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無解,衛明沅隻能得出一個大概的猜測,興許等見著了寧王本人,她便能知曉答案了。
隻是,僅一麵就盯上她,似乎有些離譜,她不認為自己天香國色,像女主榮秀玉那般有令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能耐,那麽,隻能是她的不同之處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了。此處的某些人,指的是老和尚慧然,和寧王宣逸。
穿到書中來,她與原主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她有一個空間,而這空間外在的表現卻是她眉心的一顆朱砂痣。
莫非,那老和尚真的這般能耐,可以窺探天機?
若真是這樣的話,她祝他長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她是寧王的救星是真,那也隻能和她的空間有關。衛明沅很容易就想到了靈泉空間裏的那一汪靈泉,那可是能夠治百病,賦予動植物生機的靈物啊!
想通了這點,衛明沅便明白過來,有緣人是怎麽一迴事。
——她能救他。
隻是,要不要救,怎麽救,救了他以後,這親還要不要結,才是問題所在。
不救,她嫁入寧王府卻是必然,守寡也是必然,先前想得好好的逍遙快活寡婦生涯,卻會因為見死不救的不安成為她的噩夢,讓她不得快活,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可救人,顯然也麻煩不少。
她想過拿治好他的病做籌碼,來換取寧王的退婚,可如此一來,她的能力必將暴露,依寧王的詭譎,可不見得會放了她。既如此,便隻能悄悄地治。她與寧王並無交情,至今連他長什麽樣都不知道,趙氏也管著她不讓她出門,除了成親,他們似乎沒有其他接觸的機會,且,悄無聲息地把人治好,寧王也不見得會退親。倒是成親以後,她再幫他把身體調養好,證實了命定之人的說法,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隻是,這樣的話,她怕是不能脫身。
衛明沅先前之所以覺得嫁給寧王也不錯,一方麵是沒心沒肺地想當個逍遙快活的寡婦,另一方麵是覺得寧王那樣子,這輩子恐怕不會有三妻四妾,寧王府裏便沒有紛爭,她也能得個清淨。
可她一旦把人治好了,逍遙快活的小寡婦自然是當不成了,寧王興許還會三妻四妾!這麽一想,那些好處拿著也是燙手,是拿她的終身自由和幸福換來的。衛明沅頓時有些不樂意了。
這也不成,那也不行,衛明沅煩躁地撓起了腦袋,直到把頭發撓成個雞窩頭才罷手。
哎呀,煩煩煩!
思來想去,衛明沅還是覺得先找機會看看這寧王值不值得相幫再說。人或多或少都有私心,衛明沅也不例外,如果,寧王不是個值得相幫的,那麽,她便能狠下心來做她的寡婦。如果他值得相幫,那,便隻能見步行步了。
寧王全然不知道衛明沅的糾結,也不知道她自個琢磨著就把事情的真相猜出了個七七八八,他隻對她在得知了賜婚一事以後的反應感興趣。聽聞她很是平靜地和家人一起分析厲害,沒有表現出一點不願和不甘來,甚至連一點眼淚也沒有,倒是奇了。
從他掌握的情報來看,衛明沅就是個有些跳脫的嬌小姐,遇到這樣的事,沒理由不慌張,可事實擺在眼前,她就是這樣的“無動於衷”。
一時間,寧王覺得衛明沅有些冷靜得可惡,他寧願她嚎啕大哭說不願意,求父母做主,也不希望他看中的小鳥兒眼珠子都不眨一下!
他就這般的沒有存在感?引不起她注意?寧王不禁這樣想。
隻很快,他便唾棄這樣想的自己,隻不過是一個逃不出他掌心的吉祥物,何必太過較真?
至於說,衛家想要將婚期往後推,他倒沒什麽想法,再如何推,也不能推到他沒了性命的時候,在他看來,這沒有意義還會得罪他,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想法。
早晚都是他的,何必做無謂的掙紮?
他有時候便是這般看不慣別人的父(母)子情深,因為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東西,因而總覺得別人家的父慈子孝礙眼,心底的暴虐讓他總想將這樣的美好摧毀,省得它礙了自個的眼。
寧王的嘴角勾起一個邪肆的笑,讓寧一打了個寒顫,“寧一,讓欽天監盡快把成婚的吉日定下來,時間越早越好。”
嗬,這下,他的未來王妃總該哭了,嗯,大約還會在心裏每天問候他,甚好甚好!
