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引申而言。國之亂,其原因在上不在下,下從上,民從君,天之理也。上無事而民自富,上無欲而民自樸,上無為而民自化,上好靜而民自立,此乃不朽之理。民富國強,這是上君下民的共同心願,上下同心,國又有何難治的呢?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此三句是論述生死的辯證之理。天賜人以性命,生以行天理,死以終天理。能明天理,遵行道德,方不枉來人世一趟,無愧做人一生。
為何言“民之輕死”?因為世人皆是“求生之厚”。所謂“求生之厚”,是指世人多是貪欲過甚,追求厚享,過度地享受生活。飲食不講科學,狂食暴飲,葷腥油膩。天上飛的,地上走的,蟲蟻蛇蠍,無所不食。在呑食那些該食與不該食的東西下肚的同時,也將大量動物攜帶的種種病菌毒素攝入體內,替它們背上沉重的業債包袱。
常人往往貪色不節,起居失時,操勞過度,身陷邪徑。心為七情六欲所困,身為名利所纏擾,損福減壽,耗性害命,以致氣血枯竭,疾病纏身,燈滅油幹,終而性命分離而亡。本意是為了厚生,反而卻得薄生;本來是想享受人生,反而落入苦生。這正是世人對生命辯證之理的無知而造成的悲哀所在。
真正的厚生、愛生,唯有修養道德,積善為福,體內自能產生良性變化,自會得到天地萬物的嗬護,自然能得生命之長生。
“求生之厚,是以輕死”,貪生者不能長生,此乃一定之理。人生來世,生命固可貴,道德貴更高。人有兩個生命,一陰一陽,一隱一顯,一虛一實,一主一次。世人多以肉身之生為生,而輕視了靈性之生;追求物質享受,以厚肉身之生,輕視道德而損害精神之生。形體之生以五穀蔬菜為養,靈性之生以道德為養,兩者互為依存,相輔相承。常人多是抱著有形身軀為生,故厚而待之,而對無形生命卻不識不知,任意踐踏虧待。這種認客不認主的本末倒置,必然導致性與命的傾倒,最終兩損俱傷。
貪生之人,私心重重,為了自己的厚生,不惜犧牲其它生命之生。為厚一己之生,不擇手段,不講道德,無所不用其極。貪錢財以富其生,求厚祿以貴其生,貪美色聲味以快其生。興豪華宮室,著華麗時裝,貪口福世味等等,皆是為了厚養其生,以此求得長壽,享受人生。豈不知此類貪生愈厚,喪生愈多;逆理愈甚,喪德愈多。不僅精神毀喪,形體壽命也難長久。為厚生反而輕生,為貪生反而不得長生,這其中含有甚深的辯證之理,涉及到顯隱、宏觀、微觀等多維科學領域,貫穿著自然大道生死順逆的普遍規律。
求生太厚,適得其反,偏重於命,反害德性。重物質,輕道德,這是人類對自己生命極大的不負責任,無疑是一條死路。這就是生命的辯證。故經言“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此兩句是總結上文之義。
“唯無以生為者”,是說隻有以無為自然之法養生,才是真正的厚生、貴生、長生之計。此句是與上句過分貪求享受的“求生之厚”作比較。“求生之厚”,是有心有欲的後天貪心。過分貪生,最終隻能是事與願違,越求越不能得。
“是賢以貴生”,隻有遵循自然法則,無心無欲,先天用事,不貪求世味厚重,恬淡人生,這才是“貴生”的根本所在。“賢”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意思。“賢於貴生”,就是有德之人,不貪世味之生,而是以道德為生命之本,以自然無為之法勤於養生。清靜無欲,性命雙修,這才是長生久視之道。
欲修長生,須識所生之本;欲求不死,須明不死之理。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界給靈體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看各人能否能把握住這種機緣,通過修德、修心、修性、修命這“四修”,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去向。能否把握住這種機緣,運用“為道日損”而逆修,積功累行,改造命運,再造性命,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人隻知求生,但不明貴生之理,不信自然大道,故難長生。理不明則命不牢,德不足則性不穩,故塵生塵滅,萬生萬死,苦海沉淪,輪迴不絕,無終無始,不知何日能真正覺悟而貴生?
大道須憑覺後參,未覺悟時則難參,永遭沉溺之苦,乃是必然。前人雲:“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身再複難”。“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前世種來因;速覺悟,出迷津,莫使輪迴受苦辛”。存命不必貪生,唯有存心養性,修養道德,恬淡世情,不為厚生之物而遷其誌,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放下貪心欲念,清靜身心,無欲無念,以自然無為之法養生。不貪生,不怕死,坦蕩麵對人生,真誠奉獻人生。做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一個無私奉獻社會的人,這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也才是真正的貴生。然而那些自尊自貴者,養尊處優,貪求享樂,看似為厚生、惜生、養生,實在是自殘其生,自損其命。
“賢於養生”者,能明天理,逆世俗之厚生,以道德滋養性命,不以物欲為養;以自然無為養生,不奢求豪華人生。清靜無欲,必能益生。修道之人,樂不可極,苦不可悲,欲不可縱,物不可貪,凡事有節,執兩用中。若能緊閉六門,不以七情六欲敗殘道身,不以聲色貨利鑿喪性命。抱元守真,穀神自然不死,性命自然圓成,何有輕生之畏?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而導致了民之難治。為君者食民稅太多,致使民饑餓;在上者貪求榮華享受,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反而誤入了輕生死地。這是治世者造成的惡果。
聖人治天下,用自然之道;君子養生,用自然之法。不偏一己私欲,不任一己機智,此乃治民之無為大法。大法立而民必富,民富必無饑,必無難治者。不縱不貪外物為厚生,內養篤厚道德以為生,這才是養生的正道。大道以德為貴,不以厚生為貴。有德之人,其生自厚。為民之上者,若能明會此義,則治國無難。求生者若能悟此理,則改性造命亦不難。此兩者事雖有異,而理則同。故太上在本章合而發之。
本章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而申言之。民之所以愚昧,治之所以為難,其責在上不在下。聖人治世,無事而民自富,無欲而民自樸,無為而民自化,好靜而民自立,故而絕無“稅多民饑”、“有為難治”、“厚生輕死”之類事。在上者為政清廉,以德自守,不以多事擾民;在下者就會以德化心,清靜無欲,樂於其生。此便是“賢於貴生”之義。在上者若厚其生,下民皆效而仿之。為了厚生,便輕舉妄動,乃至觸犯刑律,輕棄其生。太上因當時世俗之弊,故而提出“賢於貴生”的期盼。這對當今社會,其意義尤為深遠。
人皆貴生,都期望長生。人為萬物之靈。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先賢們窮其畢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奧秘,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長生命的方法,維持信息體與肉體這一對陰陽的動態平衡,延緩其分離的時間,形成了三千六百門,供後人因材施用,以達長生久視之目的。空淨師雲:“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能明此理,通過修心修德,修性修命,去改造自我性命,把握住非常道變化的機理進行實踐,運用積善修德、積功累行來改造命運,再造性命,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活一口氣”。一口氣不來,就意味著死亡。欲修長生,必在氣與炁上下功夫。對於屋破藥枯、爻損命虧者而言,重在窮通氣與炁之理。空淨師曰:“通得此理,明得此法,屋破修也易,藥枯生不難,但知歸伏法,金寶積如山。”
