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他仙君,倒不是真的成仙了,隻傳言他身世成謎,橫空出世,實際上年紀極輕,卻被譽為當世“七政四餘”第一人,著有舉世聞名的《素處星經》,遠譯海外,東至扶桑,西至大食。各國欽天監、太史局學本,均出於此,亦有不少高人名士,慕名來中土向他求道。
“七政四餘”星法,乃是前朝欽天監引入了犍陀羅國的星經,結合中原天文曆法,所開創的星象計算學。然而因極度艱深,且涉及算術、形學,便是飽學之士也未能參詳一二,是以幾百年來,精通之人甚少。
傳言他憑七政四餘,可掌天下大勢。而其“弧角天星擇日法”,甚至可以改國運、延國祚,被稱為“天人之術”。若說前者令人敬崇,後者便是令人忌憚了。是以諸國尊他一聲仙君,北夏、西魏等國奉他為座上賓,西涼國甚至請他執掌副國君。可惜那人對塵事似乎了無興致,從不以真容示人。
他不歸附任何國家,也是十分明智,否則身負不世之才,能點撥一國之運,成他人經天緯地之不能,其他諸國若得不到,隻好想辦法殺了他。
而素處仙君的真跡,因用的特殊端硯,墨中隱隱透紫,絕難偽造,雖受諸國追捧,其批文斷語依然難求,便被稱為“清悟墨禪”。
蕭懷瑾從來隻是聽說,而這一次,抱樸散人將其真跡送來,叫人頗感意外,便示意通傳。
謝令鳶跪在殿前,這一幕雲遮霧繞,似乎又生了變數。
***
抱樸散人很快在內衛帶領下進了宮,花白的頭發束冠,長長的仙髯,儀容卻未見老,精神矍鑠。他一身淡藍素袍,懷中是拂塵,舉止飄然若仙,氣度自華。散人身後還跟著六名道童,姿容俊美,神色恭謹,皆服青色道袍。
他見了天子,遙遙便要行禮。
其實蕭懷瑾幼年之時,曾見過抱樸散人——彼時對方斷言他二皇兄“乃天人仙質,於宮闈無緣,長在紫宸遲早夭折,活不出十歲,唯皈依佛道爾”。
後來果不其然,先帝朝的後宮爭鬥,已經到了慘烈的地步,二皇兄與其母酈貴妃皆被生生逼死了,時年僅八歲。他還被太後強迫去跪過母子倆的靈位。
從那以後,蕭懷瑾對於這位料事如神的抱樸散人,就有種莫名的尊崇。人對於能窺見未知之人,總會存了敬畏之心。此時他自然不肯受高人的禮:“有勞道長舛行奔波,不知是為何故?”
抱樸散人頷首,對下麵人示意,便有兩位道童捧上了一尺見長、以青玉為沿的特製卷軸:“貧道乃是聽徒弟說,宮裏出了點亂子。紅塵之事本是與貧道無關,然而,素處仙君夜觀星象,看出了點端倪,寫了墨禪,茲事體大,他不欲露麵,貧道便替他送了來。”
蕭懷瑾接過抱樸散人遞來的卷軸,心中卻閃過幾重思緒,這是不是意味著,素處仙君雖身不奉諸國,卻是心係晉國的?這樣想,那卷軸都仿若有千鈞重。
謝令鳶跪著,直覺此事與自己有關,全副心神都吊在了那幅卷軸之上。
蕭懷瑾拆了金絲結,打開卷軸,上麵卻隻有言簡意賅的寥寥四字。
第五章
泛著淺白銀光的特製紙張上,筆鋒蒼遒,是一種力透紙背的帷幄在心,卻又不失俊麗——
“異象可留。”
蕭懷瑾抬起頭,麗正殿前,謝令鳶跪在白玉階上,秋風拂起她披散的長發,以及紅色的壽服,她本身並無怪誕,被侍衛以刀劍相對,惶然中還有些淒婉的無助。
眼前他的妃嬪死而複生,還在講死後見聞,不就是異象麽?