自覺被忽略了的寧王選擇這樣粗暴的方式來彰顯自個的存在感,當真不解風情,寧一默默在心中為未來王妃點一根蠟。
第二日一早,國公府便派人來請趙氏和衛明沅過府,大約是知道了賜婚的事,有話要交代。
路上,趙氏便提點她,“在你祖母跟前,表現得笨一些,賜婚的事,你之前毫不知情,可記住了?”
衛明沅點頭,“記住了。”
扮豬吃老虎,誰不會呢?
如今,她可不是沒人撐腰的小炮灰了,對寧王有些想法的人會把主意打到她身上來,打破她想要當個逍遙看客的打算,換句話說,她已經入了局,便隻能盡力保全自己了。
此時寧王的勢力不顯,拉攏她的恐怕隻是看在寧王乃皇上幼弟,又得皇上諸多愛護的份上才會這麽做,可一旦他的能耐被人知曉,恐怕會更加紛擾不可終日,令人煩不勝煩。
衛明沅眼中精光閃過,那樁叫寧王勢力暴露的變故,她可不會令它發生!
很快,衛國公府便到了,外院的方管家親自來迎,府上仆從對她們母女也比以前要恭敬得多,仔細看,一些人看衛明沅的眼神還有些同情,可見,她被賜婚給寧王的事已經傳遍了衛國公府,更甚至外頭也傳開了。
被人打上寧王所有物的標簽,令衛明沅多少有些不爽,但更不爽的還在後頭。
老國公夫人楊氏年六十,頭發花白卻仍舊梳著一絲不苟的發髻,上迴見麵時對她三房的態度淡淡的,這迴也不例外,倒讓趙氏和衛明沅舒服從容了一些。
楊氏打量了一會衛明沅,見她斂容垂首,倒沒有失了禮數,心裏已經有了底,她對趙氏說道,“你們把明沅教養得很好,隻是天家不比尋常人家,規矩甚嚴。雖然分了家,可你們仍舊姓衛,出去了代表的是國公府的臉麵,不容有失。不日宮中便會賜下司禮嬤嬤教導你規矩,切莫懈怠。”
衛明沅乖巧地應了是,“謝祖母教誨。”
楊氏滿意地點了點頭,向一旁伺候的李媽媽示意,後者於是上前一步,將手中捧著的檀木匣子打開,露出裏頭的東西——成套的翡翠頭麵。通體碧綠、紋理相同的翡翠鐲子、簪子、項鏈和耳墜,看起來價值不菲。
衛明沅默默計算著這套首飾的價值,麵上仍舊是不動聲色的乖巧。
看在楊氏眼裏,便是不為財帛所動,她最擔心的便是衛明沅學了她娘,對財物過於斤斤計較,失了衛國公府的臉麵,如今看來卻是不必過於擔心。
楊氏於是露出了見衛明沅的第一個笑容,“這是祖母給你的添妝,看看可還喜歡?”
李媽媽將匣子合上,奉到衛明沅跟前。
衛明沅愣了愣,不知當收不當收,隨即朝她娘看了一眼,趙氏點了點頭。
衛明沅會意,上前一步行了個福禮道謝,“謝祖母厚愛!”說罷,春兒上前將東西收下。
楊氏又提點了趙氏和衛明沅兩句,便道乏了,便讓國公夫人周氏以及衛明昭、衛明欣、衛明妍三姐妹招待她們。
看著親親熱熱湊過來的衛明昭,衛明沅頭皮一緊,心中哀嚎,該來的還是要來!