欲得長生,須先久視。此久視就是返光內照,添油接命,調整心理、生理狀態,激活相關腺體,提高免疫力,產生預防、治療、養生、修真等作用。修可以改變性命之質,煉可以改變性命之形。唯有“修煉”二字終生持久,方不負來人生一遭的機緣。若不修不煉,一旦性與命分離,由於性體能量的損耗,將很難有資格再與新的人體結合,而隻能進入更低層次的其它物體軀殼之中。“人身難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時?”這是先輩們了悟生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鑒。
佛家道家對常道中人身軀體如何延緩哀老,減緩能量消耗,阻止器官組織的衰變及損壞,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類鍥而不舍地尋求長生之道,探索益生貴生的門徑,為後世留下了極為珍貴的寶典,就看各人是否願意去繼承。
凡欲長生者,須經道、經、師三寶指引,循法而修才能功成。以德、誌、行、信尋求出世間的上乘大法,全方位去實踐,遵循無為、自然、無極、太極、陰陽演變順逆之理,性命雙修,德道雙修,性命合一,才能直趨自然大道。
人是一棵無根樹,全憑氣作為根須與天地連接。在生命諸多要素中,最貴“氣”、“炁”二字,關鍵在於歸伏固氣法。氣固,則身中之真炁便不會隨唿而出,反而能吸聚天地之真炁入內。若根源不固,六門大開,精竭氣弱,所吸的天地正氣,不僅不能吸收貯存,即是原有的真炁反隨唿氣而帶出體外,為天地所反奪。鑒於此,前輩們極其重視後天唿吸和先天真息。空氣中含有大量精華微觀物質,即古稱之“道性物質”。這種物質才是生命之源,可惜大部分被人唿出,不能分離利用。此類物質一旦與體內先天祖炁相連接,其吸收率即可成倍增加。“一刻功夫,可奪天地一年之氣數”。但必須以德為本,唯德與此類精華物質相親相合。用科學方法去運作,而非用肺部唿吸。莊子雲:“眾人之息以喉,真人吸之以踵。”便是其中的奧秘,亦是長生久視的必由之路。
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道體也。道體內含中正柔和之氣,猶如春天的暖流,溫柔而祥和,萬物得之則生。人得柔中之氣,則性情平和,行事寬恕,不自是於己,不爭強於人,大公無私,與天地正氣共融。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氣,其氣自然柔和,其性命自然合道,此便是長生久視之道。
大道之體本虛靜,大道之用本柔弱。人之初生,秉天地中和元氣,處於先天狀態。故嬰兒的心性純素,無欲無念;嬰兒純先天之體,真炁充盈,筋骨柔軟。至於十五六歲時,元體已破,即進入後天狀態,情欲妄識增多。至中年之後,先天漸失,性命之陽逐漸衰敗,終至於老死。人體之氣,其一是得之於自然,由先天一點靈光中析出而生道;其二是稟父母的先天精氣,此氣稱為凡炁,這種氣後天中含有先天,以先天方式遺傳物元、質元等各類物質,以此凡炁為主而構成色身。此後天中之先天,才是性命本源之物。此外還有食物轉化的精氣,以及唿吸所納入自然界的清氣。此四者結合而生成人體生命之氣。
氣是人性命之根本,是構成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元炁為萬物之母,它無處不在,其特性極為微細、柔和而廣泛。先天之炁,質清而虛,氤氳(yinyun)內結,無形無象,貫穿於全身內髒與四肢骨節之間,故嬰兒性平而體柔。待到十四、五歲情緣一起,真炁聚而藏於兩腎,一點真精化為後天之液。念起精動,念伏精伏,隨心而化。
元炁即先天祖炁,藏於氣海之中,是生命之根,損傷於七情六欲中。故人要保持先天狀態,使元炁與唿吸之氣在人身相溶共存,就需要經過修性煉命,修築人身的基本精華物質——精、氣、神,修補已經虧損的先天三元和後天三源精華物質,使後天複返先天,返老還童,複命歸根,此乃“知其子,守其母”之義。
專氣才能致柔。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擾,心神散亂,不能專一,導致其氣不和,陰陽不交,母子失位,坎離分居,先天與後天脫離。隻有調心養性,心神專一,久而習之,方可複歸於嬰兒般的先天柔弱狀態,終而達到長生久視之道。
【其死也堅強;】
“其死也堅強”,其意是說:凡是失去真炁,生命接近枯竭衰老之時,其機體的質性必然堅硬。凡是真炁充盈,生機勃勃的事物,其機體的質性必然柔弱。凡是柔弱者,皆合於道性本體;凡是堅強者,皆是失去道性之柔和。
“其死也堅強”者,猶如秋冬之氣,多陰少陽,漸失中和,故秋冬之風凜冽,萬物凋零。人之死亦如然。由於人一生七情六欲的熾(chi)盛耗損,因而導致了體內陰陽失衡,陰多陽虧,加速了性命分離的速度。人至中年之後,陽氣漸失,陰氣漸盛,氣血漸衰,元陽之氣枯竭,內髒老化,血管硬化,筋骨堅硬。直至陽氣損盡,燈油耗幹,性命完全分離,生命終結,隻留下僵硬的屍體,此即“其死也堅強”的本義。
由於肉身的過度損敗,身軀這所房舍不足以承納性體,不能使它存活養命,故而離體而去。形體是顯態物質,顯態生理組織係統也存在著質量高低、優劣的分別。青少年精氣旺盛,體格健壯;風燭殘年精氣衰竭,體弱多病。人體由初生的柔弱,到老死的僵硬,都是真炁這類道性物質質量、數量的多少增減,在人體形成陰陽失衡的必然結果。人體如此,萬物亦然。故知“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萬物與人同受大道元炁所生,同稟天地三元(源)物質所養,萬物草木之生何嚐不是如此。萬物萬類的形質不一,是因其所含氣的質量有差異。草木之形象雖千殊萬別,但非中和之氣不能生。草木萌生之初,因得到中氣的滋養,故其質地柔脆。萬物之柔脆者,皆是得大道之中和之氣。故物之初生,生機昂然,朝氣蓬勃,氣勢旺盛。此即“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隨著吸聚天地之氣數量的增加,其質亦由弱而變強。萬物都要經曆一個由初生柔弱、生長健壯、衰老死亡的過程。草木亦然,由初生脆嫩,茁壯成長,漸至開花結實。或成參天大樹,終而枯朽死亡。草木之枯死,是因為其體所含中氣的遊散,氣散則形體枯朽,趨於死亡。此即“其死也枯搞”。
萬物皆同理,氣聚則生,氣絕則亡。凡物之所以衰老者,因其氣枯竭,其體必幹槁。草木之生,一刻也離不開天地自然空氣、雨露的滋養。天地之正氣,決定著萬物的生老病死。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受陰陽二氣的製約,任何事物都有由生到壯,再由興旺到消亡的過程,皆是陰陽二氣法則的演化,都有其氣機運勢的各自特征。但就其總規律而言,都是“柔弱者,和氣存即生,堅強者,和氣去即死”的自然法則。故經言“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修真者應當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要把握事物轉化的樞機,守柔處弱,涵養和氣,執中而用,返本複初,迴歸大道本源。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此兩句是歸納上幾句之言,意在告訴人們:“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此乃不易之理,它顯示著大道的自然本質。無論人與萬物,凡天下動植飛潛,萬類萬形,其理皆同,其氣皆通。萬物由生而死,生生死死,循環不息,從不間歇。萬物皆在陰陽二氣的交替變化中,完成自己的升降沉浮過程,無論高低貴賤,大小長短,概莫能外。故凡堅而不柔、強而不弱者,必至過剛易折,其氣易散,此皆是取死之徒也。“徒”即同類,是說皆屬於死之類。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萬物,凡是柔弱者,所體現的都是生生之道的物質特性,故能長久不壞,其氣易聚不易散,此類皆是屬於生之徒。人若能體悟大道貴柔弱的特性,效法自然中和之道,致虛守靜,抱元守一,即可聚納天地中和之氣。同時通過修心養性,涵養道德,謙和卑下,善德如水,久之則體內陰陽平衡,心平氣和,身心性命必能複於先天狀態。德備體健,乃至於性命歸真,超脫生死,又何需逞強過剛,而自蹈於死之徒呢?
