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即下根之人。因其根性中已經沒有道性因子,所以識見淺薄。隻知世俗中的種種表象,而不知道為何物。雖然天天處在自然大道中,並受大道之恩惠,但卻不識大道真麵目,甚至將大道視為荒誕不經的怪物,所以聞聽大道後便大笑之。


    雖說眾生皆具有佛性道根,其靈光都本自元始一炁。但因曆經千劫萬轉,在無盡的曆史長河中滾爬,其本性靈光消耗所剩無幾,道性基本元素損失殆盡。與道愈行愈遠,完全被物性淹沒,所以與道沒有親合力,故聞道後便“大笑之”。


    大道至尊至貴。不因你稱讚它而自喜,也不以你嗤笑它而動容,它常處在默默自然中。下根之人貪樂世味,貪婪多欲,迷戀世俗紅塵。心地昏暗,不識大道真理,甚至視大道之理為異端邪說;隻知顯,不知隱,隻知世俗間的表象,不知事物中的本質。故往往將道之質樸,視為鄙陋;將道之柔弱本性,視為軟弱可欺。把大道體性的貴無為、貴自然,當作庸人的無所作為。對修道者的看破紅塵,苦修自律,斥之為愚癡,所以便譏笑嘲諷,甚至挖苦打擊。下根之人自以為聰明,反認為大道愚癡,所以“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此句是從反麵論述大道之理。


    大道至高無上,其理深邃(sui)莫測,非有大智慧之人,不可知其理;非有大誌大德者,不能修其妙。所以與佛道無緣之人論道,就好比博士給三歲小孩講科學一樣,檔次水平懸殊過甚,根本無法理解,所以才會出現“大笑之”的正常現象。若此等人不笑,顯不出道的高貴,也就不足以名為大道了。故言“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隻為知己者說,難與淺見者言。蜉蝣(fuyou昆蟲,幼蟲生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翅兩對,在水麵飛行。成蟲生存期極短,交尾產卵後即死。)不知晦暮,蟪蛄(huigu一種蟬科動物,吻長,體短,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有黑斑。)不知春秋,井蛙不知江海,又何怪其大笑之!不笑不足以見道之至平而至常,至神而至奇,而神奇就在平常之中。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故建言有之”,“建”,設立之意,是說若有道,當如以下幾句所說。因下士對大道不足聞,不足有,太上唯恐世人混淆道與非道、有道與無道的界限,故於以下設言反複闡述,以再三強調之。故曰“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是說大道本性光明燦爛,但其外在又好似黯昧。真正明曉大道之人,效法大道的體性,自明在心裏,沒有世俗機巧之心,不用後天小聰明,心念清靜,惟求心性所得。性光內明,外不張揚。在外人看來,好象暗昧一般,但修真者自心卻心明如鏡。有道之人,應之於事,不爭名利高下;應之於人,恭謙處下,不爭是非;應之於世,寵辱如一,平平常常,庸庸愚愚,含光內明,心中存道若樸。但這些在世人眼裏看來,似有不精不明、不巧不智、似愚似癡之貌。故曰“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其意是說“道”的前進好似後退,以進為退,以退為進,進退互為一體。曾有一位前輩在插秧時,從插秧時人退秧進的現象中忽然悟道,故感慨曰:“原來退步是向前”。進道修行之人,重在心意上下功夫,不爭世俗之高低,不追波逐流,不為物欲所轉,不求功名利祿,隻求靜心寡欲,默默修心煉己,惟在身心內求證,所以外人不能得知,故看似“若退”。


    修真人知理明法,懂得“有為般般假,無為處處真”之理,故重修心修德,不作有為有相之事,不生勞心勞力之能,默默自修,隻在內道場上下功夫。所修在心,所煉在己,所造在命,別人不能知見,一切全在自家心田裏默默耕耘。怡然自養,其所養人不能知,其所運人不能見,不顯山露水,不張揚於外。處處後於人,不敢自身先。念念常生止欲生悔之意,時時常感己之不足。此即是“進道若退”之義。


    “夷道若類”。“夷”者,平也。“夷道”,即平坦寬闊的大道。“類”者,不平也。此句是說,大道平坦,又好似崎嶇。修大道之人,不自以為比別人特殊,口不出異人之言,身不行異人之事。平平然,不分貴賤賢愚;淡淡然,不辨上下高低。動靜休息,與人共處此道,卻又在常中逆修非常道;處世應俗,與平常人無異,卻又要在塵中脫塵;與眾人同塵同濁,卻又不同流合汙。不迷於塵事,不背於道理,要在常道中修非常道,其苦其難,常人難知。大道雖平坦,走起來卻並不容易。此便是“夷道若類”。


