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混亂中,陛下和太後不知情,誤以為她是衝出來擋駕的。
而那臨終的一抹惜別不舍的微笑,感動了皇帝陛下,成為了朝堂佳話,追封諡號“忠”。
知她冤死之人,大概隻有死去的她自己,以及那個絆倒她的妃嬪了。
***
謝令鳶從夢中緩緩醒來。
殿門關嚴,星使正守在屏風外,等她蘇醒。謝令鳶從榻上起身,抱膝而坐,迴味方才的夢境。
天子蕭懷瑾,如今已是晉國第五代君王。他十歲登基,所以這些年,政事一直由何太後把持。雖然前幾年還政於天子,但積威不變,何太後在後宮中,還是隱然的當家人。
至於後宮佳麗三千,妃嬪背後派係林立,有勳貴、世家、外戚、權臣……若不能捋清關係,恐怕也難明白她們之間分錯交織的矛盾根源。
除此以外,她還隱隱有點胸悶——這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美色不遜於她便罷了,居然都對她沒什麽好感,甚至有敵視,偏偏她的使命還扼殺她的習慣,不許跟這些美女比鬥。
星使聽到裏麵的窸窣動靜,從屏風外繞了進來,眨著眼睛,關切問道:“如今已是醜時了。您還覺得累麽?”
醜時,淩晨兩點多。
謝令鳶搖搖頭,謝過他,從榻上起身,睡意全無。
目光所及,華麗卻陌生的屋子,她開始想念wifi和空調,以及跪坐真是太難受了!宮中雖有胡床,但盛行的還是跪坐,房間地上全鋪著坐席。今天要不是表現世家貴女的教養風範,她早就抱膝隨便坐了。
時人重禮儀,認為女子趿坐或盤膝是不雅的,敬香禮佛時尤甚。風流名士盤膝是灑脫,女子便是家風不正了。可沒有板凳的眼下,若跪坐一天,她就可以上演“在光滑的地板上摩擦摩擦”——爬著走。
謝令鳶隨意在席上盤腿一坐,窗戶大開,外麵是夜幕蒼穹,星輝高曠而明亮。她驀然憶起,已經是很多年未見這樣美麗的星空了。
上一次,大概還是小升初的時候,父親帶她去了天文館。從望遠鏡台上下來,聽講解員介紹行星運動的規律,父親摸著她的頭發問:“好玩嗎?”
她還記得當時的疑問:“星星的運行都要遵循軌跡的,這是宇宙的規律,自然的規律。自然課老師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人也和星星這樣的嗎?”
父親沒有陪她討論深層次的哲學問題,而是趁機教育說,人當然也要按著規則活著的,社會就是一個係統,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北大清華啊。
……她從此拒絕和她爹談論哲學問題。
。
如今憶起,竟有些想念,她輕歎一聲:“我要如何才能迴去啊。”
星使陪著她望向窗外:“這和星主的使命有關。若您在九星妃嬪心中的聲望,偉岸高華、聖光照拂,達到【眾望所歸】,便不會死於天命。若星主聲望達到【千古流芳】,便可自由歸去。”
謝令鳶:“……”
她想了想方才,在原主迴憶裏看到的一幕幕——也就是說,她要在一群掐貨心中聖光照拂?
她嘴角不由抽搐,影後我也是個大掐貨好麽。
不過……若是那些容貌絕色的女子,最後都對她崇敬萬分、傾慕不已、心裏眼裏隻有她……似乎也是痛快的。
唉,若真做到這一點,她覺得自己迴去後,都能和二十年死對頭的林寶諾當閨蜜了。
事已至此,她不得不接受:“另外八位落陷星君,都是哪些人?”
星使的眼睛裏,倒映出夜幕的流光璀璨,臉上露出赤誠笑意,一看這笑容,謝令鳶下意識覺得不妙。
“恭喜星主,您觸發了第一個任務:慧眼識星——”
什麽慧眼識星?謝令鳶要崩潰了。
“紫微司統,天府司庫,七殺司權,天梁司德,天相司序,天機主智,巨門司言,武曲司戰,貪狼司情——九星落陷,便是不在其位,背離其政。”
“所以,要在三千佳麗中,找到另外八位落陷星君。天道為示犒賞,每辨識一位星君,您便可得‘氣數’。氣數可用於法力,亦可轉化為聲望。”
謝令鳶心想,何必說那麽古意深沉,換個說法不就是積分麽,比“氣數已盡”好聽多了吧。
“那要怎麽找?”
