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他們猜得沒錯,這個告狀之人正是周澈命薑楓、南淩等人找來的----通過誅滅季氏一役,薑楓、南淩、鐵家兄弟、高家昆仲等等這些胡鄉亭、橫路亭的輕俠們已經順利地把勢力延伸到了雀陽諸亭,在周澈的暗中支持下,已將季家原有的地盤悉數控製,如今在鄉中一支獨大。原來依附季氏的那些輕俠、劍客們,或被擒拿入獄,或改投到了他們門下。在這樣一個“大勢”下,找一個可靠的人來配合周澈做戲是很容易的。
鄉人在聽聞此事後,無不對周澈交口稱讚,皆議論說道:“周君誅滅季氏,雖然酷烈,但那是季氏有罪在先,並不代表周君殘忍好殺啊!今聽他處理民告雀陽亭亭長一事,實際上是一個敦厚仁愛的人。他雖然年輕,卻有長者之風。”
百姓服其道理,吏員懷其恩德。那雀陽亭的亭長更是提了禮物,主動來前來道謝。周澈怎肯收他禮物?把他留下,招待了一頓酒肉,又親將他殷勤送出,把一個“仁厚上官”的形象表現了個淋漓盡致。
黃忠、黃蓋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將雀陽亭的亭長送走、折迴堂中後,黃忠對周澈說道:“皓粼,此真妙計也!你是怎麽想到的?”
周澈搖手笑道:“不過一個小小的詭計罷了,哪裏稱得上‘妙’字?”不知怎麽,他突然覺得這樣不好,心道,“漢升、公覆、楓之會不會因此視我為奸詐之人?”注意了一下他三人的神色,故意歎了口氣,又慷慨地說道,“此類‘陰謀小術’,偶爾一用尚可,絕不可多用。用的多了,難免會被世人罵為詭詐。……大丈夫處世,應該光明磊落。你們不要學我。”
三人皆點頭應是。
諸人正說話間,看門的老卒來報:“鄉長,門外有幾個士子求見。”
“士子?”
“他們自稱是鄉三老田公的弟子。”
“噢?田公的弟子?快快請進!”周澈話音未落,隨即站起,又說道,“田公乃本鄉父老,他的弟子都是本鄉的俊彥,我應該親自出迎。”帶諸人前去,周澈在堂外穿上鞋,整冠按劍,大步來到門口。
門口院外站了四個人,領先的兩個認識,一個是之前拜訪田寬他們裏遇見的金宸皓,一個是田寬之子田熙。後邊的兩個人不認識,是初次見麵。金宸皓、田熙等見周澈親迎出來,忙長揖行禮。田熙說道:“田熙、宸皓、徐康、田豐,拜見周君。”
周澈哈哈一笑,將他們扶起。金宸皓、田熙早就認識了,不必多看。他細看後頭那二人,見這一人年長者四旬上下,中人之姿,沒什麽獨特出色的地方;後麵年輕一點那個,目光剛毅,站姿嚴謹,執禮甚嚴。
周澈旋即將目光在最年輕的那人身上停了一停,心道:“此人名叫田豐?是曆史上那個袁紹麾下謀士,還是偶然同名?”
接著周澈笑道:“自上次拜訪過田公後,至今已有多時未見。年前,我本欲再登門拜訪,卻因被俗務纏身,未得成行。……,元寧兄,你家君的身體可還好麽?”
元寧,是田熙的字。他迴答說道:“除了有時腿疼之外,家父身體還好。”
周澈點了點頭。他對金宸皓印象深刻,笑著對他說道:“玄光,我前幾天聽你們裏的裏長說,你辭了裏門之職,被田公收為入室弟子了?”
金宸皓躬身應是,答道:“吾本庸才,蒙恩師錯愛,僥幸納入門下。誠惶誠恐,不知所措。”
周澈大笑說道:“你是庸才?你要是庸才,咱們鄉中便沒幾個有才的了!”這裏是個鄉下地方,比不上平輿郡城,既無名士,也沒幾個能被稱得上“士子”的,能拿得出去、說得出口的,除了秦家的幾個子侄,也就是田寬門下的這些個門生、弟子了。
周澈轉目看徐康、田豐二人,問道:“這幾位是?”
田熙代為介紹:“此為徐康,字子博。這個是我的冀州族親本家,名豐,字元皓。他們現在都在家父門下受教。”
徐康二人重新向周澈行禮。周澈笑道:“原來閣下便是徐子博。久聞田公門下,子博最長。你是最早師從田公的?”