    【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上德若穀”,即上德之人,有最深厚之德,卻又好似虛穀一般。其心如太虛,德量如天地,心德廣大無邊,如大山空穀一般,無所不容,無所不納。肚大能容天下能容之事,德寬能納宇宙能納之物;心如大海,能納百川千江,能容汙穢濁流;心地純如淨土,心虛如蒼穹,寬闊無際,故上德齊天。此便是“上德若穀”之義。


    “大白若辱”,“辱”者,黑色。《素問·氣交變大論》曰:“黑氣乃辱”。此句是說凡有大德之人,是最純淨潔白之人,但卻能包容一切汙穢濁流,能忍受一切汙辱。身處濁而不被汙流所染,性明皎然似日月當空,無一點雲遮霧繞。與人不擇貴賤,接物不較得失,處世不爭高強,居卑下而安於自樂。此等高真大德,高尚潔白之人,深明白與黑本為一體,故知白而守黑,雖處高貴之位,卻似在汙濁之地,自謙處下而不自彰顯。故曰“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是說大德之人,雖功德無量,但總覺得不足,心如宇空,量如大海,心始終空靜如虛,不顯露智慧,似若愚頑者之智慧不足。有德者不以一技之長而逞名,寧以德之不足為己病,不以德之有餘為己功。功雖日進,而不自以為進;善雖有成,而不自以為成;功行已深,仍感有缺。大德廣而無邊,卻默藏不露,謙虛自處,總是感到自己德行不足。故曰“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建”即修行建立。“偷”即偷懶怠惰之意。此句是說:心懷大誌向的人,努力修立道德,事必求其至,功必造其成。以聖賢之任為己任,以天地之心為己心。建德奮勇精進,然其心總覺得德行不足。德雖已厚,仍覺其薄;功行已深,而不自以為深。兢兢業業,謙以自牧。有德從不炫耀於人,總覺得自己不足。內心自性虛靜,故待物必簡。


    世人性暗心亂,認繁為好,物必多得,心必多慮,故被繁物攪得心煩意亂。建德之人,質樸如一,心持其正,建德之誌堅定,然其心若虛穀,其心存無為,永不以為己足。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下卑而上行;天道盈虧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故君子以謙德終其身。“建德若偷”,便是建德修德永不自滿之意。


    “質真若渝”。“質真”就是真德。“渝”者汙也。全句是說,有德之人,質地純樸,但外表好象沒染好的粗布,斑駁陸離。心地質樸之人,五德俱足,五氣純真,做人處事,好似變得淺淡不明。德存之於內,心性敦厚,言談舉止,寬厚待人;德流之於相,形貌樸實無華。雖不濃裝豔抹,但卻儀表堂堂,五官端莊,慈眉善眼。此乃心正可以貌正的實證,是德性的善顯於外,亦是德質升華的自然流露。這比世人之執善於顯,以潔自鳴,矯揉造作,內外不一,有著質性的差異。


    【大方無隅,】


    “大方無隅”,“隅”,即四方的角落或棱角。大道本無方所、無形狀、無聲色可言,渾然一團,不落邊際,又何有棱角?所以,凡是大德深厚者,最端莊方正的人,都沒有梭角可見。大方正之人,堂堂正正,好似一個大中正的大圓圈,反而無棱無角,無方無向,渾然一體。大德者,內方在外圓之中,隨圓就圓,隨方就方,方圓運用無礙。


    大德之人,心宇寬廣無際,無內外,無方隅,無東西南北之分,無四維上下之別。其道無極,其方無限,包裹太虛,涵容天地。故曰“大方無隅”。此句是取喻聖人無拘無執,心量廣闊,不立些微小圭角,是以謂之“大方”。


    “方”者,規矩也。《易經》“坤卦傳”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的意思是指“謹固牢藏”;直代表正,方代表義。用“敬直”內率自性而修,就稱之為“道修”,也就是河圖所表示的無為自然之道。“義”就是變化製裁,“方”就是“不動不搖,循規蹈矩”。


    “以義方外”,就是對外處世,對人對事,一言為定,到處合宜,言而有信,循規而不越軌。所以有“敬義立而德不孤”之論。一個人隻要有直、方、大三個字,公正、義氣、仁愛,內方外圓,胸襟偉大,像大地一樣,包涵一切,即可與天下人同心一德。“義以方外”,是修道方法中的一種有為教修方法,亦即洛書中所表述的“有為變化之道”。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修內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誠而明也。下德者,須先修命而後修性,命功中含有性功,自明而誠也。自誠而明謂之性,是為上德者而立說;自明而誠謂之教,是為下德者而立言。


