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寺做什麽?”染墨跟了上去,有些疑惑,蔚嵐目光沉了沉:“翻卷宗,查江曉、楚臣、張程、張雲楠是個人同時出現過的案子。”
“您覺得,是他們辦的案子的受害者來報仇了?”
“很明顯,”蔚嵐點了點頭道:“如此殘忍的手段,還在死者臉上寫‘天道輪迴,報應不爽’,兇手心中必然有極大的怨憤。死的全是朝中要員,大理寺,兵部,戶部,三個部門看似毫無關係,但其實一旦涉及到邊境的案子,這三個地方會迅速串聯起來,兵部管理軍隊後勤,戶部負責發放軍餉,出了事,他們都是證人和線索。而兇手又給了一朵思歸……”
說著,蔚嵐有些累了:“這大概,是一樁有關北地的冤假錯案。兇手如今迴來,不僅是要殺他們,還想洗清當年的冤屈。”
“所以兇手才給了一朵思歸?”
蔚嵐點點頭,用扇子敲著手心。
來了大理寺,蔚嵐迅速調出了大理寺近二十年來所有卷宗,同染墨一起,開始一一查看。她在大理寺查看了一夜,終於找到了一個十五年前的案子。
十五年前,狄傑侵犯邊境,那時候桓家還不像如今在北方一家獨大,北方實力盤根錯節,其中北方一支軍隊,是由永昌侯言旭帶領。言旭的父親是農家子出生,因為軍功卓越封候拜將,永昌侯世襲到言旭,也不過是第二代,在朝中根基不穩,那一年狄傑來勢洶洶,言旭率五萬軍守白城,當時桓鬆為主帥,按照計劃,要求言旭守城拖住狄傑五萬兵力,桓鬆在青城與狄傑主力交戰,而後再迴頭包抄白城狄傑五萬軍。
誰曾想,永昌侯守城第三天,在敵方第二次發動攻擊時,就棄城而逃。
戰時出逃,按照律法,是要殺頭的大罪,更何況,因為他的逃跑,不僅白城被奪,狄傑五萬軍還立刻掉頭迴了青城,一起包抄桓鬆主力,雖然桓鬆僥幸跑了出來,卻也導致了大楚那場戰役正麵戰場的全麵潰敗。
桓鬆一個人率軍撐住了局勢,也就是那一場戰役,才讓桓家坐大,聲望如日中天。
聖上暴怒,結果這個永昌侯居然還敢迴京,迴京之前便被當時兵部侍郎張程參奏,一入盛京,直接下獄。
永昌侯在大理寺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乞求聖上原諒,他在京中沒有家族,無人求情,聖上憤怒之下,滅了他三族。就連當年他不到六歲的兒子,都沒能逃過斬首的命運。
這個案子由楚臣主審,江曉輔辦,張程參奏啟動,可是,張雲楠在這個案子裏並沒有出現過,蔚嵐不由得有些疑惑。
她將大理寺的老人統統叫了過來,直接道:“這裏可有人知曉當年永昌侯的案子的?”
所有人麵麵相覷,而後統一給了答案——這個案子當年由楚臣、江曉一手負責,並無人參與。
蔚嵐不由得有些奇怪:“他們兩個人,就辦完了所有的案子?”
“倒也不是,”有一個獄卒道:“那時候幫忙辦案的,後來都被調往了外地,或者病故,或者告老還鄉,如今大理寺中,知道這個案子的,隻有他們兩人了。”
都走了,更顯得這個案子有問題。蔚嵐看了看天色,已經是快到早朝的時辰了。
她也有些頭疼,讓大理寺的人散了之後,便起身進了馬車,讓染墨直接上朝。
她在馬車裏休息了一會兒,沉沉睡了過去,等醒了的時候,發現已經在宮門前了,謝子臣坐在她身邊,她靠著他睡著。
“子臣?”蔚嵐有些迷蒙,謝子臣歎息了一聲:“何必如此拚命?”
“就剩那麽幾天了,”蔚嵐笑了笑:“不拚命不行。”
謝子臣抿了抿唇:“查到了什麽嗎?”
