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公嗬嗬一笑:“好了好了,話說的不少,還不知李郎名字,家在何處啊?”
李白聞言忙道:“單名一個白字,如今家居安陸,現與娘子一同出門遊玩,走走看看,長些眼界。”
賀公驚訝的看了他一眼,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就是李白?我可是聽過你的大名的!”
李白也是滿臉詫異,又聽賀公對他孫兒笑道:“前段時間於長安見到了元道長,他還向我提起過李郎,不料我們這麽快就見了,也怪不得......那首詩也隻能從你口中作出了。”
李白著實吃驚不小,忙謙虛道:“賀公過譽了,白本一介白身耳,哪裏當得起如此讚譽,但不知賀公竟與元道長還要交情,看來是白有眼不識泰山了。”
賀公哈哈一笑,不在意的擺擺手:“什麽泰山,不過是個老頭兒罷了,李郎才華過人,可不能藏私,快些把你那些好詩篇拿出來,讓我等也好開開眼界。”
李白無奈一笑,忽然想起自己前幾日遊玩時胡亂作了一首,被許萱順手寫了下來,如今還在自己懷裏,隻得拿出來交給賀公,並道:“前幾日隨手一賦,還請賀公多多指教。”
賀公接過來,光那一手漂亮的小字就足夠吸引人的眼球,他未看詩句,調侃道:“這是出自你那娘子手筆罷?李郎絕世之才,果然身邊人也非等閑凡人。”
李白頗為自豪的笑了笑,自家娘子的字他還是很引以為傲的,故而才願意將這首詩拿出來觀賞。
賀公這才認真的看起了詩句,隻是越看越心驚,那字句相扣如此絕妙,將吟詩本人的情感夾雜其中,複雜而又簡易。
“這首詩可有名字?”來迴默念了好幾遍,賀公這才驚疑不定的問向李白。
李白想了想,道:“《蜀道難》。”
賀公將那詩名默念了一遍,又朗聲將詩念過幾遍,仍是不肯放手,連連道:“好詩,果然好詩!”
這時墨青將酒拿了來,李白讓他放在一旁,親自打開為賀公倒了一杯,香氣襲人,瞬間將賀公從詩中拉了迴來。
“咦,這是什麽酒?怎的這般香!”賀公忍不住拿起酒杯放在鼻間嗅了嗅,不敢相信道,“我賀公走南闖北這麽多年,還未聞過如此香氣繚人的酒,光是這味道都能讓人垂涎三尺了,不知李郎從何得來?”
李白見他喜歡,很是高興,兩人年紀雖然相差甚大,卻一拍而就,相談甚歡,不論在詩句上,還是喝酒上,能遇到知音總是令人備受欣喜和鼓舞。
“賀公可先嚐嚐看味道如何?”
見他還賣關子,賀公笑著點了點他,像是舍不得喝一般,輕輕抿了一小口,而後滿足的閉上了眼睛,品味著口中的清香。
“李郎詩句不僅絕世過人,就連酒都如此香醇,看來我真是白白活了六十九年啊!不過好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如此驚人的詩句,喝到如此醇馥的酒水,此行真是太值了!”
他的小孫兒在一旁打趣道:“那阿公你說,到底是詩更好一些,還是酒更好一些?”
“這......”賀公聞言頭疼的糾結了起來,看了看手中的兩樣東西,實在難以抉擇,遂道:“都好,都好,如此得了兩樣好寶貝,當在一起才是最好,一邊品著美酒,一邊欣賞佳作,人生快意啊!”
第52章 行路難,行路難(十)
酒過三巡, 賀公手中拿著那首詩仍是不肯放手, 他又看了數遍,似是想起了什麽,歎道:“年輕時我也曾去過蜀地, 當時年少不知事,還胡亂作過幾首輕狂的詩,現在迴想起來,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
李白笑道:“賀公年輕時想來也是一介才子,白詩乃是隨性而作, 也曾受先生和師傅指導, 非是一朝一夕, 而賀公閱盡無數詩篇,白自是拍馬莫及。”
賀公捋了捋胡須, 眼中滿含欣賞:“李郎此行是要趕往長安?”
李白道:“正是,聽說長安繁榮似錦,無數才子集聚, 白自向往,若是能遇到一些知己把酒言詩, 當為人生之大幸!”
賀公點了點頭, 又問道:“李郎如此絕才, 未想過入朝為官, 替聖人分憂解難?”
夕陽的餘暉映射進酒杯中,李白舉杯一飲而盡,淡笑道:“若是能得聖人垂青, 自然不遺餘力,隻是白身份低微,恐入不了聖人之眼。”
賀公嗬嗬一笑,從腰中解下一物,放在李白麵前,見李白麵露不解,道:“此金龜乃是我隨身之物,今日有幸得了李郎好酒,無以為報,以此為禮,李郎可願將酒贈予我否?”