徐康對周澈本無好感。當日在田寬家,數他和另一個叫陳啟的對周澈批評得最為激烈。不過,批評歸批評,他到底年紀大了,和陳啟不同。陳啟年少氣盛,尚未知人間疾苦,敢和周澈“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四十多歲了,至今沒有出仕的機會,眼看就要蹉跎一生,最終“形勢比人強”,還是委屈了己意,奉田寬之命,和金宸皓等人齊來拜見周澈了。
這些曲折,周澈不知,徐康自家清楚。他有些慚愧、有些不甘,心裏矛盾掙紮,躬身行禮,說道:“康癡長幾歲,雖然最早師從田師,然若論學識,遠不及元寧、玄光諸弟。”
從周澈出來到現在,田豐一直在偷偷地打量他,嘀嘀咕咕地想道:“本以為他是一個強橫霸道的人,不料待人接物卻如春風化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揖,“在下田豐見過周君。”
殊不知其實周澈也在打量他,在聽田熙說是冀州族親的時候,他心裏很激動--或許這真是曆史上的那個田豐了。
“君字元皓?!吾字亦有‘皓’。哈哈!田君,看來你我有緣啊!君家冀州,不遠千裏來此處求學,吾甚敬佩,敢問君家冀州何處?”
“冀州巨鹿。”
周澈聽完後,心裏樂開花了--果然是曆史上的名謀士田豐。
鄉舍大門臨大路,周圍沒有其它建築物,風從遠處田野吹來,站得久了,頗是寒冷。周澈握住田熙、徐康的手,帶他們往裏走,邊走邊笑道:“我前幾天迴家,閑時遊逛大市,俺家大婢買了些果蔬,你們來的正是時候,走,走,去後院,請你們嚐嚐。還有粟漿.....說實話,我早就想與諸位賢人君子見見了,難得你們來,咱們一邊飲漿,一邊談!”——“漿”即帶酸味的水汁,或用米釀,或用粟釀。秦漢之人飲漿成風,乃至有的販漿者家產可比千乘之家。
周澈對田熙等人如此熱情是有道理的。首先,從他任職本鄉以來,這是頭迴有“士子”主動前來拜訪。其次,鄉中的讀書人本就不多,一下子就來了四個,其中兩個還是鄉三老的子侄,怎麽也得“禮賢下士”一迴。
他領著諸人來到後院,登堂落座。
鄉人在聽聞此事後,無不對周澈交口稱讚,皆議論說道:“周君誅滅季氏,雖然酷烈,但那是季氏有罪在先,並不代表周君殘忍好殺啊!今聽他處理民告雀陽亭亭長一事,實際上是一個敦厚仁愛的人。他雖然年輕,卻有長者之風。”
百姓服其道理,吏員懷其恩德。那雀陽亭的亭長更是提了禮物,主動來前來道謝。周澈怎肯收他禮物?把他留下,招待了一頓酒肉,又親將他殷勤送出,把一個“仁厚上官”的形象表現了個淋漓盡致。
黃忠、黃蓋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將雀陽亭的亭長送走、折迴堂中後,黃忠對周澈說道:“皓粼,此真妙計也!你是怎麽想到的?”
周澈搖手笑道:“不過一個小小的詭計罷了,哪裏稱得上‘妙’字?”不知怎麽,他突然覺得這樣不好,心道,“漢升、公覆、楓之會不會因此視我為奸詐之人?”注意了一下他三人的神色,故意歎了口氣,又慷慨地說道,“此類‘陰謀小術’,偶爾一用尚可,絕不可多用。用的多了,難免會被世人罵為詭詐。……大丈夫處世,應該光明磊落。你們不要學我。”
三人皆點頭應是。
諸人正說話間,看門的老卒來報:“鄉長,門外有幾個士子求見。”
“士子?”
