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又朝賀蘭博心拱手道,“爹,容姐兒還是小孩心性,一時氣急才失了分寸,懇請爹爹能從輕發落。”
賀蘭博心掃手不理,隻問平貴道,“前頭說的事,可當真?”
平貴平白受了幾記鞭子,麵上也不委屈,平直迴道,“表少爺昨夜在城東米糧鋪子歇下,並未像之前交代的去了同年家。半夜裏夥計起夜大意留了半截蠟燭,底下正好是鋪米麵袋子的稻草,沒一刻便引火燒得旺了。夥計睡得輕淺,驚醒了忙著奔走搬水救火,無一人想起後頭還歇著表少爺。等火燒盡了連邊六個鋪子,夥計才在餘燼中找到了燒焦了的屍首,便是大羅神仙在世,也救不迴了。這會兒那幾個夥計都押解在院子裏,各自吵鬧不是自己的錯,還請老爺太太開恩。”
賀蘭亦春這時幽幽轉醒,正好聽到最後幾句,成行的眼淚撲簌撲簌地直往下掉,哭道,“我苦命的兒啊。”
方秀之看見母親痛哭流涕的模樣,才對自己哥哥已經葬身火海的消息有了真實感。她想哭,眼睛卻幹得厲害,怔楞楞地迴過頭來,正好看見紅著眼圈要哭不哭的賀蘭嘉容。她也不知道自己當下是怎麽想的,隻是滿心滿腦都是同一個念頭,要是昨天賀蘭嘉容沒使性子,她哥哥也就不會避讓到鋪子上去,也就不會被大火燒死了……
“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他,你有什麽了不起的,迴迴都要他讓你……都是你害的……我恨你,為什麽死的人不是你?!”方秀之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猛地撲到賀蘭嘉容身上,拉著她的頭發便是一陣撕扯。
涼氏心疼地連忙叫婆子們上前拉架,偏偏賀蘭嘉容像傻了一樣,呆愣愣地站在那裏,隻任由方秀之又打又罵,沒幾下臉上便被抓得一道一道的。
“真是作孽!敏之沒了,我們做長輩的心裏也難過,但是也不能說是容姐兒害的吧?這話說著可實在誅心!”
賀蘭亦春聽嫂嫂張口這樣說,一雙水眸便似凍了冰,朝眾人臉上看了一圈,忽地轉身扶起奔潰痛哭的方秀之,竟頭也不迴地往外走了出去。
“姑母!秀之姐姐!”賀蘭嘉容欲起身追去,被涼氏拉住壓低了聲兒教訓道,“還追什麽?被人打罵的還不夠?你骨子就這般輕賤?”
賀蘭嘉容掙脫不得,隻眼睜睜地看著最疼愛自己的姑母,說話總是細聲細氣的秀之姐姐越走越遠。
在那一瞬間,她忽地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悲傷的滋味。在那一刻,她清清楚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原來真的再無可能了。
番外之 賀蘭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下)
次年小滿,京城徐大學士替嫡子徐天罡派了心腹來迎親,賀蘭家上下都是歡喜笑臉,嗩呐聲不斷。
而這場婚事的女主角賀蘭嘉容此刻卻一身素衣立在窗前,麵上早失了少女的天真不知愁,越發顯得寂落。涼氏聽了喜娘的通報,拾衣而來,見著這一幕景象,未曾開口,便歎了口氣。
“傻孩子,還不換喜服?誤了吉時可不好,前院可問了兩遍了,聽娘的,趕緊換上,乖啊!”
賀蘭嘉容聞聲迴頭望來,正當涼氏以為她不肯屈從了的時候,賀蘭嘉容麵上竟露出個笑,應道,“是女兒不好,隻是見這園裏紅藥開得正好,一時看得忘情,娘這就叫人進來罷。”
涼氏見她自己想開,心中便是一喜,笑道,“娘這就去。”
一時開門放了喜娘們進得屋來,淨麵,上妝,梳頭,換衣……喜娘們見過臨出門前嬌羞不知自已的,也見過哭哭啼啼不肯從的,但是像賀蘭家這般,一臉平靜麻木,不似出嫁反似出喪的,卻是從未接手過,當下心裏都覺得滲得慌,連拿了主家兩倍的賞錢都鬆快不起來。
“作孽,這哪裏是做喜事去的,不觸了人家黴頭都是好的。”出了門,喜娘中的一個低聲歎了一句。
另一個也是膽大,竟接了話頭說道,“可別才送了過門,就又要接了迴鄉吧?”
