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放權給慈安、慈禧,希望兩方勢力形成製約,正是這一安排給了慈禧涉足政治的機會。


    再者,清王朝朝廷的內部矛盾成為了慈禧登上政治舞台的關鍵性助力。


    鹹豐皇帝臨去世前,其實也曾經想過讓慈禧陪自己殉葬。


    曾經鹹豐皇帝身邊的重臣肅順,也勸告過鹹豐皇帝,不能讓慈禧太後成為鉤弋夫人。


    鉤弋是漢昭帝生母,漢昭帝年幼,漢武帝怕自己駕崩後,皇帝年幼,生母代為幹政,於是將鉤弋賜死。


    慈禧確實有野心,但作為封建社會男性掌權的時代,不管朝野還是她自己本來也沒想過掌權。


    肅順本來也可以好好當自己的顧命大臣,走向人生的巔峰,偏偏他看慈禧不順眼,或者說見不得女人沾染權柄。


    再加上當初的鉤弋夫人之所以沒辦法變成慈禧這番模樣,還是因為漢武帝的治理有方,但是鹹豐皇帝卻死後留下了那麽大的爛攤子。


    肅順看慈禧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


    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慈禧隨鹹豐帝逃往熱河。


    到1861年掌權期間,慈溪和肅順就鬧了很多不愉快。


    因為鹹豐帝寵愛慈禧,並且慈禧也識字,鹹豐帝在京城時就經常批閱奏折讓慈禧念給他聽。


    甚至有時候他口述讓慈禧代為批閱。


    肅順對此就非常不滿,而肅順當時深得鹹豐帝信任,所以是有機會表達自己的不滿。


    英法聯軍入侵後,慈禧勸鹹豐帝坐鎮京師,洋人打來也不敢太過放肆。


    最多提講和條件,而鹹豐帝一走,就怕洋人就肆無忌憚破壞京師。


    而肅順則一味勸鹹豐帝走。


    而這也正合了鹹豐帝的意思,這讓慈禧對肅順心裏非常不爽。


    結果也確實是英法聯軍入京後燒殺搶掠。


    鹹豐若坐鎮京師,生命危險肯定是沒有的,至於結局會不會好點,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肅順在熱河期間鹹豐帝身體每況愈下時,曾向鹹豐帝建議將慈禧賜死。


    最後此事傳到了慈禧耳中,自此慈禧和肅順算是不死不休。


    這也是後來慈禧一定要掌權,一定要弄死肅順的決心,畢竟,那個情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八大臣的步步緊逼,慈禧太後隻能選擇自保。


    而慈禧參政的起點在於鹹豐帝的放權,而鹹豐帝的放權又在於製衡,防止顧命八大臣架空幼主的權力。


    但這種平衡還沒來得及建立起來,就被打破了。


    慈禧本身的家世並不顯赫,父兄都不是可以左右政局的重臣。


    這也是鹹豐放權給她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樣也是她權力擴張的限製因素。


    而奕?的出現則為其打破了這一限製。


    慈禧借奕?一派的力量拔除了顧命八大臣的勢力,為其後期權力的壯大提供了契機。


    而當初道光帝的猶豫,使得鹹豐對奕?的猜疑不斷。


    再加上朝堂上奕?的能力和聲望,讓鹹豐對他忌憚與日俱增。


    不斷對其進行牽製和打壓,使其一直被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


    在授命“讚襄政務大臣”時也並未將奕?納入其中。


    鹹豐帝不信任自己六弟,顧命大臣中竟然沒有恭親王。


    自己跑到熱河花天酒地,把京師一個爛攤子扔給奕?。


    最後不管怎樣,談好了是自己任人英明,辦不好就是恭親王辦事不力。


    罵名讓奕?擔著,恭親王好歹也是道光親兒子,江山畢竟也是愛新覺羅家的江山,認認真真親力親為的給鹹豐帝擦屁股。


    迴頭一看,皇帝撒手人寰,一點權利也沒給他。


    顧命八大臣提都沒提他啊,是誰都會心裏不痛快。


    鹹豐死後,清政府的實權掌握在顧命八大臣手中,他們八人屬於鹹豐的勢力,對於奕?也是多有排擠。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奕?來說,與慈禧謀事自然是上上策。


    但凡當初鹹豐帝在顧命大臣中安排恭親王一個位子。


    即使不安排,哪怕是在臨終前見上一麵,像曆代帝王托孤那樣。


    執著恭親王的手說幾句軟話,委托他輔佐六歲的孤兒。


    但凡這樣做了,恭親王便不會跟慈禧聯合起來,置祖製不顧而廢了八大顧命大臣。


    倘若肅順等人不是那樣的跋扈囂張,專斷一切,眼角裏根本沒有兩宮太後和恭親王。


    而是稍微照顧下他們的體麵,也不至於把慈禧逼到要與顧命大臣們一決生死勢不兩立的地步。


    於是,慈禧聯合慈安、奕?發動了辛酉政變,從而站在了權力的高峰。


    正是基於此,慈禧才有了掌權的可能,也才有了第一次的垂簾聽政。


    但凡鹹豐帝子嗣充盈,且年齡合適,具備統治者應有的政治能力,慈禧是不可能有掌權的機會的。


    雪梨批著折子,想得卻是那個老婆子。


    按理說,她前期幹得還不錯。


    貌似,不論男女的掌權者。


    一到上了年紀,就瘋狂的想要抓住手裏的權力以達到內心的平靜。


    很多明君都是在晚年昏頭的。


    要知道,曆史上,辛酉政變之後。


    慈禧虛歲隻有27歲,慈安26歲。


    這兩個寡婦在政治上都不成熟,兩宮太後隻能依靠恭親王奕?維持朝政的正常運行。


    不過,慈禧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同時,在垂簾聽政之初,慈禧也確實想徹底改變大清日益衰落的現象。


    在她的主導下,一係列旨在懲貪、自強的措施紛紛出台。


    慈禧垂簾聽政後,首先從吏治下手,將辛酉政變的功臣勝保賜死,又將兩江總督何桂清就地正法。


    這兩個事件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一時間,官場上的腐敗、懦弱、不作為的風氣得到了很好的改觀。


    緊接著,慈禧針對太平天國和撚軍的內患,大力提拔和重用漢族官僚。


    ?注:撚軍?是一個長期活躍在長江以北皖、蘇、魯、豫四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與太平天國同時期。


    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彭玉麟、曾國荃為首的漢族大臣,都被委以重任,出任地方督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妖媚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月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月阿並收藏清穿之妖媚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