    河圖與洛書,共同構成了一個內圓外方的示意圖。其意在於使修者明白:上德者先修河圖,以製外方的洛書,先修先天之圓,後修後天之方。下德者先修外以安內,先方而後圓。雖如此說理立法,但下德者也要以內圓為本,不可過於著重處在外方上。


    方圓二字,其義無窮,大有妙用。圓中並非無方,不是不要原則,也不是空寂無為,內含著防危慮險之功。其方並非斷絕人事,亦非不要圓通的隨機應變,其中包含著依世法而修道法之功。


    明白了河圖之圓,實乃五行一炁,中黃一點,就不會落入寂滅頑空。真知了洛書中的五行錯綜,克中有生,縱橫順逆,最終總歸中黃,則不會入於勉強執相之學。方之圓之,總在中黃一點,全在一心而已。方亦從此而方,圓亦從此而圓。不識中黃一點,方亦不是,圓亦不是。這其中的辯證關係,如詩所雲:“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麵時。一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


    【大器晚成,】


    所謂“器”,形而上者為之炁,形而下者為之器。輕清者上升而為氣(炁),重濁者下降而成器。自然界造物,神妙無比。凡可以看得見的現象、物象,叫作“象”,又曰“大器”;物象中有固定形體的,如某種東西、器具等,皆可謂之“器”。“器”所含的質性有別,故有形狀大小之異,有使用功能之不同。


    “晚成”者,造就不容易,需要時間較長,所以成就較晚。器物有大有小,小器易造,費工較少,費時較短,所以成就即早。大器難雕,費耗時日必多,故成之較晚。


    “大器晚成”,即真正有大成就、成大器之人,無不經過長期雕琢,艱苦磨煉,養深積厚,礪磨日久,造到火候純熟,精金百煉,止於至善上德之境地,才能成就經天緯地之才。當年薑太公修至八十多歲,才輔佐周文王滅紂興周,大展宏圖。由此可知成就大器之不易。故曰“大器晚成。”


    仙佛聖真都是經過長期的苦修苦煉,才得以成就大道。當年北七真飽經磨煉之苦,時經十四年才得以成真。唐僧師徒五人翻山涉水,受盡百般坎坷,曆時十四年,經受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實現了“見性明心參佛祖,功完行滿即飛升”的心願,完成了西天取經的重任。


    凡修正道大法者,無不經過八十一難的磨煉與考驗,少一難不得完九九之數。唐僧西天取經費時五千零四十八日,以完一藏之數。天地間事事皆有缺陷不全,而唯獨修道必經的災難之數,毫發不可假借,可見學道功成之難也!


    唐僧何以必經通天河?通天河何以遇老黿(yuán)?此乃返本還元之義也。還元又何須墮(duo)入水中?水者,天一所生,地六所成,為天地最初之數。三藏出世時被拋入江中,取經返迴時又墮(duo)入水中,皆因八十一難與魔相始終,亦與水相終始也。不墮(duo)水,安能完難?不完難,安能還元?不還元,安能得正果?水者,坎卦之象,“坎”者,艱難坎坷之義,象征著修道者逆水行舟的崎嶇艱險;水者,天一之元,代表著修真者返歸祖元一炁的大成。修真者所經過的八十一難,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乃是常人難以體味到的。由此亦可大體領略“大器晚成”的深刻內涵。


    人與天地同為三才。人之出世,本為頂天立地之身,經河車轉動一周,顛倒陰陽。故嬰兒降生頭部倒立,由先天墮(duo)落後天,經過十多年培育,才能成長為人,故曰“人身難得”。其它動物則不同,出生後永遠隻能彎腰駝背,無法頭頂青天,這是因為他們在曆世違背天理,受因果規律報應,故今世顯相如此。人要珍惜難得之身,就要知返本還元之理。


    修證大道,其功夫就在於再造心身,積善累德,重塑人生,將這個肉體凡胎造就成為一個道器,與天地合同,為眾生所用。造就大器的根本,就在於修心煉性,在凡俗間鍛煉不再顛倒,以衝天之誌,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世界觀,終必成就大器,跳出五行,飛升大羅,方不愧此生三才之身。