邊上的眼尖,已經看見了在賀蘭家老夫人跟前伺候的紫萱,連忙將那人嘴巴堵住,呸道,“手裏揣著的賞錢都還沒捂熱,可有這樣咒人家的道理,快些收了聲,老太太在前頭哩。”
幾個喜娘被唬得白了臉,連著頭也不敢抬,匆匆同賀蘭老夫人行了個禮,便逃也似的快步走遠。
紫萱顯然是聽清楚了她們說的話,迴頭看了看主子臉色,賀蘭老夫人雖然占著一個老字,年齡也不過四十上下,自然沒到眼耳昏聵的時候,自己能聽見的,主子也該是聽清楚了的,當下遲疑道,“奴去把這幾個嘴裏不幹淨的找迴來?大喜的日子,說這些不三不四的,也忒不像話。”
賀蘭老夫人一手轉著佛珠,麵上淡淡的,開口道,“人的嘴長在自己身上,隨她們去吧,往後別往家裏領,爺們拿銀子砸水花還能聽見聲好的,糟蹋也有糟蹋的講究。”
紫萱當下微笑著應下,心裏卻是一凜,隻怕這幾個說主家閑話的喜娘,往後是再也接不到什麽好活了。
主仆兩個進了屋,涼氏正抱著女兒的手說女戒,見婆母進門來,有些不情願地起身請安。賀蘭老夫人眼裏閃過一抹輕視,不耐煩地揮手道,“你先出去,老身還有幾句話要同她交代。前頭你家的正找你,問你把那頂彩藍的陶馬歸置到哪個箱子裏去了,遍尋不著。”
涼氏聽此一節,哪還有心思落在這處,連忙往前頭去尋賀蘭知秋。
賀蘭嘉容低頭側耳聽著母親出門的腳步聲,也不開口同祖母問安,很是一番心如止水鑒常明的模樣。
賀蘭老夫人也不為忤,嗤笑一聲,朝她說道,“你抬起頭來。”
賀蘭嘉容聽話地抬頭,眉眼間滿是破功的倔強。
老夫人摸摸她的長發,並無一分平日的嚴厲,慈愛地說道,“你從小便是跟著你爺爺長大的,性子縱得野馬一般,也隻有方家那小子能鎮得住你,還像個女孩樣子。隻可惜啊,你們這輩子注定是不可能的。他今日就算還活著,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你遠嫁千裏。”
老夫人見孫女睜著眼兒,兀自不信的神情,又笑了,淡聲說道,“你也別怪家裏長輩狠心,全家上下,唯有你的婚事是誰也做不了主的,隻有頂上那位。”
老夫人以手指天,見賀蘭嘉容有意脫口說出那兩個字,連忙止住了,肅聲道,“這事代代如此,也怨不得旁人,祖上欠的債,隻能由你們小的還了。這次京裏頭給了三戶人家,你爺爺看過一遭,親自替你定的徐大學士家,家風是甚好的,婆母也不是那等愛磋磨兒媳婦的,你去了便知道了。多少是你爺爺的一番心意,你但凡還念他待你的半分好處,就別為難了他,這輩子安安生生地過活,生幾雙兒女。日子久了,什麽情啊恨啊都會慢慢散了,你以後就會明白。人死萬事消,差了一口氣的,是永遠都爭不過活人的。”
賀蘭嘉容聽出奶奶語氣裏的一絲悲涼,褐色瞳仁的大眼兒疑惑地朝她麵上看看,賀蘭老夫人又寵溺地往她發上摸了摸,歎道,“就是曉得終會有此一別,你爹你娘才不敢同善兒一般親近你,你也別怪他們,他們不是喜歡善兒多過你,隻是怕傷了心。你姑姑想親上加親,你娘又何嚐不是這樣想的,隻是她也沒得法子,做不了主罷了。這就是命啊,你要是沒生在大房,也不至於如此。”
賀蘭嘉容眼角含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沉聲道,“孫兒明白了,還請爺爺奶奶放心,孫兒在京城也會好好的。”
賀蘭老夫人欣慰地拍拍她的手,“如此便好。”
一麵看了看日晷,已近吉時,親手替賀蘭嘉容蓋上紅蓋頭,和紫萱一人一邊地扶著她出了門。