作者有話要說: 俺們女主不愛動腦筋,動起腦筋來簡直扛把子
不愛動腦筋如作者君,腦子早已經鏽逗了【攤手】
第10章 衛明昭
九月的天微涼,衛國公府的園子卻並不顯蕭瑟,才步入園子,迎麵便聞到滿院暗香,層層疊疊的銀桂和簇在枝頭的丹桂飄香,地上一盆盆銀白的、紫紅的、金黃的、墨綠的菊花兒姹紫嫣紅亂入人眼,那假山上的流水丁冬,好不熱鬧。
碧波亭築在碧波池上,池水綠澄澄的,裏頭金的、銀的、紅的錦鯉正歡快地搶食,個中生氣讓人瞧著忍不住心情愉悅。
衛明沅將手上的魚食撒下去,拍了拍手,接過春兒遞來的帕子仔細地擦著蔥白的指尖,笑得很是爛熳,仿佛不諳世事的稚子。
實際上還有兩個多月她才滿十四,可不就是豆蔻年華的稚子麽!
不過,你若把她當做不知事的稚童來對待,企圖哄騙她,那你恐怕要吃虧,畢竟,她的芯年紀可不小。
“說起來,咱們姐妹幾個,就數六妹妹年紀最小,沒想到卻是妹妹搶了先,比二妹妹她們都要早定下來。”衛明昭客套完家常,便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往衛明沅的親事上引。
衛明沅明白今兒個逃不過,便也沒有遮掩地迴道,“不瞞姐姐,我自個也驚訝得很,昨兒個接旨的時候還以為聽岔了,愣了好久才領的旨。”
衛明昭意在問明衛明沅是如何攀上寧王的,自然不能因為她的一句驚訝而避過去,“六妹妹之前難道沒見過寧王殿下?”她一臉好奇地問。
衛明沅卻是一臉迷茫地搖頭,反而有些好奇又緊張地看向衛明昭,“大姐可見過?寧王殿下是什麽樣的人,是不是和傳言一樣……身子不好?”
這個話衛明昭還真不好接,也不敢接,寧王的身體狀況又哪裏是她們能夠議論的?六妹妹年紀小不知事可以說是天真,她卻不能迴答得毫無顧忌,無論說好還是不好,都不妥當。
於是向衛明沅抱歉地搖了搖頭,“姐姐也無緣得見寧王爺的風姿。”
話題終結者衛明沅很高興她不再抓著她的親事問,當然,麵上還是表現得有些失望和失落。
衛明昭瞧她情緒不高,便招唿她吃點心,“來,吃口桂花糕,這可是才摘下來的花兒新鮮做的。”
衛明沅道了聲謝,拈起一塊輕輕咬了一口,須臾眉眼便舒展開來,朝衛明昭明媚地笑了起來,“大姐姐,好甜!”那模樣,仿佛被糖果哄笑了的小人兒,讓衛明昭一陣好笑,提著的心也鬆了鬆。
“六妹妹喜歡就好。”說著往她杯盞裏添了些熱茶,自個也拿起茶盞小啜了一口,那從容溫婉的姿態,衛明沅想,她怕是很難學得來。
仿佛又迴到了最初的輕鬆,衛明昭和兩個庶妹說了會話,在衛明沅樂得自在地品茗吃點心之時,毫無防備地來了一句,“說起來,往常因著住得遠,咱們姐妹像這般聚在一起的時候不多,今日一見,不曾想六妹妹是這般嬌憨可愛,叫我喜歡得緊,六妹妹往後可要常來,切莫與咱們生分了,畢竟一筆可寫不出兩個衛字,六妹妹你說是不是?”
試探不成便來拉攏,衛明沅仿佛聽不懂她話裏的深意一般,笑眯眯地點頭,“好啊,國公府上的桂花糕好吃極了!”
姐妹情深在她那,似乎還比不上一塊桂花糕來得重要,令衛明昭心塞之餘,又疑惑,六妹妹這是真傻還是在裝傻充愣?
衛明昭垂眸掩住眼底的探尋,有些憂鬱地歎了口氣,“以後嫁入夫家,恐怕就沒有現在這般愜意了,不知道六妹妹以後可還歡迎我到府上去做客,一起說說話?”