    修真就是自造道器的過程。要求得到心性的解脫,靈性的愉悅,生命的再造,是一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生命係統工程,所以要經受層層磨難與考驗。磨煉就是一種雕琢,就是一種冶煉,就是天賜的最大關愛。並非上天有意阻擾,亦不是有意跟你過不去。要造就成為一個金剛不壞之身,一個無極萬能體,一個大道有用之器,不經過千錘百煉,不經過爐火烹煉,怎能成為道器?真金不怕火煉,玉潔不怕塵染,故雲“不經一番寒徹骨,焉有梅花撲鼻香?”梅花越冷越香,道器越煉越剛。故前輩有詩曰:“鬧市煉道客,塵囂試真人”。


    【大音希聲,】


    口不能言,無法形容,謂之“大音”。耳不能聽,謂之“希聲”。“大音”者,即無音之音。“希聲”者,即無聲之聲。“大音希聲”就是莊子說的“天籟之音”。王弼注曰:“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者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眾”即全體,“分”即部分。部分具體的美,反而會喪失大音之全美。莊子所說的“天籟”或“天樂”,它是“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包裹六極。”


    宇宙間最大的聲音,人的耳覺功能是聽不到的。由於人類後天欲望過盛,主觀意識過強,損傷消耗了先天功能係統,所以人感應自然的能力已經遲鈍,感官功能減退,所以宇宙間一些微波妙音,譬如銀河係的許多聲音,已經無法聽到。人隻有在靜心定性,虛極靜篤之時,在那萬籟俱寂,一點聲音都沒有的狀態下,才能聽到天外之音。由於人的先天功能喪失太多,地震前的次聲波、電磁波,豬狗牛羊、螞蟻昆蟲都能聽到,科學儀器也能檢測到,唯獨人的耳覺難以聞知。


    “大音希聲”,是說宇宙間的一切,皆是元始之炁所化,大道至大至廣,但能生萬物之形,萬物皆有炁、聲、光、形,人隻能見其所顯之外形,不能見所隱之內形;隻能聽耳可聽之外聲,不能聽其所隱之內音。愈是宏大的音聲,人愈難以聽到。譬如黃鍾乃為音聲之母,得一陽之元氣,聖人則之,為眾音之主。此一陽元氣,何嚐有聲?雖然無聲,但十二律音樂之聲,皆是從黃鍾一陽元氣而生。人有口音語言之聲,更有心音希聲。語音之聲可聽,心音之聲難聽。一切外在的有形、有音,都是從內在滋生出來的,外在之有,有生於無,故無極才是大有、大音。


    常人“貴遠而賤近,向聲而背實”。人心就是一個小天地,與大天地相通相應。天地無音,卻可以行使風雷雨電之聲;人心無音,卻可以包容天地萬物,可以與天地萬物的心音息息相通。天地雖然不語,看人的行為可察知心機,自然界一切現象都是天地不說話的聲音,花開告知春天的露麵,葉落表示秋天的來臨。啞巴不說話,以手勢眼神表達他的心音。故傳心勝於語言聲音。人的心音意識流,不僅可以以語言表述,身體的動作,麵部的表情,都是心音的外顯。


    人心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善念與怨恨的生起,其心音就像無線電波一樣,充滿空間,如雷貫耳,迅速傳播,千裏之外,瞬間即應。比如親人遠在千裏之外,或病或故,因有親緣關係,其基因信息即可立即感而遂通。如此之類的無音之聲,正是“大音希聲”之妙義。


    聖人治國治民,妙在以善德心聲之微,雖無聲無言,卻能使天下大順大化;妙在不言之教,可使民心領神會,向善歸道。修真人“觀心得道”,以心音與自然大道圓通,即可道果大成。以此觀之,無音之中,有大音隱寓;無聲之中,有希聲存藏。故有“於無聲處聽驚雷”之句。袁世凱的二兒子勸其父不要當皇帝,便寫了兩句詩:“山泉繞屋知深淺,微念滄波感不平。”“微念”,是說一個小小的念頭興起,便會激起象大海浪濤那樣的波動。此語頗有道幾,深明心音的奧秘,可惜袁世凱不聽,枉費了這麽一個好兒子的心。呂祖雲:“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這是對“大音希聲”的絕妙寫照。


    【大象無形,】


    “大象無形”,天地萬物中凡能看得見的,便稱之為“象”或“現象”。所謂“大象”者,就是大得看不見的無象之象。


    “無形”者,即目不能見者之謂。最大的物象,是無形之象,即大道微妙之理。大道無形無象,隻可以心神領悟,不可以形跡視見,是以謂之“大象無形”。


    大法象之人與此一樣,質樸無其形。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能包容天地萬物,心能生萬法萬象。斂之在身,非有非無;用之天下,無窮無盡,無所不能,無處不往;可以自由超越時空,其妙無窮無盡,變化莫測;聚則成形,散則為氣,此謂之“法象”。