一時各有嘴裏不住說著吉祥話的家人夾道迎和,賀蘭嘉容隻盯著紅蓋頭底下的方寸之地,一步,一步,走得穩穩當當。
從今天起,她便不再是那個可以肆意妄縱的賀蘭家大房嫡女,而是京城徐大學士府上的擔起一家主母職責的徐家賀蘭氏。賀蘭嘉容彎身坐進喜轎,隨著起轎瞬間轎身的輕輕一顫,一滴清淚順著香腮,自蓋頭下滑落,在紅色喜服上漾出一點深色,很快便消失不見。
這迴遠嫁,賀蘭家是給足了賀蘭氏麵子,嫁妝陪了三十多車不說,丫頭小廝也給了二十多人。隻不過隨嫁的貼身丫頭,除了一個自小就陪著賀蘭氏長大的茹瑩,其他全是新買的。倒不是怕屋裏丫頭知道的底細多,教徐家聽到方家小子的零星半點,而是賀蘭氏屋裏的自己不願意來罷了。早在賀蘭氏遠嫁京城的消息確定下來,她屋裏幾個大丫頭的娘家人便紛紛來討婚事,怕的是什麽眾人心裏都清楚。
如此卻是正中了涼氏下懷。她本就存了心要將陪嫁的篩選一番,又怕老人少了,新人不聽主子管教,舊人自行求去,正好留了嘴巴最嚴實,對賀蘭嘉容也最忠心的幾個。其他不太緊要的,路上再由幾個老人慢慢管教了便好。
因徐天罡和賀蘭氏的婚期定在六月底,因此送嫁的車隊一路緊趕慢趕的,在路上行了二十多天,才漸漸近了京城。早有報信的去本家傳了喜訊,因此車隊一靠近京郊,便有徐家的車隊來迎,似是為了體現徐家對新兒媳的重視,不僅新郎倌親自到場,連著家主徐老爺子也一並來了。
茹瑩當下便同主子報了信,高興道,“小姐好福氣,還沒進門便得了這樣的體麵哩。”
賀蘭氏端莊正坐,麵上既無歡喜,也無懼怕,隻在聽到那人走進轎子時,手裏捏著的帕子頓時一緊。
“小姐一路風霜幸苦,再不抵半日,便到家了。”那聲音十分溫潤,又謙恭有禮,賀蘭氏明白這便是自己的未來夫君,徐大學士的長子,徐天罡。
按規矩賀蘭氏不該對他做出任何迴應的,但在那一刻,她忍不住低聲迴了一句,“如此幸甚。”
賀蘭博心掃手不理,隻問平貴道,“前頭說的事,可當真?”
平貴平白受了幾記鞭子,麵上也不委屈,平直迴道,“表少爺昨夜在城東米糧鋪子歇下,並未像之前交代的去了同年家。半夜裏夥計起夜大意留了半截蠟燭,底下正好是鋪米麵袋子的稻草,沒一刻便引火燒得旺了。夥計睡得輕淺,驚醒了忙著奔走搬水救火,無一人想起後頭還歇著表少爺。等火燒盡了連邊六個鋪子,夥計才在餘燼中找到了燒焦了的屍首,便是大羅神仙在世,也救不迴了。這會兒那幾個夥計都押解在院子裏,各自吵鬧不是自己的錯,還請老爺太太開恩。”
賀蘭亦春這時幽幽轉醒,正好聽到最後幾句,成行的眼淚撲簌撲簌地直往下掉,哭道,“我苦命的兒啊。”
方秀之看見母親痛哭流涕的模樣,才對自己哥哥已經葬身火海的消息有了真實感。她想哭,眼睛卻幹得厲害,怔楞楞地迴過頭來,正好看見紅著眼圈要哭不哭的賀蘭嘉容。她也不知道自己當下是怎麽想的,隻是滿心滿腦都是同一個念頭,要是昨天賀蘭嘉容沒使性子,她哥哥也就不會避讓到鋪子上去,也就不會被大火燒死了……
“都是你,都是你害的他,你有什麽了不起的,迴迴都要他讓你……都是你害的……我恨你,為什麽死的人不是你?!”方秀之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猛地撲到賀蘭嘉容身上,拉著她的頭發便是一陣撕扯。
涼氏心疼地連忙叫婆子們上前拉架,偏偏賀蘭嘉容像傻了一樣,呆愣愣地站在那裏,隻任由方秀之又打又罵,沒幾下臉上便被抓得一道一道的。
“真是作孽!敏之沒了,我們做長輩的心裏也難過,但是也不能說是容姐兒害的吧?這話說著可實在誅心!”