星使笑了笑:“很簡單。你們九人同屬星係,尋找她們並不難,隻要一個真心擁抱,星心相印,便能窺見她們的主星了。”
什麽?!
聽了這簡單粗暴的辨識法……
謝令鳶都驚呆了……
她起身,差點掀翻大殿的天花板:“你,認真的?!”
星使一片誠摯地抬眼望著她:“擁抱亦是情誼的體現,日後您便會有所覺悟。”
可是後宮佳麗三千,一個個真……心……擁抱,德妃會因“擾亂後宮”被治罪吧?
什麽自有深意,她真想說一句,思想有多遠你滾多遠好麽。
謝令鳶陷入了“被迫作死”和“不作就會死”的艱難抉擇中。半晌終於靈光一閃:“她們落陷,是‘背離其位、不在其政’對嗎?”
星使點頭。
“那我知道怎麽盡快找到她們了。”謝令鳶一拍手,不禁深深陶醉於自己的機智中,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天才:“明早,我就去見太後。”
如此不著常理的行事,總是求一張免死金牌才行。
謝令鳶又喚來殿外值守之人:“待到卯時,把今天撥過來伺候的人,全都叫過來,本宮有話要問。”
第八章
卯時不過才五點鍾,對宮人而言卻已經是一天的開始。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應天地之理,隨自然而行,是時人的作息規律。
天際已蒙蒙亮起,晨曦彌漫在宣政殿前遼曠的漢白玉廣場上。宣政殿的台基高於平地四丈,幾乎可以俯視宮外,直入九天。
至卯時正,宣政殿便在讚者的唱和中升朝了。
大殿中文武百官肅然而立,左列文官,右列武官,按著遞交的奏章議題順序,例行地一件件論述國政。
蕭懷瑾坐在高高的龍座之上,他俯視著台基下的百官群臣,麵色沉鬱。
。
議政的爭論持續了半個多時辰後,果然如他所料,終於有人提起了前夜德妃詐屍一事,說京中大街小巷已經流傳開,甚至編出了童謠。京兆尹抓了幾個人去官衙問話,卻也無甚所獲,隻能把童謠禁了。
於是大臣們便論起了德妃一事。
而殿階之下,那個姓韓的禦史,已經喋喋不休地說了半柱香的功夫。
他分明看到了天光微熹中,那位韓禦史噴薄而出的口沫。
“《後漢書?五行誌》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死而複生為妖人,乃下人篡位之征兆。事發後宮,乃天降警示,陰陽禍亂,蓋有昏聵,甚至亂綱……”
韓禦史從蕭懷瑾初繼位時的變法失敗,到太後垂簾聽政多年十分不妥,裏外罵了一遍。言辭鑿鑿,竟是不懼天家震怒地,將德妃詐屍一事同國運牽扯起來。
說了那麽長一串,歸納無非便是皇帝昏庸,太後擅權;陰陽顛倒,淆混乾坤;天道示警,帝王需下罪己詔。
蕭懷瑾相信,這個韓禦史隻是被人攛掇著跳了出來而已。他若在朝堂上按捺不住,發落了對方,反而會落得“偏聽”“昏聵之君”的罵名。並且,還會讓世人以為他是被說中了,才惱羞成怒。
然而,是誰攛掇的呢?
若非是有意,京中怎麽會如此迅速地傳唱起了童謠?
天子失德,失了民心,對誰有益呢?他又無嗣,那是陳留王?還是臨淄王?