“好不容易查到點線索,他們可能和永昌侯有關係,可是如今知道內情的人都散了,正在頭疼。怕是最近要熬著到處找人了。”蔚嵐搖了搖頭,起身道:“去上朝吧。”
謝子臣跟在她身後,她一夜沒睡,腳步都有些虛浮,走了幾步差點摔了,謝子臣扶了她一般,仿佛是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終於道:“何不問問你父親呢?”
“我父親?”蔚嵐呆了呆,隨後立刻反應過來:“是了,十五年前,我父親應在北方,與永昌侯大概也是認識的。”
說著,蔚嵐笑了笑,拱手道:“謝過子臣了。”
“不用。”謝子臣有些僵硬,隨後道:“去吧。”
蔚嵐笑而不語,然而在謝子臣轉身時,目光微微閃動。
早朝沒什麽大事,蔚嵐站在朝堂上,眯眼睡了一會兒,等睡醒的時候,已經下朝了,謝子臣用笏板拍了她一眼,蔚嵐瞬間清醒,跟上了謝子臣。
迴了長信侯府,蔚嵐忙去找魏邵,魏邵正在院子裏逗鳥,蔚嵐見他興致正好,上前道:“父親,來幫我一個忙吧。”
魏邵少有能幫上蔚嵐的時候,十分興奮,忙道:“阿嵐要我幫什麽?”
“父親,”蔚嵐帶著魏邵坐下來,終於道:“你可認識永昌侯?”
聽到這個名字,魏邵麵色微微變了變,放下鳥道:“你問這個做什麽?”
“如今我辦一個案子,與這件事有關,若父親知道什麽,還望告知我。”
魏邵沒說話,他想了想,歎了口氣道:“其實這件事,放以前我是絕對不會說的。不過如今你有出息,我告訴你,你自己掂量著,要不要說吧。”
“永昌侯……當年與我私交甚好。”魏邵說起來,眼裏有了幾分懷念:“我們還是世子的時候就認識了,十五年前,我還是世子,他就已經是永昌侯。他是個特別體貼下屬的好將軍,常和我說,這戰場上的仗,能少死些人,就少死些人。十五年前的冬天,北方遇上百年難遇的冰災,我們前線的將士都等著糧草棉襖,但你也知道,軍餉這種事,十萬兩下來,戶部走一圈、兵部走一圈、層層往下,到我們手裏,可能也就八千。”
“以往還能忍,可是那一年的確是忍不了了,大家想盡了辦法,像我,也是靠著爹的關係,在兵部有人,所以才拿到了足夠的糧食軍餉。言旭他爹去得早,而且又是農家子出身,在朝廷本來也沒什麽家底的,我其實根本想不出來,那個冬天,他和他的士兵,到底是怎麽過的。”
說著,魏邵歎了口氣,眼裏滿是愧疚:“他棄城這件事,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我聽說他棄城前守了三天,把百姓全都遷走了,這才走的。他走了以後,將軍力退到後方,立刻馬不停蹄奔往盛京,那時候我就知道不好了。剛好我受了傷,你爺爺就把我送迴了盛京,我和他一前一後到了盛京,他先是來找了我。他當時可能也知道情況不好,是私下偷偷找人遞給了我一封信,讓我去找他。他信裏同我說,他那一年,軍餉隻拿到應有數量的十分之一不到,攻城之時,將士連一把不殘的刀都沒有,冬天寒冷,將士都是跟百姓擠著過活,但饒是如此,也凍死了許多。他來盛京,是陳述冤情,來告禦狀的。”
蔚嵐聽著,用手指瞧著石桌,心裏卻已經是憤怒至極了。
她向來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但是她卻是有兩個底線的。
軍餉不能動,賑災銀不能動,這兩樣東西,都是係著人命的東西。魏邵說得這樣明白,她還有什麽不懂的?
當年張雲楠在戶部,張程在兵部,自然是聯手欺負言旭這個軟柿子,吞了他的軍餉。言旭軍隊根本沒有能力作戰,桓鬆沒能來得及知曉,言旭無奈之下棄城逃跑,而後直奔盛京來狀告張程、張雲楠。結果卻被張家兄弟夥同大理寺的人一起先發製人告了他,言旭甚至沒能來得及麵聖,便被送上了斷頭台。
而後她爺爺戰死沙場,他父親是個軟弱的,怕是知道這好友的命運,卻連伸冤都不敢,根本不敢讓人知道,他知道這樣的秘聞。
北方的思歸,十五年前的舊案。
而這個案子,到底有多少人摻在裏麵,誰也不知道。那兇手帶著仇恨而來,怕是要血洗了這盛京上下的。
蔚嵐敲著桌麵,慢慢道:“當年參與這件事的人,父親可知?”
