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這話一出,奕?一瞬間胸口熱血沸騰。


    對啊,鹹豐那弱不禁風的身子。


    他留下一個爛攤子累的還不是他的兒子?


    奕?一瞬間轉變態度。


    不再是過往的敷衍,而是暗地裏尋求發展。


    雪梨要的礦大方的奉上!


    雪梨安排自己的傀儡守著兵工廠煉鐵煉武器。


    蟻後又生了好多螞蟻用於挖礦,比人的效率都高。


    扶孤院在多地開花,技能、文化課程全都有安排。


    鹹豐四年(1854年),上海美領事向美商宣布上海為自由港。


    並批準了“武裝航行黑龍江”的計劃。


    曆史上,英國新任駐華公使包令到達並提出會晤建議,要求修約。


    包括全境開放、外國公使駐京、長江通商和鴉片貿易合法化等要求。


    可是這會兒,西方的國家,因為鴉片的入侵已經亂了起來。


    雪梨怕他們抗拒,還特意改進了一下,主打一個防不勝防。


    什麽水水、粉粉、香薰、雪茄、香煙……應有盡有!


    現在各國已經聯合聲討英法兩國。


    英法對俄宣戰,克裏米亞戰爭爆發。


    日本和俄羅斯嚴禁鴉片卻越禁越泛濫。


    一個個忙的焦頭爛額,也就沒空盯著大清了。


    倒是那些商船經常失蹤,不止是洋人,大清的也有。


    至於西方傳言是上帝發怒了。


    東方太平天國說是上帝父子發怒了。


    大清百姓說是佛祖降罪!


    於是,雪梨引導流言。


    佛祖因為鴉片降罪於平民,吸食鴉片者都會變得窮困潦倒,賣兒賣女,妻離子散。


    這,便是報應!


    倒賣鴉片者,會死無全屍,遺臭萬年!


    畢竟,很多商人都是離奇失蹤!


    而一艘搭載著47名幼女的“英格伍德號”輪船從寧波港出發,這是一段罪惡的“豬花”交易的開始。


    “豬花”指的是被買賣的女性,她們被販賣到海外,結局淒涼。


    雪梨早就盯著了。


    那些人死無全屍,連商船都沒了。


    幼女進入了扶孤院,雪梨身邊的宮女挑了一些去培養。


    各種傳言嚇得大家對鴉片敬謝不敏。


    但是一些感染者和權貴還是一如既往醉生夢死。


    於是,沒多久,那些人也離奇失蹤。


    實際都在雪梨的黑工廠裏當勞工。


    管飯,但是沒錢沒鴉片。


    那些人欲哭無淚!


    而幹涉到性命問題,外麵那些癮君子才開始控製。


    雪梨跟曹太醫合作搞的戒大煙的藥派上了用場。


    隻是對雪梨搞出來的加強版作用不大。


    當然,這個時候,廣東還是爆發了大規模的紅巾軍起義。


    這場起義是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影響下發生的,起義軍的領袖何六響應太平天國革命,首先在東莞高舉義旗。


    民族危機和階級矛盾的矛頭直指清政府。


    此時清政府麵臨的處境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十二月的時候,麗貴人爆出了三個月的孕信。


    鹹豐晉封她為麗嬪。


    鹹豐五年(1855年),這個年過得有些冷清。


    鹹豐突然一病不起。


    因為內裏虧空更甚。


    雪梨毫不留情的掠奪壓榨,鹹豐不願承認自己身子骨弱。


    日日吃些虎狼之藥!


    大概是原主書法文采斐然。


    鹹豐很是滿意,讓她替他批折子。


    雪梨突然意識到原主後來能成為大清的掌權者。


    並不是說她自己多麽優秀,而是大清皇室太不給力。


    在《慈禧太後》一書中給出了五個慈禧受寵的原因:


    1、美貌;


    2、聰慧;


    3、書法好,能代批奏章;


    4、有參政能力;


    5、誕下皇子。


    這些特點,可以說曆朝曆代後妃能叫的上名號的,普遍都有的特征。


    核心在於皇帝有能力有野心!


    可偏偏這個皇帝是鹹豐帝。


    沉溺在虛假的樂園裏佯裝不知外麵的動亂。


    曆史上,同治帝的誕生,使得慈禧的位分得到晉升,地位逐漸穩固。


    其二,作為唯一存活的皇子,直接繼承了皇位,使得慈禧從貴妃的身份轉變為聖母皇太後。


    其三,同治帝繼位時才六歲,需要皇太後的輔佐,間接地將實權交到了慈禧手中。


    而封建社會是男權社會,無論是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還是在家庭、教育等方麵,男性始終占有主導地位。


    特別是在政治領域,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尤為突出。


    在封建王朝,女性一旦與政治有所牽連通常被視為“禍源”,於是《詩經·大雅·瞻卬》寫“哲夫成城,哲婦傾城”。


    意思是:有智慧的男子能夠成就國家,而有智慧的女子則會毀掉國家。


    這句諺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男女角色的傳統看法。


    認為男性在政治和軍事上更具優勢,而女性則可能因為其智慧和影響力而導致國家的衰敗。?


    至於女性政治,更是通常被視為禮崩樂壞的象征,故而有“牝雞司晨”的說法。


    但是,封建社會又有著森嚴的等級製度,兩相作用之下產生了一批特殊的女性,即統治階級女性,既包括具有皇室血脈的女性,也包括君王的後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室女性和後妃本身就屬於政治的一部分。


    所以會有公主和親,也有君王為了拉攏朝中勢力而娶後妃的情況發生。


    這也使得這個群體的女性更有可能參與到政治活動中來。


    盡管如此,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男權始終是主流,後妃參政的情況仍舊是鳳毛麟角。


    可以說,後妃能參與到政治中,除去其本身具備某些條件(如政治素養、能夠左右政局的影響力等),是需要很多外部因素的推動的。


    首先是當時的清朝皇室子嗣凋敝。


    鹹豐帝在熱河駕崩的時候,怕六歲的同治繼位,會出現皇權旁落的情況。


    畢竟前車之鑒有多爾袞、鼇拜之例。


    於是鹹豐帝一方麵設立了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盡心輔佐,讚襄一切政務。


    另一方麵又授予給皇後鈕祜祿氏“禦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企圖形成權力的製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妖媚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月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月阿並收藏清穿之妖媚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