素處仙君是被人奉在神壇上的人,總不至於來誆騙他。順水推舟,素處仙君的論斷,是指德妃從棺材中活過來,此等異象,可留之。
且玉珠為佐證,她亦有對上界的記憶,這死而複生的離奇遭遇,是天恩,也是他君澤庇佑的象征。如此一來,那些可能於後宮不利的謠言將不攻自破,京城乃至天下,都會傳頌這樁奇聞。
這當口,曹皇後的迴話也傳來了,自然她和錢昭儀都沒敢來,是中宮主事公公抱著尚服局的燙金緞皮冊子,邁著小步趕來,跪地叩首道:“陛下,德妃入棺之時,確實是沒有戴玉珠下葬的。後宮陪葬明器裏,沒這個規製。皇後娘娘說,她和錢昭儀恪守著本分,自然萬萬不敢逾製。”
蕭懷瑾抬抬手,底下得了令,守在麗正殿旁等著放火的侍衛,收起了打火石,盯緊德妃,倒著一步步退下。
。
惡視眈眈的壓迫感散去,謝令鳶方鬆了口氣,還沒來得及把氣喘迴來,又聽得一聲傳報:“太後駕到——”
瞬間,周遭的氣氛,比她剛才詐屍推門時,還要詭異幾分。
或站或跪的人,皆是鴉雀無聲,大氣不敢喘。
蕭懷瑾亦是變臉如翻書,他的隨侍麻溜兒地齊齊跪了一地,一旁的漢白玉宮道上,浩浩蕩蕩的二十二名隨行侍從,倒影在地麵上貫成了一片黑雲陰翳,跟在一架鎏金輿輦之後。
待輿輦停穩,一名穿著鬆花綠衣裙的年少女官上前,攏起紫金色的幔帳,攙扶著一名女子走下來,便是太後了。
太後一身絳紫色雙鳳對襟大衫,五穀豐登織金紅緞的披帛蜿蜒在地,折射出日頭上的流光,熠熠耀眼。隻是再驕熾灼熱的光,也全被她周身的寒氣所驅逐。
太後並不看蕭懷瑾,聲音森冷:“李懷,哀家叫你傳懿旨,攔著陛下不要胡來,免得撞煞,這麽點差事,為何辦不妥?!”
隨侍中的一個高階內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奴婢辦事不利,陛下……陛下堅持要來,奴婢實在攔不得,求太後責罰!”
蕭懷瑾冷眼,先時他在來的路上,太後的人奉了懿旨來攔他,他一怒之下叫人滾,太後見他頂撞不從,這便親自前來,暗著敲打,明著發落他了。
太後冷厲的雙目微微一眯,寒光閃過:“滾下去領罰。”
那公公磕了幾個頭謝恩,蕭懷瑾冷笑:“太後真是耳通八方,朕剛從紫宸殿起駕,您立即派人來攔。隻是未免操勞,宜居身養心才是。”
。
謝令鳶跪在殿前未能起身,聽出皇帝在暗諷太後管得寬,不禁詫異。雖說天家無親情,但這對母子連做戲也不屑,何至於此?
