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完茶之後,眾人開始吃早飯。飯桌上潘若琪又惹了幾個嬸嬸的誇讚,就連小王氏也忍不住點頭。李明錦看著自己媳婦這麽快就得到了家人的接受和誇讚,心裏也是高興的,想著昨晚的事,李明錦有點赧然,開始並不順利,對方估計也被折騰的挺慘,聽了好幾次悶哼神,對方都在忍耐。


    不過對於自己這個小妻子,心裏還是挺滿意的,想著以後定會待她好。


    ☆、第48章


    新婚第三天,李明錦帶著妻子去了潘家迴門。潘夫人在聽女兒說李家人待她甚是親厚之後,心裏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翁婿二人,喝酒暢聊,甚是投機。李明錦也和嶽家人表示過段時間會帶著妻子一起去府城去讀書,早在之前,李家人就已經商定好了,王氏可是想抱重孫想瘋了。


    潘家眾人聽得這個信息,自然都是萬分高興啊!原本舍不得潘若琪在鄉下伺候公婆,更不放心李明錦一個人在外。畢竟李明錦這個女婿在潘家人看來,也是一表人才,萬一在外麵有個首尾,女兒可怎麽辦。現在聽得女兒也跟著去,哪裏有不答應的。


    在家裏待了半月之後,李明錦帶著妻子去了梓州府,李家幫著兩人在學院的後街租賃了一處小院子,供小夫妻二人落腳。


    李明錦白天去書院讀書,潘氏則在家裏和丫鬟們做做針線繡繡花,照料著丈夫的衣食住行。原本互感陌生的夫妻二人,在日常相處磨合之中,也漸漸熟悉了起來。


    李明錦本就心智成熟,潘若琪也不是那等真正的深居閨閣的嬌弱小姐,雙方都坦誠相待,說起話來漸漸合拍起來,倒有幾分琴瑟和鳴的味道。


    “相公,這是給張公子大喜送禮的禮單,你看看,可有不妥的?”


    夫妻二人已來梓州三個月了,過幾日就是李明錦的好友張浩的娶親之日,送禮之事萬不可怠慢,潘氏在家裏思慮了好幾日,方擬好了禮單。見丈夫晚上迴家,就急忙的拿過來給對方相看。


    李明錦接過禮單掃了一眼,點了點頭到:“可以了,就這麽安排吧。”


    晚飯的時候桌上隻有夫妻二人,卻並不顯得冷淡,李明錦並不是典型的古代讀書人,覺得婦人之見,相反李明錦覺得家庭和諧,男人才能在外更好的拚搏。


    所以有些事情,比如家裏的人際關係,交際的人際關係,不用潘氏自己先去觀察,李明錦就會事先交代好。有事早出晚歸也會知會潘氏一聲兒,免得對方胡思亂想。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妻子和自己越來越熟撚,家裏的關係相處也很融洽,一些同窗朋友的交際也打點的很合適宜。


    吃過晚飯之後,李明錦照舊的去了書房看會書,潘氏則是去給丈夫收拾打理衣衫。


    時間過的很快,在張浩成親的前天,李明錦帶著妻子迴了河西村,一是為了參加張浩的婚禮,二是為了家裏要給堂弟李明輝定親的事情,李明輝已經十七歲了,之前因著堂哥的婚期耽擱,說親也說的遲。明珠的來信說是此次在親事上,林氏和王氏出現了分歧。


    李明錦夫婦二人到家的時候,已經未時,一進門就發現家裏有點低氣壓,李明珠看著哥哥嫂嫂迴到家,趕緊過來焦急低聲的說道:“哥,嫂子,你們可算迴來,奶奶還睡在屋裏呢,娘一直在勸著……”


    潘氏看著小姑子擔憂的神情,拉過對方的手,輕聲寬慰道:“明珠,先別著急,啊……我去奶屋裏看看,相公我去過去了。”


    和丈夫打了一聲招唿,潘氏就拉著小姑子一起去了王氏的屋中。一路上李明珠已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


    因著李明輝的婚事,王氏原先幫著相看了下河村的周家,本來林氏也是同意的,等到要小定的時候,林氏不知道聽誰的挑唆,說是周家隻是一個童生之家,一個秀才也沒出過,家庭也不算富裕。和李明錦所娶的潘氏,相差太大,以後怕是抬不起頭,李家也不重視李明輝等等,鬧著非要說娘家的侄女林小玉。


