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免除災地的稅賦而已,這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但是令人震撼的地方在於葉黛暮後一句的條件。占百畝良田者除外,意味著要丈量土地。土地乃是世家生存興旺之根基。鯨吞蠶食之下,世家都已經是當地絕大多數土地的占有者,百畝良田那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數字了。


    若是按照文書上的田畝數來算那也是超過百畝了的,但是這些家大業大的世家們哪個沒有點灰色產業呢?那些不記錄在名冊裏的土地和人口要是吐迴出來,大概足夠整個國家吃個滿肚流油了。對於大魏來說,重新丈量土地,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對於世家來說,大概除了噩耗兩字,沒有別的形容更貼切了。


    “陛下,請收迴成命。如此數量眾多的稅賦若是減免了,必定會引起國家大亂。彼時陛下雖是為了黎民百姓考慮,卻會害了天下啊。”崔尚書立即便反應過來了,聲淚俱下地哭訴道。


    好一個偷換概念。本是自家利益之謀算,上升至國家大義,叫這一番勸誡又合情合理起來。算這老家夥反應快,否則要是他說漏了嘴,那便是一場再有趣不過的笑話了。不過,想想也是,能在這朝堂上官至尚書的人怎麽可能那麽輕易便露陷。葉黛暮心裏再三歎息,麵上卻一點也沒有暴露。


    “朕也未說全數減免。享良田一百畝以上,或年進千金以上者皆不在其內。”葉黛暮平靜地反駁。這是一場拉鋸戰,就看誰更占大義。葉黛暮比眾臣更有優勢的地方在於,她的政策明顯更符合百姓的利益,哦,是符合寒門與普通百姓的生存之道。“或者,在座的諸卿有更好的標準。”


    “陛下,此事不可輕易妄斷。應當從長計議。”徐劭源不顧與崔信修之間的爭惡,反倒立即出來聲援他。這倒是不難理解,誰叫徐家的祖宅正是處於汴州,宗田自然多數在汴州。這也是徐王兩家在汴州爭鬥,最後卻導致汴州一境全然崩潰傾倒的結果。


    若是真照他所說,從長計議,不花上個一旬功夫是難以有一個結論的。葉黛暮是絕不允許再讓這些家夥拖遝一次的,再來這麽一次,大魏危矣。她的性命絕不要毀在這群蠢貨身上。


    “從長?從哪個長?長久到大魏亡國嗎!荒謬。你們在意的不是大魏的百姓,也不是大魏的國運,更不是大魏的風骨,是你們自己!”葉黛暮拍案而起。


    “你們說什麽妄斷?你們聽了嗎,我的策略?你們不去想,不去查實,不去辯論,便以一個妄斷就想要打發我。我是什麽?是大魏的君主?不,不是,哪怕我是你們的馬夫,你們都會問一問,這路該如何走,而不是將他束之高閣,自己去趕馬車。在你們眼裏,我不過是個黃毛丫頭,不值得遵從,也不值得傾聽。”


    “風過茂林,必取一葉。眾言茂茂,必有一興。你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難道真要等到臨死之時,方才悔悟?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看看這大魏。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天佑,也不是五年前的常德,更不是去歲的衡安!現在是赤樂元年。而這大魏也不是你們可以歌舞升平,明爭暗奪的平和盛世。汴州流民去歲便開始四處流浪,卻至今不能安撫。梁國之兵駐守邊邑,磨刀霍霍,魏卻無將可擋。國庫空虛,外敵四起,民怨不斷。”


    “大魏休矣!”


    葉黛暮發自內心地呐喊,嗓音都被喊啞了。說完,她用力抓住案幾的角,狠狠地將那尖銳之處戳進手心,劇烈的疼痛叫她清醒,也遏製了她發癢的喉嚨。她想咳嗽,但是這個時候,絕對不是可以如此自由的時候。


    朝堂上一片寂靜。葉黛暮知道隻憑這麽一點小手段就想鎮住他們是不可能的。這些人中甚至有在誠敏帝時代上過朝,接受過那不可一世的女皇之威嚴。如她這般的,恐怕連毛毛雨也算不上吧。隻是,葉黛暮不能退。再退,她身後便是萬丈懸崖。


    眾臣相視,不知也不敢作答。此話甚是誅心,比之刀劍而過之不及。但也不能不答。雖是今日之陛下,卻還是一個布偶娃娃,受之柄製,太過可笑。不過是幾句質問,又有何懼。徐劭源第一個站出來,高聲辯駁。“陛下,此言太過。大魏享六百年之盛火,豈是幾個小小的危難可以毀去的?”


    葉黛暮大笑。“小小的危難?那麽我且問你,汴州多少百姓,一年多少稅賦,又有多少糧產?你可知汴州一季之收,便可供我大魏九州之民飽腹一旬嗎?你可知這汴州所處何方?失之,便失我大魏之興茂。當年,武景帝以十萬兵將戰梁國三十萬大軍,血戰三年拚死奪迴,最後入那汴州府之時隻餘三千舊人,其餘皆戰死沙場。她怎能想到,等她百年之後,隻因幾張利嘴,便失之全境。”


    “隻是稅賦之事,乃是國之命脈。陛下,已知國庫空虛,怎可輕易許諾減免稅賦?”戶部尚書王謙之還是站出來了。他一向與那徐劭源對立,凡是對方讚同,他必反對。此事卻關乎大局,若是站於陛下一邊,必傷王姓之利,不可為,不可為。


    “若無民,國又何存?國庫空虛,可令尋良計。開源節流,凡是可為之策,便可試之。庫倉可等,然,百姓不候。民若水,國若舟。水若覆舟,水猶存,舟不複。民心失之,難迴啊。不為民為國,要這國庫何用?”葉黛暮忍住自己想要支撐的念頭,將案幾的手收了迴來,她不能示弱,她隻能撐下去。她挺直了臂膀,如一棵青鬆傲然屹立在這高台之上。


    手心已然全是汗水了,葉黛暮幾乎不敢碰觸自己的下裳,生怕在淺紅上染出水漬。那便太過可笑了。但是很快地葉黛暮連注意此的精力也沒有了。


    “陛下聖心仁德,是為百姓所慮。然,陛下對國事知之甚少,若是以旁人隻言片語便擅改國策,隻恐不妥。”


    葉黛暮眯起眼睛,心歎:來得正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投喂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饗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饗君並收藏女帝投喂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