她抬頭遠遠瞄了太後一眼,這一眼不由讚歎不已。後宮女子保養得宜,太後看上去隻三十出頭的模樣,額心畫一朵殷紅的日月牡丹,十分標致的冷豔禦姐。謝令鳶看多了美女,卻仍覺驚豔萬分。
隻是太後的五官,本應是溫潤含情的輪廓,此刻卻眼如寒泉,暗隱刀光,寬額高鼻,紅唇緊抿,顯得冰冷威儀,一看就是大風大浪裏磋磨了多年。
婆婆是個晚-娘臉……後宮的日子仿佛更艱難了。
所謂有其主必有其仆,就連這晚-娘臉婆婆的身邊,方才扶她走下輿輦的那個鬆花綠衣裙的女官,都美得有幾分刻薄寡恩,盛氣淩人的姿態別提多礙眼。
混跡娛樂圈多年,這種人謝令鳶見多了,最是討人嫌。
聽了蕭懷瑾的冷言冷語,太後隻冷冷一哂,一雙美目掃過眾人,看到抱樸散人時卻是停了停,向其頷首致意,爾後轉向慈恩寺住持:
“住持,麗正殿發生這種事,該如何解?可但說無妨。”
素處仙君都寫了墨禪,住持大師還能說有邪?那不是跟素處仙君對著幹麽。何況大慈恩寺受皇室供奉,自然不會說什麽邪恙之類的話。而德妃方才所描繪的極樂淨土,雖與《阿彌陀經》未能全對得上,但也不似作偽,細品之下頗有幾分得趣,他還打算日後再請德妃延說一二呢,聽聽界外之事,於修行也是好的。
於是他持誦了一聲佛號,笑道:“善哉,恭喜太後、陛下,德妃娘娘乃是神佛眷顧之人,蒙受了君恩聖澤,大難不死,貴不可言,乃六道之中的緣法,實為奧妙天機。”
太後深邃的目光,隔著一片僧道侍衛,遙遙盯住了謝令鳶,平靜中滿含審視。明明德妃在殿階之上,太後在宮殿之下,高下之感卻是顛倒的。
就那樣看了半晌,謝令鳶覺得她將自己的靈魂都洞穿了,太後才終是點頭,沉聲道:“有勞住持,看來德妃乃是天恩聖眷,是我大晉仁政之普澤,感動天意。便就安心休養,稍後請太醫來瞧瞧,有無留下後遺之症。”
為防有人就這類事做文章,她自然也是不欲將此事鬧大,倘若太醫憑了脈,察覺哪裏不妥,到時候暗中賜死,對外稱德妃病故便是。
她的一句話,眾人才仿佛塵埃落定。有了抱樸散人送來的清悟墨禪,又有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和太後的金口玉言,謝令鳶等同上了三道護身符。這遭遇太過特殊,蒙了這樣一層光環,以後若非欺君罔上之類的重罪,旁的罪名怕是都動她不得。
謝令鳶尚不知其中玄奧,叩首謝恩。
***
短短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太後下的懿旨就飛遍了後宮,讓不少嗑著瓜子、等著謝德妃被燒死的妃嬪們,變了臉色——
竟然還真福大命大地活下來了?故意的吧?謝氏這是故意憋在棺材裏,等追封了德妃,才爬出來的吧?
這下好了,上四妃中多了個德妃,齊活了。豫章謝氏本就勢力不差,官至大理寺的禮部的中書省的……她又有護駕之功,以她沒事兒也要找三分茬、睚眥必報的個性,後宮……怕是要變變天了。
。
一時間,六宮皆是嘩然。
而沸沸揚揚的宮中,在一處宮殿角落,窗欞將天光遮蔽,一名宮女嫌悶似的打開了窗戶。少頃,一隻通體烏黑的海東青,從天外盤旋而來,收起翅膀,落在了窗台上。
宮女捏住隼喙,取出了信筒,奉給一旁額貼花鈿的女人。那花鈿女子走到火盆旁,以匕首割開手指,鮮血滴落火中,一簇火騰地躍了起來。
她將信紙投入火中,有火苗的舔舐和鮮血的氣息,紙上字跡仿若蘇醒似的,隨著燃燒而展現。
海東青撲騰著翅膀,瞳孔裏映出火光,正想要發出叫聲,那女子橫過去一眼。
“噓。”