    王氏原本就是看著周家為人不錯,通情達理,家裏雖不富裕,可是做事卻是很有章程,周家的那姑娘,王氏也見過,十裏八鄉的都誇讚這姑娘行事穩重爽利,和明輝跳脫的性子正是互補。顯然林氏不能了解王氏的苦心,半道上瞞著家裏做出了截胡的事情。


    現在周圍的村裏,都在傳著李明輝要娶林小玉,周家人聽說了,到李家來隻說婚約作廢,周家配不上李家,李家老太太要是做不了主,也不必拿周家姑娘做消遣,周家雖比不上李家,卻也是堂堂正正做人!這話簡直就在打王氏的臉。


    如果一開始,林氏非要說自己的侄女,王氏也不會阻攔,可是現在和周家都通過氣兒,林氏再來這麽一出,就是陷王氏於不義的境地。


    王氏一把年紀,雖然中年吃了不少苦,拉扯一大家子,後來這些年也是在李家也一直是說一不二的,沒想到臨老了,竟然被媳婦擺了一道,當時就氣的仰倒。


    林氏本也理虧,見婆婆氣倒了,也是嚇壞了,之後婆婆見也不搭理自個兒,在家待著甚是苦悶,轉身就躲迴了娘家。


    李明珠一個人也搞不定奶奶,沒辦法,隻能去了鎮上,將小王氏喊迴了家來,又去了一封信給在梓州府的哥哥李明錦。


    其他的人還瞞著,王氏雖是氣惱二媳婦,卻也不願意兒子和她離心,到底是想著家和萬事興。


    李明錦將帶迴來的東西放下之後,就去了屋後,果然在老槐樹下找到了正在樹下坐著抽煙的爺爺。搖頭失笑,爺爺還是和以前一樣,每次心情不爽快的時候,總是喜歡坐老槐樹下。


    “爺爺,我迴來了。”


    老爺子聽到大孫子的聲音,還以為聽叉了,誰知一抬頭就看到向自己走過來的身姿挺拔的長孫。剛剛還緊鎖的眉頭,瞬間笑開了,


    “迴來了好啊,好幾個月了,在梓州還習慣嗎?學院怎麽樣?”


    李明錦聽著爺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無奈的笑著迴到:“爺爺,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我……”


    “好,好,你一向穩重,我就問問,人老了,囉嗦了嗬嗬……”


    “爺爺!”


    見孫子不同意的表情,李大富知道說這些,孫子聽了會不高興,忙打圓場笑道:“好,好,不說了。你媳婦呢?”


    “去了奶奶屋子了,奶奶還好吧?”


    問道自己老伴兒,老爺子本來見到孫子高興的心情消失殆盡,見孫子問話,自是認為孫子知道了,也不說孰是孰非,隻是沉著臉道:


    “迴頭你也勸勸你奶奶吧……看開點,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些事放手吧。”


    “明輝呢?”


    “還在書院,這小子自小就是萬事不愁的性子,唉……也不知道是好是壞……”說道二孫子,老爺子萬般無奈。自小就這樣,眼下為著他的婚事,家裏鬧的雞犬不寧的,他倒好,壓根就沒迴來!


    “爺爺,明天張浩成親,他應該會迴來的,我明天找他談談吧。”李明錦安慰著自家爺爺。


    “行,他啊,從小喜歡跟著你後頭,也聽你的話,爺爺也隻能指望你以後多多看護著他一點。”


    “大家都是親兄弟的,自會相互照應的,爺爺,不用操心這些……再說明輝的性格也不算壞事。”


    這頭李明錦在寬慰著老爺子,那頭潘氏正在勸慰著王氏。


    潘氏和李明珠一進門的時候,就看到坐在床邊的小王氏和躺在床上的王氏。


    小王氏正在勸著輕哼的王氏,見女兒和媳婦進來,忙打了一個顏色,然後對著王氏道:“娘,您大孫子和大孫媳婦迴來了。”


