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事:李宣的父親李瓚在知道周澈決定南渡汝水,馳援父城之後,決定助之,親自出麵說動了城中諸姓,從他們族中的子弟、賓客中選出了五百人給他,都是青壯能戰的,得好好尋思一下怎麽使用。


    周澈決定:從其中選百人勇壯者編入陷陣屯,早在何曼最初破城後,黃巾軍就在襄城縣內大肆擄掠燒殺了一番,陽翟一戰後,黃巾軍的潰卒又大批來到,更是擾亂地方,百姓怨之,能被稱得上“城中諸姓”的都是大族,大族通常有錢,有錢就是被禍害的對象,這些子弟、賓客也算複仇之士了,可以編入敢死的陷陣屯。陷陣屯擴大為陷陣曲,方悅升為曲長。


    五百人選百人,還有四百人,周澈將之編成了兩曲,取名為為襄城左曲和襄城右曲。


    他本是想請李宣來做這兩曲的長官的,李宣不好武,不喜兵事,拒絕了,就把這兩曲給了江偉。至於這兩曲的長官,為了方便指揮,就從這兩曲中選擇。事實上也隻能從這兩曲中選擇,曲中兵卒都是襄城諸姓的子弟、賓客,不會樂意由外人統帶的。


    這樣一來,江偉手下就有三曲的兵力了。一個曲叫曲長,三個曲就不能叫曲長了。漢家兵製,五曲一部,三個曲勉強也可成一部了。許仲是諸將中第一個當上“部長”的人。部之主將應叫“校尉”,校尉秩比二千石,周澈的這支部隊帶有私兵性質,不敢用朝廷官製,因一如既往,也給改了個名字,改為“部長”。


    戰前諸事議定辦妥,周澈又去了一趟李家,拜見李瓚,一為南下前的辭行,二為感謝他給自己召的這五百人。


    他麾下現在共約五千人,才複襄城、郟,未及多做休整就又主動提師南下,援救父城,迎戰波才的數萬眾。李瓚對他這份上忠漢室、下懷百姓,為平賊亂不惜己身的“大義”極為讚賞,誇讚不已。


    周澈說道:“複襄城、郟後,俘賊數千,今依公達之計,從中選出了五百可用之人,仍有數千剩餘,我要南下無法顧及他們,因有一事相求。”


    “子言之。隻要我能做到,定不推辭。”


    “我想請公在縣裏組織些人,把他們送去陽翟。”


    李瓚一口就答應了:“此小事耳,易哉!”


    周澈大喜,說道:“多謝公了!”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事相求。”


    “請說。”


    “捷報已送去陽翟,府君尚未迴文。縣中賊亂方平,不可無主,澈鬥膽請公先出麵安縣撫民。”


    因受李膺的緣故,李瓚也在被禁錮之列,不能入仕,但如今賊亂,當行非常之法,他略一遲疑就答應了。


    周澈喜道:“有公臨縣,我此次南下無後顧之憂了!我明日午時就南渡汝水,馳救父城!”


    李瓚問道:“為何午時?汝水南岸必有賊兵哨騎,午時渡河,恐會被發現啊!為何不夜渡呢?數日前子來襄城,不就是在晚上渡的潁水麽?”


    周澈笑道:“此我誘敵之計也。今次南下之軍由我先行,午時渡河,餘眾則會在晚上渡河。”


    “噢?願聞其詳。”


    周澈隻是笑,不肯說了。


    李瓚了然,也不惱,說道:“此等戎機秘事,本不該我問。子不說,我也就不問了!子智勇雙全,乃是吾郡人傑,今既有定計,此番南下必能獲大勝了!吾在襄城候子捷音。”


    周澈謝過,告辭離去。


    等他走後,李瓚對陪坐在側的李宣說道:“方複襄城、郟,未及休整,即又南救父城,此子乃忠直奇節士!不愧周姓。當年他為司刑巡察,行縣至吾縣,你迎他來家中,對談數日,我問你對他是何觀感,你說:‘才為中人,氣度過人,寬容雅量,謙和沉穩’。與士交,他可能謙和沉穩,然與賊戰,他唯恐不及啊!此子不但氣度過人,節操也過人!‘友者,友直、友諒、友多聞’,如貞者,可謂直。人之交友,所為者何?一為道同,二為補不足,你少習家學,文有成而武不及,太平世或能安然居,當有賊亂難以保身。以後,你可與他深交之。”


    李宣恭謹應諾。


    次日上午,周澈留下了早先編入輜重營的三四百丁壯並及祁杉一曲兵卒協助李瓚守城,之後整部南下。


    又抽調了兩曲去了郟,一曲留在襄城,又輜重營三四百,這是千人。因李瓚的功勞,得到了五百襄城子弟的補充,又選出了五百餘可用的黃巾死士,再除掉之前打襄城縣時數十傷亡,也就是說周澈準備帶著南下的人馬依然是五千上下。