海東青不再出聲,用爪子焦躁地在榻沿抓下幾道深深凹痕。
看清信上幾行字,女子微微一笑。
九星之變的傳說,竟落在了晉國後宮,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隻是這後宮佳麗幾千人,尋起來談何容易,更遑論滅殺。
現在,北燕要派使節團來長安了,且是七王爺親自率使臣來,必然能給晉國一些苦頭,伺機滅了這些變數。
真是要謝謝德妃的死而複生了。
***
太醫局接了太後懿旨,便由太醫令帶上當日輪值的一眾太醫,赴麗正殿群醫會診。
被拆了屋頂的麗正殿,日光直射,格外明亮,謝令鳶坐在內間,被曬得睜不開眼,習慣性擔心地想,我不會被曬黑吧?這裏可沒有美白針打啊。
簾幕垂落,遮蔽內外,九名太醫依次診過,脈象一切如常,還有輕微的脈弦,那位姓陳的太醫令抖著胡子,向太後匯報道:“娘娘脈象穩健,想來那日頭部中箭,隻是一時氣絕,乃假死之狀,春秋時,魯國醫書也記載有類似病症,微臣以為,並無大礙。”
太後至此才安了心,見一切已無恙,訓示了兩句便離開。皇帝也安撫了謝令鳶幾句,無非是德妃忠心可嘉,謝家教女有方,與有榮焉,爾後賜下了寶物賞賜,說麗正殿屋頂已拆,讓她隨意在後宮裏,另挑一處宮室遷居——這個才是羨煞了一眾人。
挑宮室,是多少妃嬪盼都盼不來的,她們的寢宮乃是皇後吩咐尚宮局分配,皇後過目一道略作調整後安排下去。後宮除了太後皇後,沒有哪個妃嬪有此殊榮,可以自挑居所。
然而德妃有護駕之功,且受了天命眷顧,她現在的身份,更多是被太後和陛下拿去貼金了,因此待遇也就優越於他人。
可是恩典於眼前,謝令鳶卻不想另遷宮室,誰知道會橫生什麽枝節?她初來乍到,已經是死裏逃生,如今需萬事謹慎。
於是謝恩後,她便請求搬去偏殿。原主之前還是修媛時,便是麗正殿的主位,偏殿還住了趙美人、唐才人兩個低位份宮嬪——當然了,聞說她爬出了棺材,趙美人、唐才人都嚇得連夜搬去了遠遠的大和殿,跟崔充容宮裏的才人們擠一處,如今德妃無恙,她們再提搬迴來之事又委實尷尬,所以偏殿現今空著。
見德妃受了嘉獎還如此低調,倒讓天子陛下和其他得了消息的妃嬪們倍感意外。蕭懷瑾不免上下多打量了她幾眼,眼前女子恭敬跪地,喪服被收去燒了,換迴了常服,鵝黃交領衫和櫻粉色高腰襦裙。他心中一寬,親自將她從地上扶起來,淡聲道,愛妃樸素,如此也好,允了。
安置一事定後,宮人們進進出出,把原先棺材和祭品抬了出去,撤了靈堂。先以艾蒿仔細熏了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去盡了晦氣,又門窗大開,燃上開竅辟穢的蘇合香,將偏殿按著上四妃規格裏外拾掇了一通。及至夜裏,才堪堪布置好。
謝令鳶的貼身宮女高興得一邊擦眼淚,一邊安排宮人布置房間。跑進跑出,步態都輕盈了幾分,圓圓臉上帶著喜色。這宮女名喚畫裳,是原主入宮時,從謝家帶來的心腹。
她是一片忠心護主,謝令鳶看著也頗合心意,安撫了她兩句,眼見星使在一旁欲言又止,似是急切模樣,便揮退了其他人。
殿門甫一關上,星使便跪在她床榻前,伸出手,在她眉間一點。
“星主請安息片刻,本星使為您追溯原主記憶,以供您速察宮中處境,您可要細細看清了。”
如今夜色已深,謝令鳶是真的乏力無比,伴著星使這句話,她往鋪著絲絨的雕花床上一倒,頃刻便睡了過去。
第六章
子夜時分,星幕高曠。
夜色下,一駕寬大馬車在空寂道路上疾行,車篷懸掛的金製角鈴,隨著馬車行走而叮咚作響。六匹高頭白馬,額間均有一綹紅,正是大宛名馬“千裏雪睛”。
