禮物, 又逗了一會丫丫以後,衛清朗與衛明哲便留在了前頭,而趙氏則與衛明沅在後頭花廳說話。
“今日來的人不少, 雖說這喜慶日子, 依寧王的身份,大約不會有人鬧事, 但若有人說話不中聽了,你也毋需忍著,讓人以為你懦弱可欺。”趙氏執著她的手如此說道。
衛明沅曉得,笑著點頭,趙氏於是說起了在安南郡外放的長子衛明彥,“你大哥也給你和丫丫捎了禮來,你瞧瞧可還喜歡。”
說著向後招了招手,大丫頭流月便捧著一個錦盒向前, 打開來。
衛明沅看著裏頭赤紅的一對鐲子, 有些驚訝,“這是尋的血玉特地找人打的?”若不然這一大一小兩個鐲子不會如此合適。
趙氏笑道,“可不是?血玉乃是南昭那邊的寶玉, 也難為你大哥花心思了。”
提及南昭,衛明沅與趙氏心照不宣地對視, 而後捂嘴偷笑。
趙氏於是取過大的那隻給她套上,又取了小的那隻在套進丫丫手裏看了個新鮮以後摘了下來。
衛明沅摸著這血玉鐲子上頭特殊的花紋,心中歡喜, 調侃道,“看來日後咱家是不缺這血玉了。”
“那可要看你大哥有沒有真本事。”趙氏自是明白她指的什麽,看樣子也是樂見其成。
衛明沅於是這麽戴著這血玉鐲子,不曾摘下,隻將丫丫的那隻放好。
又說了會體己話,其餘賓客便陸續到來,靜和大長公主素來為人圓滑,與寧王府並無衝突,在這賓客裏頭反倒是與衛明沅最聊得來的。
“據聞寧王妃與寧王是在本宮的百花宴上相識的,說來本宮也算是你倆人的紅娘了,瞧著小郡主雪團子似的可愛,本宮這紅娘看來是做得極對。”她攀交情的段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起碼衛明沅聽著便十分舒心。
“臣妾常與王爺言道,這滿月宴是忘了誰也不能忘了長公主的,可不就是這個理麽?”衛明沅笑盈盈的,沒有拒絕她的示好。
李淑慧此時也開口湊趣,“說起來,咱們哪一個不是靜和長公主牽的紅線呢,王爺還道要讓康姐兒與長公主多親近親近呢,說不準日後還能依著長公主討來個好姻緣。”
康姐兒便是李淑慧與賢王生的女兒,不滿兩歲,這時說姻緣還有些為時過早,這討好之意著實明顯。
靜和長公主也不落她麵子,笑道,“那本宮可得多活些年歲,看著康姐兒長成大姑娘,再幫她覓個好姻緣。”說著目光轉向有些瘦削的韓王妃孟常茹,笑道,“當然,也少不了曦姐兒與桐姐兒的份。”
桐姐兒便是韓王妃生的長女,近來她因著身子虧空不能再孕,偏韓王的其中一個侍妾又有孕而心情抑鬱,據聞待桐姐兒並不好,如今又瘦得顴骨突出,讓人看了忍不住歎息。靜和長公主這番話雖然隻是不欲厚此薄彼,但也是希望韓王妃莫要虧待了桐姐兒,那畢竟是皇家的血脈。
韓王妃不知聽沒聽懂,隻隨在衛明沅之後,皮笑肉不笑地向靜和長公主道謝。
這番晦氣的模樣在這喜慶的日子裏讓人看著著實不喜,衛明沅隻當沒看見,心裏卻也忍不住為她有幾分惋惜。
這時候的女人便是如此,將一生依靠都係於男人、兒女身上,若兩者皆不可得,便是一生的悲劇。韓王妃如今既不得韓王喜歡,膝下又隻得一女,本就艱難,偏生因為才出生便夭折的小皇孫而對桐姐兒不喜,心性左了,成日裏自怨自艾,這輩子若繼續如此,怕是要完。
若換了衛明沅落入這樣的境地,她是斷不會如她這樣的,既然夫君無心,便也不將心交出去,隻做好本份,把女兒拉扯大,不也是一種依靠?何況,說句不好聽的,她這樣子不憐惜自個,又有誰會真正的憐惜她呢,恐怕還會成為男人心裏晦氣的存在,將他推得越來越遠,與她自己又有何益?
