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更三章,自明日起每晚21:30分兩更,請大家多多支持隨風在這裏先行謝過。”不知公孫兄欲助小弟何等兵勇,又有多少?“

    公孫瓚說完這話就有些後悔,雖然這刀自己甚是喜歡。但卻怕墨雲天大開海口,若是欲借那三千白馬從義,自己卻不知如何應對了。見墨雲天如此一問。公孫瓚的心也就放下了。他笑著說:”不知墨老弟欲借多少兵勇?兩千可夠?“

    兩千!墨雲天可知道這公孫瓚總兵力也就三萬,兩千也不是小數目了,見好就收吧。他笑著說:”夠了,不過公孫兄可否令借百名白馬從義?“

    公孫瓚笑著說道:”有何不可。“說著便令人集結部隊讓墨雲天挑選。

    來到點將台,招眼望去,各部人馬足有五萬。這還不算各地留守兵力。這不能不讓墨雲天大吃一驚,難怪公孫瓚如此大方地借自己兩千兵勇了。他令司馬風挑選2000步兵,自己帶著張寧向那三千白馬從義走去。公孫瓚有些肉疼地跟在旁邊,也沒說什麽。見墨雲天挑選了百名最是年少的,他反而一喜。這些年少的不過是剛剛進入白馬從義不久,身手閱曆總有些欠缺。沒想到墨雲天如此的不識貨。他心裏樂開花可嘴上卻沒說,依然那麽陰沉著臉直到送走了墨雲天他才哈哈大笑地對著眾將領說:”沒想到墨雲天如此不濟,如此精兵不選,竟選些新近入伍之兵,煞是可笑。我本當他為一英雄人物,卻不想不過草莽而已。“自此,公孫瓚甚是小瞧墨雲天。

    且說墨雲天此時卻是樂開花了,白馬銀槍的趙雲趙子龍暫且不說,三國名將張頜竟也在百名白馬從義之中。沒想到一柄武器竟換了兩個大將,墨雲天如何不喜。

    公元188年十月,墨雲天以雁門郡鄉勇身份上表朝廷,說並州刺史張懿被匈奴所害,如今並州多遭匈奴所害,望朝廷派兵驅逐匈奴,另立並州刺史。此時漢靈帝多病,見墨雲天上表,對匈奴所行之事甚是氣憤,正式冊封墨雲天為雁門郡太守,賞千金,令盧植領兵三十萬助其驅逐匈奴。

    朝廷表彰剛剛下發,墨雲天等人卻亂了。公孫偉聽到朝廷隻獎墨雲天一人便私下與眾人說:”我們十二個人一起來到這裏,就算建功立業也不能是他墨雲天一人的功勞。這半年來大家練兵打仗多有辛苦,但功勞卻都是他墨雲天的。我是不服,你們呢?“

    司馬風笑了笑說:”我的命是他救得,我的仇是他幫我報的。我還能活到現在也是他的功勞。我不求功名,隻要跟在他身旁,他的劍鋒所指便是我衝殺的方向。“說完便走了出去。張寧、李浩也跟著走了出去。

    其他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說什麽。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在公孫偉身上。公孫偉笑著說:”亂世出豪傑,我們八個人還不能打出一片天地嗎?哈哈。現在墨雲天不過一萬兵馬。其中有五千兵馬我能拉走。而且我早派人聯絡了劉表,他有意收留我們。荊州可不這裏好多了。也不用咱們吃糠咽菜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劉表早晚會死,我們投過去又有什麽發展。”王猛搖著頭問道:“你該不會是想殺了劉表自立吧?”

    “知我者,王猛也。哈哈,正因為他弱,我們可以借機行事。怎麽樣?”

    “好,我同意。”

    是夜。公孫偉、李佳、王猛等人大開城門,領步兵三千,騎兵一千,女兵五百,弓兵六百奔荊州而去。城牆上墨雲天、司馬風、張寧、李浩、趙雲、張頜幾人看著遠去的兵馬,無奈地搖著頭。

    趙雲有些詫異地問道:“主公既然知道此人叛逆為何不殺?”