青石路麵布滿了青苔,馬蹄踏過,卻穩穩疾馳,隱入夜色。
車中平穩,銅爐飛出嫋嫋青煙。抱樸散人正打坐凝氣,忽然睜開眼,側耳聆聽片刻後,沉聲吩咐:“改道,走紫闕府的正門。”
趕車之人不明所以,手下卻未停,馬車駛向了另一條岔路。
今日給天子送了“清悟墨禪”後,抱樸散人推卻了宮中的盛情挽留和文武大臣的邀請,正午時分便帶人離了宮。
他掀開車簾,腦海中卻浮現出今日在宮裏見的那抹紅色身影。
道路兩旁的空曠田地,一兩棵枯樹掛著靜月霜輝。馬車一路行走,撲麵有薄薄清霧,拂去而散。這方圓十裏,都是素處仙君的地盤,是以這條小路,被以法奇門隨意布了幾道屏障。
“七政四餘”星法,乃是前朝欽天監引入了犍陀羅國的星經,結合中原天文曆法,所開創的星象計算學。然而因極度艱深,且涉及算術、形學,便是飽學之士也未能參詳一二,是以幾百年來,精通之人甚少。
傳言他憑七政四餘,可掌天下大勢。而其“弧角天星擇日法”,甚至可以改國運、延國祚,被稱為“天人之術”。若說前者令人敬崇,後者便是令人忌憚了。是以諸國尊他一聲仙君,北夏、西魏等國奉他為座上賓,西涼國甚至請他執掌副國君。可惜那人對塵事似乎了無興致,從不以真容示人。
他不歸附任何國家,也是十分明智,否則身負不世之才,能點撥一國之運,成他人經天緯地之不能,其他諸國若得不到,隻好想辦法殺了他。
而素處仙君的真跡,因用的特殊端硯,墨中隱隱透紫,絕難偽造,雖受諸國追捧,其批文斷語依然難求,便被稱為“清悟墨禪”。
蕭懷瑾從來隻是聽說,而這一次,抱樸散人將其真跡送來,叫人頗感意外,便示意通傳。
謝令鳶跪在殿前,這一幕雲遮霧繞,似乎又生了變數。
***
抱樸散人很快在內衛帶領下進了宮,花白的頭發束冠,長長的仙髯,儀容卻未見老,精神矍鑠。他一身淡藍素袍,懷中是拂塵,舉止飄然若仙,氣度自華。散人身後還跟著六名道童,姿容俊美,神色恭謹,皆服青色道袍。
他見了天子,遙遙便要行禮。
其實蕭懷瑾幼年之時,曾見過抱樸散人——彼時對方斷言他二皇兄“乃天人仙質,於宮闈無緣,長在紫宸遲早夭折,活不出十歲,唯皈依佛道爾”。
後來果不其然,先帝朝的後宮爭鬥,已經到了慘烈的地步,二皇兄與其母酈貴妃皆被生生逼死了,時年僅八歲。他還被太後強迫去跪過母子倆的靈位。
從那以後,蕭懷瑾對於這位料事如神的抱樸散人,就有種莫名的尊崇。人對於能窺見未知之人,總會存了敬畏之心。此時他自然不肯受高人的禮:“有勞道長舛行奔波,不知是為何故?”
抱樸散人頷首,對下麵人示意,便有兩位道童捧上了一尺見長、以青玉為沿的特製卷軸:“貧道乃是聽徒弟說,宮裏出了點亂子。紅塵之事本是與貧道無關,然而,素處仙君夜觀星象,看出了點端倪,寫了墨禪,茲事體大,他不欲露麵,貧道便替他送了來。”
蕭懷瑾接過抱樸散人遞來的卷軸,心中卻閃過幾重思緒,這是不是意味著,素處仙君雖身不奉諸國,卻是心係晉國的?這樣想,那卷軸都仿若有千鈞重。
謝令鳶跪著,直覺此事與自己有關,全副心神都吊在了那幅卷軸之上。
蕭懷瑾拆了金絲結,打開卷軸,上麵卻隻有言簡意賅的寥寥四字。
第五章
泛著淺白銀光的特製紙張上,筆鋒蒼遒,是一種力透紙背的帷幄在心,卻又不失俊麗——
“異象可留。”
蕭懷瑾抬起頭,麗正殿前,謝令鳶跪在白玉階上,秋風拂起她披散的長發,以及紅色的壽服,她本身並無怪誕,被侍衛以刀劍相對,惶然中還有些淒婉的無助。
眼前他的妃嬪死而複生,還在講死後見聞,不就是異象麽?