    凡修成正果的仙佛聖真,因其道果圓滿,故皆能化身分神千萬億,變化無窮,為天下人做大善事、大好事。但這種大法象常人不可知、不可見。古之聖人,修身治國,德化天下,世人無法知其端倪,此正是“大象無形”之妙義。


    天地萬物本是一炁所化,大寰(huán宇宙;天下)包羅萬象。天居高,地位卑,人立中,而世界成。追溯到鴻蒙未判,天地混沌,日月未分,那時便是無窮無盡的先天,並無一物一象。至混元一炁運轉虛空,運轉既滿周圓,氣始分散,化為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玄、元、始三位一體,三清分化有形,清輕之炁上升,子會開天,日月星生成,三寶完成。三清再化五老,東方木公、西方金母、南方火精、北方水精、中央黃老,五行既全,重濁之氣下降,醜會地辟生。天地運化真炁,五方定位,世界成形。五老運化五炁,至寅會時人降生。五行之偏氣分散天下,而生動植飛潛等物,如山水草木,電光石火,塵土動物等。


    大道無形無象,卻可以生宇宙萬物,所以天下最大之象就是無極大道。天地人萬物,原由無極元始一動而生太極,太極含陰陽兩儀,而化三才四象五行……。一本而散萬物殊,故曰“眾生”。又謂之“九六原靈”,意取天九地六之象數,包羅無窮無盡,所以太極是一個無形的大象。天下萬物,物物有太極,太極之中,又分太極,大至宇宙天地,小至微塵內核,無不有太極之象,大中有小,小中含大,人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其形皆隱存於萬物之中,此即是“大象無形”之義。


    【道隱無名。】


    “道隱無名”句,是總結歸納以上十三句之妙意。


    道本為宇宙大主,但因道又隱於無名,與萬物和光同塵,默默無聞,潛藏在萬象之內,所以不被人知。大道無形無跡,無聲無息,至玄至微,至神至虛;隱含在天地萬物之中,天地萬物並不知。無名無象,不可睹,不可聞,使人無法指其名,無法見其象。道之有,隱於無;道之無,藏於萬物之有。萬物皆有心,天理在人心,萬物皆含道性,其道性精華物質皆包藏在物內的核心之中。所以,道之真實在中心、核心、本源之中,而不在物之表層。萬物的外在形象,皆是道體之枝葉末梢;萬事之表,皆是理德之皮毛。自然本質的核心,皆隱藏於內。故曰“道隱無名”。


    人之真我,本是虛靈一團光炁,光圓覺照,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又何需執相,徒增做作?但人落入凡塵以後,執於萬有,執於形相,以致使自己的真我真知,如烏雲蔽日,明珠蒙塵,其光不彰。修道者若不能深悟真我實相,空執物相,不能率性實踐,猶如畫餅充饑,終難得飽。隻有進入無我之境,才能窺見道之真貌,才能真正體悟“道隱無名”的含義。當還有“我”字存在,以主觀意識認識萬事萬物時,就隻能在道的末梢上打轉,難以深入其本質之中。


    大道的本體特性貴於隱藏。《易經》有雲:“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神以知來,知以藏往”。民間俗話說:“人要實心,竹要空心”,都是指的道心。所謂“洗心”,就是要把心中的一切私心妄念都清洗幹淨,達到洗無可洗,寂然空明的最高聖潔境界,那就是得道。真正成道之人,不僅可以“神以知來”,而且要“知以藏往”,過去、未來什麽都知道,但心裏什麽都不留,像一張白紙一樣,一切都歸於無,一切都深藏不露,混跡世俗,與眾生和光同塵,“吉兇與民同患”,這才是最高的智慧。一般世俗人沒有不喜歡表現自己的,尤其是喜歡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真道無形,真佛無相,三清、五老、一炁,皆在無極境內。故修道一定要去相化執,道隱無名,退之於密,方可證無極道果。無極圖內空無一物,心若不能虛懷若穀,則無法歸空,雖是功德圓滿,亦難得上乘果位。這即是“道隱無名”之真義。


    【夫唯道,善貸且成。】


    “貸”,即施與、幫助。“成”者,即成就之意。


    “夫唯道,善貸且成”,是說唯有大道最慈悲,廣施大德化生萬物,養育眾生,且能成就天地萬物之始終。道生萬物從來都是由孕育開始,也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地促使萬物終有大成,善待一切,把自己的一切都傾注給天下眾生萬物,唯獨沒有自己的私利。