    王氏本來還在哼著,聽到大兒媳的話,立馬就起身了,看到潘氏果然站在床邊,忙拉過孫媳婦的手道:“真迴來啦,好,明錦呢?”不待潘氏迴話又轉頭對小王氏說道:“老大媳婦,快,快去……晚上做點好吃的,我孫子好不容易迴來一趟。”


    小王氏見婆婆勁頭上來了,心下也送了一口氣,忙點頭笑著迴到:“好咧,娘,我這就去。”又對媳婦潘氏道:“你在這陪你奶奶說說話吧。明珠先和我出去忙事兒。”


    潘若琪見自己婆婆和小姑子都出去了,坐到床邊,將床上的枕頭豎起來,扶著王氏靠在上麵,一應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王氏看在眼裏,心下更是滿意孫媳婦。


    “過來坐,別弄了。”王氏拉著潘氏坐到床邊,問起來了小夫妻二人在梓州的生活,更多的在問李明錦是否還好,家裏的事情潘氏料理的是否順手。


    潘氏也是個聰明人,撿著李明錦的一些讀書的事情,和自己在家裏做些什麽和王氏說說,幾件事一說,王氏大概也就知道了孫子平時多數都在勤奮讀書,孫媳婦也將孫子照顧周到。


    王氏滿意點了點頭,高興的摸了摸胸口道:“明錦啊,我是一直放心的,你也是個好的!以後啊,隻望著你們夫妻兩個和和睦睦的,再給我添個重孫,我呀,就心滿意足嘍!”


    “奶奶,放心吧,我會照顧好相公的,您呐,就好好養好身體,往後我們定會好生孝敬您的。”潘氏笑著接話道,卻沒有說孩子的事情,成親已經四個月了,還沒有消息。


    娘家那邊也去了書信去梓州,信中隻言片語的都是問孩子的事情,潘若琪自己心裏也是著急的,現下更是不敢把話說的太滿,隻能含糊過去。


    晚飯的時候,因著孫子兩口子迴來,王氏還下了床坐了桌子吃飯,當然沒和孫子抱怨什麽,隻是關心孫子的學業和身體。李明錦也撿著一些在梓州府好玩的事情,逗笑著家裏的親人們。大家說說笑笑了一頓飯的時間,沉悶了好幾天的李家,氣憤終於緩和了點兒。


    晚上躺在床上,夫妻二人親昵了一番之後,潘若琪將今天小姑子告訴自己的事情,複述了一篇給自家相公聽。李明錦聽罷,眉頭緊皺。原本爺爺說勸勸奶奶,李明錦還不太清楚內裏詳情,現下聽了妻子說的事,心下頓時氣憤。


    雖說作為晚輩不好指責長輩,但是李明錦真是覺得對自家的二嬸,越來越看不過眼,以前家裏窮困的時候,尚能一起吃苦,為何到了如今,家裏越來越好的時候,偏偏心思都起來了。


    想到今天爺爺奶奶精神不濟的樣子,李明錦心裏升起一股煩躁。想著明天堂弟迴來,非得找他談談。在李明錦的觀念裏麵,但凡李明輝,有點心思,都不會鬧成這樣。


    娶個媳婦,是誰都無所謂,二嬸當初可不就找了個明輝看不上的理由,才要去說林家的姑娘麽。


    潘若琪本隻想讓相公知道這件事,並不想丈夫為此愁思煩勞,趕忙勸慰著:“相公,消消氣,明個兒我去勸勸奶奶去。”


    李明錦也覺得自己自己的不耐煩影響到妻子不好,壓了一下思緒,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輕聲歎了一口氣道:“算了,不說了,先睡吧。”


    夫妻二人各自想著各自的心思,一夜無話。


    ☆、第49章


    第二日,李明錦夫妻二人都湊在王氏身邊逗趣,幾個孫女也都圍著奶奶說笑著,王氏被孫子們逗的心情舒暢了不少,暫時也沒去想那些倒灶的事情。


    “砰砰……”院子大門被敲的混響,李明錦起身去開了院門。


    門一打開,就看見門外的豐神俊秀的堂弟,齜著一口整齊的牙齒對著自己驚訝的笑,


    “哥,唉?你迴來啦?”摸了摸自己的頭,似是反應過來了的又道:“哦,對了,明天張浩哥娶媳婦呢!哥肯定得迴來。”


    “進了吧”瞧了對方一眼,李明錦麵色不驚的說了一句。


    “哦……”


    李明輝被大哥深沉的樣子,煞到了,小心翼翼的跟在哥哥身後進了家門。


    王氏心裏再怎麽氣林氏,孫子還是疼的,噓寒問暖一番之後,李明錦就帶著李明輝去了書房。


    李明輝摸不著頭腦,但見大哥臉上神色深沉,直覺心情不是很好的樣子,一路上也不敢問什麽。


    兄弟二人相對而坐,李明錦直接開口道:“你年紀也不少了,家裏因著你的婚事,現下鬧成這樣,你這麽想的?”


