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更三章,自明日起每晚21:30分兩更,請大家多多支持隨風在這裏先行謝過。

    墨雲天與十一位兄弟在雁門關附近村落招兵買馬練兵半年有餘,期間小股匈奴騎兵屢次來犯,卻正給墨雲天等人作練兵所用。而這段時間朝廷卻未派一兵一卒,雖小股騎兵多有損傷,但匈奴氣焰卻越來越勝。

    時經半年,墨雲天等人已得兵馬5000餘人,本想占雁門郡以拒匈奴,在圖發展。但並州時勢紛亂,並州刺史張懿為匈奴所殺,幽州牧劉虞與公孫瓚意見不和,彼此敵視。若在此時占了雁門郡難免劉虞不會遷怒於他們,可是不占就隻能在郡內的幾個小村內,如今已是錢糧將盡又該如何是處。

    正在此時馬成趕迴來了,帶了千斤上等玄鐵,五百匹戰馬。眾人商議決定與公孫瓚和攻幽州刺史劉虞以圖生存之地。是時鑄兵器十二柄與墨雲天十二人。分別是:

    墨雲天:鑄長刀一柄,刀長十尺,重九十二斤,刀身兩側紋龍鳳圖案。命名龍鳳斬。揮舞之間龍飛鳳舞,天地閃耀。

    李浩:鑄長槍一柄,槍長十尺,重八十二斤,槍身紋一蛇,蛇頭直至槍尖。命名蛇盤槍。

    張寧(女):鑄雙劍,劍長二尺三寸,共重四十斤,劍身紋鳳,命名鳳舞劍。

    司馬風:鑄長刀一柄,刀長九尺,重八十斤,刀身兩側紋下山猛虎。命名怒虎斬。

    李佳(女):鑄單劍,劍長三尺,重二十一斤,劍身紋玫瑰,命名血玫瑰。

    其餘各人(公孫偉、湯南、李威、宋豪、陳青、陳明、王猛)因力氣有限鑄單刀,刀長五尺,重三十二斤。刀身紋虎,命名虎紋刀。期間公孫偉欲紋龍紋,卻遭眾人反對。龍為主,兵無二帥,將無二主,最後隻好作罷。

    在馬成倡議下,墨雲天自領雁門郡太守一職,令張寧、李佳為女兵正副統領招募女兵一千配弩弓長劍;令司馬風為護衛統領,領精兵一百嚴加訓練;令李浩為都統,公孫偉為副都統,其餘六人為副將;令馬成為主薄。是時墨雲天擁兵七千有餘,騎兵一千,弓兵一千,槍兵兩千步兵兩千,女兵一千。

    話分兩頭,卻說公孫瓚這一日正是氣惱,他本已把烏恆打的丟盔卸甲,卻被劉虞以令相壓不得不撤軍。正在氣惱之時忽有傳令兵報雁門太守墨雲天來此拜會,有要事相商。公孫瓚本不想理,但聽說來的是雁門郡的墨雲天有些耳熟,便允了。

    墨雲天帶著司馬風、張寧二人走進太守府,見公孫瓚端坐在大廳之中,身後四名白馬從義煞是威風,卻是沒有分毫起身相迎的意思。墨雲天也不在意,走到公孫瓚麵前,仔細端詳著他身後的四名白馬從義。他在做什麽?哈哈,他可是在找大名頂頂的白馬銀槍趙子龍呢。公孫瓚見來人煞是無理,剛要發怒,手剛抬起。墨雲天便深深施了一禮,說道:“久聞公孫太守乃是一頂天立地的好漢,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更聽聞公孫太守麾下三千白馬從義打的烏恆聞名喪膽,今日見公孫太守身後四人定時那白馬從義兵士,便多看了兩眼。失禮之處,還望公孫太守海涵。”

    好話人人愛聽,公孫瓚也不例外,三千白馬從義是他的驕傲,聽墨雲天如此讚譽,起身笑著說:“我亦聽聞墨太守領兵五千與匈奴數十萬大軍周旋,甚是欽佩,今日一見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哈哈。”

    “雲天年少,當不得公孫太守如此讚譽。些許功勞如何與公孫太守相提並論。”

    公孫瓚哈哈笑了幾聲,拉著墨雲天坐在了旁位。接著說道:“不知墨太守來此何事?”