素處仙君是被人奉在神壇上的人,總不至於來誆騙他。順水推舟,素處仙君的論斷,是指德妃從棺材中活過來,此等異象,可留之。
且玉珠為佐證,她亦有對上界的記憶,這死而複生的離奇遭遇,是天恩,也是他君澤庇佑的象征。如此一來,那些可能於後宮不利的謠言將不攻自破,京城乃至天下,都會傳頌這樁奇聞。
這當口,曹皇後的迴話也傳來了,自然她和錢昭儀都沒敢來,是中宮主事公公抱著尚服局的燙金緞皮冊子,邁著小步趕來,跪地叩首道:“陛下,德妃入棺之時,確實是沒有戴玉珠下葬的。後宮陪葬明器裏,沒這個規製。皇後娘娘說,她和錢昭儀恪守著本分,自然萬萬不敢逾製。”
蕭懷瑾抬抬手,底下得了令,守在麗正殿旁等著放火的侍衛,收起了打火石,盯緊德妃,倒著一步步退下。
。
惡視眈眈的壓迫感散去,謝令鳶方鬆了口氣,還沒來得及把氣喘迴來,又聽得一聲傳報:“太後駕到——”
瞬間,周遭的氣氛,比她剛才詐屍推門時,還要詭異幾分。
或站或跪的人,皆是鴉雀無聲,大氣不敢喘。
蕭懷瑾亦是變臉如翻書,他的隨侍麻溜兒地齊齊跪了一地,一旁的漢白玉宮道上,浩浩蕩蕩的二十二名隨行侍從,倒影在地麵上貫成了一片黑雲陰翳,跟在一架鎏金輿輦之後。
待輿輦停穩,一名穿著鬆花綠衣裙的年少女官上前,攏起紫金色的幔帳,攙扶著一名女子走下來,便是太後了。
太後一身絳紫色雙鳳對襟大衫,五穀豐登織金紅緞的披帛蜿蜒在地,折射出日頭上的流光,熠熠耀眼。隻是再驕熾灼熱的光,也全被她周身的寒氣所驅逐。
太後並不看蕭懷瑾,聲音森冷:“李懷,哀家叫你傳懿旨,攔著陛下不要胡來,免得撞煞,這麽點差事,為何辦不妥?!”
隨侍中的一個高階內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奴婢辦事不利,陛下……陛下堅持要來,奴婢實在攔不得,求太後責罰!”
蕭懷瑾冷眼,先時他在來的路上,太後的人奉了懿旨來攔他,他一怒之下叫人滾,太後見他頂撞不從,這便親自前來,暗著敲打,明著發落他了。
太後冷厲的雙目微微一眯,寒光閃過:“滾下去領罰。”
那公公磕了幾個頭謝恩,蕭懷瑾冷笑:“太後真是耳通八方,朕剛從紫宸殿起駕,您立即派人來攔。隻是未免操勞,宜居身養心才是。”
。
謝令鳶跪在殿前未能起身,聽出皇帝在暗諷太後管得寬,不禁詫異。雖說天家無親情,但這對母子連做戲也不屑,何至於此?
她抬頭遠遠瞄了太後一眼,這一眼不由讚歎不已。後宮女子保養得宜,太後看上去隻三十出頭的模樣,額心畫一朵殷紅的日月牡丹,十分標致的冷豔禦姐。謝令鳶看多了美女,卻仍覺驚豔萬分。
隻是太後的五官,本應是溫潤含情的輪廓,此刻卻眼如寒泉,暗隱刀光,寬額高鼻,紅唇緊抿,顯得冰冷威儀,一看就是大風大浪裏磋磨了多年。
婆婆是個晚-娘臉……後宮的日子仿佛更艱難了。
所謂有其主必有其仆,就連這晚-娘臉婆婆的身邊,方才扶她走下輿輦的那個鬆花綠衣裙的女官,都美得有幾分刻薄寡恩,盛氣淩人的姿態別提多礙眼。
混跡娛樂圈多年,這種人謝令鳶見多了,最是討人嫌。
聽了蕭懷瑾的冷言冷語,太後隻冷冷一哂,一雙美目掃過眾人,看到抱樸散人時卻是停了停,向其頷首致意,爾後轉向慈恩寺住持:
“住持,麗正殿發生這種事,該如何解?可但說無妨。”