    李明輝沒想到哥哥問自己婚事,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迴答,李明錦也不急,倒了兩杯水之後,拿起一杯輕啜著。


    “哥,你娶大嫂的時候什麽心情?”李明輝皺眉想了一會兒,才問了一句話。


    李明錦放下茶杯,警告似的瞪了一眼堂弟,頓了一下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都是這個理。”


    李明輝聽到這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不滿意的聳了聳肩,卻又聽到堂哥說道:“人與人的關係,是要靠相處來的。夫妻之間原本是陌生人,如果都有心,日子想必也是能過的……”


    李明錦說的含蓄,李明輝卻聽明白了,蹭的一下從椅子上麵站起身來,笑著調侃道:“嫂子想必很得哥哥的心意……哈哈”


    砰的一聲,茶杯被李明錦重重的摔倒了桌上,“沒大沒小,你嫂子也是你能說的?哼”


    李明輝嚇了一跳,也知道自己拿自己嫂子調侃哥哥很不合適,縮了縮脖子,又看了看哥哥微紅的耳尖,聲帶笑意的道歉道:“好吧,哥,我錯了……”


    李明錦不想再和他貧,轉迴話題,又問道:“這次周家和林家的事情,你準備怎麽解決?”


    “啊……哥,林家表妹,我不喜歡,周家的姑娘我也沒見過……”李明輝顯然一想到這件事也很煩。


    “你嫂子之前我也沒見過,現在日子不也照過嗎?周家在南山一帶,名聲一直很好,爺爺奶奶為你選這門親事,你知道為什麽嗎?”


    李明輝見哥哥看著自己,搖了搖頭。


    “嗬嗬,周家名聲固然不錯,但這並不是奶奶為你說親的最重要原因。”


    “那是為說什麽?”


    看出堂弟的困惑,李明錦說道:“你可知,周家姑娘的外祖家是誰?”


    見堂弟又是搖頭,李明錦歎口氣,“周家的外族姓楊,楊家族裏有一些人是常懷當地的衙吏,周揚兩家走的並不近,實際是因為周老爺子讀書人的脾氣,看不慣楊家。但是楊氏身為楊家姑娘可還是走動娘家的。”


    “大哥的意思是……是爹他們……”


    “是也不是,常懷碼頭的上事情,朱家也有打點。重要的是咱們家,你可想過以後要做什麽?”


    做什麽?李明輝抿嘴未答,李明錦見狀又道:“我是你大哥,有什麽話不能說麽?”


    李明輝自小和大哥親近,想了想老實說出:“我想去和爹學做生意!”


    “你這個想法還有誰知道?”李明錦默了一下問道。


    “上次在家裏說過,還被我娘罵了一頓……”李明輝吐出實情。


    原來如此!李明錦覺得自己爺爺奶奶,真是有幾分見識!明輝自小活泛跳脫,實際性子比誰都倔強。


    李家現在也不過小富之家,雖出了秀才,也還是個地道的農戶。李明錦覺得自己的婚事能成,完全是蘇先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明輝現下再想說家世好一點的,還真有點難,畢竟像碰到潘家這樣的人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周家老爺子是個童聲,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卻異常的注重子孫的教育。老爺子和王氏之所以會選擇周家,一來是因著周家姑娘確實不錯,二來恐怕也有考慮到明輝以後走的路。


    老爺子王氏自是想孫子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可也知道,那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得事兒,哪能說中就能種。明輝年紀也不少了,現在能說到周家姑娘,如果繼續讀書,以後要是能考中個秀才,好歹能托個關係去縣衙謀份差事;或是就此去常懷學做生意,也能照應著點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家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朵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朵花並收藏穿越農家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