這個府,指的自然是寧王府,而非衛侍講府,這是再接再厲逼她表態了。
這接二連三的,讓衛明沅實在厭惡,她是真心不喜歡這樣夾槍帶棍的試探和拉攏,有什麽話不能明白了說,非要這樣話裏有話?她應付得腦仁都疼了。
隻是,縱然不喜,終究不能隨便應付了去。
於是有些怯懦地低著頭,揉著手絹,訥訥地開口道,“祖母說天家的規矩甚嚴,要我守皇家的規矩,我不曉得招待大姐姐這事符不符合規矩,要不,大姐姐幫我問一問?”說著孺慕地看向衛明昭,眼神清澈。
身為皇家媳,一言一行的確要符合規矩,且出嫁從夫,寧王府還真不是衛明沅想如何便如何的,除非她能把寧王府真正掌在手裏。隻是,她有這樣的能耐嗎?衛明昭看著懵懂稚氣的衛明沅,很是懷疑。
給不出確切的答案,衛明昭隻能幹巴巴地迴一句,“好,我迴頭幫你問問。”之前提及的登門拜訪卻是不了了之。
衛明沅再一次成功終結了話題,嘴角微勾,在心裏默默給自己點了三十二個讚。
等送走了趙氏和衛明沅,母親周氏來問時,衛明昭才迴過味來,發現無論是試探還是拉攏,都沒能在衛明沅那裏得到準話,她就像那泥鰍一樣,滑不溜秋的,讓人捉不住,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在裝傻。
有一點衛明昭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六妹妹並不傻,隻是,還算不得聰明。
聰明人應該能夠明白,嫁入寧王府後,她最大的倚仗是他們衛國公府,如果不想去了王府以後立不住,就應該在她伸出橄欖枝的時候牢牢地接住,而非像今日這般畏畏縮縮,束手束腳,像隻驚慌失措的兔子一般躲躲閃閃,那樣子在衛明昭看來實在有些上不得台麵。
當然,衛明昭或者說衛國公之所以拉攏她,並且願意拋出橄欖枝,讓國公府成為她的倚仗,固然有血脈親情的緣故在,但更多的,卻是想得到寧王府的支持。
在衛清明看來,不管寧王最終能否活下來,隻要侄女一日是寧王妃,並且能在寧王府上有話語權,最好能為寧王生得一兒半女,憑著皇上對寧王的愛護,他衛國公府也能因此得到幾分皇恩的眷顧,在朝中站得更穩。
當夜,聽了女兒一字不落地將她們的對話複述出來,衛清明卻十分懷疑衛明沅這個侄女能否在寧王府上站得住腳,在他看來,衛明沅還是太年輕了點,並且膽子太小,沒有成大事的魄力。
“父親,六妹妹年紀太小,還是小姑娘呢,咱們是不是讓二妹妹或是三妹妹過去幫她一把?”衛明昭和衛國公想到一塊去,不想放棄搭上寧王府的好處,便想找其他法子讓這姻親關係變得牢靠些。
衛清明聽了卻是眉頭一皺,雖說他更為看重長女,對庶出的兩個女兒沒那麽看重,但那也是他的骨肉,長女這般輕巧地說出讓其他兩個女兒做妾的話,顯然把她們當成了隨手可棄的棋子,令他多少有些不舒服。
衛明昭察言觀色,看出來父親的不悅,卻猜不出這是為何,打小她的母親周氏就對她說,她和哥哥衛明瀚才是國公府未來的主子,兩個庶妹甚至庶弟衛明禮以後的親事都要為他們鋪路,必要時可以犧牲掉。因而,她並不覺得讓兩個庶妹去做寧王的妾有什麽不對。
“父親?”她疑惑地看著衛清明。
衛清明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罷了罷了,女兒聰慧是好事,她這樣的才能更好地在後宅生存。
隻是,兩個庶女卻不能送去寧王府,“你要記住一點,聖上不會樂意看到咱們衛國公府和寧王府親上加親,所以,不僅欣兒和妍兒不能去,你二叔家的彤兒和清兒也不能,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衛明昭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了,天家無情,即便閑散如寧王,當今也不會願意看見哪個臣子與皇親過從甚密。於是,點頭表示明白。
卻說衛明沅這邊,上了馬車,同樣遭遇了趙氏的詢問,她如實把當時的情形說了。
趙氏聽完以後,也沒說她這樣處置好還是不好,隻讓她迴頭找衛清朗將事情再說一遍。涉及到和國公府的往來以及朝政的事,趙氏向來是聽衛清朗拿主意的。
衛明沅頗為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趙氏於是笑問,“是不是覺得有些意外?”