“知道……幾個……當年言旭是帶著證據來的盛京。”魏邵似乎還是有些害怕:“阿嵐,他們如今比當年更加權大勢大,你不會……想找他們麻煩吧?”
蔚嵐看著魏邵害怕的樣子便想笑,覺得自己這個父親雖然是在這個世界長大,膽子卻連自己當年管著後宅的親爹都不如。當年她親爹作為蔚家主君,雖然是個男子之身,卻也是個殺伐果斷的人物。
“你別管我做什麽,你就把你知道的同我說就可以了。”
“當年和這件事牽扯的,我就知道三個,張雲楠,張程,沈秋和。”
“沈秋和?”蔚嵐愣了愣,魏邵點了點頭:“對,就是張程的妹夫,沈家家主,如今的戶部尚書,沈秋和。”
蔚嵐沒有說話,她心裏有了思路,直接同染墨道:“染墨,吩咐人去盯著沈秋和,在暗處盯著。”
說著,她起了身,有些疲憊道:“我睡一覺。”
染墨也覺得有些困,吩咐了人,然後就去睡了。
主仆兩人昏天暗地睡了一個下午,等蔚嵐醒過來時,便發現已經天黑了。她朦朦朧朧睜開眼睛,看見謝子臣正坐在她屋裏批著折子。
蔚嵐起身來,有些遲疑道:“子臣?”
“醒了?”謝子臣看了她一眼,有些無奈道:“去喝粥吧,你現在太累了,養一下脾胃。”
蔚嵐點點頭,起身來,讓人備了水後,坐在案牘前從容喝了一碗粥。
她雖然動作優雅,看上去也頗為淡定,但實際上動作卻是快了許多的。
謝子臣不由得道:“還要出去?”
“嗯。”蔚嵐點點頭,將最後一口吞入腹中,而後便起身去沐浴。
謝子臣看了一眼屏風上的影子,念了一段清心咒,又低下頭去。
蔚嵐晚上出去,直接奔往了沈府。沈秋和是當年太學上等畢業生,彬彬有禮,聽說蔚嵐來了,便迎了蔚嵐入府。
蔚嵐進府後,直接表明來意:“沈大人,我是為當年永昌侯那樁案子來。”
沈秋和似乎毫不意外,他招唿著蔚嵐坐下,歎了口氣道:“楚大人死後,在下便知道,早晚,魏大人會來找在下的。隻是未曾想過,卻是來得這麽快。”
“魏大人要問什麽,不妨直接問吧。”
蔚嵐點點頭,卻是道:“當年的舊事,其實在下已經知道得□□不離十,沈大人不妨說詳細些。”
“都已經是舊事,便不重要了,”沈秋和笑了笑,眼裏有些苦澀道:“魏大人隻要知道,保護好張尚書、我、以及中郎將陳鶴生便好了。”
“中郎將陳鶴生?”
蔚嵐愣了愣,沈秋和點點頭,而後道:“除了這些,在下不會再多說了。”
蔚嵐是明了的,這些事,必然是這批人當年辦的齷齪事。沈秋和說出來,無非是因為猜到她已經知道一部分,他想向她尋求保護而已。然而更多的,他便不會透露了。
他強調這是舊事,無非就是想讓蔚嵐識趣,不要過多追查而已。
他、張家都是三皇子的人,三皇子握著戶部和兵部,是蘇城依仗,蔚嵐明麵上是蘇城的人,沈秋和相信,她不會太過為難。
蔚嵐自然也是明白其中要害的,點點頭道:“沈大人放心,在下不是不懂事的人。”
沈秋和舒了口氣,同蔚嵐聊了一會兒後,將蔚嵐送了出去。
蔚嵐立刻派人跟著他們三人,而他們三人本身,也是花了大價錢,請了武林高手。
蔚嵐每天都去沈家盯梢,然而兇手卻沒有了任何動靜。眼見著七日的期限就要到了,蔚嵐心裏不由得也有些著急。謝子臣卻似乎是一點都不擔心,安撫道:“你放心,你會查到的。”
蔚嵐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信心。
第六日,沈秋和要去祭拜自己的發妻。他娶張氏之前,是有一任妻子的,他對那位妻子感情極深,每年忌日都要去祭拜。蔚嵐本想勸阻,卻又覺得,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加上沈秋和一再強調,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終於給沈秋和放行。
那天是個陰雨天,蔚嵐暗中帶著人遠遠跟著沈秋和。
沈秋和帶了大批人馬上了山,那天陰雨綿綿,沈秋和站在墓碑前,同自己的亡妻說話。蔚嵐遠遠觀望著,本來一切都正常,突然間,沈秋和身邊的人就一個個開始倒下!