李白忙將那物推迴,道:“使不得,這金龜必是賀公心愛之物,如此珍貴,白受之不安,況且這酒於我本不算什麽,賀公若是喜歡,可自取去。”
賀公卻搖搖頭道:“李郎與某興趣相同,自然也視酒如命,我奪人所好,非君子所為,況且此物也是該換個新主人的時候了。”
李白看著那個小布袋,忽然想起在城外時他身上叮叮作響,想來就是此物了。
“先前生過一場大病,酒雖好,卻不敢多飲了。”說著卻又為自己斟了一杯,“隻是今日遇著賀公,心中難掩興奮,便忍不住多喝幾杯。”
賀蒙行在一旁歎了口氣,道:“阿公常年飲酒,身體不如以前,父親派我來時時照看阿公,可我......”說著,他苦笑的攤了攤手。
他管不住賀公,更不敢管,李白哈哈一笑,對賀公道:“賀公就不要難為我等小輩了,還是多多保重身子為好,如此也能多飲幾年酒。”
賀蒙行連連道:“正是這道理!”
賀公看看李白,又看看自家孫兒,笑道:“你們年輕人倒是通氣的,罷了,就如你們所言,老頭子我再多苟且幾年,喝幾年好酒!”
賀蒙行聞言忙將那酒收了起來,還一邊道:“那孫兒就先替阿公收好,待明日再繼續飲也不遲。”
賀公略帶遺憾的看著,倒也沒有說什麽,李白對一旁站著服侍的墨青道:“迴去再取些給賀公送來。”又對賀公道,“因路上覺得沉重,故而並未帶許多,賀公若實在喜歡,迴頭我家書一封,讓人送上門來,也好報答賀公金龜相贈。”
賀公倒也不客氣:“如此就麻煩李郎了。”
賀蒙行看著這二人,哭笑不得。
******
在燭光的照耀下,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烏龜金光閃閃,許萱試著用手摸了摸,好奇道:“這是賀公親手雕的?”
李白好笑道:“應該是出自工匠人之手,賀公如此厚重之禮,我受之有愧,卻又盛情難卻,想我與他僅是一麵之緣,不過是舉手之勞幫了他一下而已,不過這緣分二字當真是奇妙。”
“既然如此,我這就寫信遣人送迴去,讓人把我們庫內的酒送至他府上,不知李郎可問了地址?”
李白一頓:“聊的高興倒是把這給忘了,現在應睡下了,明日再問罷。”
許萱點點頭:“賀公一行也是要去往長安?”
李白神色有些古怪:“我沒問......我這記性......”他拍了拍額頭,“若是一路也可互相有個照應,罷了,明日一起問,娘子記得提醒我。”
李白聞言忙道:“單名一個白字,如今家居安陸,現與娘子一同出門遊玩,走走看看,長些眼界。”
賀公驚訝的看了他一眼,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就是李白?我可是聽過你的大名的!”
李白也是滿臉詫異,又聽賀公對他孫兒笑道:“前段時間於長安見到了元道長,他還向我提起過李郎,不料我們這麽快就見了,也怪不得......那首詩也隻能從你口中作出了。”
李白著實吃驚不小,忙謙虛道:“賀公過譽了,白本一介白身耳,哪裏當得起如此讚譽,但不知賀公竟與元道長還要交情,看來是白有眼不識泰山了。”
賀公哈哈一笑,不在意的擺擺手:“什麽泰山,不過是個老頭兒罷了,李郎才華過人,可不能藏私,快些把你那些好詩篇拿出來,讓我等也好開開眼界。”
李白無奈一笑,忽然想起自己前幾日遊玩時胡亂作了一首,被許萱順手寫了下來,如今還在自己懷裏,隻得拿出來交給賀公,並道:“前幾日隨手一賦,還請賀公多多指教。”
賀公接過來,光那一手漂亮的小字就足夠吸引人的眼球,他未看詩句,調侃道:“這是出自你那娘子手筆罷?李郎絕世之才,果然身邊人也非等閑凡人。”
李白頗為自豪的笑了笑,自家娘子的字他還是很引以為傲的,故而才願意將這首詩拿出來觀賞。
賀公這才認真的看起了詩句,隻是越看越心驚,那字句相扣如此絕妙,將吟詩本人的情感夾雜其中,複雜而又簡易。
“這首詩可有名字?”來迴默念了好幾遍,賀公這才驚疑不定的問向李白。
李白想了想,道:“《蜀道難》。”
賀公將那詩名默念了一遍,又朗聲將詩念過幾遍,仍是不肯放手,連連道:“好詩,果然好詩!”
這時墨青將酒拿了來,李白讓他放在一旁,親自打開為賀公倒了一杯,香氣襲人,瞬間將賀公從詩中拉了迴來。
“咦,這是什麽酒?怎的這般香!”賀公忍不住拿起酒杯放在鼻間嗅了嗅,不敢相信道,“我賀公走南闖北這麽多年,還未聞過如此香氣繚人的酒,光是這味道都能讓人垂涎三尺了,不知李郎從何得來?”