衛明沅點了點頭,的確有些驚訝,實在是她爹的妻奴形象太過鮮明,看起來趙氏才是家裏一把手。
隻是,僅一麵就盯上她,似乎有些離譜,她不認為自己天香國色,像女主榮秀玉那般有令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能耐,那麽,隻能是她的不同之處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了。此處的某些人,指的是老和尚慧然,和寧王宣逸。
穿到書中來,她與原主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她有一個空間,而這空間外在的表現卻是她眉心的一顆朱砂痣。
莫非,那老和尚真的這般能耐,可以窺探天機?
若真是這樣的話,她祝他長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她是寧王的救星是真,那也隻能和她的空間有關。衛明沅很容易就想到了靈泉空間裏的那一汪靈泉,那可是能夠治百病,賦予動植物生機的靈物啊!
想通了這點,衛明沅便明白過來,有緣人是怎麽一迴事。
——她能救他。
隻是,要不要救,怎麽救,救了他以後,這親還要不要結,才是問題所在。
不救,她嫁入寧王府卻是必然,守寡也是必然,先前想得好好的逍遙快活寡婦生涯,卻會因為見死不救的不安成為她的噩夢,讓她不得快活,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可救人,顯然也麻煩不少。
她想過拿治好他的病做籌碼,來換取寧王的退婚,可如此一來,她的能力必將暴露,依寧王的詭譎,可不見得會放了她。既如此,便隻能悄悄地治。她與寧王並無交情,至今連他長什麽樣都不知道,趙氏也管著她不讓她出門,除了成親,他們似乎沒有其他接觸的機會,且,悄無聲息地把人治好,寧王也不見得會退親。倒是成親以後,她再幫他把身體調養好,證實了命定之人的說法,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隻是,這樣的話,她怕是不能脫身。
衛明沅先前之所以覺得嫁給寧王也不錯,一方麵是沒心沒肺地想當個逍遙快活的寡婦,另一方麵是覺得寧王那樣子,這輩子恐怕不會有三妻四妾,寧王府裏便沒有紛爭,她也能得個清淨。
可她一旦把人治好了,逍遙快活的小寡婦自然是當不成了,寧王興許還會三妻四妾!這麽一想,那些好處拿著也是燙手,是拿她的終身自由和幸福換來的。衛明沅頓時有些不樂意了。
這也不成,那也不行,衛明沅煩躁地撓起了腦袋,直到把頭發撓成個雞窩頭才罷手。
哎呀,煩煩煩!
思來想去,衛明沅還是覺得先找機會看看這寧王值不值得相幫再說。人或多或少都有私心,衛明沅也不例外,如果,寧王不是個值得相幫的,那麽,她便能狠下心來做她的寡婦。如果他值得相幫,那,便隻能見步行步了。
寧王全然不知道衛明沅的糾結,也不知道她自個琢磨著就把事情的真相猜出了個七七八八,他隻對她在得知了賜婚一事以後的反應感興趣。聽聞她很是平靜地和家人一起分析厲害,沒有表現出一點不願和不甘來,甚至連一點眼淚也沒有,倒是奇了。
從他掌握的情報來看,衛明沅就是個有些跳脫的嬌小姐,遇到這樣的事,沒理由不慌張,可事實擺在眼前,她就是這樣的“無動於衷”。
一時間,寧王覺得衛明沅有些冷靜得可惡,他寧願她嚎啕大哭說不願意,求父母做主,也不希望他看中的小鳥兒眼珠子都不眨一下!
他就這般的沒有存在感?引不起她注意?寧王不禁這樣想。
隻很快,他便唾棄這樣想的自己,隻不過是一個逃不出他掌心的吉祥物,何必太過較真?
至於說,衛家想要將婚期往後推,他倒沒什麽想法,再如何推,也不能推到他沒了性命的時候,在他看來,這沒有意義還會得罪他,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想法。
早晚都是他的,何必做無謂的掙紮?
他有時候便是這般看不慣別人的父(母)子情深,因為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東西,因而總覺得別人家的父慈子孝礙眼,心底的暴虐讓他總想將這樣的美好摧毀,省得它礙了自個的眼。
寧王的嘴角勾起一個邪肆的笑,讓寧一打了個寒顫,“寧一,讓欽天監盡快把成婚的吉日定下來,時間越早越好。”
嗬,這下,他的未來王妃總該哭了,嗯,大約還會在心裏每天問候他,甚好甚好!