蔚嵐沒有動作,她埋伏在原地,屏住唿吸。
便就是這時候,一個紅衣男子撐傘而來。
他身形高瘦,如亭亭修竹,麵上帶著一張白玉麵具,踏著春雨,慢慢走向了沈秋和。
沈秋和已經無法動彈,他倒在墓碑前,看著那人從容行來,屏住了唿吸。他知道蔚嵐就在附近,卻也忍不住微微顫抖。
而蔚嵐看著那熟悉的背影。
那個背影,她實在是無法忘卻,隻需要一眼,她就知道,那是他。
她滿眼都是當年言家滿門被斬首時的鮮血,是言瀾刺殺皇帝後被吊在城牆上的屍首,是那年她將他從牢中帶出來時,他冰冷的眼看著她說的那一句:“這公道,天不給我,人不給我,我自己給。”
“永昌侯……他來盛京……是來告禦狀的……”
“聖上判了他滿門抄斬,就連言旭不到六歲的兒子都沒有放過……”
“學琴學了多久?”
“十四年。”
“言公子不過二十出頭吧?”
“正是雙十有一”
“言公子必定出身音律之家。”
“家中沒有這些文雅的東西,七歲那年被人賣到南風館中,由老板請了師父教的。”
十五年前,言旭的兒子不滿六歲,十四年前,言瀾七歲。
“您覺得,是他們辦的案子的受害者來報仇了?”
“很明顯,”蔚嵐點了點頭道:“如此殘忍的手段,還在死者臉上寫‘天道輪迴,報應不爽’,兇手心中必然有極大的怨憤。死的全是朝中要員,大理寺,兵部,戶部,三個部門看似毫無關係,但其實一旦涉及到邊境的案子,這三個地方會迅速串聯起來,兵部管理軍隊後勤,戶部負責發放軍餉,出了事,他們都是證人和線索。而兇手又給了一朵思歸……”
說著,蔚嵐有些累了:“這大概,是一樁有關北地的冤假錯案。兇手如今迴來,不僅是要殺他們,還想洗清當年的冤屈。”
“所以兇手才給了一朵思歸?”
蔚嵐點點頭,用扇子敲著手心。
來了大理寺,蔚嵐迅速調出了大理寺近二十年來所有卷宗,同染墨一起,開始一一查看。她在大理寺查看了一夜,終於找到了一個十五年前的案子。
十五年前,狄傑侵犯邊境,那時候桓家還不像如今在北方一家獨大,北方實力盤根錯節,其中北方一支軍隊,是由永昌侯言旭帶領。言旭的父親是農家子出生,因為軍功卓越封候拜將,永昌侯世襲到言旭,也不過是第二代,在朝中根基不穩,那一年狄傑來勢洶洶,言旭率五萬軍守白城,當時桓鬆為主帥,按照計劃,要求言旭守城拖住狄傑五萬兵力,桓鬆在青城與狄傑主力交戰,而後再迴頭包抄白城狄傑五萬軍。
誰曾想,永昌侯守城第三天,在敵方第二次發動攻擊時,就棄城而逃。
戰時出逃,按照律法,是要殺頭的大罪,更何況,因為他的逃跑,不僅白城被奪,狄傑五萬軍還立刻掉頭迴了青城,一起包抄桓鬆主力,雖然桓鬆僥幸跑了出來,卻也導致了大楚那場戰役正麵戰場的全麵潰敗。
桓鬆一個人率軍撐住了局勢,也就是那一場戰役,才讓桓家坐大,聲望如日中天。
聖上暴怒,結果這個永昌侯居然還敢迴京,迴京之前便被當時兵部侍郎張程參奏,一入盛京,直接下獄。
永昌侯在大理寺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乞求聖上原諒,他在京中沒有家族,無人求情,聖上憤怒之下,滅了他三族。就連當年他不到六歲的兒子,都沒能逃過斬首的命運。
這個案子由楚臣主審,江曉輔辦,張程參奏啟動,可是,張雲楠在這個案子裏並沒有出現過,蔚嵐不由得有些疑惑。
她將大理寺的老人統統叫了過來,直接道:“這裏可有人知曉當年永昌侯的案子的?”