    這五千上下的人馬分兩批出城。


    就像他對李瓚說的,第一批一千人,由他親帶,午時出城。第二批四千人,由荀攸和王慧率領,到了晚上再夜渡汝水。這是為了能更好地使用誘敵伏兵之計。如果同時出城就不好伏兵了,而分批出城,可以給黃巾軍一個錯覺,或許會錯認為周澈帶的這支人馬是來探視黃巾軍攻打父城情況的。


    按照計劃,周澈帶的一千人渡河南下後會沿河緩行。荀攸、王慧帶的這四千人夜渡後則向西北急行,去父城西北邊的山中埋伏。換而言之,也就是說,周澈帶的這一千人就是一個“誘餌”,用來誘敵上當中計的。


    襄城緊挨汝水,出城向南不遠就有一個渡口,但不能從此處渡河,因為這裏是波才派出巡弋汝水南岸的那一支人馬的重點監視地帶。汝水雖不太寬,也是河,萬一在渡河時被黃巾兵卒攻之,就是“半渡而被擊”,兵家之忌。因而,出了城後,周澈先沿河向上,朝著郟縣的方向行出一二十裏後,才選了一段狹窄的河段渡水。


    三月春天,河水未漲,不是很深,可以騎馬而過。


    周澈先遣周倉率數十騎過河到對麵警戒,接著一千人次第過河。


    這一千人是三個曲。一個江偉曲,一個方悅曲,一個親衛陷陣曲。


    江偉曲第一個渡過了河,渡過水後馬上散開,配合騎兵警戒。有了這一曲步卒,再加上周倉等騎,就不用再擔憂黃巾軍來攻了。


    在江偉曲的士卒渡河時,周澈一直擔著心,等他們渡過河後,放鬆下來。


    渡河後,一個親兵策騎從在他的馬後,說道:“主公賊兵到底不會用兵。要換了我,這汝水南岸必是要看得嚴嚴實實的,哪裏會給敵人渡水的機會?”


    周澈笑道:“知易行難,紙上談兵易,做起來難。汝水西入我郡,東流出,長數百裏,賊兵隻有兩千來人在看此水,又哪裏看得過來?”


    用了半個時辰,一千人渡河完畢。期間,在渡過了一大半人馬時,有一股巡弋的黃巾軍兵卒發現了他們,但這股黃巾兵卒人數不多,隻有一二十人,被周倉等騎追殺了一陣,就全部殺死了。過河之後,周澈散出探馬打探敵情,慢慢沿河西北行。前行數裏,又遇到了兩股黃巾軍的巡邏隊伍,人數也都不多,各隻一二十人,輕而易舉地就將之分別滅了。這時,已到申時末了。


    周澈離開河岸,在官道邊的田野中選了處背臨一座小丘陵的空地做為暫時駐紮之所,令將士們席地而坐稍作休息,同時吃點隨行攜帶的幹糧。此次千人從他過河南下,而前方則是數萬黃巾軍,周澈不知士氣如何,乃按行諸曲。


    他行完三個曲,發現士卒們雖然有惶恐的,但整體來說還不錯。


    這有幾個方麵的原因:其一,周澈剛帶著他們大勝一場,正士氣高昂,其二,周澈及時行賞,也激勵了士氣,其三,這次南下是周澈親自帶著他們來的,周澈是主將,名族子弟,度遼將軍,性命比他們寶貴多了,若是必死,他可能會親自帶隊先行麽?故此,士氣還算不錯。


    行完曲,周澈叫來周倉,對他說道:“現在咱們等同是在敵境,不可不謹慎。你帶上幾騎去那邊的高地,細細觀察遠近情況,若有賊兵經過或者來到,你可打旗示警。”令親兵從隨行所帶的一些輕便輜重中取出數麵旗幟。這些旗幟的顏色各不相同,有青、有赤、有黃、有黑。這幾個顏色都比較鮮亮,即使在遠處也能輕易地分辨看出。


    他把這幾麵旗幟交給周倉,接著對他說道:“當有賊兵經過或來到時,如果賊兵的人數在二百以下,你打青旗;如果賊兵的人數在二百以上五百以下,你打黑旗;如果賊兵的人數在五百以上一千以下,你打黃旗;如果賊兵的人數在一千以上,你打赤旗。”


    周倉應諾。


    他前天帶百餘騎攻複郟,迴到襄城後,周澈先嘉獎他了一番,繼而按荀攸的建議又當麵告誡他了一番,告訴他此次以百餘騎複郟隻是僥幸,下次不可這麽冒險了。打仗有正有奇,正為主,奇為輔。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非到萬不得已時最好不要冒險。


    對以百餘騎複郟這件奇功,周倉本人是不太在意的。他是個疏懶的人,之所以從周澈擊賊,不是為了功名,而是他喜歡這種戎馬生活。


    周澈再又讓親兵拿來幾其它顏色的旗幟,也交給周倉,接著又說道:“若來到之賊兵全是步卒,你就隻打剛才那幾麵旗幟,若是騎兵,你就打這幾麵旗幟,如前,一樣按賊騎數量打不同之旗。若是步騎皆有,你就把兩種旗都打出來。”