    “同生死的兄弟,怎能殺之?他不義我卻不能不義呀!”說著拍了拍趙雲的肩膀問道:“子龍,你說人活一世為何?”

    趙雲抬起頭看著墨雲天,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

    張頜笑著說:“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哈哈!儁乂此言差矣,人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而已,更好地活著。"說完看著幾人都是茫然地看著自己,墨雲天笑了笑說道:”一人樂,不如眾人樂。想要更好地活著,那麽就還百姓一個朗朗的乾坤。那麽天下皆樂。難道不是更好地活著麽?“

    眾人聽到此時皆是眼睛一亮,而趙雲和張頜的雙眼卻直盯著墨雲天,他們從未想過活著竟有這麽多的道理,也從未想過自己的主公竟有如此的胸懷和誌向。趙雲猛然跪倒,大聲說道:”主公,雲願追隨主公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張頜、張寧、李浩、司馬風皆跪倒在地大聲說道:”我等願隨主公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哈哈!“墨雲天笑著將眾人扶起。如今終將歸心,他終於可以一心一意地擴展自己的勢力了。

    次日,墨雲天令馬成繼續經商,令李浩帶百名白馬義從護衛左右。馬成甚是感激,這百名白馬從義可是精兵,沒想到主公竟是如此舍得。竟對自己如此愛護!自古輕商,他能得如此重視又如何能辜負墨雲天的厚愛,他含淚而去。

    墨雲天想這政務之事沒人精通,如今手中隻有幾員大將,卻苦無謀士。無奈隻好令張頜暫領主薄一職。令趙雲為軍師將軍。令司馬風為牙門將軍,令張寧為偏將軍。調整稅製為十稅三,立招賢館。

    每日上午墨雲天與張頜處理事務,下午與趙雲、司馬風練兵,晚上與張寧接待入招賢館之人。雖然少有收獲,但有些文采和能力的人卻也得了不少。未過幾月,各縣便有了官員治理,而周邊郡的百姓見雁門郡的稅率如此至少,也多有遷入。兵勇也隨之增加。一切都有條不穩的發展著。

    這一日,墨雲天如往常一般與張寧接待入館之人。卻見一人形似乞丐,兩旁兵士皆欲驅之。墨雲天上前施禮道:”先生可是要入館?“

    那人笑了笑說道:”素問墨太守仁義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說完抬腳進館。

    墨雲天笑著搖了搖頭,這亂世的文人真是要命呀。就是不知今日來的是否真有大才。想著也走了進去。

    見墨雲天走了進來,那人笑著向墨雲天深施一禮,說道:”多謝太守不驅之恩。“

    墨雲天笑著請他坐了下來,問道:”不知先生是……?“”在下賈詡,字文和。在此拜見太守。“說完站起身來向墨雲天拱手施禮,接著卻沒有坐下,隻是雙眼緊緊地盯著墨雲天。

    墨雲天一聽,當時愣在哪裏。三國”毒士“賈詡!張寧看墨雲天愣在那裏,不知為何,她咳了一聲。終於讓墨雲天迴過神來。墨雲天站起身來到賈詡麵前問道:”文和可是從董卓處來?“”是,是。“賈詡有些驚異的看著墨雲天,心中忐忑不安。沒想到墨雲天竟然知道此事,他有些慌亂地答道:”我也是出於無奈。“”哦?文和,快快請坐。慢慢說與我聽。“

    看到墨雲天給自己讓座還這麽關切和激動,他很詫異地搖了搖頭說道:”我本在李傕手下為一謀士,然其信奸人所言欲殺我。我不得以隻好離開。聞墨太守禮賢下士,仁義無雙,所以特來相投,討口飯吃。“”哈哈。“墨雲天大笑著說道:”文和此言差異,想那董卓、李傕之流如何識得文和之才。卻不知文和今生為何而活?“

    賈詡愣了愣看著墨雲天,淡淡地說:”隻為活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墨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隨風並收藏三國墨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