自覺被忽略了的寧王選擇這樣粗暴的方式來彰顯自個的存在感,當真不解風情,寧一默默在心中為未來王妃點一根蠟。
第二日一早,國公府便派人來請趙氏和衛明沅過府,大約是知道了賜婚的事,有話要交代。
路上,趙氏便提點她,“在你祖母跟前,表現得笨一些,賜婚的事,你之前毫不知情,可記住了?”
衛明沅點頭,“記住了。”
扮豬吃老虎,誰不會呢?
如今,她可不是沒人撐腰的小炮灰了,對寧王有些想法的人會把主意打到她身上來,打破她想要當個逍遙看客的打算,換句話說,她已經入了局,便隻能盡力保全自己了。
此時寧王的勢力不顯,拉攏她的恐怕隻是看在寧王乃皇上幼弟,又得皇上諸多愛護的份上才會這麽做,可一旦他的能耐被人知曉,恐怕會更加紛擾不可終日,令人煩不勝煩。
衛明沅眼中精光閃過,那樁叫寧王勢力暴露的變故,她可不會令它發生!
很快,衛國公府便到了,外院的方管家親自來迎,府上仆從對她們母女也比以前要恭敬得多,仔細看,一些人看衛明沅的眼神還有些同情,可見,她被賜婚給寧王的事已經傳遍了衛國公府,更甚至外頭也傳開了。
被人打上寧王所有物的標簽,令衛明沅多少有些不爽,但更不爽的還在後頭。
老國公夫人楊氏年六十,頭發花白卻仍舊梳著一絲不苟的發髻,上迴見麵時對她三房的態度淡淡的,這迴也不例外,倒讓趙氏和衛明沅舒服從容了一些。
楊氏打量了一會衛明沅,見她斂容垂首,倒沒有失了禮數,心裏已經有了底,她對趙氏說道,“你們把明沅教養得很好,隻是天家不比尋常人家,規矩甚嚴。雖然分了家,可你們仍舊姓衛,出去了代表的是國公府的臉麵,不容有失。不日宮中便會賜下司禮嬤嬤教導你規矩,切莫懈怠。”
衛明沅乖巧地應了是,“謝祖母教誨。”
楊氏滿意地點了點頭,向一旁伺候的李媽媽示意,後者於是上前一步,將手中捧著的檀木匣子打開,露出裏頭的東西——成套的翡翠頭麵。通體碧綠、紋理相同的翡翠鐲子、簪子、項鏈和耳墜,看起來價值不菲。
衛明沅默默計算著這套首飾的價值,麵上仍舊是不動聲色的乖巧。
看在楊氏眼裏,便是不為財帛所動,她最擔心的便是衛明沅學了她娘,對財物過於斤斤計較,失了衛國公府的臉麵,如今看來卻是不必過於擔心。
楊氏於是露出了見衛明沅的第一個笑容,“這是祖母給你的添妝,看看可還喜歡?”
李媽媽將匣子合上,奉到衛明沅跟前。
衛明沅愣了愣,不知當收不當收,隨即朝她娘看了一眼,趙氏點了點頭。
衛明沅會意,上前一步行了個福禮道謝,“謝祖母厚愛!”說罷,春兒上前將東西收下。
楊氏又提點了趙氏和衛明沅兩句,便道乏了,便讓國公夫人周氏以及衛明昭、衛明欣、衛明妍三姐妹招待她們。
看著親親熱熱湊過來的衛明昭,衛明沅頭皮一緊,心中哀嚎,該來的還是要來!
作者有話要說: 俺們女主不愛動腦筋,動起腦筋來簡直扛把子
不愛動腦筋如作者君,腦子早已經鏽逗了【攤手】
第10章 衛明昭
九月的天微涼,衛國公府的園子卻並不顯蕭瑟,才步入園子,迎麵便聞到滿院暗香,層層疊疊的銀桂和簇在枝頭的丹桂飄香,地上一盆盆銀白的、紫紅的、金黃的、墨綠的菊花兒姹紫嫣紅亂入人眼,那假山上的流水丁冬,好不熱鬧。
碧波亭築在碧波池上,池水綠澄澄的,裏頭金的、銀的、紅的錦鯉正歡快地搶食,個中生氣讓人瞧著忍不住心情愉悅。
衛明沅將手上的魚食撒下去,拍了拍手,接過春兒遞來的帕子仔細地擦著蔥白的指尖,笑得很是爛熳,仿佛不諳世事的稚子。
實際上還有兩個多月她才滿十四,可不就是豆蔻年華的稚子麽!