    墨雲天拱手說道:“你我皆漢室子民,卻為蠻夷侵害,自當驅逐。然我並州刺史張懿為匈奴所害,雲天人輕言微,兵甲不過5000,難以抵擋匈奴大軍。前幾日,雲天拜會幽州刺史劉虞懇請其出兵助我驅逐蠻夷,但卻遭其譏諷。我素聞公孫太守忠義無雙,英雄蓋世,又有白馬從義相伴。望公孫太守助我平定並州,驅逐匈奴。”

    “這……”公孫瓚看著墨雲天,猶豫著說道:“墨太守,這恐怕很難。”

    墨雲天看著公孫瓚有意,便接著說:“公孫太守若是不棄,你我兄弟相稱可好?”

    “哈哈,有何不可?”公孫瓚笑著說:“墨老弟,不是我不想出兵相助,隻是如今劉虞令我按兵不動,我也無可奈何。”

    “哈哈,幽州刺史劉虞不過一軟弱之人而,不過其擁兵二十餘萬卻是讓我等有些懼怕。”

    “墨老弟此話是何用意?”公孫瓚皺了皺眉毛,有些氣憤地說:“莫不是來此消遣我?”

    “公孫兄勿怪,雲天年少,失言之處還請見諒。隻是劉虞為幽州刺史卻不思幽州安危,與烏恆多有往來,雲天甚是擔憂。”

    “此事不勞墨太守為某擔憂,某自有定論。”說著公孫瓚站起身來,已有送客之意。墨雲天見談不攏,隻能退而求其次,他笑著拱手說道:“公孫兄,在下還有一事相求不知公孫兄可否答允?”

    公孫瓚本來就有些惱怒了,隻是覺得墨雲天抗拒蠻夷也算得英雄好漢,便多說了兩句,沒想到他言語之間都有諷刺之意。如今已是如此境地竟還有要求。他憤怒地拍桌而起道:“墨太守是否看我好欺,如此百般欺辱,還欲何為?莫不是看我等如無物?“

    看到公孫瓚如此火氣,墨雲天忙站起身來,向公孫瓚深施一禮。”公孫兄莫急,聽雲天慢慢道來。你我本是練武之人,我也就不拐彎抹角地說了。現在的幽州、並州有主如同無主一般,蠻夷猖狂,雖有雲天與公孫兄驅逐,但劉虞卻多次阻撓。其心向外,不思報國,當誅之。今日雲天來此,本欲與公孫兄共伐劉虞,然後平定幽、並二洲,驅除蠻夷。雲天雖多有失言,但絕無半絲不敬之處,還望公孫兄海涵。“

    公孫瓚聽到這裏,慢慢走了下來,想了一會兒說道:”劉虞雖有私通之嫌,卻苦無證據,不可輕伐。還請墨太守勿怪。“”唉!雲天也是無奈來此,如今並州紛亂,本欲待公孫兄平定幽州助我等平定並州。看來無望已。“說著,墨雲天站起身來在次向公孫瓚深施一禮,從腰間拿出一柄寶刀。接著說道:”小弟來此匆忙,未備好禮還請公孫兄見諒。此刀乃我無意中所獲,望兄不棄。“說著雙手握到舉到公孫瓚麵前。

    公孫瓚單手提刀,仔細打量,隻見這刀長六尺有餘,刀身兩側紋蟠龍,揮舞之間光芒四射。”好刀!“公孫瓚笑著拍了拍墨雲天的肩膀說道:”墨老弟,我雖不能助你平定並州,但卻可助你些許兵勇。你看如何?“

    聽到這話,墨雲天那個樂呀。心說,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墨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隨風並收藏三國墨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