如此想著,衛明沅卻沒有表露出一絲一毫來,若不然恐會招了她的嫉恨。其實,不管她有沒有表露出來,隻寧王對她和丫丫的看重便已經夠孟常茹嫉妒得眼睛發紅的了,當然,李淑慧也是她嫉妒的對象。無他,隻因同樣都是生的女兒,都是十來歲的花樣年華產子,卻偏偏隻有她一人如此,日子過得好的李淑慧和衛明沅不就顯得礙眼了麽。
但孟常茹好歹生了一個,不能生的晉王妃郭愉和側妃蕭婉茹豈不更悲催?其實不然。郭愉出身將軍府,本來便是個恣意瀟灑的個性,晉王如今因著不育之症弄得焦頭難額,她便賢惠地給他納個十房八房妾氏,讓他折騰別個去,自個反倒過起舒心日子,同時給娘家遞了信,讓他們不要再在晉王身上花功夫,那不是個知恩圖報的。至於蕭婉茹,她本來便對晉王不喜,更甚至心裏存了絲絲的恨,見他過得不好,她心裏反倒暢快一些,隻是每每見到賢王妃李淑慧,心裏便會止不住的酸澀。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這幾位,可真真的是活脫脫的例子。
衛明沅作為一個看客,也不過是一聲嗟歎,卻無意去改變什麽,因為她可以救一個人,卻改變不了一個人的思想,救不了一個人的心。
扯得遠了,衛明沅這邊,看她不順眼的還有一個,那便是大伯母周氏,大約和衛明昭一樣,仍舊記恨她當初未能在衛明昭生產時趕過去,但如今貴人諸多,她也不敢發作出來。
與她相反,大伯父衛清明在前院反倒是毫無芥蒂地與寧王、太子和幾位皇子打交道,攀交情,若非衛延身體有恙,怕過了病氣給丫丫,今日沒來,也輪不到他這般左右逢迎。
寧王但笑不語,隻是暗地裏卻和衛清朗對視一眼,看來,依靠衛國公府還是不夠。
昭武帝和太後幾乎是踏著吉時到來的,寧王為首的男賓和靜和長公主為首的女眷皆到了前院相迎。
昭武帝不待眾人行禮便揮了手,“今日是皇弟家的好日子,諸位不必多禮,怎麽舒服怎麽來。”
雖他這般說,可他與太後兩樽大佛的到來,卻著實帶來了不少的壓力,此前還算輕鬆和樂的氣氛一下子沉悶起來。
昭武帝仿若未覺,自去與寧王單方麵的兄友弟恭,而太後則被衛明沅迎到女眷這邊,讓到了上首。
太後與衛國公府老夫人楊氏說了幾句話,敘了會舊,便著人將禮物呈上來,給丫丫的是白玉的如意,給衛明沅的卻可巧同樣是一隻玉鐲,通體烏黑,雕工精細,可見並非凡物。
“哀家上年紀了,就喜歡看兒孫滿堂,如今皇家的子嗣還是單薄了點,爾等可要加把勁,也賢惠點,好叫哀家多抱幾個小皇孫。”她這話可不僅針對衛明沅,還有除卻太子妃以外的幾位皇子妃,誰叫她們都是生不出兒子來的呢。
說起來,皇家的幾位小郡主,太後還真沒抱過,可太子妃家的成哥兒和禮哥兒卻是親親熱熱地抱過好幾迴的。放在一般人家,便是個活脫脫的重男輕女老太太和惡婆婆。衛明沅有些惡趣味地想。
“這墨玉鐲子哀家隻得一對,其中一隻給了皇後,這一隻便與了寧王妃了,寧王妃年紀小,也不知可還壓得住,且戴上讓哀家瞧一瞧。”太後如此道,早有宮人捧著錦盒奉到衛明沅跟前來。
衛明沅不覺有異,恭敬地戴上,右手腕上墨玉和血玉的桌子襯得她肌膚更加勝雪。
太後見了點了點頭,衛明沅垂頭謝過,眉頭卻忍不住蹙了蹙,是錯覺嗎?她方才似乎感覺到了腕上似被針紮了一下。
這自然不是錯覺。空間裏的豆豆正看熱鬧呢,不料竟有人將主意打到它的宿主身上來,看著那鑽入衛明沅血肉當中遊蕩的小蟲子,眯了眯眼,使了手段裹住不叫它再進一分,這才繼續看戲。
待得滿月宴結束,昭武帝坐上馬車迴宮,聽得李德安的迴話,眼底複雜,歎了一口氣,吩咐下去,“不該存在的人,你知道該如何處理。”
李德安應聲是,此後宮裏莫名少了那麽幾個宮人內侍,其中便有一個是太後宮中的。
且說衛明沅這邊,待賓客散去,覺得不對勁的衛明沅脫了一對鐲子,又細看了看腕上並不明顯的一個小紅點,皺起眉頭問起了豆豆,“豆豆,我的身體可有異狀?”