不過,你若把她當做不知事的稚童來對待,企圖哄騙她,那你恐怕要吃虧,畢竟,她的芯年紀可不小。
“說起來,咱們姐妹幾個,就數六妹妹年紀最小,沒想到卻是妹妹搶了先,比二妹妹她們都要早定下來。”衛明昭客套完家常,便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往衛明沅的親事上引。
衛明沅明白今兒個逃不過,便也沒有遮掩地迴道,“不瞞姐姐,我自個也驚訝得很,昨兒個接旨的時候還以為聽岔了,愣了好久才領的旨。”
衛明昭意在問明衛明沅是如何攀上寧王的,自然不能因為她的一句驚訝而避過去,“六妹妹之前難道沒見過寧王殿下?”她一臉好奇地問。
衛明沅卻是一臉迷茫地搖頭,反而有些好奇又緊張地看向衛明昭,“大姐可見過?寧王殿下是什麽樣的人,是不是和傳言一樣……身子不好?”
這個話衛明昭還真不好接,也不敢接,寧王的身體狀況又哪裏是她們能夠議論的?六妹妹年紀小不知事可以說是天真,她卻不能迴答得毫無顧忌,無論說好還是不好,都不妥當。
於是向衛明沅抱歉地搖了搖頭,“姐姐也無緣得見寧王爺的風姿。”
話題終結者衛明沅很高興她不再抓著她的親事問,當然,麵上還是表現得有些失望和失落。
衛明昭瞧她情緒不高,便招唿她吃點心,“來,吃口桂花糕,這可是才摘下來的花兒新鮮做的。”
衛明沅道了聲謝,拈起一塊輕輕咬了一口,須臾眉眼便舒展開來,朝衛明昭明媚地笑了起來,“大姐姐,好甜!”那模樣,仿佛被糖果哄笑了的小人兒,讓衛明昭一陣好笑,提著的心也鬆了鬆。
“六妹妹喜歡就好。”說著往她杯盞裏添了些熱茶,自個也拿起茶盞小啜了一口,那從容溫婉的姿態,衛明沅想,她怕是很難學得來。
仿佛又迴到了最初的輕鬆,衛明昭和兩個庶妹說了會話,在衛明沅樂得自在地品茗吃點心之時,毫無防備地來了一句,“說起來,往常因著住得遠,咱們姐妹像這般聚在一起的時候不多,今日一見,不曾想六妹妹是這般嬌憨可愛,叫我喜歡得緊,六妹妹往後可要常來,切莫與咱們生分了,畢竟一筆可寫不出兩個衛字,六妹妹你說是不是?”
試探不成便來拉攏,衛明沅仿佛聽不懂她話裏的深意一般,笑眯眯地點頭,“好啊,國公府上的桂花糕好吃極了!”
姐妹情深在她那,似乎還比不上一塊桂花糕來得重要,令衛明昭心塞之餘,又疑惑,六妹妹這是真傻還是在裝傻充愣?
衛明昭垂眸掩住眼底的探尋,有些憂鬱地歎了口氣,“以後嫁入夫家,恐怕就沒有現在這般愜意了,不知道六妹妹以後可還歡迎我到府上去做客,一起說說話?”