所有人麵麵相覷,而後統一給了答案——這個案子當年由楚臣、江曉一手負責,並無人參與。
蔚嵐不由得有些奇怪:“他們兩個人,就辦完了所有的案子?”
“倒也不是,”有一個獄卒道:“那時候幫忙辦案的,後來都被調往了外地,或者病故,或者告老還鄉,如今大理寺中,知道這個案子的,隻有他們兩人了。”
都走了,更顯得這個案子有問題。蔚嵐看了看天色,已經是快到早朝的時辰了。
她也有些頭疼,讓大理寺的人散了之後,便起身進了馬車,讓染墨直接上朝。
她在馬車裏休息了一會兒,沉沉睡了過去,等醒了的時候,發現已經在宮門前了,謝子臣坐在她身邊,她靠著他睡著。
“子臣?”蔚嵐有些迷蒙,謝子臣歎息了一聲:“何必如此拚命?”
“就剩那麽幾天了,”蔚嵐笑了笑:“不拚命不行。”
謝子臣抿了抿唇:“查到了什麽嗎?”
“好不容易查到點線索,他們可能和永昌侯有關係,可是如今知道內情的人都散了,正在頭疼。怕是最近要熬著到處找人了。”蔚嵐搖了搖頭,起身道:“去上朝吧。”
謝子臣跟在她身後,她一夜沒睡,腳步都有些虛浮,走了幾步差點摔了,謝子臣扶了她一般,仿佛是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終於道:“何不問問你父親呢?”
“我父親?”蔚嵐呆了呆,隨後立刻反應過來:“是了,十五年前,我父親應在北方,與永昌侯大概也是認識的。”
說著,蔚嵐笑了笑,拱手道:“謝過子臣了。”
“不用。”謝子臣有些僵硬,隨後道:“去吧。”
蔚嵐笑而不語,然而在謝子臣轉身時,目光微微閃動。
早朝沒什麽大事,蔚嵐站在朝堂上,眯眼睡了一會兒,等睡醒的時候,已經下朝了,謝子臣用笏板拍了她一眼,蔚嵐瞬間清醒,跟上了謝子臣。
迴了長信侯府,蔚嵐忙去找魏邵,魏邵正在院子裏逗鳥,蔚嵐見他興致正好,上前道:“父親,來幫我一個忙吧。”
魏邵少有能幫上蔚嵐的時候,十分興奮,忙道:“阿嵐要我幫什麽?”
“父親,”蔚嵐帶著魏邵坐下來,終於道:“你可認識永昌侯?”
聽到這個名字,魏邵麵色微微變了變,放下鳥道:“你問這個做什麽?”