賀蘭亦春聽嫂嫂張口這樣說,一雙水眸便似凍了冰,朝眾人臉上看了一圈,忽地轉身扶起奔潰痛哭的方秀之,竟頭也不迴地往外走了出去。
“姑母!秀之姐姐!”賀蘭嘉容欲起身追去,被涼氏拉住壓低了聲兒教訓道,“還追什麽?被人打罵的還不夠?你骨子就這般輕賤?”
賀蘭嘉容掙脫不得,隻眼睜睜地看著最疼愛自己的姑母,說話總是細聲細氣的秀之姐姐越走越遠。
在那一瞬間,她忽地真真切切地明白了悲傷的滋味。在那一刻,她清清楚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原來真的再無可能了。
番外之 賀蘭氏——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下)
次年小滿,京城徐大學士替嫡子徐天罡派了心腹來迎親,賀蘭家上下都是歡喜笑臉,嗩呐聲不斷。
而這場婚事的女主角賀蘭嘉容此刻卻一身素衣立在窗前,麵上早失了少女的天真不知愁,越發顯得寂落。涼氏聽了喜娘的通報,拾衣而來,見著這一幕景象,未曾開口,便歎了口氣。
“傻孩子,還不換喜服?誤了吉時可不好,前院可問了兩遍了,聽娘的,趕緊換上,乖啊!”
賀蘭嘉容聞聲迴頭望來,正當涼氏以為她不肯屈從了的時候,賀蘭嘉容麵上竟露出個笑,應道,“是女兒不好,隻是見這園裏紅藥開得正好,一時看得忘情,娘這就叫人進來罷。”
涼氏見她自己想開,心中便是一喜,笑道,“娘這就去。”
一時開門放了喜娘們進得屋來,淨麵,上妝,梳頭,換衣……喜娘們見過臨出門前嬌羞不知自已的,也見過哭哭啼啼不肯從的,但是像賀蘭家這般,一臉平靜麻木,不似出嫁反似出喪的,卻是從未接手過,當下心裏都覺得滲得慌,連拿了主家兩倍的賞錢都鬆快不起來。
“作孽,這哪裏是做喜事去的,不觸了人家黴頭都是好的。”出了門,喜娘中的一個低聲歎了一句。
另一個也是膽大,竟接了話頭說道,“可別才送了過門,就又要接了迴鄉吧?”
邊上的眼尖,已經看見了在賀蘭家老夫人跟前伺候的紫萱,連忙將那人嘴巴堵住,呸道,“手裏揣著的賞錢都還沒捂熱,可有這樣咒人家的道理,快些收了聲,老太太在前頭哩。”
幾個喜娘被唬得白了臉,連著頭也不敢抬,匆匆同賀蘭老夫人行了個禮,便逃也似的快步走遠。
紫萱顯然是聽清楚了她們說的話,迴頭看了看主子臉色,賀蘭老夫人雖然占著一個老字,年齡也不過四十上下,自然沒到眼耳昏聵的時候,自己能聽見的,主子也該是聽清楚了的,當下遲疑道,“奴去把這幾個嘴裏不幹淨的找迴來?大喜的日子,說這些不三不四的,也忒不像話。”
賀蘭老夫人一手轉著佛珠,麵上淡淡的,開口道,“人的嘴長在自己身上,隨她們去吧,往後別往家裏領,爺們拿銀子砸水花還能聽見聲好的,糟蹋也有糟蹋的講究。”
紫萱當下微笑著應下,心裏卻是一凜,隻怕這幾個說主家閑話的喜娘,往後是再也接不到什麽好活了。
主仆兩個進了屋,涼氏正抱著女兒的手說女戒,見婆母進門來,有些不情願地起身請安。賀蘭老夫人眼裏閃過一抹輕視,不耐煩地揮手道,“你先出去,老身還有幾句話要同她交代。前頭你家的正找你,問你把那頂彩藍的陶馬歸置到哪個箱子裏去了,遍尋不著。”
涼氏聽此一節,哪還有心思落在這處,連忙往前頭去尋賀蘭知秋。
賀蘭嘉容低頭側耳聽著母親出門的腳步聲,也不開口同祖母問安,很是一番心如止水鑒常明的模樣。
賀蘭老夫人也不為忤,嗤笑一聲,朝她說道,“你抬起頭來。”
賀蘭嘉容聽話地抬頭,眉眼間滿是破功的倔強。