這個府,指的自然是寧王府,而非衛侍講府,這是再接再厲逼她表態了。
這接二連三的,讓衛明沅實在厭惡,她是真心不喜歡這樣夾槍帶棍的試探和拉攏,有什麽話不能明白了說,非要這樣話裏有話?她應付得腦仁都疼了。
隻是,縱然不喜,終究不能隨便應付了去。
於是有些怯懦地低著頭,揉著手絹,訥訥地開口道,“祖母說天家的規矩甚嚴,要我守皇家的規矩,我不曉得招待大姐姐這事符不符合規矩,要不,大姐姐幫我問一問?”說著孺慕地看向衛明昭,眼神清澈。
身為皇家媳,一言一行的確要符合規矩,且出嫁從夫,寧王府還真不是衛明沅想如何便如何的,除非她能把寧王府真正掌在手裏。隻是,她有這樣的能耐嗎?衛明昭看著懵懂稚氣的衛明沅,很是懷疑。
給不出確切的答案,衛明昭隻能幹巴巴地迴一句,“好,我迴頭幫你問問。”之前提及的登門拜訪卻是不了了之。
衛明沅再一次成功終結了話題,嘴角微勾,在心裏默默給自己點了三十二個讚。
等送走了趙氏和衛明沅,母親周氏來問時,衛明昭才迴過味來,發現無論是試探還是拉攏,都沒能在衛明沅那裏得到準話,她就像那泥鰍一樣,滑不溜秋的,讓人捉不住,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在裝傻。
有一點衛明昭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六妹妹並不傻,隻是,還算不得聰明。
聰明人應該能夠明白,嫁入寧王府後,她最大的倚仗是他們衛國公府,如果不想去了王府以後立不住,就應該在她伸出橄欖枝的時候牢牢地接住,而非像今日這般畏畏縮縮,束手束腳,像隻驚慌失措的兔子一般躲躲閃閃,那樣子在衛明昭看來實在有些上不得台麵。
當然,衛明昭或者說衛國公之所以拉攏她,並且願意拋出橄欖枝,讓國公府成為她的倚仗,固然有血脈親情的緣故在,但更多的,卻是想得到寧王府的支持。
在衛清明看來,不管寧王最終能否活下來,隻要侄女一日是寧王妃,並且能在寧王府上有話語權,最好能為寧王生得一兒半女,憑著皇上對寧王的愛護,他衛國公府也能因此得到幾分皇恩的眷顧,在朝中站得更穩。
當夜,聽了女兒一字不落地將她們的對話複述出來,衛清明卻十分懷疑衛明沅這個侄女能否在寧王府上站得住腳,在他看來,衛明沅還是太年輕了點,並且膽子太小,沒有成大事的魄力。
“父親,六妹妹年紀太小,還是小姑娘呢,咱們是不是讓二妹妹或是三妹妹過去幫她一把?”衛明昭和衛國公想到一塊去,不想放棄搭上寧王府的好處,便想找其他法子讓這姻親關係變得牢靠些。
衛清明聽了卻是眉頭一皺,雖說他更為看重長女,對庶出的兩個女兒沒那麽看重,但那也是他的骨肉,長女這般輕巧地說出讓其他兩個女兒做妾的話,顯然把她們當成了隨手可棄的棋子,令他多少有些不舒服。
衛明昭察言觀色,看出來父親的不悅,卻猜不出這是為何,打小她的母親周氏就對她說,她和哥哥衛明瀚才是國公府未來的主子,兩個庶妹甚至庶弟衛明禮以後的親事都要為他們鋪路,必要時可以犧牲掉。因而,她並不覺得讓兩個庶妹去做寧王的妾有什麽不對。
“父親?”她疑惑地看著衛清明。
衛清明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罷了罷了,女兒聰慧是好事,她這樣的才能更好地在後宅生存。
隻是,兩個庶女卻不能送去寧王府,“你要記住一點,聖上不會樂意看到咱們衛國公府和寧王府親上加親,所以,不僅欣兒和妍兒不能去,你二叔家的彤兒和清兒也不能,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衛明昭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了,天家無情,即便閑散如寧王,當今也不會願意看見哪個臣子與皇親過從甚密。於是,點頭表示明白。
卻說衛明沅這邊,上了馬車,同樣遭遇了趙氏的詢問,她如實把當時的情形說了。
趙氏聽完以後,也沒說她這樣處置好還是不好,隻讓她迴頭找衛清朗將事情再說一遍。涉及到和國公府的往來以及朝政的事,趙氏向來是聽衛清朗拿主意的。
衛明沅頗為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趙氏於是笑問,“是不是覺得有些意外?”
衛明沅點了點頭,的確有些驚訝,實在是她爹的妻奴形象太過鮮明,看起來趙氏才是家裏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