    周倉應諾,收好旗幟,從他自己帶來軍中的二十三騎中挑了幾個機靈勇敢的,離開這片暫時的駐地,馳奔出去,上了遠處的高地。


    周澈選的這個臨時紮營之處不是亂選的。


    這塊地方近有丘陵為倚,遠有高地可供瞭望,並且在丘陵後邊不是太遠又有一片林木,可以用來隱藏伏兵。戰陣之間,立屍之所,行軍打仗容不得半點大意,營地的選擇至關重要,一塊好的營地足能頂的上一支精銳的士卒。天時、地利、人和,地利即是此也。


    看著周倉等騎到達高地,留了一人看管馬匹,餘人徒步登高,遠望觀敵。


    周澈他仰頭望天,天空中有雁群飛過,轉首旁顧,營地周圍青苗起伏,一隻野兔從田壟裏探出頭來,看到這裏有這麽多人,嚇了一跳,掉頭逃竄去。因為自己的禁令,兵卒沒有人說話,都席地而坐,抱著兵器,或吃幹糧,或喝水囊裏的水。無論遠近,不見行人,田野和官道上靜悄悄的沒甚聲響。他不免覺得無聊。


    他坐在地上,親兵拿來水伺候他飲用。


    過了一會又往遠處望了眼,高地上周倉等人仍伏在地上,沒有任何動靜。他收迴目光,笑對一旁的江偉說道:“咱們這是要等波才、何曼發現咱們啊。”


    “就這樣?不需要做些什麽麽?吾等這次南下,不是要詐敗誘敵麽?”


    “急什麽?仲黠和公達現在還沒出襄城呢,他們到晚上才會夜渡汝水,渡河後到父城北邊的山中差不多要走五六十裏。等他們到達埋伏的地點,就算一路急行,也得明天早晨了。到達後他們再吃飯,再休憩,再準備,這樣一來,再早也得等到明午他們才能進入戰鬥狀態。現在才什麽時候?離明午還要一夜大半天呢!咱們現在就去詐敗誘敵?詐敗容易,往哪裏誘敵呢?沒有公達他們的埋伏,不是誘敵,是送死,不是詐敗,是真敗啊!”


    周澈耳提麵命,教導江偉:“誘敵之關鍵是誘敵的時間,放到眼下來說,就是咱們被賊兵發現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公達他們可能還沒準備好,晚了,增加伏兵被發現的可能。”


    “那就這麽坐等?”


    “也不是。萬一波才太笨,一直沒發現咱們,那咱們此次之詐敗誘敵也是成功不了的。”


    “那怎麽辦?”


    “先等一會兒,如有賊兵經過或來到,咱們就出擊。”


    “如果沒有呢?”


    “沒有?那就主動尋敵。”


    “去哪裏尋?”


    “肯定不能直接去父城周邊,哪兒是賊兵的主力所在。”


    “那去哪裏?”


    “賊兵分出了一部巡弋汝水,咱們就主動去尋這股賊兵!我來考考你,尋這股賊兵有兩個好處,你知道是什麽麽?”


    “有兩個好處?”江偉開動腦筋,在周澈的注視中低頭想了會兒,喜上眉梢,說道,“我知道了!”


    “說來聽聽。”


    “一個好處是這股賊兵人少,且分散,好打,吾等不用擔憂會被包圍。”


    “不錯,另一個好處是什麽?”


    “今天晚上王、荀二君要帶主力夜渡,他們雖是夜渡,但過了河後,要沿河走一二十裏路,很有可能會被這股巡弋汝水南岸的賊兵發現,所以吾等就提前先消滅這股賊兵,等於是給王、荀二君所帶的主力掃清了道路,減少了他們被發現的可能性!”


    周澈甚是歡喜,忍不住又拍了拍江偉的腿,笑道:“說的對啊!就是這兩個好處!”


    江偉說道:“主公,我覺得還有一個好處?”


    “噢?什麽好處?”


    “汝水南岸很長,又遠離父城,離賊兵的主力挺遠。就算波才因為咱們殺剿這股賊兵而被驚動,派了大股賊兵來,咱們也可以帶著他們繞圈子,至不濟再渡水北上,不怕被他們消滅,而且也給明天的詐敗打下了一個基礎。”


    正說話間,遠處高地上周倉突然站了起來,緊接著另幾個騎士也站了起來,其中一人把手裏的旗打了出來。


    江偉的視線就沒離開過這幾人,就算在和周澈說話時,也沒忘了時不時地看上一眼,頭一個發現了他們在打旗,猛地一下竄起,指著說道:“主公,打旗了!主公,打旗了!”


    周澈抬頭望去,見打出的是青旗。


    二百人以下打青旗。這應是又是一隊巡邏到此的黃巾軍兵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大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纛並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