豆豆毒舌吐槽,“豈止是異狀,問題大著呢,被蟲子鑽了都不知道,真夠笨的,我十分懷疑你的智商!”
衛明沅聞言眉頭鎖得更緊,“蟲子?”
“嗯,蠱蟲,具體哪一種我也不知,被我控製住了,可要我驅出來?”豆豆漫不經心地問道。
“那就麻煩你了。”
“切,你和我,誰跟誰啊!”
衛明沅按著豆豆的指示在右手手指上割了個口子,而後眼看著裏頭鑽出來一條紅色絲線狀的蟲子,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馬上拿茶杯裝了扣住。
此時,宣逸把前院之事弄妥帖了尋來,見房門緊閉,忍不住擔心,於是推門而入,便見她神色晦澀莫明地看著一黑一紅的兩個鐲子和一個茶杯,心裏存疑,走向前去,才發現她手上傷了一道口子,而桌上的匕首顯然是兇器。
這顯然是自傷,宣逸不明所以,卻知她這樣子諒著傷口總歸不好,於是拿了清水和藥膏來為她清洗和上藥。
衛明沅一言不發地任他施為,完了以後才幽幽地說了一句,“看來皇上是認為我這弱點好欺負呢,可是怎麽辦,我心氣不順,想要咬人呢。”
宣逸眉頭一擰,沉聲問道,“他做了什麽?”
衛明沅也不多說,隻示意他去看那茶杯中的東西。
宣逸被那血水中仍舊活躍的小蟲子嚇了一跳,隨後從血水、傷口、匕首、鐲子以及衛明沅的話裏頭猜出個七八分來,繼而怒極,“好,很好,好得很!”
衛明沅可不去勸,甚至火上澆油,“這血玉鐲子丫丫也有一隻,隻不知過宮裏是不是也有另外一塊墨玉?”
衛明彥不會害她,那麽便隻能是鐲子在送入來之前被動了手腳,安南郡到京城甚遠,在中間下手的機會也多,聽豆豆的意思是,血玉鐲子上塗了藥引,而墨玉鐲子才是那蠱蟲藏身之處,被藥引勾得湧出,而後寄身於她的身體。
雖然不知這蠱蟲是哪一種,但想到那些控製人心神的詭異莫測的蠱,衛明沅便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再思及丫丫,更是怒不可竭,此事,可不能這麽算了!
此前昭武帝對寧王雖然多有忌憚,但總歸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傷害來,而衛明沅想著這位小心眼的主很快就要嗝屁了,因而對於宣逸的退讓並無異議,可若他犯到自個和女兒身上來,她卻不能繼續窩囊下去,讓人以為她和他寧王府軟弱可欺!
宣逸自然也是怒極,即便後來得出這蠱蟲對人身體無害,隻是一旦下了子蠱,身家性命便被控製在母蠱的手中,真真是牽製人的好手段!
不用衛明沅動手,宣逸便找上了林神醫,“聽聞林神醫醫毒雙絕?神醫醫術高絕本王業已見識過,不知神醫可有興趣讓本王見識見識神醫的毒?”
宣逸攔著她腰肢的手緊了緊,瞟了眼直勾勾盯著他們方向的女兒,笑著提醒,“丫丫還在呢,王妃請自重,莫要勾引本王,本王可是會把持不住的。”
啊呸,偽君子,柳下惠!
宣逸自然不是真的柳下惠,從他直勾勾地盯著衛明沅喂丫丫時晦澀的眼睛可以瞧出,衛明沅被他盯得心裏打著顫,想著,沒懷孕之前,他可是有把她弄得死去活來的本事,如今曠了十個月,怕是……要死人了。
丫丫無憂無慮地吃飽了,然後泛起了困,宣逸接過她,熟練地拍了起來,不一會丫丫便睡著了,宣逸於是抱著她走向偏房,將她交給了乳娘和春兒,他還有十分緊要的正事要辦!