修養柔弱之道,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涵養全在一個“中”字。在平時應事接物中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以和氣迎人,則乖氣滅。以正氣接物,則邪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心,則夢寐恬。人平時的易喜易怒,輕言妄動,爭勝逞強,驕傲自滿,急躁冒進,等等,都是一種浮氣所表現出來的膚淺。其涵養功夫,隻在心中的“定火”上。故守柔持謙,抱弱處下,乃是治此心病的良方。
【是以兵強則不勝,】
不但人物草木貴柔弱,即使天下最大的用兵之道,亦是此理。
“兵強則不勝”這句話,從世俗常理來看,難以理解其義。以常人常理而言,用兵最宜堅強,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又有堅強的勇敢精神,必能伏敵製勝。何以又言“兵強則不勝”呢?世間之事,有陰有陽,有顯有隱,陰陽互變,顯隱共觀。強與弱分處於陰陽兩端,同處一體,相互轉化。惟執中守一,以弱為強,以柔為剛,反而用之,方合道性。
用兵之道,應心懷仁慈,順天應人,不可恃強暴而橫行。若貪殺逞強,不得人心,失道寡助,終究必取其敗。具有軍事實力者,往往容易恃強欺人。強大之兵,易於輕戰樂殺,亂殺無辜生命,必惹天怒人怨,其報不可設想。
驕兵必敗,故“兵強則不勝”。即使取勝,亦是勝人一時,不能勝之長久;隻能勝於虛表,不能勝於人心,而損傷的卻是自己的道義德性。故凡用兵者,必須順天應人,出師有理。須知己知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探察虛實。在戰略上藐視,立正義必勝之心;在戰術上重視,不輕敵自傲。若徒恃其強,輕用其鋒,未有不欲製人而反為人製者,如此必是取敗,此乃理勢之所必然,故堅強者為取死之道。天道助弱不助強,扶弱而抑強。弱者合道,眾弱合一,故強不勝弱。柔克剛,弱勝強,此乃天道不易之理。
【木強則共,】
“木強則共”,其意是說,凡粗壯之木,主幹粗壯強大而在下,柔弱的枝葉卻共處其上。“共”,即拱也。木之強者則拱,即易折斷、被砍伐之意。樹木在未長至成熟粗壯時,其幹枝柔軟,富有韌性,耐於攀折,即使攀彎成弓形,也不易折斷。待其枝幹粗壯時,其幹堅硬,容易折斷;待至粗壯之時,其體容易枯朽。
“木強則共”,此乃木之氣勢衰竭所使然。木壯則伐,木老則朽,這些都反映了“堅強則死”、“物壯則老”的自然規律。此理驗之於木如此,驗之於任何事與物,其理同然。故“堅強者死之徒”,乃是俯拾皆是之理,能不信乎?
【堅強居下,柔弱居上。】
太上言“堅強居下,柔弱居上”,意在揭示世間萬事萬物之理。觀察自然界造物之象,皆是大者處下,小者處上,構成抑強扶弱的自然之勢。下者,陰墜(zhui)也。物之陰氣重濁者,質性堅強者,皆是墜(zhui)而在下,已經進入於衰敗枯死之途。
物壯則老,過剛易折。凡是堅強之物,皆是失去中和之氣,故生氣不足,死氣漸旺,故而走向下坡路,所以附之於下。上者,陽升也。清輕之氣上升,道所生的中氣皆處上,故柔弱之物居上。柔弱合於道,入於生之途,此即長生久視之道。柔弱者,常處於道氣的中和滋息、生氣旺盛之中,氣勢蒸蒸於上,與天之氣相連通,故居其上而歸其類也。
柔弱之道,驗之於木,驗之於用兵,驗之於人生,皆為生之途,萬物無一不是此理。由此可知,堅強者實則居下,柔弱者實則居上。人若能明知此理,何必恃剛而入死地,何不用柔而求生呢?
【本章說解】
此章要旨,是以人物草木的生死,引喻天下萬物之理。以用兵之事,引喻天下萬事之用。意在示天下人“以柔為道”。
太上在本章深以堅強為戒,以柔弱為貴。李嘉謨在(《老子本義》引)中說:“柔弱雖非即道,而近於無為;剛強雖未離乎道,而涉於有為。無為則去道不遠,有為則吉兇悔吝隨之,益遠於道矣。”由此可知,“柔弱”與“剛強”,一陰一陽,一正一反。這一對陰陽,共合於太極之體,既對立又統一地寄存於萬事萬物中,散在一體之兩端,表現在顯隱兩態的平衡與不平衡之間。
人處於後天顯態世界,多以耳聞目睹為知,重顯輕隱,重陽輕陰,故隻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陷入愚昧偏知,隻知執剛逞強,爭強鬥勝,而不知守柔處弱,故自招災禍而入於死路。大道之理,以衝和為用,能執陰陽之兩,而用“剛強”與“柔弱”之中,則陰陽平衡,矛盾合一,得此一則萬事畢,得此中即合道。
柔弱乃大道之用。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萬物。無極是大道之本源,在天地未判之前,宇宙本源之氣混沌。此氣散而天地立,乾坤現,陰陽運。天地以柔和之氣生萬物,以肅殺之氣殺萬物,一生一殺,萬物演化不息。
“柔和”者,陰陽衝和所之生氣也。比如春生夏長,萬物興旺。不獨萬物得此中和之氣而生,即是萬物之體中所含所存者,亦是此中和之氣,故萬物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無不長久。
“肅殺”者,重陰之死氣也。比如秋涼冬寒,萬物收藏等。萬物得此氣者必死,萬物自造此氣者,亦無不夭折。天下事物的變遷,無不是陰陽二氣的演化,無不是大道運化陰陽之理。能理悟此理者,即可知處世應事之道。
修真者修心煉命,宜先調性情,涵養五德,去除心中塵垢,掃清靈台陰物,凝煉身中太和之氣,使身心處於祥和的環境中。不斷從後天複返先天,使自身常處於生生之道,延緩杜絕入死之途。完成性命再造工程,早日性成命就,奉獻眾生,方不負太上在此章中淳淳教誨之苦心。
道之為物,無形無爭。對於柔弱之理,世人皆知之甚少,故聖祖在本章反複用有形之物、有為之事作比喻,以反托大道之理。草木以堅強而死,以柔弱而生,由此理去體悟無形之道,明白柔弱勝剛強之理。不但兵驕必敗,木強則伐,物剛易折等為自然之理。清輕者為之炁,重濁者為之器。天以清虛在上,地以堅實在下。下以有為事上,上以無為任下。世間萬物莫不是如此。
“中氣”者,乃為陰陽衝和之氣。中氣充盈,便無堅強之病;至理在心,則無爭強之累。物之常理,凡柔弱者必在上,強剛者必在下;精華者必柔弱,粗壯者必剛強。兵強者,能被弱所勝,是因其恃強而不以柔弱自處。木強者,中氣漸弱而近於老。樹木近根之處最粗壯,也是易被刀砍鋸伐之處,其生機遠不如枝條處上之柔。由此推理可知,驕己淩人者必敗,柔弱處下者必久。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來擁擠;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來挫銳。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誌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如此執中用道,修中和之氣,成中正之德,方可得一之道。
此章例舉柔弱與剛強之得失,其意深邃(sui)。修真之人應知,性情剛烈不阿,遇事主觀固執,與人論事爭辯,得理不饒人,甚至暴跳如雷,大動肝火。此類太過剛強,柔性不足的處世態度,即使功德甚多,也難入聖成真。唯有時存悔過之念,以真水克邪火,以智慧剔除心頭邪氣,磨掉剛愎之性,化剛為柔,使靈台清涼,方可漸入於中和之道。
過剛固然不好,但過柔也不合道用。如果生性近乎軟弱,有如“好好先生”,處世往往失去原則,善惡混淆不清,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顯得軟弱無能。此乃柔性過盛,剛性不足,優柔寡斷,失卻中道,亦不能道成得果。過弱者皆是正氣不足,火弱水盛,宜製水扶火,增加陽剛之氣,衝破邪偏之念,使靈台溫暖,偏陰之氣即可升為中和。