蕭懷瑾不由冷笑,目光掃過每一個大臣,觀察他們的形色——有人垂頭,有人目光轉動,有人閉目養神,有人蹙眉似在思索如何反駁。
“陛下,微臣有異議。德妃之事涉及後宮,怎能說是陛下不敬天道。分明是中宮失德,天降示警才是。”
朝臣隊列中,一個穿紅色官服的文官站了出來。是禦史台諫議大夫劉偃,禦史大夫鄭有為的門生。
蕭懷瑾冷眼看著,麵上一派無波,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鄭有為是麗妃的父親。父女二人,都是一樣的薄情薄信之人。
他依然記得,鄭有為在先帝朝時,舌戰群官,為當時的輔國大將軍、奉國公韋長庚,彈劾倒了眾多蘭溪派官員。當年“蘭桂黨爭”中桂黨大獲全勝,鄭父可謂是功勳卓絕。
當年鄭家女兒還差點與韋家嫡次子韋不宣結了親,朝堂上下無人不曉,俱為這樁高攀的姻緣豔羨不已。然而世道無常,誰讓韋氏要在後宮作亂呢?終引出來了韋氏滅門之禍,韋家一夜間覆滅,鄭父為免受牽連,迅速倒戈相向,列出十八條罪狀,彈劾韋長庚、韋不宣父子倆驕奢跋扈、意圖謀反……
這種投機之輩,朝中最是不少,也最是為蕭懷瑾所不齒。
因鄭父的緣故,蕭懷瑾對麗妃都心存了不屑。現在,鄭父又在為何汝岱、何道亨父子倆發聲了。何家人想拉掉曹皇後,讓何貴妃取而代之,不是一天兩天。要不是太後壓著,曹皇後的鳳位岌岌可危。
“帝後大婚四載,一無所出,後宮其餘妃嬪,竟也無人延續皇嗣。皇家血脈關乎國運,而國運迎合天道。此番後宮有邪,當是皇後失德,應由皇後祭天懺思,自省其身。”
劉偃這話,看似是替皇帝和太後解圍,但實質上,依然是把謝令鳶當做邪物,意圖引導皇帝廢後。
劉偃的話激怒了謝家人,人家都拿著謝氏嫡女大做文章了,說她是天降示警,謝家怎麽能忍得下?若謝令鳶成了邪物,那他們謝家之人都成了什麽?
謝令鳶的大伯謝節忍不住站了出來,大聲道:
“陛下啊,枯木逢春死而複生,難道不是天降祥瑞嗎?陛下、太後的恩德英明福澤了眾生,德妃才有此造化,更是該稱頌才是。德妃複生之後,身體康健,未曾有異,太醫局九位太醫會診,韓大人、劉大人難道還要質疑太醫的群診結果嗎!將此等祥瑞吉兆,當做陰邪示警,兩位大人何等險惡居心!”
大理寺少卿賀遷此刻也出麵道:“臣附議。正是陛下、太後英明,皇後母儀天下,上蒼嘉賞,才有德妃複生之福。且佛道高人皆對此事有頌揚,劉大人難道隻憑紅口白牙,就要妄自判定天意嗎?”
平日裏,賀遷和謝家之人平淡相交,無有利害來往,此刻出聲,蕭懷瑾稍微想想便知——賀遷的侄兒所娶正妻,乃是虢國公、戶部侍郎錢舒才的嫡女。
而虢國公與曹丞相之交,已經不算秘密,先帝朝時,虢國公妻族沈氏因參與“蘭桂黨爭”,與蘭溪派交好,邊境“正月之禍”一事爆發,差點導致虢國公府上受牽連。正是當時曹丞相在朝堂上拉了老虢國公一把,兩家交好。如今錢昭儀入了宮,也還是為皇後協理後宮。
所以,賀遷這番話,自然是為了保曹皇後。
蕭懷瑾閉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耳邊是嗡嗡的爭吵,他們吵的不是國事,而是各為其主。
這個主,不是天子,不是他蕭懷瑾。
當謝令鳶從棺中爬起的事情發生,蕭懷瑾就知道,定是少不了各路人馬,借此大做文章。有覬覦大統寶座的,有圖謀中宮鳳位的,有彈劾三公的……
唯獨沒有為他作想的。
他緩緩睜開眼。
他的視線與禮部尚書蔡瞻對視,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臣,看著他的目光柔和而無奈。
蔡瞻搖了搖頭,許是覺得天子這樣年輕,然而先帝朝的“四姝爭後”之禍,仿佛又要重演在他身上了。
何家已經是權傾天下,正在步當年宋氏、韋氏的後塵,也許不知哪一天,又會出現“何氏之禍”。
一代代後宮相爭,埋葬的何止是紅顏?宋氏被韋氏誅滅,韋氏全族更被何氏誅得一個不留。而這一次,會替天子向囂張跋扈的何家人舉刀的,又會是哪一姓呢?
他的目光落在懷慶侯武征身上,想起武家的女兒入宮做了修儀——曆史的輪迴,總是驚人的相似。
誅滅何家的,會是武家人嗎?何家會被族誅嗎?