衛明沅在屏風後頭慢騰騰地換著衣裳,想著他方才那恨不得吃人的目光,動作是越來越慢。忽而,腰上多了一條手臂,有力地將她摟進懷裏,他在她耳邊曖昧地低喃,“毋需再換,無用。”
如此說著,便叫她領教起來何謂衣裳無用,本來便沒換齊整的衣衫很快被扒下落地,他啃了啃她後勁嬌嫩的皮膚,而後將她轉了個身,她身子靠在架子上,顫抖著忍不住雙手抱胸,眼睛閉著,睫羽輕顫著,似是邀君品嚐。
宣逸毫不客氣地埋首下去,過了好一會,才重新抬頭,卻是朝著她的櫻唇而去,糾纏中,乳白的水色從她嘴角溢出,顯得色氣十分。
他眸色更深,含笑問道,“滋味如何?”叫她羞得恨不能找個地洞鑽去。
宣逸被她含羞帶怯的模樣勾得不能自持,抱著她,又引著她的柔荑抓住他衣帶,誘哄道,“你來。”
衛明沅羞答答地不知如何是好,他卻已采取主動,擒住她嘴唇激烈地親吻,被熱情傳染了的同樣曠了十個月的衛明沅拉扯起了他的衣衫,同樣的急不可耐。
她的主動成功取悅和刺激了他,顧不得衣衫半褪便急切地往裏衝,她驚唿一聲牢牢抱住他,尖叫很快被衝撞碾碎,隻剩一聲比一聲高的“王爺”以及粗重的喘息和嚶嚀。
從屏風後的架子,到拔步床之上,最後到淨房的浴池裏,他不知節製地要她,仿佛要將這十個月以來的所有熱情都傾覆於她,叫她從裏到外烙上屬於他的影子。
風驟雨歇,她無力地偎依在他懷裏,埋怨道,“王爺把丫丫的口娘都吃了,這可如何是好。”
宣逸身子僵了一下,臉上有些訕訕,額,情難自禁,忘了這茬,手忍不住撫上那處,捏了捏,“催乳?”
衛明沅羞惱地拍掉他作亂的手,伸手掐他腰間軟肉略施小懲,“你以為催一催就能有啊!”
宣逸懊惱也犯起了愁,“那……”
衛明沅自然不會告訴他,她早有準備,在空間裏備了兩碗乳汁,為的就是自個奶水供不上的時候,原來以為用不上,誰知丫丫才滿月就派上了用途。
她斜了他一眼,“山人自有妙計,看你下迴還敢不敢了。”
宣逸不知她所謂的妙計為何,聞言眉頭舒展開來,向她保證,“沒有下迴了。”
關於丫丫的口糧話題翻篇,衛明沅於是問起了丫丫的滿月宴,“十月二十八日的滿月宴,王爺打算請哪些人?”
他們翻過月曆,十月二十八這日,宜祭祀,祈福,會親友,是個適合擺宴的吉日,宣逸於是將丫丫的滿月宴定在了這一日。
至於請哪些人,倒是不難定下來。他往日裏與朝中大臣和勳貴並不交情,因而此番丫丫滿月,也隻打算請要好的親戚。
“家宴,邀一二親友即可。”
衛明沅聞言,蹙了蹙眉頭,問道,“既是家宴,皇上和太後那?”