修道證道,貴在天真流露,平常行事一切遵理,處於中和,不存一絲後天習性。無論偏剛或偏柔,皆不合道,皆難登一塵不染之蓮台。有道是:“化濁返清見原來,氣暢中和證蓮台。”隻要不犯執理強橫,時時悔過自新,必是一個全聖全真之人!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此兩句是說,天道的運行,就像拉弓射箭一樣。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陰有陽。日月交替,晝夜循環,無不是天道的一張一弛。道貴乎平和,物貴乎平衡,平莫平於張弓。射箭以靶心為中,圍繞中心而調整上下左右四方。張弓過高,需要調低;過低,需要抬高;偏左或偏右,都不合中。一直要調到與中心點相對應為止,方可中的。
天道運行,猶如張弓,有張有馳。張者,需用力氣,喻意為剛強。弛者,鬆緩複靜,喻意為處柔。天道惡盈而好謙,其運行好似張弓射箭,有張有弛。張過則又弛,弛後而又張。高者抑之,低者舉之,多則損之,缺者補之,不偏不倚,以中心為平。
天道因物付物,稱量為施,栽培傾覆,因物為用。無厚此薄彼之分,無此足彼欠之別,至公至道。猶如張弓之不可高,不可低;不可左,不可右一樣,恰到好處,不差毫厘。又如世間的衡器,半斤八兩,量物為秤,稱之為“天平”,以喻天道公平之理。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此句又繼續闡明張弓射箭之理,以喻天道法則。張弓射箭,初舉起時,有時或高;偏高時前臂下壓,箭身下落,此為“高者抑之”。有時或偏下,偏下則須上舉,前臂上提,箭身上調,此為“下者舉之”。無論“抑之”或“舉之”,皆是以靶中為目標,以中為依托。此“中”即是心、即是道。
天道至公至平,就像一個百發百中的射箭者,一張一弛,陰陽交會,寒暑往來,晝夜變換,準確無誤,絲毫不差。這是因為天心至正,天光至明,天德至厚,故能駕馭天道運行毫無偏差。人生猶如射箭,唯有一個中正之心。眼不邪視,心不外馳,靜心定神,處世應俗,修真做人,才能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居於中道。隻要不偏離一顆正性之心,才能瞄準道的核心,處世接物,才能不失大體,不至於箭落虛發。
修真就像射箭,箭箭不離中心,萬變不離本心。高者抑之,低者舉之,偏者正之,邪者克之,錯者改之,始終圍繞這個大道“中心”,而不致於偏離方向。如此,必然會箭不虛發,歸中圓心,結成道果。空淨師在論述道心道誌時說:“開弓沒有迴頭箭”。用射箭比喻修真者的大誌向,既形象,又中肯。修真人一旦信誓已立,一願既發,天地有聲,就應當像箭頭一樣,矢誌不改,勇往直前,直奔大目標。天下沒有迴頭之箭,也不該有違背誓言,不守信諾的修道者。否則將是自毀前程,其結果必然是苦不堪言。
人心就是自己的心田園地,應該耕種好這片淨土。人本是混元之炁的一粒種子,降世之後,長大成人,本應開佛花結道果。但世人往往將天賦之真水(元炁)、肥料(道德)喪盡無遺,無形中斬斷了自己的慧命道根。修真人萬勿棄業,足不履邪徑,則舉步可得地道;手不觸非禮,天道伸手可得之!
修道說來困難,隻要心正不偏,手足循規蹈矩,積德廣厚,方寸中的一粒種子,必能成就千萬顆果實。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有餘者損之”,是將多餘的舍去。“不足者與之”,是將空缺的補起來。“損”即去除、失去之意。“與”是給與、補充之意。
天道無親,唯德是輔。天道的最大特性,就是至公至平,自然平衡。抑高舉下,損強益弱,損上補下,取多補少,克剛扶柔……。這些天道的自然常則,處處皆是,無物不是。道有道心,天有天心,地有地心,人有人心,物有物心。天地萬物,皆是圍繞著核心,不停地運轉演化著,完成自己的生命曆程。這就像張弓射靶一樣,以圓心為軸,以核心為靶,自然地校正上下左右,損有餘而補不足,其目的是為了不偏離中心,以合自然大道。
以中為心,高為有餘,下為不足;多為有餘,少為不足;長為有餘,短為不足……。有餘或不足,都是偏離中道,皆不能歸中,故才有損有餘而補不足之理。“損有餘”和“與不足”,都是調整偏差,校正與中心點的正確距離,求得與中心相合。
張弓之道雖極平常,但卻寓含著無盡的天道之理。天之道,好似張弓;張弓之道,即是天理。以張弓比喻天道,乃是太上以小喻大,小中見大,大中含小的方便說法。告訴世人知中、執中、歸中的天道之理。
世間損有餘補不足的道理比比皆是。天熱穿單,天冷著棉;肥胖為多,過瘦為欠;財多為餘,貧困為缺;名利為多餘,道德為不足,如此等等。對修真者而言,傲氣為多餘,謙德為不足;俗心為多餘,道心為不足;邪氣為多餘,正氣為不足;過剛為多餘,懦弱為不足……。依此類推,凡不符合中道者,餘者應損之,不足者應補之,以複歸中心,迴歸本源,與道合真。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天道常以中和為上,損有餘而益不足。損有餘是為了抑製物盛則衰,物壯則老,物剛易折等超過極限的質變現象,避免導致物極必反,走向極端,失去中道,故而抑之。
“而補不足”,就是扶弱助柔。為了防止事物在萌生初發階段,因力量不足,稚嫩易斷而中途夭折,不能達至中道,故而助之。天道就是以此法則,來維持宇宙間的生態平衡,維護天地萬物的有序化運轉。
“有餘”與“不足”,都是一種失偏現象,均不符合中正之道。若任其有餘而不損,則有餘愈積愈多,愈多愈餘,餘過則滿而為患。天下之事,凡過於陽、過於陰,或過於寒、過於熱,此等偏於一極者,皆是有餘。若有餘者不損,超過極限,就會走向反麵。從另一方麵說,若是聽任不足而不補,則不足者愈顯不足。自然界如果陽不應時,陰不順令,雨不能潤,陽不能照,則萬物不能生。故凡失去一極者,皆是不足。不足者若不補,終而至於走向反麵而傾倒。
天之道,慈悲為心,至公無偏,必損有餘,不使有餘者太過;必補不足,不使不足者不及。如此損舍有餘,扶補不足,才能使天地萬物平衡運轉,歸於中和,此為天道之自然也。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人之道,則不然”,人與天道相反。人心多是損人而利己,損公而肥私,損貧以奉富,奪弱而益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天之道大公無私,損有餘而補不足,以消滅貧富不均的差別,從而維持自然法則的平衡。人心多私,占有欲極強,欲得之心,愈多愈好,無有止境。人心是個無底洞,永遠難以填平。
天道之損有餘,正在於補不足。人之欲心妄念,恰與天道相反,凡是弱者,便以強欺之;凡是不足者,反而損之奪之。對有餘的強者,曲意隨順,阿諛奉承,極力討好;奉之惟恐不夠,於是便去損不足,以奉有餘。人道之不平,皆是人心之私過貪,皆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所害。既害人害物,又損己性命。若能效法天道公平法則,損去多餘者,扶補不足者;抑製強者,幫助弱者。如此方合天理,才是善德。
損就是“舍”,“舍”就是“得”(德)。德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一種高級道性能量物質。舍與得是辯證的統一體,是自然界物質演化的規律性。世人不明天道之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常以“我”字為中心,心被私欲所昧,吝嗇小氣,自私自利。對自己貪多為好,多多為善。對於奉獻社會、利益眾生之事;對於以財濟人、舍己為人之事,總是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也舍不得拔。豈不知財是大道流通之物,積財如積禍,累財必害心。財物既為養命之用,唯能活命足矣,其餘皆為身外多餘之物,何需自背累贅!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此三句是論述生死的辯證之理。天賜人以性命,生以行天理,死以終天理。能明天理,遵行道德,方不枉來人世一趟,無愧做人一生。