禮部侍郎宋桓上前幾步,恭敬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北燕國已送來和談國書,他們的睿七王爺將親自率使節團來長安。禮部已經草擬了接待章程,還請陛下聽臣詳稟後定奪……”
宋桓垂著眼皮,那些爭論似乎與他無關。明明他的女兒宋靜慈也入了宮,封為婕妤,宋家卻仿佛毫不關心這些後宮爭鬥,甚至避得遠遠的。
而那臨終的一抹惜別不舍的微笑,感動了皇帝陛下,成為了朝堂佳話,追封諡號“忠”。
知她冤死之人,大概隻有死去的她自己,以及那個絆倒她的妃嬪了。
***
謝令鳶從夢中緩緩醒來。
殿門關嚴,星使正守在屏風外,等她蘇醒。謝令鳶從榻上起身,抱膝而坐,迴味方才的夢境。
天子蕭懷瑾,如今已是晉國第五代君王。他十歲登基,所以這些年,政事一直由何太後把持。雖然前幾年還政於天子,但積威不變,何太後在後宮中,還是隱然的當家人。
至於後宮佳麗三千,妃嬪背後派係林立,有勳貴、世家、外戚、權臣……若不能捋清關係,恐怕也難明白她們之間分錯交織的矛盾根源。
除此以外,她還隱隱有點胸悶——這後宮美女如雲,各有美色不遜於她便罷了,居然都對她沒什麽好感,甚至有敵視,偏偏她的使命還扼殺她的習慣,不許跟這些美女比鬥。
星使聽到裏麵的窸窣動靜,從屏風外繞了進來,眨著眼睛,關切問道:“如今已是醜時了。您還覺得累麽?”
醜時,淩晨兩點多。
謝令鳶搖搖頭,謝過他,從榻上起身,睡意全無。
目光所及,華麗卻陌生的屋子,她開始想念wifi和空調,以及跪坐真是太難受了!宮中雖有胡床,但盛行的還是跪坐,房間地上全鋪著坐席。今天要不是表現世家貴女的教養風範,她早就抱膝隨便坐了。
時人重禮儀,認為女子趿坐或盤膝是不雅的,敬香禮佛時尤甚。風流名士盤膝是灑脫,女子便是家風不正了。可沒有板凳的眼下,若跪坐一天,她就可以上演“在光滑的地板上摩擦摩擦”——爬著走。
謝令鳶隨意在席上盤腿一坐,窗戶大開,外麵是夜幕蒼穹,星輝高曠而明亮。她驀然憶起,已經是很多年未見這樣美麗的星空了。
上一次,大概還是小升初的時候,父親帶她去了天文館。從望遠鏡台上下來,聽講解員介紹行星運動的規律,父親摸著她的頭發問:“好玩嗎?”
她還記得當時的疑問:“星星的運行都要遵循軌跡的,這是宇宙的規律,自然的規律。自然課老師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人也和星星這樣的嗎?”
父親沒有陪她討論深層次的哲學問題,而是趁機教育說,人當然也要按著規則活著的,社會就是一個係統,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北大清華啊。
……她從此拒絕和她爹談論哲學問題。
。
如今憶起,竟有些想念,她輕歎一聲:“我要如何才能迴去啊。”
星使陪著她望向窗外:“這和星主的使命有關。若您在九星妃嬪心中的聲望,偉岸高華、聖光照拂,達到【眾望所歸】,便不會死於天命。若星主聲望達到【千古流芳】,便可自由歸去。”
謝令鳶:“……”
她想了想方才,在原主迴憶裏看到的一幕幕——也就是說,她要在一群掐貨心中聖光照拂?
她嘴角不由抽搐,影後我也是個大掐貨好麽。
不過……若是那些容貌絕色的女子,最後都對她崇敬萬分、傾慕不已、心裏眼裏隻有她……似乎也是痛快的。
唉,若真做到這一點,她覺得自己迴去後,都能和二十年死對頭的林寶諾當閨蜜了。
事已至此,她不得不接受:“另外八位落陷星君,都是哪些人?”
星使的眼睛裏,倒映出夜幕的流光璀璨,臉上露出赤誠笑意,一看這笑容,謝令鳶下意識覺得不妙。
“恭喜星主,您觸發了第一個任務:慧眼識星——”
什麽慧眼識星?謝令鳶要崩潰了。
“紫微司統,天府司庫,七殺司權,天梁司德,天相司序,天機主智,巨門司言,武曲司戰,貪狼司情——九星落陷,便是不在其位,背離其政。”
“所以,要在三千佳麗中,找到另外八位落陷星君。天道為示犒賞,每辨識一位星君,您便可得‘氣數’。氣數可用於法力,亦可轉化為聲望。”
謝令鳶心想,何必說那麽古意深沉,換個說法不就是積分麽,比“氣數已盡”好聽多了吧。
“那要怎麽找?”