李白見他喜歡,很是高興,兩人年紀雖然相差甚大,卻一拍而就,相談甚歡,不論在詩句上,還是喝酒上,能遇到知音總是令人備受欣喜和鼓舞。
“賀公可先嚐嚐看味道如何?”
見他還賣關子,賀公笑著點了點他,像是舍不得喝一般,輕輕抿了一小口,而後滿足的閉上了眼睛,品味著口中的清香。
“李郎詩句不僅絕世過人,就連酒都如此香醇,看來我真是白白活了六十九年啊!不過好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如此驚人的詩句,喝到如此醇馥的酒水,此行真是太值了!”
他的小孫兒在一旁打趣道:“那阿公你說,到底是詩更好一些,還是酒更好一些?”
“這......”賀公聞言頭疼的糾結了起來,看了看手中的兩樣東西,實在難以抉擇,遂道:“都好,都好,如此得了兩樣好寶貝,當在一起才是最好,一邊品著美酒,一邊欣賞佳作,人生快意啊!”
第52章 行路難,行路難(十)
酒過三巡, 賀公手中拿著那首詩仍是不肯放手, 他又看了數遍,似是想起了什麽,歎道:“年輕時我也曾去過蜀地, 當時年少不知事,還胡亂作過幾首輕狂的詩,現在迴想起來,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
李白笑道:“賀公年輕時想來也是一介才子,白詩乃是隨性而作, 也曾受先生和師傅指導, 非是一朝一夕, 而賀公閱盡無數詩篇,白自是拍馬莫及。”
賀公捋了捋胡須, 眼中滿含欣賞:“李郎此行是要趕往長安?”
李白道:“正是,聽說長安繁榮似錦,無數才子集聚, 白自向往,若是能遇到一些知己把酒言詩, 當為人生之大幸!”
賀公點了點頭, 又問道:“李郎如此絕才, 未想過入朝為官, 替聖人分憂解難?”
夕陽的餘暉映射進酒杯中,李白舉杯一飲而盡,淡笑道:“若是能得聖人垂青, 自然不遺餘力,隻是白身份低微,恐入不了聖人之眼。”
賀公嗬嗬一笑,從腰中解下一物,放在李白麵前,見李白麵露不解,道:“此金龜乃是我隨身之物,今日有幸得了李郎好酒,無以為報,以此為禮,李郎可願將酒贈予我否?”
李白忙將那物推迴,道:“使不得,這金龜必是賀公心愛之物,如此珍貴,白受之不安,況且這酒於我本不算什麽,賀公若是喜歡,可自取去。”
賀公卻搖搖頭道:“李郎與某興趣相同,自然也視酒如命,我奪人所好,非君子所為,況且此物也是該換個新主人的時候了。”
李白看著那個小布袋,忽然想起在城外時他身上叮叮作響,想來就是此物了。
“先前生過一場大病,酒雖好,卻不敢多飲了。”說著卻又為自己斟了一杯,“隻是今日遇著賀公,心中難掩興奮,便忍不住多喝幾杯。”
賀蒙行在一旁歎了口氣,道:“阿公常年飲酒,身體不如以前,父親派我來時時照看阿公,可我......”說著,他苦笑的攤了攤手。
他管不住賀公,更不敢管,李白哈哈一笑,對賀公道:“賀公就不要難為我等小輩了,還是多多保重身子為好,如此也能多飲幾年酒。”
賀蒙行連連道:“正是這道理!”
賀公看看李白,又看看自家孫兒,笑道:“你們年輕人倒是通氣的,罷了,就如你們所言,老頭子我再多苟且幾年,喝幾年好酒!”
賀蒙行聞言忙將那酒收了起來,還一邊道:“那孫兒就先替阿公收好,待明日再繼續飲也不遲。”
賀公略帶遺憾的看著,倒也沒有說什麽,李白對一旁站著服侍的墨青道:“迴去再取些給賀公送來。”又對賀公道,“因路上覺得沉重,故而並未帶許多,賀公若實在喜歡,迴頭我家書一封,讓人送上門來,也好報答賀公金龜相贈。”
賀公倒也不客氣:“如此就麻煩李郎了。”
賀蒙行看著這二人,哭笑不得。
******
在燭光的照耀下,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烏龜金光閃閃,許萱試著用手摸了摸,好奇道:“這是賀公親手雕的?”
李白好笑道:“應該是出自工匠人之手,賀公如此厚重之禮,我受之有愧,卻又盛情難卻,想我與他僅是一麵之緣,不過是舉手之勞幫了他一下而已,不過這緣分二字當真是奇妙。”
“既然如此,我這就寫信遣人送迴去,讓人把我們庫內的酒送至他府上,不知李郎可問了地址?”
李白一頓:“聊的高興倒是把這給忘了,現在應睡下了,明日再問罷。”
許萱點點頭:“賀公一行也是要去往長安?”
李白神色有些古怪:“我沒問......我這記性......”他拍了拍額頭,“若是一路也可互相有個照應,罷了,明日一起問,娘子記得提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