為何言“民之輕死”?因為世人皆是“求生之厚”。所謂“求生之厚”,是指世人多是貪欲過甚,追求厚享,過度地享受生活。飲食不講科學,狂食暴飲,葷腥油膩。天上飛的,地上走的,蟲蟻蛇蠍,無所不食。在呑食那些該食與不該食的東西下肚的同時,也將大量動物攜帶的種種病菌毒素攝入體內,替它們背上沉重的業債包袱。
常人往往貪色不節,起居失時,操勞過度,身陷邪徑。心為七情六欲所困,身為名利所纏擾,損福減壽,耗性害命,以致氣血枯竭,疾病纏身,燈滅油幹,終而性命分離而亡。本意是為了厚生,反而卻得薄生;本來是想享受人生,反而落入苦生。這正是世人對生命辯證之理的無知而造成的悲哀所在。
真正的厚生、愛生,唯有修養道德,積善為福,體內自能產生良性變化,自會得到天地萬物的嗬護,自然能得生命之長生。
“求生之厚,是以輕死”,貪生者不能長生,此乃一定之理。人生來世,生命固可貴,道德貴更高。人有兩個生命,一陰一陽,一隱一顯,一虛一實,一主一次。世人多以肉身之生為生,而輕視了靈性之生;追求物質享受,以厚肉身之生,輕視道德而損害精神之生。形體之生以五穀蔬菜為養,靈性之生以道德為養,兩者互為依存,相輔相承。常人多是抱著有形身軀為生,故厚而待之,而對無形生命卻不識不知,任意踐踏虧待。這種認客不認主的本末倒置,必然導致性與命的傾倒,最終兩損俱傷。
貪生之人,私心重重,為了自己的厚生,不惜犧牲其它生命之生。為厚一己之生,不擇手段,不講道德,無所不用其極。貪錢財以富其生,求厚祿以貴其生,貪美色聲味以快其生。興豪華宮室,著華麗時裝,貪口福世味等等,皆是為了厚養其生,以此求得長壽,享受人生。豈不知此類貪生愈厚,喪生愈多;逆理愈甚,喪德愈多。不僅精神毀喪,形體壽命也難長久。為厚生反而輕生,為貪生反而不得長生,這其中含有甚深的辯證之理,涉及到顯隱、宏觀、微觀等多維科學領域,貫穿著自然大道生死順逆的普遍規律。
求生太厚,適得其反,偏重於命,反害德性。重物質,輕道德,這是人類對自己生命極大的不負責任,無疑是一條死路。這就是生命的辯證。故經言“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此兩句是總結上文之義。
“唯無以生為者”,是說隻有以無為自然之法養生,才是真正的厚生、貴生、長生之計。此句是與上句過分貪求享受的“求生之厚”作比較。“求生之厚”,是有心有欲的後天貪心。過分貪生,最終隻能是事與願違,越求越不能得。
“是賢以貴生”,隻有遵循自然法則,無心無欲,先天用事,不貪求世味厚重,恬淡人生,這才是“貴生”的根本所在。“賢”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意思。“賢於貴生”,就是有德之人,不貪世味之生,而是以道德為生命之本,以自然無為之法勤於養生。清靜無欲,性命雙修,這才是長生久視之道。
欲修長生,須識所生之本;欲求不死,須明不死之理。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界給靈體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看各人能否能把握住這種機緣,通過修德、修心、修性、修命這“四修”,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去向。能否把握住這種機緣,運用“為道日損”而逆修,積功累行,改造命運,再造性命,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人隻知求生,但不明貴生之理,不信自然大道,故難長生。理不明則命不牢,德不足則性不穩,故塵生塵滅,萬生萬死,苦海沉淪,輪迴不絕,無終無始,不知何日能真正覺悟而貴生?
大道須憑覺後參,未覺悟時則難參,永遭沉溺之苦,乃是必然。前人雲:“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身再複難”。“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前世種來因;速覺悟,出迷津,莫使輪迴受苦辛”。存命不必貪生,唯有存心養性,修養道德,恬淡世情,不為厚生之物而遷其誌,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放下貪心欲念,清靜身心,無欲無念,以自然無為之法養生。不貪生,不怕死,坦蕩麵對人生,真誠奉獻人生。做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一個無私奉獻社會的人,這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也才是真正的貴生。然而那些自尊自貴者,養尊處優,貪求享樂,看似為厚生、惜生、養生,實在是自殘其生,自損其命。
“賢於養生”者,能明天理,逆世俗之厚生,以道德滋養性命,不以物欲為養;以自然無為養生,不奢求豪華人生。清靜無欲,必能益生。修道之人,樂不可極,苦不可悲,欲不可縱,物不可貪,凡事有節,執兩用中。若能緊閉六門,不以七情六欲敗殘道身,不以聲色貨利鑿喪性命。抱元守真,穀神自然不死,性命自然圓成,何有輕生之畏?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而導致了民之難治。為君者食民稅太多,致使民饑餓;在上者貪求榮華享受,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反而誤入了輕生死地。這是治世者造成的惡果。
聖人治天下,用自然之道;君子養生,用自然之法。不偏一己私欲,不任一己機智,此乃治民之無為大法。大法立而民必富,民富必無饑,必無難治者。不縱不貪外物為厚生,內養篤厚道德以為生,這才是養生的正道。大道以德為貴,不以厚生為貴。有德之人,其生自厚。為民之上者,若能明會此義,則治國無難。求生者若能悟此理,則改性造命亦不難。此兩者事雖有異,而理則同。故太上在本章合而發之。
本章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而申言之。民之所以愚昧,治之所以為難,其責在上不在下。聖人治世,無事而民自富,無欲而民自樸,無為而民自化,好靜而民自立,故而絕無“稅多民饑”、“有為難治”、“厚生輕死”之類事。在上者為政清廉,以德自守,不以多事擾民;在下者就會以德化心,清靜無欲,樂於其生。此便是“賢於貴生”之義。在上者若厚其生,下民皆效而仿之。為了厚生,便輕舉妄動,乃至觸犯刑律,輕棄其生。太上因當時世俗之弊,故而提出“賢於貴生”的期盼。這對當今社會,其意義尤為深遠。
人皆貴生,都期望長生。人為萬物之靈。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先賢們窮其畢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奧秘,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長生命的方法,維持信息體與肉體這一對陰陽的動態平衡,延緩其分離的時間,形成了三千六百門,供後人因材施用,以達長生久視之目的。空淨師雲:“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能明此理,通過修心修德,修性修命,去改造自我性命,把握住非常道變化的機理進行實踐,運用積善修德、積功累行來改造命運,再造性命,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活一口氣”。一口氣不來,就意味著死亡。欲修長生,必在氣與炁上下功夫。對於屋破藥枯、爻損命虧者而言,重在窮通氣與炁之理。空淨師曰:“通得此理,明得此法,屋破修也易,藥枯生不難,但知歸伏法,金寶積如山。”