星使笑了笑:“很簡單。你們九人同屬星係,尋找她們並不難,隻要一個真心擁抱,星心相印,便能窺見她們的主星了。”
什麽?!
聽了這簡單粗暴的辨識法……
謝令鳶都驚呆了……
她起身,差點掀翻大殿的天花板:“你,認真的?!”
星使一片誠摯地抬眼望著她:“擁抱亦是情誼的體現,日後您便會有所覺悟。”
可是後宮佳麗三千,一個個真……心……擁抱,德妃會因“擾亂後宮”被治罪吧?
什麽自有深意,她真想說一句,思想有多遠你滾多遠好麽。
謝令鳶陷入了“被迫作死”和“不作就會死”的艱難抉擇中。半晌終於靈光一閃:“她們落陷,是‘背離其位、不在其政’對嗎?”
星使點頭。
“那我知道怎麽盡快找到她們了。”謝令鳶一拍手,不禁深深陶醉於自己的機智中,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天才:“明早,我就去見太後。”
如此不著常理的行事,總是求一張免死金牌才行。
謝令鳶又喚來殿外值守之人:“待到卯時,把今天撥過來伺候的人,全都叫過來,本宮有話要問。”
第八章
卯時不過才五點鍾,對宮人而言卻已經是一天的開始。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應天地之理,隨自然而行,是時人的作息規律。
天際已蒙蒙亮起,晨曦彌漫在宣政殿前遼曠的漢白玉廣場上。宣政殿的台基高於平地四丈,幾乎可以俯視宮外,直入九天。
至卯時正,宣政殿便在讚者的唱和中升朝了。
大殿中文武百官肅然而立,左列文官,右列武官,按著遞交的奏章議題順序,例行地一件件論述國政。
蕭懷瑾坐在高高的龍座之上,他俯視著台基下的百官群臣,麵色沉鬱。
。
議政的爭論持續了半個多時辰後,果然如他所料,終於有人提起了前夜德妃詐屍一事,說京中大街小巷已經流傳開,甚至編出了童謠。京兆尹抓了幾個人去官衙問話,卻也無甚所獲,隻能把童謠禁了。
於是大臣們便論起了德妃一事。
而殿階之下,那個姓韓的禦史,已經喋喋不休地說了半柱香的功夫。
他分明看到了天光微熹中,那位韓禦史噴薄而出的口沫。
“《後漢書?五行誌》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死而複生為妖人,乃下人篡位之征兆。事發後宮,乃天降警示,陰陽禍亂,蓋有昏聵,甚至亂綱……”
韓禦史從蕭懷瑾初繼位時的變法失敗,到太後垂簾聽政多年十分不妥,裏外罵了一遍。言辭鑿鑿,竟是不懼天家震怒地,將德妃詐屍一事同國運牽扯起來。
說了那麽長一串,歸納無非便是皇帝昏庸,太後擅權;陰陽顛倒,淆混乾坤;天道示警,帝王需下罪己詔。
蕭懷瑾相信,這個韓禦史隻是被人攛掇著跳了出來而已。他若在朝堂上按捺不住,發落了對方,反而會落得“偏聽”“昏聵之君”的罵名。並且,還會讓世人以為他是被說中了,才惱羞成怒。
然而,是誰攛掇的呢?
若非是有意,京中怎麽會如此迅速地傳唱起了童謠?
天子失德,失了民心,對誰有益呢?他又無嗣,那是陳留王?還是臨淄王?