宣逸撫了撫她眉頭,迴道,“毋需理會,本王自會處理。”
實際上,在此之前,太後曾提出過在宮中設宴慶賀丫丫滿月,但被寧王斷然拒絕了。
他家的小郡主滿月,做甚要在宮中擺宴,那又不是他家,更何況,宮裏不知有多少冤魂野鬼,萬一衝撞了閨女,那可如何是好?而且,比之孤魂野鬼更可怕的是人心,誰知道聖上心中有何計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寧王可不願冒險。
昭武帝知曉以後倒也沒堅持,隻道屆時會微服前往道賀。寧王原本隻是打算與衛清朗一家聚首慶賀,如此卻不得不將家宴的“家”的範圍放寬,如衛國公府、靜和大長公主、太子及諸王等人都在邀請之列。
若按著衛明沅的意思,也是隻請關係好的親友過來便可,但想想,她此番為寧王誕下一女,便是宣逸沒有想法,卻管不住旁人會不會多想。丫丫的滿月宴,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別個曉得寧王對他家小郡主的看重,免得諸如太後又或是其他狂蜂浪蝶死心不息。
如此想著,她又和宣逸討論起了丫丫滿月宴上的細節,說到底,這些可不僅僅是做給旁人看的,也要自己過得舒心才好。
宣逸看著她開口閉口都是女兒,心中竟有些吃味,卻要麵子地不肯表露出來,隻是下迴再與她雲雨之時,卻免不了一番大動作,叫她整個身心都隻能是他的。
如此幾日,很快十月二十八便到來,宴席在午時,一早衛明沅便操持著給丫丫換上了大紅的襖子,又逼著宣逸與她一起換上同樣色係花樣的親子裝,這才滿意地開門迎客。
第99章 滿月
第一個到的自然是衛清朗和趙氏、衛明哲, 各自送上諸如金鎖、金鐲子之類的應景禮物, 又逗了一會丫丫以後,衛清朗與衛明哲便留在了前頭,而趙氏則與衛明沅在後頭花廳說話。
“今日來的人不少, 雖說這喜慶日子, 依寧王的身份,大約不會有人鬧事, 但若有人說話不中聽了,你也毋需忍著,讓人以為你懦弱可欺。”趙氏執著她的手如此說道。
衛明沅曉得,笑著點頭,趙氏於是說起了在安南郡外放的長子衛明彥,“你大哥也給你和丫丫捎了禮來,你瞧瞧可還喜歡。”
說著向後招了招手,大丫頭流月便捧著一個錦盒向前, 打開來。
衛明沅看著裏頭赤紅的一對鐲子, 有些驚訝,“這是尋的血玉特地找人打的?”若不然這一大一小兩個鐲子不會如此合適。
趙氏笑道,“可不是?血玉乃是南昭那邊的寶玉, 也難為你大哥花心思了。”
提及南昭,衛明沅與趙氏心照不宣地對視, 而後捂嘴偷笑。
趙氏於是取過大的那隻給她套上,又取了小的那隻在套進丫丫手裏看了個新鮮以後摘了下來。
衛明沅摸著這血玉鐲子上頭特殊的花紋,心中歡喜, 調侃道,“看來日後咱家是不缺這血玉了。”
“那可要看你大哥有沒有真本事。”趙氏自是明白她指的什麽,看樣子也是樂見其成。
衛明沅於是這麽戴著這血玉鐲子,不曾摘下,隻將丫丫的那隻放好。
又說了會體己話,其餘賓客便陸續到來,靜和大長公主素來為人圓滑,與寧王府並無衝突,在這賓客裏頭反倒是與衛明沅最聊得來的。
“據聞寧王妃與寧王是在本宮的百花宴上相識的,說來本宮也算是你倆人的紅娘了,瞧著小郡主雪團子似的可愛,本宮這紅娘看來是做得極對。”她攀交情的段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起碼衛明沅聽著便十分舒心。
“臣妾常與王爺言道,這滿月宴是忘了誰也不能忘了長公主的,可不就是這個理麽?”衛明沅笑盈盈的,沒有拒絕她的示好。
李淑慧此時也開口湊趣,“說起來,咱們哪一個不是靜和長公主牽的紅線呢,王爺還道要讓康姐兒與長公主多親近親近呢,說不準日後還能依著長公主討來個好姻緣。”
康姐兒便是李淑慧與賢王生的女兒,不滿兩歲,這時說姻緣還有些為時過早,這討好之意著實明顯。
靜和長公主也不落她麵子,笑道,“那本宮可得多活些年歲,看著康姐兒長成大姑娘,再幫她覓個好姻緣。”說著目光轉向有些瘦削的韓王妃孟常茹,笑道,“當然,也少不了曦姐兒與桐姐兒的份。”
桐姐兒便是韓王妃生的長女,近來她因著身子虧空不能再孕,偏韓王的其中一個侍妾又有孕而心情抑鬱,據聞待桐姐兒並不好,如今又瘦得顴骨突出,讓人看了忍不住歎息。靜和長公主這番話雖然隻是不欲厚此薄彼,但也是希望韓王妃莫要虧待了桐姐兒,那畢竟是皇家的血脈。
韓王妃不知聽沒聽懂,隻隨在衛明沅之後,皮笑肉不笑地向靜和長公主道謝。
這番晦氣的模樣在這喜慶的日子裏讓人看著著實不喜,衛明沅隻當沒看見,心裏卻也忍不住為她有幾分惋惜。
這時候的女人便是如此,將一生依靠都係於男人、兒女身上,若兩者皆不可得,便是一生的悲劇。韓王妃如今既不得韓王喜歡,膝下又隻得一女,本就艱難,偏生因為才出生便夭折的小皇孫而對桐姐兒不喜,心性左了,成日裏自怨自艾,這輩子若繼續如此,怕是要完。
若換了衛明沅落入這樣的境地,她是斷不會如她這樣的,既然夫君無心,便也不將心交出去,隻做好本份,把女兒拉扯大,不也是一種依靠?何況,說句不好聽的,她這樣子不憐惜自個,又有誰會真正的憐惜她呢,恐怕還會成為男人心裏晦氣的存在,將他推得越來越遠,與她自己又有何益?