素處仙君都寫了墨禪,住持大師還能說有邪?那不是跟素處仙君對著幹麽。何況大慈恩寺受皇室供奉,自然不會說什麽邪恙之類的話。而德妃方才所描繪的極樂淨土,雖與《阿彌陀經》未能全對得上,但也不似作偽,細品之下頗有幾分得趣,他還打算日後再請德妃延說一二呢,聽聽界外之事,於修行也是好的。
於是他持誦了一聲佛號,笑道:“善哉,恭喜太後、陛下,德妃娘娘乃是神佛眷顧之人,蒙受了君恩聖澤,大難不死,貴不可言,乃六道之中的緣法,實為奧妙天機。”
太後深邃的目光,隔著一片僧道侍衛,遙遙盯住了謝令鳶,平靜中滿含審視。明明德妃在殿階之上,太後在宮殿之下,高下之感卻是顛倒的。
就那樣看了半晌,謝令鳶覺得她將自己的靈魂都洞穿了,太後才終是點頭,沉聲道:“有勞住持,看來德妃乃是天恩聖眷,是我大晉仁政之普澤,感動天意。便就安心休養,稍後請太醫來瞧瞧,有無留下後遺之症。”
為防有人就這類事做文章,她自然也是不欲將此事鬧大,倘若太醫憑了脈,察覺哪裏不妥,到時候暗中賜死,對外稱德妃病故便是。
她的一句話,眾人才仿佛塵埃落定。有了抱樸散人送來的清悟墨禪,又有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和太後的金口玉言,謝令鳶等同上了三道護身符。這遭遇太過特殊,蒙了這樣一層光環,以後若非欺君罔上之類的重罪,旁的罪名怕是都動她不得。
謝令鳶尚不知其中玄奧,叩首謝恩。
***
短短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太後下的懿旨就飛遍了後宮,讓不少嗑著瓜子、等著謝德妃被燒死的妃嬪們,變了臉色——
竟然還真福大命大地活下來了?故意的吧?謝氏這是故意憋在棺材裏,等追封了德妃,才爬出來的吧?
這下好了,上四妃中多了個德妃,齊活了。豫章謝氏本就勢力不差,官至大理寺的禮部的中書省的……她又有護駕之功,以她沒事兒也要找三分茬、睚眥必報的個性,後宮……怕是要變變天了。
。
一時間,六宮皆是嘩然。
而沸沸揚揚的宮中,在一處宮殿角落,窗欞將天光遮蔽,一名宮女嫌悶似的打開了窗戶。少頃,一隻通體烏黑的海東青,從天外盤旋而來,收起翅膀,落在了窗台上。
宮女捏住隼喙,取出了信筒,奉給一旁額貼花鈿的女人。那花鈿女子走到火盆旁,以匕首割開手指,鮮血滴落火中,一簇火騰地躍了起來。
她將信紙投入火中,有火苗的舔舐和鮮血的氣息,紙上字跡仿若蘇醒似的,隨著燃燒而展現。
海東青撲騰著翅膀,瞳孔裏映出火光,正想要發出叫聲,那女子橫過去一眼。
“噓。”
海東青不再出聲,用爪子焦躁地在榻沿抓下幾道深深凹痕。
看清信上幾行字,女子微微一笑。
九星之變的傳說,竟落在了晉國後宮,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隻是這後宮佳麗幾千人,尋起來談何容易,更遑論滅殺。
現在,北燕要派使節團來長安了,且是七王爺親自率使臣來,必然能給晉國一些苦頭,伺機滅了這些變數。
真是要謝謝德妃的死而複生了。
***
太醫局接了太後懿旨,便由太醫令帶上當日輪值的一眾太醫,赴麗正殿群醫會診。
被拆了屋頂的麗正殿,日光直射,格外明亮,謝令鳶坐在內間,被曬得睜不開眼,習慣性擔心地想,我不會被曬黑吧?這裏可沒有美白針打啊。
簾幕垂落,遮蔽內外,九名太醫依次診過,脈象一切如常,還有輕微的脈弦,那位姓陳的太醫令抖著胡子,向太後匯報道:“娘娘脈象穩健,想來那日頭部中箭,隻是一時氣絕,乃假死之狀,春秋時,魯國醫書也記載有類似病症,微臣以為,並無大礙。”