“他們自稱是鄉三老田公的弟子。”
“噢?田公的弟子?快快請進!”周澈話音未落,隨即站起,又說道,“田公乃本鄉父老,他的弟子都是本鄉的俊彥,我應該親自出迎。”帶諸人前去,周澈在堂外穿上鞋,整冠按劍,大步來到門口。
門口院外站了四個人,領先的兩個認識,一個是之前拜訪田寬他們裏遇見的金宸皓,一個是田寬之子田熙。後邊的兩個人不認識,是初次見麵。金宸皓、田熙等見周澈親迎出來,忙長揖行禮。田熙說道:“田熙、宸皓、徐康、田豐,拜見周君。”
周澈哈哈一笑,將他們扶起。金宸皓、田熙早就認識了,不必多看。他細看後頭那二人,見這一人年長者四旬上下,中人之姿,沒什麽獨特出色的地方;後麵年輕一點那個,目光剛毅,站姿嚴謹,執禮甚嚴。
周澈旋即將目光在最年輕的那人身上停了一停,心道:“此人名叫田豐?是曆史上那個袁紹麾下謀士,還是偶然同名?”
接著周澈笑道:“自上次拜訪過田公後,至今已有多時未見。年前,我本欲再登門拜訪,卻因被俗務纏身,未得成行。……,元寧兄,你家君的身體可還好麽?”
元寧,是田熙的字。他迴答說道:“除了有時腿疼之外,家父身體還好。”
周澈點了點頭。他對金宸皓印象深刻,笑著對他說道:“玄光,我前幾天聽你們裏的裏長說,你辭了裏門之職,被田公收為入室弟子了?”
金宸皓躬身應是,答道:“吾本庸才,蒙恩師錯愛,僥幸納入門下。誠惶誠恐,不知所措。”
周澈大笑說道:“你是庸才?你要是庸才,咱們鄉中便沒幾個有才的了!”這裏是個鄉下地方,比不上平輿郡城,既無名士,也沒幾個能被稱得上“士子”的,能拿得出去、說得出口的,除了秦家的幾個子侄,也就是田寬門下的這些個門生、弟子了。
周澈轉目看徐康、田豐二人,問道:“這幾位是?”
田熙代為介紹:“此為徐康,字子博。這個是我的冀州族親本家,名豐,字元皓。他們現在都在家父門下受教。”
徐康二人重新向周澈行禮。周澈笑道:“原來閣下便是徐子博。久聞田公門下,子博最長。你是最早師從田公的?”
徐康對周澈本無好感。當日在田寬家,數他和另一個叫陳啟的對周澈批評得最為激烈。不過,批評歸批評,他到底年紀大了,和陳啟不同。陳啟年少氣盛,尚未知人間疾苦,敢和周澈“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四十多歲了,至今沒有出仕的機會,眼看就要蹉跎一生,最終“形勢比人強”,還是委屈了己意,奉田寬之命,和金宸皓等人齊來拜見周澈了。
這些曲折,周澈不知,徐康自家清楚。他有些慚愧、有些不甘,心裏矛盾掙紮,躬身行禮,說道:“康癡長幾歲,雖然最早師從田師,然若論學識,遠不及元寧、玄光諸弟。”
從周澈出來到現在,田豐一直在偷偷地打量他,嘀嘀咕咕地想道:“本以為他是一個強橫霸道的人,不料待人接物卻如春風化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揖,“在下田豐見過周君。”
殊不知其實周澈也在打量他,在聽田熙說是冀州族親的時候,他心裏很激動--或許這真是曆史上的那個田豐了。
“君字元皓?!吾字亦有‘皓’。哈哈!田君,看來你我有緣啊!君家冀州,不遠千裏來此處求學,吾甚敬佩,敢問君家冀州何處?”
“冀州巨鹿。”
周澈聽完後,心裏樂開花了--果然是曆史上的名謀士田豐。
鄉舍大門臨大路,周圍沒有其它建築物,風從遠處田野吹來,站得久了,頗是寒冷。周澈握住田熙、徐康的手,帶他們往裏走,邊走邊笑道:“我前幾天迴家,閑時遊逛大市,俺家大婢買了些果蔬,你們來的正是時候,走,走,去後院,請你們嚐嚐。還有粟漿.....說實話,我早就想與諸位賢人君子見見了,難得你們來,咱們一邊飲漿,一邊談!”——“漿”即帶酸味的水汁,或用米釀,或用粟釀。秦漢之人飲漿成風,乃至有的販漿者家產可比千乘之家。
周澈對田熙等人如此熱情是有道理的。首先,從他任職本鄉以來,這是頭迴有“士子”主動前來拜訪。其次,鄉中的讀書人本就不多,一下子就來了四個,其中兩個還是鄉三老的子侄,怎麽也得“禮賢下士”一迴。
他領著諸人來到後院,登堂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