如此想著,衛明沅卻沒有表露出一絲一毫來,若不然恐會招了她的嫉恨。其實,不管她有沒有表露出來,隻寧王對她和丫丫的看重便已經夠孟常茹嫉妒得眼睛發紅的了,當然,李淑慧也是她嫉妒的對象。無他,隻因同樣都是生的女兒,都是十來歲的花樣年華產子,卻偏偏隻有她一人如此,日子過得好的李淑慧和衛明沅不就顯得礙眼了麽。
但孟常茹好歹生了一個,不能生的晉王妃郭愉和側妃蕭婉茹豈不更悲催?其實不然。郭愉出身將軍府,本來便是個恣意瀟灑的個性,晉王如今因著不育之症弄得焦頭難額,她便賢惠地給他納個十房八房妾氏,讓他折騰別個去,自個反倒過起舒心日子,同時給娘家遞了信,讓他們不要再在晉王身上花功夫,那不是個知恩圖報的。至於蕭婉茹,她本來便對晉王不喜,更甚至心裏存了絲絲的恨,見他過得不好,她心裏反倒暢快一些,隻是每每見到賢王妃李淑慧,心裏便會止不住的酸澀。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這幾位,可真真的是活脫脫的例子。
衛明沅作為一個看客,也不過是一聲嗟歎,卻無意去改變什麽,因為她可以救一個人,卻改變不了一個人的思想,救不了一個人的心。
扯得遠了,衛明沅這邊,看她不順眼的還有一個,那便是大伯母周氏,大約和衛明昭一樣,仍舊記恨她當初未能在衛明昭生產時趕過去,但如今貴人諸多,她也不敢發作出來。
與她相反,大伯父衛清明在前院反倒是毫無芥蒂地與寧王、太子和幾位皇子打交道,攀交情,若非衛延身體有恙,怕過了病氣給丫丫,今日沒來,也輪不到他這般左右逢迎。
寧王但笑不語,隻是暗地裏卻和衛清朗對視一眼,看來,依靠衛國公府還是不夠。
昭武帝和太後幾乎是踏著吉時到來的,寧王為首的男賓和靜和長公主為首的女眷皆到了前院相迎。
昭武帝不待眾人行禮便揮了手,“今日是皇弟家的好日子,諸位不必多禮,怎麽舒服怎麽來。”
雖他這般說,可他與太後兩樽大佛的到來,卻著實帶來了不少的壓力,此前還算輕鬆和樂的氣氛一下子沉悶起來。
昭武帝仿若未覺,自去與寧王單方麵的兄友弟恭,而太後則被衛明沅迎到女眷這邊,讓到了上首。
太後與衛國公府老夫人楊氏說了幾句話,敘了會舊,便著人將禮物呈上來,給丫丫的是白玉的如意,給衛明沅的卻可巧同樣是一隻玉鐲,通體烏黑,雕工精細,可見並非凡物。
“哀家上年紀了,就喜歡看兒孫滿堂,如今皇家的子嗣還是單薄了點,爾等可要加把勁,也賢惠點,好叫哀家多抱幾個小皇孫。”她這話可不僅針對衛明沅,還有除卻太子妃以外的幾位皇子妃,誰叫她們都是生不出兒子來的呢。
說起來,皇家的幾位小郡主,太後還真沒抱過,可太子妃家的成哥兒和禮哥兒卻是親親熱熱地抱過好幾迴的。放在一般人家,便是個活脫脫的重男輕女老太太和惡婆婆。衛明沅有些惡趣味地想。
“這墨玉鐲子哀家隻得一對,其中一隻給了皇後,這一隻便與了寧王妃了,寧王妃年紀小,也不知可還壓得住,且戴上讓哀家瞧一瞧。”太後如此道,早有宮人捧著錦盒奉到衛明沅跟前來。
衛明沅不覺有異,恭敬地戴上,右手腕上墨玉和血玉的桌子襯得她肌膚更加勝雪。
太後見了點了點頭,衛明沅垂頭謝過,眉頭卻忍不住蹙了蹙,是錯覺嗎?她方才似乎感覺到了腕上似被針紮了一下。
這自然不是錯覺。空間裏的豆豆正看熱鬧呢,不料竟有人將主意打到它的宿主身上來,看著那鑽入衛明沅血肉當中遊蕩的小蟲子,眯了眯眼,使了手段裹住不叫它再進一分,這才繼續看戲。