    此二句是總結歸納全文之義,太上唯恐後世不知大道之體用,不能正確理解領會文中真義,故而再次昭示世人:天下唯有大道至公無私,善施萬物以精氣,幫助成就天地萬物,恩德浩蕩。本章經文自“明道若昧”,至“道隱無名”,共十三句,從各個不同側麵,反複論證大道之妙。其意在於告訴世人,大道造物之圓機,無所不善施,無所不成就。若不歸從大道進修,則無處進修;不從大道而存養,則無所存養。不識大道之理,不立誠心修大道,便得不到大道的滋養和幫助,不能成就大器,隻能順著人道,在煩惱苦海中流浪生死,枉費了天賜人身生命的苦慈心。


    大道無私有緣求,大道無私唯德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的助與不助,多助與少助,皆需以真心去應,以無心去悟,以誠心去換取。當進入無物無我境界之時,才能真正體悟天心慈愛,大道無私,才能真正理解“唯道善貸且成”的真義。


    《易經》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此義是說,凡事人助天助,最根本的還要靠自己。正如空淨師在玄靈修真學“三因論”中所說:“一切事物的變化,本因是根據,內因是基礎,外因是條件”。這是玄靈學“三元(源)”理論的哲學認識論,與西方哲學觀有著根本不同點。自助、人助、道助,自證、互證、共證,三者雖為一體,但最根本、最核心的還是內心的自助。隻要心境達到天人合一之境,人心合天心,天就是我,我就是天,哪有不成之理?


    大道無親,唯與善人。天有好生之德,人若無厚德去應合,即使天道再有心助佑,你心中不應,心門緊閉,再好的寶貝也裝不進去,再大的助力也難以推動。所以,唯有修自心、累厚德,才能得道之助,才能自度自救。


    “善貸且成”,是指大道成就萬物都是“全始全終”。人做事也應當善始善終,要有好的開始,也要慎其終。但慎終不如慎始,慎始即是慎終,好的開端是從慎始得來的。要有好的始,而後才能有全終。所以佛家有“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的名言。有道之人,無論做人做事,無論處俗修真,都特別注重開始之“因”,有好因才有好果。所以說“菩薩畏因”。動機是起心動念之因,“因”一旦種下去,無論何人,必嚐其果。“凡夫畏果”,是說凡夫不明因果規律,不知天道的威嚴,隻圖一時痛快,黑燈騎瞎馬,橫衝直撞,直到碰到南牆,撞得頭破血流,果報來了,這才害怕。太上在此是教人要像大道那樣,篤信淳樸,返歸道本。


    誠信之心是入道的金鑰匙,萬聖千仙,都是從篤信入道而修。下士聞道之所以大笑之,正是不信之義。信為功德母,誠信不僅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修真入門的敲門磚,離開誠信二字,任你有萬般聰明智慧,也難以真聞大道,隻能順人道向下滑行,墜(zhui)落海底深淵。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乃是教人認識自然大道,當以篤信誠實為前提,作為入道之門。自古以來,萬聖千真,皆從誠信而入。“上士聞道,勤行之”,正是篤信之義;“下士聞道,大笑之”,正是不信之義。可見信與不信,乃是道與非道之分水嶺,是聖與凡的試金石。


    大道之不可不聞,猶如人之性不能不有一樣。人若無靈性的主宰,則眼不能視,耳不能聽,鼻不能嗅,口不能言。人若不聞道,則心不能修,身不能固,德不能立,家不能齊,國不能治。所以身之為人,於道不可不聞。


    人之根有深淺之不一,性有智愚之不同。能聞道而潛修力行,大誌不改,一了百當者,是謂根深智慧之上士。聞道信而習之,但誌心不堅,修而不勤,悟而不深,若即若離者,此為之中根。信道不誠,似信非信,自暴自棄者,是為淺根。下士乃無根之人,非但不信,反而嘲笑。


    聞道亦有層次之分,有聲塵之聞,有非聲非塵之聞。聲塵之聞,外有耳根之用,內有識性之塵,隻能聞於有聲,不能聞於無聲;隻能聽聞有聲之理,不能心悟無聲無音之道,故稱之為“聲塵之聞”。非聲非塵之聞,外不入於耳塵,內不起於識心,反聞於自性的空明之中,反聽於無音心聲之內。不用耳根,能聽天籟天音等無聲之音;不入耳塵,能聞凡耳不能聞之聞。無聞之聞我能聞,而人不能聞者,謂之“妙聞”。此等妙聞,方可謂之“聞道”,方可初嚐道味,見道之真。若能如此聞之,即可與大象同入於無形,可與大道同隱於無名。至此,大道之實理,未有不善施於我,未有不成就我之大器也。