蕭懷瑾不由冷笑,目光掃過每一個大臣,觀察他們的形色——有人垂頭,有人目光轉動,有人閉目養神,有人蹙眉似在思索如何反駁。
“陛下,微臣有異議。德妃之事涉及後宮,怎能說是陛下不敬天道。分明是中宮失德,天降示警才是。”
朝臣隊列中,一個穿紅色官服的文官站了出來。是禦史台諫議大夫劉偃,禦史大夫鄭有為的門生。
蕭懷瑾冷眼看著,麵上一派無波,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鄭有為是麗妃的父親。父女二人,都是一樣的薄情薄信之人。
他依然記得,鄭有為在先帝朝時,舌戰群官,為當時的輔國大將軍、奉國公韋長庚,彈劾倒了眾多蘭溪派官員。當年“蘭桂黨爭”中桂黨大獲全勝,鄭父可謂是功勳卓絕。
當年鄭家女兒還差點與韋家嫡次子韋不宣結了親,朝堂上下無人不曉,俱為這樁高攀的姻緣豔羨不已。然而世道無常,誰讓韋氏要在後宮作亂呢?終引出來了韋氏滅門之禍,韋家一夜間覆滅,鄭父為免受牽連,迅速倒戈相向,列出十八條罪狀,彈劾韋長庚、韋不宣父子倆驕奢跋扈、意圖謀反……
這種投機之輩,朝中最是不少,也最是為蕭懷瑾所不齒。
因鄭父的緣故,蕭懷瑾對麗妃都心存了不屑。現在,鄭父又在為何汝岱、何道亨父子倆發聲了。何家人想拉掉曹皇後,讓何貴妃取而代之,不是一天兩天。要不是太後壓著,曹皇後的鳳位岌岌可危。
“帝後大婚四載,一無所出,後宮其餘妃嬪,竟也無人延續皇嗣。皇家血脈關乎國運,而國運迎合天道。此番後宮有邪,當是皇後失德,應由皇後祭天懺思,自省其身。”
劉偃這話,看似是替皇帝和太後解圍,但實質上,依然是把謝令鳶當做邪物,意圖引導皇帝廢後。
劉偃的話激怒了謝家人,人家都拿著謝氏嫡女大做文章了,說她是天降示警,謝家怎麽能忍得下?若謝令鳶成了邪物,那他們謝家之人都成了什麽?
謝令鳶的大伯謝節忍不住站了出來,大聲道:
“陛下啊,枯木逢春死而複生,難道不是天降祥瑞嗎?陛下、太後的恩德英明福澤了眾生,德妃才有此造化,更是該稱頌才是。德妃複生之後,身體康健,未曾有異,太醫局九位太醫會診,韓大人、劉大人難道還要質疑太醫的群診結果嗎!將此等祥瑞吉兆,當做陰邪示警,兩位大人何等險惡居心!”
大理寺少卿賀遷此刻也出麵道:“臣附議。正是陛下、太後英明,皇後母儀天下,上蒼嘉賞,才有德妃複生之福。且佛道高人皆對此事有頌揚,劉大人難道隻憑紅口白牙,就要妄自判定天意嗎?”
平日裏,賀遷和謝家之人平淡相交,無有利害來往,此刻出聲,蕭懷瑾稍微想想便知——賀遷的侄兒所娶正妻,乃是虢國公、戶部侍郎錢舒才的嫡女。
而虢國公與曹丞相之交,已經不算秘密,先帝朝時,虢國公妻族沈氏因參與“蘭桂黨爭”,與蘭溪派交好,邊境“正月之禍”一事爆發,差點導致虢國公府上受牽連。正是當時曹丞相在朝堂上拉了老虢國公一把,兩家交好。如今錢昭儀入了宮,也還是為皇後協理後宮。
所以,賀遷這番話,自然是為了保曹皇後。
蕭懷瑾閉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耳邊是嗡嗡的爭吵,他們吵的不是國事,而是各為其主。
這個主,不是天子,不是他蕭懷瑾。
當謝令鳶從棺中爬起的事情發生,蕭懷瑾就知道,定是少不了各路人馬,借此大做文章。有覬覦大統寶座的,有圖謀中宮鳳位的,有彈劾三公的……
唯獨沒有為他作想的。
他緩緩睜開眼。
他的視線與禮部尚書蔡瞻對視,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臣,看著他的目光柔和而無奈。
蔡瞻搖了搖頭,許是覺得天子這樣年輕,然而先帝朝的“四姝爭後”之禍,仿佛又要重演在他身上了。
何家已經是權傾天下,正在步當年宋氏、韋氏的後塵,也許不知哪一天,又會出現“何氏之禍”。
一代代後宮相爭,埋葬的何止是紅顏?宋氏被韋氏誅滅,韋氏全族更被何氏誅得一個不留。而這一次,會替天子向囂張跋扈的何家人舉刀的,又會是哪一姓呢?
他的目光落在懷慶侯武征身上,想起武家的女兒入宮做了修儀——曆史的輪迴,總是驚人的相似。
誅滅何家的,會是武家人嗎?何家會被族誅嗎?
禮部侍郎宋桓上前幾步,恭敬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北燕國已送來和談國書,他們的睿七王爺將親自率使節團來長安。禮部已經草擬了接待章程,還請陛下聽臣詳稟後定奪……”
宋桓垂著眼皮,那些爭論似乎與他無關。明明他的女兒宋靜慈也入了宮,封為婕妤,宋家卻仿佛毫不關心這些後宮爭鬥,甚至避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