欲得長生,須先久視。此久視就是返光內照,添油接命,調整心理、生理狀態,激活相關腺體,提高免疫力,產生預防、治療、養生、修真等作用。修可以改變性命之質,煉可以改變性命之形。唯有“修煉”二字終生持久,方不負來人生一遭的機緣。若不修不煉,一旦性與命分離,由於性體能量的損耗,將很難有資格再與新的人體結合,而隻能進入更低層次的其它物體軀殼之中。“人身難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時?”這是先輩們了悟生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鑒。
佛家道家對常道中人身軀體如何延緩哀老,減緩能量消耗,阻止器官組織的衰變及損壞,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類鍥而不舍地尋求長生之道,探索益生貴生的門徑,為後世留下了極為珍貴的寶典,就看各人是否願意去繼承。
凡欲長生者,須經道、經、師三寶指引,循法而修才能功成。以德、誌、行、信尋求出世間的上乘大法,全方位去實踐,遵循無為、自然、無極、太極、陰陽演變順逆之理,性命雙修,德道雙修,性命合一,才能直趨自然大道。
人是一棵無根樹,全憑氣作為根須與天地連接。在生命諸多要素中,最貴“氣”、“炁”二字,關鍵在於歸伏固氣法。氣固,則身中之真炁便不會隨唿而出,反而能吸聚天地之真炁入內。若根源不固,六門大開,精竭氣弱,所吸的天地正氣,不僅不能吸收貯存,即是原有的真炁反隨唿氣而帶出體外,為天地所反奪。鑒於此,前輩們極其重視後天唿吸和先天真息。空氣中含有大量精華微觀物質,即古稱之“道性物質”。這種物質才是生命之源,可惜大部分被人唿出,不能分離利用。此類物質一旦與體內先天祖炁相連接,其吸收率即可成倍增加。“一刻功夫,可奪天地一年之氣數”。但必須以德為本,唯德與此類精華物質相親相合。用科學方法去運作,而非用肺部唿吸。莊子雲:“眾人之息以喉,真人吸之以踵。”便是其中的奧秘,亦是長生久視的必由之路。
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道體也。道體內含中正柔和之氣,猶如春天的暖流,溫柔而祥和,萬物得之則生。人得柔中之氣,則性情平和,行事寬恕,不自是於己,不爭強於人,大公無私,與天地正氣共融。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氣,其氣自然柔和,其性命自然合道,此便是長生久視之道。
大道之體本虛靜,大道之用本柔弱。人之初生,秉天地中和元氣,處於先天狀態。故嬰兒的心性純素,無欲無念;嬰兒純先天之體,真炁充盈,筋骨柔軟。至於十五六歲時,元體已破,即進入後天狀態,情欲妄識增多。至中年之後,先天漸失,性命之陽逐漸衰敗,終至於老死。人體之氣,其一是得之於自然,由先天一點靈光中析出而生道;其二是稟父母的先天精氣,此氣稱為凡炁,這種氣後天中含有先天,以先天方式遺傳物元、質元等各類物質,以此凡炁為主而構成色身。此後天中之先天,才是性命本源之物。此外還有食物轉化的精氣,以及唿吸所納入自然界的清氣。此四者結合而生成人體生命之氣。
氣是人性命之根本,是構成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元炁為萬物之母,它無處不在,其特性極為微細、柔和而廣泛。先天之炁,質清而虛,氤氳(yinyun)內結,無形無象,貫穿於全身內髒與四肢骨節之間,故嬰兒性平而體柔。待到十四、五歲情緣一起,真炁聚而藏於兩腎,一點真精化為後天之液。念起精動,念伏精伏,隨心而化。
元炁即先天祖炁,藏於氣海之中,是生命之根,損傷於七情六欲中。故人要保持先天狀態,使元炁與唿吸之氣在人身相溶共存,就需要經過修性煉命,修築人身的基本精華物質——精、氣、神,修補已經虧損的先天三元和後天三源精華物質,使後天複返先天,返老還童,複命歸根,此乃“知其子,守其母”之義。
專氣才能致柔。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擾,心神散亂,不能專一,導致其氣不和,陰陽不交,母子失位,坎離分居,先天與後天脫離。隻有調心養性,心神專一,久而習之,方可複歸於嬰兒般的先天柔弱狀態,終而達到長生久視之道。
【其死也堅強;】
“其死也堅強”,其意是說:凡是失去真炁,生命接近枯竭衰老之時,其機體的質性必然堅硬。凡是真炁充盈,生機勃勃的事物,其機體的質性必然柔弱。凡是柔弱者,皆合於道性本體;凡是堅強者,皆是失去道性之柔和。
“其死也堅強”者,猶如秋冬之氣,多陰少陽,漸失中和,故秋冬之風凜冽,萬物凋零。人之死亦如然。由於人一生七情六欲的熾(chi)盛耗損,因而導致了體內陰陽失衡,陰多陽虧,加速了性命分離的速度。人至中年之後,陽氣漸失,陰氣漸盛,氣血漸衰,元陽之氣枯竭,內髒老化,血管硬化,筋骨堅硬。直至陽氣損盡,燈油耗幹,性命完全分離,生命終結,隻留下僵硬的屍體,此即“其死也堅強”的本義。
由於肉身的過度損敗,身軀這所房舍不足以承納性體,不能使它存活養命,故而離體而去。形體是顯態物質,顯態生理組織係統也存在著質量高低、優劣的分別。青少年精氣旺盛,體格健壯;風燭殘年精氣衰竭,體弱多病。人體由初生的柔弱,到老死的僵硬,都是真炁這類道性物質質量、數量的多少增減,在人體形成陰陽失衡的必然結果。人體如此,萬物亦然。故知“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萬物與人同受大道元炁所生,同稟天地三元(源)物質所養,萬物草木之生何嚐不是如此。萬物萬類的形質不一,是因其所含氣的質量有差異。草木之形象雖千殊萬別,但非中和之氣不能生。草木萌生之初,因得到中氣的滋養,故其質地柔脆。萬物之柔脆者,皆是得大道之中和之氣。故物之初生,生機昂然,朝氣蓬勃,氣勢旺盛。此即“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隨著吸聚天地之氣數量的增加,其質亦由弱而變強。萬物都要經曆一個由初生柔弱、生長健壯、衰老死亡的過程。草木亦然,由初生脆嫩,茁壯成長,漸至開花結實。或成參天大樹,終而枯朽死亡。草木之枯死,是因為其體所含中氣的遊散,氣散則形體枯朽,趨於死亡。此即“其死也枯搞”。
萬物皆同理,氣聚則生,氣絕則亡。凡物之所以衰老者,因其氣枯竭,其體必幹槁。草木之生,一刻也離不開天地自然空氣、雨露的滋養。天地之正氣,決定著萬物的生老病死。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受陰陽二氣的製約,任何事物都有由生到壯,再由興旺到消亡的過程,皆是陰陽二氣法則的演化,都有其氣機運勢的各自特征。但就其總規律而言,都是“柔弱者,和氣存即生,堅強者,和氣去即死”的自然法則。故經言“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修真者應當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要把握事物轉化的樞機,守柔處弱,涵養和氣,執中而用,返本複初,迴歸大道本源。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此兩句是歸納上幾句之言,意在告訴人們:“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此乃不易之理,它顯示著大道的自然本質。無論人與萬物,凡天下動植飛潛,萬類萬形,其理皆同,其氣皆通。萬物由生而死,生生死死,循環不息,從不間歇。萬物皆在陰陽二氣的交替變化中,完成自己的升降沉浮過程,無論高低貴賤,大小長短,概莫能外。故凡堅而不柔、強而不弱者,必至過剛易折,其氣易散,此皆是取死之徒也。“徒”即同類,是說皆屬於死之類。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萬物,凡是柔弱者,所體現的都是生生之道的物質特性,故能長久不壞,其氣易聚不易散,此類皆是屬於生之徒。人若能體悟大道貴柔弱的特性,效法自然中和之道,致虛守靜,抱元守一,即可聚納天地中和之氣。同時通過修心養性,涵養道德,謙和卑下,善德如水,久之則體內陰陽平衡,心平氣和,身心性命必能複於先天狀態。德備體健,乃至於性命歸真,超脫生死,又何需逞強過剛,而自蹈於死之徒呢?