    本章要旨,在於教人明道信道,大道雖深妙,但至簡至易,惟信可入,沒有誠信心,難聞真道,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中和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


    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之實理,謂之“道”,道即無極而太極也。“道一”,“一”是道,是宇宙的核心。萬物之本源生萬象,“一”這個核心,決定著萬物整體的基本狀態,一元為根本,為總綱。玄靈修真理法學稱之為“一元四素全息論”。《莊子·天地篇》曰:“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宇宙萬物的生成變化,皆源於一,根於一,始於核心。正如《列子·天瑞》篇所言:“一者,形變之始也。”萬物眾生皆源出於此“一”,此“心”、此“核”,皆含有全息性物質。隻因人被後天所裹,有此而不識此,有此而未能調動它的全能。此一即“質心”,萬物產生的條件,是以質心為前提。自然界的物質,以質心的凝聚力為基礎。有如幾何學中的畫圓,是以圓心來凝聚質心。若沒有質心吸引運動,圓規就隻能作無序或直線性運動。


    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即在內觀、微觀中認識了“生物原子核”,在慧觀、宏觀、宇觀中認識了宇宙之“本源”。先輩們對人身的生理原子核、中子核的分解和生理核聚合水平,是現代科學所望塵莫及的。道家認為“物由心生”,唯心生萬象,這個心就是“一”,就是道。正如三十九章所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天下貞。”萬物能得此“一”,歸於本源,形性合一,則清、寧、靈、盈、生、貞之象自然生發,宇宙升平,世界大同矣。


    無極在靜時為○,動時則為太極,太極即是一,即是道。此一流行於天地,便是五行四象;此一流行於人事,便是三綱五常;此一流行於身心,便是性命魂魄;此一流行於五常,便是仁義禮智信。故此“一”為萬物總匯之理,萬物總匯之源。若能得此一,則萬事畢矣。


    【一生二,】


    “一生二”,就是道所生太極之兩儀,兩儀中含有陰陽二氣。氣之動為陽,氣之靜為陰。有此動靜,才有此陰陽。陰陽本非有二,在太極未發動之前,靜而為陰;太極已發之後,動而為陽。未發之前為理,已發之後為氣,氣行而理隨,一理生二之陰陽。故曰“一生二”。


    “二”者,是言其動靜與陰陽。動則氣機流通,其理即著。靜則氣之反複,其理即貞。動不妄動,必靜極而後動;靜不妄靜,必動極而後靜。動靜之兩端,是自然大道之流行,萬物之成始成終。人能知此動靜之妙,修之於身,便可以見天地之心;用之於事,則可以見大道之本。


    世間萬物,皆是由陰陽兩大物質所構成,陰陽二氣之動靜,引起萬物之變化。三維空間可見之物質,是道生的陽性物質;四維和四維以上空間客觀存在的物質,是不可見的陰性物質,是隱態的物元、質元物質。


    “一陰一陽謂之道。”這一陽一陰、一顯一隱兩種物質,就是“二”,共存於宇宙空間,隻是其表現形式、存在的時空不同而已。陽者,肉眼可觀可見;陰者,非肉眼可觀可見。這種不可見的微觀“元”性物質,以隱態形式存在於高維空間。它雖然至今不被常人所認識,但卻是一種客觀存在著的,更為高級的玄源微觀質元性物質。即西方科學家所說的“暗物質”。


    隱態顯態這兩大物質,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世間的萬事萬物。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長陽消,陽生陰退,始終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之中。修真者的性命雙修,就是把握陰陽的方法,所要掌握和突破的,就是太極陰陽魚中的弦線。太極本是陰陽一體,複扭其弦線的目的,是要將陰陽複扭為無極○。太極之陰陽弦線,本是無極邊沿線的擠壓重迭狀態,複扭就是扭轉到無極本來狀態,也就是複歸於道。


    宇宙間的陰陽兩大物質,是隱態的更高級的大道本源物質的產物。道的陽性物質,是“常道”的必然產物;道的陰性物質,是隱態的道性物質。故修真者特別重視執兩用中,其意在於整體把握陰陽,運用陰陽精華物質,運用太極中的太極弦和魚眼,複歸於無極態。這就是修真理法學的精髓所在。