待得滿月宴結束,昭武帝坐上馬車迴宮,聽得李德安的迴話,眼底複雜,歎了一口氣,吩咐下去,“不該存在的人,你知道該如何處理。”
李德安應聲是,此後宮裏莫名少了那麽幾個宮人內侍,其中便有一個是太後宮中的。
且說衛明沅這邊,待賓客散去,覺得不對勁的衛明沅脫了一對鐲子,又細看了看腕上並不明顯的一個小紅點,皺起眉頭問起了豆豆,“豆豆,我的身體可有異狀?”
豆豆毒舌吐槽,“豈止是異狀,問題大著呢,被蟲子鑽了都不知道,真夠笨的,我十分懷疑你的智商!”
衛明沅聞言眉頭鎖得更緊,“蟲子?”
“嗯,蠱蟲,具體哪一種我也不知,被我控製住了,可要我驅出來?”豆豆漫不經心地問道。
“那就麻煩你了。”
“切,你和我,誰跟誰啊!”
衛明沅按著豆豆的指示在右手手指上割了個口子,而後眼看著裏頭鑽出來一條紅色絲線狀的蟲子,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馬上拿茶杯裝了扣住。
此時,宣逸把前院之事弄妥帖了尋來,見房門緊閉,忍不住擔心,於是推門而入,便見她神色晦澀莫明地看著一黑一紅的兩個鐲子和一個茶杯,心裏存疑,走向前去,才發現她手上傷了一道口子,而桌上的匕首顯然是兇器。
這顯然是自傷,宣逸不明所以,卻知她這樣子諒著傷口總歸不好,於是拿了清水和藥膏來為她清洗和上藥。
衛明沅一言不發地任他施為,完了以後才幽幽地說了一句,“看來皇上是認為我這弱點好欺負呢,可是怎麽辦,我心氣不順,想要咬人呢。”
宣逸眉頭一擰,沉聲問道,“他做了什麽?”
衛明沅也不多說,隻示意他去看那茶杯中的東西。
宣逸被那血水中仍舊活躍的小蟲子嚇了一跳,隨後從血水、傷口、匕首、鐲子以及衛明沅的話裏頭猜出個七八分來,繼而怒極,“好,很好,好得很!”
衛明沅可不去勸,甚至火上澆油,“這血玉鐲子丫丫也有一隻,隻不知過宮裏是不是也有另外一塊墨玉?”
衛明彥不會害她,那麽便隻能是鐲子在送入來之前被動了手腳,安南郡到京城甚遠,在中間下手的機會也多,聽豆豆的意思是,血玉鐲子上塗了藥引,而墨玉鐲子才是那蠱蟲藏身之處,被藥引勾得湧出,而後寄身於她的身體。
雖然不知這蠱蟲是哪一種,但想到那些控製人心神的詭異莫測的蠱,衛明沅便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再思及丫丫,更是怒不可竭,此事,可不能這麽算了!
此前昭武帝對寧王雖然多有忌憚,但總歸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傷害來,而衛明沅想著這位小心眼的主很快就要嗝屁了,因而對於宣逸的退讓並無異議,可若他犯到自個和女兒身上來,她卻不能繼續窩囊下去,讓人以為她和他寧王府軟弱可欺!
宣逸自然也是怒極,即便後來得出這蠱蟲對人身體無害,隻是一旦下了子蠱,身家性命便被控製在母蠱的手中,真真是牽製人的好手段!
不用衛明沅動手,宣逸便找上了林神醫,“聽聞林神醫醫毒雙絕?神醫醫術高絕本王業已見識過,不知神醫可有興趣讓本王見識見識神醫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