修養柔弱之道,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涵養全在一個“中”字。在平時應事接物中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以和氣迎人,則乖氣滅。以正氣接物,則邪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心,則夢寐恬。人平時的易喜易怒,輕言妄動,爭勝逞強,驕傲自滿,急躁冒進,等等,都是一種浮氣所表現出來的膚淺。其涵養功夫,隻在心中的“定火”上。故守柔持謙,抱弱處下,乃是治此心病的良方。
【是以兵強則不勝,】
不但人物草木貴柔弱,即使天下最大的用兵之道,亦是此理。
“兵強則不勝”這句話,從世俗常理來看,難以理解其義。以常人常理而言,用兵最宜堅強,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又有堅強的勇敢精神,必能伏敵製勝。何以又言“兵強則不勝”呢?世間之事,有陰有陽,有顯有隱,陰陽互變,顯隱共觀。強與弱分處於陰陽兩端,同處一體,相互轉化。惟執中守一,以弱為強,以柔為剛,反而用之,方合道性。
用兵之道,應心懷仁慈,順天應人,不可恃強暴而橫行。若貪殺逞強,不得人心,失道寡助,終究必取其敗。具有軍事實力者,往往容易恃強欺人。強大之兵,易於輕戰樂殺,亂殺無辜生命,必惹天怒人怨,其報不可設想。
驕兵必敗,故“兵強則不勝”。即使取勝,亦是勝人一時,不能勝之長久;隻能勝於虛表,不能勝於人心,而損傷的卻是自己的道義德性。故凡用兵者,必須順天應人,出師有理。須知己知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探察虛實。在戰略上藐視,立正義必勝之心;在戰術上重視,不輕敵自傲。若徒恃其強,輕用其鋒,未有不欲製人而反為人製者,如此必是取敗,此乃理勢之所必然,故堅強者為取死之道。天道助弱不助強,扶弱而抑強。弱者合道,眾弱合一,故強不勝弱。柔克剛,弱勝強,此乃天道不易之理。
【木強則共,】
“木強則共”,其意是說,凡粗壯之木,主幹粗壯強大而在下,柔弱的枝葉卻共處其上。“共”,即拱也。木之強者則拱,即易折斷、被砍伐之意。樹木在未長至成熟粗壯時,其幹枝柔軟,富有韌性,耐於攀折,即使攀彎成弓形,也不易折斷。待其枝幹粗壯時,其幹堅硬,容易折斷;待至粗壯之時,其體容易枯朽。
“木強則共”,此乃木之氣勢衰竭所使然。木壯則伐,木老則朽,這些都反映了“堅強則死”、“物壯則老”的自然規律。此理驗之於木如此,驗之於任何事與物,其理同然。故“堅強者死之徒”,乃是俯拾皆是之理,能不信乎?
【堅強居下,柔弱居上。】
太上言“堅強居下,柔弱居上”,意在揭示世間萬事萬物之理。觀察自然界造物之象,皆是大者處下,小者處上,構成抑強扶弱的自然之勢。下者,陰墜(zhui)也。物之陰氣重濁者,質性堅強者,皆是墜(zhui)而在下,已經進入於衰敗枯死之途。
物壯則老,過剛易折。凡是堅強之物,皆是失去中和之氣,故生氣不足,死氣漸旺,故而走向下坡路,所以附之於下。上者,陽升也。清輕之氣上升,道所生的中氣皆處上,故柔弱之物居上。柔弱合於道,入於生之途,此即長生久視之道。柔弱者,常處於道氣的中和滋息、生氣旺盛之中,氣勢蒸蒸於上,與天之氣相連通,故居其上而歸其類也。
柔弱之道,驗之於木,驗之於用兵,驗之於人生,皆為生之途,萬物無一不是此理。由此可知,堅強者實則居下,柔弱者實則居上。人若能明知此理,何必恃剛而入死地,何不用柔而求生呢?
【本章說解】
此章要旨,是以人物草木的生死,引喻天下萬物之理。以用兵之事,引喻天下萬事之用。意在示天下人“以柔為道”。
太上在本章深以堅強為戒,以柔弱為貴。李嘉謨在(《老子本義》引)中說:“柔弱雖非即道,而近於無為;剛強雖未離乎道,而涉於有為。無為則去道不遠,有為則吉兇悔吝隨之,益遠於道矣。”由此可知,“柔弱”與“剛強”,一陰一陽,一正一反。這一對陰陽,共合於太極之體,既對立又統一地寄存於萬事萬物中,散在一體之兩端,表現在顯隱兩態的平衡與不平衡之間。
人處於後天顯態世界,多以耳聞目睹為知,重顯輕隱,重陽輕陰,故隻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陷入愚昧偏知,隻知執剛逞強,爭強鬥勝,而不知守柔處弱,故自招災禍而入於死路。大道之理,以衝和為用,能執陰陽之兩,而用“剛強”與“柔弱”之中,則陰陽平衡,矛盾合一,得此一則萬事畢,得此中即合道。
柔弱乃大道之用。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萬物。無極是大道之本源,在天地未判之前,宇宙本源之氣混沌。此氣散而天地立,乾坤現,陰陽運。天地以柔和之氣生萬物,以肅殺之氣殺萬物,一生一殺,萬物演化不息。
“柔和”者,陰陽衝和所之生氣也。比如春生夏長,萬物興旺。不獨萬物得此中和之氣而生,即是萬物之體中所含所存者,亦是此中和之氣,故萬物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無不長久。
“肅殺”者,重陰之死氣也。比如秋涼冬寒,萬物收藏等。萬物得此氣者必死,萬物自造此氣者,亦無不夭折。天下事物的變遷,無不是陰陽二氣的演化,無不是大道運化陰陽之理。能理悟此理者,即可知處世應事之道。
修真者修心煉命,宜先調性情,涵養五德,去除心中塵垢,掃清靈台陰物,凝煉身中太和之氣,使身心處於祥和的環境中。不斷從後天複返先天,使自身常處於生生之道,延緩杜絕入死之途。完成性命再造工程,早日性成命就,奉獻眾生,方不負太上在此章中淳淳教誨之苦心。
道之為物,無形無爭。對於柔弱之理,世人皆知之甚少,故聖祖在本章反複用有形之物、有為之事作比喻,以反托大道之理。草木以堅強而死,以柔弱而生,由此理去體悟無形之道,明白柔弱勝剛強之理。不但兵驕必敗,木強則伐,物剛易折等為自然之理。清輕者為之炁,重濁者為之器。天以清虛在上,地以堅實在下。下以有為事上,上以無為任下。世間萬物莫不是如此。
“中氣”者,乃為陰陽衝和之氣。中氣充盈,便無堅強之病;至理在心,則無爭強之累。物之常理,凡柔弱者必在上,強剛者必在下;精華者必柔弱,粗壯者必剛強。兵強者,能被弱所勝,是因其恃強而不以柔弱自處。木強者,中氣漸弱而近於老。樹木近根之處最粗壯,也是易被刀砍鋸伐之處,其生機遠不如枝條處上之柔。由此推理可知,驕己淩人者必敗,柔弱處下者必久。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來擁擠;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來挫銳。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誌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如此執中用道,修中和之氣,成中正之德,方可得一之道。
此章例舉柔弱與剛強之得失,其意深邃(sui)。修真之人應知,性情剛烈不阿,遇事主觀固執,與人論事爭辯,得理不饒人,甚至暴跳如雷,大動肝火。此類太過剛強,柔性不足的處世態度,即使功德甚多,也難入聖成真。唯有時存悔過之念,以真水克邪火,以智慧剔除心頭邪氣,磨掉剛愎之性,化剛為柔,使靈台清涼,方可漸入於中和之道。
過剛固然不好,但過柔也不合道用。如果生性近乎軟弱,有如“好好先生”,處世往往失去原則,善惡混淆不清,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顯得軟弱無能。此乃柔性過盛,剛性不足,優柔寡斷,失卻中道,亦不能道成得果。過弱者皆是正氣不足,火弱水盛,宜製水扶火,增加陽剛之氣,衝破邪偏之念,使靈台溫暖,偏陰之氣即可升為中和。