    自古聖人修道設教,皆不離此動靜之理。人身分為陰陽兩大係統,人心也包含陰陽兩個係統,即先天真心與後天識心。後天識心為陰,先天真心為陽。後天識心又分陰陽,善為陽,惡為陰。先天真心中也分陰陽,如心陽神,心陰神等。以性言之,靜者湛然無欲,所以為性;以情言之,動生喜怒哀樂,所以為妄情。人若能知動靜之妙,執兩用中,抱元守一,不偏不倚,立於中黃一點,守於喜怒哀樂未發之時,以中正之道行持,便是知一生二,由二返一之妙理,則大道近矣。


    【二生三,】


    “二生三”,“二”指陰陽二炁,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皆含有陰陽二氣,由此二氣交合衝蕩之後所生的中和之氣,才生出“三”。“三”即三元、三才等。道所生者為一,就其名而言謂之道,就其數而言謂之三。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萬,由此而生生不窮。太上以“三”數表示道生萬物之數,即愈生愈多,生生不息之義。“三”是由道的混沌狀態,到萬物顯象成形的過渡階段,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動態變化過程。


    萬物皆一氣含三。得氣之清輕者,天之道;得氣之重濁者,地之道;得氣之中和者,人之道。若無陰陽二氣之交合,則五行之氣不能行於天,五氣之質不能具於地,五性之理不能存於人。有天便有地,有地便有人。天地人三才皆本於陰陽二氣交合所生,故曰“二生三”。


    以三才之理蘊之於心,紀綱造化,經理人物,精粗本末,以一貫之,由一生二,二再生三,則天地人萬物才得以孕育而生成。修真者以此理逆返而修,歸一返心,迴複自然真境,既完整又科學。


    《易經》包含了三大原則,即簡易、變易、不易,合稱為“三易”。


    所謂“簡易”,是說大道之理至簡至易,既平凡,又簡單,世間無論多麽錯綜複雜的現象,都是由一至二,由二生三的變化過程。人常形容某事時有一句口頭語:“簡單得像個一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變易”,是說世間的人事物,都處在一定的時空中,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沒有一個事物不隨著時空的運轉而變化。雖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不同,但都是在其本因、內因的基礎上,隨著時空的運轉,發生著千差萬別的變化,這是大道的永恆規律。所以學道要知“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有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適應其變。


    所謂“不易”,是說世間萬物雖時刻都在運動變化,但生萬物的大道本體,卻是永恆存在的,這個主宰宇宙的本源,宗教家叫做“上帝”、“神仙”、“佛菩薩”。哲學家稱它為“本體”。科學家稱它為“物理功能”。無論怎麽稱唿,都是指大道本源之一。


    “二”是太極兩儀所生的陰陽,是大道生萬物的應用,是道生萬物的過渡階段。比如人體這個小宇宙、小天地,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巨係統,它以“心機”為總樞、為核心,不停地運轉變化著。在這個總樞紐的統領下,先分為陰陽、顯隱兩大係統,或稱為太極。在太極之下,又生三才,或稱為三寶,即精、炁、神。此三寶必需和太極陰陽這兩個係統共論,用三源理論闡述。例如精、炁、神這三個質元係統,元神、玉神、聖神這三個體元係統等等不同性質的子係統。三才之下又生四象,四象之下又分五行。五行之下再分為八卦、九宮等許許多多子係統。人體內道場基本上由這九大係統組成,層層分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含互納,圍繞方寸這個中心,共同構成人體這個巨係統。


    人體這個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有著直接的對應關係,修真者的人天合一、天人合一,就是為了求證、打通這種聯係的信道。完成九大係統的和合,攢簇五行,合和四象,由三返二,由二返一,就是五氣朝元,步入更完美的天人合一,這就是“觀心得道”的變化機理。也是順變“二生三”,逆變“三返二”的辯證之理。


    三生萬物。


    “三生萬物”,大道就其名而言,謂之道。大道就其數而言,謂之一。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萬。“三”是三元、三才,萬物皆是一氣含三。“一元四素全息論”和“三元(源)化生萬物學說”,是玄靈修真理法學認識宇宙萬物的整體觀和方法論。


    “三元一炁”,在人則是元精、元炁、元神;在“河圖”、“洛書”,則是內外三圓數圖;在卦辭,則是上元、下元、中元。三元備,而萬物之性成。其性之質量層次,再決定由三生四象,四象成而五氣流行,六爻成象,而八卦演序萬物。道家此學說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論與實踐體係,由內至外,由根到末,由隱至顯,由核心到宇空萬象,由三至萬物,象數理氣四大要素,包容於萬物的任何一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講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淨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淨師並收藏道德經講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