老夫人摸摸她的長發,並無一分平日的嚴厲,慈愛地說道,“你從小便是跟著你爺爺長大的,性子縱得野馬一般,也隻有方家那小子能鎮得住你,還像個女孩樣子。隻可惜啊,你們這輩子注定是不可能的。他今日就算還活著,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你遠嫁千裏。”
老夫人見孫女睜著眼兒,兀自不信的神情,又笑了,淡聲說道,“你也別怪家裏長輩狠心,全家上下,唯有你的婚事是誰也做不了主的,隻有頂上那位。”
老夫人以手指天,見賀蘭嘉容有意脫口說出那兩個字,連忙止住了,肅聲道,“這事代代如此,也怨不得旁人,祖上欠的債,隻能由你們小的還了。這次京裏頭給了三戶人家,你爺爺看過一遭,親自替你定的徐大學士家,家風是甚好的,婆母也不是那等愛磋磨兒媳婦的,你去了便知道了。多少是你爺爺的一番心意,你但凡還念他待你的半分好處,就別為難了他,這輩子安安生生地過活,生幾雙兒女。日子久了,什麽情啊恨啊都會慢慢散了,你以後就會明白。人死萬事消,差了一口氣的,是永遠都爭不過活人的。”
賀蘭嘉容聽出奶奶語氣裏的一絲悲涼,褐色瞳仁的大眼兒疑惑地朝她麵上看看,賀蘭老夫人又寵溺地往她發上摸了摸,歎道,“就是曉得終會有此一別,你爹你娘才不敢同善兒一般親近你,你也別怪他們,他們不是喜歡善兒多過你,隻是怕傷了心。你姑姑想親上加親,你娘又何嚐不是這樣想的,隻是她也沒得法子,做不了主罷了。這就是命啊,你要是沒生在大房,也不至於如此。”
賀蘭嘉容眼角含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沉聲道,“孫兒明白了,還請爺爺奶奶放心,孫兒在京城也會好好的。”
賀蘭老夫人欣慰地拍拍她的手,“如此便好。”
一麵看了看日晷,已近吉時,親手替賀蘭嘉容蓋上紅蓋頭,和紫萱一人一邊地扶著她出了門。
一時各有嘴裏不住說著吉祥話的家人夾道迎和,賀蘭嘉容隻盯著紅蓋頭底下的方寸之地,一步,一步,走得穩穩當當。
從今天起,她便不再是那個可以肆意妄縱的賀蘭家大房嫡女,而是京城徐大學士府上的擔起一家主母職責的徐家賀蘭氏。賀蘭嘉容彎身坐進喜轎,隨著起轎瞬間轎身的輕輕一顫,一滴清淚順著香腮,自蓋頭下滑落,在紅色喜服上漾出一點深色,很快便消失不見。
這迴遠嫁,賀蘭家是給足了賀蘭氏麵子,嫁妝陪了三十多車不說,丫頭小廝也給了二十多人。隻不過隨嫁的貼身丫頭,除了一個自小就陪著賀蘭氏長大的茹瑩,其他全是新買的。倒不是怕屋裏丫頭知道的底細多,教徐家聽到方家小子的零星半點,而是賀蘭氏屋裏的自己不願意來罷了。早在賀蘭氏遠嫁京城的消息確定下來,她屋裏幾個大丫頭的娘家人便紛紛來討婚事,怕的是什麽眾人心裏都清楚。
如此卻是正中了涼氏下懷。她本就存了心要將陪嫁的篩選一番,又怕老人少了,新人不聽主子管教,舊人自行求去,正好留了嘴巴最嚴實,對賀蘭嘉容也最忠心的幾個。其他不太緊要的,路上再由幾個老人慢慢管教了便好。
因徐天罡和賀蘭氏的婚期定在六月底,因此送嫁的車隊一路緊趕慢趕的,在路上行了二十多天,才漸漸近了京城。早有報信的去本家傳了喜訊,因此車隊一靠近京郊,便有徐家的車隊來迎,似是為了體現徐家對新兒媳的重視,不僅新郎倌親自到場,連著家主徐老爺子也一並來了。
茹瑩當下便同主子報了信,高興道,“小姐好福氣,還沒進門便得了這樣的體麵哩。”
賀蘭氏端莊正坐,麵上既無歡喜,也無懼怕,隻在聽到那人走進轎子時,手裏捏著的帕子頓時一緊。
“小姐一路風霜幸苦,再不抵半日,便到家了。”那聲音十分溫潤,又謙恭有禮,賀蘭氏明白這便是自己的未來夫君,徐大學士的長子,徐天罡。
按規矩賀蘭氏不該對他做出任何迴應的,但在那一刻,她忍不住低聲迴了一句,“如此幸甚。”