“如今我辦一個案子,與這件事有關,若父親知道什麽,還望告知我。”
魏邵沒說話,他想了想,歎了口氣道:“其實這件事,放以前我是絕對不會說的。不過如今你有出息,我告訴你,你自己掂量著,要不要說吧。”
“永昌侯……當年與我私交甚好。”魏邵說起來,眼裏有了幾分懷念:“我們還是世子的時候就認識了,十五年前,我還是世子,他就已經是永昌侯。他是個特別體貼下屬的好將軍,常和我說,這戰場上的仗,能少死些人,就少死些人。十五年前的冬天,北方遇上百年難遇的冰災,我們前線的將士都等著糧草棉襖,但你也知道,軍餉這種事,十萬兩下來,戶部走一圈、兵部走一圈、層層往下,到我們手裏,可能也就八千。”
“以往還能忍,可是那一年的確是忍不了了,大家想盡了辦法,像我,也是靠著爹的關係,在兵部有人,所以才拿到了足夠的糧食軍餉。言旭他爹去得早,而且又是農家子出身,在朝廷本來也沒什麽家底的,我其實根本想不出來,那個冬天,他和他的士兵,到底是怎麽過的。”
說著,魏邵歎了口氣,眼裏滿是愧疚:“他棄城這件事,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我聽說他棄城前守了三天,把百姓全都遷走了,這才走的。他走了以後,將軍力退到後方,立刻馬不停蹄奔往盛京,那時候我就知道不好了。剛好我受了傷,你爺爺就把我送迴了盛京,我和他一前一後到了盛京,他先是來找了我。他當時可能也知道情況不好,是私下偷偷找人遞給了我一封信,讓我去找他。他信裏同我說,他那一年,軍餉隻拿到應有數量的十分之一不到,攻城之時,將士連一把不殘的刀都沒有,冬天寒冷,將士都是跟百姓擠著過活,但饒是如此,也凍死了許多。他來盛京,是陳述冤情,來告禦狀的。”
蔚嵐聽著,用手指瞧著石桌,心裏卻已經是憤怒至極了。
她向來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但是她卻是有兩個底線的。
軍餉不能動,賑災銀不能動,這兩樣東西,都是係著人命的東西。魏邵說得這樣明白,她還有什麽不懂的?
當年張雲楠在戶部,張程在兵部,自然是聯手欺負言旭這個軟柿子,吞了他的軍餉。言旭軍隊根本沒有能力作戰,桓鬆沒能來得及知曉,言旭無奈之下棄城逃跑,而後直奔盛京來狀告張程、張雲楠。結果卻被張家兄弟夥同大理寺的人一起先發製人告了他,言旭甚至沒能來得及麵聖,便被送上了斷頭台。
而後她爺爺戰死沙場,他父親是個軟弱的,怕是知道這好友的命運,卻連伸冤都不敢,根本不敢讓人知道,他知道這樣的秘聞。
北方的思歸,十五年前的舊案。
而這個案子,到底有多少人摻在裏麵,誰也不知道。那兇手帶著仇恨而來,怕是要血洗了這盛京上下的。
蔚嵐敲著桌麵,慢慢道:“當年參與這件事的人,父親可知?”
“知道……幾個……當年言旭是帶著證據來的盛京。”魏邵似乎還是有些害怕:“阿嵐,他們如今比當年更加權大勢大,你不會……想找他們麻煩吧?”
蔚嵐看著魏邵害怕的樣子便想笑,覺得自己這個父親雖然是在這個世界長大,膽子卻連自己當年管著後宅的親爹都不如。當年她親爹作為蔚家主君,雖然是個男子之身,卻也是個殺伐果斷的人物。
“你別管我做什麽,你就把你知道的同我說就可以了。”
“當年和這件事牽扯的,我就知道三個,張雲楠,張程,沈秋和。”
“沈秋和?”蔚嵐愣了愣,魏邵點了點頭:“對,就是張程的妹夫,沈家家主,如今的戶部尚書,沈秋和。”
蔚嵐沒有說話,她心裏有了思路,直接同染墨道:“染墨,吩咐人去盯著沈秋和,在暗處盯著。”
說著,她起了身,有些疲憊道:“我睡一覺。”
染墨也覺得有些困,吩咐了人,然後就去睡了。
主仆兩人昏天暗地睡了一個下午,等蔚嵐醒過來時,便發現已經天黑了。她朦朦朧朧睜開眼睛,看見謝子臣正坐在她屋裏批著折子。
蔚嵐起身來,有些遲疑道:“子臣?”
“醒了?”謝子臣看了她一眼,有些無奈道:“去喝粥吧,你現在太累了,養一下脾胃。”
蔚嵐點點頭,起身來,讓人備了水後,坐在案牘前從容喝了一碗粥。
她雖然動作優雅,看上去也頗為淡定,但實際上動作卻是快了許多的。
謝子臣不由得道:“還要出去?”