修道證道,貴在天真流露,平常行事一切遵理,處於中和,不存一絲後天習性。無論偏剛或偏柔,皆不合道,皆難登一塵不染之蓮台。有道是:“化濁返清見原來,氣暢中和證蓮台。”隻要不犯執理強橫,時時悔過自新,必是一個全聖全真之人!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此兩句是說,天道的運行,就像拉弓射箭一樣。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陰有陽。日月交替,晝夜循環,無不是天道的一張一弛。道貴乎平和,物貴乎平衡,平莫平於張弓。射箭以靶心為中,圍繞中心而調整上下左右四方。張弓過高,需要調低;過低,需要抬高;偏左或偏右,都不合中。一直要調到與中心點相對應為止,方可中的。
天道運行,猶如張弓,有張有馳。張者,需用力氣,喻意為剛強。弛者,鬆緩複靜,喻意為處柔。天道惡盈而好謙,其運行好似張弓射箭,有張有弛。張過則又弛,弛後而又張。高者抑之,低者舉之,多則損之,缺者補之,不偏不倚,以中心為平。
天道因物付物,稱量為施,栽培傾覆,因物為用。無厚此薄彼之分,無此足彼欠之別,至公至道。猶如張弓之不可高,不可低;不可左,不可右一樣,恰到好處,不差毫厘。又如世間的衡器,半斤八兩,量物為秤,稱之為“天平”,以喻天道公平之理。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此句又繼續闡明張弓射箭之理,以喻天道法則。張弓射箭,初舉起時,有時或高;偏高時前臂下壓,箭身下落,此為“高者抑之”。有時或偏下,偏下則須上舉,前臂上提,箭身上調,此為“下者舉之”。無論“抑之”或“舉之”,皆是以靶中為目標,以中為依托。此“中”即是心、即是道。
天道至公至平,就像一個百發百中的射箭者,一張一弛,陰陽交會,寒暑往來,晝夜變換,準確無誤,絲毫不差。這是因為天心至正,天光至明,天德至厚,故能駕馭天道運行毫無偏差。人生猶如射箭,唯有一個中正之心。眼不邪視,心不外馳,靜心定神,處世應俗,修真做人,才能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居於中道。隻要不偏離一顆正性之心,才能瞄準道的核心,處世接物,才能不失大體,不至於箭落虛發。
修真就像射箭,箭箭不離中心,萬變不離本心。高者抑之,低者舉之,偏者正之,邪者克之,錯者改之,始終圍繞這個大道“中心”,而不致於偏離方向。如此,必然會箭不虛發,歸中圓心,結成道果。空淨師在論述道心道誌時說:“開弓沒有迴頭箭”。用射箭比喻修真者的大誌向,既形象,又中肯。修真人一旦信誓已立,一願既發,天地有聲,就應當像箭頭一樣,矢誌不改,勇往直前,直奔大目標。天下沒有迴頭之箭,也不該有違背誓言,不守信諾的修道者。否則將是自毀前程,其結果必然是苦不堪言。
人心就是自己的心田園地,應該耕種好這片淨土。人本是混元之炁的一粒種子,降世之後,長大成人,本應開佛花結道果。但世人往往將天賦之真水(元炁)、肥料(道德)喪盡無遺,無形中斬斷了自己的慧命道根。修真人萬勿棄業,足不履邪徑,則舉步可得地道;手不觸非禮,天道伸手可得之!
修道說來困難,隻要心正不偏,手足循規蹈矩,積德廣厚,方寸中的一粒種子,必能成就千萬顆果實。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有餘者損之”,是將多餘的舍去。“不足者與之”,是將空缺的補起來。“損”即去除、失去之意。“與”是給與、補充之意。
天道無親,唯德是輔。天道的最大特性,就是至公至平,自然平衡。抑高舉下,損強益弱,損上補下,取多補少,克剛扶柔……。這些天道的自然常則,處處皆是,無物不是。道有道心,天有天心,地有地心,人有人心,物有物心。天地萬物,皆是圍繞著核心,不停地運轉演化著,完成自己的生命曆程。這就像張弓射靶一樣,以圓心為軸,以核心為靶,自然地校正上下左右,損有餘而補不足,其目的是為了不偏離中心,以合自然大道。
以中為心,高為有餘,下為不足;多為有餘,少為不足;長為有餘,短為不足……。有餘或不足,都是偏離中道,皆不能歸中,故才有損有餘而補不足之理。“損有餘”和“與不足”,都是調整偏差,校正與中心點的正確距離,求得與中心相合。
張弓之道雖極平常,但卻寓含著無盡的天道之理。天之道,好似張弓;張弓之道,即是天理。以張弓比喻天道,乃是太上以小喻大,小中見大,大中含小的方便說法。告訴世人知中、執中、歸中的天道之理。
世間損有餘補不足的道理比比皆是。天熱穿單,天冷著棉;肥胖為多,過瘦為欠;財多為餘,貧困為缺;名利為多餘,道德為不足,如此等等。對修真者而言,傲氣為多餘,謙德為不足;俗心為多餘,道心為不足;邪氣為多餘,正氣為不足;過剛為多餘,懦弱為不足……。依此類推,凡不符合中道者,餘者應損之,不足者應補之,以複歸中心,迴歸本源,與道合真。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天道常以中和為上,損有餘而益不足。損有餘是為了抑製物盛則衰,物壯則老,物剛易折等超過極限的質變現象,避免導致物極必反,走向極端,失去中道,故而抑之。
“而補不足”,就是扶弱助柔。為了防止事物在萌生初發階段,因力量不足,稚嫩易斷而中途夭折,不能達至中道,故而助之。天道就是以此法則,來維持宇宙間的生態平衡,維護天地萬物的有序化運轉。
“有餘”與“不足”,都是一種失偏現象,均不符合中正之道。若任其有餘而不損,則有餘愈積愈多,愈多愈餘,餘過則滿而為患。天下之事,凡過於陽、過於陰,或過於寒、過於熱,此等偏於一極者,皆是有餘。若有餘者不損,超過極限,就會走向反麵。從另一方麵說,若是聽任不足而不補,則不足者愈顯不足。自然界如果陽不應時,陰不順令,雨不能潤,陽不能照,則萬物不能生。故凡失去一極者,皆是不足。不足者若不補,終而至於走向反麵而傾倒。
天之道,慈悲為心,至公無偏,必損有餘,不使有餘者太過;必補不足,不使不足者不及。如此損舍有餘,扶補不足,才能使天地萬物平衡運轉,歸於中和,此為天道之自然也。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人之道,則不然”,人與天道相反。人心多是損人而利己,損公而肥私,損貧以奉富,奪弱而益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天之道大公無私,損有餘而補不足,以消滅貧富不均的差別,從而維持自然法則的平衡。人心多私,占有欲極強,欲得之心,愈多愈好,無有止境。人心是個無底洞,永遠難以填平。
天道之損有餘,正在於補不足。人之欲心妄念,恰與天道相反,凡是弱者,便以強欺之;凡是不足者,反而損之奪之。對有餘的強者,曲意隨順,阿諛奉承,極力討好;奉之惟恐不夠,於是便去損不足,以奉有餘。人道之不平,皆是人心之私過貪,皆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所害。既害人害物,又損己性命。若能效法天道公平法則,損去多餘者,扶補不足者;抑製強者,幫助弱者。如此方合天理,才是善德。
損就是“舍”,“舍”就是“得”(德)。德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一種高級道性能量物質。舍與得是辯證的統一體,是自然界物質演化的規律性。世人不明天道之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常以“我”字為中心,心被私欲所昧,吝嗇小氣,自私自利。對自己貪多為好,多多為善。對於奉獻社會、利益眾生之事;對於以財濟人、舍己為人之事,總是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也舍不得拔。豈不知財是大道流通之物,積財如積禍,累財必害心。財物既為養命之用,唯能活命足矣,其餘皆為身外多餘之物,何需自背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