太後至此才安了心,見一切已無恙,訓示了兩句便離開。皇帝也安撫了謝令鳶幾句,無非是德妃忠心可嘉,謝家教女有方,與有榮焉,爾後賜下了寶物賞賜,說麗正殿屋頂已拆,讓她隨意在後宮裏,另挑一處宮室遷居——這個才是羨煞了一眾人。
挑宮室,是多少妃嬪盼都盼不來的,她們的寢宮乃是皇後吩咐尚宮局分配,皇後過目一道略作調整後安排下去。後宮除了太後皇後,沒有哪個妃嬪有此殊榮,可以自挑居所。
然而德妃有護駕之功,且受了天命眷顧,她現在的身份,更多是被太後和陛下拿去貼金了,因此待遇也就優越於他人。
可是恩典於眼前,謝令鳶卻不想另遷宮室,誰知道會橫生什麽枝節?她初來乍到,已經是死裏逃生,如今需萬事謹慎。
於是謝恩後,她便請求搬去偏殿。原主之前還是修媛時,便是麗正殿的主位,偏殿還住了趙美人、唐才人兩個低位份宮嬪——當然了,聞說她爬出了棺材,趙美人、唐才人都嚇得連夜搬去了遠遠的大和殿,跟崔充容宮裏的才人們擠一處,如今德妃無恙,她們再提搬迴來之事又委實尷尬,所以偏殿現今空著。
見德妃受了嘉獎還如此低調,倒讓天子陛下和其他得了消息的妃嬪們倍感意外。蕭懷瑾不免上下多打量了她幾眼,眼前女子恭敬跪地,喪服被收去燒了,換迴了常服,鵝黃交領衫和櫻粉色高腰襦裙。他心中一寬,親自將她從地上扶起來,淡聲道,愛妃樸素,如此也好,允了。
安置一事定後,宮人們進進出出,把原先棺材和祭品抬了出去,撤了靈堂。先以艾蒿仔細熏了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去盡了晦氣,又門窗大開,燃上開竅辟穢的蘇合香,將偏殿按著上四妃規格裏外拾掇了一通。及至夜裏,才堪堪布置好。
謝令鳶的貼身宮女高興得一邊擦眼淚,一邊安排宮人布置房間。跑進跑出,步態都輕盈了幾分,圓圓臉上帶著喜色。這宮女名喚畫裳,是原主入宮時,從謝家帶來的心腹。
她是一片忠心護主,謝令鳶看著也頗合心意,安撫了她兩句,眼見星使在一旁欲言又止,似是急切模樣,便揮退了其他人。
殿門甫一關上,星使便跪在她床榻前,伸出手,在她眉間一點。
“星主請安息片刻,本星使為您追溯原主記憶,以供您速察宮中處境,您可要細細看清了。”
如今夜色已深,謝令鳶是真的乏力無比,伴著星使這句話,她往鋪著絲絨的雕花床上一倒,頃刻便睡了過去。
第六章
子夜時分,星幕高曠。
夜色下,一駕寬大馬車在空寂道路上疾行,車篷懸掛的金製角鈴,隨著馬車行走而叮咚作響。六匹高頭白馬,額間均有一綹紅,正是大宛名馬“千裏雪睛”。
青石路麵布滿了青苔,馬蹄踏過,卻穩穩疾馳,隱入夜色。
車中平穩,銅爐飛出嫋嫋青煙。抱樸散人正打坐凝氣,忽然睜開眼,側耳聆聽片刻後,沉聲吩咐:“改道,走紫闕府的正門。”
趕車之人不明所以,手下卻未停,馬車駛向了另一條岔路。
今日給天子送了“清悟墨禪”後,抱樸散人推卻了宮中的盛情挽留和文武大臣的邀請,正午時分便帶人離了宮。
他掀開車簾,腦海中卻浮現出今日在宮裏見的那抹紅色身影。
道路兩旁的空曠田地,一兩棵枯樹掛著靜月霜輝。馬車一路行走,撲麵有薄薄清霧,拂去而散。這方圓十裏,都是素處仙君的地盤,是以這條小路,被以法奇門隨意布了幾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