“嗯。”蔚嵐點點頭,將最後一口吞入腹中,而後便起身去沐浴。
謝子臣看了一眼屏風上的影子,念了一段清心咒,又低下頭去。
蔚嵐晚上出去,直接奔往了沈府。沈秋和是當年太學上等畢業生,彬彬有禮,聽說蔚嵐來了,便迎了蔚嵐入府。
蔚嵐進府後,直接表明來意:“沈大人,我是為當年永昌侯那樁案子來。”
沈秋和似乎毫不意外,他招唿著蔚嵐坐下,歎了口氣道:“楚大人死後,在下便知道,早晚,魏大人會來找在下的。隻是未曾想過,卻是來得這麽快。”
“魏大人要問什麽,不妨直接問吧。”
蔚嵐點點頭,卻是道:“當年的舊事,其實在下已經知道得□□不離十,沈大人不妨說詳細些。”
“都已經是舊事,便不重要了,”沈秋和笑了笑,眼裏有些苦澀道:“魏大人隻要知道,保護好張尚書、我、以及中郎將陳鶴生便好了。”
“中郎將陳鶴生?”
蔚嵐愣了愣,沈秋和點點頭,而後道:“除了這些,在下不會再多說了。”
蔚嵐是明了的,這些事,必然是這批人當年辦的齷齪事。沈秋和說出來,無非是因為猜到她已經知道一部分,他想向她尋求保護而已。然而更多的,他便不會透露了。
他強調這是舊事,無非就是想讓蔚嵐識趣,不要過多追查而已。
他、張家都是三皇子的人,三皇子握著戶部和兵部,是蘇城依仗,蔚嵐明麵上是蘇城的人,沈秋和相信,她不會太過為難。
蔚嵐自然也是明白其中要害的,點點頭道:“沈大人放心,在下不是不懂事的人。”
沈秋和舒了口氣,同蔚嵐聊了一會兒後,將蔚嵐送了出去。
蔚嵐立刻派人跟著他們三人,而他們三人本身,也是花了大價錢,請了武林高手。
蔚嵐每天都去沈家盯梢,然而兇手卻沒有了任何動靜。眼見著七日的期限就要到了,蔚嵐心裏不由得也有些著急。謝子臣卻似乎是一點都不擔心,安撫道:“你放心,你會查到的。”
蔚嵐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信心。
第六日,沈秋和要去祭拜自己的發妻。他娶張氏之前,是有一任妻子的,他對那位妻子感情極深,每年忌日都要去祭拜。蔚嵐本想勸阻,卻又覺得,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加上沈秋和一再強調,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終於給沈秋和放行。
那天是個陰雨天,蔚嵐暗中帶著人遠遠跟著沈秋和。
沈秋和帶了大批人馬上了山,那天陰雨綿綿,沈秋和站在墓碑前,同自己的亡妻說話。蔚嵐遠遠觀望著,本來一切都正常,突然間,沈秋和身邊的人就一個個開始倒下!
蔚嵐沒有動作,她埋伏在原地,屏住唿吸。
便就是這時候,一個紅衣男子撐傘而來。
他身形高瘦,如亭亭修竹,麵上帶著一張白玉麵具,踏著春雨,慢慢走向了沈秋和。
沈秋和已經無法動彈,他倒在墓碑前,看著那人從容行來,屏住了唿吸。他知道蔚嵐就在附近,卻也忍不住微微顫抖。
而蔚嵐看著那熟悉的背影。
那個背影,她實在是無法忘卻,隻需要一眼,她就知道,那是他。
她滿眼都是當年言家滿門被斬首時的鮮血,是言瀾刺殺皇帝後被吊在城牆上的屍首,是那年她將他從牢中帶出來時,他冰冷的眼看著她說的那一句:“這公道,天不給我,人不給我,我自己給。”
“永昌侯……他來盛京……是來告禦狀的……”
“聖上判了他滿門抄斬,就連言旭不到六歲的兒子都沒有放過……”
“學琴學了多久?”
“十四年。”
“言公子不過二十出頭吧?”
“正是雙十有一”
“言公子必定出身音律之家。”
“家中沒有這些文雅的東西,七歲那年被人賣到南風館中,由老板請了師父教的。”
十五年前,言旭的兒子不滿六歲,十四年前,言瀾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